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

Disappoint゜70 页 949.791 KB下载文档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7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pdf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目 录 1 总论............................................................................................................................ 1 1.1 区划背景........................................................................................................... 1 1.2 指导思想........................................................................................................... 1 1.3 区划依据........................................................................................................... 2 1.4 区划适用范围及时限....................................................................................... 3 1.5 区划原则........................................................................................................... 3 1.6 区划技术路线................................................................................................... 3 2 罗山县城市区域概况................................................................................................ 5 2.1 自然环境........................................................................................................... 5 2.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9 3 罗山县城市相关规划.............................................................................................. 11 3.1 城市性质及主要特征..................................................................................... 11 3.2《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 11 3.3《罗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 15 3.4《罗山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2009~2020)》规划环评 ....... 17 3.5《罗山县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2015 年)》......................................... 19 4 罗山县城区环境噪声现状及分析.......................................................................... 21 4.1 罗山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21 4.2 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38 5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45 5.1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45 5.2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用地类别..................................................................... 45 5.3 声环境功能区适用标准................................................................................. 46 5.4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46 5.5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的绘制......................................................................... 55 6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 57 6.1 区划过程......................................................................................................... 57 6.2 单元划分情况................................................................................................. 57 I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6.3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成果及说明..................................................................... 58 6.4 区划结果符合性分析..................................................................................... 58 7 声环境功能区划定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60 7.1 划分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60 7.2 划分结果与环境管理的可操作性分析......................................................... 60 7.3 划分结果与环境现状达标情况分析............................................................. 60 7.4 未划分 0 类区的可行性分析......................................................................... 62 7.5 可行性分析的结论......................................................................................... 63 8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控制措施及对策.................................................................. 64 8.1 噪声控制环境管理要求................................................................................. 64 8.2 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及对策................................................................. 65 9 建议.......................................................................................................................... 68 附图 附图一 罗山县区域位置图 附图二 罗山县地形地貌图 附图三 罗山县城区图 附图四 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用地规划图 附图五 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图 附图六 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附图七 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用地现状图 附图八 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道路交通现状图 附图九 信阳市罗山县城区主要工业噪声源现状分布图 附图十 罗山县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图 附图十一 罗山县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图 附图十二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成果图(0~3 类) 附图十三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成果图(4 类) 附件 附件一 罗山县城区区域及交通干线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II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1 总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 染防治法》,强化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噪声污 染的程度和范围,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促进罗山县经济与环境协调 发展,进一步做好罗山县声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9150-2014)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特制订本区划。 1.1 区划背景 为落实国家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 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 号)的要求、根据河南省环保厅《关 于开展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豫环办[2011]59 号)以及《河南省环 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 通知》(豫环文[2017]352 号)文件精神,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罗山县建 成区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调整,城市规模、建设功能用地、城市功能布局、城 市路网布局及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 2018 年之前, 罗山县并没有进行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适应罗山县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促 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罗山县环保局 2018 年 11 月启动了城市声环 境功能区划分工作。 该《声功能区划》论证审批后,可实现城市声环境分区规范管理,便于有 效控制噪声污染程度和范围,提高主城区整体声环境质量,为罗山县城市社会 发展和经济开发建设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排污收费、信 访受理等环保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将为今后城市布局、 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性意见。 1.2 指导思想 本方案的制定依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 噪声适用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结合《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 范》(GB/T19150-2014)而进行。同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以《罗山 1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 年)为基础,结合目前罗山县土地利用现状,并 参考罗山县区域噪声及交通噪声的监测资料,对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定。 本次方案以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为指导,在科学划定罗山县声环境功能 区的同时,兼顾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有效地控制噪声污 染程度和范围,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为加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 提供依据,进而促进罗山县声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1.3 区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河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4.《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5.《河南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规定》; 6.《关于开展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豫环办[2011]59 号); 7.《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大气函〔2017〕 1709 号)。 (二)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 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5.《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6.《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 9.《信阳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 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10.《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 11.《罗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12.罗山县城市用地现状; 13.罗山县功能区噪声监测资料。 1.4 区划适用范围及时限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以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中的城区用地 规划为依据,同时结合现状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本次区划的范围为:龙山街道 办事处、丽水街道办事处、宝城街道办事处及罗山县产业集聚区,大体控制在 北外环以南、振兴大道以西、沪陕高速公路以北、规划 Z05 号路以东。中心城 区总面积约 42.52 平方千米,规划建设面积约 40 平方千米,规划人口容量约为 40 万人。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1.5 区划原则 (1)以人为本、提高声环境质量的原则; (2)规划与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3)便于管理、促进治理的原则; (4)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5)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原则; (6)宏观控制,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7)与现行功能区划有效衔接的原则。 1.6 区划技术路线 区划技术路线见图 1.1。 3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确 立 区 划 单 元 , 划 定 各 单 元 的 区 域 类 型 准备噪声区划工作资料 总 体 规 划 、 分 区 规 划 城 市 用 地 统 计 资 料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将区划方案报 罗山县人民政府审批、 公布实施 声 环 境 质 量 统 计 资 料 比 例 适 当 的 工 作 底 图 将城市规划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各类规 划区分别划定相应的标准适用区域 未能确定的单元根据城市 A、B、C 三类 用地比例,划定各区划单元的区域类型 把多个区域类型相同且相邻单元连片 划定 4 类标准适用区域 系统整理区划工作报告、 区划方案、区划图等资料 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验收 征求环保、规划、城建、 公安等部门对噪声区 划方案的意见;确定划 分方案、绘制声区划图 图 1.1 罗山县声功能区划技术路线图 4 对初步划定的区划 方案进行分析、调整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2 罗山县城市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罗山县位于河南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南临湖北省大悟县,北隔淮 河与正阳县、息县相望,东隔竹竿河与光山县接连,东南与新县毗邻,西与信阳 市接壤。罗山县产业聚集区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西区、南区和北区,集聚区西 区位于罗山县城西部,312 国道的南侧;南区位于罗山县城的南部,312 国道和 开武公路交叉的东南角。北区规划范围为北至新 312 国道以南(北环路)、南至 龙山大道(老 312 国道)、西至罗武路、东至振兴大道;三个片区通过 312 国道 和罗山的南环线相连接,并与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方便对接。同时罗山火车站站 场位于南区,并与南环线相接。 2.1.2 地形地貌特征 罗山县南靠大别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从南部的王坟顶(海拔 841m)、 西南部的灵山(海拔 827m)两峰向东北层次下降。南部是弯月型的山地,面积 约 726.3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35.2%,海拔在 400m 以上,相对高度 300m 左右。 中南部是丘陵区,面积约 315.2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15.3%。该区是大别山脉 的延伸,海拔在 200m 左右,相对高度 80 至 120m。丘陵以北为肺状垄岗,面积 约 592.84km2,占全县面积的 28.7%,海拔 100m 左右,相对高度 50m。沿河平 原主要在县境北部,沿浉河、淮河自西向东呈带状分布,其余沿小潢河、竹竿河 自县境西南至东北方向零星分布,面积约 430.5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20.8%。 罗山县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部,是我国地形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向二级阶梯 ——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由西南流向东北, 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了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 2.1.3 气候特征 罗山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区的北部边缘,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具有典 型的过渡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 15.1℃,高于暖温带而低于亚热带中心区,最 5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冷的 1 月份平均气温为 1.8℃,最热的 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7.5℃,极端最低气温 为-18.2℃,极端最高气温为 40.1℃。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 和光照比较充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罗山县主要气候特征见表 2-1。 表 2-1 罗山县主要气候特征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参数 1 年平均气温 15.1℃ 2 极端最高气温 40.1℃ 3 极端最低气温 -18.2℃ 4 年平均降雨量 1149.7mm 5 年均蒸发量 1289.3mm 6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8% 7 年均气压 1007hPa 8 多年平均风速 3.71m/s 9 平均日照时数 2120.3h 10 年最多风向 N 11 年次多风向 NE 2.1.4 水文特征 (1)地表水 罗山县 98.7%的地域属淮河流域,境内淮河主干及其一级支流竹竿河、浉河; 南部边界山区约 1.3%的地域属于长江流域。淮河流经县北部,为正阳(驻马店 市)、罗山县、息县等三县界河,河道过境长度 44km,境内集水面积 176km2。 全县水资源总量年平均 28.06 亿 m3,过入境水 34.62 亿 m3,可作资源利用的有 17 亿 m3。目前,县城水源地为石山口水库,作为县城自来水厂水源。 小潢河:是罗山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是竹竿河的一级支流、淮河的二级支 流,发源于涩港乡同心村,由西南向东北纵贯罗山全境,流经罗山县城,至竹竿 乡河口村北汇入竹竿河,全长 98km,平均比降 1/1200,流域面积 796km2,多年 平均径流量 3.49 亿立方米。河道上游建设有石山口大型水库,河道中下游建有 小龙山拦河枢纽工程。小龙山以下区间流域面积为 267km2,其中平原、洼地面 积占 60%以上。 小潢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从小龙山水利枢纽至入竹竿河河口全长 37.34 6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km,该县从 1996 年开始对小潢河进行治理,裁弯取直,完成了小潢河县城城区 段部分河段的整治工作,达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其余河段达到二十~三十 年一遇。到目前止,小潢河下游裁弯取直后的现河道长度 28.50km,河道平均比 降 1/5000,地面高程 40~50m,入河口在竹竿河,主流河槽平均断面 400m2 左右, 平槽泄量 300m3/秒。小潢河县城河段已经被改造为景观河道,其水量由石山口 水库龙山枢纽调控,最小流量基本不受气候条件影响。 龙山水利枢纽(拦河):龙山水利枢纽是石山口水库配套工程,小潢河在龙 山水利枢纽(拦河)以下河道为下游,小龙山水利枢纽控制区间汇流面积 223km2; 按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库容 1180 万 m3,最大下泄流量为 834m3/s。 目前,龙山水利枢纽设置南北两灌渠,为县域农业供水。其中北干渠穿越县 城向县域东北部提供农业用水,并在县城城区设置有与小潢河贯通的调节闸,农 灌期间,关闭闸门,非农灌期间常开。 竹竿河:《水经注》称谷水,发源于湖北省大悟县境内仙居顶的东北坡,向 北偏东流 24km,至白嘴进入罗山县境,然后沿罗山县与光山县边界,又沿罗山 县与息县边界流入淮河。沿途有 4 条支流汇入。未出山区,在大悟县境内的麻田 河村,有麻田河汇入;转向东北流至龙升镇有九龙河汇入;至竹竿铺有养马河汇 入;至竹竿乡河口村有小潢河汇入,竹竿河属季节性河流,汛期河水暴涨急落, 最大流量 3800~4000m3/s,枯水期最小流量 1.91m3/s。上游河宽 80m,中游河宽 100m,下游河宽 120m。小潢河和竹杆河水质功能目标均为Ⅲ类。 (2)地下水 罗山县城坐落在地下水滨河带状平原宜井灌中等富水区上,埋藏深度较浅, 初见水位在 3m 左右,深含水层多在 40m 上下,城内原为丘陵岗地,水资源比较 贫乏。 ①浅层岩组及富水性 浅层水指赋存于地表以下 40m 左右深度内砂、泥质松散堆积物中的地下水 而言。它可直接接受大气将和地表水的渗入补给,消耗于蒸发、开采及河流排泄。 7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根据地貌和沉积物等方面的差异,上部为亚砂土夹薄层亚粘土,下部为中细砂、 粉细沙、粉砂,构成上细下粗典型的“二元机构”和粗细相间的“多元结构”。 罗山县产业聚集区坐落在地下水山前岗原中深层弱富水亚区上,表层是不透 水粘土层,无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多在 30m 以上。 ②深层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第二含水层组由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物组成。其地层厚度与基底构造密 切相关,隆起区 80~100m;凹陷区 120~150m,主要由亚粘土、亚砂土、粉细 砂、粉砂、局部中细砂组成。河间地带主要有细颗粒的沉积物组成,含水层薄而 细,一般仅有厚度小于 8m 的粉砂、粉细砂,局部基本无含水砂层。 第三含水层组地层厚度 200~250m,由来自西部和西北部的相堆积物组成。 中下部地层自西北向东南的厚度和粒度呈有规律的倾斜和变薄变细,层数增加, 由含砾的中粗砂、中细砂组成。 ③深层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深层水与浅层水之间有较厚的粘土、亚粘土相隔,二者 水力联系较弱。主要接受上游地段的地下水径流补给。 深层地下水的径流:深层水的流向大体与浅层水一致,自西南流向东北南, 其水力坡度约为 1/3000~1/5000,地下径流滞缓。 深层地下水的排泄:目前的深层地下水,除大部分以径流方式排出外,人工 开采也是排泄的主要出路之一。 2.1.5 土壤及植被 全县土壤共分 4 个土类,分别为水稻土、黄棕壤土、潮土、红粘土,9 个亚 类,以水稻土为主。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及低山,面积 1651km2,黄棕 壤 560km2,潮土 380km2,红粘土 13km2,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介于 0.32~3.05% 之间,肥力较高,适应农作物生长。 罗山县地形复杂,气候适宜,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罗山县地处过渡地带,形 成了过渡带独特的植物群,南北两带植物区系兼有,共有 146 种、709 属、1667 8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个种和 130 个变种。南部山区的香菇、黑白木耳、桔梗、灵芝是当地的特产,盛 产茶叶,是驰名中外的信阳毛尖的主产区之一。 2.1.6 矿产资源 罗山目前已发现各类矿藏 24 种,其中大型矿藏 4 处。主要矿产膨润土已探 明储量 4.3 亿吨,花岗岩 6200 万立方米,钼矿 1.3 亿吨,优质瓷土 2 亿吨。所有 这些矿藏资源都极具有开采价值。罗山矿产业正在由小到大逐步发展。 2.1.7 文物古迹 罗山县南倚大别山,北临淮河、名山、秀水、胜迹自然成景,从南至北构成 了以灵山风景区为龙头,以鸡笼山、北鞍山、龙池、月亮山、石山湖及何家冲、 御碑亭、后李商周墓地、国共美《罗山协议》谈判旧址等为辅助的自然名胜。县 境内拥有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结 构、功能和生态效益的理想基地,又是观看鸟类,开发教学实习和生态科普旅游 的理想场所。 2.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罗山县 2017 年全年例行监测数据的月均值。罗 山县 2017 年 1 月~12 月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月均值统计结果见下表 2-2: 表 2-2 罗山县 2017 年环境空气质量统计结果一览表 SO2 时间 NO2 PM10 PM25 CO 总天 达标 浓度 IAQI 浓度 IAQI 浓度 IAQI 浓度 IAQI 浓度 IAQI 数 天数 达标 率 1月 6 6 10 13 150 100 56 77 4.9 105 31 1 3 2月 7 7 6 8 98 74 49 68 2.9 74 28 14 50 3月 16 16 14 18 84 67 37 53 1.4 36 31 31 100 4月 8 8 11 14 80 65 42 59 0.6 15 30 19 63 5月 16 16 23 29 68 59 45 63 1.1 29 31 14 45 6月 10 10 24 30 76 63 47 65 1.5 39 30 23 75 7月 13 13 13 17 37 37 21 31 1.3 33 31 31 100 8月 4 4 8 10 39 39 22 32 1.4 36 31 31 100 9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9月 6 6 10 13 33 33 23 33 1.7 42 30 30 100 10 月 8 8 19 24 45 45 33 48 1.6 40 31 29 94 11 月 14 14 35 44 100 75 75 100 1.8 45 30 21 70 12 月 15 15 41 52 129 90 91 120 2.5 62 31 16 52 由上表统计结果可知,罗山县 2017 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3 月、7 月、8 月、 9 月达标率均为 100%,其它月份均出现不同程度超标。 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竹竿河为罗山县主要地表水体,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采用罗山县环境监测站 2017 年度 1-12 月份对竹竿河国控断面数据进行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如表 2-3 所 示。 表 2-3 监测 点位 竹竿河 2017 年度水质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因子 采样时间 COD BOD5 NH3-N 总磷 总氮 石油类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2017 年 1 月 19.4 2.9 0.417 0.148 2.02 0.04 2017 年 2 月 17.9 1.6 0.380 未检出 2.53 未检出 2017 年 3 月 11.0 1.8 0.785 0.039 1.83 0.05 2017 年 4 月 8.56 1.3 0.613 0.06 3.79 0.04 2017 年 5 月 11.2 1.4 0.400 0.17 2.67 0.03 2017 年 6 月 13.5 2.0 0.21 0.19 1.39 0.03 2017 年 7 月 14 2.3 0.23 0.15 1.25 0.02 2017 年 8 月 14 1.6 0.03 0.17 0.87 0.02 2017 年 9 月 12 1.2 0.24 0.11 0.86 0.02 2017 年 10 月 / / / / / / 2017 年 11 月 15 1.4 0.52 0.14 1.19 0.02 2017 年 12 月 16 1.4 0.56 0.07 1.00 0.0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 中 III 类标准 ≤20 ≤4 ≤1 ≤0.2 ≤1.0 0.05 竹竿河 国控断 面 据表 2-3 所示,2017 年度竹竿河国控断面水质除总氮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 10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3 罗山县城市相关规划 3.1 城市性质及主要特征 将罗山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河南省城乡统筹先行区、信阳市产 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和配套服务基地。城市规划职能:宁西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信阳组团城市群东组团;信阳市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罗山县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城市规划性质:信阳组团城市群东组团;罗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轻工商贸为主导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发展方向:以向西为主,向南、向东为 辅。 3.2《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根据《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规划文本内容可知: (1)总体规划目标 将罗山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河南省城乡统筹先行区、信阳市产 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和配套服务基地。 城市规划职能:宁西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信阳组团城市群东组团;信阳 市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罗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规划性质:信阳组团城市群东组团;罗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 轻工商贸为主导的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以向西为主,向南、向东为辅。 (2)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心、两轴、四区、一园”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两心:以天元路为南北轴线的老城商业中心和龙池大道西段的新城商务中 心。规划继续推进老城区的整治和改造,通过对旧城改造推动商业综合体的建设, 依托天元路和宝城路打造综合商业圈;规划在龙池大道西段集中建设商务办公为 主的,兼具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新城商务中心的 建设,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 两轴:主要指小潢河滨河景观轴和行政大道——杜堰河城市公建轴。小潢河 11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滨河景观轴主要是充分利用现有河道,增加滨水绿地及开放空间,沿河规划布置 商贸、文化、休闲娱乐、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行政大道——杜堰河城市公建轴 指依托行政大道向东串连老城商业中心区、中部贯穿行政办公区、向西结合杜堰 河优良景观打造城市商务中心区,使之成为城市东西向拓展的主要轴线。 四区:指城市四个以生活为主的商贸居住区,即城北片区(小潢河以北区域)、 城南片区(小潢河以南区域)、城中片区(灵山大道至兰郑长输油管道生态防护 走廊之间的区域)和城西片区(兰郑长输油管道生态防护走廊以西的区域)。 一园:指县城东部的产业集聚区。该区要逐步淘汰化工、水泥、建材等企业, 重点发展以电脑、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农副产 品深加工等产业,打造信阳市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 (3)用地发展规划 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工业用地 515.43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2.38%。工 业用地主要集中布局在城区东部的罗武路以东区域,用地以一类工业和二类工业 为主。以龙山大道为界规划形成南北两个工业集中区。南区规划用地主要以二类 工业用地为主,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北区规划用地主要以一类工业用 地为主,主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 物流仓储用地布局:结合南北两个工业区,分别集中设置南北两处仓储物流 区。规划仓储用地 109.01 公顷,占建设总用地的 2.62%。 (4)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培育壮大三大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发展计算机、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生产, 打造成为信阳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 农副产品深加工:以粮油、肉制品、特色生态茶叶精深加工为主,延长产业 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成为豫南区域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石材加工:重点发展石材专业化加工和集散,打造成为豫南地区石材加工产 业基地。 (5)产业空间发展规划 1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规划在罗山县域内形成“一个产业集聚区、一个专业园区”的产业空间发展 格局。 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规划期内,集中 要素资源,紧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致力于发展电脑及周边配件生产、 通信设备(手机)制造和研发一体化的电子工业,成为信阳市电子信息产业配套 园区。 定远石材专业园区:重点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建筑装饰石材产业,致 力于打造成为豫南最大的石材专业园区。 (6)县域空间管制发展规划 规划将全县土地及空间资源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 已建区四类管制分区,并实施相对应的管制引导措施。 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河流水系及两侧生态防护区、生态公益林、水源一级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南部山区滑坡崩 塌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区、铁路、高速公路、高压输电 线路及兰郑长成品油输送管线等大型基础设施廊道及其控制带等。 禁止建设区内严格禁止与限建要素无关的建设行为(包括城市建设)。禁建 区内的现状农村居民点应择期搬迁。禁止建设区内现有违法建设应限时拆除。水 源一级保护区主要包括石山口水库、龙山水库、九里水库、凉亭水库、龟山水库 等周边 200 米内、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核心区。罗山县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 主要包括灵山风景名胜区、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龙池风景区,严格控制重点风 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对已经开发的风景名胜区,实行封闭核心区、景区轮休等 有效的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建设与资源保护和风景旅游事业 无关的项目,控制开发建设量,降低开发建设强度。 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交通干道和水滨保护地带、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 田和园林区、城镇绿化隔离地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文物保护 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工程地质条件不适宜地区等。 13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限制建设区范围内应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原则上禁止城镇建 设。 基础设施防护廊道:宁西铁路、合西城际联络线、沪陕高速、京港澳高速、 郑武高速二线、大别山高速两侧各 100 米的防护绿地;三条城市快速通道、新国 道 G312 两侧各 50 米的防护绿地;省道两侧各 50 米的防护绿地。高压输电线路、 兰郑长输油管线等城镇规划区范围外两侧各控制 100 米的防护绿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转变用途;国家能源、 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涉及农用 地转用或征用土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 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划数量与质量相 当的基本农田;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 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 适宜建设区:主要包括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城市远景发展备用地、村庄建设 区、旅游景区的外围服务区、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等。适宜建设区是城乡发展优 先选择的地区,合理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 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建设规模,禁止占用生态隔离绿地,保证生态环境完整性。 已建区:已建区是指已经建成的城乡建设区,包括中心城区已建区、现状的 乡镇、独立产业园区、村庄等为已建区。已建区范围内用地的建设应纳入到城乡 建设规划,对于符合城乡总体发展规划的用地可在现状基础上继续完善,对于不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应在一定时期内调整用地属性或组织搬迁。 (7)城区道路网络规划 城市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按三级标准规划,由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共 同交织形成方格网状路网系统。规划形成“十二纵、七横”的城市主干路网框 架。规划道路用地面积为 789.78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 19.04%,人均道 路用地为 19.74 平方米;规划中心城区道路总长度 268.13 千米,道路网密度约 为 6.41 千米/平方千米。 14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十二纵:从西至东依次是西外环路、规划 Z05 号路、规划 Z09 号路、规划 Z13 号路、西环路、九龙大道、灵山大道、天元路、罗武路、工业大道、规划 Z36 号路、振兴大道。 七横:从北至南依次是北外环路、规划 H02 号路--北环路、龙池大道、行政 大道、龙山大道、龙兴东路--工业三路、南环路。 ① 城市主干路 主干路道路间距控制在 700~1200 米为宜,红线宽度控制在 35 米~50 米之 间,设计时速在 50~60 千米/小时;规划城区的主干路总长度为 91.33 千米,路 网密度为 2.18 千米/平方千米。 ② 城市次干路 次干路道路间距控制在 350~500 米之间,红线宽度控制在 30~40 米之间, 设计时速在 25~40 千米/小时;规划城区的次干路总长度为 72.32 千米,路网密 度为 1.73 千米/平方千米。 ③ 城市支路 支路道路间距控制在 200~350 米之间,红线宽度 15~25 米,设计时速在 20~30 千米/小时;规划城区的支路总长度为 104.48 千米,路网密度为 2.50 千 米/平方千米。 3.3《罗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根据《罗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规划文本可知: (1)规划基本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的稳定与质量 的逐步提高。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 设施以及产业聚集区等重点产业发展用地。 (2)调控具体指标 重大项目发展用地得到保障,中心城区发展用地、产业集聚区发展用地及重 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得到保障。 15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3)农用地空间布局 将规划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镇区、新型农村社区等建设用地,按照“不 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及占劣不占优”的原则进行选址,尽量避开良田熟地。将中心 城区、产业集聚区、城镇规模边界内剩余基本农田和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发展 区的基本农田全部调出,将新农村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调出,将低等别、质量较 差以及生态脆弱地区、零星破碎、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调出。将高等别耕地、集 中和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治新增的优质耕地调入基本农田。通过对接, 全县共调出基本农田 1989.31 公顷,调入基本农田 2166.49 公顷,实际保护 77704.47 公顷。调整后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调入的基本农田数量和 质量高于调出的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 (4)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全力西进,适当东延,南调北控。采取相对集中的“中 心+组团”格局,形成“一轴、二心、三区、五片”的规划结构。 一轴:即以小潢河为轴线,组织城市的公共空间。二心:指两个城市公共中 心,即旧城区的商贸文娱中心及新城区的行政、文教、体育中心。三区:指县城 产业集聚区、城东南物流储运园区和城西休闲度假区。五片:指城市五片以生活 为主的商贸居住区,即城中片(旧城区)、城西片(灵山大道以西片)、城北片 (北干渠以北片)、城东片(开武路以东片)和城南片(南干渠以南及站前片)。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边界西、北部至 312 国道(北环路),东部至龙山乡常岗村, 南部至沪陕高速。 (5)建设用地调控和安排 到 2020 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要控制在 23748.80 公顷以内,优先支持重点 城镇发展用地及产业集聚区用地,重点保障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发展需求重 点产业发展用地。 (6)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规划因地制宜的划定了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 16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从而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即进行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 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规划期末面积 16148.06 公顷。 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即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进行城乡建设的空 间区域。全县规划期末有条件建设区面积 1018.09 公顷,主要为中心城区和建制 镇扩展区、产业集聚区控制区。其中,中心城区扩展区 423.69 公顷,各建制镇 扩展区 232.72 公顷,产业集聚区控制区 433.24 公顷。 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 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总面积 178206.32 公顷。 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的空间区域,其所包 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 设开发的区域,总面积为 11664.50 公顷。 (7)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 重点保障产业集聚区发展用地。根据产业集聚区现状和基础,打破现有行政 区划范围,依据产业发展特点,跨区域重点建设罗山县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 位于罗山县县城东南方向,位于中心城区规模范围内。东至龙山乡常岗、六里、 岳冲 3 个村南北连接线,南至宁西铁路,西至开武公路,北至北环路(312 国道)。 对于产业集聚区用地安排,规划产业集聚区总面积 12.43km2,其中建成区 2.54km2,发展区 4.54km2,控制区 5.35km2。建成区和发展区用地指标已全部落 实,控制区全部位于有条件建设区内,区内基本农田全部调出。 3.4《罗山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2009~2020)》规划环评 2017 年,罗山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根据修编后的规划 环评,罗山产业集聚区的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17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3.4.1 规划期限、选址及范围 规划期限:基准年 2017 年;期限 2018-2020 年。 规划范围:将产业集聚区规划分为东区和西区两个园区,规划总面积为 12.43km2;其中东片区规划范围为北至新 312 国道以南(北环路)、南至沪陕高 速公路、西至罗武路、东至振兴大道,规划面积为 11.24km2;西区规划范围和 面积不变,西区规划范围为北至老 312 国道,南至环城路以南 500 米,西至 312 国道和环城南路交叉口,东至规划路,规划面积为 1.194km2。 3.4.2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调整为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3.4.3 发展定位 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定位为:把罗山集聚区建设成为一个分工合理、功能完 善的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电子信息业为主导产业,商贸流通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同 步发展,其他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的生态型产业集聚园区。 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定位概括为:“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成为河南省级电 子信息产业基地、豫南区域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信阳市级商贸流通服务基地、 罗山县级生产性服务中心。 3.4.4 空间结构布局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规划结构为“三轴、四区、七节点”。 (1)三轴 集聚区规划调整后规划为“一主、两次”三条产业发展轴,即工业大道规划一 条纵向产业发展主轴,工业三路和宝城东路规划形成两条横向产业发展次轴。横 向产业发展轴带动产业间的耦合连接,纵向产业发展轴为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的 主要轴线,也是产业集聚区用地发展与城市用地的衔接轴线。 (2)四区 四区分别为主导产业区和配套产业区两个功能类别,包括北部主导产业区、 北部配套产业区;南部主导产业区、南部配套产业区。四区互相配合,构成功能 18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齐全、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集聚区。 (3)七节点 七节点指产业集聚区七个配套服务功能节点,包括两个居住节点、两个绿化 景观节点、两个综合服务节点和一个科技研发节点。多个节点进一步完善了产业 集聚区的功能,还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4.5 产业空间布局 (1)东区主导产业园 东区规划区包括四个产业功能园区,以龙山大道(老 312 国道)为界分为南 区和北区两个部分。 南区为产业集聚区核心产业区,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 园、配套加工产业园、功能型物流园四个产业园。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电子 信息产业园和配套加工产业园分别集中布置于南区的中北部,功能型物流园布置 在南部宁西铁路两侧,生产和服务互相配合,提高产业园区各种效率的同时增加 了土地的综合效益。 北区为产业集聚区配套产业区,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配套加工产业 园、现代物流园三个产业园。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布置在最北侧,配套加工产 业园区布置在中东部,现代物流园布置在东南部。此片区结合生产需要布置有配 套居住用地,同时布置有大型科研中心,与西部城市用地融合,形成用地良性对 接,完善城市用地结构。 (2)西区能源供应区 在西区规划布置建设以天然气供热的能源供应区,主要为集聚区农副产品加 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提供能源保障。 3.5《罗山县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2015 年)》 本规划将罗山县域划分为 4 个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城镇建设区、生态 农业区、水土保持区。 水源涵养区:包括地表水集中饮用水源地的周边地区,主要包含子路镇、青 19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山镇、朱堂乡、灵山镇、潘新镇等。本区是罗山县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重中之 重,主导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和水源保护。扩大防护林面积,禁止乱砍滥伐;现 有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防火体系的建设;严格控制河流沿岸资源 的开发利用,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加快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开展小流域治理,减轻水土流失对水源 造成的污染。 城镇建设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建制镇规划建设区,主导生态功能为改善生态 环境,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消减污染 物排放量。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强调城镇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建设 街头绿地、道路两侧绿地和居民区公园绿地,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环境基础设 施建设,改善城区及镇区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农业区:农业生产集中的区域,主要包括县域中北部沿河平原地区。主 导生态功能为以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为主。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得随意改变或占用。鼓励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畜禽粪便的 处理率和资源化率。 水土保持区:上述三类区域以外的所有区域,主导生态功能为水土保持,治 理水土流失。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加强水土流 失治理,在过度垦殖地区逐步推行退耕还林。加强矿区采空区和塌陷区的生态恢 复工作。 20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4 罗山县城区环境噪声现状及分析 本次声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以罗山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为基 础,进行全区域的监测。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 B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 利用区域环境噪声网格法布点,按 500×500m 设置有效网格,每个网格中心设置 1 个测点,全区域网格点位基本布满,区域的空旷区域及工矿企业内部的网格点 可不予监测,对类型相似的网格点进行筛选,共设置 106 个监测点。本次主要对 城市主次干道设置监测点位 30 个。具体的区域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监测布点情 况见附图 3-1 及 3-2。 通过噪声现场监测,可了解罗山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及 受噪声影响程度,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可作为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依据之一。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现场监测委托河南宏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县城区区域 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进行全面监测。 4.1 罗山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4.1.1 评价标准 噪声监测结果一般以 A 计权噪声级表示,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噪声级计。评 价方法及评价因子按照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及 HJ640-2012《环境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噪声环境常规监测》强度等级划分见表 4-1。 表 4-1 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 单位:dB(A) 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 50.0 50.1-55.0 55.1-60.0 60.1-65.0 >65.0 夜间平均等效声级  40.0 40.1-45.0 45.1-50.0 50.1-55.0 >55.0 注: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一级”至“五级”可分别对应评价为“好”、“较好”、“一般”、“较 差”和“差”。 4.1.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区域监测的点位设置 ①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 B 中声环境功能区普查 21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方法,将罗山县城区建成区划分为 500m×500m 的正方形网格,对于未连成 片的建成区,正方形网格可以不衔接。网格中水域面积为 100%、非建成区面积 大于 50%的网格视为无效网格。按照此原则,通过划分,最终得出罗山县城区城 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总数为 106 个,具体监测点位分布图见附图 3-1。 ②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 1 个监测点位。若网格中心点不宜测量(如水面、 禁区等),应将监测点位移动到距离中心点最近的可测量位置进行测量。测点位 置要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测点选择一般户外的要求。监 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 1.2-4.0m。 (2)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 ①监测项目为 L90、L50、L10、Leq,每个监测点位测量 10min 的等效连续 A 声级 Leq。 ②每个监测点位在监测日期范围内共监测两次,昼间监测 1 次,监测时段为 8:00—22:00;夜间监测 1 次,监测时段为 22:00—6:00。监测日期为 2018 年 12 月 20 日~12 月 25 日。 ③监测工作安排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达到 5m/s 以上时, 停止测量工作。 (3)区域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 ①区域噪声监测结果分析方法 将罗山县城区城市区域全部网格测点测量的等效声级分昼间和夜间,按式 5-1 进行算术平均运算, 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见式 5-2。计算所得的昼间平均值 Ld 和夜间平均值 Ln 代表罗山县城区城区昼间和夜间的环境噪声总体水平。 1 n L   Leqi n i 1 (4-1) — — 式中: L ——表示Ld(或Ln),dB(A); L Le q i ——第 i 个网格测得的等效声级 eq ,dB(A); n——有效网格总数。 ②罗山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与监测结果 2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依据罗山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详见表 4-6),代入 相应公式 4-1 计算,具体监测及分析结果如表 4-2、4-3。 表 4-2 2018 年罗山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及分析结果统计表 网格大小 (米×米) 网格数 Leq dB(A) L10 dB(A) L50 dB(A) L90 dB(A) (个) 均值 均值 均值 均值 500×500 106 57.99 60.91 56.57 52.33 表 4-3 2018 年罗山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声源超标分类统计结果 噪声源 分 类 影响的 测点数 (个) 噪声源 构成比 (%) Leq dB(A) L10 dB(A) L50 dB(A) L90 dB(A) 均值 均值 均值 均值 道路 49 46.23 63.26 65.93 61.7 55.9 建筑施工 1 0.94 62.5 65.7 60.6 57.2 ③罗山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与监测结果 依据罗山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详见表 4-6),代入 相应公式 4-1 计算,具体监测及分析结果如表 4-4、4-5。 表 4-4 2018 年罗山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及分析结果统计表 网格大小 (米×米) 网格数 Leq dB(A) L10 dB(A) L50 dB(A) L90 dB(A) (个) 均值 均值 均值 均值 500×500 106 45.57 49.95 44.73 42.40 表 4-5 2018 年罗山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声源超标分类统计结果 噪声源 分 类 影响的 测点数 (个) 噪声源 构成比 (%) Leq dB(A) L10 dB(A) L50 dB(A) L90 dB(A) 均值 均值 均值 均值 道路 33 31.13 49.42 53.85 48.31 44.71 生产 1 0.94 47.2 52.5 46 43.8 ④ 2018 年罗山县区域环境监测数据结果有效性分析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罗山县区域环境监测数据中昼间超标的监测点有 50 个, 夜间超标的监测点有 34 个,超标点大部分位于车辆来往密集的道路边,受道路 通行的车辆生产噪音影响较大,有一个点位于建筑施工区。 (4)2018 年罗山县区域环境噪声总体评价 23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根据监测、计算结果及表 4-1 的划分依据可知,罗山县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 等效声级 57.99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对应评价为“一般”; 夜间平均等效声级 45.57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对应评价为“一 般”。 罗山县城区基础建设持续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 加,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水平有所上升。区域环境噪声主要受交通噪声、居民生活 噪声及建筑施工噪声的影响。其中道路交通噪声是影响人们的第一噪声源,建筑 施工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是其第二大噪声源。 24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表 4-6 监测点位名称 1# 2# 3# 4# 5# 6# 7# 8# 经纬度 城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结果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经度 114°32′01.91″ 2018.12.21 昼间 53.4 57.3 52.7 49.1 1 否 纬度 32°13′39.35″ 2018.12.21 夜间 44.7 49.7 44.3 43.7 1 否 经度 114°31′39.08″ 2018.12.21 昼间 52.4 55.8 51.1 48.4 1 否 纬度 32°13′39.36″ 2018.12.21 夜间 42.6 47.3 41.6 40.1 1 否 经度 114°31′28.94″ 2018.12.24 昼间 73.1 75.0 71.8 67.0 1 是 纬度 32°13′35.59″ 2018.12.24 夜间 56.2 59.7 55.3 50.8 1 是 经度 114°31′20.80″ 2018.12.23 昼间 53.5 55.8 51.7 48.6 1 否 纬度 32°13′38.32″ 2018.12.23 夜间 41.5 46.5 40.8 38.6 1 否 经度 114°30′42.90″ 2018.12.23 昼间 56.2 58.1 54.8 51.8 1 是 纬度 32°13′33.77″ 2018.12.23 夜间 43.6 48.6 42.7 40.9 1 否 经度 114°30′18.03″ 2018.12.22 昼间 50.7 53.4 51.1 49.2 1 否 纬度 32°13′28.77″ 2018.12.22 夜间 41.6 46.8 41.1 39.5 1 否 经度 114°30′20.16″ 2018.12.22 昼间 68.3 69.7 66.2 61.1 1 是 纬度 32°13′14.87″ 2018.12.22 夜间 52.6 59.6 51.2 45.8 1 是 经度 114°30′48.85″ 2018.12.24 昼间 68.4 70.8 66.7 62.6 1 是 纬度 32°13′17.30″ 2018.12.24 夜间 51.5 55.4 50.0 46.6 1 是 25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经度 114°30′59.93″ 2018.12.24 昼间 65.3 68.4 63.6 59.7 1 是 纬度 32°13′17.29″ 2018.12.24 夜间 47.4 51.3 46.1 42.8 1 是 经度 114°31′21.96″ 2018.12.23 昼间 74.2 77.0 72.5 64.3 1 是 纬度 32°13′16.95″ 2018.12.23 夜间 44.5 48.5 43.8 42.9 1 否 经度 114°31′40.59″ 2018.12.21 昼间 58.6 61.3 56.9 51.7 1 是 纬度 32°13′17.95″ 2018.12.21 夜间 43.5 48.7 42.8 41.3 1 否 经度 114°32′05.35″ 2018.12.20 昼间 57.3 61.4 56.8 52.6 1 是 纬度 32°13′17.70″ 2018.12.20 夜间 44.5 48.3 43.1 42.7 1 否 经度 114°32′27.76″ 2018.12.20 昼间 64.2 67.7 64.0 55.4 3 否 纬度 32°13′12.49″ 2018.12.20 夜间 55.3 58.5 53.7 51.3 3 是 经度 114°32′36.42″ 2018.12.20 昼间 68.6 71.7 66.8 58.6 3 是 纬度 32°13′06.71″ 2018.12.20 夜间 52.4 55.2 51.1 49.7 3 否 经度 114°32′28.41″ 2018.12.20 昼间 56.3 59.2 55.6 51.3 3 否 纬度 32°12′55.23″ 2018.12.20 夜间 47.2 50.7 46.0 44.3 3 否 经度 114°32′32.47″ 2018.12.20 昼间 64.5 67.7 63.8 56.8 3 否 纬度 32°13′11.74″ 2018.12.20 夜间 51.4 55.1 50.9 48.5 3 否 经度 114°32′05.12″ 2018.12.20 昼间 55.4 58.2 54.7 50.5 1 是 26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纬度 32°13′06.01″ 2018.12.20 夜间 43.7 48.5 42.5 42.1 1 否 经度 114°31′44.88″ 2018.12.21 昼间 53.7 56.7 52.4 49.8 1 否 纬度 32°13′00.53″ 2018.12.21 夜间 42.8 47.3 42.6 41.0 1 否 经度 114°31′33.31″ 2018.12.23 昼间 56.1 60.2 54.7 51.3 1 是 纬度 32°12′59.14″ 2018.12.23 夜间 45.7 50.3 44.6 42.7 1 是 经度 114°31′03.64″ 2018.12.22 昼间 57.6 59.1 55.6 52.6 1 是 纬度 32°12′59.74″ 2018.12.22 夜间 44.2 51.3 43.4 41.7 1 否 经度 114°30′43.74″ 2018.12.22 昼间 52.6 54.7 51.2 48.4 1 否 纬度 32°12′58.11″ 2018.12.22 夜间 43.6 50.8 42.5 40.9 1 否 经度 114°30′16.24″ 2018.12.23 昼间 59.4 62.8 57.2 52.3 1 是 纬度 32°12′55.94″ 2018.12.23 夜间 45.7 51.7 44.6 41.9 1 是 经度 114°29′58.21″ 2018.12.23 昼间 54.8 57.4 52.5 50.2 1 否 纬度 32°13′02.76″ 2018.12.23 夜间 43.7 49.0 43.5 40.8 1 否 经度 114°29′40.71″ 2018.12.23 昼间 49.7 52.4 48.3 46.5 1 否 纬度 32°12′41.98″ 2018.12.23 夜间 43.5 49.3 42.9 39.2 1 否 经度 114°29′59.43″ 2018.12.23 昼间 62.5 65.7 60.6 57.2 1 是 纬度 32°12′43.89″ 2018.12.23 夜间 47.2 52.5 46.0 43.8 1 是 27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经度 114°30′15.97″ 2018.12.23 昼间 58.4 62.0 56.1 51.3 1 是 纬度 32°12′42.22″ 2018.12.23 夜间 46.3 52.6 46.0 42.8 1 是 经度 114°30′41.04″ 2018.12.22 昼间 64.1 66.0 62.1 52.7 1 是 纬度 32°12′39.95″ 2018.12.22 夜间 47.4 53.8 46.1 44.7 1 是 经度 114°30′59.27″ 2018.12.22 昼间 54.2 55.1 52.8 49.6 1 否 纬度 32°12′39.62″ 2018.12.22 夜间 43.9 50.8 43.6 41.1 1 否 经度 114°31′16.48″ 2018.12.22 昼间 58.3 61.5 56.7 50.8 1 是 纬度 32°12′43.02″ 2018.12.22 夜间 45.8 50.5 44.3 41.0 1 是 经度 114°31′36.07″ 2018.12.22 昼间 64.3 67.4 62.6 52.4 1 是 纬度 32°12′40.72″ 2018.12.22 夜间 50.3 56.5 49.8 45.1 1 是 经度 114°31′58.77″ 2018.12.21 昼间 54.2 57.1 53.4 49.5 1 否 纬度 32°12′36.25″ 2018.12.21 夜间 43.6 47.1 42.4 41.7 1 否 经度 114°32′21.19″ 2018.12.20 昼间 52.7 54.1 51.9 48.7 1 否 纬度 32°12′44.46″ 2018.12.20 夜间 43.1 47.8 42.6 42.0 1 否 经度 114°32′42.56″ 2018.12.20 昼间 52.3 56.5 51.1 48.4 1 否 纬度 32°12′46.77″ 2018.12.20 夜间 41.8 46.1 41.0 39.7 1 否 经度 114°33′31.23″ 2018.12.20 昼间 54.7 57.2 53.9 47.6 3 否 28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纬度 32°12′26.53″ 2018.12.20 夜间 47.3 51.3 46.8 45.7 3 否 经度 114°33′16.82″ 2018.12.20 昼间 51.8 55.4 50.6 47.6 1 否 纬度 32°12′19.21″ 2018.12.20 夜间 42.7 47.9 41.8 41.3 1 否 经度 114°32′42.56″ 2018.12.20 昼间 63.4 65.4 61.8 55.7 1 是 纬度 32°12′21.69″ 2018.12.20 夜间 49.3 54.2 47.5 46.0 1 是 经度 114°32′04.45″ 2018.12.21 昼间 56.3 57.3 54.8 50.2 1 是 纬度 32°12′21.89″ 2018.12.21 夜间 44.9 47.6 43.5 42.8 1 否 经度 114°31′46.95″ 2018.12.21 昼间 58.3 61.1 57.6 50.1 1 是 纬度 32°12′24.88″ 2018.12.21 夜间 44.2 48.5 43.6 42.9 1 否 经度 114°31′23.21″ 2018.12.22 昼间 66.1 68.4 64.5 53.1 1 是 纬度 32°12′22.47″ 2018.12.22 夜间 51.6 55.3 50.1 45.8 1 是 经度 114°30′56.75″ 2018.12.22 昼间 68.1 69.9 66.7 54.8 1 是 纬度 32°12′20.30″ 2018.12.22 夜间 52.2 58.4 51.7 44.8 1 是 经度 114°30′30.50″ 2018.12.22 昼间 64.3 67.3 62.8 53.1 1 是 纬度 32°12′22.57″ 2018.12.22 夜间 51.4 57.3 50.2 44.1 1 是 经度 114°30′11.75″ 2018.12.23 昼间 59.1 62.4 56.8 52.0 1 是 纬度 32°12′17.55″ 2018.12.23 夜间 44.2 49.5 44.0 41.2 1 否 29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经度 114°29′55.12″ 2018.12.23 昼间 54.5 57.5 52.7 50.2 1 否 纬度 32°12′19.34″ 2018.12.23 夜间 43.6 49.5 43.1 41.5 1 否 经度 114°29′28.42″ 2018.12.23 昼间 52.6 55.1 50.5 48.3 1 否 纬度 32°12′18.79″ 2018.12.23 夜间 40.7 45.9 40.0 38.6 1 否 经度 114°29′25.44″ 2018.12.23 昼间 68.4 70.5 66.7 61.8 1 是 纬度 32°11′58.29″ 2018.12.23 夜间 51.3 56.0 50.7 44.9 1 是 经度 114°29′58.00″ 2018.12.23 昼间 59.4 60.7 57.6 52.5 1 是 纬度 32°11′53.79″ 2018.12.23 夜间 46.4 50.5 45.0 43.6 1 是 经度 114°30′17.55″ 2018.12.23 昼间 63.5 67.3 61.5 57.4 1 是 纬度 32°12′01.51″ 2018.12.23 夜间 49.5 55.1 48.6 43.8 1 是 经度 114°30′40.16″ 2018.12.21 昼间 67.4 71.6 66.4 57.9 1 是 纬度 32°12′03.75″ 2018.12.21 夜间 47.6 50.8 46.4 45.3 1 是 经度 114°31′43.06″ 2018.12.21 昼间 74.2 76.3 72.4 64.7 1 是 纬度 32°12′10.21″ 2018.12.21 夜间 49.5 51.3 47.4 46.1 1 是 经度 114°31′29.06″ 2018.12.21 昼间 62.7 65.5 61.3 52.1 2 是 纬度 32°11′59.99″ 2018.12.21 夜间 44.2 48.0 43.5 43.0 2 否 经度 114°31′39.36″ 2018.12.21 昼间 62.2 65.7 61.2 57.6 2 是 30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纬度 32°12′01.48″ 2018.12.21 夜间 47.3 50.2 45.8 44.1 2 否 经度 114°32′09.75″ 2018.12.21 昼间 62.4 65.2 61.5 55.4 1 是 纬度 32°12′00.91″ 2018.12.21 夜间 46.3 49.8 45.3 44.6 1 是 经度 114°32′32.01″ 2018.12.21 昼间 53.5 56.6 51.7 48.7 1 否 纬度 32°12′11.53″ 2018.12.21 夜间 42.6 47.3 43.4 41.6 1 否 经度 114°32′31.53″ 2018.12.21 昼间 51.8 54.4 50.7 48.2 1 否 纬度 32°11′55.12″ 2018.12.21 夜间 42.1 46.5 41.8 41.1 1 否 经度 114°33′14.46″ 2018.12.21 昼间 54.6 58.4 53.9 50.1 3 否 纬度 32°11′44.06″ 2018.12.21 夜间 42.5 47.4 41.9 40.4 3 否 经度 114°32′48.86″ 2018.12.21 昼间 44.1 48.5 43.3 42.6 1 否 纬度 32°11′41.84″ 2018.12.21 夜间 44.1 48.5 43.3 42.6 1 否 经度 114°32′23.87″ 2018.12.21 昼间 56.3 59.3 55.7 50.8 1 是 纬度 32°11′46.19″ 2018.12.21 夜间 45.2 49.8 44.9 43.7 1 是 经度 114°32′04.92″ 2018.12.21 昼间 61.4 64.3 60.6 53.1 2 是 纬度 32°11′39.46″ 2018.12.21 夜间 48.3 51.5 46.7 44.8 2 否 经度 114°31′41.98″ 2018.12.23 昼间 58.4 61.6 56.5 52.4 2 否 纬度 32°11′42.93″ 2018.12.23 夜间 47.4 51.4 46.2 43.7 2 否 31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经度 114°31′26.76″ 2018.12.23 昼间 63.5 66.4 61.5 56.7 1 是 纬度 32°11′37.44″ 2018.12.23 夜间 45.2 48.2 43.6 41.8 1 是 经度 114°30′56.97″ 2018.12.23 昼间 69.2 71.0 67.5 62.8 1 是 纬度 32°11′40.11″ 2018.12.23 夜间 52.3 56.4 50.7 46.2 1 是 经度 114°30′39.04″ 2018.12.21 昼间 64.7 68.5 63.8 54.7 1 是 纬度 32°11′43.15″ 2018.12.21 夜间 43.7 47.8 42.1 41.7 1 否 经度 114°30′18.43″ 2018.12.23 昼间 61.2 64.6 60.2 55.3 1 是 纬度 32°11′44.32″ 2018.12.23 夜间 52.1 58.3 51.5 44.4 1 是 经度 114°29′49.11″ 2018.12.24 昼间 66.3 69.4 64.8 60.1 1 是 纬度 32°11′43.28″ 2018.12.24 夜间 53.2 56.1 52.6 45.5 1 是 经度 114°29′29.31″ 2018.12.24 昼间 69.2 71.3 67.5 63.6 1 是 纬度 32°11′44.77″ 2018.12.24 夜间 51.4 55.8 50.6 45.7 1 是 经度 114°29′27.58″ 2018.12.24 昼间 63.5 66.1 61.2 57.3 1 是 纬度 32°11′31.19″ 2018.12.24 夜间 49.5 52.5 48.6 45.4 1 是 经度 114°29′52.45″ 2018.12.24 昼间 50.3 53.1 49.7 47.5 1 否 纬度 32°11′32.73″ 2018.12.24 夜间 41.9 45.5 41.5 39.7 1 否 经度 114°30′18.27″ 2018.12.24 昼间 50.7 53.4 50.1 47.9 1 否 3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纬度 32°11′27.00″ 2018.12.24 夜间 42.5 47.0 41.8 39.2 1 否 经度 114°30′56.93″ 2018.12.23 昼间 52.6 55.0 50.8 48.2 1 否 纬度 32°11′35.95″ 2018.12.23 夜间 43.8 47.5 42.6 41.9 1 否 经度 114°31′33.92″ 2018.12.24 昼间 53.1 57.6 51.9 49.0 1 否 纬度 32°11′28.04″ 2018.12.24 夜间 44.5 48.5 43.1 41.6 1 否 经度 114°31′41.48″ 2018.12.24 昼间 56.2 58.6 54.8 51.7 1 是 纬度 32°11′25.42″ 2018.12.24 夜间 46.2 49.4 45.5 42.6 1 是 经度 114°32′18.79″ 2018.12.25 昼间 54.1 57.2 52.0 49.3 1 否 纬度 32°11′17.92″ 2018.12.25 夜间 43.5 47.6 42.4 40.6 1 否 经度 114°32′26.37″ 2018.12.25 昼间 52.1 55.1 50.5 48.2 3 否 纬度 32°11′27.22″ 2018.12.25 夜间 42.7 46.0 42.5 39.9 3 否 经度 114°33′06.48″ 2018.12.25 昼间 52.7 55.6 50.9 48.7 3 否 纬度 32°11′31.87″ 2018.12.25 夜间 42.5 47.2 42.1 40.0 3 否 经度 114°32′58.88″ 2018.12.21 昼间 54.1 56.2 53.4 49.5 3 否 纬度 32°11′29.11″ 2018.12.21 夜间 43.7 47.4 42.4 40.7 3 否 经度 114°33′05.72″ 2018.12.21 昼间 51.4 54.6 50.6 47.9 3 否 纬度 32°11′05.92″ 2018.12.21 夜间 42.3 45.2 41.7 40.2 3 否 33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经度 114°32′44.43″ 2018.12.25 昼间 67.4 70.2 65.8 60.7 3 是 纬度 32°11′05.90″ 2018.12.25 夜间 51.4 55.1 50.9 43.7 3 否 经度 114°32′21.06″ 2018.12.25 昼间 53.1 57.2 51.6 49.8 3 否 纬度 32°11′01.38″ 2018.12.25 夜间 44.2 48.6 43.5 42.4 3 否 经度 114°32′00.83″ 2018.12.25 昼间 68.4 70.5 66.8 58.1 1 是 纬度 32°11′03.96″ 2018.12.25 夜间 53.4 56.4 52.7 46.3 1 是 经度 114°31′41.81″ 2018.12.24 昼间 56.4 57.2 54.0 50.3 1 是 纬度 32°11′10.31″ 2018.12.24 夜间 43.8 47.9 43.5 41.8 1 否 经度 114°31′24.97″ 2018.12.24 昼间 53.5 57.5 51.8 49.2 2 否 纬度 32°11′03.33″ 2018.12.24 夜间 42.5 47.0 41.8 39.0 2 否 经度 114°30′59.11″ 2018.12.23 昼间 54.1 57.5 52.7 50.8 1 否 纬度 32°11′09.79″ 2018.12.23 夜间 43.2 47.1 42.2 41.6 1 否 经度 114°30′18.88″ 2018.12.24 昼间 51.4 54.5 50.7 48.2 1 否 纬度 32°11′17.21″ 2018.12.24 夜间 42.3 47.6 41.8 40.2 1 否 经度 114°29′58.20″ 2018.12.24 昼间 57.3 60.1 55.9 52.4 2 否 纬度 32°11′10.44″ 2018.12.24 夜间 45.1 48.6 44.7 42.5 2 否 经度 114°29′39.36″ 2018.12.24 昼间 50.8 54.7 50.0 48.2 3 否 34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纬度 32°10′57.44″ 2018.12.24 夜间 41.4 45.6 40.8 38.3 3 否 经度 114°29′28.29″ 2018.12.24 昼间 50.3 54.3 49.4 47.1 1 否 纬度 32°10′45.76″ 2018.12.24 夜间 42.6 47.0 41.7 39.0 1 否 经度 114°29′48.30″ 2018.12.24 昼间 48.5 52.0 47.9 45.8 1 否 纬度 32°10′51.12″ 2018.12.24 夜间 40.6 45.3 40.1 38.6 1 否 经度 114°30′54.26″ 2018.12.24 昼间 54.8 57.5 52.4 50.5 2 否 纬度 32°10′47.31″ 2018.12.24 夜间 43.3 47.3 42.6 40.8 2 否 经度 114°30′59.26″ 2018.12.23 昼间 65.1 68.7 63.5 59.3 1 是 纬度 32°10′48.35″ 2018.12.23 夜间 47.5 52.7 46.0 43.5 1 是 经度 114°30′59.26″ 2018.12.24 昼间 52.6 55.0 51.2 49.7 1 否 纬度 32°10′48.35″ 2018.12.24 夜间 41.6 46.8 41.0 38.3 1 否 经度 114°31′40.65″ 2018.12.24 昼间 58.5 61.2 56.7 52.4 1 是 纬度 32°10′50.12″ 2018.12.24 夜间 45.1 48.2 44.8 41.6 1 是 经度 114°32′02.20″ 2018.12.25 昼间 54.5 57.6 52.5 49.8 3 否 纬度 32°10′50.73″ 2018.12.25 夜间 42.6 46.5 42.0 40.3 3 否 经度 114°32′25.97″ 2018.12.25 昼间 56.2 59.8 54.3 51.1 3 否 纬度 32°10′42.57″ 2018.12.25 夜间 43.4 47.4 42.9 40.0 3 否 35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经度 114°32′44.30″ 2018.12.25 昼间 55.8 59.8 53.3 51.0 3 否 纬度 32°10′50.63″ 2018.12.25 夜间 42.6 47.3 42.0 39.3 3 否 经度 114°33′16.80″ 2018.12.21 昼间 52.7 55.8 51.6 48.6 3 否 纬度 32°10′52.56″ 2018.12.21 夜间 43.7 45.2 43.4 41.7 3 否 经度 114°33′14.78″ 2018.12.21 昼间 53.6 56.3 52.7 49.6 3 否 纬度 32°10′33.20″ 2018.12.21 夜间 43.5 46.5 42.9 41.4 3 否 经度 114°32′56.91″ 2018.12.21 昼间 56.3 59.5 55.1 51.2 3 否 纬度 32°10′26.33″ 2018.12.21 夜间 45.2 49.8 44.7 43.0 3 否 经度 114°32′23.59″ 2018.12.25 昼间 54.5 57.5 52.7 50.1 3 否 纬度 32°10′30.08″ 2018.12.25 夜间 43.4 47.7 42.6 39.9 3 否 经度 114°32′01.20″ 2018.12.25 昼间 56.5 58.9 54.5 51.6 1 是 纬度 32°10′29.02″ 2018.12.25 夜间 44.1 47.5 43.6 41.1 1 否 经度 114°31′41.06″ 2018.12.24 昼间 72.4 75.5 70.1 64.8 1 是 纬度 32°10′29.71″ 2018.12.24 夜间 50.4 54.6 48.1 44.3 1 是 经度 114°32′15.00″ 2018.12.24 昼间 52.1 54.9 50.8 48.2 3 否 纬度 32°10′16.95″ 2018.12.24 夜间 43.1 47.6 42.4 40.5 3 否 经度 114°32′33.41″ 2018.12.25 昼间 53.6 56.8 51.5 49.5 3 否 36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103# 104# 105# 106#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监测 时段 Leq 监测值 dB(A) L10 L50 L90 功能区 类别 是否 超标 纬度 32°10′10.27″ 2018.12.25 夜间 41.8 46.9 41.0 39.1 3 否 经度 114°33′02.28″ 2018.12.21 昼间 52.8 55.6 51.4 48.9 3 否 纬度 32°10′13.47″ 2018.12.21 夜间 42.4 45.3 42.0 40.5 3 否 经度 114°33′11.32″ 2018.12.21 昼间 50.6 52.7 49.4 47.6 3 否 纬度 32°10′00.64″ 2018.12.21 夜间 43.7 47.5 42.1 40.6 3 否 经度 114°32′38.16″ 2018.12.25 昼间 50.5 57.8 49.8 47.6 3 否 纬度 32°09′57.79″ 2018.12.25 夜间 41.2 45.6 41.0 39.1 3 否 经度 114°32′05.34″ 2018.12.24 昼间 52.6 55.7 51.7 48.2 3 否 纬度 32°10′09.51″ 2018.12.24 夜间 41.5 46.4 41.4 39.2 3 否 37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4.2 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4.2.1 道路交通监测的点位设置 (1)选点原则: ①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交通噪声排 放特征。 ②能反映不同道路特点(考虑交通类型、交通流量、机动车行驶速度、路面 结构、道路宽度、敏感建筑物分布等)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③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特大城市 100 个;大城市 80 个;中等城市 50 个;小城市 20 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多条相近的道路。 (2)测点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距离大于 50m,路段不足 100m 的选路段中点,测点位于人行道上距路面(含慢车道)20cm 处,监测点位高度 距地面为 1.2-6m。测点应避开非道路交通源的干扰。 (3)本次主要对城市主次干道、快速路、铁路、城际铁路等进行噪声现场 监测,共布置 30 个监测点,本次噪声现状监测布点见附图 3-2。 4.2.2 道路交通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 (1)监测项目为 L90、L50、L10、Leq,每个测点测量 20min 的等效声级 Leq, 并记录车流信息,将其折算成小时车流量。 (2)每个监测点位共监测两次,昼间监测 1 次,,监测时段为 8:00—22: 00;夜间监测 1 次,监测时段为 22:00—6:00。监测日期为 2018 年 12 月 20 日~12 月 25 日。 4.2.3 道路交通监测的结果与评价 (1)罗山县城区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 4-7。 (2)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等效声级采用路段长度加权算术平均法,按式 4-2 计算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 1 n L   li  Li l i 1 式中:L——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dB(A); 38 (4-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n l ——监测的路段总长, li l   li , m i 1 ; ——第 i 测点代表的道路长度,m; Li ——第 i 测点测定的等效声级 Leq ,dB(A)。 (3)2018 年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及分析结果 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4-7,具体道路交通噪声监 测数据见表 4-10。 表 4-7 2018 年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 等级 Leq L10 L50 L90 昼间平均等级声级 68.88 71.82 67.29 60.69 夜间平均等级声级 52.34 57.08 51.29 45.82 表 4-8 2018 年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超标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 噪声源 分 类 超标的测 点数 (个) 超标百分比 (%) Leq L10 L50 L90 均值 均值 均值 均值 昼间 11 36.67 74.53 77.54 73.28 66.95 夜间 9 30.00 56.93 61.26 55.83 47.99 (4)2018 年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级评价 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强度分级按表 4-9 所示的道路交通噪声强度分级表 划分依据进行评价。 表 4-9 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划分表 单位:dB(A) 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68.0 68.1~70.0 70.1~72.0 72.1~74.0 >74.0 夜间平均等效声级 ≤58.0 58.1~60.0 60.1~62.0 62.1~64.0 >64.0 注: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一级”至“五级”可分别对应评价为“好”、“较好”、“一般”、“较 差”和“差”。 根据表 4-7 统计计算结果及表 4-9 的等级划分依据可知,罗山县城区道路交 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68.88dB(A),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对应 评价为“较好”;夜间平均等效声级 52.34dB(A),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 级”,对应评价为“好”。 (5)噪声污染水平分析 39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根据表 4-10 的监测结果可知,罗山县的道路交通噪声大部分达标。监测数 据超标的测点均为车流密集的区域和路段,受密集来往车辆产生噪音影响所致。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可知,昼间交通噪声超标率为 36.67%,夜间交通噪声超 标率为 30.00%,昼间超标值为 0.3~9.2dB(A),平均值为 4.81dB(A),夜间超标值 为 0.1~4.3dB(A),平均值为 1.93dB(A)。说明罗山县城区居民受昼间交通噪声的 影响较大。 40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表 4-10 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结果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经度 114°31′02.56″ 纬度 监测点位名称 2-1#北外环职业中专门口 2-2#北外环路恒远燃气 2-3#罗武路来朝宝钻公司 2-4#罗武路龙祥小区 2-5#罗武路荣权门业 2-6#江淮路罗山妇幼保健院 2-7#江淮路罗山县光荣院 2-8#天元路罗山一中 2-9#天元路龙山乡政府 监测 监测值 dB(A) 是否 时段 Leq L50 L90 L10 超标 2018.12.22 昼间 71.5 73.8 69.4 64.2 是 32°13′15.88″ 2018.12.22 夜间 51.8 56.2 51.3 43.6 否 经度 114°32′18.52″ 2018.12.20 昼间 71.2 75.4 70.6 61.3 是 纬度 32°13′19.69″ 2018.12.20 夜间 56.1 59.6 54.2 52.1 是 经度 114°32′16.90″ 2018.12.20 昼间 73.6 77.8 72.8 65.5 是 纬度 32°13′00.35″ 2018.12.20 夜间 56.4 61.3 56.0 53.5 是 经度 114°32′21.42″ 2018.12.20 昼间 77.1 81.5 75.9 64.7 是 纬度 32°12′06.35″ 2018.12.20 夜间 55.1 60.0 54.6 46.7 是 经度 114°32′04.40″ 2018.12.22 昼间 79.1 80.6 77.6 72.5 是 纬度 32°11′04.47″ 2018.12.22 夜间 57.2 64.5 56.4 49.0 是 经度 114°32′05.67″ 2018.12.20 昼间 68.3 72.6 67.2 56.7 否 纬度 32°12′31.40″ 2018.12.20 夜间 53.5 56.7 51.5 50.0 否 经度 114°32′05.10″ 2018.12.20 昼间 65.2 66.9 63.8 54.6 否 纬度 32°12′49.91″ 2018.12.20 夜间 51.6 55.2 50.5 48.7 否 经度 114°31′37.08″ 2018.12.22 昼间 68.3 71.5 66.9 61.8 否 纬度 32°12′29.56″ 2018.12.22 夜间 50.8 56.7 50.2 44.0 否 经度 114°31′41.84″ 2018.12.22 昼间 65.8 68.5 63.8 59.0 否 41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2-10#灵山大道郦水花园 2-11#灵山大道博雅花苑 2-12#九龙大道住建局 2-13#九龙大道罗山人民医院 2-14#西外环路机动车检测站 2-15#西外环路兴和社区 2-16#龙池大道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2-17#龙池大道御景华府 2-18#行政中路顺天酒楼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纬度 32°11′17.33″ 经度 监测 监测值 dB(A) 是否 时段 Leq L50 L90 L10 超标 2018.12.22 夜间 53.7 56.0 52.5 44.2 否 114°30′47.83″ 2018.12.20 昼间 72.1 75.2 71.6 63.6 是 纬度 32°11′48.01″ 2018.12.20 夜间 50.3 54.5 49.6 48.7 否 经度 114°30′42.11″ 2018.12.23 昼间 65.8 68.7 63.2 59.5 否 纬度 32°12′37.94″ 2018.12.23 夜间 45.7 58.3 44.8 42.5 否 经度 114°30′08.32″ 2018.12.23 昼间 65.2 68.2 63.1 59.4 否 纬度 32°12′20.45″ 2018.12.23 夜间 53.5 59.4 52.7 45.5 否 经度 114°30′11.56″ 2018.12.24 昼间 62.6 65.9 61.5 56.8 否 纬度 32°11′48.95″ 2018.12.24 夜间 48.5 53.0 47.8 43.5 否 经度 114°29′10.77″ 2018.12.24 昼间 76.2 78.0 74.3 69.4 是 纬度 32°11′49.61″ 2018.12.24 夜间 59.3 61.5 57.8 50.9 是 经度 114°30′15.63″ 2018.12.20 昼间 79.2 80.5 77.1 72.7 是 纬度 32°13′07.31″ 2018.12.20 夜间 58.5 63.4 57.9 44.4 是 经度 114°30′22.30″ 2018.12.23 昼间 62.5 65.1 60.4 56.4 否 纬度 32°12′39.48″ 2018.12.23 夜间 48.7 54.2 46.8 42.0 否 经度 114°31′27.61″ 2018.12.22 昼间 58.4 61.7 56.6 51.3 否 纬度 32°12′46.38″ 2018.12.22 夜间 47.3 51.2 46.1 43.5 否 经度 114°31′24.93″ 2018.12.20 昼间 65.4 68.7 63.4 52.4 否 4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2-19#行政大道县疾控中心 2-20# 行政大道新罗高 2-21#天湖路欣荣花园 2-22#世序西路检察院 2-23#世序东路世序广场 2-24#民政路畜牧局 2-25#滨河北路宝城广场 2-26#龙山大道康桥名居 2-27#龙山大道弘运客运站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纬度 32°12′22.77″ 经度 监测 监测值 dB(A) 是否 时段 Leq L50 L90 L10 超标 2018.12.20 夜间 45.4 52.5 44.8 42.0 否 114°30′12.79″ 2018.12.20 昼间 64.5 67.3 63.3 53.1 否 纬度 32°12′12.55″ 2018.12.20 夜间 48.5 57.3 47.7 43.5 否 经度 114°29′55.12″ 2018.12.23 昼间 78.4 80.1 76.3 71.6 是 纬度 32°12′16.14″ 2018.12.23 夜间 56.4 61.0 54.1 45.9 是 经度 114°29′47.96″ 2018.12.24 昼间 70.3 73.5 68.2 63.7 是 纬度 32°11′59.25″ 2018.12.24 夜间 56.1 59.5 55.7 43.5 是 经度 114°30′22.60″ 2018.12.23 昼间 64.6 67.5 62.9 58.1 否 纬度 32°13′23.06″ 2018.12.23 夜间 47.8 51.9 46.4 42.4 否 经度 114°30′30.55″ 2018.12.23 昼间 62.9 65.0 61.3 56.4 否 纬度 32°12′14.54″ 2018.12.23 夜间 49.5 55.0 48.2 44.7 否 经度 114°31′08.43″ 2018.12.20 昼间 66.1 69.1 64.3 55.2 否 纬度 32°12′25.85″ 2018.12.20 夜间 49.2 54.1 48.9 44.4 否 经度 114°31′54.97″ 2018.12.20 昼间 65.6 69.8 64.3 54.3 否 纬度 32°12′02.73″ 2018.12.20 夜间 51.5 56.4 51.3 47.6 否 经度 114°30′44.74″ 2018.12.20 昼间 69.3 72.8 68.6 56.7 否 纬度 32°11′42.46″ 2018.12.20 夜间 48.6 51.4 46.8 44.9 否 经度 114°32′20.38″ 2018.12.22 昼间 69.2 72.0 67.9 62.4 否 43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监测点位名称 2-28#南外环路高湾村 2-29#工业大道 2-30#工业二路陈氏酒业 经纬度 监测日期 纬度 32°11′41.17″ 经度 监测 监测值 dB(A) 是否 时段 Leq L50 L90 L10 超标 2018.12.22 夜间 55.3 58.5 54.8 46.9 否 114°30′07.80″ 2018.12.24 昼间 74.2 76.5 72.3 67.2 是 纬度 32°11′16.95″ 2018.12.24 夜间 57.3 60.5 55.8 45.9 是 经度 114°32′21.83″ 2018.12.22 昼间 68.2 71.6 66.9 61.1 否 纬度 32°10′35.16″ 2018.12.22 夜间 52.5 55.7 50.9 45.6 否 经度 114°32′21.83″ 2018.12.22 昼间 65.7 68.7 63.2 59.2 否 纬度 32°10′35.16″ 2018.12.22 夜间 54.1 57.0 52.6 44.5 否 44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5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5.1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类(见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 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 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 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 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 类和 4b 类两种类型。 4a 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 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5.2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用地类别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用地类别可反映区域主导功能,依照《城市用地分类与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Ⅰ类用地包括居住用地(R 类)、 公园绿地(G1 类)、行政办公用地(A1 类)、文化设施用地(A2 类)、教育 科研用地(A3 类)、医疗卫生用地(A5 类)、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 类); Ⅱ类用地包括 GB50137-2011 中规定的工业用地(M 类)和物流仓储用地(W 类)。 45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表 5-1 用地类型 Ⅰ类、Ⅱ类用地类型的定义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中用地类别 居住用地(R 类)、公园绿地(G1 类)、行政办公用地(A1 类)、 Ⅰ类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A2 类)、教育科研用地(A3 类)、医疗卫生用地(A5 类)、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 类) Ⅱ类用地 工业用地(M 类)、物流仓储用地(W 类) 声环境质量标准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关联关系见表 5-2。 表 5-2 声环境质量标准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关联关系 声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GB3096—2008 0类 居住用地(R 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 类) 居住用地(R 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 类)、绿地与广场 1类 用地(G 类); 2类 居住用地(R 类)、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类)、工业用地(M 类) 3类 工业用地(M 类)、物流仓储用地(W 类)、公用设施用地(U) 4类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 类) 5.3 声环境功能区适用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内的环境噪声水 平规定了标准限值。详见表 5-3。罗山县城市区域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 规范》(GB/T15190-2014)的规定划分声环境功能区,分别执行本标准规定的 0、 1、2、3、4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 表 5-3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A) 时段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 50 40 1类 55 45 2类 60 50 3类 65 55 4a 类 70 55 4b 类 70 60 4类 5.4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5.4.1 明确划分范围 本技术报告以《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用地规划 46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图》为依据,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 规定(I 类用地包括居住用地(R 类)、公园绿地(G1 类)、行政办公用地(A1 类)、文化设施用地(A2 类)、教育科研用地(A3 类)、医疗卫生用地(A5 类)、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II 类用地包括工业用地(M 类)和物流仓储 用地(W 类),对罗山县地块功能进行划分并统计分析并确定罗山县城区声环 境功能区划分的范围。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范围以《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 2030 年)城区用地规划图》规划范围为依据,以罗山中心城区和产业集聚区进行划分。 罗山县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边界西、北部至 312 国道(北环路), 东部至龙山乡常岗村,南部至沪陕高速。 本次声功能区划分以《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用 地规划图》为底图进行划分,声环境划分总面积 42.52 平方公里。 5.4.2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罗山县城市用 地规划,结合罗山县实际声环境现状,确定本次罗山县城市声功能区划分的次序 及划分方法:首先在划分范围内对 0、1、3 类声环境功能区确认划分,余下区域 划分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再在此基础上划分 4 类声环境功能区。 5.4.3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5.4.3.1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0 类标准适用区域:适用于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该区域内及附近区 域应无明显噪声源,区域界限明确,面积不得小于 0.5km2。根据罗山县各区域实 际情况及建设用地规划,区划范围内不具备 0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因此,本次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不划定 0 类声环境功能区。 5.4.3.2 “1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将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划为 1 类声环 境功能区: 47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①城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规划已明确其主要功能为居民住宅、医疗 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②Ⅰ类用地占地率大于 70%(含 70%)的混合用地区域。 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区划为 1 类标准适用区域。结合罗山 县城区各区域特点,不具此类区域,因此不将此类区域划为 1 类区。 根据“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 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原则上执行 1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以用地现状作为区 划的主要依据原则,结合罗山县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实际用地类型及用地规划,本 次划分的 1 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罗山县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公园绿地、 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等 区域,总面积约 28.75km2。 5.4.3.3 “3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将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划为 3 类声环 境功能区: ①城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规划已明确其主要功能为工业生产、仓储 物流的区域; ②Ⅱ类用地占地率大于 70%(含 70%)的混合用地区域。 根据《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用地规划图》上规 划的工业园区及现有土地使用现状,结合罗山县实际用地类型及各工业园控制性 详细规划,将现状为工业、物流地区及未来规划为工业、物流园区的地域划分为 3 类区。 本次划分的 3 类声环境功能区主要为罗山县产业集聚区,总面积为 8.02km2。 ③3 类声环境功能区补充说明 位于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总体上划定为 3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在下列情况 下执行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Ⅰ.规划为工业用地,但尚未开发建设,且仍有敏感目标的区域; 48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Ⅱ.现状为学校、医院、住宅、机关、公园、宾馆等噪声敏感区域; Ⅲ.产业集聚区详规确定为非工业用地的区域; 但是,如果该区域面积小于 0.5km2,仍按照 3 类声功能区划定。 5.4.3.4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将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划为 2 类声环 境功能区: ①城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规划已明确其主要功能为商业金融、集市 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②划定的 0、1、3 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外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 5.3.3.5 “4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4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主要以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区域范围为划分的基 本依据。交通干线包括:铁路(铁路专用线除外)、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 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地面段)、 内河航道。应根据铁路、交通、城市等规划确定。 (1)本次 4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首先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JTG B01 及 GB/T 50280 中交通干线的定义(各类交通干线类型定 义见表 5-4。),对罗山县各类交通干线的条数、名称等信息进行了确定(见表 5-5 和 5-6)。 表 5-4 道路类型 铁路 各类交通干线的定义 定义 以动力集中方式或动力分散方式牵引,行驶于固定钢轨线路上的 客货运输系统 备注 /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其中: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 高速公路 均日交通量 25000~55000 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 JT 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45000~80000 辆;八车道高速 GB01 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60000~100000 辆。 一级公路 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JT 其中: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 GB01 49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均日交通量 15000~30000 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 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55000。 二级公路 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 JT 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5000~15000 辆。 GB01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 城市快速路 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 GB/T 称汽车专用道。城市快速路一般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主 50280 要起联系城市内各主要地区、沟通对外联系的作用。 联系城市各主要地区(住宅区、工业区以及港口、机场和车站等 城市主干路 客货运中心等),承担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是城市道 路网的骨架。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车辆和行人出入口。 城市次干路 城市轨道交 通 内河航道 GB/T 50280 城市各区域内部的主要道路,与城市主干路结合成道路网,起集 GB/T 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50280 以电能为主要动力,采用钢轮—钢轨(或胶轮-胶轨)为导向的城 市公共客运系统。按照运量及运行方式的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分 / 为地铁、轻轨以及有轨电车。 船舶、排筏可以通航的内河水域及其港口。 表 5-5 / 公路及道路交通主次干线一览表 序号 城市道路名称 起 点 1 规划 Z05 号路 北外环路 沪陕高速公路 主干路 2 规划 Z09 号路 北外环路 龙池大道 主干路 3 规划 Z13 号路 北外环路 龙池大道 主干路 4 西环路 北环路 规划 H16 号路 主干路 5 九龙大道 龙池大道 规划 H16 号路 主干路 6 灵山大道 北外环路 沪陕高速公路 主干路 7 天元路 北外环路 南环路 主干路 8 罗武路 北外环路 沪陕高速公路 主干路 9 工业大道 龙池大道 南环路 主干路 10 规划 Z37 号路 行政大道 南环路 主干路 11 振兴大道 北外环路 沪陕高速公路 主干路 12 北外环路 规划 Z05 号路 振兴大道 主干路 13 规划 H02 号路-北环路 规划 Z05 号路 振兴大道 主干路 14 龙池大道 规划 Z05 号路 振兴大道 主干路 15 行政大道 规划 Z05 号路 振兴大道 主干路 16 龙山大道 规划 Z05 号路 振兴大道 主干路 17 龙兴东路-工业三路 灵山大道 振兴大道 主干路 18 南环路 规划 Z05 号路 振兴大道 主干路 19 规划 Z07 号路 北外环路 规划 Z05 号路 次干路 50 终 点 道路等级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20 规划 Z18 号路 北安路 规划 H16 号路 次干路 21 春秋路 行政大道 规划 H16 号路 次干路 22 龙兴东路 九武路 灵山大道 次干路 23 民政路 北外环路 规划 H16 号路 次干路 24 规划 Z25 号路 北外环路 行政大道 次干路 25 江淮路 北外环路 南环路 次干路 26 站前路 工业四路 振兴大道 次干路 灵山大道 行政大道 次干路 规划 H20 号路-规划 Z30 27 号路 28 规划 H03 号路 规划 Z05 号路 规划 Z13 号路 次干路 29 规划 H05 号路-北安路 规划 Z05 号路 龙山大道 次干路 30 天湖大道 规划 Z18 号路 灵山大道 次干路 31 宝城路 龙山大道 振兴大道 次干路 32 九武路 春秋路 罗武路 次干路 33 滨河南路 沪陕高速公路 振兴大道 次干路 34 灵元路-工业四路 灵山大道 振兴大道 次干路 35 工业二路 民政路 振兴大道 次干路 36 沪陕高速公路 规划 Z05 号路 振兴大道 高速公路 表 5-6 铁路交通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起点 终点 1 宁西铁路 沪陕高速公路 振兴大道 (2)各类交通干线边界线的确定 各类交通干线边界线定义有所差异,根据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列举 出不同交通干线边界线的规定要求,并以此确定本次划分所涉及的交通干线边界 线。 ①铁路 铁路边界参照了《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中对于铁路线路两侧安全保护区 的定义,针对不同的周边环境,其安全距离也有所差异,具体数值见表 5-7。 51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表 5-7 铁路边界的规定 区域类型 范围* 城市市区 ≥8m 城市郊区居民区 ≥10m 村镇居民区 ≥12m 备注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其他地区 ≥15m *指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 ②道路 各类道路干线边界的定义主要以道路红线的定义为依据。根据《城市道路交 通规划设计规范 DB 50220-95》可知,道路红线宽度包括了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路侧带宽度的总和。城市道路以道路外沿为边界,高速公 路以护网处为边界,没有护网的可按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相关情况处理。具体道 路红线宽度的要求见表 5-8。罗山县 2017 年人口 77 万,具体参照中等城市规定 执行。 表 5-8 项目 机动车速度 (km/h) 道路网密度 (km/km2) 道路中机动 车车道条数 (条) 道路宽度 (m) 道路边界红线宽度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 大城市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200 80 60 40 30 ≤200 60~80 40~60 40 30 - 40 40 30 >200 0.4~0.5 0.8~1.2 1.2~1.4 3~4 ≤200 0.3~0.4 0.8~1.2 1.2~1.4 3~4 - 1.0~1.2 1.2~1.4 3~4 >200 6~8 6~8 4~6 3~4 ≤200 4~6 4~6 4~6 2 - 4 2~4 2 >200 40~45 45~55 40~50 15~30 ≤200 35~40 40~50 30~45 15~20 - 35~45 30~40 15~20 中等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参照快速路的相关规定,二级公路参照主干道的相关规 定。 (3)确定 4 类功能区的距离 根据交通干线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确定 4 类功能区的距离见表 5-9。 5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表 5-9 交通干线相邻区域 4 类功能区距离 源强类型 划分距离(m) 相邻功能区类型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钢 55 1 类区 轨-地面段)、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 40 2 类区 内河航道 25 3 类区 55 1 类区 40 2 类区 25 3 类区 铁路 (4)4a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a.4a 类声环境功能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 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等交通干线相邻区域。交通干线 相邻区域 4 类功能区距离按表 5-10 要求执行。 b.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 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见表 5-10)定为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 c.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的建筑(含开阔地)为主,线路边界线外一定 距离内(见表 5-10)的区域定为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 d.若划分距离范围内临路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 第一排建筑面向线路一侧至线路边界线的区域及该建筑物的两侧一定纵深距离 (见表 5-10)范围内受交通噪声直达声影响的区域定为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 e.对于第二排及以后的建筑,若其高于前排建筑或虽低于前排建筑但因楼座 错落设置使部分楼体探出前排遮挡并受到线路交通噪声的直达声影响,则高出及 探出部分的楼层面向线路一侧范围定为 4a 类区。其余部分未受到交通噪声直达 声影响的区域执行相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5)4b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a.铁路(含穿越市区的铁路、干线、专用线、铁路场站、车辆段等)边界线 外一定距离内(见表 5-10)的区域划定为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 b.对于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与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有重叠的部分,划定为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 53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c.4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其它补充说明: Ⅰ.对于规划未建成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铁路,建成后需报罗山县环境保护局备案后划分到相 应 4a/4b 类声环境功能区,并执行相应标准。 Ⅱ.划分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时,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路段、同路段的两侧及 道路的同侧其距离可以不统一。 Ⅲ.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场站、公交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具有一定规 模的交通服务区域,划定为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铁路交通服务区具有一定规模 的交通服务区域,划定为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 5.4.3.6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其它规定 (1)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区划为 1 类标准适用区域。 (2)大型工业区中的生活小区,根据其与生产现场的距离和环境噪声现状 水平,可从工业区中划出,定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3)各类区域之间不划过渡地带。 (4)在已划定声环境功能区内新建的交通干线,应确保隔声降噪措施,维 持用地的区划类别现状;若确实导致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与区划目标相差太大, 可在城市规划的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按要求对新建交通干线区域划分为 4a 类或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 (5)现状监测噪声限值与实际用地类型功能有较大差异时,以用地现状作 为区划的主要依据。 (6)本次功能区划分与调整工作中未涉及到的乡镇、村庄等区域如出现噪 声污染事件时,所在区域统一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相关规 定执行。 5.4.4 关于罗山县乡村声环境功能区的确定 本次功能区划分与调整工作中未涉及到的乡镇、村庄等区域。根据《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关规定: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 54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 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 (1)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 0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村庄原则上执行 1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由 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 4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 执行 2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3)集镇执行 2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4)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 3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 求; (5)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 GB/T15190—2014 第 8.3 条规定) 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 4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5.5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的绘制 (1)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图示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声环境功能区 划分图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线在相应地图上绘制,各区域的颜色或阴影线规定见表 5-10。 表 5-10 声环境功能区图示表 55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的绘制 ①选择合适制图软件及底图。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的绘制选用了专业作 图软件 AutoCAD,以《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用地规 划图》为底。 ②1,2,3 类声环境功能区图的绘制。根据《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 (2013-2030 年)城区用地规划图》,罗山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及上述 1, 2,3 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并充分利用街、区行政边界、规划小区边界、 道路、河流、绿地等自然地形作为区域边界,先绘制 1,3 类声环境功能区,再 绘制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并把多个区域类型相同且相邻的单元连成片。 ③出图,根据需要输出要求格式的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56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6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 6.1 区划过程 1、解析现状及规划用地,明确土地用地功能,确定土地类型 首先,本技术报告以《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为依 据,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I 类 用地包括居住用地(R 类)、公园绿地(G1 类)、行政办公用地(A1 类)、文 化设施用地(A2 类)、教育科研用地(A3 类)、医疗卫生用地(A5 类)、社 会福利设施用地(A6);II 类用地包括工业用地(M 类)和物流仓储用地(W 类),对罗山县地块功能进行划分并统计分析。 6.2 单元划分情况 根据罗山县城区现状布局和总体规划及城市发展的需求,按照《城市区域环 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确定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单元、 划定各区划单元的区划类型。 0 类标准适用区域使用与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该区域内及附近区域 应无明显噪声源。区域界限明确。面积不得小于 0.5km2。结合罗山县各区域特点, 不符合声环境功能 0 类区域要求,因此本次罗山县噪声功能区划分不设 0 类标准 适用区。 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区划为 1 类标准适用区域。结合罗山 县各区域特点,不具此类区域,因此不将此类区域划为 1 类区。 根据“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 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原则上执行 1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以用地现状作为区 划的主要依据原则,结合罗山县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实际用地类型及用地规划,本 次划分的 1 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罗山县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公园绿地、 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等 区域。 根据《信阳市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城区用地规划图》上规 57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划的工业园区及现有土地使用现状,将现状为工业、物流地区及未来规划为工业、 物流园区的地域划分为 3 类区。 经过规划区的铁路-宁西铁路全长 2.09 千米,按规定铁路边上一定区域划归 4b 类区。 6.3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成果及说明 参照各地块的解析结果,以各地块的用地功能为依据,并结合地块的分布情 况及周边道路、绿地、河流等线状分界线,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包括 1、2、3 类区, 区划面积 42.52km2。结果如表 6-1 所示,各类区划分边界详见附图十二。 表 6-1 声环境功能区 类别 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统计表 声环境功能区域 规划用地性质 声环境功能区 面积(km2) 居住用地、公园绿地、行政 1类 城区内现有和规划的成片 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 的 I 类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 28.75 地、社会福利用地等 2类 3类 除 1 类区、3 类区以外的其 他区域均为 2 类区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和规划 工业用地 合计 /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 5.75 工业、物流仓储用地 8.02 / 42.52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的 4a 类区包括现状和规划的 36 条交通主次干线边界线外 的一定区域(根据表 5-9 划分:相邻功能区为 1 类区时,划分距离为 55m;相邻 功能区为 2 类区时,划分距离为 40m;相邻功能区为 3 类区时, 划分距离为 25m;) , 4b 类区包括宁西铁路边界线外的一定区域(两侧各 25m 范围内)。4 类区划分 成果图详见附图十三。 6.4 区划结果符合性分析 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对罗山县城区声环 境功能区划分结果进行符合性分析如下: (1)1 类声环境功能区 1 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城区内现有和规划的成片的 I 类用地(见附图 2), 58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总面积为 28.75km2 。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公园绿地、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 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等。 (2)2 类声环境功能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除 1 类区、3 类区以外的其他区域(见附图 2),总 面积为 5.75km2。 用地类型为教育科研用地、商务用地、居住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医疗卫生 用地、绿地、文化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工业用地,各分区均符合《声环境 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中条款 8.2.3,划定的 0、1、3 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外居住、 商业、工业混杂区域,划分为 2 类区的规定。按规定划分为 2 类区。 (3)3 类声环境功能区 3 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罗山县产业集聚区和其他规划的工业用地(见附图 2),总面积为 8.02km2。 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符合《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中条 款 8.2.4,城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其用地性质符合《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技术规范》中条款 4.4 条规定的区域,按规定划分为 3 类区的规定。 (4)4 类声环境功能区 ①4a 类声环境功能区 罗山县城区内 36 条主次干道两旁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符合声环境《声环 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中 8.3.1 条款,按《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4.5 条 款规定划分为 4a 类声功能区。 ②4b 类声环境功能区 穿过县城区境内的铁路主干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符合声环境《声环境 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中 8.3.1 条款,按《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4.5 条款 中规定划分为 4b 类声功能区。 59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7 声环境功能区划定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7.1 划分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罗山县噪声功能区划总面积为 42.52km2,其中:1 类区域面积 28.75km2,占 噪声功能区划面积的 67.6%;2 类区域面积为 5.75km2,占噪声功能区划面积的 13.5%;3 类区域面积为 8.02km2,占噪声功能区划面积的 18.9%;4a 类区域为规 划县中心城区内的 36 条主次干路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4b 类区域为经过县 区的铁路及两侧一定距离范围的区域(不统计面积)。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是根据罗山县现状布局和总体规划及发展要求进行的,区 划中采用的相关数据是以城城总体规划作为基础,区划紧扣城市总体规划,并有 所突破,当城市总体规划发生较大变化时,城市环境噪声区划也将随着调整。 7.2 划分结果与环境管理的可操作性分析 罗山县是集工业、商业、文化、金融、服务、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县城。除 工业园区外,城市集中生活区内无大型工业企业。城市集中生活区有居住区、文 教区、商业区、娱乐区等,没有明确界限,为方便居民生活,商住均混为一体, 将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划分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是可行的,符合实际现状的, 具有环境管理的可操作性。 7.3 划分结果与环境现状达标情况分析 7.3.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等级评述 7.3.1.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评述 1、区域环境噪声 罗山县城区区域噪声监测布点网格为 500m×500m,共布设测点 106 个,罗 山县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57.99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 对应评价为“一般”;夜间平均等效声级 45.57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 级”,对应评价为“一般”。 2、道路交通噪声 罗山县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监测共布置 30 个监测点位,通过对罗山县城区的 60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环境噪声质量进行实地测量分析得,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68.88dB(A),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对应评价为“较好”;夜间平 均等效声级 52.34dB(A),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对应评价为“好”。 7.3.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达标分析 罗山县噪声功能区划总面积为 42.52km2,其中:1 类区域面积 28.75km2,占 噪声功能区划面积的 67.6%;2 类区域面积为 5.75km2,占噪声功能区划面积的 13.5%;3 类区域面积为 8.02km2,占噪声功能区划面积的 18.9%;4a 类区域为规 划县中心城区内的 36 条主次干路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4b 类区域为经过县 区的铁路及两侧一定距离范围的区域(不统计面积)。 (1)监测现状达标分析 根据功能区划分情况,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罗山 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分析统计见表 7-1。 ①区域功能区达标率计算:根据区域噪声现状监测,每个网格中心的噪声值 及对应的网格面积,可计算对应功能区面积的噪声超标率及达标率。具体计算公 式为: 对应功能区超标率  对应功能区超标监测点位数  单元网格面积 对应功能区总面积 对应功能区达标率  1 - 对应功能区超标率 ②道路交通噪声达标计算:罗山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 30 个,有效交 通噪声监测点 30 个,其中,昼间超标个数为 11,昼间超标百分比为 36.67%;夜 间超标个数为 9 个,夜间超标百分比为 30.00%。 61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表 7-1 功能区类型 罗山县城区区域和道路交通声环境现状监测分析统计表 功能区面 积(km2) 昼间 超标面积 (km2) 夜间 达标率(%) 超标面积 (km2) 达标率(%) 1 类功能区 28.75 11.25 60.87 8.25 71.30 2 类功能区 5.75 0.75 86.96 0 100 3 类功能区 8.02 0.5 93.77 0.25 96.88 超标个数 达标率(%) 超标个数 达标率(%) 11 63.33 9 70.00 功能区类型 测点个数 昼/夜 道路交通 噪声 30/30 由表 7-1 可知,各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低于夜间达标率,3 类功能区声环 境噪声达标率较高,2 类区次之,再次是 1 类区,说明受到社会噪声影响较大。 总体来说,罗山县声环境整体控制较好。 昼间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受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社会噪声;夜间 超标的原因主要是道路交通噪声社会噪声。 综合罗山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为:3 类区达标率最高,其次为 2 类区,1 类区和 4 类区达标率较低。 依据目前罗山县城区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未来的规划与经济发展状况,随 着声环境治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声环境管理手段的加强,罗山县城区声环境质量 较目前会有所改善。因此,噪声功能区划的目标具有可达性。 7.4 未划分 0 类区的可行性分析 0 类标准适用区域:适用于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该区域内及附近区 域应无明显噪声源,区域界限明确,面积不得小于 0.5km2。根据罗山县各区域 实际情况及建设用地规划,区划范围内的区域网格现状噪声监测数据中不具备 满足 0 类区标准的要求(昼间≤50dB(A),夜间≤40dB(A)),《罗山县城乡总 体规划》(2013-2030 年)中也没有规划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因此,区 划范围内不具备 0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本次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不划 定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是可行的。 62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7.5 可行性分析的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定结果与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相 协调、与罗山县的环境目标相一致,具有较强的环境管理可操作性。城区 1、2、 3 类区在采取合理布局和加强社区噪声、商业噪声、生产运输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后,声环境质量将能达到标准要求;4 类区随着城市的总体发展,需要通过对城 区道路改造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控制车型、大小车分流、限制鸣笛、建立降 噪绿化林带、建设声障墙和防噪堤等措施,使区域声环境质量也能满足 4 类功能 区标准要求。因此,罗山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定结果是可行的。 经优化筛选后,确定表 7-2 的监测点为声功能区监控监测点,用于以后声环 境考核监测,以考查声环境功能区是否达以标准。 表 7-2 监测点位名称 1#河南省罗山高级中学 (新校区) 声环境监控监测点 代表类型 教育科研用地(A3 类) 2#罗山县公安局 行政办公用地(A1 类) 3#罗山县人民医院 医疗卫生用地(A5 类) 4#小潢河畔 公园绿地(G1 类) 5#天湖雅园 居住用地(R 类) 6#鑫隆商城 商业用地(B1 类) 7#御景华府 居住用地(R 类) 8#罗山县新时代陶瓷有 限公司 9#罗山产业集聚区 工业用地(M 类) 物流仓储用地(W 类) 63 经纬度 经度 114°29′55.12″ 纬度 32°12′19.34″ 经度 114°30′30.50″ 纬度 32°12′22.57″ 经度 114°30′18.43″ 纬度 32°11′44.32″ 经度 114°30′56.97″ 纬度 32°11′40.11″ 经度 114°30′17.55″ 纬度 32°12′01.51″ 经度 114°31′41.98″ 纬度 32°11′42.93″ 经度 114°31′33.31″ 纬度 32°12′59.14″ 经度 114°32′56.91″ 纬度 32°10′26.33″ 经度 114°32′38.16″ 纬度 32°09′57.79″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8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控制措施及对策 8.1 噪声控制环境管理要求 为保证《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的顺利实施,建议环保牵头, 公安、交通、城市综合执法、工商、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把关, 根据各自职责,制订出保证声功能区划稳定达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城 市声环境噪声管理,保障各项噪声管理措施的落实。 (1)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控制城市车辆拥有量的增长速度;车辆必须 安装排气消声器,实施车辆噪声合格检查制度;完善城市道路系统、道路绿化 及护林带建设,新建路旁建筑需采取隔声措施等。 (2)对噪声污染严重的工业噪声分批地采取控制措施;采取声学控制措施, 利用消声、吸声、隔声和减振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外界的干扰,工业区和居民 区之间建设绿化隔离带,一些快速化道路、立交高架等重要交通干线隔声降噪 设施要加快建成。 (3)建议由对经过县城的车辆进行分流,过境汽车若无特殊情况,建议走 外环路,进城车辆严禁使用汽车喇叭。 (4)建筑项目开工前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严格限制夜间施工,施工期间 采用低噪声设备;优化施工布局,采取噪声治理措施。 (5)由夜间禁止在居民区、文教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活动及影响居民体 息的建筑施工作业。严格限定文化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排放的噪声必须达到 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加强城市环境绿化,提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强环境自然屏障能力。 (7)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管理,合理布 局噪声源。 (8)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 众的环保意识, 提高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的自觉性,增强公众参与意 识。 64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9)联合公安、城管、文化等相关部门建立噪声防治联动机制。加大城市 环境噪声综合整治力度,杜绝噪声扰民。 (10)建立健全区域防治噪声污染管理规定。 8.2 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及对策 1、交通噪声综合防治 公路的环境问题的处理要求是综合性的,一般总希望达到全面减少空气污 染 ,噪声干扰和水、土质恶化等危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主要采取了以下 几种措施: (1)降噪绿化林带 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 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同时又能吸纳声波降低噪 声,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 (2)声屏障技术 广义来讲,声屏障可以分为声障墙和防噪堤。防噪堤一般用于路堑或有挖方 地区,公路的土方不必运走直接用作防噪堤,在土堤上种上植被形成景观。声屏 障的另一种方式为声障墙,这又可分为吸声式和反射式 两种,吸声式主要采用 多孔吸声材料来降低噪音;反射式声障墙主要是对噪声声波的传播进行漫反射, 使受保护区域噪声降低。 (3)绿墙技术 所谓绿墙技术就是在高速公路两侧建造防噪堤并进行绿化美化处理来降低 交通噪声方法。可以采用堆筑弃方或废弃物作为降噪措施,其技术简单、廉价, 能起到对环境综合治理,美化环境的效果。 (4)低噪声路面 低噪声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它是在 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其它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 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中在 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 30%。 65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5)加宽道路、以立交桥代替平面交叉、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强化对机动车 的禁鸣管理、限制车速、在交道口处安置测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等措施,均可以降 低交通噪声级。 2、社会生活噪声综合防治 (1)工商部门加强市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控制自由市场噪声; (2)公安、文化、环保、工商等部门应联合行动,整顿饮食服务业尤其是 歌厅、舞厅、卡拉 0K 厅等文化娱乐场所,控制噪声扰民; (3)领先群众力量,管住管好商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的治理。一是按建 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要求,对施工时间作出严格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严肃处 理; (4)开展创文明工地树文明形象活动。 (5)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报导噪声污 染防治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批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以此产生轰动效应,提高 企事业单位和个体业户遵守法律的自觉性,采取悬挂过街彩、立公益广告牌等群 众乐于接受的方式,突出重点,贴进生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 3、工业企业噪声综合防治 本次声功能区划范围内的工业用地均位于罗山县产业集聚区内,根据《罗 山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2009~2020)》,罗山产业集聚区分为东区 和西区两个园区: (1)东区主导产业园(包括南区和北区) 南区为产业集聚区核心产业区,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电子信息产 业园、配套加工产业园、功能型物流园四个产业园。南区现状企业包括纵横电 子、同裕电子、宝通电子、浙信电子塑业等电子厂、天山粮贸等农副产品加工 厂、新时代陶瓷、粤特陶瓷、淮河林业、荣权门窗等其他企业。 北区为产业集聚区配套产业区,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配套加工产 业园、现代物流园三个产业园。北区现状企业包括双福粮业、永强粮业等农副 66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产品加工厂、友邦木业等其他企业。 (2)西区能源供应区 西区规划布置建设以天然气供热的能源供应区,主要为集聚区农副产品加 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提供能源保障。 根据本次区划范围内的企业类型,分析工业噪声源主要包括机械噪声、空 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预防及消减噪声应从声源、传声途径和受声体(工人) 这三个环节采取技术措施: (1)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 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声设备。 (2)合理进行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即在产生强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及 居民区间应有一定的距离或设防护带,噪声车间内应尽可能将噪声源集中并采取 隔声措施。 (3)对局部噪声源采取防噪声措施,采用消声装置以隔离和封闭噪声源。 (4)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a、吸声:作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 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空间,或制成吸声屏;b、 消声: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如各种风机、空压机、内燃机等进、排气噪 声;c、隔声:用一定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起来,如隔声墙、隔声室、 隔声罩、隔声门窗地板等。 67 罗山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技术报告 9 建议 (1)在城市规划及旧城改造中,适当加宽道路;在交通拥挤的交叉路口, 设立交桥;道路旁选择适当的树种进行绿化。 (2)在今后城市规划和总体设计时,对各种交通干线和噪声源进行合理布 局,一些要求安静的区域,如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应与交通干线和工业区保 持一定的距离,以利用环境的自然衰减来降低噪声。 (3)各种交通枢纽和大型公共场所应尽量建在城市边缘,或远离要求安静 的区域。 (4)按照城市环境整治定量考核要求,建立噪声达标区,并制定管理规章。 (5)交通部门应分别对列车、汽车等运载工具建立噪声排放管理制度,采 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噪声扰民,不得允许排放噪声超标的交通工具投入运营。 (6)设置停车场时应防止机动车噪声污染,建筑楼宇设置双层隔音窗,使 得生活中的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 (7)车站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交叉口等处,在繁忙时刻应加强必要的交通疏 导活动。 总结来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 声控制和管理法规,保证城市宁静环境。 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