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6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小结 (5).pdf

Every Moment Of My Life2 页 514.142 KB下载文档
2016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小结 (5).pdf2016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小结 (5).pdf
当前文档共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6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小结 (5).pdf

UC Berkeley交流小结 2017-04-14 16:52:41 交流的生活对于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来说,都弥足珍贵。以前一心想去欧洲交流,结果阴差阳错报了UC项目。能够被分配到伯克利, 对我而言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幸运的事情。一年前的现在,看到分校名单时竟然激动得哭了出来 ,特别傻哈哈。学期中除了洛杉矶没有 出过远门,但是守在伯村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怀着一期一会的心情,或许更能认真地感受这里的一切。没想过会这样喜欢一个地方: 加州蓝蓝的天灿烂的阳光,旧金山哼哧哼哧爬不上坡的电车,校园里来来往往肤色迥异的人,还有所有真诚相待却不知何日再会的朋友 们。 一、初来乍到 伯克利就在旧金山边上,大约20分钟地铁的距离。这里的学生一般会叫伯克利Cal或是(UC) Berkeley,而不是UCB, 然后自称Bear,学校的标志便是一只小金熊。不过并非加州大学所有的分校都叫Cal,作为加州的第一所公立大学,这是伯克利专属的 称号。伯克利的治安很差,晚上回家总是要穿过一堆流浪汉,还总是发生枪击案,天暗下来之后最好不要一个人行动。如果一个人自习 晚了就可以叫学校的Bear Walk服务,就会有人护送学生回家。 亲身体验过之后我才真正明白美国这个社会的自由和包容。朋友曾 说“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我觉得或许,宽容也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中国的文化相对比较单一,而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有 着极为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加州尤其是如此 。我多喜欢这种多元文化所带来的自由啊,当一个文化的禁锢不过是另一个文化的一笑了 之,所有无意义的规则都不能再束缚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不会轻易地去评价别人的选择,小到穿什么衣服化不化妆,大到未来 的发展方向,好像做什么都是自由的。因为这种彼此间的尊重和包容,我渐渐也意识到有很多事情本就不是别人所应该随意评论的,即 使被judge了,也不应该为不相干的意见所累,很多束缚本就是不必要的。 二、学业 美国基本上没有法学的本科教育,但伯克利的本科开设了Legal Studies专业,提供了很多法学类的课程。不过我觉得,本科 生Legal Studies的课程和只接收graduates的法学院的教育还是非常不同的,相较于后者的专业化、实务性教育,前者的基础性、理 论性更强,或者说更加自由而无用吧。交流期间,我选修了四门课程,分别是比较宪法(以以色列为例)、法学理论、商法和法语课。 课上同学们都很积极,我也给自己施加压力,尽量在课上发言。我渐渐明白,有想法大胆说就好了,不必思前想后。一来,一个学生的 问题和想法不必有多么高明,或许再显而易见的问题都能引起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思考。二来,在这样活跃而自由的氛围中,我可以丢掉 一些心理负担,因为别人不会随便judge,即使有,也不必太过在意 。 比较宪法的老师是来自以色列的访问教授,课上探讨了很多宪 法权利、人权相关的议题,课程本身的话题非常有趣,总是能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通过这门课程,我对以色列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 也对这个危机重重但是自立自强、善于反思的国度无比敬佩,立下了以后去以色列学习的目标。也是通过这门课程,我第一次深入了解 了女权主义,为自己过去很多乱七八糟的思考找到了一个理论归宿,并且也决定要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 法学理论是一门非常小型的研 讨课程,课上只有十个人,每节课我们都会在教授的引导下就阅读材料进行讨论。法学理论其实是哲学性很强的领域。课程阅读材料主 要是边沁、康德、H.L.A Hart、Joseph Raz、Robert Paul Wolff等法理学家、哲学家的文章,读起来极为艰难,往往二十多页的东 西我要看上一天,有时候半个小时可能还看不懂其中的一小段文字。课前,我和一名中国课友总是会提前半小时坐在教学楼的地板上, 中文夹杂着英文梳理一遍阅读材料,顺便结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教授课上会举出很多例子把晦涩的理论讲清楚,而非用理论解释理 论。奇妙的是,在国内完全懒得读哲学的我,竟然觉得分析这些深奥乃至有些无用的理论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商法课或许是最像法学院 开设的一门课程了,教授会不断地提问随机叫人回答,一堂课上每个人都会被问到好几次。刚开始的一个月,每次上课我都紧张得不得 了,心惊胆战硬着头皮去上课,有时候老师的提问都没听清楚就被点名回答问题,于是非常绝望地回答“Sorry, I don’t know.” 后 来,office hour时被教授可爱的人格所感染,同时自己的听课能力也有所提高,终于可以开开心心去上课了。我已经学过中国的合同 法,这门课上学了美国的合同法,相较而言,后者case law的学习方式更容易消化理解,并且教授幽默风趣,不会觉得枯燥,真的学到 了很多实用的专业知识。 最后是一门不务正业的课程——法语课。伯克利的法语课是用法语教法语,即使是基础法语I也不例外。就是说,在我一点都不了解法 语的情况下,就要开始用法语上课了。语言课都是每天一小时的强度,交流期间花了不少精力学习法语,大概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哈 哈,也留下了许多和课友们一起跌跌撞撞练习法语的愉快回忆。 三、生活 伯克利的宿舍床位紧张,复旦去交流的同学们只能一起在校外租了公寓,没能和当地或是其他国家来交流的学生一起住是一个 很大的遗憾。 偶然冒出想要打工的想法,我便申请了学校咖啡厅(食堂)的兼职,也顺利开始了工作。本来只是想赚点小钱去旅行,却 有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打工期间,认识了很多伯克利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大家特别自然地交流、玩闹,然后约自习、约逛 街,还去一位朋友家吃了一顿温暖的感恩节晚餐。因为学费和生活费十分昂贵,打工对于美国学生来说是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之前提到 的Bear Walk, 其实也是学生兼职,这份工作很辛苦,要一直从下午六点工作到凌晨三点。 曾经遇到过一个华裔女孩,每周在Bear Walk工作三个晚上(有时候还有第二天早上八点的课程),自己挣了大学四年的生活费。还有一个一起打工的朋友,早上四点去星巴 克上班,下午来学校食堂上班,再加上上大学之前的工作积蓄,自己负担起了所有的费用。 除此之外,也和许多可爱的基督徒们度过了 不少温暖和愉快的时光,三番的冰激凌之夜、梅西百货门口亮晶晶的圣诞树、大家一起自制的火锅、期末贴心的零食包,我都记在心 里。对于宗教我一点都不了解,我只知道我用心感受到的是,他们都是极为善良的人们。 交流结束之后,我飞去纽约和姐姐汇合度过了愉快的三天,然后坐着灰狗抵达了波士顿,在那里,农场主一家正在火车站迎接我,我又 开启了一段有趣的打工换宿之旅。 感谢旦旦让我和加州、和伯克利相遇,也感谢翔千奖学金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