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pdf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1 P1 P3 P4 P6 关于本次调查 核心结论 一、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好感度仍处于回暖区间, 但回暖势头有所放缓 二、中国受访者认同中日关系重要性,期待两国 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 三、中国受访者对日负面印象深受领土及历史问题 P10 影响,对日本军事威胁的担忧有所缓解,美国 因素上升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新现实因素 P12 四、中国受访者认可本国媒体对促进两国关系的贡献, 电视仍是获取中日关系信息的首要渠道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关于本次调查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肆虐,国际形势与国家间关系受到 明显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正常日程及回暖节奏虽然因这一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受到干扰,但大局和基本面未发生逆转性异变。习近平 主席今年 9 月 16 日致电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时指出, “中日互为友 好近邻,同是亚洲和世界上重要国家,发展长期稳定、友好合作的 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稳定、繁荣”。疫情出现后,中日两国社会层面守望相助、共克时 艰,共同书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友好佳话。“后疫情时 代”的世界秩序构建中,中日关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双边关 系重要性不断增加。 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一度的“中日关系舆 论调查”成为真实反映中日两国民意、 增进两国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 之一。2020 年,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日本言论 NPO 共同实施第 16 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为做好相关工作,中国外文 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公司自 2020 年 7 月起着手前期工作。9 月 15 日,实地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零点团队继续承担中方调查的样本采集工作,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 院主持并与零点团队共同承担数据分析工作。 1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本年度公众调查抽样设计、样本分布、执行周期等情况如下: 调查样本在以下 10 个城市进行采集:北京、广州、郑州、武汉、 南京、沈阳、西安、上海、成都与青岛。调查时间为 2020 年 9 月 15 日—2020 年 10 月 16 日,在 10 个城市同步进行。本次调查采 用随机抽样方法。规定总样本量为 1500 份,样本分配到各城市时 采用等分法,即每个城市至少应执行 150 个样本。实际回收有效样 本 1571 份。在置信水平为 95%的条件下,抽样误差约为 2.53%。 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为:男性 49.6%,女性 50.4%;年龄分布为: 18-35 周岁 45.4%,36-50 周岁 35.3%,51 周岁及以上 19.4%;最 终学历分布为:高中及以下学历 38.4%,本专科学历 59.1%,硕博 学历 2.2%。 2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核心结论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对日本 的好感度仍处于回暖区间,但回暖势头有所放缓,在一些方面仍是 负面评价高于正面评价。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视程度有 所提高,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走向呈现谨慎乐观态度。中国受访 者支持两国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对中日在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上展 开双边合作抱有期待。受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局变动以及中美关 系动荡等现实因素影响,对当前中日关系处于观望态度的中国受访 者明显增多。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依然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 负面因素,但美国因素上升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新现实问题。 目前中日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中日双方还需要坚 持不懈的努力,改善民意,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扭转公 众看待对方持续多年的“负面评价占据多数”的态势,创建符合新 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中日关系。 3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一、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好感度仍处于回暖区间,但回暖势 头有所放缓 对日好感度与去年基本持平。2020 年,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总体印象持“很 好”和“相对较好”的比例为 45.2%,与 2019 年(45.9%)基本持平。整体来 看,对日印象改善趋势从 2014 年开始持续至今,但回暖势头趋缓;对日本印象 “相对不好”或“不好”的受访者比例为 52.9%,与 2019 年的 52.7%基本持平。 过去一年,对日本印象“没有明显改变”的中国受访者比例为 74%,较 2019 年 (53.7%)增加了 20.3 个百分点;认为中日关系“没有明显变化”的中国受访者比 例为 57.9%,较 2019 年(47.3%)增加了 10.6 个百分点。 对当前中日关系持观望态度的受访者增多。在受访者被问及如何看待当前中 日关系时,选择“好”或“比较好”的比例为 22.1%,比 2019 年(34.3%)下 降 12.2 个百分点。选择“比较差”或“差”的比例为 22.6%,比 2019 年(35.6%) 下降 13 个百分点,相较 2018 年(45.1%)下降 22.5 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受 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局的变动以及中美关系等现实问题影响,中国受访者对当 前中日关系定位表现出进一步观望迹象。54%的受访者对当前中日关系选择“说 不清” ,比前两年明显增加(2018 年 24.3%,2019 年 29.4%)。 附图 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54.0 20.6 19.5 1.5 好 4 比较好 说不清 比较差 3.1 1.4 差 拒答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附图 2005~2020 年中国受访者对日本印象及中日关系认知情况(%) 对中日关系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访者被问及如何 看待未来中日关系时,选择“变好”或“相对变好”的比例为 38.2%,与 2019 年(39.2%)基本持平。选择“变坏”或“相对变坏”的比例为 9.6%,比 2019 年(18.6%)下降 9 个百分点。选择“没有变化”的比例为 35.6%,比 2019 年 (33.7%)上升 1.9 个百分点。 附图 对未来中日关系的看法(%) 15.7 0.9 8.3 3.6 6.0 29.9 35.6 变好 相对变好 没有变化 相对变坏 变坏 不知道 拒答 5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二、中国受访者认同中日关系重要性,期待两国在“后疫情 时代”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 认同中日关系的重要性。2020 年 74.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 要”或“比较重要”,较 2019 年的 67%增加了 7.7 个百分点。数据显示,进入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认可度出现了大幅变化。 2010 年达到 92.5%的峰值后,这一数字五年间连年下跌,至 2014 年下降了近 三成。2015 年后,在两国关系总体回稳改善的趋势下,这一比例止跌回稳,七 成左右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 势。日本作为“重要邻国” (69.3%) “重要贸易伙伴” (50.7%)和“两国历史 文化关系深厚”(27.3%)等是中国受访者看重两国关系的重要理由。 附图 中日关系对中国的重要程度(%) 74.7% 74.0% 70.8% 68.7% 67.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附图 认为中日关系对中国重要的原因(%)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国 69.3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中日同为亚洲国家,历史、文化关系深厚 6 50.7 27.3 中日经济和产业依存度高,具有众多共同利益 20.2 亚洲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日两国合作 20.2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认可“后疫情时代”两国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75.2%的中国受访者认 为为实现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和东亚和平,中日两国今后应该进一步构建新的合作 关系。在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中,64.6%的中国受访者最为关注“新冠病毒 肺炎等传染病的威胁”。面对疫情对国际合作理念的冲击,88%的中国受访者认 可国际合作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意义。“公平推广疫苗、展开全球合作”“强化 世卫组织领导”等是中国受访者更为认可的应对举措。 支持中日在地区事务中实现多领域合作。84.6%的中国受访者支持中国在亚 洲事务上与日本进行合作,较 2019 年的 69.3%增加了 15.3 个百分点。在谈及 中日两国应该在亚洲哪些事务上进行合作时,涉及双方共同维护地区秩序和进行 安全领域合作的选项获得了较多中国受访者的认可,“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 (32.4%)居首位,其他排名前列的选项分别为“加强中日海空危机管理机制 (24.5%)”和“避免东北亚争端及维护持久和平(24.2%)”;此外,“公共卫生、 疫情防治(23.5%)”“东海资源开发(21.4%)”“节能技术,风力能发电等可再生 能源方面(19.3%) ”等选项也获得了较多受访者的认可。 附图 受访者是否支持中国在亚洲事务上与日本进行合作(%) 7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附图 中日两国应该在亚洲哪些事务上进行合作(%) 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 32.4 加强中日海空危机管理机制 24.5 避免东北亚争端及维护持久和平 24.2 公共卫生、疫情防治 23.5 东海资源开发 21.4 加强中日韩及中日FTA、RCEP贸易、 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19.9 节能技术,风力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方面 19.3 大气及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19.0 食品安全问题 16.1 扩大青少年交流等民间领域交流 4.7 少子老龄化问题 3.7 对中日两国未来经贸合作期望较高。从调查结果看,中国受访者希望中日两 国加强经济与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大多数中国受访者(78.1%)认为中日两国经 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对两国经济的合作前景持积极态度。 在被问到今后中日两国经贸关系走向时,47.1%的中国受访者相信双边经贸额会 “大幅增长”或“略有增长” 。 在全球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中国受访者支持维护自由贸易体 系,也乐于看到中国与日本进行经济合作以及共同应对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从 具体数据上看,86.9%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及开放的经济秩序、 多边主义对今后的世界经济“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 8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肯定民间交流的重要性。75.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双方民间交流对改善发展 两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但 52.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间两国民间交流不 够活跃,较 2019 年的 45.6%增加 6.8 个百分点;29.9%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过去 一年两国民间交流“活跃”或“比较活跃”,较 2019 年的 41.6%下降 11.7 个百分点。 在多种民间交流途径中, “媒体交流(38.4%)”“互相接纳留学生(28.1%)”和“学 者、研究者间交流(21.7%)”,受到较多肯定。 附图 受访者眼中过去一年间中日两国民间交流活跃度(%) 41.2 26.2 17.6 11.2 3.7 活跃 比较活跃 不太活跃 不活跃 不知道 民众对中日两国维护和平有更多期待。在本次调查中,68.2%的中国受访者 认为有必要建立起讨论安保问题的多国框架机制,这一比例比 2019 年(65.7%) 上升了 2.5 个百分点。当问到哪些国家应该参加上述对话机制时,79.4%的受访 者选择了日本,较 2019 年的 59.9%增加了 19.5 个百分点。更多受访者选择日 本,说明在更多中国公众的意识中,已将日本看作是与中国一同维护东北亚地区 和平秩序的重要伙伴。 9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三、中国受访者对日负面印象深受领土及历史问题影响,对 日本军事威胁的担忧有所缓解,美国因素上升为阻碍中 日关系发展的新现实因素 领土及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的深层心理影响依然突出。在对日印象不好原因 的选择上,居于首位的是“日本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没有真诚地道歉和反省”,比 例为 74.1%,较 2019 年的 60.5%上升 14.6 个百分点。40.2%的中国受访者认 为“两国历史问题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解决,但依然是个大问题”,与 2019 年 的 39.8%基本持平;在对日印象不好原因的选择上,排名第二位的是“日本对钓 鱼岛进行‘国有化’ ,引起两国对立”,比例为 53.3%,较 2019 年的 56.9%下降 了 3.6 个百分点。55.2%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两国的领土争端是阻碍中日关系的 最主要问题,较 2019 年的 51.2%上升 4 个百分点。 对日本军事威胁的危机感有所缓解。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认为“存在 对中国构成军事威胁的国家或地区”的比率为 50.8%,较 2019 年的 55.5%下降 4.7 个百分点。当被问及具体国家或地区时,日本下降至第二位(47.9%),较 2019 年的 75.3%下降 27.4 百分点。中国受访者对中日之间存在争议的钓鱼岛及 其附属岛屿归属问题可能会对两国军事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的担忧有所下降:37.7% 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两国会因为钓鱼岛的领土纠纷问题发生军 事冲突,较 2019 年的 48.3%下降了 10.6 个百分点;45.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两 国不会因为钓鱼岛的领土纠纷问题发生军事冲突,较 2019 年的 34.3%上升了 11.4 个百分点。 10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美国因素上升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新现实因素。在被问及“阻碍中日关系 的主要因素”时,27.8%的中国受访者选择中美对立走势,较 2019 年的 10%增 加 17.8 个百分点,排名仅次于“中日领土争端” 。在问及为何感觉日本是威胁时, 64.9%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日本与美国联手在军事上围堵中国。52.1%的中国受访 者认为中美博弈会对中日关系产生负面影响。针对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53.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两国应将中美博弈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促进 中日合作” 。 附图 中美博弈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对中日关系产生正向影响 16.4% 对中日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不会对中日关系产生影响 不知道 52.1% 10.0% 21.5% 11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四、中国受访者认可本国媒体对促进两国关系的贡献,电视 仍是获取中日关系信息的首要渠道 认可中国媒体对促进中日关系的积极作用。关于媒体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绝 大多数中国受访者认可本国媒体在促进双方关系上所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媒体 对改善中日关系和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或“有些贡献”的 中国受访者达 85.2%,与 2019 年的 84.6%基本持平。 附图 中国媒体对改善两国关系、促进两国民众理解做出了何种程度的贡献(%) 54.1 31.1 9.0 4.4 1.1 非常大的贡献 有些贡献 没有做出贡献 起了负面作用 0.3 拒答 不知道 对中国媒体涉日报道客观公正性的评价保持稳定。74.2%的中国受访者认 为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关于日本及中日关系的报道和评价是客观公正的, 仅有 9.8%的受访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在 2019 年的数据中,持肯定和否定态 度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 80.4%和 11.5%。同时,78.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网络 上关于两国关系的网民声音能确切或大体上反映出主流民意,较 2019 年的 80.3%下降了 1.9 个百分点。 12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附图 受访者对中国媒体涉日报道客观公正性的评价(%) 附图 网络上关于中日关系的网民声音是否能反映主流民意(%) 54.8 23.6 16.2 3.8 1.3 0.4 拒答 确切反映 大体反映 大体不反映 完全不反映 主流民意 主流民意 主流民意 主流民意 不知道 电视仍是获取有关日本及中日关系信息的首要媒介渠道。82%的中国受访者 主要通过中国媒体获取关于日本和中日关系信息,其中电视仍是首要媒介渠道, 且重要性有所提升。以电视为最主要信息渠道的受访者比例由 2019 年的 54%上 升到今年的 66.6%;相较之下,使用移动设备作为最主要信息渠道的受访者比例 由 2019 年的 39.3%下降到今年的 24.1%。 13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附图 通过中国媒体获取关于日本和中日关系信息的受访者媒体选择情况(%) 54.0 电视 66.6 移动设备(手机、智能手机、PAD) 39.3 新闻客户端及APP、新闻网站 PC端新闻门户网站、论坛或BBS 3.0 5.7 报纸 2.7 2.4 杂志 0.4 0.9 广播 14 24.1 0.2 0.3 2019 2020 2020 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