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2021秋学院路共同体校际选修课选课手册.pdf
目录 学院路地区 21 所高校“教学共同体”关于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 (2021 下)校际公共选修课公告……………………………………6 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规 定………………………………………………………………………8 2021 下 校 际 公 共 选 修 课 课 程 名 称 及 上 课 时 间………………………………………………………………………11 2021 下校际公共选修课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8 课程名称:《太空生存 MOOC》 课程名称:《航空航天技术 MOOC》 课程名称:《法学原理》 课程名称:《民法典入门》 课程名称:《国际商法》 课程名称:《美国研究》 课程名称:《大学日语(初级)》 课程名称:《大学日语(提高)》 课程名称:《翻译导论》 课程名称:《英美时文选读》 课程名称:《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 课程名称:《激光雷达前沿导论》 课程名称:《空天探测导论》 课程名称:《GPS 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论》 1 课程名称:《CAD 与三维设计》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控制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35 课程名称:《中国股票市场》 课程名称:《今天的日本》 课程名称:《中西方歌剧赏析》 课程名称:《蔬食营养学之从科学瘦身及健身谈起》 课程名称:《开启记忆之门》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史》 课程名称:《计算机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 课程名称:《实用硬笔书法》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导论》 课程名称:《神奇的粉末—粉末冶金先进制备技术》 课程名称:《现代居室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课程名称:《计算材料学(模型与操作)》 课程名称:《核能与材料》 课程名称:《飞行汽车》 课程名称:《财务思维》 中国地质大学…………………………………………………………49 课程名称:《地震与地震灾害》 课程名称:《公关礼仪》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52 课程名称:《西方文学经典鉴赏》 2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名称:《历代青花画法》 课程名称:《新闻摄影--中外经典案例赏析》 课程名称:《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 课程名称:《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 北京林业大学…………………………………………………………61 课程名称:《室内装饰工程》 课程名称:《英语音乐剧欣赏》 课程名称:《中日文化对比》 课程名称:《实用新闻学》 北京联合大学…………………………………………………………66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 课程名称:《俄罗斯文化艺术赏析》 课程名称:《诗词鉴赏与写作》 课程名称:《走进纳米世界》 课程名称:《病毒与生命》 北京大学医学部………………………………………………………72 课程名称:《健康免疫学》 课程名称:《营养与疾病》 课程名称:《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安全性问题》 课程名称:《成年期常见病的早期预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78 课程名称:《实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 常见灾害事故的预防与救助》 3 北京语言大学…………………………………………………………81 课程名称:《英语应用能力训练与提高(雅思)》 课程名称:《晚清与民国》 中国农业大学…………………………………………………………83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6 课程名称:《公关礼仪》 课程名称:《创意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首都体育学院…………………………………………………………88 课程名称:《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音乐学院…………………………………………………………90 课程名称:《琵琶初级演奏与音乐赏析》 北京体育大学…………………………………………………………91 课程名称:《桥牌基础》 课程名称:《围棋》 课程名称:《格斗健身》 4 北京学院路地区 21 所高校 “教学共同体”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2021 下) 校际公共选修课公告 北京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21 所高校,为适应教育部“质 量工程”及北京市“质量创新工程”的建设要求,服务于学生适应 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应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的发展、 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加强学生人文、管理和科 学素养的需求出发,互开选修课程、跨校辅修专业、“教学共同体” 辅修专业,互认学分,实现了校际间的学科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 享,构成了与学生所在学校专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体系。 “教学共同体”成立 20 年来,开设了涉及文学、艺术、体育、 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校际公共选修课共开设了五百余门跨 校选修课程,开课 2000 门次以上,超过 17 万选课人次。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2021 下)“教学共同体”21 所高校继续为同学们提 供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受益。根据各成员校的安排,将开设校际 公共选修课 64 门次,其中新开课 9 门,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 质和艺术素质的培养。 参加选课学生须按照《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校际公 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规定》选修课程。 5 选课方式一:微信小程序(推荐)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学院路共同体学生平台”即可前 往小程序。 选课方式二:学院路共同体网站 http://www.xueyuanlu.cn/ 第一轮选课时间:2021 年 7 月 21 日至 2021 年 9 月 17 日。 确认停开课程时间:2021 年 9 月 18 日至 2021 年 9 月 19 日。 第二轮选课时间:2021 年 9 月 20 日至 2021 年 10 月 7 日。 联系方式:4008885648,edu@xueyuanlu.cn,白老师 (周末和国家法定假日休息) 6 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 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规定 (2011 年 6 月修订) 总则 第一条为使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教学活动规范有 序地开展,特制定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规定,以利于维护共同 体各成员校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管理制度 第二条参加选课的学生必须国家承认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 第三条校际公共选修课全部安排在双休日上课,考虑到各成员 校教学日历的差异,充分照顾到学生对校际课的可选率,课程的开 课的时间要晚开、早结束,具体时间由开课院校确定。 第四条校际公共选修课的开课时间一旦确定,各开课学校在课 程开设期间一律不得调课,如确有特殊情况,非变化不可,则由开 课学校提前通知各个学校的选课学生,而不由选课学生所在校通知。 第五条校际公共选修课的学时定为 30 或 20 两种; 根据共同体学分制收费管理规定,共同体跨校选修课的收费标 准为: 30 学时的课程:共同体成员校学生选修普通类跨校选修课的 7 收费标准为 180 元,艺术等特殊类跨校选修课收费标准为 310 元。 20 学时的课程:共同体成员校学生选修共同体普通类跨校选 修课的收费标准为 120 元,艺术等特殊类跨校选修课收费标准为 210 元。 第六条共同体开设的课程,选课学生人数在 20 人(不含 20 人)以下的课程才准许退课,否则开课学校不能随意退课。 第七条学生选修课程所用听课证,开课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应从 共同体网站教务管理系统提供的统一格式打印,课程听课证中的开 课日期、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也按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填写。发放给 选课学生的听课证,盖有开课校教务处章后方有效。 第八条选课学生需持听课证进教室、场馆,且要遵守开课学校 的各项规章制度。 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 第九条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从共同体网站教学辅助系统登载 学生考试成绩并下载学生成绩单,任课老师需在下载的成绩单上签 名,并加盖开课校教务处章,方可有效,然后由开课校教务部门集 中返回学生所在学校教务处。 第十条成绩评定一律采用百分制,并要求取整,不带小数。成 绩评定不设分项,仅要求给出总评成绩。 第十一条凡选修此类课程的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教学要求, 考核合格者,可取得一定学分,学分量值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 8 学生注册 第十二条校际公共选修课全部采用网上选课方式,网上支付学 费。 第十三条学生一旦选定校际选修课,不允许其退选;同时,规 定每位同学最多允许选修此类课程 2 门。 第十四条学生交费注册后,一旦发生某种变化与所选课程发生 矛盾时,原则上允许将听课证转让给其他同学,但需有文字申请提 交给开课学校,开课学校将更改选课学生注册名单,并办理相应手 续。而听课证转让手续由学生自行处理,学生听课费用一律不予以 退回。 第十五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由开课学校确定,选课报名注册 与缴费同时进行,未缴费者,则选课无效。 第十六条有关校际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进程安排见附件:学 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教学工作进度表。 附则 第十七条本管理规定的解释权归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 理事会。 第十八条本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9 2021 下校际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及上课时间 校名 北京航 空航天 大学 (16) 收费 标准 名额 (元) 课名 学时 上课时间 太空生存 MOOC 30 周日晚上 180 200 航空航天技术 MOOC 30 周六晚上 180 100 法学原理 30 周二晚上 180 100 民法典入门 30 周四晚上 180 100 国际商法 30 周日晚上 180 100 美国研究 30 周三晚上 180 30 大学日语(初级) 30 周三晚上 180 30 大学日语(提高) 30 周二晚上 180 30 翻译导论 30 周五晚上 180 30 10 北京科 技大学 (15) 英美语时文选读 30 周二晚上 180 30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与翻译 30 周六上午 180 30 激光雷达前沿导论 20 周三晚上 120 30 空天探测导论 30 周五晚上 180 60 GPS 与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概论 20 周六下午 120 50 CAD 与三维设计 20 周日上午 120 20 工业机器人控制实 践 30 周六晚上 180 200 中国股票市场 30 周日下午 180 150 今天的日本 30 周日下午 180 150 中西方歌剧赏析 30 周日下午 180 50 蔬食营养学之从科 学瘦身及健身谈起 20 周日下午 120 150 11 开启记忆之门 20 周日下午 120 40 自然科学史 30 周日下午 180 180 计算机模拟仿真与 优化技术 30 周日下午 180 60 实用硬笔书法 30 周六下午 180 200 市场营销学导论 30 周日上午 180 150 神奇的粉末—粉末 冶金先进制备技术 20 周四下午 120 150 现代居室空气污染 及其防治 20 周日下午 120 150 计算材料学(模型 与操作) 20 周六上午 120 150 ◆核能与材料 20 周六下午 120 100 ◆飞行汽车 20 周日下午 120 150 12 中国地 质大学 (北 京) (3) ◆财务思维 30 周日下午 180 150 地震与地质灾害 30 周六下午 180 100 公关礼仪 30 周六上午 180 180 微观经济学原理 30 周日上午 180 180 西方文学经典鉴赏 30 周六晚上 180 不限 管理学 30 周六周日 180 不限 历代青花画法 30 周六周日 180 不限 ◆新闻摄影--中外 经典案例赏析 30 周日上午 180 100 北京师 范大学 (6) 13 北京林 业大学 (2) ◆中国电影经典影 片鉴赏 30 周五晚上 180 200 ◆儿童性发展与性 教育 30 周六上午 180 120 英语音乐剧欣赏 30 周二晚上 180 150 中日文化对比 30 周三晚上 180 150 跨文化交际 20 周六下午 120 30 ◆俄罗斯文化艺术 赏析 30 周六下午 180 200 30 周六上午 180 200 走进纳米世界 30 周六下午 180 200 病毒与生命 30 周六上午 180 200 健康免疫学 20 周日下午 120 150 北京联 合大学 ◆诗词鉴赏与写作 (5) 北京大 14 学医学 部 (4) 营养与疾病 20 周六上午 120 150 成年期常见疾病 的早期预防 20 周六下午 120 150 食品、药品和化 妆品安全性问题 20 周六上午 120 150 中国矿 实用心理学 业大学 (北 ◆常见灾害事故的 京) 预防与救助 (2) 20 周二晚上 120 200 20 周二晚上 120 200 晚清与民国 北京语 言大学 英语应用能力训练 (2) 与提高(雅思) 30 周二晚上 180 100 30 周日下午 180 100 30 周六上午 180 150 30 周六下午 180 160 30 周六上午 180 30 中国农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 业大学 食 (1) 公关礼仪 北京信 息科技 创意机器人设计与 15 大学 (2) 制作 播音主持艺术 首都体 班 育 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 (2) 班 A 30 周日上午 180 40 30 周日下午 180 40 30 周六下午 180 45 桥牌入门 30 周六下午 180 60 围棋 30 周六上午 180 60 格斗健身 30 周六上午 180 40 B 中国音 琵琶初级演奏与音 乐学院 乐赏析 (1) 北京体 育大学 (3) 注:1. 详细内容请见课程简介。 2. ◆表示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2021 下)新开课程。 16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2021 下) 校际公共选修课简介 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课程名称:《太空生存 Survival in space》 主讲教师:刘红 教授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MOOC 考核方式:考察 教师简介: 刘红教授,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国际宇航 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人类在空间站、月球、火星基地等太空环境 生存保障理论和技术研究,领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四生物 链环的空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 完成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月宫 365”实验,“月宫 365”实验图片入选《Nature》2017 年最佳科学图片。成果入选中 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刘红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 优秀教师。所带领的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课程简介: 本课程包括线上慕课课程(占 16 学时)和线上研讨课程(占 14 学时)两个部分共 30 学时。 线上慕课课程结合人类航天发展的要求,例如短期载人航天、 近地轨道空间站、月球/火星基地等,说明生命保障技术对于保障航 天任务的实施的重要性。介绍现有的生命保障技术原理,讲解面向 未来人类在外太空长期生存,生命保障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此方面 所取得的成就。以“月宫一号”生命保障系统为例,讲解人在外太 空长期生存所需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科学原理。介绍人在太 空生存所需的关键技术,保障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并从宇宙尺度 思考地球生态系统,引导大家从宇宙的尺度思考人类生存在地球上 所依赖的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的生命保障系统,从而思考和感悟其 18 运行原理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并请“月宫 365”实验舱 内实验志愿者乘员组舰长刘慧博士分享在月宫中的生活。 线上研讨课程安排在周末,每周 2 学时,共 7 周。对于学员进 行答疑解惑,与学员进行延申研讨。 考核优秀的学员可获得免费参观“月宫一号”实验室的机会 (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条件下)。 考核方式:线上考试 (学生在线上完成慕课课程的各章节的测试和 课程考试,计分) 教材教参:《月宫日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0 开课要求:希望使用在“学堂在线”平台已经建立的慕课课程《太 空生存》开展本课程的慕课教学。 2. 课程名称:《航空航天技术 Aerospace Technology》 主讲教师:贾玉红 教授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授课 MOOC 考核方式:考查(考核组成及比例:视频单元 10%,作业单元 55%, 讨论单元 5%,考试单元 30%,总成绩 100 分。具体考核说明参见 MOOC 课程)。 教师简介:贾玉红,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 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 从教 20 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航 空航天概论》、《航空航天技术》和《航空工程大型通用软件应用》 等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国家一流在线课 程主讲教师。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校“立德树 人”卓越奖、“校教学优秀奖”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 “成飞奖教金”一等奖、“校教学贡献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 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和“优秀主讲教师”等多项荣誉。 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领域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飞机起落架设 计、机械设计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其他类型专利 11 项,在国内 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编《航空航天概论》、《现 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等教材/专著 10 余册,总字数在 300 万字以 上,主编教材《航空航天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普通高等 教育 “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课程简介:《航空航天技术》课程是一门全面介绍航空航天技术发 展及其相关技术的课程,课程总共包括三大部分——基础篇、技术 篇、设计篇。 基础篇——我们将首先对航空航天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重 点针对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介绍。 技术篇——我们将对航空航天发展过程中对航空航天有重要推进作 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进行介绍,包括空气动力技术、航空 航天发动机技术、起飞着陆技术、发射回收技术、导航制导及航天 测控技术、飞行器隐身技术及各种先进航天飞行平台等。 设计篇——我们将着重针对飞机、直升机等一些典型飞行器的基本 设计过程及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课程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三个层面的架构设计,使内容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学习者需求。其中“基础 篇”和“技术篇”为课程必学内容,“设计篇”为选学内容,是知 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对航空 航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掌 握航空航天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对航空航 天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航空航天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 航空航天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20 教材教辅及参考资料: 航空航天概论(第 4 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 年 8 月 3. 课程名称:《法学原理 Principle of Law》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讨论 任课教师:付翠英 教师介绍:付翠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职律师。多年从事民法学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总论、 破产法、婚姻继承法等。代表性论著有:《比较破产法研究》(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家庭破产制度初探》(《金 陵法律评论》,2006 年春季号,人大复印资料 2006 年第 10 期全文 转载)、《论风险投资与有限合伙》(《法学杂志》2006 年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 2006 年第 6 期全文转载)、《人格·权利能力·民事 主体思辨——中国民法典的选择》,(《法学》2006 年第 8 期)。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通过引导学习 者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法现象和法问题,培养学习者能够利用 法方法和法思维发现、判断、解释和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该 课程不是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和法条的分析,而是对法学各领域形 成过程以及身边常见的问题以法律思维进行概括、阐释和解决。课 程内容围绕法的源流、法学及其方法、法律职业及其伦理、法律关 系、法律上人的地位、权利的内容和行使,权利保护方法与责任、 合同的缔结和履行、科技与法律(侧重知识产权)争议的解决途径、 证据和证明、侵权与犯罪、违宪审查与依法行政等方面展开。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自编教学大纲;参考书: 朱苏力《送法下乡》;【德】 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萨伯著、陈福勇、张世泰译《洞穴奇案》; 21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开课要求:无 4. 课程名称:《民法典入门 Civil Law Code Introduc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讨论 任课教师:付翠英 教师介绍:付翠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职律师。多年从事民法学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总论、 破产法、婚姻继承法等。代表性论著有:独著《比较破产法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主编《民法总论教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家庭破产制度初探》 (《金 陵法律评论》,2006 年春季号,人大复印资料 2006 年第 10 期全文 转载)、《论风险投资与有限合伙》(《法学杂志》2006 年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 2006 年第 6 期全文转载)、《人格·权利能力·民事 主体思辨——中国民法典的选择》,(《法学》2006 年第 8 期)。 课程简介:民法是生活的百科全书。2020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民法 典,这是建国以来的立法盛事。民法理论博大精深,对非专业学生, 了解我国民法典,掌握权利的宝典,对自己今后的创业和生活都裨 益。本门课程是针对所有对民法典感兴趣的学生开设,通俗易懂。 主要内容有:民法典体系、自然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监护、婚 姻家庭、继承、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的内容和行使、时效、 合同的缔结和履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责任等,通过案例 学习民法典的入门知识。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开课要求:无 22 5. 课程名称:《国际商法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主讲教师:薄守省 副教授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 教师简介:薄守省,男,汉族,山东省沂南县人,对外经贸大学国 际商法专业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主要讲授《国际 商法》、《海商法》课程。出版著作 8 部,发表论文 30 多篇。法律 实践:北京市求实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已办理刑事、民事、经济 案件数十起。教学格言是:法律源于生活,法律服务生活。 课程简介:涉及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国际贸易壁垒、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内容。 教材教辅及参考资料: 《国际商法》,薄守省,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国际贸易》,薛荣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6. 课程名称:《美国研究 American Studies》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郑飞 教师简介:教学型教授,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英国剑桥大学访 问学者。北航任教 28 年,累计主讲核心课程 12 门。年均授课学 时 400 小时,优秀率高达 98%。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首届长谷奖教金、北航精品课、卓越教学(2 次)、研究型课程、 双百优质课程、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20 余项;发表包 括教学、研究类等论文 36 篇,其中教学类 20 篇,科研类 16 篇; 共主持/参与项目 14 项(含国家社科 2 项),其中教学类 8 项, 23 科研类 6 项;主、参编教材 5 部,译作 5 部,研究专著 1 部: 累计指导学生发论文 81 篇,累计指导本科及硕士生 200 余人次。 课程简介:国别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一个研究方向,在国际上已然作 为一门新兴专业而受大专院校的重视。美国研究为跨学科课程,试 图在广义上介绍美国文化和社会的各种复杂性。建立在历史体系、 文学艺术、种族民族的基础上,分析和解读美国的过去和现在从而 为我国相关方面政策及人文研究做铺垫。本课程注重英语语言交际 能力培养、注重研究方式及方法的培养、注重合作研究能力、注重 国际视野培养、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汇。全程基本英文讲座、英文 辩论、英文课堂演示和英文论文写作(课程产出)。参与学生要求 英语专业或其它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强的 2-3 年级,对美国研究等国 际热点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要求学生掌握每一课所列的基本内容, 在听、说、读、写、译、演的基础上对课程所涉内容进行深度研究, 挖掘研究主题。而每组进行研究的主题由学生兴趣出发,充分发挥 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由项目驱动。目前已经探讨过的主题研究有: googliz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iterature, Play, Poverty, Welfare, public health, The Elderly, Youth, Free Love, Movie, Poetry, Education, Women’s Liberatio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merican Dream, Fashion,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Sexual Inequality, Religion, Academic Writing 等。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自编 7. 课程名称:《大学日语(初级) College Japanese (Elementary)》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授课 授课平台:腾讯会议 24 网络要求:可顺畅进行音频、视频通话 任课教师:谷文诗 教师介绍:谷文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日本 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日语语 法与日汉翻译技巧。于中日两地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 篇,出版多部译著。主要论文有《日语三价动词定语从句的机器翻 译现状分析》、《被修飾語の意味役割から見る日本語「内の関係」 連体修飾節の翻訳》等。主要译著有《高胜算决策》、《用图表看 懂世界经济》等。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日语零基础学生开设的日语入门课程。 内容主要包括日语五十音图发音·书写以及《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的前 8 课内容,中间穿插对于日本社会风俗的相关介绍。通过听、 说、读、写、译五方面的知识讲解与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日语发 音·书写的入门知识,构建基础的日语语法体系,实现简单的日语 日常交流,为今后的日语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新版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 开课要求:无 8. 课程名称:《大学日语(提高) College Japanese (Advanced)》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授课平台:腾讯会议 网络要求:可顺畅进行音频、视频通话 任课教师:唐彬 教师介绍:唐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日本广 岛大学教育文化博士,研究方向为日本语教育和日语语言学。多年 25 从事日本语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日语接续词的误用方面有较 深入的研究。于中日两地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 要论文有《「並列型の接続詞」の不使用と過剰使用に関する一考 察-「そして」「また」を中心に-》 等。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 2020 年秋季学期选过大学日语(初级) 的学生开设的日语提高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初级上册》的 7-12 课内容,重点教授日语动词,授受关系,敬语, 中间穿插对于日本社会风俗的相关介绍。通过听、说、读、写、译 五方面的知识讲解与课堂练习,进一步构建学生基础的日语语法体 系,实现简单的日语日常交流,为今后的日语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新版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 开课要求:无 9. 课程名称:《翻译导论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任课教师:王晨爽 教师介绍:王晨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副教授,翻 译硕士导师,翻译学术硕士导师,教龄 10 余年。主讲翻译学导论、 翻译精品赏析、科技翻译、笔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研究方向为翻 译教学、文学翻译和符际翻译。曾在《外语电化教学》、《中国外 语》、《外语学刊》等 SSCI 期刊和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过“MTI 翻 译技术教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电影改编的符际翻译研究 ——以《喜福会》的心理描写为例”、“国外翻译研究的知识图谱 分析”等高质量论文。曾主持教育部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华裔美国 文学的翻译”、科研业务费项目、北航教改项目等 5 项,译著有《血 海深仇》、《永别了,武器》。 26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翻译素养课,旨在通过 对译文比较的讲解,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翻译,掌握翻译技巧和 翻译批评的基本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和翻译鉴赏能力。 本课程的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译文 赏析的体裁广泛,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翻译案例即包括 汉译英,也包括英译汉。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自编教材 开课要求:无 10. 课 程 名 称 : 《 英 美 时 文 选 读 Selected Reading s from Latest British & American Media》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和讨论相结合 任课教师:高霞 教师介绍:高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多年从事英语专业教 学和语言测试、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工作,在二语习得、学术英语写 作和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参加多项国 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发表 SSCI 和 CSSCI 论文 20 多篇,出版专著《朗读与外语能力测量》。 课程简介:《英美时文选读》重点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理解英 美媒体文章的能力,力争使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扩展寓 于语言综合使用能力的提高之中。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 1、内容鲜 活、题材广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课程全部阅读材料均为教师每 周从 China Daily 及英美主流媒体精心挑选的最新报道。 2、以专 题为主线编排,每周一个主题(Internationl, Business, Finance & Economics,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ety, Entertainment, 27 Sports),精选同一主题典型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系统培养学生阅读 英美媒体文章的能力。 3、不仅涉及英美主要报纸、杂志等传统媒 体,还涵盖了网络、广播、影视媒介。 4、选文思想内涵深刻,有利 于阅读时深入思考并就相关问题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 5、同一主题不同国别媒体报道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批 判地阅读英美媒体文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在阅读中进一步夯实 语言基本功。 预期成效: 1) 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作者观点立场,深刻理解隐含信息, 并对材料进行综合性鉴赏和思辩析。 3) 能就社会热点问题或现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阐明观点,论据 充分,有逻辑性。 4) 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独立思考、分析批判的能力 和跨文化意识。 考核方式:课程中单元口语汇报(50%)和期末论文写作(50%) 教材教参:教师每周从 China Daily 及英美主流媒体下载同一主题 相关报道,每周当堂快速阅读回答问题(检测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而后讨论、讲解每篇报道,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知识,对比 国内外媒体对同一主题报道的立场和态度,培养思辨能力 开课要求:选课学生需已通过 CET4 级,学有余力,积极参加课堂讨 论和口语展示 11. 课程名称: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28 主讲教师:张懂 教师简介:张懂,男,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任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科学与工程系专任教师,讲师职称,硕士 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为:英汉对比、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与外 语教学》等 CSSCI 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1 项,已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 助项目 1 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1 项,参研多项国家级和 省部级科研项目。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涵盖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深入 探讨语言背后反映的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将英汉对比直 接用于指导英汉翻译实践,以期帮助同学们了解英汉语言、文化和 思维方式之间的异同,提升同学们的英语和汉语表达水平、文化差 异意识和英汉互译能力。具体而言,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英汉语音、 词汇、句法、篇章、语用、修辞、认知、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对比及 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教材教参:连淑能(著),2010 年,《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课程名称: 《激光雷达前沿导论 Introduction to LiDAR Frontier》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李小路 教师介绍:李小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从事激光雷达探测与成像系统及技术研究。 已发表相关论文 10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41 项,已授权发明专利 28 项。主持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华为横向课题等。主要著作有《遥感 29 平台运动误差表征与成像像质退化》、《Imaging Senso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chapter 6: LiDAR Sensors,》 等。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理工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工程科学教育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发展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 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介绍激光雷达测量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激光雷达测量分类的方法,对现有的各种方法进 行了仔细的评价,介绍了激光雷达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 展望。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在雷达领域的应用,激光雷达的应用十 分广泛。它涉及国防军事、国民经济、科学研究等领域。它是目前 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群之一。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激光雷 达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的最新发展、特点、结构、以及未来发展趋 势,激发学生对于高技术领域的兴趣,促进学生鼓励掌握基础知识, 以便将来有能力从事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无 开课要求:无 13. 课程名称: 《空天探测导论 Introduct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刘杨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面向本科生的专业研讨课程,学生通过本 课程可学习空间探测的基本原理和空间探测传感技术的基础知识, 了解空间探测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密切联系,以及空间探测 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本课程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空间探测 技术的基本能力,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进一步选 30 择专业方向奠定良好基础。空间探测即对地球高层大气和外层空间 所进行的探测,它是卫星应用和空间研究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空间 现象及其规律的主要途径。空间探测以探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行星和宇宙飞船等飞行器为主要载体,与地面观测台站网、气 球相配合构成完整的空间探测体系。空间探测技术主要涉及卫星信 标探测、雷达探测和光学探测等方面。本课程将首先介绍空间环境 和空间天气的主要特征,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而 介绍常用的空间探测载体、仪器设备和基本探测原理。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研讨、大作业 教材教参:焦维新、傅绥燕。《太空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詹想、齐锐、文馨、雷宇译。《太空探索图鉴:从太阳系到深空》。 开课要求:无 14. 课程名称: 《GPS 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论 Introduction to GPS and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李昭莹 教师介绍:李昭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讲师,从事飞行器 导航制导与控制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无人机 控制、智能路径规划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863、973 等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 文 30 多篇。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非导航与测量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 概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GPS 系统与北斗系统组成与发展现状、卫 星导航定位基本原理、接收机原理、卫星导航定位误差分析、测速 定时原理、卫星导航应用以及思政教育北斗精神。通过课程初步掌 31 握卫星导航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 GPS 与北斗接收机硬件构成, 接收机应用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并对卫星导航在国防领域和国民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GPS 卫星测量定位理论与应用,张守信,国防科技大学 出版社,1996 年 开课要求:无 15. 课程名称:《CAD 与三维设计 CAD and 3-D Design》 主讲教师:陈甜甜 实验师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上机实践操作 考核方式:自主设计大作业 教师简介:陈甜甜,女,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CAD/CAM、 复杂曲线曲面造型技术研究。 课程简介:通过对 CAD 三维设计软件 Solidworks 常用绘图工具和 特征命令系统地介绍,并结合实例演示,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三维设 计的基本思想以及参数化特征造型的建模过程,掌握使用 Solidworks 软件进行三维设计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 力。 16.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控制实践 Experiments of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富立,王玲玲 教师介绍:富立,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机器人导航定位等 32 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科研项目 20 余项,获国 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学研创新成果奖等奖项;作为北京市优秀教 学团队负责人长期奋战教学一线,主持产学协同育人等国家级教改 项目、工业机器人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等 6 项;获得北航教学成果一 等奖等各类教学成果奖 10 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20 余篇;出版 教材 1 部。积极推动与国际知名企业、著名高校协同育人合作。 王玲玲,副教授。主要从事机器人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等实践教学。 科研方面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学研创新成果奖等奖项;教学 方面主持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课程建设等项 目;获得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凡舟奖教金、优秀教学奖、大学生 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各类奖项 20 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会 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20 余篇;出版教材 1 部。 课程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 展,融合机械原理、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及人工智能等众多 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成为实现智能制造过程的重要承载 体。本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 生的动手实践为核心,以工程背景和行业需求为牵引,结合典型实 施案例展开教学,围绕机器人认知、机器人机构分析、机器人运动 学特性、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机器人运动控制等 问题递近式设置系列实践项目,形成实践与理论相互补充的闭环反 馈教学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提高学生解决复 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提供支撑。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工业机器人控制虚拟仿真实践教程(富立,王玲玲自编 讲义) 开课要求:自备计算机 33 北京科技大学 1. 课程名称:《中国股票市场 The China Stock Market》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王立民,男,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 信息中心主任。 课程简介: 介绍中国股份制改造的发生和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状况;阐 述股票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及在股份制改造中的作用;讲授 股票市场投资分析方法;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兼并;介绍成为一个优 秀投资者的基本要点。 考核方式:网上考试、网上交易(模拟) 教材教参:自编讲义 2. 课程名称:《今天的日本 Today’s Japan》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贾成厂,男,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主讲教师有近 10 年在日本学习与工作的经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现在日本工作与生活。主讲教师自 1995 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开设该 课程,很受欢迎。每年听讲人数超过近千人。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 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科技、企业经营、文化等。 考核方式:出勤+报告 教材教参:《今天的日本》、《日本国势图鉴》等 34 3. 课 程 名 称 : 《 中 西 方 歌 剧 赏 析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Operas》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石苇,女,青年女高音,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中心声 乐讲师 课程简介: 《中西歌剧欣赏》是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以 西方音乐史为经,以歌剧作品为纬,重点讲述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 家和歌剧作品。以口头讲述为线索,以声像材料为主,以建立起有 关歌剧类型的概念。本课程将歌剧欣赏与声乐演唱教学结合起来, 旨在对声乐爱好者提高声乐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 声乐演唱能力和水平有所裨益;相信对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以及 业余音乐爱好者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也会有帮助。 考核方式:小组课堂汇报、平时考勤、歌剧赏析论文 教材教参:无 4. 课程名称:《蔬食营养学之从科学瘦身及健身谈起 Plant based Nutrition:Starting from Body Building and Fitness》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杨裕亮,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 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 课程简介:瘦身是健康的需要,也是爱美的需求。当今国人 80%以 上的死因与超重或肥胖相关。当瘦身不当时,会造成各种健康隐患。 很多人通过节食来瘦身,但是经常因为不能坚持而半途而废。这背 35 后有什么科学机制?为何很难达到安全、长期瘦身的目标?蔬食营 养学将从科学上解释其机制,进而给出基于全食物蔬食的瘦身方案, 即完全从植物和菌类中获取营养,无需节食即可安全瘦身。令无数 年轻人苦恼的青春痘也可以在瘦身的同时一并消除。进一步的研究 揭示,现代蔬食营养学还能实现不增加肝肾负担的安全增肌和有效 保持肌肉。甚至情绪低落、自闭症、抑郁症也都可以通过蔬食营养 学的脑肠轴饮食干预得到有效缓解。 通过本课程向青年学生介绍最新的蔬食营养学的研究进展,使青年 学生全面了解科学蔬食干预的作用和意义,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健 康一生、快乐一生。 考核方式:考察 教材教参: 1,非药而愈,徐嘉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逆转和预防致命疾病的科学饮食,Michael,Greger,Gene,Stone 著,谢宜晖,张家绮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3,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Colin Campell phD,Thomas M Campell Ⅱ, 张宇晖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4,全营养与全健康从哪里来,T·柯林·坎贝尔,霍华德·雅各布森著, 赵 若曦,谭永乐译,中信出版社图书,2015 5,爱与生存――亲密关系的医疗作用,迪恩·奥尼希著,苏燕译,新华出 版社,2000 5. 课程名称:《开启记忆之门 Open the door of memory》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李玉琳,女,工程师,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 课程简介: 36 1. 纠偏:记忆力是天生的。没错,但是记忆力后天也是可以训 练出来的; 2. 了解记忆法的核心原理“发现联结+创造联结”,创建你的“数 字密码本”应用数字编码进行记忆实战训练。初级训练: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中级训练:圆周率 40-80 位; 3. 创建“价值连城的记忆宫殿”:介绍记忆宫殿及其寻找记忆宫 殿的方法技巧,在科大校园内寻找记忆宫殿; 4. 介绍串联法、部位法、移花接木和省略语法,综合运用记忆 法实战训练,高级训练:记忆扑克牌; 5. 限时记忆大比拼。 特殊情况说明:有 1 次户外授课,寻找记忆宫殿。学生需自备 一副扑克。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收取材料打印费(数字代码和记忆 宫殿),预估 10 元/人(学生自愿选择)。 考核方式:口试,现场限时记忆 教材教参: 《记忆魔法师》袁文魁著 《最强大脑(写给中国人的记忆魔法书)》 王峰著 6.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史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郑新和,男,数理学院教授。 课程简介: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素养类课程,立足于培养学生的 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前 沿问题。自然科学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型课程,适合各年级各专业学 生修读,主要讲授自然科学各主要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发展 37 历史,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通过该课 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了 解;使学生了解科学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与宗教、哲学相联系, 甚至齐头并进;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学发展史实的基础上,对科 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总体把握。在了解自然科学的萌芽、发生、 发展规律的同时,进而要求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本 质,培养科学精神,体会科学家在科学发现中面临的艰辛和乐趣,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考勤 期末考试:70%,以主观题为主 教材教参: 教材:林德宏,《自然科学史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William Cecil Dampier,“A history of science”,李 珩译,《科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 4 月第 1 版 7. 课程名称:《计算机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 Optimiza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洪慧平,男,材料学院副教授。 课程简介: 计算机模拟仿真与优化是当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研究 方法,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各 领域的发展。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模拟仿真技术,能 够精确地超前再现实际过程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可能存在 的问题),获得实际过程宏观量、局部量和微观量等重要目标量的 38 预报性结果,根据模拟仿真结果可对方案改进,优化过程参数、提 高质量、降低成本并且缩短研究开发周期,达到减少产品试生产的 目的。因此当代大学生极有必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模拟仿真与优化 技术。在本课程中,重点讲解计算机模拟仿真与优化的基本原理、 主要方法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结合计算机建模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应用计算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基础知识。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 洪慧平主编.《金属塑性成形数值模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洪慧平主编.《材料成形计算机辅助工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 年 8. 课程名称:《实用硬笔书法 Practical Hard Pen Calligraphy》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冯少川,男,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楷书、行书)硬笔书法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提高日常硬笔书写汉字的美观性,提升学 生对于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 本课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书法基础知识、汉字演变与书写、 执笔要领、楷书书写要点与难点、楷书基本笔画、楷书间架结构、 楷书综合书写练习、楷书综合书写练习讲评、行书书写要点与难点、 行书偏旁部首、行书综合书写练习、行书综合书写练习讲评、互动 答疑。 本课程作为通识类公选课,适合本科各年级学生参加。本课程 39 的不要求学生有书法基础,对书法感兴趣的学生均可参加。 考核方式:随堂考核+大作业 教材教参: 黄自元著《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9.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导论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邵建红,女,经管学院教师。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营销管理思想和市场营 销活动的过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市场营销学 基本的知识体系与架构,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 领域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所学营销知 识点分析并解决现实的市场营销问题是本课程的难点所在。教学过 程中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两方面的能力:(1)结合市场专业知识解 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2)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其中考试成绩占 70%,平时成绩占 30%(主要包括:出勤,课后作业,小组案例展示等) 教材教参: 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良朗 著;楼尊 译. 《市场营销: 原理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 16 版 郭国庆,陈凯,《市场营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 12 月 10. 课程名称:《神奇的粉末—粉末冶金先进制备技术 Magical 40 powder-advanced powder metallurgy preparation technology》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路新,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嘉振,中国商飞北 京研究中心副总设计师。 课程简介: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将各种食物做成粉末状,进而烹饪出 各种形状和味道的糕点、面点等美味佳肴。而在材料制备领域中也 有一种技术类似这样的原理,通过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造成微细 的粉末,再经成形和致密化技术制造出各种形状和性能的零部件, 这就是粉末冶金技术。粉末冶金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材料冶炼技 术。在远古时期,作为粉末冶金雏形的块炼铁技术,成为人类最初 制取铁器的唯一手段,对开创人类社会的铁器时代作出贡献。18 世 纪中叶欧洲将粉末体烧结致密化的概念引入制铂,开始了古老粉末 冶金技术的复兴。1909 年科学家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的钨丝制成白 炽灯,标志着现代粉末冶金技术的诞生。进入 20 世纪之后,粉末冶 金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目前,粉末冶金已经成为材料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那么这样 一种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究竟有什么样的前世今生,未 来的粉末冶金技术又将何去何从? 为此本门课程主要讲授粉末冶金的发展历程和该领域的的相关 基本知识,着重介绍注射成形、3D 打印等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并讲 述粉末冶金产品在航空航天、军工、生物医用等尖端行业的应用。 课程采用教师讲授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穿插视频、学术 讨论、PPT 展演、实验室参观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过 程的生动性及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同时邀请多位国内粉 末冶金领域知名专家为同学们讲授粉末冶金技术在各领域的重要应 41 用,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粉末冶金领域的前沿动态,提高学习兴趣。 考核方式: 出勤率(20%)+PPT 展示汇报(20%)+结课报告(60%) 教材教参: 1. 曲选辉遍著,《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2. R.M. German 著,曲选辉等译,《粉末注射成形》, 中南大学出 版社, 2001 3. 张弛,徐春等编著,《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 社, 2007 42 4. 魏青松主编,《增材制造技术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7 11. 课程名称:《现代居室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Air Pollution and its Prevention in Modern Rooms》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张舸,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副教授。 课程简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环境的装修日益现代,装饰工 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居室内的空气污染却越来越严重。本课程 着重讲授室内空气常见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各种污染物检测及净 化的技术及相关标准、空气净化器的性能评价方法,新风系统的选 购安装等知识,有助于大家在熟悉的居家环境中普通受众提高空气 污染防治意识,更加合理地选择空气污染防治办法,也为相关专业 的学生进行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科研及技术管理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教材教参: 无 12. 课程名称: 《计算材料学(模型与操作)Computational materials (modeling and operating)》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陈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课程简介: 作为理工科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是 学习最重要的途径,计算材料学在材料研究中大量应用,成为材料 43 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甚至热点。但是,目前相关的理论课程较多, 多数是围绕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案例,而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相关 的计算程序和方法,往往不知所云,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都属于纸 上谈兵。本课程作为计算材料学的模型建立和计算操作,从软件安 装和模型构建入手,逐步掌握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步骤, 并且根据计算结果,掌握基本的结果分析,以及了解力学、电学、 热学、光学等实际性质或问题的分析方法。 虽然这是一门计算机软件的学习课程,它实际上相当于一门实 验课程。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着九个基本操作模块,内容也结合 了晶体结构和材料性能等知识范围,达到掌握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的目的,具体操作模块包括:(1)原子模型 构建和其他演变;(2)电子结构计算和输出,能带结构计算和电学 性能分析;(3)力学等性能计算;(4)声子色散谱和热力学参数 的计算,(5)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并且每一部分分别对应了相关的陶 瓷晶体材料的实际问题。 考核方式:大作业报告 教材教参: 《无机化学》或者《固体物理》 《MS Material Studio》帮助文件或操作手册 13. 课 程 名 称 : 《 核 能 与 材 料 Introduction of Nuclear Materials》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周张健,男,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在碳排放日益收紧的时代背景下,核能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 44 能源,走入公众视野。虽然高中课程已有揭秘核能的基础知识,公 众对于核能利用、核事故及放射性危害等还缺乏了解。随着我国核 能不断发展、中国“人造太阳”不断刷新记录,有必要进一步普及 核能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核能的发展历史和应 用现状,尤其对于核能安全性问题有正确认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理解核能在减小碳排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材料发展对于核能安全 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考核方式:课程报告 教材教参:于仁芬,缪宝书著,核能——无穷的能源,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1 李文埮主编,核材料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4. 课程名称:《飞行汽车 Flying Car》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冯光烁,男,工程师,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飞行汽车》课程是本科教学阶段多学科、多领域、交叉性创 新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当前科技前沿的洞察力、对新 兴科技的掌控力和创造力、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 力。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飞行汽车的基本概念、技 术方案、技术需求、发展前景,并掌握与飞行汽车研制和推广相关 的动力系统知识、飞控导航知识、飞行器知识、汽车知识、政策法 规知识等。《飞行汽车》课程适合工科、理科、文科等专业本科学 生学习。 考核方式:论文(设计) 45 教材教参: 1、冯光烁,飞行汽车基础,自编教学材料; 2、Kundu, Ajoy Kumar, Aircraft Desig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3、Daniel P. Raymer, Aircraft Design: A Conceptual Approach [6 ed.], AIAA, 2018. 4、Wayne Johnson, Helicopter theory, Dover Publications, 1994. 5、Gareth D. Padfield, Helicopter Flight Dynamics: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Flying Qualities and Simulation Modelling, Second Edition, Wiley-Blackwell, 2007. 6、David Croll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Powertrain, Chassis System and Vehicle Body,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9. 15. 课程名称:《财务思维 Financial Thinking》 讲课学时:32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主讲教师:刘应文,男,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是针对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财务思维通识 课程。课程基于公司财务报表,结合公司案例和社会经济生活事例, 以轻松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诸如:为什么盈利的公司会倒闭? 为什么亏损公司的股票能卖高价?为什么公司收入很多却没有钱发 工资?为什么去年的一元钱不等于今年的一元钱?为什么有些公司 给员工发股票?为什么可以免费用别人的钱?企业保险柜里该放多 少钱?为什么刘强东持股不多却能控制京东?十年前的小米手机和 今天的小米手机有什么区别?航空公司的飞机都是自己买的吗?为 什么不可能有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为什么从事会计工作的人都比 46 较谨慎?等等问题。讲解权责、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激励约束、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现金为王、竞争战略等财务思维,让学生初步 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的基本理论,读懂公司财务信息,更重 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财务思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财 务思维视角,增加分析维度,更好地进行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决策, 成为一个真正懂财务、懂公司战略、对事业发展有规划、对生活有 远见的人。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教材教参:教材:肖星编,《财务思维》,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年,第 1 版 参考书:1. 梅泽真由美编,《 财务思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年,第 1 版 47 中国地质大学 1. 课 程 名 称 : 《 地 震 与 地 震 灾 害 Earthquake and Earthquke Disaster》 讲课学时:30 学时 任课教师:黄金莉 教师介绍:黄金莉,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从事天然地震学科研与教学工作 20 多年,在应用地震学研究地球内 部结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对于中国大陆及周边板块深部 结构的研究成果在地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该代表性工作发表在 地球物理国际权威刊物 JGR-Solid Earth 上,总引用 600 多次,是 ISI 认 定的 Top1%论文,并成为 10 年来该刊物发表的中国作者引用率最高 论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国家基础 研究 973 项目子课题。曾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并 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2005 年),以第一完成 人获中国地震局科技成果壹等奖(2009 年)。目前讲授博士生“天 然地震”方面课程。 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天然地震学的基 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天然地震的基本类 型、特征和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并学习地震灾害的分类和减轻地 震灾害的对策,从而使学生掌握有关地震与地震灾害的科学知识、 研究途径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措施。 本学期授课方式:在线授课 学习平台:学习通 选课同学在开课前先按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网站上的课程通知, 加入课程学习的 QQ 群,然后在通过 QQ 群中的课程邀请码,进入学 习通课程班在线学习。 48 2. 课程名称:《公关礼仪 Etiquette of Public Relations》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任课教师:徐柯健 教师简介:徐柯健,博士,现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 学院。从 2003 年起讲授《礼仪》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礼仪知识和教 学经验。2008 年在中国广播网主讲《社交礼仪》讲座。 课程简介: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公关礼仪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原 则、技巧,包括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服务礼仪、商务礼仪、公务 礼仪、涉外礼仪,以及公关礼仪人员的心理调适。本课程重视理论 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公关礼仪教育,培养并强化学生的 公关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控制 能力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知礼、行礼的现代人。本课程 的教学强调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结合实例,讲解公关礼仪的思 想和方法。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应组织或模拟多次情景教学活 动。配合有关材料和录像片,对有关重点进行实用性的教学。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教材教参:公关礼仪-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金正昆 编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开课要求:无 3.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讲课学时:30 学时 任课教师:晏波 副教授 教师介绍:晏波,副教授,博士,现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经济管理学院。从教近三十年。2000 年开始讲授《经济学》课程, 49 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学教学经验。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 本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运行 的规律,也就是说明市场机制是如何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的。主要 包括经济学思维方式、市场如何运行、市场与福利、外部性、公共 物品、公共资源、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等内容。 本学期授课方式:在线授课 学习平台:学习通+腾讯会议 选课同学在开课前先按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网站上的课程通知, 加入课程学习的 QQ 群,然后在通过 QQ 群中的课程邀请码,进入学 习通课程班在线学习。 考核方式:签到+观看视频+线上单元测试+线上期末考试 教材教参:教材: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八版),著 者:(美)曼昆,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著者:(美)索维尔,出版社:四川 人民出版社 开课要求:无 50 北京师范大学 1.课程名称:《西方文学经典鉴赏 Selected Read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刘洪涛 教授 教师介绍:刘洪涛,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 文 学 院 比 较 文 学 与 世 界 文 学 研 究 所 所 长 。 兼 任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World Literature 主编。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西方文学经典鉴赏”主持人,三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西方文 学经典鉴赏”(线上)、“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线上)、“西方 文学名著导读”(混合式)的主持人,二度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是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是教育部“马工程” 教材“外国文学史”课题组核心成员,国家汉办“中国文学海外传 播工程”项目负责人之一。 2004-2005 年,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2006-2010 年担任北 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曾任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首届评委(2009)。曾赴香港大学、香 港浸会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新加坡新跃大学等大学短期讲 学、学术访问与合作研究。 研究领域为西方文学史、世界文学理论、中西文学关系、中国文学 海外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著有《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 《沈从文小说新论》《徐志摩与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 世界视野》《从国别文学走向世界文学》《荒原与拯救:现代主义 语境中的劳伦斯小说》,主编《世界文学理论读本》、《新世纪国 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北美卷》、“21 世纪北美中国文 学研究著译丛书”,主编有《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欧美文学简史》 《世界文学名著赏析》《西方现代派文学新编教程》等教材。在国 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 课程简介:历代青花画法课这门课程构建了从唐代到当代的青花画 51 法理论体系,包括:笔法、刀法、针法、青花料法、水法、图法等 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表现青花画面的方法。 课程将理论与实操相结 合,并可教授学生动手实操。 考核机制:在完整学习课程视频的基 础上,章节测试成绩即为总成绩,总分 60 即为通过。 1、课程背景 1)外国文学是人生智慧与知识的宝库,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分。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学,对于繁荣我国文学事业,丰富国 民的文学趣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对世 界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 2) 本课程专为大学生通识课设计,它从古希腊时代到 19 世纪末 2700 余年产生的众多西方文学名著中,精选出成就突出、内容健康且有 代表性的 10 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精神浸 染和生命启迪。 2、教学目标 1)帮助树立积极、奋进的人生观。 2)拓展文学知识领域,丰富审美趣味。 3)增加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4)掌握鉴赏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3、设计原则 1)关注经典的思想内涵和人生教益。 2)引入中国元素进行比较,理解经典的独特性与共通性。 3)经典产生的历史语境与当下价值并重。 4、课程大纲 第一讲 西方文学经典及其当代价值 第二讲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历史、神话与英雄 第三讲 但丁的《神曲》与中世纪精神生活 第四讲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戏仿的骑士传奇 第五讲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哈姆莱特》 第六讲 歌德的《浮士德》与人生的五重境界 第七讲 斯丹达尔的《红与黑》:追求幸福,何以成为悲剧? 第八讲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婚姻幸福密码 52 第九讲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爱情追求与精神探索的双重 变奏 第十讲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娜拉形象的多重阐释 第十一讲 从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乡土文化与社会 上课平台:中国大学 MOOC 考核方式:满分 100 分。平时成绩占 50%,根据学习进度,按时学 习,完成线上作业,可获得此分。期末成绩占比 50%,参加开卷考 试,可获得此分。 教材教参:1、刘洪涛主编:《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第二版),高 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版;2、刘洪涛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西 方卷》(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 2.课程名称:《管理学 Management》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 王文周 副教授 教师介绍: 王文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长 期讲授《管理学》《绩效与薪酬管理》《绩效评估与薪酬设计》等 课程,其中《管理学》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编著有《战略人 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成功的项目管理方法论》等多部专业 书籍,发表各类研究论文百余篇。 课程简介:《管理学》是一门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采用别 具一格的视角,着重从现实工作与生活的角度出发,通俗易懂,使 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 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的素质。 课程采用视频讲课、课后思考、拓展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培养 学生掌握宽厚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科 学素养,具备优秀的人文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了解中国企业 全球化进程所面临的环境、实践和需求。 上课平台:中国大学 MOOC 考核方式:在线考试。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完成线上学习 章节测试题,共七次测试,占总成绩的 40%;二是参加课程期末考 53 试,占总成绩的 60%。 教材教参:无指定专门教材。教参:《管理学》陈传明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19;《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中国青年出版 社 2019。 3.课程名称: 《历代青花画法 Blue and white brushwork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陈殿 副教授 教师介绍:陈殿,生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世家,幼承家学,研习古 代陶瓷生产与制作工艺多年,尤善青花,后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 院,学习陶瓷考古,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 史学院。 课程简介:历代青花画法课这门课程构建了从唐代到当代的青花画 法理论体系,包括:笔法、刀法、针法、青花料法、水法、图法等 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表现青花画面的方法。 课程将理论与实操相结 合,并可教授学生动手实操。 考核机制:在完整学习课程视频的基 础上,章节测试成绩即为总成绩,总分 60 即为通过。 上课平台:学堂在线 考核方式:满分 100 分,含作业单元考核(50%)+讨论单元考核(10%)+ 考试单元考核(30%)+视频单元考核(10%) 教材教参: 1、【清】王概﹒芥子园画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2、【清】王赢﹒海仙画谱﹒日本,文久辛酉年 1861 3、【清】郑绩.画学简明.北京:北京中国书店,1984 4、李霖灿:《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国立故宫博物院,1976 年 5、李霖灿:《中国画史研究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年 6、尹瘦石等编:《中国古画谱集成》,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年 54 7、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 8、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年 9、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彩绘.南昌,江西轻工业出版社,1961 10、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1、吕凤子著﹒中国画法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12、罗晓涛等.陶瓷青花装饰.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13、尤汪洋﹒中国画技法全书﹒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 14、叶喆民﹒中国陶瓷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5、 【日】瀧和亭﹒耕香館畫謄﹒东京:瀧精一出版,明治十七(1884) 16、【日】金原省吾﹒絵書に於ける缐の研究﹒东京:古今书院, 昭和 3 年 1928 4.课程名称:《新闻摄影--中外经典案例赏析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lassic cases of news photography》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 王长潇 成卫东 教师介绍:王长潇,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视传播理论与业务、视听新媒体研究等。 作为该课程的主讲人和负责人,本人从 2018 年春季开始,分别在中 国大学慕课平台和学堂在线平台上开课。其中在学堂在线平台上开 设了 7 次,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开设了 6 次,两个平台一共开设 了 13 次,累计选课人数 4 万人。 课程简介:《新闻摄影》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从 2002 年开设,已连续开设 18 次,从 2018 年春季开始,进行线下与 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该课程课获 2018 年学校教改示范课奖, 《新闻摄影》自编教材获 2019 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奖。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新闻摄影的产生与发展、定义与特征、摄影记 者、摄影采访与策划、拍摄与编辑、专题拍摄与编辑、体裁及文字 55 配合、光影构图、传播伦理与法律等新闻摄影的技术、实务、理论、 发展历史各个方面。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结合的方式,两者各有侧重 点,优势互补。因此课程教学效果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好评,改革成 效显著,同时采用实双主讲人的对话形式进行授课,不仅增加了教 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且克服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优势互补,受到了学生的赞赏。 总体看,课程在知识结构的设计、教学软件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 段的使用、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等方面都十分用心,加上两位主讲教 师流利生动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授课效果十分明显,学生对授课内 容、授课方法、授课效果,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考核方式:在线考试。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完成线上学习 章节测试题,占总成绩的 40%;二是参加课程期末考试,占总成绩 的 60%。 教材教参:1、自编讲义《新闻摄影经典案例赏析》 王长潇、成卫 东主编 2018 年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 2、参考教材《新闻摄影教程》盛希贵主编 2014 年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出版 5.课程名称: 《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 The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Films》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周星、王宜文、张燕、任晟姝、陈亦水 教师介绍: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 领域涉及艺术教育理论、影视史论、影视文化传播、艺术理论与艺 术批评,具有丰硕的科研与执教经历,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学术 成果优异,在戏剧影视学科与艺术教育领域有很高的学术贡献和社 会影响力。 团队主要成员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戏剧与影视 56 学学科一线教学与科研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成熟的网 络教学技术、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课程简介:《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是一部网络在线课程,目前 已在“爱课程”网站上线。该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选取不同时代的 29 部经典影片进行深入鉴赏。带领同学们分析每部影片的时代背景、 创作历程、视听语言、文化关照等角度的创作特色。该课程以影像 为载体,贯穿历史文化潮流,凸显艺术表达的人文情怀,坚定弘扬 国家文化核心价值观,追求以“影史教学、育人为核、文化为旨” 目标,鲜活展现社会影像透射,鲜明表现进步文化精神,鲜亮张扬 中国影像艺术本土传统。本课程曾获得 2020 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 课程。 课程面向所有对电影感兴趣的学院路共同体各高校本科生(SPOC)。 重点选取每个时代的影像佳作进行鉴赏,精心把握从基础电影史到 史论潮流、由艺术史到产业史、文化史的深入分析,打破简单历史 讲述的传统,形成由历史到当下、由史述到参照论析、由艺术到产 业与文化的系统观照。建构学生易于融汇掌握的立体化、多层次、 示范性的中国电影史知识谱系。 总体上,教改成果丰富、科研建设推进效率高,以在全国艺术课程 与思政教育结合方面形成了先锋探索和典范品牌。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1、周星著:《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周星著: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3、周星主编:《影视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6.课程名称:《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 Children sexual development and sexuality educa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刘文利 57 教师介绍:刘文利,2003 年毕业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获儿童发 展领域博士学位。2003 年至 2005 年在美国洪堡州立大学儿童发展 系担任助理教授期间,教授本科生课程“儿童发展”“美国家庭与 儿童发展历史”“儿童观察”“教育实习”等,积累了丰富的异国 大学教学经验。2005 年,刘文利加入北京师范大学,除开设“人类 性学”“预防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与学校健康教育” 等本科生课程外,还积极开设研究生课程,已经有十多年独立讲授 研究生教学计划内课程的教学经历,教授的课程有“国际学生素养 测评新进展专题”“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脑科学与教育概论” “儿童发展与教育”“性教育专题”“科学教育专题”“认知发展 研究与应用”“脑与科学学习专题”“实践活动”等。其中,“儿 童性发展与性教育”是基于刘文利十多年的儿童性教育研究而开设 的研究生课程,旨在培养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领域的研究人才。该 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选课学生的喜爱。其中,“儿童性发展与性教 育”和“全面性教育”两门在线课程 2019 年上线中国大学 MOOC。 2010 年至 2012 年,刘文利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将全面 性教育纳入中国师范教育试点项目”,将联合国发布的《国际性教 育技术指导纲要》本土化,主编《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3 年),作为国内师范院校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的教材,得到广泛使用,并作为“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课程教材 之一。2015 年,刘文利荣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北京师范 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刘文利承担与性教育有关 的研究课题共计 36 项,发表性教育学术文章/教材/著作/会议论文 共计 268 项。此外,由刘文利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 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全 12 册)和《珍爱生命—— 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 9 册)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对推动中国 性教育在学校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课程简介:“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是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开 设的性教育专业课程,旨在使学习者增长性及性教育知识,掌握与 性教育相关的技能,培养学习者对性和性教育的积极态度,进而培 养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领域的研究人才。性教育,为儿童的健康和 58 福祉助力;为儿童直面生活的挑战助力;为儿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助力。学习儿童性教育,也是学习如何用宽容、尊重、负责任的态 度对待自己与他人。 考核方式:考试 教材教参:无 59 北京林业大学 1.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教师简介:杜为民,讲师。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 学系博士毕业。承担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食品营养学》,《食品营 养》全校公共选修课的讲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加工工艺对食品中 益生元类物质、抑菌成分的结构分析,食品中益生元对人体结肠微 生物的协同影响功能评价,植物中抑菌成分对食源性腐败菌与病原 菌的抑制及机理研究。 学时学分:2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课堂线上授课 考核方式:结课论文 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各类食物的营养,分别从现 代营养学和中医食疗两个方面,讲授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和 性味归经,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保健功效。二、不同 人群的营养,介绍健脑、减肥、美容食品,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 尿病和癌症等中老年高发疾病的饮食防治。同时介绍舌诊、面诊等 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自身健康状况。旨在帮助学生根据个人身体状 况科学选择食物,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预防中老年慢性疾病 的发生。 2. 课程 名称 :《 插花艺 术与 花艺 设计 Flower Arrangement and Flower Design》 教师简介:冯骆,男,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现任职于北 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从事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教学工作二十余年。 有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发表论文《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的文化 观与艺术观》、《插花论“道”说“自然”》。2008 年指导学生参 60 加北京迎奥运插花大奖赛,获一等奖及三等奖。 学时学分: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讲授、示范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集插花花艺理论、花艺赏析为主的一门艺 术修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插花艺术,插花艺术有什么特 点,东西方插花艺术及现代花艺的风格与造型。通过幻灯、多媒体、 鲜花的示范演示及讲解,让学生了解、欣赏艺术插花、礼仪插花及 家庭插花、婚礼新娘手花、胸花等各种类型的插花制作技巧及方法。 本课程强调三个基本点:1. 插花的基础知识;2. 插花的基本技法 及基本构图形式;3. 中外插花艺术的品评及欣赏。课程目的:通过 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懂得如何欣赏及品评 插花艺术,了解花文化及各类花材在插花中的应用方法和特点,懂 得欣赏及品评各类插花艺术形式。 3. 课程名称:《室内装饰工程 Interi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教师简介:刘毅,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家具设计与制造、室内装 饰工程与集成家居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农业部创新发展基金等项目十余项。主编、副主编省部级“十 三五”规划教材《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室内装饰工程预算与投 标报价》等 2 部,出版专著 2 部。受理发明专利 2 件,获授权实用 新型专利 4 件。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 40 余篇。 学时学分:30 学时 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讲授,配套中国大学 MOOC 视频公 开课开展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40%,作业 60% 课程简介:室内装饰装修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本课程实用性突出, 可操作性强。采用单元式多维互动教学,讲授内容以室内各界面的 61 装饰材料及施工技术为主,重点突出装修技术、室内设计和装饰材 料的联系,强调将材料、施工、设计融为一体,最终形成统一完整 的装饰效果。课程配套拍摄了各施工环节视频,课堂展示有关装饰 材料实物,同时讲解有关工程实例,以使学生掌握室内装饰材料、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及预算报价,同时了解有关家装技巧,达到学以 致用的效果。 4. 课程名称:《英语音乐剧欣赏 English Musical Appreciation》 教师简介:彭北萍,女,汉族,1970 年 5 月生,重庆云阳人。200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 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01 年至今在北 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工作,副教授。主讲课程:大学英语、英语音 乐剧欣赏。 学时学分: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线上授课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课程简介:《英语音乐剧欣赏》是一门“艺术审美”类课程。音乐 剧(Musical)是一种融合了音乐、歌曲、对白及舞蹈的戏剧形式。 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是世界两大音乐剧中心。英语音乐剧把知识 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满足学生“听歌曲学英语”的需求,以喜闻 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技能。希 望您在《剧院魅影》、《悲惨世界》、《贝隆夫人》的歌声中,在 《出水芙蓉》、《爱乐之城》、《雨中曲》的翩翩起舞中,叩开音 乐剧的时尚大门,爱上音乐剧,成为不折不扣的“音乐剧迷”。 5. 课程名称:《中日文化对比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 62 教师简介:段克勤,教授,硕士生导师。曾留学日本,获硕士学位, 博士结业。从教 20 余年,承担大学日语、研究生日语、综合日语、 日语阅读、日本影视欣赏、日本文化、中日文化对比等课程。主持 和参加的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参编、翻译著 作十多部。2015 年获第十一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学时学分: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或腾讯课堂线上授课 考核方式:线上开卷考试+作业 课程简介:从日本的精神文化入手,对日本文化中的衣、食、住、 行、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 增强学生对中日两国文化的初步把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如下: (1)衣生活(2)饮食生活(3)居住生活(4)体育(5)游戏及工 具(6)大众流行文化(7)社会生活(8)娱乐(9)中日传统习俗 差异等 6. 课程名称:《实用新闻学 Applied Journalism》 教师简介:李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北京市新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高 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主讲《实用新 闻学》、《网络编采实务》、《传播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主编、撰写著作 20 余部。发表新闻作品数千篇。曾获北京市优秀新 闻工作者称号,其作品多次获得重要奖项。 学时学分: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线上授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课程简介:介绍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新闻实务的基本技巧。通 过采访、写作练习,使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基本掌握新闻采写的 63 基本规律。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 媒介素质教育。力求使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 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7. 课程名称:《歌唱的艺术 The art of singing》 教师简介:巩武天 学时学分: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线上授课 考核方式:录制歌唱视频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人文音乐教育为目的、以专业音乐教育为规范、 以高等音乐教育为目标,讲述歌唱艺术的理论原理与实践技巧,和 与“美的歌唱”相关的乐理与艺术哲学,唤醒和唤起艺术感觉和音 乐审美意识,认知音乐的真谛,开发出“美的歌唱”能力。 64 北京联合大学 1.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任课教师:迟红、彭慧、姜君、韩杨、石文静 教师介绍:(200 字左右)迟红,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多年从事 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课程包括: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 研究生公共英语。研究范围:英语教学与研究、跨文化交际、翻译 理论与实践。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国家社科项目 1 项、教育部人 文社科项目 1 项及校级项目 8 项,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译著 5 部。参与《大学体验英语》微课程建设。《跨文化交际》慕课已 经于 2019 年 9 月成功上线,三轮课程下来选课人数达到 25137 人。 课程简介:《跨文化交际》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 课,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案例分析为主 要内容。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其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 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中西文化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 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减少 和避免误解的发生。该课程通过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跨文化交 际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性、复杂性 和丰富性,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用宽容的心态处理文化冲突, 提高文化意识,达到有效交际。同时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中逐渐增 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进一步提高跨文 化交际能力,使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和跨文化交际中能使用英 65 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 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 1.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严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第 1 版。 2.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萨莫瓦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第 1 版。 3 《跨文化交际概论》吴为善,严慧仙著,商务印书馆,2009 年。 4. 《跨文化交际》郑晓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年。 5. 《跨文化交际基础》窦卫霖,对外经贸大学,2009 年。 开课要求: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腾讯课堂 2.课程名称:《俄罗斯文化艺术赏析 Culture and Art of Russian Apprecia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凌霞 教师介绍:凌霞,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毕业于黑 龙江大学俄语系,是莫斯科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对俄罗斯文化艺术 具有浓厚的情结,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素养。注重对俄罗斯文化艺术 及俄国史的研究,主持过多项各级各类课题,在国内权威期刊、CSSCI 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授课特点是格调高雅、 知识丰富、意境唯美。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无需先修俄语专业和艺术专业的艺术审美 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俄罗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文物、电 影和建筑七大部分。课程着重对以上俄罗斯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作 品进行欣赏和讲析,挖掘文化艺术瑰宝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 介绍大师们的生平际遇与创作风格,展示作品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 66 色。旨在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俄罗斯文化艺术之旅,开阔视野,使 学生感受到俄罗斯文化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艺术品味和审 美能力。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暂无教材,参考书目如下: (1)俄罗斯艺术文化简史,金亚娜编,黑龙江大学出版社,1996 年 2 月第一版。 (2)俄罗斯——北极熊与双头鹰,廖四平等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6 年 12 月。 开课要求:上课平台、网络要求等。 采用超星学习通和腾讯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上直播授课, 学生需要提前下载相关 APP 加入教师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上传课 程资料、开展课程教学互动、形成统计数据和学生的平时成绩。如 果学习通直播信号和效果不佳,将采用腾讯会议进行辅助教学。 3.课程名称: 《诗词鉴赏与写作 Appreciating and Writing of the style of Classic Chinese poetry》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房艳红 教师介绍:房艳红,文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 学师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诗词学等;本人诗 词作品选辑发表于《词学》《诗书画》《诗潮》《中华书画家》等 期刊,作品曾入选中镇诗社戊戌年(2018 年)年度好诗词;多次作 为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评委,为半决赛点评诗词创作作品; 曾应邀在搜韵网开设词课堂。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文学素养提升课程,以诗词作品的创作技法为 切入点,讲授高层次的鉴赏方法,指导初步创作。鉴赏部分包含古 体诗、近体诗和词(不含曲),写作实践部分为格律诗和小令词(代 表性常见词牌)。学生通过学习可知晓内行的眼光如何鉴定奖赏诗 词作品,并按照传统格律要求初步尝试写作实践。 67 考核方式:考查(诗词鉴赏作业和创作作业) 教材教参:《唐宋诗举要》、《宋词三百首》、《古诗源》等 开课要求: 腾讯会议和蓝墨云(云班课号:2607790) 4. 课 程 名称 : 《 走 进纳 米 世 界 Seeking and Exploring the Nano World》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直播、云班课、慕课、微课 任课教师:杜凤翔 教师介绍:(200 字左右)杜凤翔,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 院讲师,多年从事药物化学及制药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药物化 学、抗病毒药物、纳米制剂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北京市教 委科学基金、朝阳区科委攻关重要科研项目 2 项。发表论文 10 多篇。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教 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代表性纳米科技来,纳米科技与环境、与能 源、与生物医学等方面。纳米科技作为新兴前沿学科领域,将对经 济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被普遍认为可能引起第三次工业 革命。在今后 10~20 年,纳米科技有望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环 保、医学和制造业、国防等领域,形成规模化的经济。不仅传统产 业将借纳米技术普遍实现改造和升级,而且将形成基于纳米技术的 新产业。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纳米材料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 纳米材料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表征手段、性能测试 与应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选取代表性纳米科技来介绍,从 纳米科技与环境、与能源、与生物医学等几个维度展开课程的讲解, 从不同领域探讨纳米科技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介绍纳米科技,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纳米科技。继而引入纳米科技在生活中的各种应 用,加深学生对纳米科技的理解。本课程结合多种课程教学手段, 68 包括在线视频教学、云班课课堂小组讨论及展示、微课展示-实验室 及相关的展览会等,将理论和应用相结合。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徐志军,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年第一版。 开课要求:线上直播-腾讯会议,云班课 App,D:\资料\WeChat Files\WeChat Files\wxid_posaf7p0bjbj52\FileStorage\File\2021-07\_blank 中国大学 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 5. 课程名称:《病毒与生命 Virus and Life》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云班课、慕课 任课教师:杜凤翔 教师介绍:(200 字左右)杜凤翔,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 院讲师,多年从事药物化学及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药 物化学、抗病毒药物、纳米制剂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北京 市教委科学基金、朝阳区科委等攻关重要科研项目 2 项。发表论文 10 多篇。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生命科学教 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病毒的本质以及病毒与生命关系的科学。新 生命降生首先是接种疫苗,新闻媒体每天都在报道病毒对全球各种 生命体健康的重大影响,例如近期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 学因病毒结构的丰富性、繁殖策略的多样性而迅猛发展,病毒与生 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程旨在 向学生介绍病毒学的基础知识,病毒与生命如影随行的原理,了解 病毒寄生的本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病毒发现历程、探秘病毒-病毒 69 学基本原理、形形色色的病毒(RNA 病毒、DNA 病毒、逆转录病毒)、 病毒与肿瘤、病毒与免疫系统(病毒、抗体、疫苗)、病毒的防治 策略、病毒进化与新现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与疫苗研发七方面内 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领同学们在充分了解病毒的一般形态和 结构特征基础上,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探寻病毒基因组 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从而揭示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本 质,了解病毒的预防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同学们的知识 广度,倡导卫生的生活习惯,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病毒学精要概览》,斯科恩,科学出版社,2010 年第 一版. 开课要求:上课平台——腾讯会议,云班课 App,慕课。 70 北京大学医学部 1. 课程名称:《健康免疫学 Health Immunology》 主讲教师:王月丹 教授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师简介:王月丹,男,教授,医学博士。曾在法国 Montpellier 大 学医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 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医学部生物医 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病原与免疫综合实验室主任。讲授《医学 免疫学》课程并负责该课程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科研方向主要 为血液系统肿瘤及其免疫治疗、抗感染免疫和免疫信息学与抗原肽 疫苗的研制等。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 2 项,北京市自然科 学基金研究 1 项,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北京市 “科技新星资助计划”的获得者。从 1996 年以来,共在国内外专业 杂志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的 12 篇,并申请国内外发 明专利 4 项。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从免疫学的角度介绍如何建立科学的生活方 式,走出生活中的各种影响机体免疫的误区,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 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免疫及免疫力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要话题, 在很多疾病(如恶性肿瘤、哮喘、肝炎和爱滋病等感染性疾病等等) 的过程中,免疫因素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你知道吗? 免疫系统和人体的其它系统一样,伴随着机体的成长而成长,伴随 71 着机体的衰老而衰老,在人类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其相应的特点,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必须制定相应的健康免疫养生策略,才能保护我 们的免疫系统,使其充分发挥功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同时, 免疫系统对外界十分敏感,社会发展、环境污染和心理压力加大, 甚至各种医疗技术的使用(如美容手术)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免疫 系统的损伤甚至崩溃,引起各种疾病。不仅如此,在市场上还出现 了大量以调节免疫水平为主要宣传理念的养生健康产品,人们难以 对其进行鉴别,并决定是否选择或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及发育阶段的 免疫产品。不仅如此,这些产品在设计和宣传时,往往不能充分考 虑人体免疫系统的内在平衡机制和规律,盲目或片面的强调免疫或 免疫力的某些方面,加剧了机体内在免疫平衡机制的进一步失衡, 造成了我们在健康养生中的误区。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包括人体 免疫系统及功能的基本介绍、疾病中免疫问题和免疫与健康养生的 关系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免疫学及免 疫系统功能的主要机制和一般规律,了解免疫与健康养生的基本原 理,同时还能了解现代免疫学技术在医学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知识。 上课平台:北医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要求:4G 网络或无线网络,推荐谷歌浏览器”。 2. 课程名称:《营养与疾病 Nutrition and Disease》 主讲教师:王军波副教授 张召锋副教授 徐美虹讲师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 1. 成绩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总分:100 分,期末考试占 80%, 平时考勤占 20%,无故不参加考试者无课程成绩; 72 2. 遵守课堂纪律,严格执行请假制度,请假需提供所在学校学 生管理部门盖章的假条,累计三次无故旷课自动取消参加考试的资 格,无成绩和学分; 教师简介:王军波,男,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系教授。1995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留校于营养与 食品卫生学系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系副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 老年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营养与食品卫 生学教学工作,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硕士研究生 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营养与慢性疾病和食品毒理学,曾先后主研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十五攻 关课题《食品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保健食品原料安全评价技术与标 准》、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辅助改善老年记忆功能食品的研究和 产业化》、国家“973”重大项目《心脏畸形的细胞生物学及相关基 因研究》、国家“863”计划《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胎儿酒精综合征发生机理的基础研究》、《唇 腭裂相关体外模型建立及其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机理》、法国达能营 养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高脂血症人群社区综合干预研究》和《叶酸、 VB12 及其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北京大学 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985”项目《叶酸、VB12 及其相关基因多 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国际国内合作项目《中华鳖 卵保健作用的基础研究》、《美国大杏仁奶对肿瘤病人营养状况的 影响》、《海洋活性肽保健功能的基础研究》、《5’-核苷酸保健作 用的基础研究》等多项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 并取得了较丰富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 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论文 16 篇,其中 SCI 收录 3 篇。 课程简介:《营养与疾病》是一门讲授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疾病 73 关系及常见疾病膳食防治的课程,内容包括营养学基本知识、常见 营养缺乏病、营养与常见疾病关系以及常见疾病的膳食防治四个方 面,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特点,与居民日常饮食生活起居密 切相关,对于增进居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具 有重要意义。 营养学基本知识主要讲授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 维等营养素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缺乏表现、推荐摄入量及食物 来源等基础知识;常见营养缺乏病主要介绍常见矿物质、维生素缺 乏病及相应防治措施;营养与常见疾病关系主要讲授痛风、肥胖、 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疾病与膳食营养的 关系;常见疾病的膳食防治主要讲授如何通过平衡膳食和健康的生 活方式防治慢性疾病。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生活方式 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比较全面地了解营养学基本知识及营养 相关疾病的膳食生活方式防治措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 生活中具有初步的营养学知识,并能结合实际问题和需求,应用所 学知识改善营养状况,逐步培养合理的膳食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 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 参考书目: 1. 中国营养学会 编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版). 科学出版社, 2014 年 2. 孙长颢 主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额.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年 3. 焦广宇 蒋卓勤 主编. 临床营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年 4. Smolin Lori A., Grosvenor Mary B. Nutrition: Science & Applications [With Booklet]. John Wiley & Sons, 2010 何志谦 主编. 疾病营养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 74 5. 李勇 主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 年 上课平台:北医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要求:4G 网络或无线网络,推荐谷歌浏览器”。 3. 课程名称:《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安全性问题 The Safety Profile about Foods, Pharmaceuticals and Cosmetics》 主讲教师:魏雪涛 副教授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 教师简介:魏雪涛,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 院毒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环境 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 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免疫毒理学,分子与 细胞毒理学。一直从事毒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讲授的课 程有《毒理学基础》、《毒理学》、《毒理学进展》、《现代毒理 学》、《药物毒理学》、《中药毒理学》、《分子流病与毒理学实 验》等多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 上课平台:北医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要求:4G 网络或无线网络,推荐谷歌浏览器”。 4. 课 程 名 称 : 《 成 年 期 常 见 病 的 早 期 预 防 Early Prevention of Adulthood Diseases》 主讲教师:马军教授 王海俊教授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75 陈天娇副教授 教师简介: 马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少 卫生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所长;1994 年北京医科 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2001 年确认教授任职资格。 王海俊,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 少卫生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2004 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2013 年确认教授任职 资格。 陈天娇,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 儿少卫生学系教师;2005 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毕业,获博士学 位;2010 年确认副教授任职资格。 课程简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居民 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包括膳食结构不合理、不健康饮食行为、 身体活动过少和静态活动增加等,造成超重肥 胖 检出 率 大 幅 上 升 、 慢 性 非传 染 性 疾 病 早发 。所谓成年期常见疾病是指成年后容易患 的一些慢 性 非传 染 性 疾 病 ,如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 肥胖症、高血压病及高血脂症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成年期的健康、 老年期的生存质量,而且对生命构成更重要的危害。这些疾病的并 发症在成年后出现,但发病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与发病有关的 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自幼形成,因此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预防成年期 常见疾病的关键时期。本课程主要是要同学了解我国目前成年期疾 病的发病情况,了解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生活行为、 饮食习惯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了解到自己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 发人群,应及早进行预防,为终生健康及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打好基 础。 上课平台:北医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要求:4G 网络或无线网络,推荐谷歌浏览器”。 7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 课程名称:《实用心理学 Practical Psychology》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任课教师:苗建国 教师介绍:苗建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 科学与工程硕士,主讲过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教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多门课程。教学对象涉及大学生、大专 生、研究生等多个层次,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注 重深入浅出,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介绍心理现象的最基本的知识为主,讲解心理 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力求反映心理 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介绍心理学的前沿性知识和思潮;注意 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及生动有 趣的心理现象,在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出一 些合理的建议。通过学习本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现象, 还可以帮助我们领悟人生真谛,塑造自我,提高学习的质量和生活 情趣。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结课成绩相结合 教材教参: 大学心理学,张厚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牧之,张震编著,新世界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李晓文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课要求:无 77 2.课程名称: 《常见灾害事故的预防与救助 Prevention and rescue of common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讲课学时:20 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讲授相结合 任课教师:栗婧 教师介绍:栗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 要从事安全管理、行为安全、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 持并参与了多项纵、横向课题的研究,获得省部级奖 5 项、出版教 材 3 部、专利 11 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被 SCI/EI 检索 12 篇。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包括四个模块: 1 火灾事故预防与自救:火灾事故特征及其危害,消防基础知识, 家庭、人员聚集场所等避险及应急,典型火灾实景案例分析; 2 交通事故预防与自救: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及事故原因分析,公路、 铁路、水路、航空交通事故避险与应急; 3 地震灾害避险与应急:地震基础知识及成因分析,我国地震预测 预报水平及前兆分析,震害防御基础知识及自救方法,地震自救实 景案例分析; 4 气象灾害避险与应急 台风、暴雨等灾害形成原因及危害,避险 自救方法,案例分析;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 1.辛晶,杨洪瑞,张鹏.灾害事故避险及应急[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17 2.周白霞.常见灾害事故的预防与救助[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 社,2014 78 3. 艾馨.这样逃生最有效[M].哈尔滨出版社,2011 4. 龚敏.全民防灾应急手册[M].科学出版社,2009 5. 方晓波.防灾避险知识读本[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开课要求:无 79 北京语言大学 1.课程名称:《晚清与民国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主讲教师:张昱琨 教授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授课 教师简介:张昱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 课程简介:晚清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时代,本课程将 立足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揭 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 2.课程名称: 《英语应用能力训练与提高(雅思) English Practice Workshop(IELTS: Tips and Strategies)》 主讲教师:王冰欣 副教授 讲课学时:30 学时 授课方式:线上授课 教师简介:王冰欣,北京语言大学培训学院 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英语教学 法,著有《IELTS 考试技能训练教程—阅读》、《雅思直快—阅读》 等教材。国内雅思阅读权威,教龄 20 余年,洞悉阅读考试命题原则 与方向,强调阅读技巧在实战中的灵活运用,授课严谨细致,讲解 清晰易懂,教学方法独到,深受学生欢迎。 课程简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雅思考试的形式、内容和 细节要求应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应熟悉听说读写所有常考题型,熟 练掌握各种题型的应对思路和解题方法,同时了解与雅思考试直接 80 相关的主要语法知识点、分类词汇和语音语调现象,力争在课程结 束后参加考试取得 6.5-7 分的成绩,顺利留学海外或参加交换项目。 我国有全国和地方的世界语协会,国际电台有世界语广播,中国报 导社有世界语网络。2004 年将在北京举行第 89 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世界语选修课开设一学期,使用《世界语读本》第一册,学习语音、 基本语法和 570 个词根(可派生出 5700 个单词)。 81 中国农业大学 1.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Food Safety and Diet》(在 线授课) 主讲教师:沈群教授, 陈芳教授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线上授课 教师简介:沈群,女,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 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谷物科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等 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参加并完成“九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 计划子专题:“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九五”农业部科技项目: “马铃薯深加工及产业化”,国家“十五”课题“食品加工贮运过 程中安全技术的研究”等课题研究,主持多项横向课题开发和研究。 2002 年参与完成的国家课题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 编或副主编、参编专业书籍 10 余本,国内外发表文章 30 余篇,获 得专利 3 项。现担任国家绿色食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工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调味品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食品学会副秘 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家 委员会委员。 陈芳,女,1972 年出生,博士,教授。从事天然产物提取与功能食 品研究、食品安全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发表文章多篇,曾获北京青 年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 课程简介: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转基因食品德安全、食 品添加剂的安全、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 物质等等问题,困扰着人们,到底哪些食品是安全的?本门课程针 将针对人们的疑虑,系统讲述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探讨食品安全 82 的内涵。课程将介绍如下内容: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转基因食品的概念,转基因食品的培育过程,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种植面积及产量,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公司、国 家,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加工品种,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态 度,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营养评价,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 的科学研究机构、研究进展及目前的结论。 2.环境与食品安全: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大气、 水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生物污染与食品安全:细菌、病毒、霉菌对食品的危害,鸡肉、 蘑菇品质鉴别等。 4.食物中毒之动物食物中的有害成分:动物肝脏、鱼卵,海洋鱼类、 贝类以及河豚的毒素,水污染与鱼类食品中毒的关系。 5.食物中毒之植物食物中的有害成分:介绍常见蔬菜的有害成分和 功能性成分,如菜花、油菜、芹菜、杏仁、木薯、蚕豆、大豆、土 豆、槟榔等植物中的有害成分,植物中的过敏源,消化酶抑制剂以 及大蒜、芹菜等植物中的功能成分。咖啡、茶中有益、有害成分。 6.食物中毒之食物中的农药残留:介绍我国农药使用量、使用种类、 各种农药的毒性,当前使用量和范围。 7.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律法规,防腐剂、 色素、甜味剂、香精香料、发色剂等的安全性,在食品中的添加量 的计算方法及安全评价方法。 8.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在烧烤、油炸等加工过程中 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苯并芘、杂环胺等。国内外对这些 有害物质的研究进展。 9.食品毒物的吸收过程: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毒物的吸收(固 有毒性、机体内存留数量、分布位置、机体内消除速率),食品毒 物的转移和分布,毒物的储留,毒物的排泄。 83 课程照顾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内容通俗易懂,联系日常生活, 穿插介绍食品营养的基本常识,对日常生活有指导意义。 8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课程名称:《公关礼仪 Public Relation Etiquette》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 任课教师:舍娜莉 教师介绍:舍娜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从教以来,共开出 十多门课程,其中包括《公关礼仪》、《成长修养》和《速记》等 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你好台湾网”特聘为 就业指导顾问,并提供相关课程培训。发表礼仪相关论文数篇,力 求使学生在思想深度、知识广度和能力高度上均有所收获。 课程简介:本课程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从学生求职应聘 和职场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其掌握礼仪规范,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增加求职成功和职场顺利发展的几率。内容包括求职应聘中的仪态 礼仪、仪表礼仪和仪容礼仪,以及会面礼仪、交谈礼仪、文书礼仪、 往来礼仪、餐饮娱乐礼仪、会务礼仪和国际礼仪等。通过《非你莫 属》、《职来职往》视频案例分析和现场演练等环节设计,力争将 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学生能学以致用;课上培训和课下练习 连成一体,固化为生活常态;外在礼仪和内在修养相结合,内外兼 修。上课地点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健翔桥校区(北四环中路 35 号亚 运村西口健翔桥东北角)与中国音乐学院毗邻。 考核方式:平时出勤作业 30%+结业论文 70% 考查 教材教参:《公关礼仪》,金正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开课要求:学生自备教材 2.课程名称:《创意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Let’s design and produce the creative robot》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云端课程、线上和线下课堂、北京市卓越联盟实验室的 集成讲解、制作机器人实物交互 85 任课教师:许晓飞 教师介绍:许晓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级实验师,多年从事机器 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竞赛机器人、智能系统、深度学习等方面 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国家、北京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攻关、 重要科研项目 11 项。发表论文 30 多篇,主要参与教材著作有《智 能检测技术及仪表》(北京市精品教材)、《智能机器人原理与实 践》等。 课程简介: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卓越联盟实验室为本课程教学平台, 讲解机器人技术理论与实践通识技术基础,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创 意特定功能的机器人,主要内容包括:(1)以 Arduino\C \Python 语 言为源代码的机器人程序例程,讲解机器人程序设计思路和思维方 法,引导创意机器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可实现;(2)参观北 京市智慧模拟工厂卓越联盟实验室,结合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所需, 引导使用雕刻机、激光切割机和 3D 打印机等机器人制作工具平台应 用;(3)设计演示创意机器人,讲解创意机器人设计制作,如书法 机器人、足球协同机器人、人形仿人视觉机器人等,讲解上位机控制 舵机电机例程、讲解视觉机器人的人脸识别、口罩脸、人脸表情识 别等基本原理;(4)结合武术擂台机器人竞赛项目演示循迹和避障 机器人,讲解竞赛创意机器人的设计原理,根据武术擂台场地引导 自行设计搭建调试完成能够循迹黑线和自行避开障碍物的小型机器 人,测试机器人走擂台的能力。 考核方式:平时课堂出勤提问、实物课堂竞技交互交流答辩、课程 设计报告。 教材教参:机器人综合项目实战教程,许晓飞等编著,出版中。 开课要求:无 86 首都体育学院 1. 课程名称:《播音主持艺术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网上授课、演播厅实践(看疫情防控政策)结合 任课教师:陈岐岳 教师介绍:陈岐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体育学院广播 电视教研室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外聘教师,分别入 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和“拔尖人才”计划。国家级普通 话测试员、北京市普通话测试中心培训讲师、冰雪项目国家级裁判、 2022 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国家图书馆培训部外聘专家、北京市演 讲与口才协会会员、少儿工委副主任。曾实践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和《央广新闻》栏目,担任主持、配音、 编辑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娱乐在线》和《华语 音乐汇》主持人;一次性通过普通话“一级甲等”水平测试和“播 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考试,其中播音主持业务成绩优秀,上镜面 试为 A 等,擅长新闻播音和采访。 2016 年获得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成果一等奖。所讲授的 《播音主持艺术》课程是首都体育学院校级精品视频课程,北京学 院路共同体联盟公选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所编教材《冬季奥 运项目报道手册》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冬奥新闻传播方面的教材,获 评北京市“优质教材奖”。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播音 87 主持、体育解说),体育文化与传播等。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播音主持课程相关 技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语音发声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从事 相关工作更好的服务,提高播报和主持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 纠正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不良语音面貌,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通过 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中有关声、韵、 调及语流音变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以理论为指导,熟练、规范的 运用普通话。在语言表达方面,教会学生怎样做到情声气相结合, 自如的运用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通过课程教学,引导 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为普通话等级的考试做好训练准备。 通过学习,学生应基本上掌握如何能在有限时间内从拿到一篇稿件, 到准备,到播出过程中,所需各项技巧与方法,以及学生如何能使 顺利充分表现自己情感与不违背文稿写作者的意图,二者再到统一 结合;在播报和主持的时候,能够较为自如流畅地进行表达。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播音主持基础训练教程,陈岐岳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 版社,2017 年 11 月第一版 开课要求:对本专业教学内容有兴趣,能够保证上课。 88 中国音乐学院 1.课程名称: 《琵琶初级演奏与音乐赏析 The primary performanceof Pipa and Music apprecia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任课教师:程雨雨讲师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 考核方式:平时分 30%+考勤 10%+随堂考 60% 教师介绍:程雨雨,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讲师,中国民 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2002 年获文化部全 国民族乐器独奏比赛琵琶专业组金奖;2005 年获文化部全国器乐大 赛“文华奖”琵琶青年专业组金奖。2013 年 8 月获 2013 海内外江 南丝竹邀请赛金奖。2014 年 10 月获文化部全国器乐大赛传统乐器 组合金奖。2008 年 8 月 8 日参加北京第 29 届奥运开幕式演出。多 次参加中日韩亚洲音乐会,担任琵琶协奏。2013 年中国首演《倾杯 乐与胡旋舞》(琵琶与乐队)。演出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 美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各地巡演。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一门结合视听,同时增加实践体验的课程。 内容主要包括教授简单的琵琶演奏技巧,欣赏经典的民族乐曲。让 学生拿起琴,近距离的接触民族器乐,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欣赏民 族音乐。 教材教参:考级教材、琵琶手册。 开课要求:乐器:教师会提供两把琴。如果学生有琵琶更好,没有 也没关系。人数:最好不要超过 15 人,因为乐器指法细节要求较多, 教师要逐一改正每个学生,人太多教学质量会下降。 89 北京体育大学 1.课程名称:《桥牌入门 Bridge Introduc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新睿桥牌学堂 任课教师:高越 教师介绍:高越,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教师。 课程简介:桥牌运动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项体育运动,对于提高 智力水平、培养高尚情操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初步了解桥牌的历史和文化,掌握桥牌的基本知识、自然叫 牌法、基本打法和记分方法,课堂上辅以桥牌实践练习,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的桥牌逻辑思维,使学生初步学会桥牌的叫牌约定和打牌 技能。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桥牌入门》漆有光、刘晓军 2.课程名称:《围棋 Go Introduction》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multigo 任课教师:高越 教师介绍:高越,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教师。 课程简介:围棋是我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 长,不仅在我国广为开展,而且已走向世界。围棋是高雅、高层次 的文化娱乐活动,它集军事学、数学、天文学、哲学为一身 的一项 活动,它变化莫测,妙趣无穷,长时间进行围棋活动,可陶冶情操, 锻炼意志,增强智慧,促进脑健康,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90 围棋虽然有深奥的理论知识,但初学者好学易懂。本课程教授围棋 历史文化和基础理论,基本规则、死活的基本条件、吃子与逃子的 方法、攻防战术、布局、收官、死活图形、基本定式等,欢迎同学 走进围棋活动的殿堂。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 《围棋入门》徐莹 翟燕生 3.课程名称:《格斗健身》 讲课学时:30 学时 教学方式:腾讯会议直播教学 任课教师:李俊峰 教师介绍:李俊峰,北京体育大学武术散手教研室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搏击格斗是全世界范围 内普遍开展的体育运动,相对于竞技格斗,格斗健身的主要目的不 是制胜对手,而是运用干格斗的相关技能来提高身体机能状态,达 到塑身健体效果的一种新型健身形式。本课程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大 学生的特点,主要传授现代格斗健身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典型的 踢打摔拿的基本技术及健身功用、格斗健身的身体功能评估、塑身 训练、热身与放松等。本课程不受场地限制,易于开展且具有很强 的实用性和健身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 身体素质和机能,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掌握一定的格斗 技能,同时也为广大格斗及健身爱好者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科学训练 提供依据和参考。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教参:《综合格斗教程》李俊峰,张成明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