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2021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pdf
附件 3 2021 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1 年,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共分为四类,即省自然 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项 目、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 计划项目。 一、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计划项目。为加强我省 青年人才储备,继续设立优秀青年基金计划,支持在应用基础 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促进优秀青年科学技术人 才快速成长。全省预计立项批复 10 项,每项支持 50 万元。 二、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项目。分为面上项目和科技 援疆、援藏医疗专项两类。 1.面上项目。主要围绕我省重大科技创新需求,针对装备 制造、冶金、石化、建材、纺织、轻工、医药、电子信息、农 业等主导产业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全省预计立项批复 345 项,每项资助 5 万元。 2.科技援疆、援藏医疗专项。主要围绕新疆塔城、西藏那 曲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提升当地临床医疗水平开展研究。全 省预计立项批复 15 项,每项资助 5 万元。 - 1 - 三、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主要支持青年博士, 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加快青年人才 培育。全省预计立项批复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300 项,每项 资助经费 3 万元。 四、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计划项目。为了更有效地吸 引社会资金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投入,继续与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联合,在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计划下 设立重点科技创新基地联合开放基金。主要围绕材料与制造 (M&M)、能源与环境(E&E)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与该领域 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2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实施,双 方共同出资,比例为 1:1。省财政资金资助省内单位承担的开放 基金项目,所有项目均纳入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进行管理。全 省预计立项批复不超过 65 项,每项资助强度不超过 20 万元。 五、申报条件与要求 要求申请人为辽宁省内能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工作的独立法人单位中具备独立研究能力的科研人员,具有承 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体不同计划 类别申报资格如下: 1.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计划项目要求申请人 为 1982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或者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 2 - 2.申报省自然基金资助计划项目要求申请人为 1976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具备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研人 员;包括 1976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且具备博士学位的在辽从事 科研工作的外籍人士(上报材料中需上传博士学位证书);援 疆援藏医疗专项项目不受年龄限制,项目负责人为正在援疆援 藏的医疗人员。 3.申报博士启动基金计划项目要求申请人为 1981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2018 年 1 月 1 日之后获得博士学位的科研工作者, 包括符合条件的在辽从事科研工作的外籍人士,上报材料中需 上传博士学位证书。 4.重点科技创新基地联合开放基金项目面向省内外科研工 作者,要求申请人为 1976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具备中高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其中申报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 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要求申请人具有博士学位或 副高级职称,且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如 IEEE 汇刊和 IFAC 会刊)或承担横向重大课题的经历。 六、项目审定推荐 1.各审定推荐单位对照《推荐限项表》,组织开展项目申 报和专家评审,经内部公示后,以正式公文形式,择优推荐优 秀青年项目、资助项目、博士科研基金启动项目和重点科技创 新基地联合开放基金项目。首次组织推荐基金项目的单位,优 - 3 - 秀青年基金计划项目限推 1 项,其它各类项目限推 2 项。援疆 援藏医疗专项不受推荐限制。 2.推荐为资助项目的,省科技厅将聘请专家进行评审,择 优遴选立项。 3.省科技厅将对各审定推荐单位开展征信考核,对不能认 真履行审定推荐职责的单位,将在下一年度计划申报中减少其 推荐名额;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推荐资格,并记入信用记录 黑名单。 附件:3-1.重点科技创新基地联合开放基金项目指南 - 4 - 附件 3-1 重点科技创新基地联合开放基金项目指南 1.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 基金 围绕面向流程工业绿色化与智能化的重大需求,以建模、 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新理论和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展基础 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资助方向如下:(1)控制系统与应 用;(2)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3)复杂工业系统建模、控 制与优化理论与方法;(4)制造过程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决策 理论与方法;(5)数据驱动的优化控制方法;(6)面向制造 过程工况识别与运行优化的工业人工智能技术;(7)面向智能 交通的监控、优化理论与技术;(8)工业大数据驱动的质量指 标预报与回溯监控方法;(9)工业自动化中的 5G 技术;(10)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云平台技术;(11)工业物联网技术。 2.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 基金 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 在先进装备、信息、自动化等领域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 5 - 重点资助方向如下:(1)类生命机器人的感知、驱动与智能研 究;(2)微纳机器人操控与生物医学应用;(3)医疗康复机 器人设计、交互感知与控制方法;(4)机器人辅助医疗诊断、 治疗技术及临床研究;(5)机器在线学习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 研究;(6)机器人视觉与图像处理方法及应用技术(7)水下 机器人导航与控制技术;(8)多水下机器人协同与编队控制方 法;(9)仿生软体机器人建模与智能控制方法;(10)特种机 器人复杂环境导航、控制方法及应用;(11)协作型机器人操 作学习与人机交互关键技术;(12)机器人构型设计与分析技 术;(13)工业无线传感技术及行业应用。 3.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 验室联合开放基金 围绕煤矿安全开采的重大需求,以煤矿瓦斯灾害、火灾、 露天地质灾害及矿山灾害应急救援为主攻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资助方向如下:(1)深部多场耦合条件 下煤层瓦斯赋存机理及煤岩复合动力灾害;(2)瓦斯资源化利 用的分布式能源开发基础;(3)煤自燃与瓦斯爆炸耦合致灾机 理;(4)矿用安全环保性材料开发基础及检测理论;(5)矿 井通风网络可靠性及灾变应急救援基础;(6)露天矿闭坑期间 灾害控制理论及关键技术基础;(7)煤矿机器人基础理论及评 测方法;(8)大传动比重载磁场永磁减速器基础理论。 - 6 - 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 基金 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海洋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等海洋工程 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在海岸和近海工程建设与安全防护、海洋 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修复与保护等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基 础研究。重点资助方向如下:(1)极端海洋动力环境的形成机 理和作用机制;(2)海洋工程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机理与控制; (3)陆海水域相互作用与水资源调控;(4)河口海岸泥沙和 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与环境保护;(5)海岸与跨海工程及其防 灾减灾;(6)海洋资源和能源开发基础设施;(7)海洋工程 健康监测与安全评定及全寿命性能分析;(8)海洋工程结构设 施智慧运维与管理。 5.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电传动及控制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放基金 围绕风电传动及控制领域高质量发展,以及重大技术装备 智能化升级,以兆瓦级风电传动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和大型风 电铸件铸造技术,以及智能决策、智能分析、视觉识别和远程 诊断为主攻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资助方向如 下:(1)兆瓦级风电齿轮箱柔性销技术研究;(2)基于特种 刀具加工的齿轮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分析研究;(3)大型铝合金 低压铸造技术研究;(4)大型铝合金铸件成品率影响因素研究; - 7 - (5)轨道交通大型镁合金铸造技术研究;(6)基于毫米波雷 达的扫描识别及安全防护技术研究;(7)重大成套装备自然语 言智能识别系统开发;(8)重大成套装备智能调度及指令跟踪 技术研究;(9)智能起重输送系统智能诊断技术研究;(10) 装卸机械全流程仿真平台研发。 6. 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开放基金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工业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重要工业领 域开展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资助方向如下:(1)高 转矩密度低速直驱永磁电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2)低转矩脉 动直驱永磁电机控制策略与方法;(3)新型高速高可靠永磁电 机及其优化设计方法;(4)高速永磁电机高性能现代控制技术 与方法;(5)超高速永磁电机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6) 大功率永磁电机系统损耗精确计算与热管理技术;(7)大行程 直驱曳引永磁电机系统关键问题与应用技术研究;(8)新能源 汽车用高能效永磁驱动电机现代设计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 (9) 电动汽车永磁驱动电机调速控制策略与方法:基于磁控记忆合 金的新型直线电机系统;(10)新型开关磁阻电机系统;高品 质特种永磁电机系统等。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