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

Ponnenult□旧时光278 页 73.616 MB下载文档
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
当前文档共27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海南师范大学新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评报告及评估材料 - 教学资讯 - 海南师范大学网站.pdf

新办本科专业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物联网工程专业 自评依据与佐证材料 目 录 1.师资队伍........................................................................................................................................................1 1.1 教师学历、学位及职称证................................................................................................................. 2 1.2 科研论文与教改论文....................................................................................................................... 36 1.3 专著与教材....................................................................................................................................... 96 1.4 教师获奖......................................................................................................................................... 112 1.5 专利、软著与科研成果转化......................................................................................................... 118 2.办学条件....................................................................................................................................................126 2.1 主要经费投入................................................................................................................................. 127 2.2 实验设备......................................................................................................................................... 138 2.3 实习、实训基地签约..................................................................................................................... 146 2.4 图书资料......................................................................................................................................... 161 3.课程建设....................................................................................................................................................162 3.1 课程建设......................................................................................................................................... 163 3.2 主要教材选用情况......................................................................................................................... 168 3.3 多媒体教学情况............................................................................................................................. 169 3.4 试题库建设..................................................................................................................................... 169 4.教学管理....................................................................................................................................................170 4.1 教学文件......................................................................................................................................... 171 4.2 教学质量监控................................................................................................................................. 212 4.3 新教师试讲..................................................................................................................................... 239 5.教学质量....................................................................................................................................................242 5.1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及论文............................................................................................................. 243 5.2 学生技能考试证书......................................................................................................................... 274 5.3 学生考研......................................................................................................................................... 274 5.4 学生毕业论文................................................................................................................................. 275 5.5 体育合格率..................................................................................................................................... 275 5.6 毕业实习......................................................................................................................................... 275 5.7 学生反映......................................................................................................................................... 276 1.师资队伍 佐证材料 1 1.1 教师学历、学位及职称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2 科研论文与教改论文 (一)科研论文 胡冠宇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18 篇,11 篇 SCI,6 篇 EI,1 篇北大核心) 1.胡冠宇, 乔佩利. 基于云群的高维差分进化算法及其在网络安全态势预测上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 报(工学版), 2016, 46(2):568-577.(EI) 36 2. 胡冠宇, 乔佩利. 混沌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优化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3):937-943.(EI) 37 3. 杨明, 胡冠宇*(通讯作者), 刘倩. CMA-ES 算法优化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J]. 哈尔滨理工大 学学报, 2017, 22(2):140-144.(北大核心) 38 4. Guan-Yu Hu, Pei-Li Qiao*. Cloud Belief Rule Base Model for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Prediction.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6, 20(5): 914-917. (SCI,影响因子:2.723) 39 5. Guan-Yu Hu, Zhi-Jie Zhou*, Bang-Cheng Zhang*, Xiao-Jing Yin, Zhi Gao, and Zhi-Guo Zhou.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based on hidden BRB model and revised CMA-ES algorithm,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6, (SCI,影响因子:3.907) 40 6. Zhang B C, Hu G Y*(通讯), Zhou Z J, et al.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Based on Directed Acyclic Graph and Belief Rule Base[J]. Etri Journal, 2017, 39(4):592-604. (SCI) 41 7. Zhou Z J, Hu G Y, Zhang B C, et al. A Model for Hidden Behavior Prediction of Complex Systems Based on Belief Rule Base and Power Set[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Systems, 2017, PP(99):1-7.(SCI,影响因子:5.135) 42 8. Wei H, Hu G Y, Zhou Z J, et al. A new BRB model for security-state assessment of cloud computing based on the impact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s[J]. Computers & Security, 2017, 73.(SCI,影响因子:2.650) 43 9. Hang Wei, Guan-Yu Hu, Zhi-Jie Zhou, Pei-li Qiao , Zhi-Guo Zhou, You-Min Zhang. A New BRB Model for Cloud Security States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Large-scale Monitoring Data[J]. IEEE Access, 2017. (SCI,影响因子:3.557) 44 10. Wei He, Pei-li Qiao, Zhi-Jie Zhou, Guan-Yu Hu. A New Belief-Rule-Based Method for Fault Diagnosi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IEEE Access, 2017. (SCI,影响因子:3.557) 45 11. Wei H , Guan-Yu H , Zhi-Jie Z , et al. A new hierarchical belief-rule-based method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2018, 87:33-51. (SCI,影响因子:1.236) 46 12. Yin X, Wang Z, Zhang B, Zhou Z J, Zhao F J, Hu G Y. A double layer BRB model for health prognostics in complex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J]. IEEE Access, 2017, PP(99):1-1. (SCI) 47 13. Feng Z , Zhou Z J , Hu C H, Chang L L, Hu G Y. et al. A new belief rule base model with attribute reliability[J].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18:1-1. (SCI,影响因子:8.415) 48 14. Feng Z , Zhou Z , Hu C , et al. Fault diagnosis based on belief rule base with considering attribute correlation[J]. IEEE Access, 2017, PP(99):1-1. (SCI,影响因子:3.557) 49 15. Zhou Z , Feng Z , Hu C , et al. Fault detection based on belief rule base with online updating attribute weight[C]// 2017 32nd Youth Academic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 (YAC). IEEE, 2017. (EI) 50 16. You Cao, Yingjie Wei, Guanyu Hu. BRB fault diagnosis model based on fault tree analysis. Conference: 2018 Chinese Automation Congress (CAC), 2018.(EI) 51 17. B C Zhang, Y Zhang, L H Wu, G Y Hu(通讯作者). Fault Diagnosis Method of WSN Nodes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and Belief Rule Base. CAA SAFEPROCESS 2019 (EI, 已录用) 52 18. G L Li, Z J Zhou, C H Hu, G Y Hu, Research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heavy trucks in transit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ntropy-based weighting and bi-level Belief Rule Base method. CAA SAFEPROCESS 2019 (EI, 已录用) 53 石春-发表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11 篇,1 篇 SCI 检索,4 篇 EI 检索,2 篇北大核心,其它 4 篇) 19. Shi C , He S Q , Deng Z J , et al. Adaptive access mechanism with delta estimation algorithm of traffic loads for supporting weighted priority in IEEE 802.11e WLANs[J].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2017. (SCI) 54 20. Shi C , Deng Z J , He S Q , Access Mechanism Supporting Weighted Throughput Fairness of Multiple Priority Level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Indian pulp andpaper technical association, Vol. 30, No.5, 2018, pp.55-61. (EI) 55 21. 陈彩霞,石春*(通讯).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of Traffic Flow in Hainan Province Based on Baidu Search. ICEESE 2017, IOP Conf.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128(2018):1-5, 2018. (EI) 56 22. Chen C, Shi C*(通讯).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Model of Supermarket Chain Based on AHP[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6.(EI) 57 23. Deng Z, He S, Shi C, et al. A Mesh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View Map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Home.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6:267-271.(EI) 58 24. 郭学品,罗自强,石春*(通讯作者).基于云模型网购满意度综合评价.统计与决策, 2018, 34(23):60-62.(核心) 59 25. 郭学品,罗自强,张瑜,石春*(通讯作者).基于云模型的网购风险综合评估[J].商业经济研究, 2018(08):60-62. (核心) 60 26. C. Shi, M. Zhao, C. Li, C. Lin and Z. Deng. Construct Optimal Binary Search Tree by Using Greedy Algorithm[C]. ICEMC 2016, Atlantic Press, pp:1045-1049. Shenyang China, May 5,2016-May 7,2016. (CPCI) 61 27. C. Shi, X. Yin, C. Li, R. Xu and S. He. Two Algorithms for Weight Problems[C]. ICEMC 2016, Atlantic Press, pp:1182-1186. Shenyang China, May 6, 2016-May 8, 2016. (CPCI) 62 28. 梁国涛,吴洪丽,李富芸,石春(通讯作者).物联网技术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 识与技术,2018,14(35):236-237. 63 29. 梁国涛,吴洪丽,陆娜,石春(通讯作者).浅析测绘工程在山洪灾害防控及治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 与技术,2018,14(31):235-236. 64 周裕-发表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2 篇,其中 2 篇 EI 检索) 30. Zhou Y , Feng J , He S , et al. Minterm based synthe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synchronous dual-rail encoded functional module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rcuits. IEEE, 2017. (EI) 65 31. Y Zhou, Chun Shi. Synthe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synchronous Dual Rail Encoded Circuits Based on Partial Acknowledgement. Conference: 2017 IEE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C (ASICON). 2017.(EI) 66 曹均阔-发表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 3 篇,其中 2 篇 SCI 检索,1 篇北大核心) 32. Huafeng Wu, Qingshun Meng, Jiangfeng Xian, Xiaojun Mei, Christophe Claramuntand Junkuo Cao*(通讯作者). An Information Entropy Based Event BoundaryDetection Algorith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ymmetry 2019, 11,537,1-17. (SCI) 67 33. Huafeng Wu ,Jiangfeng Xian, Xiaojun Mei, Yuanyuan Zhang, Junkuo Cao*(通讯作者), Prasant Mohapatra. Efficient target detection in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ing data fusi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136 (2019) 53–62 (SCI) 68 34. 沈亚田,黄萱菁,曹均阔*(通讯作者).使用深度长短时记忆模型对于评价词和评价对象的联合抽 取.中文信息学报 .2018, 32(2) (核心) 69 蒋永辉-发表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 3 篇,其中 1 篇北大核心,其它 2 篇) 35. Yonghui Jiang.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Noise Complain System based on Mobile Crowd-sensing;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Shenyang, A, 2017 [C](CPCI-S) 70 36. 蒋永辉*. 基于 UML 和 Java 的图书管理系统建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1). 71 37. 蒋永辉*. 基于 UML 技术的商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福建电脑, 2018, v.34(06):104-105+112. (核心) 72 李富芸-发表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1 篇,其中其它 1 篇) 38. 梁国涛,吴洪丽,李富芸,石春(通讯作者).物联网技术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 识与技术,2018,14(35):236-237. 73 马翠花-发表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3 篇,其中 EI 检索 3 篇) 39. 马翠花, 张学平, 李育涛, et al. 基于显著性检测与改进 Hough 变换方法识别未成熟番茄[J]. 农 业工程学报, 2016, 32(14):219-226. (EI) 74 40. Deng Z , He S , Shi C , et al. A Mesh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View Map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Home.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6. (EI) 75 41. An Algorithm of 3D Mesh Reconstructing Based on the Rendering Pipelin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MIT 2016) (EI) 76 张德望-发表科研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1 篇,其中 EI 检索 1 篇) 42. 陈俊马, 王冰, 张德望. 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整定及优化控制策略研究[J]. 电气应用, 2018(10). 77 张学平-发表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1 篇,其中 EI 检索 1 篇) 43. 马翠花, 张学平, 李育涛, et al. 基于显著性检测与改进 Hough 变换方法识别未成熟番茄[J]. 农 业工程学报, 2016, 32(14):219-226. (EI) 78 李育涛-发表论文(近 3 年发表论文 1 篇,其中 EI 检索 1 篇) 44. 马翠花, 张学平, 李育涛, et al. 基于显著性检测与改进 Hough 变换方法识别未成熟番茄[J]. 农 业工程学报, 2016, 32(14):219-226. (EI) 79 石春-教改论文(近 3 年发表教改论文 10 篇)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李富芸-教改论文(近 3 年发表教改论文 2 篇) 90 91 蒋永辉-教改论文(近 3 年发表教改论文 1 篇) 92 周裕-教改论文(近 3 年发表教改论文 3 篇) 93 94 95 1.3 专著与教材 96 97 C 委 托 翻 译 合 同 合 同 号: 作 品 名: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设计与案例 受 托 人:胡冠宇 责任编辑:魏英杰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4 教师获奖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5 专利、软著与科研成果转化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2.办学条件 佐证材料 126 2.1 主要经费投入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2.2 实验设备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2.3 实习、实训基地签约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2.4 图书资料 经统计,物联网类各类书籍和期刊的数量和占比如下表: 类别 图书 期刊 合计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10572 册 1471 册 12043 册 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983 册 194 册 1177 册 TM(电工技术) 100 册 8册 108 册 物联网相关合计 11655 册 1673 册 13328 册 所有类别 15701 册 2967 册 18668 册 占比 74.23% 56.39% 71.4% 161 3.课程建设 佐证材料 162 3.1 课程建设 1. 专业课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具体内容见光盘) 按最低毕业要求,总学时为 2530,其中必修课学时 2146,选修学时 384,课内教学学时 1688, 实验教学学时 750;总学分 147.5,必修课学分 124.5,选修课学时 23,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21, 课内教学学分 98,实验教学学分 44,课外科技活动学分数 3,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3。 163 2. 课程设置 164 165 166 167 3.2 主要教材选用情况 教材选用 1 公共课 课 程 名 称 使 教 材 名 称 程序设计基础 I 信息技术基础 C 程序设计教程 (第四版) 信息技术基础 用 教 材 课时 授 课 教 师 主 编 出 版 单 位 出版年 份 崔武子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52 李富芸 周玉萍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39 胡冠宇 课时 授 课 教 师 姓 名 职 称 副教 授 副教 授 2 专业(专业基础)课 使 课 程 名 称 用 教 材 教 材 名 称 主 编 出 版 单 位 出版 时间 - 姓 名 职 称 物联网硬件基础 《电子技术》 李少纲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86 周裕 讲师 面向对象程序 Java 面向对象 设计 程序设计 董小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9 莫壮坚 严蔚敏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69 龙海侠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 语言版 第 2 版) 副教 授 副教 授 副教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雷景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69 曹均阔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7 版) 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52 卢朝晖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及应用 (第 3 版) 吴建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52 石春 高建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52 周裕 郭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52 马翠花 刘伟荣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52 胡冠宇 何书前 自编讲义 2018 34 何书前 李莉平 科学出版社 2014 52 罗志刚 郭忠文 科学出版社 2017 34 周裕 讲师 张尧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51 张志超 讲师 郭忠文 科学出版社 2017 52 石春 张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34 胡冠宇 RFID 原理及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 无线传感网技术 物联网 RFID 原理与 技术(第 2 版) 第一行代码 Android 物联网与无线传感 器网络 云计算 自编讲义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 及应用 应用教程 物联网规划 物联网系统设计开 与设计 发方法与应用 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 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安全技术 物联网系统设计开 发方法与应用 物联网安全教程 168 授 教授 副教 授 讲师 实验 师 副教 授 教授 副教 授 副教 授 副教 授 大数据处理 数据科学导引 欧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34 付海艳 教授 专业外语 物联网专业英语 谷学静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34 周裕 讲师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9 莫壮坚 2016 52 蒋永辉 ARM Cortex-A9 多 嵌入式系统 核嵌入式系统开发 杨福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出版社 教程 物联网通信技术 通信原理教程 WEB 高级 Python 语言程序设 程序设计 计基础(第 2 版) Linux 操作系统 Linux 操作系统基 及应用 础、原理与应用 李卫东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34 石春 嵩天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34 周裕 张玲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34 胡冠宇 副教 授 副教 授 副教 授 讲师 副教 授 3.3 多媒体教学情况 专业主干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等)的课程覆盖率为 100%, 多媒体理论教学运用率达 100%,部分实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率超过 60%。另外,物联网工 程专业已有 7 门主要课程实现了课程资源网络共享及在线课程建设,已经建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 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课程 ppt 具体内容见光盘。 3.4 试题库建设 目前核心专业课程有 16 门,有 15 名门课程建立了试题库,占主干课程的 93.75%。其中,每门 课程试题库至少包含 6 套试卷的题量,且均有参考答案。这些课程中有 13 门课程又建立了在线题库, 可进行在线抽题考试。建立题库的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 I》、《程序设计 II》、 《物联网硬件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 原理及应用》、《移动互联网 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操作系统》。 试题库具体内容见光盘。 169 4.教学管理 佐证材料 170 4.1 教学文件 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文件情况一览表 序号 教学文件名称 序号 教学文件名称 序号 教学文件名称 1 人才培养方案 11 多媒体课件教案 21 听课及评教相关文件 2 课程进度计划 12 教学日历 22 在线课程建设申报 3 课程教学大纲 13 专业课表 23 期中教学自查 4 实验指导书与教学大纲 14 开课计划 24 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5 见习指导书(见习档案) 15 教材征订计划 25 成绩比例调整 6 实习指导书(实习档案) 16 课程改革总结 26 考核方式改革 7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 17 实践周开展方案 27 考务管理文件 8 专业课程档案 18 实验室管理文件 28 期末考试工作手册 9 专业教师业务档案 19 期中教学总结 29 物联网工程招生简章 10 专业试卷档案 20 听课情况汇总 30 学生守则 上述教学文件已经全部归档至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办资料室,部分电子版文件见光盘。上述主 要教学文件如下所示: 一、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 机、通信和传感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在 智慧旅游、现代农业、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监测等多领域,胜任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 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 息类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物联网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物联网设计、开发、维 护、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2.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程科学知识; 3.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 171 貌; 4. 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解物理世界与数字 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射频识别、 传感器原理、传感器网络、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 5. 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知识、 方法和技术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6. 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资料及文献的收集组织能力,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具 有终身学习意识及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7. 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职业沟通、团队协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 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 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 4 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 3 年,最长不得超过 7 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 物联网硬件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W、数据结构 W、数据库原理 W、计算机组成原理 W、嵌入式系统、计算机 网络、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 原理及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W、无线传感网技术、操作系统、物联网工程。 五、各类课程学分分配 1. 课程学分结构 课程类别 比例 (不保留小 数点) 备注 42 28% 将计算机类的 公共课归入学 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 学分要求 必修 35 选修 7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25 23.5 16%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45 45 31% 专业拓展课程 选修 16 16 11% 实践课程(不含课内实 验) 必修 21 21 14% 必修 124.5 选修 23 通识教育课程 合 计 172 小计 147.5 84% 16% 2.开课规划 统 计 学分总数 周学时数 课程门数 考试门数 第 1 学期 20.5 21 9 3 第 2 学期 21 25 9 4 第 3 学期 27 26 9 5 第 4 学期 26 24 9 2 第 5 学期 21 20 8 5 第 6 学期 14 16 7 2 第 7 学期 13 14 6 0 第 8 学期 12 0 2 0 学期 六、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获得14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23.5学分,专业核 心课程45学分,专业拓展课程16学分,实践课程21学分,即可毕业,发给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教学大纲及进度计划 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汇编、实验大纲汇编、教学进度计划、见习方案、实习方案等内容可见光盘。 其他纸质版的材料,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档案、见习实习报告及相关表格、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已整 理好放置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办资料室。 三、课程档案、试卷档案 173 174 四、教师业务档案 五、教学日历 175 176 六、教师课表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4.2 教学质量监控 一、管理制度 篇幅限制,此处只列出目录,具体内容见光盘 212 213 214 215 216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学年:15-16 学年 2015.11.18 参会人员 学期:第(1)学期 地点 信息 206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宋春晖、罗志刚) 15 级物联网 1 班、2 班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 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 学生代表发言 1)老师课外辅导不够到位,同学反映希望物理老师和高数老师多提供一些辅导 资料以及与学生课外互动多一点。 2)英语老师吐词不太清楚,希望讲课可以改善。 3)英语课,英语的练习题没有详解答案。 4)口语方面的练习时间较少。 5)理科的习题课较少,有一些难题没有时间处理,希望可以多上一些习题课。 6)有一些老师认为有很多知识我们已经学过,有些时候这些知识就略去不讲, 其实大家还需要老师再帮大家提点一下,帮大家回忆。 7)高数老师讲课进度太快,很难理解,部分学生跟不上。 8)尽量不要安排到没有电风扇的教室上课 9)高数课程教学速度尽量放慢一些 10)信息楼很多教室没有空调,天气炎热。 11)信息楼座椅损坏很多。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1)主要教学问题:公共课程教师上课方法需要改进,争取安排习题课。 2)教学环境问题:信息楼教室空调、桌椅问题(向教务处反映) 217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学年:15-16 学年 2016.5.12 参会人员 学期:第(2)学期 地点 信息 107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罗志刚) 15 级物联网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 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 学生代表发言 1)有些课程的 PPT 或讲稿陈旧,跟课本不匹配,重点不突出,或过多的依靠 PPT 或教材,和学生没有互动较少。 2)有些教师对学生指导较少、课后与学生接触不多,作业批改不及时,导致学 生评价不好。 3)对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认知度还是比较低。 4)依赖 PPT 教学会使老师懒于备课,整堂课的质量都比较低。所以要正确利用 PPT,而不是滥用。 5)要突出知识重点。由于 PPT 教学的出现使很多老师都是以翻完 PPT 为目的的 而重点知识就略略地讲过去了,因此学生就会容易混乱。 6)讲课时注重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现在普遍的大学老师所讲的内容都比较零 散,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做题时没有整体思路。 7)老师都只是随便讲完课就算了,并不关心学生是否懂了。 8)表示我们的课安排的太不合理了,课都在早上一二节或者下午一二节,没时 间睡午觉,让人上课精神非常的不好,影响课堂效率。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1)主要教学问题:教学手段需要改进,提高 PPT 质量。 2)教学安排问题:注意排课时间安排。 218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学年:16-17 学年 2016.11.15 参会人员 学期:第(1)学期 地点 信息 109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宋春晖) 15 级物联网、16 级物联网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 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 学生代表发言 15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建议以后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可以都改为机房课,因为当老师在大屏幕上演示 时那些英文字母很难看清楚,只有坐在靠近屏幕的那一小片的同学能看清,而后 面几排和斜方的同学看起来很吃力。多数时候老师都会操作演示,因看不清楚, 班里不少同学不知已经多少次听不好课了。 2)上课时,经常出现一些设备不够和损坏现象,浪费了很多的上课时间。 3)有些教室的桌椅损坏比较多,教室里太闷热,热的上课都静不下心来学习。 4)信息 108 和 107 的桌椅被搬空了,很多同学上课都没位置坐。 5)有的老师讲课方式有点沉闷,特别还是放在下午的时间上,学生都不怎么愿 意听课。 16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高数进度太快,跟不上。 2)信息 206 投影仪根本看不清楚。 3)建议学校增加高数习题课,辅导我们课后习题。 4)建议学校在教室装空调,教室上课实在太热了,根本没法静心学习。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1)向数统学院反馈高数课程存在问题。 2)向学院反馈教室各种设备的完善及管理问题 219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参会人员 学年:16-17 学年 2017.5.11 学期:第(2)学期 地点 信息 205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宋春晖,罗志刚) 15 级物联网、16 级物联网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 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 学生代表发言 15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信息楼有些实验室设备故障率比较高,上实验课的时候设备不够用。 2)和学生沟通时最重要的,要把书本上的语言变化成最好是口语的形式和学生 沟通。如果能带着学生一起来解决问题最好。 3)有时候脱离实际太远,希望能有结合企业生产相关来讲那非常好。不要拿着 个 ppt 在上面自顾自的讲,最好板书,让学生跟着思路一步一步的来,能经常和 学生沟通。 4)尽量不要安排到没有电风扇的教室上课。 16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三节连排课不合理,大多数同学认真听两节精神就不集中了。 2)有些大类课老师总是在往自己学院挖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只能在课上的时候向老师询问问题,下课后没有问问题的途径。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建议教学环节加强师生互动,多与学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220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参会人员 学年:17-18 学年 2017.11.14 地点 学期:第(1)学期 信息 109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宋春晖,罗志刚) 15 级物联网、16 级物联网、17 级物联网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 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 学生代表发言 15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某些课程理论太强,老师讲的太深奥,又没有实验条件,很难理解,学不懂, 老师讲的太随性了,一拓展知识,一节课就过去了,最后感觉也没听会啥,学生 不理解为什么要开这样的课。 2)某些课程上课基本不按教材讲,而且教材 98 元特别贵,上课很随意,讲课内 容重难点不突出,内容之间衔接不好,授课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老师讲的内 容之间有什么关联,学习积极性不高,迟到较多。 3)某些课程太理论抽象,学生听不懂,实验课不知道做什么,实验条件差。 4)学院实验室的电脑希望更新下,我们做实验一般都是要 64 位的操作系统,32 位的系统做实验特别不方便。 16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某些课程难点老师没亲自操作,不够详细; 2)某些课程老师讲课细致,也布置作业,但没有批改; 3)上课时,如果学生不听讲,玩手机要严打严抓,不要视而不见。 4)希望图书馆快点建成,不然每次都不想找教室自习。 17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有的老师对习题的讲解不太多,光顾着讲课了; 2)有的老师应该多注重课堂气氛。 3)教室太热,建议安排到机房上课。 4)教室的白板反光看不见(可以换窗帘)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221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参会人员 学年:17-18 学年 2018.5.11 学期:第(2)学期 地点 信息 205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宋春晖,罗志刚) 15 级物联网、16 级物联网、17 级物联网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学生代表发言 15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增加有实际性意义的实验项目,配备相应硬件,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开放实验室,方便学生做项目。 3)为毕业生提前做就业指导。 4)建议本系建立专门的考研教室,方便考研学生自习,并请本系老师为考研的 同学做考研辅导。 16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加强课堂与学生交互,多多提问,不要满堂灌,一直给学生讲解。 2)加大作业检查和讲解力度,习题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要高度重视。 3)对于不来上课的学生,要通知到位,让学生了解不来上课的后果,比如会挂 科,拿不到毕业证,会被退学等等。 4)物联网实验室能否有那种综合的实验平台做与实际应用类似的实验。 17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某些老师上课声音小。 2)线代老师讲课太快。 3)物理老师讲课不考的点不要讲太多,讲主要的。 4)线代老师尽量讲得让人听懂,可以多过几遍。 5)按时上下课,不要拖堂。 6)个别老师经常随意调课换课,打乱我们的学习计划 7)建议物理老师不要那么死板,对于学生的建议没有给出合理的结果。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建议学院加强实验室建设,并加强听课评课,提升教学质量。 222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参会人员 学年:18-19 学年 2018.11.9 学期:第(1)学期 地点 信息 206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宋春晖,罗志刚) 16 级物联网、17 级物联网、18 级物联网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学生代表发言 16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部分老师上课声音太小,后排听不清。 2)某些课程课本利用率太低,老师给的辅导视频和课本内容存在不完全一致的 情况。 3)老师授课内容太过于表面,所学课程不能与实践相结合。 4)希望学院对于参加比赛的同学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 17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5)建议实验室多购置学生比赛所需器材,方便学生学习并参赛; 6)某些课程实验较难,无法当堂课完成,能否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完成实验作 业; 7)我觉得有个别老师讲课没有讲仔细,没有深入的讲,只是口头点一下,没有 手把手教我们具体怎么做,平常作业一大堆。 8)有些艰森枯涩的学科老师讲起来也比较沉闷。 18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数学老师除了讲课之外,应该多讲讲布置的作业,有的时候作业做错了,但 也不知道该怎么改; 2)高数课讲慢点,让我们更好的掌握老师讲的内容。 3)信息技术基础课的内容太多太杂了,希望老师能帮我们梳理下学习的方法。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223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期中教学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系(部):物联网工程系 时间 参会人员 学年:18-19 学年 2019.5.16 学期:第(2)学期 地点 信息 206 学院教学督导(周玉萍、宋春晖,罗志刚) 16 级物联网、17 级物联网、18 级物联网学生代表 会议内容 1.教学督导讲话,请各班代表反映本学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等问题、建议。 2.学生代表发言 16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某些课程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外,老师能否带学生做一些实际的项目,增强学 生的动手能力。 2)学院的考研教室太小了,能否再增加一个专门的考研教室,方便学生准备考 研。另外,能否成立本系考研的学生群,方便老师指导。 3)某些课程上课气氛不活跃,希望老师讲课能有趣一些。 17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有部分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抓重点来讲,总是说一些无关的话题,导致期末没 复习好,希望老师上课抓重点来讲,让同学们有良好的期末复习做准备。 2)某些课程上课互动不强,主要原因教师讲课枯燥,比如:课件没有配图或者 一直念 PPT 等等。 3)某些老师没有对学生们进行考勤,导致很多学生误以为教师上课不点名,最 后班上有几个学生不来上课去做其他事情也不请假。希望教师以后能经常点名, 也希望学校领导也严抓考勤。 18 级物联网学生意见: 1)希望老师上课声音大一点,正确使用麦克风 2)希望老师能够对普通话努力一点,有时候学生真的听不懂 3)希望及时补修更新教学设备 4)有的教室没有空调,老师上课声音又小,有时候老师为了上课还关了风扇 5)数学老师上课的方式比较单一,声音也比较小 3.教学督导总结会议 22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试工作管理规定 一、 命题和印卷 主讲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全面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选用恰当的考试 形式。不论采用何种考核方式,命题教师均应同时命出份量、难度相当的 A、B 两套题。 同一年级 A、B 卷不得有题目和题型完全相同的内容;题型不同,内容完全相同的分数 不得超过 30%;同一门课程相邻的两个年级试卷中题目和题型完全相同的分数不得大于 30 分。 命题完成后,需按教务处要求填写“命题审批表”,准备 A、B 样卷和答案参考标 准。公共课考试因场次原因,需准备多套试卷,保障考试过程不因试题重复使用出现 漏题状况。 样卷由任课教师交文印室排版、打印,自行交系(部)主任、教学院长,系(部) 主任和教学院长要严格把好质量关,认真审核,并审批表上签字。教学院长确定最后 选用的试卷。 考卷付印前,任课教师需再次检查样卷内容正确性,确认无误后在样卷背后签字。 考查课由任课教师自行印卷,样卷(电子版和已签字确认的纸质版)交回教务办保管。 考试课需至少在考前 10 天将样卷(电子版和已签字确认的纸质版)交教务办,由教务 办统一付印。 二、 考试过程 (一)安排 考查课:随堂考试,原则上按最后一次上课时间安排,考试时间须至少提前一周 给教务办报备,如所在教室不能满足单人单座要求,需联系申请教室。如超过 30 人以 上,要求配备两名监考员。 考试课:按教务处统一安排执行,如教师要求机试环境,需在交样卷时,联系教 务办报备。 教务办根据考试场次情况做出巡视安排。 (二)过程 考务人员需按时准备试卷,确保考试正常进行,根据科目需要准备草稿纸,做好 收发卷登记,及时处理上报的考试突发事件。 225 任课教师需按考试安排,在课程考试当天到考场阅卷(开考后 30 分钟内)。 监考员提前二十分钟到指定地点领卷,按考场座位表(没有考场座位的,可临时 做出要求,不可放任学生随意入座,避免考试违纪情况发生)。严格履行监考职责, 关爱考生,积极预防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考试结束后按学号清点、整理试卷,认真填 写“考场记录表”,做好缺考、违纪等情况登记,考试结束后按时一并交回教务办。 巡视员按要求巡查考场,处理考试突发事件。 (三)成绩上报 课程考试结束后,三天内完成评卷和成绩上报工作。安排在学期最后一天考试的 科目,需按教务处要求加紧完成评卷和成绩上报工作。公共课因集体评卷原因,需在 考后一周内完成评卷和成绩上报工作。两个班以上考试的课程,需进行集体评卷,由 系主任统一安排。 成绩上报按学生类别(重修、补考、缓考等系统上没出现信息的学生,需按指定 格式另登记,由教务办统一处理)登录,试卷由任课教师按成绩单归类排序、整理, 装盒。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上报成绩,需书面申请,报教学院长同意,并教务处同意 方可延迟。 公共课、公选课成绩单和质量分析表按成绩单一式四份打印上报,专业课按一式 三份打印上报,成绩单报送时要认真填充相关内容(考核方式、时间等信息)。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二、听课情况 院领导、物联网工程系领导、教师都坚持听课,并配合学校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教学检查中发现 的问题,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成立以来,学院院长听课年均 8.29 次,教学副院长听课 年均 7.43 次,系主任听课年均 5.71 次,教学管理人员(包括院督导)听课总数为 182 节,人年均 13 次,各任课教师互相听课年均 6 次以上。建立了新教师必须进行试讲,院领导、教研室集体听课, 考核合格后方能上课的制度。有完整的教学状态统计情况(包括考勤、课堂、考试、分数等记录)。 具体听课情况见下列听课汇总表: 226 海师师范大学 信息 学院教师听课情况汇总表 2015 —2016 学年度第一 学期 序号 教师姓名 职务 职称 听课节数 1 吴丽华 院长 教授 12 节 2 林明才 书记 讲师 9节 3 何书前 教学副院长 教授 6节 4 林峰 辅导员 讲师 7节 5 曹均阔 物联网系主任 副教授 8节 6 付海艳 计算机系主任 教授 6节 7 徐 冬 副教授 7节 8 吴淑雷 教授 6节 9 蒋文娟 副教授 7节 10 莫壮坚 讲师 7节 11 张瑜 副教授 10 节 12 邓正杰 副教授 6节 13 冯义东 副教授 14 节 14 冯建平 教授 6节 15 黄成 教授 8节 16 罗志刚 副教授 8节 17 郑志群 副教授 9节 18 邱春辉 副教授 8节 19 方云端 副教授 9节 20 陈睿渊 讲师 6节 21 王觅 副教授 16 节 22 龙海侠 副教授 6节 23 刘晓文 教授 6节 24 符谋松 讲师 6节 25 陆 副教授 7节 娜 教育技术系主任 电子商务系主任 227 备注 26 程明雄 副教授 6节 27 陈彩霞 副教授 6节 28 宋春晖 教授 10 节 29 张仙锋 教授 30 文斌 31 出国 教授 10 节 张秀虹 教授 8节 32 罗自强 副教授 6节 33 蒋永辉 副教授 9节 34 林 松 讲师 7节 35 吴洪丽 副教授 36 韩冰 讲师 6节 37 石春 副教授 6节 38 周玉萍 教授 6节 39 林红燕 副教授 40 李富芸 副教授 8节 41 吴兴惠 副教授 9节 42 邢海花 教授 6节 43 郭学品 副教授 9节 44 薛以胜 副教授 9节 软件工程系主任 信息技术教学部 主任 学习 … 全院教师 听课总节 数 321 全院教师总人 数 44 教师人均听课节数 228 7.30 海师师范大学 信息 学院教师听课情况汇总表 2015 —2016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序号 教师姓名 职务 职称 听课节数 1 吴丽华 院长 教授 8节 2 何书前 科研副院长 教授 10 节 3 张学平 教学副院长 教授 8节 4 曹均阔 物联网系主任 副教授 6节 5 周裕 讲师 6节 6 付海艳 7 徐 冬 副教授 8节 8 吴淑雷 教授 6节 9 蒋文娟 副教授 6节 10 莫壮坚 讲师 8节 11 张瑜 副教授 12 节 12 邓正杰 副教授 6节 13 冯义东 副教授 7节 14 冯建平 教授 6节 15 黄成 教授 7节 16 罗志刚 副教授 8节 17 郑志群 副教授 6节 18 邱春辉 副教授 6节 19 方云端 副教授 7节 20 陈睿渊 讲师 9节 21 王觅 副教授 10 节 22 龙海侠 副教授 23 刘晓文 24 计算机系主任 教育技术系主任 电子商务系主任 教授 产假 出国 教授 3节 符谋松 讲师 6节 25 陆 娜 副教授 7节 26 程明雄 副教授 6节 27 陈彩霞 副教授 6节 28 宋春晖 教授 25 节 29 张仙锋 教授 30 文斌 31 软件工程系主任 产假 教授 4节 张秀虹 教授 5节 32 罗自强 副教授 6节 33 蒋永辉 副教授 6节 229 备注 34 吴洪丽 副教授 6节 35 韩冰 讲师 6节 36 石春 副教授 10 节 37 周玉萍 教授 18 节 38 林红燕 副教授 6节 39 李富芸 副教授 6节 40 吴兴惠 副教授 9节 41 邢海花 教授 8节 42 郭学品 副教授 8节 43 薛以胜 副教授 9节 信息技术教学部主任 ... 全院教师听课总节数 310 节 全院教师总人数 43 人 教师人均听课节数 7.2 节 海师师范大学 信息 学院教师听课情况汇总表 2016 —2017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序号 教师姓名 职务 职称 听课节数 1 吴丽华 院长 教授 8节 2 何书前 科研副院长 教授 8节 3 张学平 教学副院长 副教授 6节 4 曹均阔 物联网系主任 副教授 6节 5 周裕 讲师 6节 6 付海艳 教授 7 徐 冬 副教授 7节 8 吴淑雷 教授 6节 9 蒋文娟 副教授 8节 10 莫壮坚 讲师 8节 11 张瑜 教授 6节 12 邓正杰 计算机系主任 讲师 8节 13 冯义东 教育技术系主任 教授 9节 14 冯建平 教授 6节 15 黄成 教授 6节 16 罗志刚 副教授 8节 17 郑志群 副教授 7节 230 备注 产假 18 邱春辉 讲师 6节 19 方云端 副教授 12 节 20 陈睿渊 讲师 6节 21 王觅 副教授 18 节 22 龙海侠 副教授 23 刘晓文 24 电子商务系主任 出国 教授 6节 符谋松 讲师 6节 25 陆 娜 副教授 9节 26 程明雄 副教授 6节 27 陈彩霞 副教授 6节 28 宋春晖 教授 6节 29 张仙锋 教授 30 文斌 31 软件工程系主任 产假 教授 8节 张秀虹 教授 9节 32 罗自强 副教授 6节 33 蒋永辉 副教授 6节 34 吴洪丽 副教授 6节 35 韩冰 讲师 6节 36 石春 副教授 6节 37 周玉萍 教授 16 节 38 林红燕 副教授 8节 39 李富芸 副教授 6节 40 吴兴惠 副教授 9节 41 邢海花 教授 8节 42 郭学品 副教授 6节 43 薛以胜 副教授 7节 44 胡冠宇 副教授 6节 信息技术教学部主任 … 全院教师听课总节数 307 节 全院教师总人数 231 44 人 教师人均听课节数 7.5 节 海师师范大学 信息 学院教师听课情况汇总表 2016 —2017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序号 教师姓名 职务 职称 听课节数 1 吴丽华 院长 教授 8节 2 何书前 科研副院长 教授 8节 3 张学平 教学副院长 副教授 12 节 4 曹均阔 副教授 4节 5 周裕 讲师 6节 6 付海艳 教授 4节 7 徐 冬 副教授 6节 8 吴淑雷 教授 6节 9 蒋文娟 副教授 6节 10 莫壮坚 讲师 6节 11 张瑜 教授 8节 12 邓正杰 讲师 12 节 13 冯义东 教授 16 节 14 冯建平 教授 6节 15 黄成 教授 6节 16 罗志刚 副教授 8节 17 郑志群 副教授 8节 18 邱春辉 讲师 6节 19 方云端 副教授 12 节 20 陈睿渊 讲师 6节 21 王觅 副教授 6节 22 龙海侠 23 刘晓文 24 计算机系主任 教育技术系主任 副教授 电子商务系主任 出国 教授 4节 符谋松 讲师 6节 25 陆 娜 副教授 6节 26 程明雄 副教授 6节 27 陈彩霞 副教授 6节 28 宋春晖 教授 20 节 29 张仙锋 教授 6节 30 文斌 教授 6节 31 张秀虹 教授 6节 32 罗自强 副教授 6节 33 蒋永辉 副教授 6节 软件工程系主任 232 备注 34 吴洪丽 副教授 6节 35 韩冰 讲师 6节 36 石春 副教授 8节 37 周玉萍 教授 16 节 38 林红燕 副教授 6节 39 李富芸 副教授 6节 40 吴兴惠 副教授 9节 41 邢海花 教授 9节 42 郭学品 副教授 6节 43 薛以胜 副教授 8节 44 胡冠宇 物联网系主任 副教授 5节 323 节 全院教师总人数 44 人 信息技术教学部主任 … 全院 教师 听课 总节 数 教师人均听课 节数 7.3 节 海师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师听课情况汇总表 2017 —2018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序号 教师姓名 职务 职称 听课节数 1 吴丽华 院长 教授 8 2 张学平 教学副院长 教授 10 3 刘晓文 副院长 副教授 6 4 卢朝晖 副院长 教授 3 5 龙海侠 电子商务系主任 副教授 6 6 邓正杰 计算机系主任 副教授 8 7 王觅 教育技术系主任 副教授 6 8 胡冠宇 物联网系主任 副教授 3 9 周玉萍 信息技术教学部主任 教授 17 10 陈彩霞 副教授 6 11 陈睿渊 讲师 6 12 程明雄 副教授 6 233 备注 13 方云端 副教授 6 14 冯建平 教授 6 15 冯义东 副教授 14 16 符谋松 讲师 8 17 付海艳 教授 8 18 郭学品 副教授 6 19 韩冰 讲师 6 20 黄成 教授 7 21 蒋文娟 副教授 22 蒋永辉 副教授 6 23 李富芸 副教授 6 24 林红燕 副教授 6 25 陆娜 副教授 26 罗志刚 副教授 18 27 罗自强 副教授 6 28 莫壮坚 讲师 6 29 邱春辉 讲师 6 30 石春 副教授 7 31 宋春晖 教授 15 32 文斌 教授 5 33 吴洪丽 副教授 6 34 吴淑雷 教授 6 35 吴兴惠 副教授 6 36 邢海花 教授 8 37 徐冬 副教授 6 38 薛以胜 副教授 8 39 张秀虹 教授 12 40 张瑜 教授 8 234 休产假 休产假 教学督导 督导 41 郑志群 副教授 8 42 周裕 讲师 6 全院教 师听课 总节数 301 44 教师人均听 课节数 全院教师总人数 6.8 海师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师听课情况汇总表 2017—2018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序号 教师姓名 职务 职称 听课节数 1 吴丽华 院长 教授 8 2 张学平 教学副院长 教授 8 3 刘晓文 副院长 副教授 6 4 卢朝晖 副院长 教授 8 5 龙海侠 电子商务系主任 副教授 6 6 邓正杰 计算机系主任 副教授 8 7 王觅 教育技术系主任 副教授 8 8 胡冠宇 物联网系主任 副教授 6 9 周玉萍 信息技术教学部主任 教授 20 10 陈彩霞 副教授 6 11 陈睿渊 讲师 6 12 程明雄 副教授 6 13 方云端 副教授 8 14 冯建平 教授 8 15 冯义东 副教授 10 16 符谋松 讲师 6 17 付海艳 教授 8 18 郭学品 副教授 6 19 韩冰 讲师 6 235 备注 20 黄成 教授 21 蒋文娟 副教授 22 蒋永辉 副教授 6 23 李富芸 副教授 6 24 林红燕 副教授 6 25 陆娜 副教授 6 26 罗志刚 副教授 12 27 罗自强 副教授 6 28 莫壮坚 讲师 8 29 邱春辉 讲师 6 30 石春 副教授 6 31 宋春晖 教授 13 32 文斌 教授 6 33 吴洪丽 副教授 7 34 吴淑雷 教授 6 35 吴兴惠 副教授 8 36 邢海花 教授 37 徐冬 副教授 6 38 薛以胜 副教授 9 39 张秀虹 教授 16 40 张瑜 教授 6 41 郑志群 副教授 8 42 周裕 讲师 6 全院教 师听课 总节数 308 全院教师总人数 42 236 7 休产假 教学督导 督导 休产假 教师人均听 7.333333333 课节数 海师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师听课情况汇总表 2018—2019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序号 教师姓名 职务 职称 听课节数 1 吴丽华 院长 教授 6 2 刘晓文 副院长 副教授 6 3 卢朝晖 副院长 教授 8 4 龙海侠 系主任 副教授 9 5 邓正杰 系主任 副教授 9 6 王觅 党校副校长、系主任 副教授 8 7 胡冠宇 系主任 副教授 6 8 周玉萍 信息技术教学部主任 教授 27 9 陈彩霞 副教授 6 10 陈睿渊 教授 8 11 程明雄 副教授 6 12 方云端 副教授 7 13 冯建平 教授 6 14 冯义东 副教授 6 15 符谋松 讲师 6 16 付海艳 教授 8 17 郭学品 副教授 6 18 韩冰 讲师 6 19 黄成 教授 8 20 蒋文娟 副教授 6 21 蒋永辉 副教授 6 22 李富芸 副教授 6 23 林红燕 副教授 6 24 陆娜 副教授 6 237 备注 含为教学审核 评估准备的 7 次 院督导组长 25 罗志刚 副教授 16 26 罗自强 副教授 6 27 莫壮坚 讲师 6 28 邱春辉 讲师 6 29 石春 副教授 6 30 宋春晖 教授 6 31 文斌 教授 6 32 吴洪丽 副教授 6 33 吴淑雷 教授 6 34 吴兴惠 副教授 6 35 邢海花 副教授 0 36 徐冬 副教授 6 37 薛以胜 副教授 6 38 张秀虹 教授 16 39 张瑜 教授 6 40 郑志群 副教授 8 41 周裕 讲师 6 42 张学平 副教授 9 43 张德望 助教 7 44 张瑛 实验师 6 45 张鸿燕 讲师 6 新入职 46 张志超 助教 0 新入职 全院 教师 听课 总节 数 328 46 教师人均 听课节数 7.130434783 系主任 学院督导 全院教师总人数 三、学生评教情况 由于数量众多,评教情况汇总表可见光盘 238 看课 30 节 休产假 4.3 新教师试讲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胡冠宇(博士)试讲和学科专业面试考察情况 2016 年 6 月 21 日下午,学院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部分教师,对哈尔滨理 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方向)前来我院应聘的胡冠宇(博士、讲师)进行了试讲和 专业面试考查。 一、参加听课、面试的教师(人员) 吴丽华 马生全 何书前 张 瑜 冯义东 张仙锋 曹均阔 刘晓文 文斌 石春 周裕 二、试讲地点:海师实验大楼,12 层微格多媒体教室 三、试讲的课程及担任的课程 试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 可担任的本专业课程有: 《物联网概论》、《无线传感网》、 《物联网安全》、《网络安全管理》 四、试讲和面试情况 课堂讲述语言流畅、清晰生动。教学内容讲解条理清楚,概念原理准确。教学内容充实并重点 突出。能较好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授课。讲解过程中教材内容处理较好,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本 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该教师为人诚实、业务能力很强、素质较高。本学科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向明确,具备较高 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符合我学院计算机专业急需引进的专任教师、硕士点申报学科方向急需人才。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6 年 6 月 21 日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拟引进胡冠宇博士的报告 一、拟引进人才的基本情况 1、个人基本情况 胡冠宇,男,汉族,1982 年 6 月生,已婚;黑龙江哈尔滨市人,中共党员; 2016 年 7 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方向获得工学 239 博士学位。该同志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如下: 2011 年–2016 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 息安全方向(博士); 2007 年–2010 年,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 安全方向(硕士); 2001 年–2005 年,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信 息网络方向(本科); 2005 年 7 月–至今,长春工业大学任教。 2、科研情况 该同志本学科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向明确,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11 篇(其中,SCI 论文 3 篇,EI 期刊论文 3 篇,中文核心论文 2 篇);主持或参与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 6 项,参编教材 3 部; 获得各类教学奖励 8 项;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2 项。(详见胡冠宇个人简 历)。 二、面试情况 2016 年 6 月 21 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组织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 部分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对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的胡冠宇(博士)进行了应聘试 讲和专业面试考查工作。该同志课堂讲述语言流畅、清晰生动,教学内容讲解条 理清楚,概念原理准确。教学内容充实并重点突出。讲解过程中教材内容处理较 好,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能较好地使用现代化教学 方式授课,课件制作美观生动有效。 三、引进的理由(拟加入的学科或团队,现有学科或团队情况,其加入 能起到什么效果) 240 该教师符合我学院新办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急需引进的专任教师。 并且业务能力较强、素质较高,年轻有为,具备较强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 是现学校特色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二级学科方向的 学术骨干人才。 四、单位录用意见 经学院组织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面试考核,学院领导班子集体 研究决定:该同志符合学院专业教师和学科人才引进的条件,拟同意引入。 五、其配偶情况 该同志已婚,本人提出希望随调配偶。 该同志配偶情况为:贾楠(女),黑龙江人,民革党员,1982 年出生。 2005 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2012 年获得长 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在职)。现在吉林长春市交通银行 卫星支行任管理经理。(详见个人简历)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6 年 6 月 22 日 241 5.教学质量 佐证材料 242 5.1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及论文 收篇幅限制,此处仅列出一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学生发表论文 271 272 273 5.2 学生技能考试证书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英语四级 56 63% 英语六级 13 15% 计算机二级 23 26% 计算机三级 2 2.3% 计算机四级 1 1.1% 普通话等级考试 20 22.5% 教师资格证书 19 21.3% 机动车驾驶证 15 16.9%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2 2.3% 软考中级 7 7.9% 软考高级 1 1.1% 法律职业资格证 1 1.1% 由于数量众多,上述证书电子版可见光盘 5.3 学生考研 2015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录取情况汇总表 姓名 录取学校 学校类型 班级 余绪杭 海南师范大学 省部共建高校 2015 物联网 1 班 张梦梦 西北民族大学 省部共建高校 2015 物联网 1 班 陈媛 火箭军工程大学 2110 重点军校,A-学科 2015 物联网 2 班 袁琪 华南师范大学 211 高校 2015 物联网 2 班 彭妍 火箭军工程大学 2110 重点军校 2015 物联网 2 班 郭子嘉 香港浸会大学 世界知名大学 2015 物联网 2 班 程云舟 西南大学 985 高校 2015 物联网 2 班 上述结果为学校最终统计结果, 274 5.4 学生毕业论文 由于数量众多,毕业论文电子版以及相关材料可见光盘。 5.5 体育合格率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的要求,进行体育合格考核。 2015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生体育合格率为 100%。 2015 级物联网工程学生体育考试合格率一览表 项目名称 2015 实测人数 合格人数 不合格人数 合格率 大学体育(一) 89 89 0 100% 大学体育(二) 89 89 0 100% 大学体育选项(一) 89 0 100% 大学体育选项(二) 89 0 100% 体育达标(一) 89 0 100% 体育达标(一) 89 0 100% 0 100% 0 100% 89 物联 89 网工 程专 业 89 89 合计 平均值 89 89 体育考试成绩登记可见光盘 5.6 毕业实习 主要依据材料: 1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组织机构、实习生名单 2 物联网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计划 3 物联网工程毕业实习单位反馈表、家长意见书 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5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工作手册 5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5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实习成绩及鉴定表 6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5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总结材料(见实习手册 ) 上述材料已归档至信息学院教务办资料室。 275 5.7 学生反映 主要依据材料: 1 应届毕业生关于教师的教学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材料 2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有关领导与教师、学生代表的座谈记录 27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