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pdf
大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大关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 斗目标的决胜时期。面对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进入新 常态的新形势,科学编制《大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大关县全面深化 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要求及中共大关县委《关于制定大关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本《纲 要》。 《纲要》是大关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也是全 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共同行动纲领和政府履行经济调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 务职能的重要依据。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完成《纲要》 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重大任务,是各级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 义不容辞的责任。 -1- 第一章 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大关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面 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 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 民,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决有力打赢“9·07、 “7·18”、“8·25”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 重建攻坚战,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千 方百计稳增长,全面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 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等经济社会发展预定指标,保持了富民强县争先进 位的强劲态势,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十三五”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成就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5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达 29.37 亿元,是“十一五”末的 2 倍,年均增长 15%(可比),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6.6 亿元、 10.61 亿元、12.16 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 6.3%、20%、17%。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37.5 亿元,年均增长 30.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4 亿元,年均增长 18.22%。完成全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98 亿元,年均增长 14.7%。城镇常住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70 元,年均增长 14.1%,农村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7025 元,年均增长 22%。 (二)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产业发展总体呈现一产稳中 有升、二产快速增长、三产稳中见活的良好态势。产业结构进 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 2010 年的 32:29:39 调整为 2015 年的 23:36:41。 第一产业。围绕“1234”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大力实施 《农业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走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路子, 2015 年农林牧渔总产值 9.51 亿元,年均增长 6.7%。农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粮经种植比例由“十一五”末的 81:19 调整为 -3- 80:20。其中,粮食产量 11.5 万吨,年均增长 5.1%;农业(种 植业)总产值 3.18 亿元,年均增长 3.0%,水果面积达 2.3 万 亩,方竹、筇竹面积达 6.2 万亩;畜牧业总产值 5.41 亿元,年 均增长 6.7%,肉类总产量 3.7 万吨;巩固发展带动型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 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145 个,农村经纪人培训 60 人,带动农户 5934 户。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2015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3.94 亿元,是 2010 年的 1.9 倍,年均增长 9%。其中,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达 2.64 亿元,是 2010 年的 2 倍,年均增长 9.7%。能 源建设持续推进,建成中小水电站 2 座,总装机容量达 33 万千 瓦,新增装机容量达 1.9 万千瓦。新型载能产业稳步发展,昆 钢嘉华水泥、天达电石、大鹏硅业等载能企业运行良好;明磊 实业环保餐具技改项目进展顺利,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 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园多片”园区格局基本形成;非 公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 3.43 亿元,占全部 工业增加值的 87.1%。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15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 12.16 亿元,是 2010 年的 2.5 倍,年均增长 17%。旅游业得到较快发 展,黄连河等主要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 强,罗汉坝、青龙洞、三江口等景区开发的前期工作持续推进, 以农家乐、特色村寨建设为主的乡村旅游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 升,“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约 472.48 万人次,实现旅游 -4- 总收入 26.22 亿元。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各类物流企业达 19 家,培育“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配送中心 2 个、农家店 75 个。 (三)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累计完成综合交通运输固定 资产投资 79.26 亿元。麻昭高速公路大关段建成通车、国道 213 线升级改造推进顺利,大永、洒墨、玉上、岔彝等油路全线贯 通,新建公路 800 余公里,改扩建公路 2380 公里,全县公路总 里程达 3595 公里;乡镇油路和镇(或村委会)公路通达率达到 100%,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 75%。“十二五”期间,水利投 资累计 9.24 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 4 倍。重点水源工程建 设取得重大突破,太华水库动工建设并顺利实现大坝截流,加 固防渗出水堰干渠、罗汉坝东西干渠、梭锅坝水库南北干渠及 新坪堰等骨干输水渠道 110 千米,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 0.5 提高到 0.75。县城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建成甘顶 500 千伏 和翠华 110 千伏送变电站,累计建成水电站 28 座,装机容量 32 万千瓦,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 80%。广播电视网、移动通讯 网、互联网通信容量和普及率稳步提高,“三网”融合度进一 步提升,通信条件持续改善。 (四)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编制完成了 9 个城镇总体规 划、5 个特色集镇规划。以翠华镇谢家沟、天星镇鱼孔为代表 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进展,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十 一五”末的 21.3%提高到 2015 年的 27.6%。县城南部新区开发 -5- 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县城规模有序扩大,顺利完成县城道路 绿化亮化、垃圾处理场公路、文化休闲广场等一批市政建设工 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品质有效提升;快速推进小城镇建 设,完成各乡镇集镇风貌美化亮化和道路硬化。农村交通路网、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危房改造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数字 乡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垃圾集中 处理步伐加快,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 善。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护取得较好成绩。完成天然林管护 139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 4.3 万亩,石漠化治理 13 万亩,水土流失治理 8.5 万亩,全县 造林 3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40%,超“十二五”预期目标值两 个百分点。完成水源地排污治理及垃圾处理 6 处、农业面源污 染治理 15 处;洛泽河、岔河控断面水质均达到省控Ⅲ类水质标 准,县城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城环保基础设施 建设取得新突破,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达 100%;县环境监测站通过省级资质认证,环境日常监测有效 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均控制在上级相关部门下达指 标内,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社会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新提高。社会事业投入逐年 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由 2010 年的 8.7 亿元提高到 2015 年的 15.5 亿元。 -6-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校舍 11.6 万平方米;积极构建多元化学前教育办学模式,全县适龄 幼儿入园(班)率达 62.02%;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 99.52%,初级中学毛入学率 99.30%; 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高考上线率达 91.11%;职业技术 学校办学吸引力不断增强,与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经 贸外事职业学院实现“3+2”联合办学。 卫计体系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进一步 完善,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8 个乡镇卫生院建成投入使用, 县医院成功升甲,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 95%以上。 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重心下移,“单独两孩”政策如期落实,计划生育率达 92.5%。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翠华镇、 吉利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 25 个农家文化大院建 设、78 个行政村农家书屋项目建设、9 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乡镇站点暨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建设及 46 个村 级站点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6 处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 位,46 处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获省级批准保护项目 4 个,市级批准保护项目 12 个,建立非遗 技艺传承点 3 个。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大全民 健身工程实施力度。共投资 300 余万元完成 15 个文化体育广场、 40 个村级体育基础设施和 3 个塑胶灯光球场建设。 -7-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民居地震安居工 程 20685 户,发放住房补贴 1557.37 万元;发放“贷免扶补” 创业贷款 5110 万元、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11969 万元。2015 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2405 人,实现再就业人员 412 人,城镇登 记 失 业 率 控 制 在 4.3%以 内 ; 城 乡 居 民 养 老 保 险 参 保 人 数 达 141688 人;35264 人享受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 5.3 万人次; 供养五保老人 2416 人。县城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改善,流动摊点 以及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的整治力度得到加强。社会持续和谐 稳定。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管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排名连续 三年全市第一。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 社会热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 法、重实效”的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 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通过整体推进、产业开发、基础设施 建设、移民搬迁、以工代赈、金融扶贫、结对帮扶等综合措施, 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25 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185 个, 累计 减少 贫困 人口 46317 人, 贫困 发生 率由 2011 年的 44.57%降低到 2014 年的 34.64%。 (七)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 成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移交、食药监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级下放审批项目 18 项,取消审批事项 5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6 项。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县政务 -8- 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改建并投入运行,审批服务事项 增至 76 项,9 个乡镇、83 个村(社区)政务服务机构实现全覆 盖。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种子等价格管理;实 行工商业用水同价、城市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政策,县城污水处 理、环卫清运实现市场化运作。扎实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 革,流转土地 2.6 万余亩。“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成 效明显,发放“三权”抵押贷款 2422 万元。积极推动对内对外 开放,组团参加泛珠洽谈会、昆交会、南博会等经贸交流活动。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签约项目 42 个,协议资金 71.6 亿元、 到位资金 53.5 亿元。 表 1-1 大关县“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2.58 3.99 “十二 2015 年 年均增长 五”规划 指标属性 完成 (%) 目标 29.37 15.0 28 预期性 6.6 6.3 6 预期性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3.67 10.61 20 12.16 23:36:41 10811 12424 17.0 14.1 18.22 45.8 30.7 37 预期性 6.98 27.6 14.7 6 25 预期性 预期性 20070 14.1 16700 预期性 7025 22.0 4200 预期性 指标 2010 年 完成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4.91 三次产业比重 32:29:39 人均生产总值(元) 480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 538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 12 元)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42 城镇化率(%) 21.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67 (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00 (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4.6 4.19 13 预期性 9 预期性 21:46:33 预期性 10000 预期性 10000 预期性 约束性 -9- 人口自然增长率(‰) 8.2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 -1.34 森林覆盖率(%) 33.34 5.77 6 约束性 完成市下 达目标 -8 约束性 40 38 约束性 二、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十二五”规划实施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 看到,大关作为集山区、贫困、民族、多灾“四位一体”的国 家级贫困县,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 (一)产业发展总体滞后。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 排名靠后,工业产业较为传统,创新能力不足,附加值不高, 园区建设滞后、招商引资较为困难,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还不 够;农业小、散、弱明显,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市场 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产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基础设施滞后、品牌形象推介不够、接待能力不强、服务水平 较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效应尚未得到体现;现代物流、电 子商务、科技孵化、中介咨询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 段。 (二)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较为薄 弱,全县 3595 千米公路总里程中,三级以上等级公路里程 559 千米 ,约占全部公路里程 16%。其余公路均属不列等级公路, 且水毁严重,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均较低,难以满足广大群众 生产生活需要。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不足,耕地有效灌溉率不高, - 10 - 2015 年全县耕地有效灌溉率仅为 35%;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全 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 50%,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 约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送变电网络建设滞后,电力输送通 道不畅,已经成为大关县能源建设的软肋;农村边远地区 4G 网络覆盖率较低,行业信息平台、“互联网+”等前沿信息化建 设进展较慢,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 程度仍然较低。 (三)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县共有 6 个贫困乡镇、68 个 贫困村,2014 年底贫困人口 8.69 万人,占总人口的 30.32%, 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 19.15 个百分点、全市 11.38 个百分点, 居全市第二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因灾因病返贫等问题 仍然十分突出。2015 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7025 元,明显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全面打响脱贫摘帽攻坚战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攻坚,以前所未 有的力度和密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大关争 取项目资金、弥补发展短板、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 富迎来历史性机遇。 (二)全面实施区域联动开发战略机遇。大关位于成渝经 - 11 - 济圈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两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具有连 接成渝经济圈、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节点功能,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滇东北城镇群等区域战略的实施,为大关主动服 务融入国家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拓展内外市场、扩大区域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机遇。 (三)紧抓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机遇。大关县属于省 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省委省政府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实施的意见,为我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新型工业、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业开辟广阔的空间。 (四)纵深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省委、省政 府制定出台《云南省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规划(2016-2020 年)》等三个配套文件,计划实施“五网”基础设施项目 565 项,总投资超过 1.6 万亿,掀起了云南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高潮。 市委明确提出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以综合交通为重点 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关全面破解基础设施瓶颈迎来前所未有 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机遇,努力向上争取,抓好项目落 实,就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大关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为全县经济 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未来五年,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大关面临的外 部环境依然复杂,要素缺乏、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但同时也是国家、省重大政策措施实施的集中时期,是大关调 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时期,更是大关弥补短板、发挥核心优势 - 12 - 的关键时期,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解决好制约发展的核 心问题,凝聚动力、激发潜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 展,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面临挑战 (一)基础条件差。全县国土面积 99%以上为坡地,无一 平方公里平地,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是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 县。全县 3595 千米公路总里程中,三级以上等级公路仅占 16%。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不足,有效灌溉保证率仅为 35%;水土流失 面积占国土面积 50%,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送变电网络建设滞 后,农村电网户表改造还未全覆盖。 (二)产业规模小。工业发展起步晚,园区建设滞后、招 商引资较为困难,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还不够;农业散小弱,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较 低;旅游业起步早、发展慢,品牌形象推介不够、接待能力不 强、服务水平较低,三次产业比重为 23:36:41。 (三)脱贫任务重。全县还有 6 个贫困乡镇、68 个贫困行 政村 22401 户 8.69 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 34.64%,居全市 第二;2.7 万户需要进行危房改造。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高寒 边远山区,人均高稳产农田不足 1 亩,受山形地貌、立体气候、 自然灾害、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难 度大,要到 2019 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出列,任务十分艰巨。 - 13 - (四)教育水平低。2014 年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8.6 年,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不快,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学前教育尚 未全面普及,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突出,优秀教师和优秀生 源流失严重,办人民满意教育差距较大。 (五)自然灾害多。我县地处大关—马边地震带,属于地 震频发地区。境内山高坡陡、地质破碎,生态脆弱,地质灾害 隐患点达 317 个,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易发、频发。防灾 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抢险救援难度大。 (六)担当进取精神不足。人才资源匮乏,干部群众整体 素质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观念落后,主动担当精神不够, 创新意识不强,畏难情绪突出,思发展谋发展劲头不足,办法 点子不多。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大关县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 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内涵的新 变化,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放大机遇、应对挑 战,抢抓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带 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14 -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 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以及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 以全面小康为统领,着力实施脱贫攻坚、打牢基础、培育产业、 教育兴县、生态文明“五大战略”,培育发展新型工业、特色 生态农业、养生休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努力将大关 打造成为出川入滇大通道特色产业基地、面向川滇黔渝养生休 闲旅游胜地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节 发展理念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市场导向,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 地位,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深化投融资 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创新融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 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拓展 发展新空间。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简政放权、放管 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形成新的产 业业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 15 -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按照“1123”空间发展布局定位,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协 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完 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处理好稳定农村和推进城镇化、 农村农业人口转移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重大关系,着力建设 美丽宜居乡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化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加大基层文化活动场 所建设力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精 神文化生活。加大对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团体发展支持力度,积 极发展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大关厚重历史文化,加 快推出更多文艺精品,繁荣大关文化。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力度,提升覆盖密度,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严格执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设定的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等约束性 规定。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加强天然 林保护,大力植树造林,巩固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流 失治理和石漠化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 16 - 森林大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广清洁能源,实施大气、水、 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覆盖到村的垃圾处理系统,加快建设 清洁大关,配合做好环境执法体制改革,畅通信息举报渠道, 依法高效、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活动,保护好大关的绿水青 山。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统筹用好县内县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与周边省市县 区沟通合作平台和机制,优化开放环境,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 双向结合,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共赢发展。依托资源, 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服务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攀西 —昭通—毕节经济带、滇中城市经济圈,积极参与区域协作分 工,推动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产业互融、生态共建、民生 共享,激发市场潜力,放大开放效应。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抓好惠民政策落实,确保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打好脱贫攻坚战,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缩小 收入差距。抓好教育、医疗、优生优育、养老助残等民生事业 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 会兜底保障制度,使各族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厚植人 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 17 - 第三节 发展战略 立足大关发展实际和外部环境,将脱贫攻坚、打牢基础、 培育产业、教育兴县、生态文明作为大关“十三五”期间重大 发展战略,指导未来 5 年全县发展。 一、脱贫攻坚战略 以脱贫、摘帽、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县域发展与精准扶贫 相结合为路径,聚焦贫困乡镇和贫困行政村,瞄准建档立卡贫 困对象,推动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 6 个到村到户到人,建立 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对全县 8.69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扶贫 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 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为 整体扶贫奠定坚实基础。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 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通过“挂包帮、转走访”,实现全 县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二、打牢基础战略 树立强县先强基础的理念,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发展产业、 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以加快“五网”建设为契机,以综合交 通建设为基础,积极争取支持,重点建设以骨干交通和县乡村 三级交通网为主的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 18 - 加快建设以骨干水源和排灌设施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现 有水利设施提质增效,不断完善能源、通信及城镇基础设施建 设,为全县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保障。 三、培育产业战略 把产业建设作为支撑全县发展的关键举措,积极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大关县区位和资源优势,培育一批新的经 济增长点,构建稳定的增收致富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生态 农业,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做大做强庄园经济;积极发 展新型工业,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使新型工业成为发展 工业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以养生休闲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 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 四、教育兴县战略 把教育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优先发 展教育事业,巩固完善教育体系,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以改 革推动质量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促 进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生态文明战略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保护优 先、开发与治理同步的原则,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环境保 护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 - 19 - 推进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森林覆盖率和增加森林蓄积量,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单位 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建成生态文明城市。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大 关县将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城乡一体化发展得到较大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产业发展壮大升级,全县整体实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 升。到 2019 年,确保实现脱贫、摘帽、增收总体目标,2020 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具体目标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总体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39 亿元左右,年均 增长 9%左右,其中:第一产业达到 7.4 亿元,年均增长 6.5%; 第二产业达到 14 亿元,年均增长 8.9%;第三产业达到 17.6 亿 元,年均增长 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5%以上, 达到 1.586 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实现社会消 - 20 - 费品零售总额 11 亿元,年均增长 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 收入增长幅度,实现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 为 32920 元、12600 元,年均分别增长 10.4%、12.4%;基础设 施得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30 亿元(不含国家重大项目建 设投资),年均增长 11 %以上;以旅游业、特色生态农业、绿 色工业等为主的绿色产业比重进一步加大,三次产业比重调整 为 19:36:45,建成出川入滇大通道特色产业基地和面向川滇黔 渝养生休闲旅游胜地。 (二)脱贫攻坚取得新胜利。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 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 保障,贫困行政村实现“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实现“五通 一有”,贫困户实现“十有一保障”,2019 年,贫困乡镇、贫 困村全部摘帽,8.69 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全县农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 领域指标达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三)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深 入人心,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 45%以上。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 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生态红线保护得以加强,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城乡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长江上 - 21 - 游重要生态安全生态屏障。 (四)城乡发展呈现新格局。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深入实 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县城乡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城 镇绿化等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进一 步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5%左右,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 控制,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 果不断巩固,初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特色集镇、美丽宜居 乡村建设为支撑的新型绿色城乡体系。 (五)社会事业得到新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 系得到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 4.3%以下;学前教育 3 年毛入园(班)率 85%以上,九 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3%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0%以上;公共 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基本解决; 二孩生育政策全面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 体系逐步健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广泛弘扬,各族人民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表 2-1 大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标体系 类型 指标 单位 创新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 22 - 2015 年 年均增 指标属 2020 年预测值 完成 长(%) 性 29.5 39(2010 不变 9 预期性 发展 价) 其中:一产增加值 亿元 6.8 7.4 6.5 预期性 二产增加值 亿元 10.6 14 8.9 预期性 三产增加值 亿元 12.1 17.6 10.3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共享 发展 11 预期性 5 预期性 亿元 1.2424 1.58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科技进步贡献率 亿元 件 % 6.8 0.03 0.4 11 0.15 0.4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元 20070 32920 10.4 预期性 元 7025 12600 12.4 预期性 [0.5]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耗能 开放 发展 预期性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协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 发展 收入 城乡基本医疗参保率 绿色 发展 23:36:41 19:36:45 45.2(含麻 30(不含国家 亿元 昭) 重点项目) % 96 96.5 吨标准 完成市下 完成市下达目 煤/万 达目标 标 元) 10 预期性 [0.12] 预期性 [0.05] 预期性 约束性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 故死亡人数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人 0.23 0.23 约束性 万吨 0.2055 0.185 -2.20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0.1947 0.1947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 万亩 32852.82 32690.87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万亩 26722.14 森林覆盖率 % 40 城市污水处理率 % 5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 50 率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03 26722.14 45 95 [5] 18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95 18 约束性 0.25 52.81 预期性 420 30 40 28.5 4.3 45 45 27.12 预期性 31.95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9] 预期性 [10] 预期性 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 旅游业总收入 非公经济占 GDP 比重 总人口 城镇登记失业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万人 亿元 % 万人 % % % 126.53 7.502598 36 27.37 4.19 36 35 - 23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5.77 7 学前教育 3 年毛入园率(班) % 62.02 85 4.59 约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婴儿死亡率 人均期望寿命 城镇企业职工养 老保险 基本社会 医疗保险 保险覆盖 工伤保险 率 生育保险 失业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 保率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 广播电视覆盖率 注:[ ]表示五年累计增长。 % % ‰ 岁 78 63.62 14 72 93 90 13 74 5.0 5.27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 80 85 % % % % 96 93 94 94 97 95 95 95 % 100 100 人 % 2.6 97 2.8 99.50 第三章 约束性 14 0.4 [5] [1] [2] [1] [1]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0.2] 约束性 预期性 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 第一节 发展定位 一、出川入滇大通道特色产业基地 立足大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服务滇川黔渝乃至更大 区域为重点,突出传统特色、生态、高端、区域特点,做大做 优增量,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生物产业、畜牧加工业,推 动以硅矿产业升级和竹、木深加工环保生活用品为主的绿色工 业发展;围绕黄连河瀑布群、罗汉坝湿地、三江口原始森林、 - 24 - 青龙洞地质科考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面向滇川黔渝及周 边地区的养生休闲旅游产业。真正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聚集 形成出川入滇大通道特色产业基地。 二、面向川滇黔渝养生休闲旅游胜地 立足良好的气候、生态等条件,推进生态、养生、休闲、 旅游等一体的大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 景点景区、户外探险、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发展;积极主动 融入全市“一心两点三环三带”中的乌蒙山水跨区域旅游主题 环线,着力打造瀑布之乡、筇竹之乡,创建“山水大关•养生天 堂”旅游品牌,将大关打造成面向川滇黔渝养生休闲旅游胜地。 三、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以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 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城镇面山绿化、水土流失治 理、石漠化治理、长江支流小流域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将大关县建成森林大关、山水大关,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 全屏障。 第二节 空间布局 一、外部发展导向 向南通过昭阳、会泽连接曲靖、昆明,融入滇中城市经济 圈;向北通过宜宾、泸州两市,融入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 - 25 - 向西与四川省攀枝花、凉山等州(市)联动,融入四川省攀西 经济区;向东与贵州毕节、六盘水等州(市)融合,融入黔西 南新丝路经济带。 二、空间发展布局 综合考虑大关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 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要素,引导产业要素向重点区域深度融合, 促进产业聚集、人口聚集,按“一廊、一园、两团、三带”布 局,形成“1123”的空间格局。 一廊,即昭水经济大关走廊。依托渝昆高速公路,形成贯 穿大关县南北、连接滇中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的人口聚集和产 业发展经济带,依托各具特色的城镇功能,结合精准扶贫,统 筹城乡发展,发展以中小水电为支撑、环保生活用品为示范引 领,辅以畜牧产品开发的复合型经济走廊。打造以翠华、寿山、 上高桥、悦乐、吉利为重点的各具特色的产城融合互动发展新 型集镇。 一园,即以特色工业及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综合园区,重 点分为“两片一基地”来发展。即:一片是木杆、高桥以绿色 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生物产业片区;一片是上高桥、玉碗、翠华 以打造畜禽产品开发为主的畜禽加工产业片区;一基地是寿山、 天星、吉利进一步培育明磊、做大做强做优硅业,辅之以建材, 建设硅矿业和环保生活用品为代表的特色工业基地。 - 26 - 两团,即依托黄连河、罗汉坝景区开发建设和推介,推动 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造以 翠华为中心、天星为次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组团。 三带,按照海拔高差划分为低热河谷地区果蔬产业、二半 山区林畜产业、高寒山区牧薯产业。低热河谷地区果蔬产业带, 海拔 1200 米以下的区域,充分利用日照长、积温高、交通便捷 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低热河谷冬早蔬菜种植模式,注重培养 经纪人、培育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体,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 化程度,建设以复合水果、无公害蔬菜为主的果蔬产业带。二 半山区林畜产业带,海拔 1200 米至 1900 米之间的区域,充分 利用南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特点,做优做强以核桃、竹笋和中药 材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注重发展 庄园经济,带动农特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 经营收益。高寒山区牧薯产业带,海拔 1900 米以上区域,遵 循冬季寒冷、夏无酷暑的特点,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丰富和畜牧 业发展基础好的优势,建设以牛羊牲畜养殖为主导、薯类及冷 凉蔬菜为重点、林业为补充的牧薯产业带。 第四章 实施精准扶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 定》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全力构建专 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抓住基 - 27 - 础设施、产业建设、公共服务三大关键,落实好“七个一批” 精准脱贫措施,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 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行政村 实现“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实现“五通一有”,贫困户实 现“十有一保障”,确保 2019 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脱贫、 摘帽、增收 3 个主要目标,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实施“七个一批”工程 一、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根据全县 9 个乡镇中贫困人口集中连片的村组产业现状和 存在问题,强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加强产业 项目进村到户,扶持发展以生猪、肉牛、核桃、果蔬、中药材、 竹类、茶叶等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实现每个贫困乡建立一个 主导性产业,每个贫困村拥有一种特色农产品;加大对贫困乡 镇以竹编、竹笋初加工、苗族服饰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为主的 第二产业,让贫困农户获取更多农副产品加工等加工业的增值 收益;发展农家乐、特色农庄、森林生态、民族文化等乡村旅 游,不断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实施“互联网+”扶贫工 程,对电商扶贫试点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加强贫困乡镇农产品 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实现全县 7178 户 28631 人通过发展生产脱 贫。 - 28 - 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结合土地整治、流 域治理、城镇化、土地流转、生态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采取集中或分散安置办法,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强农村 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对 全县 9 个乡镇 58 个行政村中的 352 个资源匮乏、环境条件恶劣、 无法就地脱贫的自然灾害多发石漠化深山区的贫困自然村,实 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建设一批安置新村,把搬迁新村建 设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 全县 6826 户 25732 人通过易地搬迁脱贫。 三、劳务输出就业脱贫一批 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 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 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引导和支持用人企业在我 县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好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和完善输出 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 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加大 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全县 3623 户 14326 人通过劳务输出就业脱贫。 - 29 - 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 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探索建立精准资助机制,通 过信息采集,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落实农村贫困 家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确保一个对象也不能少,一个项目也不能少,一分钱也不能少, 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较好地接受教育,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 际传递的“顽症”。尽快落实省级扶持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 户学生实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在高中阶段 享受其他政策外再给予每人每年 2500 元的助学金资助;考入一 本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本科学习期间,除享受其他 政策外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 5000 元学费奖励。实现全县 1772 户 7233 人通过发展教育解决贫困问题。 五、结合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争取国家和省对大关县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转移支付,建立 生态综合补偿试点,让大关县从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加 大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和保护 工程,提高大关县贫困人口生态建设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利用 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或 其他方式的生态保护人员。实现全县 628 户 2708 人通过生态补 偿脱贫。 - 30 - 六、探索资产收益脱贫一批 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 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 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 力的贫困户,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 营。要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 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 馈持股贫困户。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 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将贫困户的土地、 林地承包经营权、扶贫投入等资源参股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保底分红,带动贫困户增收。贫 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 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实现全县 326 户 1324 人通过资 产收益脱贫。 七、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 作。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 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临时救助 制度在贫困地区落实力度。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 供养条件。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加强城乡居民养老 保险、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的统筹衔接,建立健全医疗保 - 31 - 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群众给予及时有效救 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 到有效保障。扩大公益性养老院抚养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养老业,政府定向购买养老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全县农村低保 标准,确保到 2019 年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对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开发性扶持 政策脱贫的 1941 户 6532 人,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实现兜底脱贫。 第二节 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农村贫困人口不 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攻 坚目标,实施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扶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 全面推动大关县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一、完善扶贫资金投入使用管理机制 整合与集中各级各部门对口帮扶扶贫及涉农资金,改变扶 贫资金分散使用状况,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 帮扶资金捆绑使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广“长期 流动使用、村民自用自管、群众长期受益”的村级互助发展资 金模式。切实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引导扶贫信贷的倍增机制,逐 步建立信贷担保机制,努力扩大扶贫信贷资金和小额信贷扶贫 - 32 - 资金规模。制定相应政策,吸引社会团体、企业等社会资金对 扶贫工作的投入。 二、健全“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机制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建立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 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 金扶持,加大易地搬迁、整乡整村推进、以工代赈等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力度,改善贫困户、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强化 行业扶贫,落实部门职责,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 保障、措施优先落实,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多举措 并举、多层次推动的扶贫攻坚新格局;创新社会参与扶贫开发 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各种资源要素 向贫困地区配置,鼓励企业、协会、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 团体、个人采取投资筹资、捐资捐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 参与扶贫攻坚。 三、健全“挂包帮、转走访”长效工作机制 健全全县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挂 包帮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四级联动,组织全县单 位干部职工挂乡(镇)、包村,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保 每个乡(镇)和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挂、包,每个贫困村都 有驻村扶贫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 不脱贫、不脱村、不脱钩。组织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 - 33 - 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处级非领导职务人员,县级机关企 事业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干部职工、村干部、新农村建 设指导员、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在全县统一开展 “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通过进村入户调查、 完善建档立卡资料、制定帮扶措施等,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转走访”全覆盖。 四、建立健全考核退出机制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脱贫摘帽、行业扶贫、驻村 扶贫等扶贫工作考核体系,大幅度提高大关县整体贫困乡镇、 行政村减贫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切实 把各级干部的主要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对脱贫任务繁重、 脱贫成效显著的干部予以奖励和提拔使用;建立反映客观实际 的贫困乡镇、贫困户退出机制,做到精准脱贫、脱贫到人。开 展第三方评估,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增强脱贫工 作的绩效度,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脱贫的逐户 销号,返贫的重新录入,做到政策到户、脱贫到人、有进有出。 第五章 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节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按照农业产业“三带”划分标准,利用各具特色的农业资 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开发 - 34 - 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促进大关县农业 绿色、生态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农产品走出 大关创造良好条件。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 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 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规模适 度、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020 年,农业总产 值力争突破 16 亿元,年均增长 10%以上。 一、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 大力发展竹产业。充分利用大关县独具特色的天然筇竹、 方竹及毛竹等竹资源优势,以天星、木杆镇为核心,加强竹林 基地建设,研究和推广竹类无性繁育等实用技术,处理好竹资 源保护与开发关系,不断延伸下游产业链,积极发展竹笋、竹 胶板、竹型材、竹制品等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 到 2020 年,种植笋用竹 34 万亩。 做大做强农业庄园经济。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和农业经营体制的不断创新,大关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的转变,资金、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进一 步集聚,发展现代庄园经济优势明显。以乌撒牧业、曹家沟生 态养殖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一批生态、绿色、有机、无公害 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庄园及家庭农场。 转型发展山地畜牧。持续推进以生猪、肉牛、肉羊和乌蒙 - 35 - 乌鸡为主的山地畜牧业发展。在玉碗、翠华、悦乐、寿山、高 桥、木杆、吉利镇、天星镇等 8 个镇建成 27 个生猪养殖基地; 在木杆、天星 2 个镇各建设 1 个现代生猪生产示范区。在上高 桥乡、天星镇、悦乐镇等 3 个乡镇建立 5 个肉牛养殖示范小区。 在上高桥乡、玉碗镇、悦乐镇、寿山镇、高桥镇、木杆镇、天 星镇等 7 个乡镇发展黑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在上高桥乡、翠 华镇、悦乐镇、寿山镇、高桥镇、木杆镇、天星镇等 7 个乡镇 发展特色家禽养殖;在翠华镇雄魁、木杆镇细沙、天星镇青杠、 双河等 3 个镇发展禽蛋生产。到 2020 年,力争全县生猪出栏 65 万头、肉牛出栏 4 万头、肉羊出栏 6 万只、家禽出栏 90 万 羽,畜牧产业产值达到 10 亿元以上。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面落实中央惠农补贴政策,重点稳 定提升高山马铃薯、半山区玉米和翠华、悦乐、天星、吉利 4 镇河谷区水稻种植面积。加大间套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 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科技增粮措施实施力度,提高粮食生产 品质与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到 2020 年,稳定粮食播 种面积 52 万亩,实现粮食产量 13 万吨。 提质发展特色经作。重点发展以樱桃、李子、柑橘、枇杷、 桃子为主的水果业;在翠华、天星、悦乐、吉利、寿山的河谷 区重点建设冬早蔬菜基地;在玉碗、天星、高桥、木杆的半山 以上区域建设冷凉蔬菜基地;以木杆、吉利、悦乐 3 镇为中心, 辐射带动全县其余乡镇种植魔芋。到 2020 年,建成标准化果蔬 - 36 - 基地 11 万亩。 提升发展高效林业。依托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打造高桥镇 高产优质核桃种植示范基地,提质改造低产核桃;以寿山、天 星、木杆为核心,在林下开展以种植黄柏、厚朴、白芨、岩白 菜、山葵和天麻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产业园区建设;在翠 华、天星 2 镇提质改造低产茶园 5000 亩。到 2020 年,全县核 桃种植面积达 39 万亩,建成中药材基地 12 万亩。 培育发展淡水渔业。在玉碗镇建设占地 50 亩的现代渔业 科技示范基地;在吉利、悦乐、天星、翠华规划建设 4 个稻田 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在天星、高桥、玉碗、木杆等 4 个镇建设 冷流水养鱼基地;积极发展沙沙坡库区、洒鱼河悦乐库区、太 华水库库区网箱养殖;在悦乐镇、吉利镇、高桥镇的洒渔河库 区、关河库区、太华水库库区建设天然生态渔业区 3 个。到 2020 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3.4 万亩,水产品总产量突破 7000 吨。 发展壮大烟草产业。根据国家烟草产业发展政策和省市关 于烟草发展的相关要求,力争烟草产业经济规模实现 15.5 亿元 以上, “十三五”末,烤烟生产规模达 5 万担,当年实现烟草 销售收入 3.28 亿元以上,其中卷烟销售收入 2.6 亿元、烤烟产 值 6750 万元以上,实现“两烟”税收 5260 万元以上。 加快发展开放农业。加快构建农业招商引资企业联系制 度,抓好招商引资;加强农产品县内外推介和产销对接活动, 积极融入省市周边经济发展战略、省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 37 - 建设、南亚合作等工作,扩大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引导企 业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打造,创建知名品牌;抓好市场基 础建设,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发展,构建面向大 市场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 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 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走产出高 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规 划发展一批以优势产业为主的多种模式、不同层次、特色鲜明、 发展领先的现代农业庄园和农业园区,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产 品生产基地,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 场、专业大户、高原生态牧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 “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经济 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到 2020 年, 全县共培育 20 个以上农业园区、2 个以上农业庄园、60 家以上 家庭农场。 三、推进农业规范化与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大关县优势农产品产区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农业 - 38 -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推行优质蔬菜、中药 材种植,加快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体 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全县农业区域化、规 模化和专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优势产业高效发展。加紧筇竹、 无公害蔬菜、复合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植物新品种、商标、国 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形成一批具有大关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 特色农业产品。依托全省农业信息建设,整合农业信息平台资 源,建设大关县农业数据中心,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 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实施“互联网+ 农业”工程,建立大关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线上 线下交易。 四、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为大关县现代农业发展 提供有效的更低保障。继续完成 9 个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权登记颁证,提升县乡农经机构土地流转公益性服务能力, 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积 极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市场,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和支持流转土地用于粮 食和特色经作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专栏 5-1 序号 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重点工程 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投 资(万 元) - 39 - 1 2 1 2 3 4 - 40 - 现代农业项目(26 项) 736772 (一)农业(20 项) 656859 种植业(2 项) 2260 ①高产创建:每年建设玉米、马铃薯共 9 片 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其中玉米高产创 建 5 片,马铃薯高产创建 4 片。举办百亩核 心区 9 片 3800 亩,千亩展示片 9 片 9700 亩, 万亩示范区 9 片 9 万亩;②间套作技术推广: 每年实施小麦间豆类、小麦套玉米、马铃薯 间玉米、玉米套红薯、玉米间魔芋、玉米套 大关县粮食单产提升 豆类、玉米套蔬菜、水稻多样性等间套作种 1430 项目 技术推广,大小春两季共建核心区 1.01 万亩, 中心示范片 2.12 万亩,带动面积 42 万亩; ③地膜覆盖栽培:以全县 9 个乡镇二半山区 以上高海拔冷凉山区、干旱缺水地地区为重 点,推广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 5 万亩, 以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促进玉米、 马铃薯稳产增产 大关县马铃薯种薯繁 马铃薯 1 级种基地 1 万亩;水稻、玉米、马 育基地及新品种试验 铃薯等新品种引试点 9 个,展示点 85 个,每 830 示范 年引试新品种 70 个,年展示面积 800 亩 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5 453116 项) 大关县水果种苗繁育 工厂化育苗大棚 20 亩,老果园改造提质增效 1250 及生产基地建设 8000 亩,新植果园 2000 亩 冬早蔬菜,流转土地 200 亩,办公房 200 平 方米,温室大棚蔬菜 200 亩,露地蔬菜基地 大关县蔬菜基地建设 1600 6000 亩;高山冷凉基地,每年种植高山冷凉 蔬菜 1 万亩 改造茶园 5000 亩,实施改树、改土、改园、 大关县茶叶基地建设 1000 改管相结合的改造技术 中药材种苗扩繁、示范栽种、种质资源展示 与品种保护一体的 4 个功能,规范化种植白 芨 500 亩,黄精 1000 亩,天麻 5000 亩,黄 柏或厚朴 3 万亩,重楼 120 亩,云木香 6000 亩,其他品种药材 17400 亩;组建成立中药 材种植合作社 20 个,引进中药材投资企业 5 大关县中药材规范化 家,建设高原特色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与集 36000 生产产业园区建设 散交易中心,包括仓储车间 6000 平方米,保 鲜库 3600 平方米,产品研发生产车间 6000 平方米、产品展示宣传及交易集散中心 12000 平方米及综合服务中心 3000 平方米, 并完成综合设施配套,种植中药材大田保有 面积达 12 万亩 5 大关县山葵种植示范 基地及深加工产业园 区建设项目 园区农业(6 项) 1 2 3 4 5 6 1 大关县出水堰休闲旅 游开发项目 大关县玉碗镇大坪山 养殖庄园 大关县寿山镇曹家沟 生态养殖庄园 大关县上高桥肉牛养 殖基地 建设山葵种植基地 24 万亩,种苗育苗基地 2 万亩;山葵种植科研院及产业化科研所 1 个、 山葵速冻冷藏加工厂 10 座、山葵综合加工厂 413266 1 座。年加工山葵主茎 12 万吨、须根、柄、 小茎 48 万吨 159600 该项目总面积 2500 亩。1.体验式农庄项目。 包括:(1)出水堰溶洞景点开发。涉及荒山 绿化 300 亩,溶洞开发 20 亩,道路主干道 5 千米,支线 10 千米,红色广场及人民公社大 食堂 20 亩;(2)出水源头河水野生原产地 鱼蛙生态放养及沿线水保 300 亩,植被生态 保护沿河两岸 50 米内开发面积 750 余亩; ( 3) 冷水鱼、石蛙养殖育种观赏休闲基地 30 亩; (4)孔雀野生动物特种养殖观赏园 200 亩; (5)保护性野生猴园等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 65300 区面积 400 亩;(6)原生态农庄项目,涉及 种植园、餐饮休闲、停车场、老幼游乐休闲 园等设施开发,面积 150 亩;(7)人工湖项 目。包括环湖公路、基础设施及绿化等面积 80 亩;(8)河道治理项目。包括河边挡墙 设施,治理 4.5 千米,清淤环保垃圾处理厂 面积 15 亩。2.综合商贸服务区。包括宾馆、 农副产品交易区、土特产展销区、公交车站 广场区等占地面积 60 亩;自来水处理厂 10 亩 (乌撒牧业)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庄园 16000 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庄园 15000 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庄园 15000 22 个园区,种植业园区 15 个,畜牧业园区 4 个,渔业园区 3 个;8 个庄园,种植业为主 大关县新型农业经营 庄园 5 个,畜牧业为主庄园 1 个,渔业庄园 33300 体系 2 个;改扩建、新建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农 场 60 家;太华水库、广东坝水库等发展渔业 养殖 项目占地 228 亩,集加工、交易、服务于一 大关县益康百草园 15000 体 市场及仓储物流(2 项) 6548 昭通市大关县粮食仓 新建仓容 8000 吨 1548 储设施 - 41 - 2 1 2 3 4 5 - 42 - 大关县物流粮油批发 1 万平方米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5000 交易中心 农业基础设施(5 项) 35335 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 150 个,新建 600 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 5 个,新建农村服 务网点 50 个,新建县级服务网点 1 个,规模 大关县农村能源建设 9795 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 1 个 5000 立方 米,农村太阳能利用工程,新增太阳能用户 5000 户 实施 1 万亩中低改样板建设,建成亩复合产 大关县中低产田地改 量 1200 公斤标准农田。在全县 9 个乡镇实施 2500 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50 万亩 大关县土地确权流转、 完成 9 个乡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每年新增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 土地流转 5000 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428 织项目 26 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示范点 10 个 大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质 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和 9 个乡镇农产品质量监 管站、农产品生产企业,购置相关设备设施; 大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占 地 396.63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86.52 平方米, 购置办公设备;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 每年防治 120 万亩次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项 目,测土配方施肥 200 万亩;县级动物保护 与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乡镇畜牧兽医 科技推广服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及村兽医 大关县农业服务体系 室建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产品安 6422 建设项目 全检测中心、化验室、实验室、疫苗药品器 械保管室、培训室和办公室等工作用房 1000 平方米,配置相关的各种动物疾病监测仪器 及设备;8 个乡镇工作用房 6400 平方米,动 物防疫、检疫、监测等相关设备 8 套;每个 村兽医室建疫苗保存室、医疗服务室及办公 室等 100 平方米,76 个村兽医室共建 7600 平方米,并配置相应的办公、防疫、检疫、 治疗等设备;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配置 执法宣传车 1 辆,相关设备设施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每年建 设 2 个以上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1 个科技示 范村,培育科技示范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大关县新型农民科技 项目,建立专家系统,培训 10 万人次;大关 13190 培训项目 县山地畜牧业培训工程,开展山地畜牧业养 殖培训 3.5 万人(次);农机体系建设及培 训,拖拉机检测线,建设拖拉机制动、灯光 检测系统;乡镇农机体系,9 个乡镇农机设 备购置等;玉米、马铃薯机播示范,提升农 业 机械 化作业 水 平;农 户农机 具购 置补 贴 100 万元;“平安农机”示范县建设;农机 技术培训,农机具运用、维修培训,拖拉机 驾驶技术培训 (二)林产业(1 项) 1 1 2 3 4 52400 核桃基地建设 5 万亩。全县 15 万亩经济林开 展提质增效。林下资源开发与中药材种植: 种植天麻 1 万亩,种植其它林下中药材及经 大关县林产业建设项 济作物 4 万亩;野生动物养殖:扶持 3 户养 52400 目 殖户;西部竹业庄园项目:培育丰产竹林、 建设竹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竹文化基地。林 业庄园及家庭林场:全县范围建设 100 户 (三)畜牧业(4 项) 24782 优质商品仔猪基地建设:新建圈舍 3 万平方 米,改造圈舍 3 万平方米,建设化粪池 2 万 立方米;推广限位栏 2000 个,产床 800 个, 保育床 800 个,自动饮水器 1 万套,新增种 母猪 8000 头,优良种公猪 50 头,新建人工 大关县优质商品仔猪 授精点 20 个,科技培训、资料及种植优质青 及规模化标准化育肥 饲料 1 万亩;规模化标准化育肥猪基地建设: 10972 猪基地建设和生猪扩 新建圈舍 4 万平方米,改圈 10 万平方米,建 繁场建设 化粪池 5 万立方米自动饮水器 1 万套,自动 料槽 5000 个,配套技术培训,种植优质青饲 料 5 万亩,以奖代补或贴息 2 年 20 万头;生 猪扩繁场建设:改造圈舍 8000 平方米,选购 纯种母猪 1000 头,新增设备 200 套 新建圈舍 1 万平方米,改圈 5 万平方米,建 微贮窖 4 万立方米, 新选购基础母牛 2000 大关县肉牛养殖示范 头,种植牧草 5000 亩,秸秆加工机械 200 3010 小区及基地建设 套,配套技术培训,以奖代补或贴息,上高 桥大寨养殖场种草 5000 亩,建棚圈及管理用 房 3000 平方米 在曹家沟养殖场建设 3000 亩,建棚圈及办公 大关县黑山羊种繁养 用房 3000 平方米;在高桥镇甘河村惠源养殖 8000 殖基地 场种植人工牧草 5000 亩,新修棚圈 4000 平 方米,新建办公用房 200 平方米 (1)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在田元养殖 场种草 3000 亩,建棚圈及管理用房 2500 平 大 关 县 南 方 现 代 草 地 方米。(2)草地治理工程:人工种植牧草 畜 牧 业 发 展 及 草 地 治 3.15 万亩,改良草地 3.6 万亩,建设棚圈 2.88 2800 理、草原建设项目 万平方米,青贮窖 3.45 万立方米,选购饲料 加工机械 0.06 万台,改良牲畜 0.58 万头。 ( 3) 草原建设工程:改扩建曹家沟草场公路 4 千 - 43 - 米,改扩建新民村委会至三代厂草场公路 5 千米,新修大寨村委会潭灌窑草场公路 4 千 米,新修太平村委会窝凼草场公路 6 千米, 新修出水村委会至沙坪草场公路 4 千米 1 (四)渔业(1 项) 2731 水产养殖小区:稻田养鱼 3000 亩,购大规格 鱼苗 100 万尾;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征地 60 大关县水产养殖小区 亩,河滩 140 亩,建鱼塘 200 亩,河堤 300 项目 米,修建工作用房及库房 400 平方米,公路 1000 米,购置养殖设施 2 套 2731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绿色发展原则,立足大关县资源和区位优势,主动融 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创新型经济,充分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 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向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 迈进。到 2020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40 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 突破 8 亿元,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内生动力强劲的新型 工业体系。 一、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一)壮大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云药之 乡”优势,依托大关工业园区木杆片区、高桥片区的竹笋、茶 叶、天麻、核桃等生物资源,建设以绿色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生 物产业片区,扶持中小企业加强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品牌认证。 以企业为龙头,带动二半山区养殖业发展,走“公司+基地+农 - 44 - 户”的路子,打造以畜禽产品开发为主的畜禽加工产业片区, 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把生物资源加工业培育成大关县的支柱产 业。到 2020 年,全县生物资源加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 3 亿元。 环保产品制造业。继续培育壮大明磊科技实业,进一步巩 固该企业在我省环保餐具生产企业中的龙头地位,不断扩大生 产能力及规模,实现纸浆环保餐具的生产能力由目前的 3 亿只 提高到 7 亿只以上,稳步推进 5 万吨纸制品生产线及相关产业 链建设,推进建设纸制品系列产品开发、山泉水生产及配套产 品研发一条龙式产业链。到 2020 年,明磊科技园产值力争突破 10 亿元。 (二)积极发展绿色载能产业 矿冶加工产业。充分利用县内丰富的硅石资源,突破核心 技术,提高产业智能化能力,稳步发展以多晶硅为主的硅产业, 重点招商建设硅砖、硅酸钠、硅溶胶、玻璃制品、碳纤维石英 加热管等生产线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硅石系列产品, 逐步形成以硅石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到 2020 年,矿 冶加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 20 亿元。 新型建材产业。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做好 昆钢嘉华 100 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及水泥制品下游产品开发, 开发标准化、系列化建材产品,实现大关县建材产业绿色发展。 (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抓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大关县交通区位优势,加强 - 45 - 与成都、重庆、昆明等较发达地区交流与合作,以高新技术为 引领,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移动互联网、生物工程、 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未来 大关工业由资源依赖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向创新驱 动、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耗能污染向环境友好转变,使战略 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工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山地布局”的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约、工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功能, 按照“一园两片一基地”进行布局。一园。即以特色工业及生 物资源加工为主的大关特色工业园。两片。一片是以绿色产品 加工为特色的木杆、高桥生物产业片区,依托特色农业资源, 重点发展笋用竹、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形成产业 集群;一片是以打造畜禽产品开发为主的畜禽加工产业片区, 包括上高桥、玉碗和翠华。一基地。以寿山、天星、吉利三镇 为主的特色工业基地,利用该片区毗邻永善、彝良两县的区位 优势,依托昆渝铁路、昆渝高速北段要冲的交通优势,进一步 培育壮大以明磊为代表的环保生活用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硅 产业,辅之以建材、物流、生物资源加工,建设硅矿业和环保 生活用品特色工业基地。 专栏 5-2 序 - 46 - 项目名称 新型工业重点工程 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投资 号 (万元) 622159 324360 47860 工业(26 项) (一)加工制造(15 项) 生物资源加工(4 项)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年 加 工 黄 柏 、 厚 朴 等 中 药 材 5000 吨。特色林产品及木竹材加工业: 大关县绿色生物资源加工 竹笋保鲜加工企业 1 个;木本药材 项目 加工企业 1 个;核桃系列产品开发 加工企业 1—2 个;木材加工企业 1 —2 家;薯类淀粉加工 大关县农特产品市场项目:库房建 设 10000 平方米,建设冷库 1000 立 方米,建设办公房 200 平方米;大 大关县农产品加工与农特 关县现代物流(畜产品及生产资料) 产品市场建设项目 体系建设项目:新建工作用房 900 平方米,搭建雨篷 4500 平方米,修 建围墙 1000 米,配置相应的设备 9 套 大关县 5 万吨生活用纸项 年产各种生活用纸 5 万吨 目 年产 3 万吨纸浆模塑包装制品生产 大关县纸浆模塑包装制品 线 硅产业加工(10 项) 大关县硅酸钠生产项目 年产 20 万吨硅酸钠生产线 年产 10 万吨 玻璃生产线及配套设 大关县玻璃深加工 施 大关县超细高纯电子和光 年产 3 万吨超细高纯电子和光纤级 纤级无定形石英粉生产项 无定形石英粉 目 大关县硅砖生产线 大关县硅溶胶生产线 大关县石英锅生产线 大关县碳纤维石英加热管 生产线 大关县超细硅微粉暨白碳 黑项目 大关县 10 万吨硅铁项目 大关县石灰石造纸项目 其他(1 项) 大关县钢结构项目 (二)采掘业(8 项) 年产 10 万吨硅砖生产线 年产 3 万吨硅溶胶生产线 年产 25 万只石英锅生产线 年产 500 万支碳纤维石英加热管生 产线 年产 2 万吨超细硅微粉和 5 万吨白 碳黑 年产硅铁 10 万吨 年产 10 万吨石灰石造纸生产线 年产 10 万吨钢结构件 12000 1860 25000 9000 261500 11000 10000 48000 10000 6000 26500 20000 48000 32000 50000 15000 15000 182799 - 47 - 1 2 3 4 煤矿(4 项) 大关县寿山柑子煤矿 大关县玉碗煤矿 大关县大寨煤矿 大关县木杆煤矿 煤矿升级改造(2 项) 1 大关县煤矿升级改造项目 2 1 2 1 2 3 新建年产 30 万吨原煤 新建年产 30 万吨原煤 新建年产 30 万吨原煤 新建年产 30 万吨原煤 升级改造 3 个煤矿,新增规模 31 万 吨/年 大关县煤矿升级改造项目 升级改造 1 个煤矿,新增规模 11 万 (新开工) 吨/年 其他采掘(2 项) 大关县重晶石矿产品加工 年产重晶石 10 万吨 年产 3 万吨高纯石英砂、0.5 万吨高 大关县高纯石英砂系列产 纯超细硅微粉、0.3 万吨的高纯球形 品开发 二氧化硫 (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 项) 大关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园区厂房、供水、排污、土地平整 建设 等基础设施建设 天星片区拟建标准厂房 20000 平方 大关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 米,寿山片区建设 60000 平方米,上 建设项目 高桥 20000 平方米 寿山上青坪片区 40 亩、天 星片区 大关县工业园区土地平整 30 亩、上高桥片区 40 亩土地平整及 及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12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16800 12400 4400 45999 15000 30999 115000 68000 15000 32000 提升发展旅游业 围绕打造“山水大关•养生天堂”旅游品牌,积极主动融入 全市“一心两点三环三带”的乌蒙山水跨区域旅游主题环线, 加大黄连河、罗汉坝、三江口、青龙洞景区开发建设和推介, 加强旅游小镇和民族特色文化村落建设,促进生态、养生、休 闲、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把大关打造成面向川滇黔渝养 生休闲旅游胜地,全县接待旅游人次达到 400 万以上,旅游产 - 48 - 业收入突破 30 亿元。 一、大力发展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业 依托“关阳•山水间养老养生”项目,将医疗、保健、康复、 学习、娱乐、休闲、文化等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式养生理念与大 关县独特的气候优势、环境优势融于一体,打造“动静结合” 的健康旅游典范,让游客在游玩中体验健康、快乐的生活,做 到“养生防老”。 二、重点突出“五区”特色旅游 依托大关境内独有的瀑布飞流、珍稀动植物、民族风情、 人文景观,形成以黄连河景区为主、龙洞公园为辅的自然观光 与文化展示区。依托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风光旖旎的杜鹃湖 泊、宽阔秀美的广阔草甸,做好罗汉坝生态康养度假旅游片区 综合开发,形成以罗汉坝景区为主线的徒步旅游、户外登山、 湖泊游乐山居户外旅游区。依托喀斯特地貌的幽深峡谷、溶洞 奇观,形成以上高桥青龙洞为主的峡谷探险和地质科考体验区。 依托三江口原始森林景观、珍稀动植物资源、独特的亚热带季 风高原气候类型,开展科考、探险、户外旅游,形成以森林度 假为主的三江口国家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区。依托历史文物和历 史遗迹,形成以出水堰精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感悟区,包括出 水堰、五尺道、吉利汉墓、黄荆坝护法滇军殉难地、大关垴古 驿站小街遗迹、中共地下党盐大工委第一次会议会址、云台山 - 49 - 古驿道文化旅游长廊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 三、积极开展民俗、乡村旅游 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做好以花山节、芦笙节为主的苗 族节庆文化,以火把节为主的彝族节庆文化和以开斋节为主的 回族节庆文化的传播,传承和保护好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这一非 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以民俗文 化为依托,以天星绿南汤家坪苗族文化特色村、天星斜文彝族 文化特色村、木杆漂坝苗族文化特色村、翠华镇草坪子苗族文 化特色村、上高桥团结回族文化特色村及天星、玉碗旅游小镇、 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集农业观光、休闲 度假、民俗民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业。 四、构建精品旅游路线 一是县城—黄连河南部旅游线,二是县城—天星—绿南— 罗汉坝—小草坝东部旅游线,三是县城—悦乐—妥河—青龙洞 —上高桥—靖安西部旅游线,四是县城—寿山—高桥—三江口 —溪洛渡北部旅游线,五是大山包—玉碗—县城—豆沙关—西 部大峡谷温泉中部旅游线。重点打造黄连河“诗画黄连•瀑布养 生”、罗汉坝“森林氧吧•颐养山居”、青龙洞“龙宫探秘•地 质科考”精品旅游线。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快县内旅游干道、旅游干道至各景区连接道的改扩建工 - 50 - 程建设步伐,抓好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站、旅游厕所、公 共标识、停车场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旅游在线 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网络信息化配套服务, 建设大关旅游信息系统,提高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深 入挖掘地方特色餐饮、民族传统餐饮资源,鼓励创立民族文化 餐饮品牌,大力发展度假休闲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适度发 展产权式酒店、主题式酒店、绿色酒店,培育发展旅游景区民 族民居式酒店。培育 5 家以上星级旅游接待酒店和 100 户农家 乐,带动间接就业人员 5 万人以上。 六、加强旅游行业监管 加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规 范评定认证工作,实行挂牌经营和持证上岗,到 2020 年,旅游 企业标准化建设等级评定率达到 90%以上,从业人员服务规范 评定率达到 70%以上。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交通、景 区餐饮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建立严重违法企业和游客“黑名单” 制度,依法严厉打击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及串通涨价、 哄抬价格等价格欺诈行为,推动平安旅游景区景点创建工作, 营造和谐旅游环境。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 等新兴媒体和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平台,强化文化经贸活动、 旅游节会、南博会等会展平台的宣传作用,积极开拓川、渝、 黔等新兴客源市场,精心培育长三角及成渝地区等客源市场。 - 51 - 专栏 5-3 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现代服务业(18 项) 旅游业(16 项) 1 2 3 4 5 - 52 - 规划投资 (万元) 1621204 1606204 景区至高铁站二级路、景区基础配套设 施、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水上飞机旅游观光、沿湖观光休闲区、 生态树屋营地、综合游客服务集散中心、 户外运动休闲区、山地度假酒店群、景 大关县罗汉坝生态康 区沿线中草药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农业 680000 养度假旅游区建设 生态示范庄园、民族特色文化村、养老 养生公园、公寓、康复疗养中心、农庄 会所、非遗传承纪念馆、自驾车房车营 地建设、天星旅游小镇、扶贫异地搬迁 特色村 黄连河生态园服务管理中心、主题农业 大关县黄连河生态园 休闲庄园、漂流、配套景观、游路及美 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 7252 丽乡村生态果蔬产业打造、特色民居建 项目 设、休闲度假木屋 大关县黄连河、罗汉 黄连河瀑布群升级改造创 4A 景区项目; 坝、青龙洞风景名胜 罗汉坝国际山居度假旅游区新建项目; 252000 区三大核心景区建设 青龙洞峡谷探险旅游区改扩建项目 项目 商业街区建设、酒店、餐饮服务设施、 景区 4A 创建提升改造、瀑布调节灌溉 两用水库、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苗族 大关县黄连河瀑布群 风情特色村寨、文化馆、非遗传承纪念 120000 生态旅游区 馆、自驾车营地、城市公园、生态农业 庄园、特色民居客栈、游客综合服务中 心 建设昭麻高速悦乐妥河入口至青龙洞、 昭麻高速上高桥入口至青龙洞二级旅游 公路 25 千米,景区供水、供电、通讯垃 大关县青龙洞峡谷探 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旅游安 险旅游区项目 全防护设施,溶洞景观开发、道路标识 系统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景区停车场、 景前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小石林景 50000 区建设、民族风情特色村寨、文化馆、 特色民居客栈、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6 大关县乡村民俗文化 旅游建设项目 7 大关县旅游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项目 8 大关县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发展传承 9 大关县玉碗旅游小镇 10 大关县云台山古驿道 文化旅游长廊开发 黄连河生态园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扩建 项目;天星、玉碗旅游小镇扩建项目; 148252 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建设项目;沿昆水公 路文化旅游长廊开发建设项目 大关县游客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停车场 5000 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 4600 平方 米、公共基础设施、游乐设施建设等;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工业园区 80000 开发建设项目;全县等级公路建设旅游 厕所、旅游标示标牌、游客休息站、观 景台,天罗公路及黄连河公路周边绿化、 亮化、智慧型景区互联网建设等 大关县毕摩文化传习所建设,总占地面 积 10 亩,其中房屋建筑面积 1736 平方 米,绿化面积 1020 平方米;大关县苗族 文化综合文化场所,在天星汤家坪、木 杆三江口、上高桥寨子碉上的苗族集聚 4700 村寨分别建文化活动场所及文化展销场 地;大关县苗族文化挖掘开发,结合旅 游资源,重点在木杆漂坝、天星汤家坪、 黄连河苗寨开发苗族旅游产品 老集镇改造、新区建设、出水源纪念广 场建设、小镇旅游厕所及环卫等公共基 50000 础设施、湖泊异地搬迁特色街区建设, 旅游标识标牌设置等 重点修缮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景点、沿线 面山绿化、修建沿云台山古驿道游路、 旅游点、安置完成各景点的标志牌和景 5000 物介绍牌、做好沿线农业产业调整、休 闲农业综合体建设 - 53 - 11 12 13 14 15 16 1 2 易地脱贫搬迁特色村寨、有机生态农业 庄园建设、农业产业特色化调整、生态 果蔬观光旅游、中草药康养基地、特色 民居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天星镇 大关县乡村旅游脱贫 绿南汤家坪、天星镇斜文村、翠华镇联 项目 合草坪村、上高桥乡团结村、木杆镇漂 坝村、悦乐镇青林村建设民族文化活动 广场、民族文化传承场所、民族传统工 艺商品作坊、民族民居改造,全县旅游 扶贫重点村寨建设 旅游工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商品 大关县旅游商品工业 开发、农特产品加工、中草药药材收购、 园 储存、深加工 大关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少数民 族特色村寨 100 个;上高桥回族、苗族、 大关县少数民族团结 彝族乡整乡推进,基础设施、产业、集 示范区建设 镇建设、文化建设等;7 个民族村整村 推进;50 个民族村寨建设 大关县天星至罗汉坝 12 千米二级旅游公路 景区旅游公路 大关县木杆至三江口 20 千米二级旅游公路 旅游公路 大关县三江口景区建 三江口旅游景区建设 设项目 (二)其他服务业(2 项) 大关县金融服务项目 全县 9 个乡镇及村开设金融服务网点 大关县电子商务服务 全县 9 个乡镇及村普及电子商务服务 项目建设 第四节 45000 50000 40000 24000 40000 10000 15000 10000 5000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以现代物流、养老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 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互联网+”工程,促进服务业 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新型城镇融合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 - 54 - 发展质量与水平。 一、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 引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多元投资的模式, 建设以天星、翠华、上高桥物流集散基地为重点,其余乡镇物 流节点为支撑的物流仓储体系,提升全县物流业整体水平。一 是以翠华镇为中心,充分利用其在全县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打造以服务全县生产生活为目的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二是以 天星镇为中心,充分利用内昆铁路沿线、大关火车站、水麻高 速及岔彝公路沿线的交通区位条件,依托特色农产品和优质硅 矿石资源优势,打造跨彝良、盐津、大关三县的物流集散中心; 三是以上高桥为中心,依托特色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昭麻高速 建成带来的交通区位优势,打造以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的物流 集散基地。 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加大养老服务设施投入,建设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鼓励 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总结和推广木杆、 上高桥等乡镇养老事业发展经验,在县城城区建成老年活动中 心、老年公寓、护理院、托老所以及面向老年人的专业护理设 施,加快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发展乡镇老龄服务事业。 三、实施“互联网+”工程 “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围绕优质笋用竹、核桃、果蔬 - 55 - 中药材、畜牧业等特色农业,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的“种 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促进大关县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互联网+电子商务”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村 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 料电子商务试点,促进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 惠民服务”工程。发展惠民服务新业态,发展餐饮、娱乐、家 政等领域线上线下的网络服务新模式,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文化 媒体和旅游服务。“互联网+快递”工程。鼓励邮政企业参与涉 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普惠城乡、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的 互联网+快递服务体系。 四、提高金融业服务能力 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 中心城镇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力。推动实施“互联网+金融” 工程,全面提升金融业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农 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支付结算环境,推进“三权三证”抵押 贷款,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贫项 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针 对中小微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完善抵押担保体系,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银行与担保机构、小贷公司加强合作, 不断突破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积极开展征信工作,努力营造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发展保险事业,逐步促进各种商业保险 - 56 - 和农业发展、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群众抵御风险能力。 五、提升其他服务业水平 规划和建设餐饮、住宿、日用百货批发、五金家电等特色 商业街,改造提升一批大中型商城、超市、购物中心、仓储设 施、商品配送中心、小商品批发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再生 资源回收市场、农资交易市场。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服务业态, 扶持发展社区商业,培育汽车、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热点, 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城镇和乡镇商业中心。紧密结合南部新区 开发和旧城改造,进一步发展以普通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 加快发展房地产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相关产业。 发展家庭、社区、健康养老和病患陪护等家政服务业,推进公 益性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家政用品配送、家政教 育等服务。 第六章 加快五网建设 夯实县域发展基础 以省“五网”建设为契机,加快以路网、能源网、水网、 互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关与周边地区在交通、 水利、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夯实大关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基础。 - 57 -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配合服务好 G85 高速公路、大永高速、渝昆高铁等重大国 家项目实施工作,抓紧县、乡、村、组路网体系建设,全面提 升县域路网通达能力,构建内通外联、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机场建设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对接省、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快 推进前期工作,启动大关县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推进大关县水 上飞机停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二、公路建设 以贯穿大关县全境的 G213 线三级公路为主轴,以彝岔二级 公路、麻昭高速公路、麻昭二级公路、水麻高速公路为框架, 构建“米”字形交通网络枢纽,形成“三纵(G213 线玉碗至木 杆段、渝昆高速大关段、麻昭高速公路大关段)四横(大桥至 上高桥四级公路、联盟至大桥四级公路、彝良至岔河二级公路 大关段、岔河至永善高速公路大关段)”的主骨架。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启动大关至永善高速公路建设, 力争 2016 年完成前期工作,2017 年动工建设。加快等级公路 建设。加快推进大关县城至麻昭高速公路连接线、大关岔河至 彝良连接线一级公路前期工作,力争 2018 年动工建设。加快干 - 58 - 线公路及县道公路建设,加快 18 条共 154.6 千米环线公路升级 改造。实施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完成 364 千米乡道硬化和 2300 千米通自然村公路硬化及改造。加快地方桥梁建设,完成 3661 米/92 座中小桥梁建设。到 2020 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 4000 千米以上,县乡公路油路化率、通村公路硬化率达 100%,村组 道路硬化率达 75%,村民小组通路率达 95%。 三、铁路建设 加强协调与配合,做好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广大区域 经大关进入云南便捷快速铁路新通道建设的前期工作,将大关 县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提高到新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铁路客货 运输,着力提升内昆铁路大关站中转能力。重点推进渝昆高速 铁路大关段及高铁站的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前期工作,确保及 时动工建设,形成新的物流集散地。使铁路运输在大关县交通 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四、客货运站点 加快推进城乡客货运枢纽建设,新建一批乡镇和村组客运 站点,完善乡村交通运输网络,以县城二级客运站为中心,辐 射全县各乡镇,新建县交通服务中心及木杆、天星、寿山、悦 乐 4 个三级客运站,新建翠华、天星、寿山麻柳湾 3 个现代物流 园区,扩建天星火车货运场,126 个村级农村客运管理站。 - 59 - 五、推进“互联网+交通”的深度融合 按照旅客“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的原则, 强化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应用,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 务系统、货运与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和交通智能监测平台,提升 交通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 专栏 6-1 序号 1 2 1 1 2 3 4 5 1 2 3 1 - 60 - 项目名称 交通运输重点工程 建设内容及规模 综合交通体系(14 项) (一)航空建设(2 项) 大关县水上飞机停机场建 在罗汉坝水库建设水上停机设施 设项目 大关县通用机场 规划建设通用机场 (二)公路建设(10 项) 高速公路(1 项) 大关至永善高速公路 48 千米高速路基、路面 等级公路(5 项) 彝良至麻柳湾高速 34 千米高速路基、路面 新建大关县城连接麻昭高速公路 12 千 大关连接麻昭高速公路 米 G247 岔河至豆沙关大关段 28 千米升级为二级公路改造 公路升级改造 S337 木杆至盐津中和大关 大关段 8 千米设计为二级公路改造 段公路升级改造 大关县干线及县道公路建 18 条共 154.6 千米干线公路升级改造 设 农村公路(3 项) 大关县工业园区连接公路 大关县工业园区寿山片区 3.5 千米,上 建设项目 高桥 6 千米连接公路建设项目 364 千米乡道硬化和 2300 千米通自然 大关县农村公路建设 村公路硬化及改造 大关县地方桥梁建设 3661 米/92 座中小桥梁 农村公路养护(1 项) 全县地方县乡公路共 960 千米安全防护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工程 规划投资 (万元) 2690299 80000 50000 30000 1910999 770000 770000 874652 408000 192000 42000 24000 208652 208290 7400 188080 12810 58057 58057 1 1 (三)铁路建设(1 项) 670000 渝昆高铁大关段 渝昆高铁大关段 48 千米 670000 (四)交通枢纽(1 项) 29300 新建木杆、天星、寿山、悦乐 4 个三级 客运站;新建翠华、天星、麻柳湾 3 个 大关县综合物流园区建设 29300 现代物流园区;126 个村级农村客运管 理站 第二节 加快安全水利保障网络建设 大力实施“兴水强大”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强化 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配置,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力 缓解工程性缺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和保障能力。 一、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续建太华水库,力争 2017 年竣工投入使用,新建中坪、联 盟、益珠河中型水库,中坪水库力争 2017 年初完成前期工作, 2017 年动工建设,联盟水库力争 2018 年完成前期工作并动工 建设,益珠河水库力争 2019 年完成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新建 广东坝、海坝、榨房沟、张家坝、三江口小(一)水库,广东 坝水库 2016 年初动工建设,2018 年竣工投入使用,海坝水库 力争 2016 年完成前期工作,2017 年动工建设,榨房沟、张家 坝、三江口水库 2018 年完成前期工作。加快海子、夏家河坝小 (二)型水库前期工作力度。加强全县水利调蓄能力,到 2020 年,全县水库总容量达到 3000 万立方米。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 固提升工程,通过工程改造、升级、配套、联网等方式,确保 9 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25.8 万人的饮水安全。加快 - 61 - 城市节水工程建设,提高用水效率。 二、城乡供水 续建大关县城二水厂二期工程,新建大关县城饮水安全提 升改造工程,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效率。适时启动玉碗、 寿山、高桥、上高桥、吉利供水工程,推进县工业园区供排水 系统项目建设,改善小城镇供水设施,有序推进农村供水工程 建设。 三、污水处理 加大县城及重点乡镇污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 善污水处理设施。优先建设大关县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工程, 争取大关县雨水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对接实施大关县城市生活 节水与农村污水处理工程。 四、农田灌溉设施建设 实施重点灌区新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保障农田 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着力完成太华水库灌区配套设施建设 与节水改造工程,新建一批灌溉支渠、蓄水池,新增灌溉面积 达 4 万亩,耕地有效灌溉率达 40%以上。启动一批小型灌区配 套设施建设工程,完成广东坝水库、联合、金坪、新寨、太坪、 安乐、寿山灌区配套渠系建筑物、整修加固渠道。改造节水灌 溉增效渠道 404.5 千米。加快中低产农田向旱涝保收、能灌能 排的高稳产农田转变。全面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开展 - 62 - 喷灌、滴灌、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积极实施“五小 水利”工程,新建一批小水池、小水窖、小沟渠,改善山区农 业生产条件。 五、流域治理工程建设 开展江河流域治理,重点推进洛泽河、大关河、洒渔河治 理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域治理,着力推进渔涞河、白顺河、 益珠河等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 农村小河道、小河沟、小塘坝的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渠连 通等集中整治。 专栏 6-2 序号 项目名称 水利设施重点工程 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投 资(万 元) 497477 292388 209574 59574 70000 30000 50000 水利基础设施(19 项) (一) 水库(6 项) 中型水库建设(4 项) 1 大关县太华水库 续建水库库容 1639.5 万立方米 2 大关县中坪水库 新建水库库容 1600 万立方米 3 大关县联盟水库 新建水库库容 1100 万立方米 4 大关县益珠河水库 新建水库库容 1600 万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建设 78614 (1 项) 大关县广东坝水库库容 250.3 万立方米;大 关县海坝水库库容 225.6 万立方米;大关县 大关县小(一)型水 1 榨房沟水库新建水库库容 650 万立方米;大 78614 库工程 关县张家坝水库库容 210 万立方米;大关县 三江口水库库容 560 万立方米 小(二)型水库建设 4200 (1 项) 大关县小(二)型水 大关县海子水库库容 16 万立方米;大关县 1 4200 库工程 夏家河坝水库库容 26 万立方米 (二) 给排水工程(4 项) 37800 - 63 - 城市供水(2 项) 7670 近期供水 5000 立方米/d,远期供水 10000 大关县城二水厂二期 立方米/d,新建取水工程 1 座、原水输水管 1 2670 工程 道 3.55 千米、净水厂 1 座、配水管道 19.5 千米、减压水池 11 座 大关县城饮水安全提 2 新建封闭饮水管网 28 千米 5000 升改造工程 集镇供水(1 项) 9130 新建玉碗、寿山、高桥、上高桥、吉利供水 1 大关县集镇供水工程 9130 厂 5 个,日处理规模达 2.5 万立方米/日 排水工程(1 项) 21000 新建寿山、上高桥工业片区净水处理厂、提 大关县工业园区供排 1 水泵站、消毒车间、供水管网、污水排放管 21000 水系统项目建设 道等 (三) 污水垃圾处理(3 项) 47453 污水处理厂(2 项) 44809 县城区及历史冲沟,对老城区雨水排水沟进 行修复,对历史冲沟进行防洪修复、治理。 其中,轩门街,北门街 5 千米,文化街 2 千 米,幸福路 5 千米;龙洞冲沟 8 千米,老县 大关县雨水污水管网 医院冲沟 8 千米,翠华镇中学冲沟 5 千米, 1 28458 设施建设项目 佳园小区冲沟 7 千米,接官厅冲沟 15 千米; 集镇范围内,玉碗镇 10 千米,天星镇 35 千 米,吉利镇 5 千米,高桥镇 10 千米,木杆 镇 8 千米,悦乐镇 5 千米,上高桥乡 3 千米, 寿山镇 6 千米 解决翠华等 9 个城镇 3.23 万人饮水;新建管 网 76 千米,配套 9 个蓄水池,管理房室内 大关县城市生活节水 2 进户设施;安装翠华镇、玉碗镇、天星镇、 16351 与农村污水处理工程 悦乐镇、高桥镇、吉利镇、寿山镇污水管道 8754 米,排污下水道 129.5 千米 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 2644 工程(1 项) 大关县污水处理厂管 1 建设管网 20 千米 2644 网完善工程 (四) 农村饮水安全(1 项) 23095 大关县农村饮水安全 1 巩固提升 25.8 万人 23095 巩固提升工程 (五) 灌区建设(3 项) 83382 - 64 - 1 2 3 太华水库灌区拟建 14 条支渠 55 千米、蓄水 池 248 个,输水管道 54 千米;广东坝水库 拟建 2 条渠道总长 7 千米,配套建筑物 35 座,设计灌溉面积 1.45 万亩;联合灌区整修 加固渠道 1 条长 5 千米,配套渠系建筑物 15 座,新增灌溉面积 300 亩,改善灌溉面积 0.12 万亩;金坪灌区整修加固渠道 3 条长 14 千 米,配套渠系建筑物 40 座,新增灌溉面积 500 亩,改善灌溉面积 0.15 万亩;新寨灌区 大关县中型灌区、小 整修加固渠道 5 条长 18 千米,配套渠系建 型灌区、(新建、续 筑物 30 座,新增灌溉面积 500 亩,改善灌 12720 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 溉面积 0.4 万亩;太坪灌区加固渠道 1 条长 程)项目 3 千米,渠系建筑物 18 座,新增灌溉面积 200 亩,改善灌溉面积 0.17 万亩;吉利灌区 整修加固渠道 1 条长 3.8 千米,渠系建筑物 6 座,新增灌溉面积 200 亩,改善灌溉面积 0.3 万亩;安乐灌区整修加固渠道 8 条长 20 千米,渠系建筑物 42 座,新增灌溉面积 800 亩,改善灌溉面积 0.5 万亩;寿山灌区整修 加固渠道 1 条长 10 千米,渠系建筑物 20 座, 新增灌溉面积 400 亩,改善灌溉面积 0.2 万 亩 翠华镇改造和新建渠道长 90742 米;玉碗镇 改造和新建渠道长 39715 米;悦乐镇改造和 新建渠道长 54870 米;寿山镇改造和新建渠 大关县节水灌溉增效 道长 6400 米;高桥镇改造和新建渠道长 28692 渠道改造工程 40000 米;木杆镇改造和新建渠道长 6000 米;吉利镇改造和新建渠道长 20630 米;天 星镇改造和新建渠道长 146100 米 水资源保护项目:玉碗镇解决农村供水集中 点 796 户 3534 人;天星镇解决农村供水集 中点 1600 户 11090 人;吉利镇解决农村供 水集中点 2500 户 10000 人;上高桥乡解决 农村供水集中点 980 户 6900 人;寿山镇解 决农村供水集中点 500 户 2503 人;高桥镇 大关县水资源利用与 解决农村供水集中点 800 户 6000 人。水环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 境与治理:出水堰源头水源地保护及周边治 41970 程、水土保持规划治 理;翠屏山水库周边;梭锅坝水库周边。流 理工程 域治理 1230 米:板桥沟引水渠 25 千米,蓄 水池 10 个 50 立方米,管网 20 千米;香椿 沟引水渠 23 千米,蓄水池 15 个 50 立方米, 管网 26 千米;观音沟引水渠 26 千米,蓄水 池 15 个 50 立方米,管网 30 千米;黄水河 引水渠 46 千米,蓄水池 30 个 50 立方米, 管网 65 千米;撮箕河引水渠 26 千米,蓄水 - 65 - 池 20 个 50 立方米,管网 35 千米;甘河沟 引水渠 32 千米,蓄水池 13 个 50 立方米, 管网 30 千米;七股河引水渠 28 千米,蓄水 池 15 个 50 立方米,管网 29 千米;马店河 引水渠 26 千米,蓄水池 15 个 50 立方米, 管网 30 千米;火杆湾引水渠 26 千米,蓄水 池 20 个 50 立方米,管网 35 千米 (六) 小型水利工程( 1 项) 10059 寿山、翠华、高桥、吉利、天星、悦乐、玉 碗、木杆等镇灌溉面积 4.35 万亩,蓄水池 大关县五小水利工程 1 988 个,蓄水容量 9.1 万立方,水窖 999 个, 10059 建设 蓄水 3.29 万立方,建小渠道 95 条,174.5 千米 其他水利设施( 1 (七) 3300 项) 水检测设施建设,9 个乡(镇)蒸发站、抗 旱水源监测站;基层站所建设,9 个乡(镇) 1 大关县水利能力建设 站所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培训,200 人次; 3300 水利信息化建设,全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联 合调度、管理的信息平台 第三节 加强能源通信设施建设 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推进水电开发,完成寿山电站和洛泽河两级、关河三 级、高桥河支流三级电站建设。争取新建寿山 220 千伏、木杆 110 千伏变电站。加快城镇电网升级,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甘 顶二期 500 千伏变电站及木杆、天星、高桥变电站增容改造, 不断扩大配电网覆盖范围,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与供电可靠性, 满足城乡用电需求。启动玉碗风电场测风工作,积极推进风能、 光伏开发,进一步扩大电力装机容量。抓住“川气入滇”机遇, 加快推进县城、玉碗、天星、寿山、吉利等乡镇集镇供气工程 - 66 - 及沿线重点小集镇燃气工程建设,至 2020 年实现县城和重点集 镇天然气全覆盖。支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持续抓好农村沼气 及节柴灶配套工程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产业化。 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大数据包建设,推进光纤宽带和无线网络建设、扩容、 提速,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光纤双向传输扩容工 程。新建一批无线数字电视基站,实现全县 76 个行政村无线数 字电视全覆盖。完成集成 ONT 播控平台扩容。促进电信网、广 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到 2020 年,全县乡镇电信宽 带光网化、4G 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数字 电视全覆盖、4G 网络覆盖率 90%以上。 专栏 6-3 序号 项目名称 能源通讯(26 项) (一) 能源(15 项) 水电(1 项) 中小水电站(1 项) 1 1 能源通信重点工程 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投资 (万元) 905397 840066 216152 216152 共有小水电项目 7 个,总装机 18.34 万千 瓦。其中寿山电站装机 3 万千瓦,大水 沟电站装机 2.4 万千瓦,麻柳湾电站装机 大关县中小水电站建 2.4 万千瓦,喇叭溪电站装机 4.5 万千瓦, 216152 设 黄荆坝电站装机 2.54 万千瓦,石格闹电 站装机 2.3 万千瓦,九龙电站装机 1.2 万 千瓦 电网(6 项) 46164 500kV 项目(1 项) 6000 甘顶变二期工程 新建变电容量 75MVA 6000 - 67 - 1 2 110kV 项目(2 项) 110kV 寿山输变电工 程 110kV 向阳输变电工 程 35kV 项目(1 项) 5000 新建变电容量 4MVA,新建线路长度 1.5 千米 新建变电容量 4MVA,新建线路长度 1 千 米 5000 4500 4677 规划新建 35 千伏变电站 2 座,改扩建 35 35kV 变电站及线路项 1 千伏变电站 4 座,新建 35 千伏线路 22.89 4677 目 千米 农网改造项目(2 项) 30487 改造 10 千伏线路共计 401.46 千米,新建 大关县电网设施建设 及改造配变 392 台,容量 42.735 兆伏安, 1 19987 项目 改造低压线路 1321.05 千米,户表改造 12943 户 大关县工业园区电网 新建大关县工业园区上高桥 110kv 变电 2 10500 改造项目 站,改造寿山片区 110Kv 电网 天然气管网(1 项) 23400 用气规模 562 万方/月,其中玉碗镇 6 万 方/月,悦乐镇 5 万方/月,寿山镇 300 万 1 大关县集镇供气项目 方/月,高桥镇 5 万方/月,吉利镇 93 万 23400 方/月,天星镇 130 万方/月,上高桥乡 8 万方/月,木杆镇 15 万方/月 新能源(7 项) 554350 大关县风能发电建设 大关县玉碗镇大坪风能发电装机 40000 1 120000 项目 千瓦、牛角湾风能发电装机 40000 千瓦 大关县太阳能设备设 2 建设太阳能设备 15000 平方米 30000 施应用 大关县太阳能光伏发 采取农光互补和牧光互补建设,装机 500 3 300000 电 兆瓦 大关县生物能源开发 以芭蕉芋、核桃、竹类和油茶等为主的 4 80000 与加工项目 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大关县应急抢险战略 9 个乡镇分别建设应急抢险战略用柴汽 5 用柴油、汽油储备库建 油储备库各一个,储存各类油 90 万立方 10000 设 米 新建 11 个加油站:木杆、翠华、玉碗、 大关县乡镇加油站建 天星、寿山工业园新区、高桥、悦乐二 6 8000 设项目 级加油站,麻昭高速路大关悦乐段建 2 座(双向)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大关县电动汽车充电 新建集中式充电站 6 个,分散式充电桩 7 6350 站建设 1100 个 (二) 信息网络(11 项) 65331 信息(7 项) 52701 - 68 - 1 2 3 4 5 6 7 1 2 3 4 全县 4G 网络建设乡镇及行政村全覆盖, 大关县大数据包建设 互联网+农业、工业、服务业;全县所有 部门及乡镇村创建共享服务平台 大关县无线网络建设 新建 120 个 4G 基站和配套设施,实现 项目 90%行政村和人口密集区的 4G 覆盖 大关县全业务(家庭客 新建 FTTH 子项目和利用其它技术实现 户、集团专线)互联网 乡镇部分行政村,人口密集区的互联网 建设项目 宽带接入 大关县传输网络建设 全县传输网络的线路保护,机房扩容, 项目 城区和乡镇管道建设,线路零星迁改等 大关县乡镇宽带光网 覆盖大关所有乡镇 建设 大关县 4G 网络建设 覆盖大关所有乡镇 大关县行政村通宽带 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建设 广电网络(4 项) 大关县广电宽带光纤 新建广播电视、互联网平台,实现全县 覆盖行政村建设项目 76 个行政村广播电视广电宽带全覆盖 大关县城及各乡镇铜 将县城和县城至各乡镇铜轴电缆传输方 轴电缆传输改为光纤 式改为光纤双向传输方式,实现多业务 双向传输扩容项目 发展扩容建设 大关县无线数字电视 在全县 76 个行政村委会建设无线数字电 覆盖行政村项目 视基站 60 座,实现无线数字电视全覆盖 完成机房 ONT 平台扩容,扩容集成播控 大关县集成 OTN 播控 中心,实现全监控项目;全县传输网络 平台扩容、传输网络安 的线路保护建设,实现传输网络安全、 全监控平台建设项目 可控、可管传输网络 第七章 坚持生态优先 50000 1001 401 300 300 300 400 12630 4280 700 4800 2850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建设“山水大关,生态大关” 为目标,以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着 力点,以实施防污减排工程为抓手,以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为方向,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生态文明与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相适应,为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69 - 第一节 加强生态体系建设 一、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 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目标,推进三江口、罗汉坝、出水堰、 太华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和森林生态的建设和保护,严格保护自 然保护区、重点水源涵养区、主要河流道路两侧面山、水土流 失高度敏感区、地质灾害敏感点、其它生态公益林 6 类生态区。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完善控制性保护和引导 性开发建设措施,按照“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 育”的思路,构建“谷地生态经济发展、山地生态保障”的生 态格局。 二、加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推进森林资源管护,每年管护森林面积 145 万亩。实施天 保二期工程人工造林 5 万亩,封山育林 10 万亩。加强生态修复 工程建设,新增核桃种植 5 万亩、竹类种植 5 万亩,实施新一 轮退耕还林(或陡坡地生态治理)1 万亩。加强石漠化综合治 理,实施人工造林 3 万亩和封山育林 10 万亩。加强农村替代能 源建设,推广节能灶 6 万眼、太阳能 7 万台、沼气池 0.3 万口。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房(站、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测点、森 林防火通道(隔离带、瞭望台、视频指挥平台)等基础设施建 设。到 2020 年,力争新增林地面积 24 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 - 70 - 45%以上。 三、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加强城镇面山、公路面山生态修复,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 理、陡坡地生态治理及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强化滑坡、山洪、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治。完成吉利镇山体崩塌及天星、木杆、 寿山等乡镇山体滑坡 9 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开展 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加固工程,完善地表排水、地下排 水设施,加强塌陷坑填堵处理,推动治理投入大、工程治理难 的灾害点或隐患点避灾搬迁,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防 灾减灾能力。 第二节 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加强对水、森林、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强化水、土壤、 大气等环境保护,构建大关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促进资源集约利用 优化县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控,基 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全县各类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 转用及土地征收的报件进行合规性审查,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管 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实现 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开发。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 农田水利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城镇供水管 - 71 - 网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二、强化环境治理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蓝天”工程,减少大气污染物 排放,控制地面扬尘,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 实施“碧水”工程,加强城镇饮用水源地和取水点保护,依法 监督和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 程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清静”工程,加强学校、医 院、居民区等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实施“净城”工程,实施生 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集中处理及分类利用水平,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 加大对饮用水的污染治理及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优先在水环境污染严重的乡(镇)、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村收集”、“乡 转运”、“县处理”的原则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加快推进废旧 农膜回收、再生和资源化利用,严禁农业固废污染。规范畜禽 养殖场建设,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广有机肥使用,实施肥水 一体化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三、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进一步削减耗能企业污染物 排放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管理,使单 - 72 - 位 GDP 能耗、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 家相关指标允许的范围内。坚持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生产基地、 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 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切实提高产业发展质 量和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 城乡建设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 化,建设生态县、生态城镇和生态乡村。 第三节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培育生态 文化、生态道德和生态意识,着重抓好生态保护、生态警示、 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借助三江口、罗汉坝 自然保护区等平台,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使生态 文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引导城乡居民建立 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出行和休闲方式。 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综合决策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 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各项规划及重大事项 的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效应。建立健全公众参 与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环保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开展环 - 73 - 保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 设。 三、完善生态建设标准体系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一批能耗、水耗、地耗、污 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清理修订与 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将生态文明建设纳 入法制化轨道。不断建立完善自然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 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加快相关标准制定步 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建立可靠的 生态保障。 专栏 7-1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投资 (万元) 359171 26500 生态文明建设(14 项) (一)垃圾处理(1 项) 新建大关县第二垃圾处理厂,日处理 1000t,覆盖县城及悦乐、高桥、吉利、玉 碗、天星、寿山等 6 个乡镇,配套建设中 大关县垃圾处理设施项 1 转站 6 个及运输车 16 辆;新建木杆、上 26500 目 高桥生活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 80 吨;县城第一垃圾厂渗滤液处理项目;大 关县城垃圾处理厂封闭工程 林业支撑体系建设(3 (二) 91735 项) 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人工造林 5 万亩, 封山育林 10 万亩);低效林改造 5 万亩; 森林抚育 5 万亩;造林补贴试点人工造林 5 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 3 万 1 大关县林业生态建设 33829 亩,封山育林 10 万亩);退化防护林改 造 4 万亩;木材储备战略基地建设,人工 造林 5 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人工造林 1 万亩。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 500 口,病 - 74 - 旧池改造维修 10000 口及入户培训;新建 太阳能 70000 户;新建节能灶 60000 眼 2 大关县林业基础设施 护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罗汉坝管护房至 三个防火点道路 45 千米,罗汉坝防火隔 离带 70 千米,悦乐镇青林村至大坪村林 区公路 30 千米。重点火险区第三期综合 治理:修建瞭望台 4 座共 600 平方米,建 林火阻隔系统 340 千米,建指挥通讯系统、 购买灭火水枪、兵工铲等扑火物资。林业 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建检验室 300 平方米,隔离试种苗圃 100 亩及购设 备系统,开展 10 万亩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罗汉坝和 三江口两个管护用房共计 3000 平方米, 建防火道路两条共计 200 千米,开设 2 条 主防火线及 5 条辅助防火线共计 300 千 米,罗汉坝建实验基地一个,面积 1500 亩。罗汉坝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及治 理 3000 亩,公园管理用房及基础设施建 设 10000 平方米,环湿地通道 8 公理。野 生动植物保护:保护中心业务用房 1800 平方米,繁育基地 2 平方千米。湿地资源 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房 2000 平方米, 47906 配备设备及队伍建设。湿地资源保护基础 设施建设:建管护房 2000 平方米,配备 管护设备和监测设备,队伍建设。古树名 木保护及珍稀植物扩繁:对全县古树名木 保护。林业生态资源补偿:全县 50.77 万 亩生态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对全县 受损农户进行补偿,全县 2.6 万亩湿地生 态补偿。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区道 路建设 133 千米,输电线路 45 千米,改 造和新建管护站 5 个、共计 1500 平方米。 种苗建设:林木种子贮藏库 1 座、面积 100 平方米,晒场一个、面积 300 平方米,检 验室一个、200 平方米,种苗基地 3 个、 面积 300 亩,种苗采穗苗圃 2 个、面积 200 亩,配置种子加工包装设备 1 套、种子检 验仪器设备 1 套。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寿山镇林业站管护房 400 平方米,新 建高桥镇林业站管护房 400 平方米,新建 玉碗镇林业站管护房 400 平方米。森林生 态环境动态监测:全县的森林生态开展监 - 75 - 测 大关县木杆镇三江口森 建设湿地公园,2.6 万亩湿地生态资源保 10000 林湿地公园 护 (三)流域治理(1 项) 48708 大关县江河流域、中小 河流域治理、山洪灾害 境内江河流域、中小河沟、山洪沟、农村 1 48708 防治山洪沟治理、农村 河道治理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及土地整 (四) 26328 理(2 项) 9 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内容为:抗 1 大关县地质灾害治理 5331 滑桩、排危、锚固、护坡 治理土地 5428 公顷,平整土地,灌溉与 2 大关县土地整治项目 20997 排水,田间道路 (五) 其他生态治理(7 项) 165900 大关县生态文明建设工 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9 个乡镇矿山生态 1 30000 程 恢复治理 大关河、洛泽河、洒渔河、高桥河、木杆 河 5 大河流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减 少入河泥沙量、河道整治加固、疏於及改 善渠道生态环境,提升水环境质量);5 大关县重点流域污染防 大河流沿河村庄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 2 94900 治 污水收集处理、历史遗留工矿企业、非规 模化养殖整治;实施 76 个农村环境连片 综合整治,30 个规模养殖厂畜禽养殖污染 治理,建 5 个有机肥加工厂,1 个危险废 物处置厂 非煤矿山粉(烟)尘污染治理,水泥厂、 大关县大气环境保护工 3 化工厂等企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治理,县 3000 程 城、重点集镇烟尘治理 县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标 大关县环保能力建设和 准化建设、环境监察标准建设、环境信息 4 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8000 能力建设(数字环保)、环境应急能力建 工程 设、9 个乡镇环保所能力建设 翠华镇、玉碗镇、上高桥乡、天星镇、高 大关县生态文明创建、 5 桥镇、寿山镇、木杆镇、吉利镇、悦乐镇 30000 省级生态县建设 9 个乡镇矿山生态恢复治理 3 - 76 - 第八章 加强区域协调 推进城乡统筹 坚持“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的发展思路,新 型城镇建设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双轮驱动,促进规划布局、要 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 同发展,努力构建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城镇体系布局 按照“休闲度假、山水生态”的定位,围绕打造卫生城、 园林城、文明城、平安城的目标,合理优化城镇体系,依据交 通基础、城镇体系、产业发展等要素,优化城镇布局,明确各 乡镇职能,形成以翠华镇为发展中心,天星镇为次中心,其余 乡镇为支撑的城镇空间。到 2020 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5%左右。 一、提升县城核心辐射带动能力 完善城镇功能。立足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施 “扩城、提质、增绿”三大工程,加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 停车场、市政供水、污水处理、综合管网、供气、绿化美化、 环卫等市政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镇新区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塑造城镇形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在全县经济社 - 77 - 会发展中的聚集与辐射作用,将翠华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 境优美的“瀑布之乡、山水之城”,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服 务业为支撑,形成“精品、旅游、休闲、袖珍、山城”的文化 旅游城镇新形象。 提升城镇品质。突出大关县“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 林中、林在城中、绿带环抱”的城镇景观特质,加强县城绿化 工程和景观工程建设,建成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城镇,绿地 率达到 35%以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 公共安全、城镇管理、城镇服务等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和平台, 建设“数字大关”、“宽带城镇”。 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以养 生休闲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发 展与城镇建设并重,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推动产业项目向园区 集中,把产业园区融入城镇建设,通过产业园区集聚促进人口 集中,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推动大关 产城一体化发展。 二、强化次中心集镇承接能力 天星镇。围绕天星商贸特色集镇建设目标,加强交通、水 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集镇建设步伐,抓好特色生态农业、现代 物流、民族文化旅游、硅产业基地、农业庄园建设,促进经济 社会稳步发展。依托内昆铁路、渝昆高铁,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 78 - 推进天星物资集散基地及来料加工厂房的建设。推动罗汉坝风 景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壮大现代服务业,建设以商贸物流为 主导,以特色生态农业为基础,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 集镇。 三、突出特色集镇补充能力 寿山镇。围绕寿山“工业上山特色镇,城乡统筹示范区” 的建设目标,推进集镇规模扩大和容量提升,进一步抓好水、 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寿山镇打造为以工业园区为主导, 以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为依托的工业上山特色集镇,努力打 造大关特色工业园区,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开发建制镇的引领作 用。 上高桥乡。建设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配置,打造以特色种养发展、青龙洞景区及民族风 情为依托,把上高桥建成特色种养示范基地和民族特色集镇。 木杆镇。加强市政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托 213 国道改 造,依托丰富的筇竹等生物资源,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生 态旅游等优势,建成集生物资源加工、旅游业一体的生态型特 色集镇,把木杆打造成为中国“筇竹之乡”。 悦乐镇。立足南北大通道的顺利通车,围绕畜牧、烤烟、 果蔬等特色产业,抓住麻昭高速建成的有利时机,将悦乐镇打 造为以养殖业、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交通枢纽商 - 79 - 贸型特色集镇。 高桥镇。充分开发利用镇域丰富的生物、水能、矿产资源, 抓住太华、联盟水库建设,大永高速路建设,213 国道升级改 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契机,大力发展林果、山地畜牧业等特色农 业,将高桥打造为以特色种养业、生物资源加工、水能资源开 发为主的生态文明特色集镇。 吉利镇。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无公害蔬菜、生猪 养殖等产业,将吉利镇建设成为农、工、商、贸、旅游多业并 举的休闲河滨小镇。 玉碗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旅游投入力度, 完善集镇功能,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把玉碗 建成乡村旅游特色集镇。 第二节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规划统筹,创新融资模式,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 设,不断完善城镇工程,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按照“6 个 1”标 准(一条功能配套完善的街道、一个水厂、一个环卫管理站、 一座公厕、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文化综合服务站),重 点推进市政道路、9 个乡镇“一水两污”项目、房屋亮化、集 镇街道硬化改造、工业园区供排水系统及停车场等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龙洞公园、二水厂二期项目建设,加大城市综合秩序 整顿,改善人居环境,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 80 - 第三节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推进农业人口转移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大中专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 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为重点,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 户城镇;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 革,为进城农民、农村籍大中专毕业生、农村籍退役士兵提供 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完善农转城机制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农村居民的耕 地、林地、宅基地等退出、出让、作价出资或入股、抵押、置 换等资本化运作方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家庭的土地财产收益。 建立社会融入机制,保障农转城居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等公 共服务权利;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 资金投入,增强城镇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农村转移人口承载能 力。 第四节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和 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全力推进秀美乡村、富裕乡村、活力乡村 的建设。 - 81 - 一、秀美乡村建设 以农村社区化为方向,培育打造中心村和特色村。加快危 房改造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扎实开展“改水、改厕、 改圈、改厨”和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 治工程,推广普及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灶具或沼气等清洁能 源,新建农村垃圾处理池,实施房屋亮化、院坝改造工程,切 实把大关农村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富裕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水果、蔬菜、核桃、药材、生猪、肉牛、山羊等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挖掘农 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民族特色和文化资源,建设一批集休 闲、观光、体验、展示为一体的精品农庄,打造一批具有历史、 地域、民族特色的景观村庄,发展山居休闲乡村旅游。引导和 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庄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 高村民生活品质。 三、活力乡村建设 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断优 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 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成立美丽乡村新农村建 设理事机构,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创新农村服务管理机制, 培育新型社会管理组织,推行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 - 82 - 专栏 8-1 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工程 序号 1 1 2 1 1 1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投资 (万元) 523340 城建基础设施(6 项) (一)市政道路建设(1 71248 项) 市政道路建设 72.8 千米,其中,改造 50.8 大关县市政基础设施 千米,新建 22 千米;市政道路绿化亮化道路 71248 建设 14.3 千米 (二)集镇建设(2 项) 354000 规划 18 平方千米,安置 3500 户 14350 人, 大关县新区建设 200000 新区街道绿化、硬化、亮化、美化 7 个乡镇房屋亮化,集镇街道硬化改造、绿 大关县集镇建设 154000 化、亮化 (三)城市停车场(1 45000 项) 新建停车场 10 个,占地规模 75300 平方米。 其中,县城南部停车场占地 16000 平方米、 县城北部停车场占地 10000 平方米、接官厅 停车场占地 5000 平方米、顺城路南段停车场 占地 3700 平方米、顺城路中段停车场占地 大关县城停车场建设 45000 12000 平方米、顺城路北段停车场占地 4800 平方米、佳园路停车场占地 4500 平方米、大 水井停车场占地 6800 平方米、文化街停车场 占地 4500 平方米、龙洞停车场占地 8000 平 方米 (四)公园广场(1 项) 11700 总用地面积约 43.22 亩,新建民族文化广场、 大关县龙洞公园建设 地下停车场、仿城古楼、入口牌坊、龙王庙、 11700 儿童娱乐及景观工程等 (五)房地产(1 项) 41392 大关县在建房地产开发面积数 84350 万平方 大关县房地产开发项 米,新开工房地产开发面积数 89732 万平方 41392 目 米 第九章 完善民生保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教育、 科技、卫生和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提升城乡就业和社 - 83 - 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 保障公平、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 全县各族人民。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 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突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 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教育与经济紧密合作,把人口压力转 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加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探索多种办园模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园,积极扶持发 展民办幼儿园,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有效解决“入园难” 问题。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改善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不断提 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到 2020 年,新建 38 个幼儿园, 改扩建 8 个幼儿园,每个乡镇都建有标准化幼儿园,村级学前 教育办学全覆盖,力争使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班)率达 85%以 上。 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缓解“择校热”问 题。完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任何家境困难困难 学生失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平等教育,加强农村留 - 84 - 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 改薄、标准化建设、教师周转房、饮水工程、游泳体操室、少 年宫及多功能报告厅建设 19.8 万平方米。加强教育勤工俭学基 地、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装备配备及信息化建设水平,均衡 配置教师、现代化电教设备、校舍、图书等资源。调整县、乡、 村学校布局,完善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 2017 年,义务教育阶段达到基本均衡。 到 2020 年,小学毛入学率达 100%,年辍学率控制在 0.5%以内;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100%,年辍学率控制在 1%以内,全县义务 教育实现均衡。 三、提升优化高中教育 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加快推进大关县翠华镇中学迁建 项目,有序推进大关县一中改扩建项目,全面满足普及高中阶 段教育发展所需。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升高中阶段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大关县一中为龙头,其它高中学校为 支撑,积极探索创新高中办学模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规范 内部管理,建设优质高效课堂,全力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外部竞争力。到 2020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90%以上,高考 上线率完成市下达指标。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适应产业培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和 - 85 - 新型职业农民,整合各方资源扎实推进职业教育。落实国家关 于职业教育的普惠政策,创新县职业高级中学办学模式,改革 招生制度,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积极配合 打造盐大永职业教育区片区,深入推进县职业中学及科研中心 建设项目,并结合市场需求与就业导向,促进其与县内及周边 企业合作,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技术 人才。到 2020 年,力争将大关建成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 育改革发展示范县。 五、扶持发展民办教育 严格民办教育机构准入制度,重点支持开办学前教育、高 中教育的民办学校,加强民办教师队伍建设,切实依法保障民 办学校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民办学校安全管理,落实安 全工作责任。到 2020 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 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办教育格局。 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聚居点教育发展水平,将民族教育作为 大关教育的重点之一,重视和发展民族文化,积极解决民族教 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推 进“双语”教学,不断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七、重视关心特殊教育 着力关心关爱特殊儿童教育,切实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 - 86 - 权利。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完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配 备完善特教资源,满足特殊教育需求。 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人才引进,通过公开选拔重 点师范院校毕业生、“特岗计划”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强化 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配备,不断优化教师结构。 进一步健全教育管理制度,完善交流任用机制,推进城乡教师 交流,合理配置不同等次学校的教师资源。以“名师工程”为 依托,重点培养一批教学名师、优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通过 校本研修、远程培训、脱产置换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送教 下乡”等方式,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序推进校 长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升。落实艰苦地区教师 的补贴政策,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从业条件,稳定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实行师德师风 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师风的评价考核办法,提升教师队伍道 德水平。 第二节 加强科技应用及推广力度 增加科技投入,以推广、扩大科技应用为出发点,以提高 职工科技素质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途径,加大科技实 用技术推广力度。 - 87 - 一、健全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加强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网建设,健全农村科技 服务体系。引进和转移先进使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步伐。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以技术交易、技术咨询、人才 与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建设科技中 介服务体系。突出企业发展重点,鼓励企业自建或与省内外高 校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构建科技发展平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支持中小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加快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深入挖掘工业产品附加值。支持全 县重点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建成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 地和产业化基地。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建立有利于科技队伍壮大和人 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积极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到大关创业发展。 围绕大关产业发展和基础夯实需求,坚持行业标准,聚焦高校, 放宽视野,加大行业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强化科技人才的继续 教育培训,为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旅游、科技、企业等 行业补充新鲜血液,着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大关加快发展的科技 能人才队伍。加大“科技下乡”力度,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到 2020 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比 2015 年增加 15%,每个乡 镇和主要行政村都建立科技能人队伍。 - 88 -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不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县级科技发展基金,引 导企业不断增加科技研发经费(R&D),完善政府、企业、社会 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支 持科技事业发展。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为科技信息体系建 设、科技交流、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 才培养等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第三节 推进健康大关建设 一、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县级综 合医院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实行医疗、医保、 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加快推进县医院传 染病房、县医院儿科综合业务用房、县中医院医技楼建设,新 建县妇幼保健院、大关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康复中心业务 用房、县医疗废弃物处理场项目。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强 化投入(争取)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促进 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健全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卫生制 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中西医结合,注重中医发展。加 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卡网络 建设和管理。以“互联网+”为平台,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 89 - 促进远程医疗发展。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 性。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健 康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现代生物 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制度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全 爱国卫生组织网络,巩固“省级卫生县城”,争创 “国家级卫 生县城”,全面开展城乡病媒生物防治和普及群众健康教育知 识,提高群众健康保健和卫生防病意识。 二、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人才兴医、人才强卫”方针,探索建立激励机制, 深入推进县乡村医疗设备购置和县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 目,引进高水平医疗专业人才进入医疗卫生队伍,积极探索与 名医、名院的合作发展模式,多形式大范围开展卫技人员素质 提升工程,加强卫生系统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公共卫 生人才和社区卫生人才的培养。到 2020 年,全县医疗队伍专业 结构、学历结构得到全面优化,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第四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一、统筹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 有序推进计划生育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保障 工程及优生优育服务机构建设,健全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运 - 90 - 行规范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 进人口均衡发展。通过教育、培训、扶贫等手段,全面提升人 口素质。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 社会风尚,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健全社会福利养老与社会化养 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加快推进“关阳•山水间”养老服务机构 建设及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内外老年人提供养 老养生养心新平台。 二、实施妇女儿童关爱工程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大力 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加快县妇幼保健院建设,提 高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和享 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女性接受教育水平,为就业困难妇 女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扩大妇女就业渠道,努力实现妇女在 身心健康、文化教育、经济参与、决策管理、社会保障、法律 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加大对大病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医疗救 助力度,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权利。健全农村留守儿童 服务机制,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提高家庭、 学校、社会各界和儿童本人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制观念,严厉打 击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组织、胁迫、诱骗儿童 犯罪的刑事犯罪。 - 91 - 第五节 推动公共文体事业发展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文化惠民示范村、村级农家书屋、乡镇文广服务 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特别 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全面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 数字化覆盖工程,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积极推进惠民演出场 所、县图书馆、文化馆、村级文化活动室、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传承馆、文化遗产陈列展示及保护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自 然村文体活动广场、乡镇数字电影院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文化 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促 进群众提升文化科技素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争取建设 县体育综合运动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县游泳馆、县体育馆、 乡镇灯光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改善 全民健康状况;坚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持续举办黄连河乒 乓球邀请赛,开办自行车骑行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提升体育 竞技水平;积极支持各类群众性体育协会、俱乐部、社团组织 健康发展,促其做好全民健身宣传与服务工作。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性,以培养“名家、名师、 名医”为载体,繁荣发展“关河文化”品牌。突出苗族芦笙制 - 92 - 作技艺、端公戏等重点,建设传承馆,培养传承人,加大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扬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建立现代文化 市场体系,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坚持 传播正能量。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 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大关新闻》、《黄连河 时讯》、《大关手机报》、《微大关》等主流媒体传播力、公 信力和影响力,大力宣传大关精神,进一步提升大关形象。 第六节 加强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 一、积极推动城乡就业与创业 以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为导向,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 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落 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推进基层就业 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鼓励大中 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大困难大中专学生的就业援助力度,提 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就地 就近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 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政策,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开 - 93 - 展创业示范工程建设,辐射带动农村创业促就业工作。 二、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 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 度一体化。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社会救助力 度,逐步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 老保险覆盖面,建立贫困老年人救助体系,加快社会化养老服 务基础设施,推进木杆片区敬老院建设,形成木杆、天星和社 会福利院互为补充的五保老人和孤儿集中供养体系,提升集中 供养率。推进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残疾人托养中 心、康复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防灾减灾 基础能力建设、殡葬服务设施等福利场所建设,积极发展社会 福利和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加快社会福利基础设施、社 会福利院院办经济项目建设,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加 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提高保障房分配环节的透明度、公平度。 统筹救助体系,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保障困难群众 基本生活。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加 大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 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创大关以创业带动就业的 新局面。 - 94 -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确立人才优 先发展战略布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形成具有强大竞争 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集聚 人才的体制机制。实施人才优先投入的激励保障政策,实行技 术、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政策,创新完善收入分配、产权 激励、政府投入保障等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盘活现 有人才资源,分层次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保证发展 所需各类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创新职业技能培训 模式,建设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 体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专栏 9-1 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规划投资 (万元) 社会公共服务(40 项) 770571 (一) 教育(6 项) 246317 农村学前教育(1 项) 19133 新建 38 个幼儿园,新建校舍 37576 平方米; 大关县学前教育建设 1 改扩建 8 个幼儿园,建设校舍 6011 平方米; 19133 项目 购置设施设备 职业教育(1 项) 11590 大关县职业中学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实训 楼、浴室、教工宿舍共 30000 平方米,养 殖、种植、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40 亩,300 大关县教育局职业中 米环形跑道 9000 平方米(含足球场);新征 1 学及科研中心建设项 11590 占地 90 亩其他附属设施;大关县科研中心 目 新建校舍 5392 平方米,征地场平附属、设 施设备、活动场地、绿化。申报省级及以 上科研课题 1-2 个;市级科研课题 2-4 个 中学基础设施建设(2 34771 项)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 95 - 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办公楼、 1 翠华镇中学迁建项目 其他生活用房 38437 平方米,足球场及附 23077 属设施、设备采购等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 12000 平方米,生活 大关一中高中改扩建 2 用房 14000 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 1500 平 11694 项目 方米,足球场以及附属设施、设备采购等 其他(2 项) 180823 全面改薄建设、标准化建设、教师周转房 大关县义务教育学校 1 建设、饮水工程建设、游泳体操室建设、 148175 标准化建设 少年宫及多功能报告厅建设 198197 平方米 建设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 39960 平方米、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 费补助、5 年免费发放教科书小学 21 万套, 中学 14 万套;完成所有新入职中小学教师 不少于 120 学时的岗前培训,教师岗前培训 达 600 人次;全县中小学所有在职教师开 大关县教育勤工俭学 展 5 年一周期每人不少于 360 学时的培训, 2 基地、教师培训、信 教师全员培训达 5000 人次;以中青年教师 32648 息化建设 为重点,造就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学科带 头人,骨干教师培训达 1000 人次;履职晋 级培训 2500 人次;指导 25-30 所学校完成 建立课模的县本教研活动;完成校本课程 150 个以上;信息化、仪器设备、课桌凳、 床,学生食堂监控设备 535 个摄像头;阅卷 系统、标准化考场建设 (二) 卫生(5 项) 119465 医院(1 项) 28240 新、扩建业务用房 70600 平方米:县医院 传染病房 7500 平方米;县医院儿科综合业 务用房 10000 平方米;县中医院医技楼; 院内绿化美化、污水处理等 10000 平方米; 大关县级医院扩建项 新建县妇幼保健院 3600 平方米;新建大关 1 28240 目 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 平方米及附属设 施;新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结核 病门诊楼 5000 平方米;县康复中心业务用 房 20000 平方米;县医疗废弃物处理场 10000 平方米 卫生院及周转宿舍(1 73640 项) - 96 - 5 个乡镇卫生院医技后勤保障楼及附属设 施建设 13060 平方米(悦乐镇、寿山镇、 天星镇、上高桥乡、翠华镇);12 个社区 卫生服务站 12000 平方米业务用房及配套 附属设施;新建乡镇卫生院周转房 180 套 大关县乡(镇)村卫 6300 平方米及附属设施;9 个乡镇卫生院 1 生业务用房扩建及附 改扩建业务用房 90000 平方米;大关县 83 73640 属设施建设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业务用房 33200 平方米; 9 个乡镇卫生监督站业务用房 18000 平方 米;9 个乡镇康复中心业务用房 90000 平方 米;9 个乡镇新农合管理站业务用房 27000 平方米;天星镇、天星镇、上高桥乡民营 医院业务用房 15000 平方米 村卫生室(1 项) 11585 县卫生局处突及信息化设备购置(应急处 突指挥车辆(1 辆),信息化设备、县卫生 监督所信息化设备);县级医院诊疗设备 购置(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核磁共振 2 台 (3.5T)、CT 机 2 台(64 排)、彩超 4 台等 共 8 件);大关县合管办能力设备(监管 设备);重大疾病防治预防和保健体系设 大关县县乡村医疗设 备;卫生院急救车辆设备(9 个乡镇卫生院 1 备购置和县乡村医疗 (每个卫生院 2 辆急救车<含车载设备>); 11585 人员培训项目 9 个乡镇卫生院放射化验设备(X 光机、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尿 液分析仪<每个卫生院一套>);乡村医疗 机构信息化建设设备【<9 个乡镇卫生院各 一套>和 83 个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设备(每 个卫生室一套)】;2 个县级医疗机构培训 20 人,10 个乡级医疗机构培训 100 人,83 个村卫生室培训 415 人 其他卫生计生设施(2 6000 项) 大关县计划生育服务 1 县城及 9 个乡镇建设优生优育服务机构 3000 保障工程 大关县优生优育服务 2 县城及 9 个乡镇建设优生优育服务机构 3000 机构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三) 307256 (15 项) 民政设施(2 项) 140500 大关县 9 个乡镇(集镇所在村或社区)老 大关县社会化养老服 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20 个 30000 平方米;大 1 20500 务基础设施建设 关县县城及 9 个乡镇老年活动中心 10 个 15000 平方米;大关县乡镇老年公寓 9 个 - 97 - 27000 平方米;大关县上高桥乡回民敬老院 2000 平方米 2 1 2 3 1 2 1 1 2 1 - 98 - 项目总用地面积 217100.98 平方米,总建筑 大关县“关阳·山水 面积 142164.40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间”建设项目(老年 120000 122241.18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19923.22 公寓) 平方米 残疾人托养服务(3 7880 项) 建设 3000 平方米大关县城残疾人托养中 大关县残疾人托养中 心;8 个乡镇各 2000 平方米共 16000 平方 3640 心 米乡镇残疾人托养中心 建设 3000 平方米大关县城残疾人康复中 大关县残疾人康复中 心;8 个乡镇各 2000 平方米共 16000 平方 3640 心 米乡镇残疾人康复中心 大关县残疾人综合服 新建 3000 平方米大关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 600 务中心 心建设项目 烈士陵园及公墓建设 16400 (2 项) 按照国家二级殡仪馆标准建设,规划占地 379.50 亩,建设火化场(含殡殓室、冷藏 室、化妆室、解剖室、仓库、车库等)2600 大关县生态陵园建设 平方米,殡仪馆 2000 平方米,佛塔 900 平 12400 项目 方米,廊亭 2000 平方米,办公服务综合楼 2800 平方米,10 万座生态公墓及配套基础 设施 大关县烈士陵园改扩建 6000 平方米;大关 大关县爱国主义教育 县盐大工委遗址保护性项目建设 1 个 4000 4000 基地建设 平方米 殡仪馆(1 项) 25000 大关县殡葬服务基础 76 个村公益性公墓 760000 平方米;8 个乡 25000 设施建设 镇殡仪馆 16000 平方米 福利院(2 项) 14500 大关县社会福利基础 大关县儿童福利中心 1 个 5000 平方米;大 4500 设施建设 关县精神卫生中心 1 个 5000 平方米 新办规模化养殖场 4 个;果蔬基地项目建 大关县社会福利院院 设 4 个;鱼塘项目建设 4 个;花卉基地建 10000 办经济项目建设 设4个 救灾储备(1 项) 14000 县城及 9 个乡镇救灾物资储备库 10 个 1 万 大关县防灾减灾基础 平方米;县级救灾应急指挥中心 2 万平方 14000 能力建设 米;县城及 9 个乡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10 个 2 万平方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500 人; 灾害信息员培训 200 人;天星救灾储备物 资集散中心 1 万平方米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 服务设施(3 项) 83976 76 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190000 平方米、广场 114000 平方米;200 个村支 大关县农村基层综合 1 部活动室(阅览室)、广场等建设,200000 7700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平方米;15 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9000 平方米 大关县基层就业和社 县级及 9 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2 976 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 建筑面积 5700 平方米 民政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1500 平方米;婚姻 登记中心 1500 平方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大关县民政服务基础 3 1500 平方米;地名公共服务中心 1500 平方 6000 设施建设 米;福利彩票销售服务中心 1500 平方米; 社工培训服务中心 1500 平方米 保障房建设(1 项) 5000 大关县城镇保障性住 1 棚户区改造 400 套 5000 房建设 (四) 文体(5 项) 69090 大关县文化艺术剧院及文化惠民演出场所 3000 平方米;大关县(国家一级)图书馆 7500 平方米、大关县文化馆 6000 平方米; 大关县农家书屋 5 个(每个 100 平方米) 500 平方米;大关县乡镇综合文化站 7 个 (每个 800 平方米)5600 平方米,自然村 大关县文化基础设施 1 文化活动广场 500 个;大关县乡镇数字电 40400 建设 影院 8 个(每个乡镇建设面积 120 平方米); 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 68 个;村级文化活动 广场建设 68 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建设 83 个,每个 400 平方米;大关县苗族 芦笙制作技艺传承馆,建筑面积 2000 平方 米 大关县游泳馆面积 2000 平方米、大关县体 大关县体育基础设施 育馆 4580 平方米、大关县乡镇塑胶灯光球 2 5250 建设 场 9 个 9000 平方米)、大关县体育运动综 合场建设 6000 平方米 大关县中央广播电视 8 个(升级改造县级转播站 1 个,乡镇级转 3 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 1540 播台站 2 个,新建乡镇级转播站 5 个) 工程 大关县苗族文化保护 集苗族花山节、芦笙舞、射弩、芦笙制作 4 20000 与传承 技艺、纺织、婚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 - 99 - 体的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 化创意等 毕摩殿、文化陈列、学员食宿、体育锻炼、 大关县彝族毕摩文化 文化娱乐、民族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占地 5 1900 传习所建设 638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760 平方米,绿化 1847.6 平方米 (五) 食品药品检验(3 项) 5200 县级检验检测所 1500 平方米,乡镇食品药 大关县食品药品检验 品监督管理所及检验检测站 4500 平方米, 1 2400 检测中心 合计 6000 平方米办公用房及检验检测设施 设备 大关县食品药品监管 仪器设备、软件开发,建成覆盖全县 9 个 2 1800 信息化建设 乡镇的电子监管平台 人才培训,培训达 16000 人次,每人次按 大关县食品药品监管 3 照 0.05 万元计算,宣传教育材料、媒体合 1000 能力提升工程 作每年按 40 万计算 (六) 气象能力建设(1 项) 1026 新建大关县气象站,征地 30 亩,新建地面 观测场 1 个,业务楼 1500 平方米及配套设 大关县气象监测设施 施;旅游景点气象监测项目,新建黄连河 1 1026 建设 旅游景点气象监测点;高原特色农业气象 观测项目,建设 1 个烤烟自动气象观测站 和 1 个农田小气候综合自动观测站 (七) 档案馆建设(2 项) 11272 业务用房 4005 平方米;完成 10 万卷 2000 万页库存档案数字化加工,配备满足工作 需要的设施设备,建立起规范、安全的数 大关县综合档案馆标 1 字档案库管理体系,搭建起全县大数据共 4072 准化建设项目 享体系、互联互通体系、异地档案查阅利 用体系等;特色档案征集,库房建设,展 厅布置等 大关县乡镇综合档案 9 个乡镇综合档案馆业务用房 24000 平方 2 7200 馆建设 米 其他社会公共管理(3 (八) 10945 项) 大关县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用房 6000 平方米 大关县政务服务中心 服务窗口;9 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业务用 1 及乡镇为民服务中心 6240 房,每个乡镇 1000 平方米服务窗口,共 业务用房 9000 平方米 公司调度生产楼(缓建),建筑面积 5989 大关县电力小型基建 平方米;供电所项目为悦乐、天星、玉碗、 2 3410 项目 高桥、木杆 5 个供电所,总建筑面积 3650 平方米 - 100 - 3 用地面积 2119 平方米(约合 3.18 亩),占 大关县县委党校基础 地面积 808 平方米,建筑面积 3989 平方米, 1295 设施建设项目 建筑密度 38.16%,容积率 1.88,绿化率 30%,停车位 15 个 第十章 深化改革创新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改革为重 点,加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实现大关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和体制保障。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 理、承接、取消和下放工作,压缩行政审批项目数量和行政审 批时限,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全面清理和精简非行政许 可审批事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大厅建设,推行各级各类 行政审批事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有关的服务事项网上集中, 实现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网上咨询、申报、预审、办理、查询、 反馈和监督管理,着力解决“三难”问题。建立中介超市,推 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完善“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 监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级间的关系。 强化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地方财政预决算、“三公” 经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九大领域信息公开,提高政 府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 - 101 -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 二、经济体制改革 财税金融改革。推进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一 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 基金预算“四位一体”预算体制。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办法, 加强重点税源管控,保障税收稳定增长。统筹好财政资金、信 贷资金作用,加大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社会事业、农业产业发 展的支持力度。 企业体制改革。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和审计监督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 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途径。用足用活扶持小微企 业发展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健全归属清晰、 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通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宅基 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强化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抓好集体 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依法规范林地流转、林权交易行为。健全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加强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支持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 构建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信息、资金和物资的服务体系。 - 102 - 第二节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加快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 济带、金沙江对内开放经济带,充分发挥大关县区位优势,依 托水麻高速、岔彝公路、内昆铁路等交通干线,加强与昭通机 场、水富港的对接,积极构建覆盖大关、彝良、盐津的农产品 和矿产品物流中心。加快与周边彝良、盐津、永善、昭阳区等 昭通市属县区在基础共建、产业共融、生态共生、民生共享等 方面的合作力度,探索建立与滇中城市经济圈、攀西—六盘水 经济区、成渝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机制,主动参 与和推进昭通市域及跨省经济合作,为大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拓展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大关县生物资源、人力资源、 水电资源等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继续培育扶持一批 以明磊实业为代表的市场、原料、技术“三头”在外的“飞来 企业”。用好用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 级的意见》中相关政策,与滇中产业新区和昭阳工业园区构建 “合作建园”发展机制,探索在上述地区建设大关产业聚集区, 提升大关工业集聚发展水平。建立健全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对 外合作、对外投资的机制保障和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 的企业,开展以农特产品和药材为主的外贸业务、跨区域工程 - 103 - 承包、资源开发等项目合作,促进企业外向发展。 二、提升招商引资新水平 创优招商引资环境。加强工业园区供电、供水、道路交通 等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项目落地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用优越的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 创新服务机制,推行“一条龙”领办、代办服务,推动招商项 目“零障碍”落地发展。通过创优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更多附 加值与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辐射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 落户大关发展。 发挥优势招商引资。依托果蔬、竹笋、核桃、中药材、畜 牧等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天星农 业产业园区建设。依托生态、交通区位优势和黄连河、罗汉坝 等旅游资源优势,抓好针对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产业的 招商引资。突出大关工业园区资源、服务、优惠政策的集聚效 益,理清招商引资思路,做好项目包装策划,筛选精品项目, 提升招商针对性、选择性和有效性,推动更多更好且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的项目落户大关。 第十一章 推进依法治县 建设平安法治大关 遵循中央“四个全面”工作方针,推进平安法治大关建设, 将大关县建设成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 - 104 - 家园。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 一、加强建设法治政府 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政府以简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务服 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按照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 工作监督。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 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法外权力, 不得做出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级政府 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政的职权范围,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建立 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 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坚持把依法 行政作为考核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将法治考核结果作为干部 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加大全民法制宣传力度,坚持用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和法 治方式统筹社会治理全局,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 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强化道德约束,规 - 105 - 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不断增强社会自 我调解功能。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健全城乡(社区)网格化 服务管理体系,推行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 处中心合署办公,引导和鼓励居民自治,发挥社区自治、村民 自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三、提升司法公信力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人民法治意识。规范司法行为, 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推进司法民主。细化执法标准,严密 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案件责任倒查制度, 促进司法公正。推行法律文书上网,探索实行网上办案,建立 定期通报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推进司法公开。加快司法行政系 统信息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争取上级对基层司法基础设施 投入,实施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拘留所、7 个乡镇派出所及 麻柳湾检查站、检察院办案和专业技术业务用房、法院及公安 信息化建设、消防大队营房迁建、交警大队业务技术用房及安 全警示教育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接收、矫正、奖惩、解 除等主要执法环节,从源头和根本上预防遏制重新犯罪。建立 完善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建立法律服务机构代为受理法律援 助申请制度和非诉讼法律援助机制,实施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 工作对接,积极开展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努力为群众提 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援助。 - 106 - 四、健全公共安全监管体系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建设,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 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 度,对严重违规企业和个人依法实行行业禁入和“一次性死亡”,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积极稳妥地处理教育、卫生等系统 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及纠纷。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强化 事前预警、事中救援和事后恢复的综合处理能力。筑牢综治维 稳基层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创新立体化、 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 活动。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建设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第二节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村、点)创建 坚持“三个离不开”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 过上好日子”的指导理想,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以强基础、 兴产业、惠民生为基本要求,按照整合力量、各记其功,难易 结合、梯次推进,分步实施、全面覆盖的思路,扎实推进上高 桥少数民族乡和全县 153 个民族村寨建设,确保到 2020 年民族 - 107 - 地区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民族共同 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紧扣全县五个农业特色产业培育重点,因地制宜抓产业布 局,培育一批适合各民族村寨的农业增收产业。以建设少数民 族特色村寨为抓手,充分挖掘苗族、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文 化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少数民族风情园、民族文化长廊、少数 民族生态旅游区,大力发展民族旅游经济。进一步加快少数民 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不低于 10%的比例保障人工造林、 石漠化治理、坡陡地治理等项目覆盖到少数民族地区。到 2020 年,力争实现每个民族村寨至少有一项骨干产业,每个少数民 族家庭至少有一项增收产业。 三、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强化党委政府对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围绕大关改革、发 展大局,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普法工作, 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宗教 工作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保障少数民族 传统习俗,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教育引导信教群众自觉维护人民利益、法律尊严和团结统一, 宗教事务发展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依法严厉打击破坏 民族团结的行为,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 108 - 专栏 11-1 平安创建重点工程 序号 1 1 1 1 1 1 1 2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投 资(万 元) 14862 1578 平安大关(8 项) 公安业务用房(1 项) 大关县公安局业务技 建筑面积 5612 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 1578 术用房 拘留所(1 项) 317 大关县拘留所 建筑面积 1468 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 317 派出所(1 项) 2680 7 个乡镇派出所业务用房(悦乐、黄连河、高 桥、木杆、寿山、玉碗、翠华)建设、麻柳 大关县 7 个乡镇派出 湾检查站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共计 8134 平方 所及麻柳湾检查站建 米,其中悦乐、黄连河、高桥、木杆、寿山、 2680 设 玉碗派出所业务用房面积各为 900 平方米,翠 华派出所 1914 平方米,麻柳湾检查站 820 平方 米 检察院(1 项) 537 大关县检察院办案和 2464 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 537 专业技术业务用房 法院(1 项) 750 8148 平方米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网络 大关县人民法院信息 系统、门禁系统、会议系统、远程视频系统、 750 化建设项目 数字化法庭以及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 心 消防(1 项) 1000 用地 6660 平方米(10 亩),新建建筑面积 大关县消防大队营房 3049 平方米,综合楼 2200 平方米、综合宿舍 1000 迁建 楼和食堂 727 平方米,训练塔 50 平方米,值 班室 49 平方米、公厕 23 平方米 其他公安基础设施(2 8000 项) 大关县公安局交通警 大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业务技术用房建 察大队业务技术用房 筑面积 3000 平方米;大关县交通安全警示教 4500 及安全警示教育中心 育中心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 加大公安自建监控和社会监控整合建设,依 托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加强公安内、外部信 公安信息化建设项目 3500 息资源整合,建设县级公安信息中心,推进 移动警务系统的建设应用 - 109 -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是大关县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行动纲领,也是全县上下统 一思想、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目标指向。经县人民代表大会 审议通过的“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具有法律效 力,全县各族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 规划纲要和重大项目实施的组织和政策保障,确保各项规划任 务的全面完成。 第一节 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各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直各 委、办、局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的“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及其办公室,协调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展战略、发展目 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落实。县人大和政协是《纲要》实 施的监督机构,根据相应的视察计划,加强对各项规划工作的 监督和指导,确保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 二、规划衔接 《纲要》是大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 综合性规划,是制定全县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的依据。 - 110 - 土地利用、林地利用、城乡发展、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应切实 做好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和融合,并根据《纲要》对各项专项规 划和年度计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各部门要根据《纲要》要求, 科学分解落实五年规划目标任务,认真做好年度计划工作,将 目标具体化、措施化、可操作化,把握进度,确保规划顺利实 施。 第二节 政策保障 统筹安排各类新增建设用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 地资源保障;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 财力状况逐年增加,重点用于支持工业园区项目前期工作、基 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农业龙 头企业。通过财政引导和政府与社会资本结合方式(PPP 模式), 积极打造特色生态文化大旅游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云南 省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管好财政资金、用活项 目资金、调动信贷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强化各项建设财力保 障,特别是对木杆镇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 偿机制;创造性地制定和出台一批促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壮大和优化大关县实 体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环境建设的相关 法规和政策,加强水源地保护、城乡人居环境、企业节能减排 技术改造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为大关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 111 - 展建立可靠的环境保障。 第三节 规划实施 一、项目支撑 围绕大关县交通、市政、能源通信、生态环保、社会发展、 园区和产业发展、农田水利等方面,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 则,突出重点,推进一批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 设项目落地实施,对政府出资建设的项目,要严格按《招投标》 法组织招投标,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加强资金使用情况检 查。对项目施工进度、项目验收等实施全过程监督、检查和管 理,保证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二、监测评估 制定导向鲜明、指标科学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规划 实施的监测、监督和评价考核机制。重点设立产业发展、社会 进步、民生改善、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建 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纲要》规定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实 施情况进行中期检查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报县人大常委会审 议,以增强规划评估的严肃性。县人民政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 审议意见,推进《纲要》各项重点任务的深入实施。 三、规划调整 本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到国内外环境重大变化和其他重要 - 112 - 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与规划目标发生重大偏离或 国家调整相关指标时,由县人民政府提出调整方案,并报请县 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