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小结(6).pdf
19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小结 2020-11-02 15:59:23 1. 学习 多伦多大学每学期最多可以选修五门课,我主要是在Rotman商学院选了博弈论,战略管理,成本管理会计,计量经济学和 投资学的课程。教授大多赫赫有名,有好几个商学院的教授都是课本的作者,也有很多是在公募基金等业界从事了几十年的实操工作再 重回校园的,时常会在上课时穿插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教材除了课本之外大部分都是案例教学,主 要是哈佛,Ivey或者Rotman教授自己做的,相比国内的一些案例教学,会更有实效性一些,常常聚焦于当下的热点话题,比如一些教 授就非常喜欢探讨中国的互联网案例。 其实,从数量上来说,我的课表并不拥挤,每天大约有2-3小时的课程,总体课余时间非常丰 富,但从内容上来说,我觉得课程非常充实,学习具有相当强的探索性。因为大部分的商科课程有10%-15%的分数是上课参与回答问 题或者对课程的关注程度,最后final assignment 大约占总成绩的35-50%,里面1/3是基础知识,1/3是应用,1/3是创造力,比如很 多Assignments都是案例的形式,给一篇哈佛出版的商业案例,问几个问题,甚至不问问题,然后自己写一大篇图文并茂的报告,可 能课堂基础知识顶多能用1/3,剩下的就靠去非常灵活地收集很多其他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解决这些问题等 等。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现象是校园内学生的多样性,我们是小班化教学,一个二十来个人的班里常常是中国,加拿大,印度,欧 洲,美国,南美等各个国家都有,虽然这对我的英语听力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但不同文化的交融,让课堂上充满了不同的声音,不同文 化的同学也有不同的特质和性格偏向,这样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 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career center可能是 多伦多大学最宝贵的资源了,不仅有工作信息的资源,还有很多简历文书,面试准备,如何社交等的介绍,辅导的老师过往大都有过 HR的经验,非常耐心并且有针对性。 2. 生活 提起多伦多的生活,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天气了,几乎从每年10月底开始到4月初 路面上永远覆盖着雪,走在路上脚就陷在深深的雪地中拔不起来了,几乎家家户户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房门口铲雪,好在屋内温暖 的暖气还是相当舒适的。但多伦多的夏天非常适合户外运动,不像多伦多那么多雨,温度大约三十度不到一些,整体很干燥,走在路上 就是绚丽的花海草坪和湛蓝天空下分明的地平线。 在多伦多,我的作息相当健康,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左右睡觉,九点左右起床,有 时候窗外下着大雪,雪花特别大,松松软软的一大片,一眨眼就在地上铺了一大层,我就坐在温暖的房间里,捧着以前在学校里没来得 及看的小说,楼下是聊天嬉笑的声音,还有读书的声音,琐琐碎碎的,有种温柔的烟火味。逛超市也成了我的一个小爱好,不慌不忙地 往篮子里堆着各种生活用品,对比着蔬菜肉类的价格,偶尔买些小零食,小玩意。我那时看上一个香薰的灯,是南瓜味的,是那种田地 间自然成熟后带着点甘甜与清新的南瓜味,点上就会染上一层淡淡的黄晕;还有一个很大的拼图,是一幅漫画风格的城市街景图,如果 拼好可以挂在房子墙壁上,可惜没法拿回国。想象中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这样,有个小房子,平时认真上班,晚上有时间自己回家做饭, 周末可以家庭出游,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这种不慌不忙的生活状态。 做饭我依然没有学好,只会给自己做一些能果腹的面食,煎个 鸡蛋和牛排,捣鼓两下蔬菜沙拉。多伦多的面粉特别的香,我们买了个面条机,自己做粗粗的面条,稍稍加点盐和酱油,就是一份简单 但美味的主食了。 3. 旅行 加拿大的旅行主要是去自然保护区,人非常少,常常自己租一辆车或者乘着旅行团的大巴,一路边走边 看。这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自然的面貌得以以它本来的样子呈现,苍茫的雪景,清幽的林间小道,平静温馨的海边小镇……我还记得 有一次,早上从班夫自然风景区的宾馆醒来,突然发现窗外一只麋鹿睁着好奇的眼睛和我面面相觑,然后一扭身就跑了,只在厚厚的雪 地上留下一串灵动的脚印。 4. 思考 我终于有了慢下来的时间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了,从上大学开始,我就好像被一条高速行驶的动车拉着,拼了命地奔 跑,没有停歇。在多伦多这四个月,让我开始真正想清楚——我想要什么。有一种说法: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因为优秀的成长一直 是正反馈的。优秀做的是别人认可的事,做的比别人好。但卓越一般是负反馈的。卓越做的事特别的与众不同,是事后认同的。正是因 为特立独行才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建立起能力优势和地位。最后,在别人发现机会的时候已经建立起很高的壁垒。之前听张潇雨的播 客里面有一期也有类似的观点,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反馈周期的长短,一些短期看很好的选择,长期来看风险回报比并非最优。当然, 人生是一个概率游戏,谁也不能说当下就做出了最好的选择,只能尽可能把自己放到机会更大的池子里,寻找风险回报不对称的机会。 在我之前的两年里,我非常地努力,被裹挟着,沿着所有人都认可的成长轨迹挣扎着,但停下来,我才发现我已疲惫不堪。也是在这四 个月里,我开始尝试着做科研,做那些短期看不到回报,却能让我在做的过程中就收获满满的成就感的事,我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职业 路径规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交流对于我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无比地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