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2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pdf
附件 3 耀 침➦ 컨➦ 敖 2022 궠 敖 슛谠▬ cim kjc (仅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注册用户登录可见) 为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十四五”期间大气、 土壤污染防治两大行动计划实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 “大 学 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 量 大 本专项紧密围绕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科技需 求,拟解决大气二次污染和区域土壤/地下水多介质污染的形成机 计 理、气水土污染的相互影响两个基础科学问题,突破多要素立体 中 国 监测预警、污染源实时智能监管、大气污染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 土壤复合污染绿色修复、 “能源—环境—健康—气候”综合调控等 五大核心防治技术,建立 PM2.5 与臭氧双降、污染场地土壤与地 下水协同治理、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综合治理等三类集 成示范区,形成气候友善型区域多污染物跨行业高效治理的“中 国模式” 。 2022 年度定向指南围绕监测监管技术重点任务进行部署,拟 支持 1 个定向择优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 2000 万元。 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 1.1)的指南方向申报。申报单 — 21 — 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 行设计。申报项目应整体申报,必须涵盖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 容和考核指标。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 3 年。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 过 5 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10 家。项目设 1 名负责人, 每个课题设 1 名负责人。 本专项 2022 年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cim kjc 1. 监测监管技术 1.1 区域重金属污染全过程精准识别与通量评估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区域重金属污染过程与通量不清等问 学 题,研究区域尺度基于行业特征的重金属排放和归趋时空演变规 量 大 律,建立区域重金属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基于区域土壤重金属 “源—径—汇”关系的布点监测方法,研发重金属在区域大气— 计 土壤—水体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全过程示踪技术及污染表征溯 中 国 源方法;建立区域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途径与过程评估方法,构 建区域重金属通量估算模型;基于重金属行业和区域排放特征与 污染通量分析,构建大气—土壤—水体重金属污染精准动态诊断 与智能监管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区域重金属污染源排放清单与监测体系;构 建大气—土壤—水体重金属多介质一体化监测技术方法体系,实 现业务化运行 6 个月以上;开发区域重金属全过程示踪与高精度 表征溯源方法,并开展区域验证,误差小于 20%;开发大气—土 壤—水体重金属多介质迁移转化过程刻画模型与预测软件,并开 — 22 — 展区域验证,预测误差小于 30%;建立县域尺度重金属通量估算 模型,数据空间分辨率达到 1:5 万,实现百米级精准定量表征; 形成典型区域重金属污染精准动态诊断与智慧监管方案,并选择 2 个以上典型县域开展示范应用,编制相关技术规范 1~2 项(征 求意见稿) 。 有关说明:由生态环境部作为推荐单位组织申报,推荐 1 个 cim kjc 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 中 国 计 量 大 学 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 1:1。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