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学院创新团队遴选及管理办法.pdf
校科字 E2021〕 2号 关于印发 《普中学院创新团队遴选及管理 办法 》的通知 备单位 : 《晋 中学院创新 团队遴选及管理办法》 已经于 ⒛21年 第 13 次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 印发给你们,请 遵照执行 。 巍 狰中 1年 9月 1日 晋中学院创新团队遴选及管理办法 第 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 步 推 进 我校学科 建设 和 科研 创 新能力 ” “ 强校 人才 面落实 ,全 伍 队 型人才 的创新 培养具有学科优势 , 战略 ,鼓 励和支持 我校教 师团结协 作 ,对 接我省十 四个 主导 产业领 域 开展科 技攻 关 、技术创新研 究 ,根 据 国家及省教 育 ” “ 厅关于 《山西省 高等教育 1331工 程 提质增效建设计 划实 “1331 (⒛ 院落实 《 中学 )、 晋 21)2号 科 施办法》 (晋 教 ” “ 工程 ”统筹推 进 双一流 建设实施方案 (试 行 )》 等相关 规 定 ,并 结合我校实 际 ,特 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创 新 团队是 指 由多名科研 人 员组 成 ,以 科研 平 台为依 托 ,根 据 学科 建设 与科学研究发展需要以及 人员结构 的特点 ,在 相 对稳 定的研 究领 域 内有 组织得 开展学术研 究 、 科学探索和技术创 新 的科研 团队 ,分 技 术创新 团队 与学术创 新 团队 。技 术创 新 团队是 指稳 定从 事应用技术研发 及 高新技 术 推广 的研 究群 体 ;学 术创新 团队是指基础 科学 与应用 基础 科学创新 的研 究群体 。 笫三条 创新 团队建设 的 目的 :以 优秀创新人 才为核 心 、 以优秀 中青 年教 师为骨干 ,以 校级 及 以上科研 平 台 、基地 , 重点学科 为依 托 ,以 科研项 目为载体 ,努 力培 育研 究中的特 色方 向,有 组织的开 展重点学科领 域 的研 究 ,力 争 通 过科学 研 究创新 团队的建设 ,培 育一支 在相关研 究领 域能取得 重大 学术成果 、产 生重要影响 的学术队伍 ,形 成真正 意义 上的创 2 新 团队。 第 四条 评 选 及 审核 坚持 公平合 理、优胜劣汰 的原则 。 评 选上的创新 团队实行 中期考核制 ,考 核 不合格者将 取消其 资格 ,支 持 经 费 自行 终 止。评审由科研 部 组织实施 。 第 二章 评 选范围与申报条件 第五条 评 选范 围 (一 )具 各充足 的时间从事科学研 究工作 ,并 具有 较好 的组织协调 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 研究群体 中有较 高 的学术水 平和较 强的凝聚力 。 (二 )团 队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 团队责任人 ,以 优秀 中 青年骨干教师为团队成 员,具 有明确的研 究方 向、专业结构 和年龄结构合 理 ,团 结合作 ,勇 于探索 ,具 有持续 创新能力 。 (三 )团 队应具有 较为一致 、稳 定的研究方 向和共同研 究的学术 问题 定期开 展学术报告 ,研 究 范 围包 括 基础研 究 、 应用研 究 、技术研发及 区域特色 问题研 究等 ,具 有可预期 的 学术创新 价值或应 用价值 ,能 产 生较大影 响 的研究成果 。 第六条 申报优秀创新 团队应 同时具各 以下条件 : (一 )团 队带头 人应为本校在职在编教 师 ,具 有较 高 的 学术水平 和创新 思想 ,治 学严谨 ,学 风端 正 ;具 有博 士 学位 或副高 以上 专业 技术职称 ,近 三年 主持与研 究方 向一致 的省 级科研 项 目 1项 以上 ;年 龄 不超 过 55周 岁 。 (二 )具 有 素质较 高 、相对稳 定、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 。 团队一般要求 5¨ 8人 组 成 ,其 中至少有 2名 成 员具有 博 士 学 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平 均年龄 不超 过 45周 岁 ,团 队成 员有 3 充足 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研究工作 。 (三 )具 有与 国内外 同行 良好 的交流 与合作关系 ,应 以 学校为主 办单位 ,主 办学术 会议 1场 以上 ,或 已选 派 2名 以 上研究人 员到国内外高水平 的科研院所 进 行学术交流 。 第七条 创新 团队科研成果应具备 以下基本条件 之 三 。 科研成果均指 以第 一作者发表或 出版的成果 ,且 晋 中学院为 第一完成单位 。 (一 )近 三年 主持 国家级科研课题 1项 或省部级以上科 研课题 2项 ; (二 )近 三年在 C类 期刊发表与本研究方 向一 致 的论文 3篇 以上 ,或 出版高水平 B类 专著 1部 ; (三 )近 三 年参与国家级及 以上 学术 会议 2次 ,或 举办 相关研究方 向的学术讲座 2次 以上 ; (四 )近 三 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1项 ; (五 )近 三年取得发明专利 1项 ,或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 一定的社会 经济效 益。 第 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八 条 本次 遴选活动 由各教学院系组织推荐 ,符 合基 本条件 的研究团队填报 《晋 中学院技术创新 团队 申请书》(附 件 1)或 《晋 中学院学术创新 团队申请 书》 (附 件 2)及 相 关支撑材料 一并报 送科研部 。 第九条 申报 团队依托教学院系要认真履行资格 审查和 质量把关责任 ,凡 在 申报材料 中存在弄虚作 假 、拼凑捏合 、 学术不端或侵犯 知识产权等行为者 ,一 经 发现并查 实后 ,给 4 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该 团队的申报资格 。 科研部对 申报 的创新 团队名单 进 行 资格初 审 ,对 符合 申报基本条件的团队 ,由 科研部聘请专家 进行评审 ,评 审结 束 ,经 公示无 异议 后确定 获 立项 团队的名单 。启动项 目建设 , 学校预先划拨年度 经 费 的 50%作 为科研 经 费支持 。 第 四章 管理与建 设 第十条 学校将 遴选 15个 左右 技术创新 团队或学术创 新 团队 ,并 设 立专项资助 经 费 ,创 新 团队年均 5ˉ 10万 元的研 究经 费给 予资助 ,资 助期为 三年 。 第十一 条 遴选 成功的创新 团 队 ,在 三 年建设期 间内进 行 一次 中期考核 。 团队负责人编写 中期考核 进展报告 ,由 所 在系部 签署 意见后报科研部 ,科 研部审核 后 组 织专家评 审 , 评审结果 上 报学校 ,学 校将公示评审结果 ,考 核合格 ,滚 动 支持 (拨 付 经 费 5-10万 元 );考 核 不合格 ,取 消经 费支持 。 第十 二条 资助 经 费要求专款专用 ,主 要用于购 买科研 设各 ,从 事探 索性研 究与试 验 ,进 行学术交流 ,发 表 论 文 , 出版专著等团队建设费用 。经 费使用参 照 《晋 中学院科研项 目经 费和科技活动 经 费管理 办法》 (校 科字 (2uo)4号 )。 第十 三条 获 资助 团队应严格执行财务 管 理 的有 关规 定 ,专 款专用 ,由 团队负责人按要求支 配。 第十 四条 创新 团队在 中期考核 时应完成 以下科研 任务 (一 )、 (二 )之 一或 (三 )至 (十 一 )之 二 ,且 第一完成 人或项 目负责 人为 团队成 员。创新 团队重点考核科技成果转 化 、横 向合作 、科技创新平 台等方 面 。 5 笫十八条 本办法由科研部负责解释 。 附件 :1。 晋 中学院技术创新团队申请书 2.晋 中学院学术创新团队申请书 附件 1 申报领域 晋中学院技术创新团队 申 请 团队名称 研 究方 向 : : 团 队带 头 人 申 报 单位 申报年月 书 : : : 晋 中学院科 研部制 填表说明 1.申 报领域 。指团队主要技术创新领域 ,对 接 山西省 14个 产业和领域如 半导体 、炭基新材料 、特种金属材料 、大数据 、信 息技术应用创新 、煤 矿智能采掘 、轨道交通 、通用航空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煤成气 、现 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有机旱作农业等 。 2.团 队名称 。团队名称应为 “XX技 术创新团队 ”。团队命名要体现团队 技术领域或方向。 3.研 究方向。填写属于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的重点领域或 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 。 4.团 队带头人 。填写团队带头人姓名 ,应 为 目前工作在一线的实 际带头人 。 5.申 报单位 。填写所在教学单位名称 。 6.申 报年月 。应为 ⒛XX年 XX月 。 一、简表 团队名称 研究方向 依托平台 所属学科 1 所属学科 3 所属学科 2 团队带头人情况 姓名 性另刂 出生 日期 最高学历 最高学位 获 学位 时 间 、授 予学校和 专 业 行政职务 身份 证 号 所获得的 学术称号 入选 的人 才计划 通 讯地址 及 邮编 电子 邮箱 电话/传 真 联 系 电话 学 习经 历 工作经历 社会兼职 10 锨数 创 新 团队构 成情 况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博士生 人 人 人 人 硕士 人 人 本校人员 校外人员 人 人 创 新 团队成 员简表 姓名 性另刂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学 位 二、 申请书提纲 1、 团队背景 、研究方 向以及发展 目标 研究方向 在团队中 的作用 属位 所单 序号 2、 团队研究基础 (近 三年来的论文、著作、专利、获奖及成果转化等情况) 3、 团队获资助后拟开展的主要技术创新研究 三、教学单位意见 (对 是否同意申报 ,对 申请者所需人力 、物力条件保障等意见 ) (公 章 ) 年月 日 四、专家评 审意见 (对 申请人业务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及研发工作等意见 ) 年月 日 五 、学校 意见 盖章 : 年月 日 附件 2 申报领域 晋中学院学术创新 团队 申 请 团队名称 研 究方 向 : : 团 队带 头 人 申 报 单位 申报年月 书 : : : 晋 中学院科研部制 14 填表说明 7.申 报领域 。指团队主要基础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 。 8.团 队名称 。团队名称应为 “XX学 术创新团队”,团 队命名要体现团队 学术领域或方向。 9.研 究方向。填写属于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的重点领域或 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 。 10.团 队带头人 。 填写团队带头人姓名 ,应 为 目前工作在 一线的实际带头人 。 11.申 报单位 。填写所在教学单位名称 。 XX年 XX月 。 12.申 报年月 。应为 ⒛ 一、简表 团队名称 研究方向 依托平台 所属学科 1 所属学科 2 所属学科 3 团队带头人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 日期 最 高学历 最高学位 获 学位 时 间 、授 予学校和 专 业 行政职务 所获得的 学术称号 入选的人 才计划 通讯地址 及邮编 电话/传 真 学 习经历 工作经历 社会兼职 身份 证 号 电子 邮箱 联系电话 锨数 创 新 团 队构 成 情 况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 级职称 博 士生 人 人 人 人 硕士 人 人 本校人员 校外人员 人 人 创 新 团 队成 员简表 姓名 性 另刂 出生年月 专 业 技术 职 务/学 位 二 、 申请书提纲 1、 团队背景 、研究方向以及发展 目标 研究方向 在 团队中 的作 用 属位 所单 序号 2、 团队研究基础 (近 三年来的论文、著作、专利、获奖及成果转化等情况) 3、 团队获资助后拟开展的主要学术创新研究 三、教学单位意见 (对 是否同意 申报 ,对 申请者所需人力 、物力条件保障等 意见 ) (公 章 ) 年月 日 四、专家评 审意见 (对 申请人业务水平 、学术创新能力及研发工作等 意见 ) 年月 日 五 、学校 意见 盖章 : 年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