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交流小结(2).pdf
2019年秋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 2020-11-04 14:15:16 交流小结 在接到要写交流小结任务的时候,我正在写保研面试的自我介绍。总觉得自己的本科三年普普通通没什么亮点,有些没话写,但仔细想 想,如果说要有什么与众不同,那大概就是大三上学期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交流的半年吧。与大多数同学不同,我在国内外疫情大爆发 之前就完成交流回国了,并没有精彩的“跑毒”故事可以分享。于是我开始回忆,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开始的那段奇妙的生活。 当时被俄语 系录取的时候就知道,会有机会去俄罗斯交流,但这种感觉是在推着两个在超重边缘疯狂试探的大行李箱站在火车站的大斜坡前发呆的 时候才变得真切起来。一想到俄罗斯的冬天,就好像感受到了冰天雪地里的北风萧瑟,更何况是在以天气阴冷潮湿出名的圣彼得堡。我 的母上大人总觉得带多少衣服都不够,试图先寄一大包衣服到过去,却被告知寄到俄罗斯的邮政快递里“不能有任何拉链或者纽扣”,虽 然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但她终归是放弃了。当我小心翼翼地把箱子抬上值机柜台的行李带、看到数字显示的是22.9kg的时候长 舒了一口气,心里悄悄希望这预示着后面充满未知的日子同样可以拥有这样的幸运吧。 事实证明,希望果然只是希望。第一个下马威是 下了飞机以后入关处挤满了旅游团的队伍,以及很可能在快排到你的时候突然亮起红灯宣布下班/交班(但并不知道接班的工作人员什么 时候会突然出现再开放这个窗口)。不知是不是因为打开方式不对,反正我们一行三人硬是排到了原本拥挤的大厅里已经没什么人的时 候。我当时心里还紧张了一下,担心听不懂也说不出来俄语没法交流,好在这是刚下飞机脑子不清醒时的瞎担心:办理的大叔接过我的 材料一句话没说就敲了章。我们三个拎着行李箱飞快跑了出去,生怕被抽查保不住箱子里的火锅底料。 办理寝室入住、到校注册、买手 机卡这些程序性的工作,来机场接我们的语伴们帮了大忙。带路、和宿管阿姨交流、问手机卡到底有哪些套餐这类的工作,我觉得我自 己是应付不过来的。说对圣彼得堡的第一印象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古老。放眼望去整座城市找不到摩天大楼,夜晚也没有流光溢彩 的天际线;坐落在涅瓦河畔的教学楼好像是从历史里走出来的;在马路正中间穿行的有轨电车,总会让我有种活在老电影里的错觉;就 连给同学拍我们的宿舍后得到的评价也是“这不是苏联时候的样子吗”。虽然很多人赞叹圣彼得堡的建筑是登峰造极的经典,我却始终有 一种疏离感。曾经以为当我步入金碧辉煌的叶卡捷琳宫、当我面对普希金的青铜骑士雕像、当我亲手触及宏伟的东宫的外墙的时候,我 就几乎可以变成历史的一部分了。可是当这些教科书般的名字真正变得立体而真切的时候,我才清楚地知道,原来历史仍旧是历史,而 我依然是我。 圣彼得堡的另一大特色大概是自然环境了。它阴郁的天气塑造了一大批文学大家,但倾盆大雨也会突然停住、放晴。有天 下午一堂课的功夫,窗外的天气在阳光明媚和乌云密布间转换了三四次,甚至落了一阵冰雹。大家时不时好奇地望向窗外,而教语法的 老太太安娜优雅地拿下眼镜,摇着头说,“俄罗斯的气候就是个奇迹”。整座城市的水道纵横交错,423座大大小小的桥将42座岛连在了 一起。刚去不久的某一天,室友和我在半夜一点跟兴奋的人群一起看完开桥之后才突然意识到:我们的宿舍在桥的另一端。出租车司机 上了绕城高速,兜了一大圈才把我们送回去。宿舍旁边就是波罗的海,据说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芬兰。我特别喜欢一个人 到海边散步,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冷风带来清醒,海浪声听着很安心,开阔的环境总是让我一下子就静下来了。不下雨的天经常能看 到晚霞,暖色调的光撒在墙面上、水面上,绚烂,但也温柔。 还是要提一句学习的情况。学校为我们安排的都是俄语的语言课,不过好在上课的内容和形式都还算有趣,最重要的是不管哪门课老师 都非常鼓励、强调我们开口说,导致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非常紧张。哪怕有很多想分享的内容,但我一开口自己都会意识到会出现变位 变格的错误以及很多奇奇怪怪的用词和搭配。相比而言欧洲的同学们就显得从容自信很多,虽然有的时候也会出现用词不会之类的问 题,但都可以边解释边和老师沟通。后来我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方法,交流回来最明显的变化可能就是口语表达流利了不少。我曾经跟 同学开玩笑说,我在圣彼得堡上课的时候,一天说的俄语比在复旦一个学期都要多。不得不承认,语言环境和大量(主动或者被动)的 练习,对语言学习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期末考试前,明知成绩并不会计入复旦的绩点,但我竟然还是很紧张,考完也有国内10学分专业 课考完后那种“彻底解放”的感觉。最后一天下课,我去向两门主课的老师道谢、告别,用虽然还是很多错但已经“敢说”的俄语和她们聊 了会儿天,她们认真看着我说,从平时表现到考试,你是这个班上进步最大的学生。走出教学楼的时候,我回头拍了一张门口的照片, 忘记了早上大费周章天还没亮就赶到这里的怨念。 终于结束了一波三折的保研,现在回想起俄罗斯那段“神仙日子”,又有了些新的感 受。之前总觉得自己在那里浪费了太多时间:上课作业还可以再认真一些;咸鱼在床上的时间太多没有更多出去走走、跟别人交流;为 未来焦虑的时候只知道不停地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打电话,没有多看点书、试着自己迈出这一步……但如果不是这次经历,我或许不会 相信自己可以在异国他乡生活这么久,不知道自己做饭还挺有天分,也不愿意承认,如果真的没有人可以帮我的时候,我自己能解决的 事情,其实挺多的。没有谁离不开谁,以后如果再有出国交流的机会,我依然愿意独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记得期末考试结束那天,我 正好碰到班上(我认为)最好看的比利时姐姐,问我要不要一起走回寝室,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我们又笑又叫的交谈声中过得飞快。宿 舍楼下,她抱了抱我说:“下次再见了,虽然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会不会还可以再有一天看着涅瓦河的日出上学、傍晚再 看一场波罗的海的日落。虽然在圣彼得堡短暂的白天和漫长的冬日里无数次想要逃离,但真正坐在普尔科沃机场等待登上回上海的航班 的时候,我竟然已经开始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