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

Pretext(借口)13 页 1.919 MB下载文档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
当前文档共1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pdf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情况简介 2019年10月8日 内容概要 一、成立背景 二、组织架构 三、发展规划 四、揭牌仪式 一、成立背景  面向世界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技前沿、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 展的经济主战场、面向中德深化合作的时代背景,按照学校 指示,结合学科一流发展需要。  计划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中德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共同领导和协商下,成立中德智能研究科学与技术中心,挂 靠学院。 一、成立背景 二、中心组织构架 中心理事会 全球咨询委员会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Chinesisch-Deutsches Forschungszentrum für Intelligente Wissenschaft und Technologie 控制 学科 分中 心 计算 机学 科分 中心 微电 子学 科分 中心 通讯 学科 分中 心 综合部 电气 学科 分中 心 高端 人才 教育 与培 训分 中心 国际 合作 联合 实验 室 青年 创新 创业 基金 二、合作高校与企业 二、中心主要任务 1、构建前瞻性、战略性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平台,融入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和国际 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 2、围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联合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促进 形成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并促进同济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3、牵头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承担国家科技项目、上海市及地方重大项目和国际 合作项目; 4、开展双学位联合培养等教育,并面向“一带一路”需求的高端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 对接德国,覆盖欧洲; 5、承办中德国际高峰技术交流论坛,开展中德青年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三、发展规划—整体目标  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体制,使中心成为科学研究的高地、 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简称 “一高地、二基地。”  以“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促进智能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 化、积极参与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中心建设成为智 能交通、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科技与产业协同 创新平台。 三、发展规划—分中心定位  控制学科分中心 开展控制学科与智能交叉与融合的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共同推动中德间技 术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和培训工作。  计算机学科分中心 开展计算机学科与智能交叉与融合的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共同推动中德间 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和培训工作。 三、发展规划—分中心定位  微电子学科分中心 开展微电子学科与智能交叉与融合的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共同推动中德间技术 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和培训工作。  通讯学科分中心 开展通讯学科与智能交叉与融合的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共同推动中德间技术 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和培训工作。  电气学科分中心 开展电气学科与智能交叉与融合的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共同推动中德间技术合 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和培训工作。 三、发展规划—分中心定位  高端人才教育与培训分中心 整合同济大学和德国高校的相关资源,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需求,发挥高 校在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前瞩性的高端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 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以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为目标,以联合德国高校及欧洲高校,开展前沿技术、共性 技术研究。  青年创新创业基金 广泛联合中德两国企业,拓展筹措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友工作,成立旨在推动 中德两国青年学者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工作。 四、揭牌仪式议程 时间:2019年10月16日12:00-13:00 地点: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旭日楼二楼 仪式议程: 1、嘉宾介绍-主持人:吴志红副院长 2、同济大学领导致辞:陈杰校长(吴志强副校长) 3、DAAD秘书长致辞:Rüland女士 4、电信学院院长致辞:陈启军院长 5、中德学院领导致辞:吴志红副院长、 Willems副院长 6、德方专家致辞: 德国院士 7、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致辞:吴江枫副院长 8、中心揭牌: 吴志强副校长, Rüland女士 9、合影留念: 全体 邀请嘉宾: 上海市领导、德国使领馆、校领导、德方代表、中德学部代表、 电信学院与中德学院领导与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等 媒体:校宣传部、中外校外媒体 谢谢! 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2019年10月8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