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

不只有我爱你6 页 245.554 KB下载文档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pdf

管毅平 陈启欢 /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 / 2005.6.10 1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 管毅平∗ 陈启欢†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经济与金融系,200052) 提要: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关于局部非饱和性的定义是基于某单点展开的。本文将局部 非饱和性的定义,由单点推广至更复杂的多点等效用空间。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异质点集 AH 的稠密性是多点等效用空间是否具备局部非饱和性的关键。我们利用二维测度知识,进一步 得到了多点空间局部非饱和性的判断公式,并使用上述判断规则,对一例高级微观经济学习 题进行了可能富有新意的解析。 关键词:局部非饱和性;多点等效用空间;异质点集 Utility Space and Local Nonsatiation: A Verifiably Brief Statement Chen Qihuan† Guan Yiping* Abstract: In the textbook of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the definition of local nonsatiation is based on certain single point. This paper extends the definition of local nonsatiatio from a single point to more complicated iso-utility space with multiple points. It has found that the density of a set of peculiar points AH is the key on which wether or not has the property of local nonsatiation through analysing of the iso-utility space, and then has further gained a equation of judgment of local nonsatiation on iso-utility space by means of two-measure. Using the equation of judgment, our analysis of an exercise of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may have some new meaning. Keywords: local nonsatiation;iso-utility space with multiple points;set of peculiar points 一、问题的缘起:局部非饱和性及其理解的困难 在《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经典效用论关于经济学理性偏好的几个公理性假 设,相当抽象,较难以实例说明,是教与学的难点。其中, “局部非饱和性”假设,比起完 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单调性和凸性等几个假设,似乎更难于解说清楚。 在国内外较为通行的高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例如 Varian(1992,p.96),较为简洁 的局部非饱和性假设的陈述是这样的: LOCAL NONSATIATION 局部非饱和性(LOCAL NONSATIATION)。 给定 x∈X 以及任意的ε> 0,则存在某 消费束 y∈X,满足 |x-y| <ε,使得 y≻x。 管毅平,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经济与金融系 教授,经济学博士。联系方式:电话:021-52301175; Email: ypguan@sjtu.edu.cn;邮编 200052,上海法华镇路 535 号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陈启欢,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经济与金融系 博士生。 ∗ 1 管毅平 陈启欢 /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 / 2005.6.10 2 与之相关的局部非饱和性偏好的检验如图 1。对于任意消费束 x∈X= R +K ,在一个任 意小的距 x 的距离ε> 0 内,均存在优于 x 的另一个消费束 y∈ R +K (y 中的所有商品可能比 x 中的少,如图)。 图 1 局部非饱和性偏好的检验 对于上述假设及其检验,教科书的相应直观释义是:即使一个人被局限于消费束中做很 小的变动,他(她)也总能做出稍微更好一些的选择。 为了便于理解,有的教科书常常以涵义更强也更显壑的“单调性”的释义来辅助说明: 如果商品是“好东西”而不是“坏东西”,则更大数量的商品优于更小数量的商品,即“多 多益善”。而且,即便某种商品是“坏东西”,我们仍然能够以另外一种方式来重新定义消费 活动,满足单调性偏好。例如,如果有一种商品是垃圾,我们就可以把个人消费定义在“垃 圾的消除”上。由于单调性是比局部非饱和性更强的假设,因此满足单调性必定满足局部非 饱和性。在正的实数集合中,单调性一般性地排除了商品是“坏东西”的情形,局部非饱和 性当然也就排除了所有商品是“坏东西”的极端情形(参看 Mas-Colell, Whinston and Green, 1995,p.42-43)。 以上都还能够解说得大致清楚,接下来的内容就有些难度了。如图 2 所 示 , ( a)幅说明 , 局部非饱和性排除了“厚的”无差异集(等效用集)的情况,因为如果(a)的情况满足局 部非饱和性,则以 x 为中心的圆中就会有至少一个优于 x 的点,而这与“无差异”的假设相 悖 。( b)幅则说明,其中的实线表示的包含点 x 的无差异集,是所有与 x 无差异的消费束的 集合,即{y∈X: y ~ x}。而分别处于此无差异集左下的下等值集{y∈X: x≿y}和右上的上等 值集{y∈X: y≿x},则与局部非饱和性的偏好相容。 (a)厚的无差异集与局部非饱和性不相容 (b)与局部非饱和性相容的偏好 图 2 局部非饱和性的不相容与相容 这里的问题是:如果(a)幅中的厚的无差异集收缩为薄的无差异集,性质会否改变? 2 管毅平 陈启欢 /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 / 2005.6.10 3 如果(b)幅中的无差异集移动,其本身满足局部饱和性,与满足局部非饱和性的下等值集 和上等值集的关系又将如何?在课堂上,博士生同学不止一次地这样问任课教师。困难在于 对于局部非饱和性理论的数学展开和深入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分析和解说。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请教了一些教过《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和数学系出身的博 士、硕士生,都没有获得比教科书稍微深入一步的答复,难于令人满意。我们推想,这个问 题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同程度地困惑了不少同学和教师。这是我们写作本文的初始动机 。 另外,我们没有检索到与本文内容相近的国内外文献,也许这个问题不是与现实关联的经济 问题,同行未必会感兴趣。但是,对于中国时下不断推广的高级经济学教学来说,这个问题 显然是绕不过去的,很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学人提出。因此,我们在初步学习和研究之后, 从集合论和测度论的角度,不揣谫陋地给出一个对于局部非饱和性的尝试性分析。这对于深 入理解这部分理论,或许有益,至少是提供一个可以继续讨论和批评的文本。 本文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分析,涉及效用空间的分析,以及非饱和效用空间的判断,仅仅 是针对有关局部非饱和性假设的证明性简述,而不是严格的数学证明。第四节,是从应用角 度,运用上述分析及其推论,以不同于传统的视角分析一例习题中的问题。第五节是全文的 结论。 二、效用空间性质的分析 我们认为,传统的局部非饱和性定义是基于某单点展开的,只要该单点在任意小空间内 不是最优选择,则该点满足局部非饱和性。这也是一些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局部非饱和性 一般定义的数学特征。下面,我们结合图示,分析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相关的性质。 图 3 中,横坐标为物品 1,纵坐标为物品 2, d1 和 d2 线所夹的空间是二维的等效用面 , 即厚的无差异集。显然,只要 d1 和 d2 线不重合,此无差异集就不符合局部非饱和性质。但 问题是,当此两线夹逼于如图示的 d 线时,d 如何满足局部非饱和性质。 让我们先分析 d1 和 d2 线所夹的空间的性质,以及该空间以外空间的性质。 2 d a hj d1 d2 1 图3 首先假设,d1 和 d2 线所夹的空间,是一般的效用空间,不一定是等效用空间。我们的 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这一空间具有局部非饱和性质?不妨在该效用空间内任取一点 a, 并取一包括 a 的半径 r。设与点 a 效用相等的点的集合为 E,其内的点 ei ∈ E ;大于点 a 效 用的点的集合为 H,其内的点 h j ∈ H 。则根据 a 和 E、H 的关系,存在如下四种情况: (1)如果 r ⊂ E ,则 a 具有局部饱和性; (2)如果在 r 的半径区域内含有 H 的点且数量有限,记之为 h j , j = 1,2,L 。选取离 点 a 最近的 hi ,二者距离为 ε ,任取区域 r (a, x ) < ε ,易得 a 点是局部饱和的; 3 管毅平 陈启欢 /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 / 2005.6.10 4 (3)当 h j 数量无限多,但不收敛于 a 时,如上可证点 a 具有局部饱和性; (4)当 h j 数量无限多,且收敛于 a 时,则任取 ε > 0 ,在 r (a, x ) < ε 的区域内存在无 数个 h j ,则点 a 具有局部非饱和性。 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 d1-d2 线所夹空间的性质,得出的结论是:在等效用空间,不存 在收敛于其内一点的异质点 h j (仅指效用高于该点效用的异质点) 。这意味着,一个二维空 间内的点 h j 是疏朗的(夏道行等,1987,p.58-59)。我们权且称具备这种疏朗性质的空间 为 AE。于是,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中,有关偏好的公理性假设之一的“局部非饱和性”的 说明中,所谓“厚”的无差异集(等效用集),就具有 AE 空间的疏朗性质,也即不满足局 部非饱和性(参看本文前节内容及其参考文献)。相对地,如果某空间内 h j 稠密,则称该空 间为 AH,AH 空间内的任意点都是非饱和的。 AE 2 d AH d1 d2 图4 1 如图 4,AE 和 AH 的性质界定了 d1 和 d2 线的位置和性质:由 d1 和 d2 线所夹的空间 的等效用假设可知:所夹的空间是 AE 性质的空间,而 d1 和 d2 以外的空间是 AH 性质的空 间。d1 和 d2 线位于 AE 与 AH 的交界,它们一边面向 AE,一边面向 AH,因此 d1 和 d2 是 具有非饱和性的等效用线,而且 AE 必是闭的。 三、非饱和效用空间的判断 上文将局部非饱和性的定义由单点推广至更复杂的多点等效用空间。多点等效用空间的 一般形态极其复杂,在不考虑空间连续性、单调性等假设时,把单点局部非饱和性拓展至多 点空间局部非饱和性,需要新的判断规则,也即在考虑连续性和单调性之前,就定义多点空 间局部非饱和性需要新的判断标准。换个说法,在讨论了上面的等效用空间的性质后,我们 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某一效用空间,在什么条件下具备非饱和性?在什么条件下具备饱 和性? 设 (β 2 , L, m ) 是 Lesbesgue 的二 维 测 度 空 间 , X 是 AH 的全 点 集 , 有 X ∈ β 2 。于 是 m( X ) ≥ 0 (于寅,1999,p.249)。 当 m( X ) = 0 时,d 线上的任一点 a,总能找到一区域 r (a, x ) > 0 ,使得 a 点具有饱和性 (徐森林,2002,p.138-139)。 当 m( X ) > 0 时 ( 例 如 d1 和 d2 夹 逼 至 d 处 ), 不 再 具 有 上 述 性 质 。 因 为 任 意 r (a, x ) > 0 都包含有无限个 h j ,故 d 具有非饱和性。即如果任意等效用集 X 的 AH 空间的 m 测度大于零,其等效用集 X 就具有非饱和性(而与 X 的形状、连续与否无关)。 对于上述分析,一个直观一点的解释是:对于 AE 空间,如果等效用空间被异效用点(例 如这里的大于 d 的效用点)破坏,产生了许多孔,但这些孔是疏朗的,不至于影响该空间的 4 管毅平 陈启欢 /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 / 2005.6.10 5 性质。 而 AH 空间则相反:等效用集 X 处于 AH 空间内,处处都是稠密的异质孔,因而必然 具有非饱和性。 对于 d 线饱和性的突变,不应该只从 d 线静止不动的角度来看,而应该从 d1、d2 线的 运动来看。因为 d1、d2 线是边界,是非饱和的,它们运动到哪里,就把非饱和边界推展到 哪里。当它们重合于 d 线处,必然就把非饱和性带到了 d 线。当然,还应存在另外一类异质 点 k i ,它们的效用低于 d 的效用,上文并没有讨论,但只要 d 不是全域最高效用集,增加 了 k i 并不影响上述结论。我们要区分的应该仅仅是,d1 和 d2 线,何者面临稠密的 h j ,何 者面临稠密的 k i 。 我们在上面只就二维物品的等效用集进行了讨论,至于多维的情况,稍微复杂,但道理 是一样的,这里不赘。 四、运用上述分析及其推论,分析有关习题中的问题 运用上述分析及其推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高级微观经济学》某些相关习题中 的问题,得出不同于一般解的有意思结论。让我们以 Varian(1992,p.114)中的习题 7.1 为 例。原题是: 7.1 如果 x1 + x 2 < y1 + y2 ,考虑由( x1 + x 2 )≻( y1 + y2 )定义在非负正交分划体(非 负象限的 n 维模拟)上的偏好。这些偏好展示了局部非饱和性么?如果这些偏好只涉及两种 消费品,而且消费者面临正的价格,消费者会花费他的所有收入么?请解释。 解法 1 依据教科书理论的传统解法。依题意,在 x1 + x 2 < y1 + y2 且( x1 + x 2 ) ≻( y1 + y2 )时,消费集中只包括两种物品 1、2,则物品 1、2 的数量组合越少,则越受消 费者偏好,即其效用越大。于是在非负消费子集中,(0,0)的数量组合最小,故其效用最 大。根据定义,该点为局部饱和点。除(0,0)外,其余偏好集均满足局部非饱和性。因此 , 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的消费者,在这一消费集中面对正的价格,将选择这一点(0,0) “消费”,实为不消费物品 1、2,所以他不花费任何收入。这里的物品 1、2,可以被消费者 看作是厌恶品,诸如污染物、噪声等“坏东西”。对于坏东西,不消费是最优的选择。 注意,解法 1 只是直接根据教材关于局部非饱和性的定义做出的判断性回答。这回答是 对的,却不深入,没有把“所以然”说清楚。至于为什么说不清楚,至少现有的一般教材提 供的理论无力进一步回答。下面就运用本文前面的分析和推论,来尝试给出解法 2,以求进 一步在理论上明了局部非饱和性的“所以然”。 2 a (a1, a2) AH 0 1 图5 5 管毅平 陈启欢 / 效用空间与局部非饱和性;一个证明性简述 / 2005.6.10 解法 2 6 以文本第二、三节的分析结果求解。首先分析二维效用空间的零点。如图 5, 对于任何非负的消费集( x1 , x2 ),都 有 x1 + x 2 > 0。根据题意,大于零点的效用点集(设为 AH0)在图中不存在,是个空集,对该点集求测度有: m( AH 0 ) = 0 。根据非饱和效用空间 的判断规则,可得结论:效用空间的零点是饱和点。 其 次 分 析 零 点 以 外 的 任 何 一 非 负 消 费 点 a ( a1, a2 )。 按 题 设 , 低 于 线 段 x1 + x 2 = a1 + a 2 ( x1 ≥ 0, x2 ≥ 0 )的非负消费点构成了 AH 集。由于该 AH 集的点是稠密 的,对该点集求测度有: m( AH ) > 0 。根据非饱和效用空间的判断规则,可得结论:点 a 是 非饱和点。由于点 a 是任意取的,所以除零点以外的所有非负消费集都具有非饱和性。 五、结论 传统的局部非饱和性定义是基于某单点展开的,只要该单点在任意小空间内不是最优选 择,则该点满足局部非饱和性。这也是一些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局部非饱和性一般定义的 数学特征。本文将局部非饱和性的定义由单点推广至更复杂的多点等效用空间。多点等效用 空间的一般形态极其复杂,在不考虑空间连续性、单调性等假设时,把单点局部非饱和性拓 展至多点空间局部非饱和性,需要新的判断规则,也即在考虑连续性和单调性之前,就定义 多点空间局部非饱和性需要新的判断标准。通过对等效用空间更优的异质点集 AH 的 分 析 , 发现异质点集 AH 的稠密性是多点等效用空间是否具备局部非饱和性的关键:如果 AH 集稠 密,则该空间就具备局部非饱和性;反之,如果 AH 集疏朗,则该空间就不具备局部非饱和 性。利用 Lesbesgue 二维测度,可以进一步得到多点空间局部非饱和性的判断公式。本文还 进一步使用了上述判断规则,对一例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进行了可能富有新意的解析。 我们这里的探讨是尝试性的,必定存在着差误,我们期待着专家的批评。 参考文献: Mas-Colell, A., Whinston, M.D., and Green, J.R., 1995, Microeconomic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rian H. R., Microeconomic Analysis, 3rd ed., New York: Norton, 1992. 马斯-科莱尔、温斯顿和格林:《微观经济学》,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瓦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夏道行等:《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第二版。 徐森林:《实变函数论》,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于寅:《近代数学基础》,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