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上届比赛规程参考)第三届上海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pdf
第三届上海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预通知) 一、赛项名称 第三届上海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二、竞赛目的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夯实师范生教学基本功,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创新师 范生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培养一批具备STEM教学设计理 念和创新教学实践能力,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队伍。 三、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承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成立大赛组委会,下设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由市教委有关处室和 有关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组成。 四、参赛对象 上海市高校师范专业全日制在籍本、专科生。 五、竞赛分组及名额分配 竞赛分中学组、小学组和学前组和综合组四组。 (一)中学组 按照学科划分,设 9 个竞赛小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思 想政治(道德与法治) 、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二)小学组 按照学科划分,设 5 个竞赛小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 德与法治。 (三)学前组 设 1 个竞赛小组。 (四)综合组 不分学段,按照学科划分,设 5 个竞赛小组:音乐、体育、美术、 信息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心理。 上述 20 个竞赛小组每组每个学校限报 9 名。 六、竞赛内容 (一) 中学组、小学组、综合组 中学组、小学组和综合组按照参赛小组分组进行比赛,比赛内容 由教学设计(25 分)、课件制作(15 分)、说课(15 分)、上课(含板 书) (45 分)等四个考核项组成。 1. 教学设计: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进行 1 课时的教学设计。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设计文档,PDF格式。 2. 课件制作: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制作 1 课时的课件。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课件PPT。 3. 说课: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开展说课。 提交材料形式:说课视频,MP4 格式,时长 5 分钟以内。 4. 上课(含板书):选手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自制课件, 在教室内选取核心内容进行上课(板书)。 (注:如条件允许, 教室内可安排 4-10 名学生配合上课) 提交材料形式:授课视频,MP4 格式,时长 15 分钟以内。 (二)学前组 学前组比赛由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40 分)、基本技能展示 (45 分)和保教活动分析(15 分)等三个考核项组成: (1)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包括:教学活动设计(15 分) 、 说课(25 分) ,共 40 分。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设计文档(PDF格式)、课件PPT等;说 课视频,MP4 格式,时长 5 分钟以内。 (2)基本技能。包括:儿童故事讲述(15 分)、音乐技能(10 分)、舞蹈技能(10 分)、美术技能(10 分),共 45 分。以上素 材由参赛选手自选。其中,第 3 项舞蹈技能环节只能使用第 2 项 音乐技能(即弹唱)环节的曲目。第 4 项美术技能(即绘画)的 内容要与第 1 项的儿童故事相关。第 4 项美术技能环节仅需简笔 画,不要求上色。基本技能部分应在同一场景下完成全部活动。 录制时必须一镜到底,不能有视频剪辑、视频特效。 提交材料形式:技能展示视频,MP4 格式,时长 20 分钟以 内。 (3)保教活动分析。共 15 分。保教活动的视频需由选手亲 自拍摄,保证版权,不得从互联网、光盘等来源复制下载。保教 活动视频最长不超过 5 分钟,针对此保教活动的保教活动分析视 频最长不超过 5 分钟。 提交材料形式:保教活动及分析视频,MP4 格式,时长 10 分 钟以内。 七、竞赛流程 (一)初赛 2021 年 11 月底前,各参赛学校参照第三届上海师范生教学基本 功大赛规程分学科竞赛小组开展初赛,初赛具体的竞赛细则由各校制 定。2021 年 11 月 30 日 17:00 前,各参赛学校按照组委会分配的名 额,分竞赛小组汇总本校所有参赛同学名单,报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 室。 (二) 决赛 2021 年 12 月 2 日 8:00-2021 年 12 月 5 日 17:00,提交参赛作 品至大赛官网http://shsfs.fanya.chaoxing.com。上传作品之前, 参赛者需签署作品的网络传播权转让同意书及作品的原创性声明。评 审结果将择期公布,同时公布参加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名 单。 八、竞赛试题 参赛选手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按照参赛组别和学段自选主题及 教学内容,须围绕选定主题开展教学设计、课件创作、说课及上课和 保教活动分析。 九、竞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推荐 竞赛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报名。2021 年 11 月 30 日 17:00 之前, 各院校按照名额分配推荐上报参赛名单,并填写汇总《第三届上海师 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报名表》 (附 1)。并将参赛材料(附 1-4)盖章扫 描件与 word 版发送至指定邮箱:cxjiang@shnu.edu.cn。 (二)成绩评定与公布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委打分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 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以此类推。成绩复核无误 后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公布成绩。 (三)竞赛纪律 参赛者所创作的教学设计文案及提交的所有材料须具有原创性, 严禁抄袭,严禁使用雷同教学设计。如出现教学材料的版权纠纷,一 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大赛组委会将对其取消参赛和获奖资格并 通报批评。 十、提交材料要求 参赛者须严格按照大赛参赛时间要求提交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 等相关材料。上传作品之前,参赛者需签署作品的网络传播权转让同 意书及作品的原创性声明。如出现教学材料的版权纠纷,一切责任由 参赛者自行承担,一经查实大赛组委会将对其取消获奖资格并通报批 评。 1.文本及课件材料 教学设计等文档需以PDF格式提交,教学课件需以PPT格式提交, 文件大小不得超过 100M。 2.视音频材料 可采用有授课对象或无授课对象的方式授课录制。 说课及课堂授课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 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 LED 显示屏等脱离课 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 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姓名、学 校等信息。采用 MP4 格式,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 200M。每段视频文件 以“科目+课名”命名。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 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 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 1024Kbps,不超过 1280Kbps;分辨 率设定为 720×576(标清 4:3 拍摄)或 1280×720(高清 16:9 拍摄) ; 采用逐行扫描(帧率 25 帧/秒)。音频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压缩;采样率 48KHz;码流 128Kbps。 特别提醒:各竞赛环节任何文档及名称、多媒体课件、基本技能 展示、保教活动分析、说课、上课的表述及板书等竞赛内容,不得出 现选手姓名、指导教师、地区、学校等一切透露选手信息的内容,如 有违规将取消比赛资格。 十一、成绩评定 (一)选聘评委 各参赛高校推荐高级职称的学科教学论专家和教育信息技术专 家进入大赛评委专家库。评委专家应具备高级及以上职称,师德高尚, 能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造诣和影响力,身体 健康,能胜任长时间的评审工作。 (二)评分标准 1.普通科目(不含体育)(中学组、小学组和综合组)评分标准 (1)教学设计(25 分) 内 容 内容分析 (2 分) 学情分析 (2 分) 目标设计 (3 分) 教学过程设计 (9 分) 评 价 标 准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 重点、难点分析清楚 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 析合理 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 行为动词使用正确,阐述规范 1.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 2.体现对知识、能力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教学主线描述清晰,教学内容处理符合课程标准要 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1.教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 2.难点清楚,把握准确;化难为易,处理恰当 分值 2 2 2 1 1 2 1.教学方法准确适切,多样而有效 2.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能够支持教学内 容的完成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与使用清晰无误,教具及现代化 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1.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学生水平 2.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 问题解决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生成性问题解决和利用 延伸设计 (2 分) 文档规范 (2 分) 创新设计 (5 分) 1.课时分配科学、合理 2.辅导与答疑设置合理,练习、作业、讨论安排符 合教学目标,有助强化学生反思、理解和问题解决 1.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标准规范 2.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 3.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教学方案设计具备跨学科融合理念,富有创新性, 能够较好体现 STEM 教育、创客教育等教学改革创 新实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 1 2 1 2 2 5 (2)课件制作(15 分) 评价内容 科学性 (4 分) 教育性 (6 分) 技术性 (3 分) 艺术性 (2 分) 评 价 标 准 分值 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 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2 1.课件设计新颖,能体现教学设计思想 6 2.知识点结构清晰,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件制作要采用多元的教学资源,能支持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 2 操作简便、快捷,交流方便,适于教学 1 画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 2 (3)说课(15 分) 内 容 评 价 标 准 分值 说目标 (2 分) 说内容 (2 分) 说方法 (2 分) 说过程 (5 分) 语言 (2 分) 视频效果 (2 分) 1.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 素养等多方面的目标 2.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 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1.对所选内容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正 确,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2.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确 定准确,分析比较透彻,确定的依据充分 1.教法与手段的采用恰当、实用,富有启发性、针 对性、直观性、灵活性、多样性 2.学法指导科学、具体,其理论依据充分;注重联 系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教学层次清楚,前后衔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重难点突出,重视教学信息反馈与及时评价指导 3.教学程序实施的可操作性,预期目标能达成 1.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述清晰、流畅,逻辑性强 2.教态自然大方,感染力强 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2 2 2 5 2 2 (4)上课•板书(45 分) 项目 评价内容 评 价 标 准 分值 教学目标 目标设置明确,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重点内容讲解明白,教学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学生 已有知识和经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调课堂交 流互动,知识阐释正确 1.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处理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知 识与能力的关系,较好落实教学目标 2.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多元化学 习方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1.教学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层次清晰 2.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特色突出 3.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演示规范 1.教态自然亲切、仪表举止得体 2.注重目光交流,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简洁 3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4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上课 (32 分) 教学过程 教学素质 教学效果 教学创新 板书 设计 书写 教学过程体现多学科融合设计理念,富有创新性, 能恰当的开展 STEM 教育、创客教育等教学改革创 新实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特色鲜明 1.书写清楚整洁,规范正确 2.书写快速流畅,字形大小、间隔适度,美观大方 5 6 5 4 5 3 (8 分) 内容匹配 构图 视频 效果 (5 分) 反映教学设计意图,突显重点、难点,能调动学生 主动性和积极性 1.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2.构图自然,形象直观,教学辅助作用显著 3 2 授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5 2.体育科目(综合组)评分标准 (1)教学设计(25 分) 评价内容 评 价 标 准 内容分析 (2 分) 学情分析 (2 分)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重点、 难点分析清楚 学生认知特点和运动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 析合理 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 动词使用正确,阐述规范 1.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 2.体现对知识、能力、身心发展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要 求 教学主线描述清晰,教学内容处理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目标设计 (3 分) 1.教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 2.难点清楚,把握准确,化难为易,处理恰当 教学过程 设计 (9 分) 1.教学方法准确适切,多样而有效 2.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能支持教学内容的完 成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与使用清晰无误,教具及现代化教学 手段运用恰当 1.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学生水平 2.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 解决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生成性问题解决和利用 延伸设计 (2 分) 文档规范 (2 分) 1.课时分配科学、合理 2.作业安排符合教学目标,有助强化学生反思、理解和 问题解决 1.文字、符号、单位符合标准规范 2.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 3.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分值 2 2 2 1 1 2 2 1 2 1 2 2 设计创新 (5 分) 教学方案设计具备跨学科融合理念,富有创新性,能够 较好体现 STEM 教育、创客教育等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在 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5 (2)课件制作(15 分) 评价内容 科学性 (4 分) 教育性 (6 分) 技术性 (3 分) 艺术性 (2 分) 评 价 标 准 分值 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 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2 1.课件设计新颖,能体现教学设计思想 6 2.知识点结构清晰,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件制作和使用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效果 2 操作简便、快捷,交流方便,适于教学 1 画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 2 (3)说课(15 分) 内 容 说目标 (2 分) 说内容 (2 分) 说方法 (2 分) 说过程 (5 分) 语言 (2 分) 视频效果 (2 分) 评 价 标 准 1.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素养 等多方面的目标 2.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 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能够准确把握活动涉及的知 识结构和体系 2.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 确,分析比较透彻,确定的依据充分 1.教法与手段的采用恰当、实用,富有启发性、针对性、 直观性、灵活性、多样性 2.学法指导科学、具体,其理论依据充分;注重联系实 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教学层次清楚,前后衔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重难点突出,重视教学信息反馈与及时评价指导 3.教学程序实施的可操作性,预期目标能达成 1.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述清晰、流畅,逻辑性强 2.教态自然大方,感染力强 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4)模拟上课(45 分) 分值 2 2 2 5 2 2 项目 评价内容 仪表仪态 基本素养 (8 分) 动作示范 动作讲解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评 价 标 准 着装整齐端庄、大方得体,教态自然、和蔼可 亲,精神饱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示范准确、熟练,站位合适、示范面合理 讲解正确简练、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生动形 象,富有启发性,专业术语准确 目标设置明确,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学生 已有知识和经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分值 2 3 3 3 5 1.按新课标要求处理教学内容以及教与学、知 识与能力的关系,较好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选择合理、符合实际;突出自主、 6 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多元化学习方法, 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上课(32 1.教学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层次清晰 分) 教学过程 2.口令准确、指导有效得当 3.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5 4.教具选择合理、恰当 语言表达 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简洁、清楚流畅 3 教学效果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4 教学过程体现多学科融合设计理念,富有创新 教学创新 性,能恰当的开展 STEM 教育、创客教育等教学 6 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特色鲜明 视频效果 (5 分) 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5 3.学前组评分标准 (1)教学活动设计和说课(40 分) 项目 教学 评价标准 活动目标 设计 (13 分) 1.符合年龄特点 2.陈述明了、具体、可操作,体现学科特点 分值 4 1.准备与目标要求相匹配 活动准备 2.物质材料准备适宜 3.相关经验准备适当 3 1.教学基本程序完整 活动过程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3.活动过程有逻辑,有层次 4 4.活动组织形式选择适当 文字表述 与格式 1.清晰、流畅 2.无错别字 2 3.格式规范 1.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 说目标 能、素养等多方面的目标 2.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 5 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 说内容 2.能合理阐述对内容的理解或者认识 4 3.说明活动的重点或者难点及其理由 说课 (22 分) 说方法 1.说明主要的教学方法 2.说明选用或者设计教学方法的理由 4 1.能清晰说明各环节以及有关策略的设计理 说过程 由 5 2.能明确说明各环节设计的目标 1.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述清晰、流畅,逻辑性 语言 强 4 2.教态自然大方,感染力强 视频效果 (5 分) 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5 (2)基本技能展示(45 分) 项目 儿童 故事 评分标准 1.故事内容熟悉,形象解读和文本加工合理,情节完 基本功 分) 音乐 技 能 整。 5 2.语音规范,吐字清晰,语流顺畅。 讲述 (13 分值 表现力 创 意 基本功 1.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分明,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2.仪态大方得体,态势语运用自然灵活。 儿童特点和讲述者的个性特点结合得恰到好处。 1.钢琴伴奏熟练、完整,歌曲旋律演奏准确,指法、 和弦配置规范合理。 4 4 3 ( 即 2.歌曲演唱完整,咬字吐字清晰,歌词准确无误,演 弹唱) 唱气息规范、流畅,声音自然。 (9 分) 表现力 谐流畅。 基本功 技能 当,表情自然,弹唱具有一定感染力。 弹唱结合,歌曲特点和弹唱者个性特点结合,自然和 创意 舞蹈 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及风格,歌曲情感处理恰 表现力 (9 分) 创意 动作协调,连接顺畅,能合理运用各种舞蹈元素且与 歌曲内容相匹配。 3 3 3 动作流畅,舞蹈元素风格准确体现儿童歌曲特点。 3 动作优美,有张力,有个性特点。 3 注:舞蹈技能环节只能使用第 2 项音乐技能(即弹唱)环节的曲目 1.能较好地表达儿童故事的思想内容,熟练运用构图 基本功 的基本法则合理布局,构图饱满,疏密得当 3 2.主体形象突出,色彩鲜艳,调子明确 美术 技能 表现力 (9 分) 表现技法娴熟,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 力,有较好的细部刻画能力。 画面新颖而富有童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 创意 意。 3 3 注:美术创作主体应与第 1 环节的儿童故事相关 视 频 效果 授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5 (5 分) (3)保教活动分析(15 分) 项目 评价标准 思维 品质 保教活动 1.观点正确鲜明,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内容详尽, 逻辑性强。 5 2.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1.具有科学儿童观,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分 和分析 (13 分) 分值 教育 理念 析正确。 2.具有科学教育观,教师观,能对教师的保教言行、 职业道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理由科学、充分, 符合《纲要》及《指南》精神。 5 教 育 1.建议正确合理,能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 建议 2.建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且切实可行。 视 频 效 果 1.授课视、音频为原创、清晰度良好、摄制效果良好 (2 分) 2.格式符合要求 3 2 十二、奖项设置 各竞赛小组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 十三、竞赛须知 (一)参赛选手须知 1.选手须认真学习本赛项规程,熟知比赛规则,严格按照规则参 加各项比赛,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评委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 赛。 2.选手应遵守纪律,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 泄露选手信息等舞弊行为,取消该选手的比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 评。 3.上传作品前,参赛选手需提交学生和指导老师参赛承诺书及在 线签署作品的网络传播许可同意书。如出现教学材料的版权纠纷,一 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一经查实大赛组委会将对其取消获奖资格。 (二)工作人员须知 服从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各项服务工作,保证比 赛顺利进行。 十四、竞赛联系 联系人:蒋成香、彭敏军、常磊、怀章翠、彭锦辉 电子邮箱:cxjiang@shnu.edu.cn 联系电话:021-64321395 地址:桂林路 100 号上海师范大学行政楼 206 室 附1 第三届上海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报名表 学校名称: (盖章) 领队姓名: 单 职 联系方式: 务: 选 姓名 性别 所属学校 参赛组别 位: 手 情 况 作品主题 指导教师 手机号码 附2 第三届上海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学生承诺书 本人自愿参加第三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为进一步提 高廉洁自律意识,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我以大赛参赛学生的身份和 荣誉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尊重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尊重专家和仲裁,尊重参赛单位 和其他选手,客观、公正地参加比赛。 2.遵守道德,遵守大赛纪律,不私下接触其他参赛单位和团队 成员、专家、裁判员、仲裁员。 3.保证提交的所有信息、数据和材料均真实、准确、合法及有 效,是本人独立研究撰写、制作和拍摄所取得的成果,不侵犯任何第 三方的知识产权和其他权益。除作品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 本作品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 的内容。作品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制作和拍摄的内容负责, 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4.参赛选手均无条件配合大赛组委会对参赛选手提供的数据、 信息、材料及有关情况等进行核实。 5.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干扰裁判员、仲裁员等工作及其他 参赛单位和团队成员等比赛,影响比赛成绩。 6.不发表、不传播没有根据并对大赛产生不利影响的言论。 7.对于涉嫌泄密事宜,愿接受、协助、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 查,并履行举证义务。 8.如若发生上述问题,自愿承担相关责任。 特此承诺! 参赛学生(签名图片) 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