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

百毒不侵。40 页 634.604 KB下载文档
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
当前文档共4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2: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况表.pdf

申请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点简况表 学位授予单位 (盖章) 名称: 北京农学院  代码: 10020 名称: 植物保护 申请一级学科  代码: 0904 □博士二级 □硕士二级 本一级学科 学位授权类别 □硕士特需项目  √无硕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2017 年 6 月 5 日填 说 明 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3 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 写。 二、学科门类名称、一级学科名称及其代码、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及其代码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 2011 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 录》填写。 三、除另有说明外,本表填写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 编人员以及与本单位签署全职工作合同(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合同尚在有 效期内)的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 ,兼职人员不计在内;表中涉及的成果(论 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均指署名第一单位获得的成果。 四、本表中的学科方向参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本学 科的学科方向填写,填写数量根据本一级学科点申请基本条件所要求的学科方 向数量确定。 五、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近五年”的统计时间为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 六、本表中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经费。 七、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 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 八、本表请用 A4 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页码依次顺序编排。封面及填 表说明不编页码。本表复制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 加其他封面。 九、本学科获得学位授权后,本表格将做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的材料之 一。 Ⅰ学科简介与学科方向 I-1 学科简介 请对照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简要介绍本学科的发展简况,重点介绍本学科的特色与 优势、社会需求、申请的必要性、人才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等有关内容。(限 1000 字) 学科发展简况: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始建于 1987 年,同年招收本科生,1988 年开始在相关学科 培养研究生。现有专职教师 23 人,其中教授 7 人,具博士学位者 18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 人, 组成了 3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团队: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药与环境安全。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和省 部级项目 72 项,发表论文 470 篇(SCI 63 篇),获省部级奖 13 项,发明专利 23 项,成果转化或应用 8 项。拥有省部级学术创新团队 1 个,依托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各 1 个,建有省部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1 个。历经 30 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京津冀地区 “绿色植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与优势:围绕我校“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以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 为宗旨,以农产品和农林生态环境质量安全为切入点,针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重点开展了主要园艺、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机理、周年辗转发生规律、绿色防 控技术,相关农用投入品的环境影响与评估等领域的研究。研制出了系列环境友好型农药中试产品, 其中斑蝥素微乳剂、草莓和瓜类抗重茬菌剂等生防制剂已应用于生产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北京农产品 质量安全和都市环境生态安全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社会需求与申请的必要性:北京的城市建设战略定位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休闲观光农 业是北京现代农业的主要形式。北京市拥有 100 万亩平原林地和 300 余万亩农用耕地,植物病虫害损 失在传统种植业中常年为 20-30%,在休闲观光农业中高达 80%以上。社会发展对食品安全、环境安全 的民生需求需要大量立足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作为北京 市属高校中唯一的植物保护学科,本学科通过对优质安全生产理论和支撑技术体系的研究,培养具有 生态安全理念、掌握现代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论与技术的高级人才,为都市农业产品安全和质量 监控提供可靠保障,对实现北京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绿色北京”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培养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 19 届、植物保护领域农业专业硕士生 4 届,就业 率在 96%以上,主要就业岗位为北京市及区县植保站、林保站等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近五年在校生 发表论文 58 篇,获首都“挑战杯”赛自然科学类三等奖。青年教师入选北京市人才项目 9 人次。学科 依托的植保系连续两次获本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教师党支部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 目一等奖、北京高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案例二等奖;学生党支部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 等奖。 1 I-2 学科方向与特色 学科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限 200 字) 昆虫学 主要研究领域:昆虫资源保护利用、害虫发生机理与绿色防控 特色:以服务都市农林业为出发点,开展了昆虫多样性、昆虫与寄主关系、媒介昆 虫传毒及天然产物杀虫机理等研究,为首都林果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及新技术应用提供 了科学支撑。 优势:围绕首都园艺植物害虫发生新特点,开展了害虫与寄主关系、天敌保护利用 及天然产物毒杀机理研究。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16 项,发表论文 200 余篇(SCI 20 余篇),获省部级奖 6 项,发明专利 5 项。 植物病理学 主要研究领域:植物病害发生机理与防控。 特色:围绕北京区域发展与市民需求,重点研究果蔬和花卉林木植物病害致病机理 与生物防治技术及其应用,为北京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优势:以设施园艺植物病害为对象,开展了主要果蔬病害的病原生物学和生防芽孢 杆菌的防病机理研究,研制了抗重茬病害的生防菌剂。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37 项, 发表论文 180 篇(SCI 17 篇),获省部级奖 4 项,发明专利 8 项,成果转化 3 项。 主要研究领域:新农药的开发与利用、农药应用与环境安全 特色:以农产品和环境质量安全需求为导向,开展天然源农药开发、病原生物抗药 性、农用投入品的环境行为与安全评估等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首都农业有害生物的绿色 防控新体系。 农药与环境安全 优势:以果蔬害虫生防靶标为对象,开展了生防微生物与昆虫互作分子机理研究, 建立有害生物的防治体系;以环境安全为切入点,开展了农药等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 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19 项,发表论文 90 篇(SCI 26 篇),获省部级奖 3 项,发明 专利 15 项。 注:学科方向按照各学科申请基本条件的要求填写。 2 I-3 支撑学科情况 I-3-1 本一级学科现有学位点情况 学位点名称 I-3-2 I-3-3 授权层次类别 学位点名称 授权层次类别 与本学科相关的学位点情况(含专业学位) 学位点名称 授权层次类别 学位点名称 授权层次类别 植物保护领域 专业学位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 专业学位 果树学 硕士二级 园艺领域 专业学位 蔬菜学 硕士二级 作物遗传育种 硕士二级 与本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情况(限填 2 个) 序号 本科专业名称 1 植物保护 2 农业资源与环境 3 Ⅱ 师资队伍 II-1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35 岁 36 至 及以下 40 岁 41 至 45 岁 46 至 50 岁 50 至 55 岁 0 3 0 3 1 0 4 4 0 0 2 3 1 1 0 0 7 4 0 9 7 0 2 0 0 0 0 7 1 0 他 0 0 0 0 0 0 0 0 0 0 0 计 23 7 2 8 1 4 1 0 18 7 0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 合计 正高级 7 0 副高级 7 中 级 其 总 56 至 61 岁及 博士学 海外经 60 岁 以上 位教师 历教师 最高学位非本单位 人数(比例) 导师人数(比例) 23 人 14 人 (100%) 外籍 教师 (60.9%) 注:1.“海外经历”是指在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获得学位,或在境外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间 3 个月以上。 2.“导师人数”仅统计具有导师资格,且 2016 年 12 月 31 日仍在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含在外单位兼职担任导师人员。 II-2 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限填 5 个) 序 号 团队类别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姓名 资助时间 所属学科 1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 强教深化计划”创新团队 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 治理学术创新团队 张志勇 201101-201312 植物保护 2 3 4 5 注: “资助时间”不限于近 5 年内,可依据实际资助情况填写历次资助时间。 4 II-3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按各学科申请基本条件要求填写,每个方向不少于 3 人) 方向一名称 序号 姓 农业昆虫学 名 年龄 最高 专业技术 学术头衔或人才 国内外 (岁) 学位 职 务 称号 主要学术兼职 1 张志勇 55 博士 教授 2 王进忠 52 硕士 教授 3 杜艳丽 44 博士 教授 4 张爱环 38 博士 副教授 5 董兆克 35 博士 讲师 方向二名称 序号 1 姓 名 魏艳敏 53 硕士 教授 41 博士 副教授 3 赵晓燕 41 博士 副教授 4 李永强 31 博士 讲师 5 任争光 35 博士 讲师 方向三名称 1 北京市优秀人才 无 农药与环境安全 名 郭巍 45 博士 教授 5 培养博士生 3 培养硕士生 招生 授学位 招生 授学位 15 11 0 0 11 8 0 0 6 3 0 0 6 3 无 0 0 0 0 专任教师数 6 正高职人数 2 北京植物病理 学会理事 培养博士生 培养硕士生 招生 授学位 招生 授学位 0 0 8 10 0 0 12 6 0 0 9 4 0 0 0 0 无 0 0 0 0 专任教师数 10 正高职人数 2 年龄 最高 专业技术 学术头衔或人才 国内外 (岁) 学位 职 务 称号 主要学术兼职 北京市百千万人 才工程、百千万 创新计划领军人 才 正高职人数 0 北京市科技新 星、北京市优秀 北京植物病理 人才、北京市青 学会理事 年拔尖人才 北京植物病理 学会理事、中国 北京市优秀人才 植物病理学会 青年委员会委 员 中国植物保护 无 学会青年委员 会委员 无 7 0 年龄 最高 专业技术 学术头衔或人才 国内外 (岁) 学位 职 务 称号 主要学术兼职 尚巧霞 姓 中国昆虫学会 国务院特殊津贴 常务理事;中国 获得者 植保学会理事 北京昆虫学会 无 理事 北京市科技新 星、北京市中青 无 年骨干教师 北京市科技新 星、北京高校青 无 年英才 植物病理学 2 序号 专任教师数 无 培养博士生 培养硕士生 招生 授学位 招生 授学位 3 2 15 14 中国林学会林 北京市科技新 下分会常务理 星、北京市中青 事,中国环境 年骨干教师 学会会员 2 段碧华 48 博士 教授 0 0 16 9 3 陈艳 44 博士 副教授 无 无 0 0 1 0 4 高凡 37 博士 副教授 无 无 0 0 6 3 5 毕扬 35 博士 讲师 无 北京植物病理 学会监事 0 0 0 0 注:1.请按表 I-2 所填学科方向名称逐一填写。 2. “学术头衔或人才称号”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人有多项“学术头衔 或人才称号”或多项“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的,最多填写两项。 3.“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包括在外单位兼职培养的研究生)均指近五年的招生人数和授予学位人数。 6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张志勇 农业昆虫学 性别 男 年龄 (岁) 55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学、199607)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术头衔 学科带头人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害虫综合治理与农产品安全技术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系统研究了马铃薯瓢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经济阈值、综合防治配套 学术带 头人(学 技术和昆虫天然产物斑蝥素的杀虫机理,围绕生物源杀虫剂应用、化学农药防效与安全评价开展 术骨干) 了农药减量配套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出版学术著作 13 简介 种,发表学术论文 110 余篇。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3 项、省级精品课程奖 1 项、发明专利 3 项。 教学方面:从事昆虫学、害虫综合防治高等教育与科研工作 36 年,先后主讲“普通昆虫学” 、 “农业昆虫学”、 “害虫生物防治“、“园艺昆虫学”等本科生课程及“高级植物保护学”、“都市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案例分析”, “农药残留及其安全控制”等研究生课程。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时间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Study on the behaviour of dormancy-breaking in 近五年 Molluscan Reseach,P 213-217,他引 Cathaica fasciola 201510 代表性 (Draparnaud 1801) 0次 成果(限 (Gastropoda: 3 项) Stylommatophora) 啶虫脒防治草莓蚜虫的残留 农药,P346-349,他引 9 次 201405 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 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 Sf9 细 昆虫学报,P512-520,他引 5 次 201310 胞膜完整性和膜电位的影响 目前主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持的主 要科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 201301-201712 项目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署名情况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 到账经费 (万元) 190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201-201612 高级植物保护学 100 硕士研究生 201201-201612 农药残留及其安全控制 135 硕士研究生 201209-201612 都市农业有害生物案例分析 45 硕士研究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7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王进忠 农业昆虫学 性别 男 年龄 (岁) 52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硕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学、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199106)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昆虫毒理学和媒介昆虫传毒机制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研究了去甲斑蝥素诱导昆虫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明确了去甲斑蝥素 学术带 诱导昆虫细胞凋亡中,线粒体 BAX 等通道在细胞色素 c 释放作用。在媒介昆虫研究方面,明确了 头人(学 术骨干) 枣疯病媒介昆虫种类,建立了枣菱纹叶蝉分子鉴定方法,为防虫治病策略奠定了基础。主持国家 简介 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参加省部级科技项目 2 项.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含 SCI 论文 2 篇),主(参) 编教材和著作 4 部,发明专利 3 项。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2 项。 教学方面:主讲《普通昆虫学》、 《园林植物昆虫学》、 《昆虫研究法》和《昆虫生理学》等课 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北京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教学奖 2 项。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Multiplex-PCR for Identification of Two Species Journal of Economical Entomology, 近五年 in Genus Hishimonus P2443-2449 , 他引 1 次 代表性 (Hemiptera: Cicadellidae) in 成果(限 Jujube Orchards 3 项) 多重PCR法区分枣园两种菱 纹叶蝉及检测其体内枣疯病 昆虫学报,P264-270,他引0次 植原体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在北京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地区试验推广 时间 署名情况 201510 通讯作者 201503 通讯作者 201612 第 4 完成人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目前主 持的主 去甲斑蝥素诱导鳞翅目昆虫细胞凋亡 201301-201612 要科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的线粒体途径研究 项目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到账经费 (万元) 80 7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209-201612 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100 硕士研究生 201203-201607 普通昆虫学 60 本科生 201201-201612 昆虫研究法 120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8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杜艳丽 农业昆虫学 性别 女 年龄 (岁) 44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南开大学、动物学、200207)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昆虫系统分类学与昆虫化学生态学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以桃蛀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挥发物介导的微生物-植物-昆虫互作 学术带 关系,及利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诱杀钻蛀性害虫的技术方法。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头人(学 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 6 项。目前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术骨干) 等省部级项目 3 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4 篇) ;获 简介 国家发明专利 5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中青 年骨干人才”。 教学方面:承担“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等 2 门硕士研究生课程和“普通昆虫学”等 5 门 本科生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等奖各 1 项。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 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Antennal transcriptome an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olfactory 近五年 genes in the yellow peach moth, Scientific Reports,P29067,他 通讯作者 201607 引 0 次 代表性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Lepidoptera: Crambidae). 成果(限 3 项) Host preference and performance PLoS One,11(6): e0157609,他 of the yellow peach moth 第一作者 201606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on 引0次 chestnut cultivars 一种诱集桃蛀螟的引诱剂及诱芯 发明专利,ZL201310594690.3 目前主 持的主 要科研 项目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北京市科技新星交叉合作课题 项目名称 201505 第一专利权人 起讫时间 到账经费 (万元) 青霉菌诱导的苹果挥发物吸引 201701-201912 桃蛀螟的化学生态学机理研究 挥发物介导的青霉菌-苹果-桃 201701-201812 蛀螟互作关系研究 18 20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209-201612 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 30 硕士研究生 201309-201401 普通昆虫学 69 本科生 201509-201601 昆虫分类学 46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9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张爱环 农业昆虫学 性别 女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年龄 (岁) 38 专业技术 职 务 副教授 博士(南开大学、动物学、200507)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卷蛾科多样性及害虫综合防治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进行了中国花小卷蛾族及京郊卷蛾科物种多样性研究,基本明确了我 学术带 国的花小卷蛾族及京郊卷蛾科种类,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卷蛾科名录的补充和修订提供了科学 头人(学 依据,推动了卷蛾科研究工作的发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和省部级项目 3 项,参与 术骨干) 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各 1 项。目前主持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观测 简介 子项目和北京市农委“菜篮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项目各 1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 (含 9 篇发表在 SCI 引文);参编 4 部专著。2012 年获北京昆虫学会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 奖。 教学方面:承担“普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及“园艺植物保护学”等课程的讲授。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 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Two New Species and a New Recorded Species of Acroclita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Lederer (Lepidoptera: 第一作者 201611 P31-34,他引 0 次 近五年 Tortricidae: Olethreutinae) from China 代表性 成果(限 Description of five new species of Rhopobota Lederer (Lepidoptera, 3 项) Tortricidae) in China, along with 第一作者 Zootaxa,P373-382,他引 1 次 201209 a checklist of all the described Chinese species Metacosma Kuznetsov Entomologica Fennica,P1-3,他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in 第一作者 201205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引0次 species 到账经费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目前主 (万元) 持的主 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 201601-2025 生物多样性(蝴蝶)观测子项目 10.5 要科研 12 项 项目 北京市农委“菜篮子”新型生产 北京花露蝴蝶养殖专业合作社对接 201507-2018 10 (限 3 07 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项目 技术服务 项) 201504-2016 西城区园林绿化横向项目 西城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45.4 08 近五年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主讲课 201202-201607 普通昆虫学 50 本科生 程情况 (限 3 植物检疫学 本科生 201203-201607 120 门) 201209-201612 园艺植物保护学 48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0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董兆克 农业昆虫学 性 别 男 年龄 (岁) 35 专业技术 职 务 讲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生物学、201107)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天敌昆虫利用、害虫生态调控 学术带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从生态角度提出策略来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种群。开展了瓜蚜头人(学 寄生蜂食物网对农业景观组成的响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同时开展草莓上蚜虫、红蜘蛛绿色防控技 术骨干) 术研究。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青年骨干个人项目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部级项 简介 目 1 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教学方面:承担本科生专业课“农业昆虫学”、 “害虫生物防治”、 “森林昆虫学”、 “昆虫生态 与预测”,研究生“高级植物保护学”和“都市有害生物防控案例”部分课时。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Shelterbelts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enhance ladybeetle Biocontrol,P351-361,他引 0 次 201501 第一作者 近五年 abundance in spillover from 代表性 cropland to adjacent habitats. Tritrophic interaction 成果(限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influenced by warming and 3 项) 2013010 第一作者 tillage: A field study on winter Environment,P144-148,他引 0 次 wheat, aphids and parasitoids. Response of soil nematodes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Plant and Soil,P 907-918,他引 0 次 201307 第一作者 conventional and no-tillage cropland systems. 到账经费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万元) 目前主 瓜蚜-寄生蜂食物网对农业景观组成 持的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601-201812 21 的响应及内在机制研究 要科研 项目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 蚜小蜂对寄主瓜蚜的控制作用及选择 201501-201712 5 (限 3 年骨干个人项目 适应性研究 项) 天敌寄生蜂生物学特性和寄主选择的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 201701-201812 9 研究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409-201612 都市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案例分析 27 硕士研究生 201509-201612 农业昆虫学 32 本科生 201503-201612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24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1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魏艳敏 植物病理学 性 别 女 年龄 (岁) 53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学术头衔 学术带头人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硕士(南开大学、微生物学、199606)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果树病害及其生物防治 科研水平和学术业绩:主持和参加 8 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 金 1 项,明确了北京地区葡萄酸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和发病规律;参加国家葡萄产业体系项目负责 学术带 葡萄病害的田间调查和病原菌鉴定,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研 头人(学 究,目前主持北京市农委的“菜篮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板栗病虫害防治对接项目。 术骨干) 发表科研论文 40 余篇,主编和参编 8 部教材与专著,以第一专利权人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4 项; 简介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 教学方面:承担 “普通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和“植病研究法”等多门本科生 课程,以及“植物保护研究技术”等 2 门硕士研究生课程。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近五年 一种丁香杀线虫提取物及其 代表性 发明专利,ZL 201110214040.2 制备方法 成果(限 一种牡丹皮杀线虫提取物及 3 项) 发明专利,ZL 201110214562.2 其制备方法 时间 署名情况 20130501 第一专利权人 20130501 第一专利权人 副主编 图说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10000 印数 201201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目前主 持的主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升 “菜篮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 201601-201812 要科研 计划 力提升工程专家对接服务项目 项目 农业部(横向项目) 国家葡萄产业体系 201401-201612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到账经费 (万元) 10 15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209-201612 现代植物保护技术 40 硕士研究生 201209-201601 植病研究法 32 本科生 201202-201607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 32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2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尚巧霞 植物病理学 性 别 女 年龄 (岁) 41 专业技术 职 务 副教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0907)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果蔬植物病毒病害。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9 项,并获北京市科技新星、优秀人 学术带 头人(学 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系统地进行了多种果蔬植物病毒病害的研究,发现在我国瓜类作 术骨干) 物上存在 3 种新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明确北京地区侵染草莓的主要病毒种类,并首次提出 简介 黄瓜花叶病毒能够侵染草莓,深入分析了不同病毒株系的分子变异情况。发表论文 56 篇,其中 SCI 论文他引次数为 30,发明专利 4 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1 项。 教学方面:近 5 年参加讲授的本专业课程达 26 门次,承担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普通植物病 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研究生课程“设施园艺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的主讲任务。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Rapid detection and 近五年 differentiation of thre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cucurbit-infecting 201202 第一作者 代表性 P209-215,他引 1 次 poleroviruses by multiplex 成果(限 RT–PCR 3 项) 草莓镶脉病毒的快速检测试 发明专利,ZL201310613488.0 201506 第一专利权人 剂盒及方法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中国农业科学,P613-620,他引 2 次 201508 通讯作者 RT-LAMP 检测方法的建立 到账经费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万元) 目前主 草莓种苗病毒快速检测技术优化及示 持的主 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 201603-201702 30 范推广 要科研 项目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升 “菜篮子”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 201406-201705 10 (限 3 计划 力提升工程专家对接服务项目 项)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横 草莓种苗病毒检测及技术培训 201503-201802 7 向项目)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209-201612 设施园艺有害生物安全防治技术 90 硕士研究生 201209-201612 农业植物病理学 94 本科生 201209-201606 普通植物病理学 120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3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赵晓燕 植物病理学 性 别 女 年龄 (岁) 41 专业技术 职 务 副教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0507)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果蔬真菌病害与防治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明确了北京地区桃褐腐病、草莓根腐病和西瓜枯萎病等重要真菌病害 学术带 的病原菌种类和致病机理,筛选获得多株广谱高效的生防芽胞杆菌,并研究了生防芽胞杆菌的生 头人(学 防机理,研制出的草莓和西瓜抗重茬菌剂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良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术骨干)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4 项,发表科研论文 30 余篇,获发明专利 4 项。 简介 教学方面:从事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和科研 10 余年,主要讲授植保专业本科生“普通植 物病理学”,植保专业研究生“农业生物安全”、“植物保护研究技术”等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 程、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多媒体课件评比三等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论文三等 奖等各 1 项。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近五年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Antifungal Protein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P43-48,他 201301 通讯作者 代表性 from a Rhizobacterium 引 10 次 成果(限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F3 3 项) 三株拮抗细菌的鉴定及抑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P647-654,他引 通讯作者 201311 作用研究. 2次 北京昌平地区草莓根腐病菌 中国农学通报,P278-284,他引 2 次 201506 通讯作者 种类鉴定 到账经费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万元) 目前主 北京市农委“菜篮子”新型 持的主 北京八达岭小浮沱蔬菜专业合作社对 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 201506-201806 10 要科研 接技术服务 项目 项目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209-201701 农业生物安全 140 硕士研究生 201403-201607 普通植物病理学 42 本科生 201209-201701 园林植物病理学 96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4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李永强 植物病理学 性 别 男 年龄 (岁) 31 专业技术 职 务 讲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1307)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植物病毒致病机理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 1 项,横向项 学术带 头人(学 目 9 项。首次报道菜豆普通花叶病毒是引起我国红小豆病毒病的病原,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挖 术骨干) 掘红小豆中参与抗病毒的基因沉默机制中的关键基因及其对病毒的响应,鉴定不同红小豆材料对 简介 病毒的抗性,利用组学技术解析菜豆普通花叶病毒致病机理;利用深度测序技术筛查到多种植物 新病毒。发表 SCI 论文 5 篇,获得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科技二等奖一项。 教学方面:主讲“农业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本科生课程和“都市农业有害 生物防控案例分析”等研究生课程。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Characterization of siRNAs derived from cucumber green Archives of Virology,P455-458,他 近五年 mottle mosaic virus in 引5次 代表性 infected cucumber plants 成果(限 First Report of Bean common 3 项) mosaic virusInfecting Azuki Plant Disease,P1017,他引 4 次 Bean (Vigna angularis) in China The first complete genome Archives of Virology,P1069-1072, sequence of iris severe mosaic 他引 2 次 virus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201602 第一作者,通 讯作者 201406 第一作者 201605 第一作者,通 讯作者 起讫时间 到账经费 (万元) 目前主 红小豆中与菜豆普通花叶病毒抗性相 持的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1501-201712 关基因的克隆 要科研 项目 利用 siRNA 序列组装技术鉴定葡萄新 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201601-201812 (限 3 病毒 项) 北京市创新团队粮经作物团队岗位专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横向) 201703-201712 家工作(委托)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26 15 4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409-201612 都市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案例分析 27 硕士研究生 201409-201601 农业植物病理学 66 本科生 201403-20160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60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5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任争光 植物病理学 性 别 男 年龄 (岁) 35 专业技术 职 务 讲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1206)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植物原核生物病害致病机理与生物防治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致病机制,明确了 学术带 三型分泌系统,群体感应以及亮氨酸生物合成对该菌致病性的作用。研究了以枣疯病为代表的植 头人(学 原体病害,发现槐树、牡丹、重阳木和丝棉木等多种植物受到植原体危害。从北京市区的古枣树 术骨干) 上采集接穗,嫁接传病的方法开展抗枣疯病品种的选育工作,筛选出抗枣疯病品系 30 多种,为 简介 枣树抗病品种利用和古枣树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支持。目前承担北京市教委和农委项目共 2 项,发表论文 5 篇,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1 项。 教学方面:承担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 “植物保护概论”、 “农业生物安全”等本科生和研 究生课程。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 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Multiplication of Acidovorax Plant Pathology,P784–791,他引 citrulli in planta during infection of melon seedlings 第一作者 201408 近五年 3次 代表性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synthesize leucine 成果(限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3 项) Comparative molecular analyses of phytoplasmas infecting P98-106,他引 6 次 第一作者 201402 Sophora japonica cv. golden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在北京地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区试验推广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201602 第九完成人 起讫时间 到账经费 (万元) 目前主 持的主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群体感应信号降解酶 AidL21 调控 201701-201912 建设-科技计划项目 途径与生防功能研究 要科研 项目 北京市农委“菜篮子”新型生 平谷区金海湖镇胡庄村对接技术服 201701-201912 (限 3 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项目 务 项) 一株分离自北极地区的淡紫色芽孢 大北农青年教师基金 201601-201712 杆菌抗菌物质的鉴定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9 10 6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409-201612 农业生物安全 25 硕士研究生 201503-201606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 36 本科生 201503-201606 植物保护概论 32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6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郭巍 农药与环境安全 性 别 女 年龄 (岁) 45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学术头衔 学术带头人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山大学、微生物学、200506)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生防微生物作用机理及微生物农药分子设计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确定了苏云金杆菌作用于昆虫中肠的受体蛋白,分离鉴定了第一个来 学术带 自于昆虫的几丁质脱乙酰酶 TnPM-P42 蛋白,是一类新围食膜蛋白,并作为进一步筛选新蛋白的 头人(学 参照和判断是否为该类蛋白的依据。制备了对引起我国北方花生果腐病高效的生防菌的不同剂 术骨干) 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973 计划”子课题 2 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3 项。主持 简介 省部级项目 10 项。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SCI 收录 17 篇),主(参)编教材和著作 4 部,专利 1 项。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 教学方面:主讲本科生课程“农药学”、 “农药及其应用”、 “农药与安全”和研究生课程“农 药管理与应用”等。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 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杀虫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发掘及 第 1 完成人 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201611 其作用靶标的研究 近五年 A New Type I Peritrophic 代表性 Membrane Protein from Larv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通讯作者 Sciences,P6831–6842,他引 201404 成果(限 Holotrichia oblita (Coleoptera: 3次 3 项) Melolonthidae) Binds to Chitin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Peritrophic Membrane Protein Molecules,P17799-17809,他引 3 from Larval Holotrichia 201411 通讯作者 次 parallela (Coleoptera: Motschulsky) 到账经费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万元) 目前主 甜菜夜蛾几丁质脱乙酰酶抵御病毒 持的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501-201812 82 侵染的分子机制研究 要科研 项目 国家现代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201601-201712 140 (限 3 学家 项) 北京市人社局 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 201606-201712 8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309-201612 农药管理与应用 18 硕士研究生 201309-201501 农药及其应用 24 本科生 201303-201506 农药与安全 36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7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段碧华 农药与环境安全 性 别 女 年龄 (岁) 48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200506)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农业土壤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与防治方面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1)承担项目情况: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科委863项目子课题、 学术带 国家公益行业项目、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等项目15项;(2)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12 头人(学 部, “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广播电视大学教材1部; 术骨干) (3)2013年7月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三);(4)2016年12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 简介 八)。 承担课程教学情况:先后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农业资源区划与利用”和“生态农业专题”, 已培养毕业的硕士生研究生9名,在读7名。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近五年 放线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 电子显微学报,P84-89,他引 5 次 法比较研究, 代表性 成果(限 产几丁质酶放线菌的筛选、 3 项) 鉴定及其对草坪草根腐病真 草地学报,P97-101,他引 10 次 菌的抑制作用 京津冀农林废弃物无害化生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产园艺基质研究与应用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时间 署名情况 201509 通讯作者 201304 通讯作者 201612 第八完成人 起讫时间 到账经费 (万元) 目前主 持的主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草坪根腐病拮抗放线菌几丁质酶基因 201501-201712 要科研 目 的克隆与表达(5152006) 项目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18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409-201612 农业资源区划与利用 42 硕士研究生 201409-201612 生态农业专题 48 硕士研究生 201409-201612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 72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8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陈艳 农药与环境安全 性 别 女 年龄 (岁) 专业技术 职 务 44 副教授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200312)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植物源生防制剂研究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研究了从中药材五味子中提取出的活性物质对多种病原菌病菌的抑制 学术带 作用,并进行了作用机制的探讨。先后参与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 头人(学 学基金及美国农业部支持的项目等。目前主持北京市教委及多个横向项目。发表论文 20 篇,其 术骨干) 中第一作者的论文 10 篇,SCI 及 ISPT 收录论文 5 篇;获得发明专利 4 项。 简介 教学方面: 承担《农药生物测定》、《植物免疫及其抗病育种》、《农业科技英语》和《农 药及其应用》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1 部。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 咨询报告等名称) 类型及专利号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PLoS One. 近五年 active ingredients in 代表性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doi:10.1371/journal.pone.01547 Baill and the study of their 成果(限 31. 他引 0 次 antifungal effects 3 项) 香蕉束顶病毒的实时 PCR 快 发明专利,ZL201210042111.x 速检测方法 一种五味子提取物及其在抑 发明专利,ZL201410743704.8 菌中的应用 目前主 持的主 要科研 项目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时间 署名情况 201605 第一作者 201508 第一专利权人 201705 第一专利权人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到账经费 (万元)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 五味子杀菌剂的开发与利用 201501-201712 15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609-201612 农药管理与应用 14 硕士研究生 201509-201612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 8 本科生 201403-201606 农药生物测定 46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19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农药与环境安全 专业技术 副教授 职务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研究所),环境科学,200707)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姓名 高凡 性 别 男 年龄(岁) 37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农药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风险评价研究 学术带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要从事农药、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风险评价研 头人(学 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 1 项,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 术骨干) 级与省部级课题多项,累计到帐经费 100 多万元;发表科研论文 10 余篇,教学论文 2 篇,其中 简介 SCI 收录论文 8 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教学情况:主讲“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影响评价”、 “资源环境综合实验”、 “环境规划与管 理”和“清洁生产导论”等课程。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 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Historical record of trace Journal of Geochemical 近五年 elements input and risk in the 第 1 作者 Exploration,P26-32,他引 201505 代表性 shallow freshwater lake, North 成果(限 China 3次 3 项) 往复式生物质滤床复合碱液吸 国家发明专利 第 1 作者 201601 收的除臭装置 授权号:2013105721793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目前主 持的主 要科研 项目 (限 3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区域多溴联苯醚(PBDEs)残留水 201401-201612 生指示性生物筛选研究 北京市农委"菜篮子"新型生产 北京鑫记伟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1601-201812 经营主体提升项目 对接项目 多环境介质中苯酚类、硝基苯类、 横向项目 多环芳烃、醛酮和阿特拉津等液相 201704-201712 色谱法方法实验室验证 北京市教委青年英才计划 到账经费 (万元) 5 10 5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309-201612 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与控制 16 硕士研究生 201703-201706 环境科学概论 18 本科生 201203-201706 环境影响评价 80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20 II-4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毕扬 农药与环境安全 性 别 女 年龄 (岁) 35 专业技术 职 务 讲师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1207)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学术头衔 学术骨干 所在院系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 300 字) 研究领域:植物病害化学防治、植物病原菌抗药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治理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系统研究了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机制,揭示了 学术带 重要抗药性病害的发生风险,推动了杀菌剂“反抗性”设计;深入研究了草莓重要种传、土传病 头人(学 害诊断和防控技术,明确了我国草莓炭疽病的病原种类,首次报道了引起该病害的两株新病原, 术骨干) 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植物病害以及提高杀菌剂的科学有效使用提供技术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 简介 金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1 项,省部级项目 1 项。发表 SCI 论文 6 篇,取得国家发明专 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5 项。 教学方面:主讲“农药管理与应用”等研究生课程,“农药学”、 “农药管理学”、“杂草学” 等本科生课程。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 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 时间 署名情况 咨询报告等名称) 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Genomic sequencing identifie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novel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iotechnology,P753-760,他引 8 Vip1/Vip2 binary and Cry8 201501 第一作者 近五年 次 代表性 toxins that have high toxicity to Scarabaeoidea larvae 成果(限 Sexual reproduction increases 3 项) the possibility that Plant Pathology,P1365-1373,他 Phytophthora capsici will 第一作者 201403 引 1 次 develop resistance to dimethomorph in China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 RNA-seq 软件著作权,2016SR081590 第一专利权人 201503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V1.0 到账经费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目前主 (万元) 持的主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对双苯菌胺的抗 201601-201812 25.2 要科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药性风险评估和抗性机制研究 项目 草莓炭疽病病原多样性及其对杀菌 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201601-201812 15 (限 3 剂的抗性风险 项) 近五年 主讲课 程情况 (限 3 门)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609-201612 农药管理与应用 16 硕士研究生 201503-201605 农药管理学 48 本科生 201509-201612 杂草学 32 本科生 注:1.本表填写表 II-3 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 II-3 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21 Ⅲ 人才培养 Ⅲ-1 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 Ⅲ-1-1 博士研究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本学科 年度 人数 2012 年 □相近学科 □联合培养)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Ⅲ-1-2 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本学科 年度 □相近学科 □联合培养)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招生人数 89 86 95 82 90 授予学位人数 65 55 90 83 82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人数 Ⅲ-1-3 与本学科点相关的本科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 2012 年 2013 年 本科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 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 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 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 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 人数 植物保护 47 42 51 50 56 45 55 48 55 46 农业资源与环境 48 60 48 54 32 40 34 42 35 50 注:1.有本学科授权并招生的,填本学科情况;本学科无学位授权的,填写相近学科情况;前两项都没有的,可填联合 培养情况;三类中只能选填一类。 2.“招生人数”填写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人数,专业学位授权点还应统计全国 GCT 考试录取的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授予学位人数”填写在本单位授予学位的各类研究生数(含全日 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及留学研究生) 。 22 Ⅲ-2 课程与教学 Ⅲ-2-1 目前开设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不含全校公共课) 主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张志勇 尚巧霞 魏艳敏 王进忠 赵晓燕 任争光 刘正坪 张志勇 李永强 董兆克 王进忠 魏艳敏 尚巧霞 张民照 张民照 李永强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 讲师 讲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姓 1 高级植物保护学 专业必修课 2 现代植物保护研 究技术 专业必修课 3 农业生物安全 专业必修课 4 都市农业有害生 物防控案例分析 专业必修课 讲 名 教 师 学时/ 学分 授课 语言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6/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6/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6/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6/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7/1.5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18/1.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7/1.5 中文 所 在 院 系 7 植物病虫害防治 研究进展 设施园艺有害生 物安全防控技术 计算机在植物保 护领域中的应用 8 昆虫生理学 专业选修课 王进忠 教授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4/1.5 英文 9 农药残留及其安 全控制 专业选修课 张志勇 教授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6/2.0 中文 张志勇 王进忠 刘正坪 魏艳敏 杜艳丽 赵晓燕 覃晓春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6/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7/1.5 中文 学时/ 学分 授课 语言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2/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2/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2/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2/2.0 中英文 5 6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0 果园 IPM 研究进 专业选修课 展 11 有害生物鉴定与 监测 Ⅲ-2-2 专业选修课 拟开设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不含全校公共课) 主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姓 1 植物保护学科研究 进展 专业必修课 2 植物病理研究方法 专业必修课 3 昆虫学实验技术 专业必修课 4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 与科技写作 专业必修课 名 张志勇 魏艳敏 郭巍 魏艳敏 尚巧霞 王进忠 张爱环 杜艳丽 李永强 毕扬 讲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讲师 讲师 23 教 师 所 在 院 系 5 分子植物病理学 专业选修课 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机制 专业选修课 7 昆虫毒理学 专业选修课 8 昆虫化学生态学 专业选修课 9 生物农药原理与应 用 专业选修课 10 农药环境毒理学 专业选修课 赵晓燕 李永强 任争光 刘正坪 赵晓燕 任争光 张志勇 王进忠 杜艳丽 张民照 郭巍 陈艳 毕扬 杨宝东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2/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4/1.5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2/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4/1.5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2/2.0 中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4/1.5 中文 注:1.“课程类型”限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一门课程若由多名教师授课,可多填;授课教师为外单位人员的, 在“所在院系”栏中填写其单位名称,并在单位名称前标注“▲” 。 2.在本学科无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填写相关学科课程开设情况。 24 Ⅲ-2-3 近五年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序号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1 北京高校第八届青 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比赛获奖论文 三等奖 获奖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园林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 赵晓燕、刘正坪、魏 探索与实践 艳敏、尚巧霞 2 3 4 5 6 … 注:同一成果获得多种奖项的,不重复填写。 25 获奖年度 2013 Ⅲ-3 近五年在校生代表性成果(限填 10 项)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 序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 时间 号 赛事名称、展演、创作设计 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参赛项 等) 目及名次,创作设计获奖 Developmental of an artificial diet for rearing Conogethes Journal of Entomology Science, 1 201505 punctiferalis (Lepidoptera: P89-98. 他引 0 次 Crambidae) First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 of Cucumber mosaic virus on Plant Disease, P10-15. 他引 1 次 201407 Fragariaananassa in China 2 Effects of different host plants Austral Entom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yellow peach doi:10.1111/aen.12105(见刊时间 201404 为 2015 年 5 月,P149-153.) 他 moth,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 1854) 引4次 (Lepidoptera: Crambidae) First report of Pilidium concavum causing tan-brown Plant Disease, P1374. 他引 5 次 201209 leaf spot on strawberry in China 3 4 学生姓名 学位类别 (录取类型/入 学年月/学科专 业) 艾鹏鹏 硕士(全日制 /201309/植物 保护) 陈柳 硕士(全日制 /201209/植物 保护) 李得宇 硕士(全日制 /201209/植物 保护) 耿文龙 硕士(全日制 /201109/植物 保护) 赵景楠 硕士(全日制 /201209/植物 保护) 崔高峰 硕士(全日制 /201209/果树 学) 5 草莓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的 病原菌 6 Bax 通道在斑蝥素诱导草 应用昆虫学报, P641-648. 他引 地贪夜蛾 Sf9 细胞凋亡中 0次 的作用 7 菜蛾斑蝥素受体 PP2A 催化 环境昆虫学报, P711-717. 他引 亚基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1次 201409 郑林青 硕士(全日制 /201109/果树 学) 8 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 Sf9 细 昆虫学报, P512-520.他引 5 次 胞膜完整性和膜电位的影响 201305 汪丽 硕士(全日制 /201009/果树 学) 9 草莓根腐病菌 C16-4 的分离 果树学报, P638-643. 他引 4 次 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207 陈瑶 硕士(全日制 /200909/果树 学) 10 一种丁香杀线虫提取物及其 发明专利, ZL 201110214040.2 制备方法 201305 胡盼 硕士(全日制 /201109/植物 保护) 菌物学报, P1-7. 他引 0 次 201505 201505 注:1.限填写除导师外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成果。 2.“学位类别”填“博士、硕士、学士”,“录取类型”填“全日制、非全日制”。 3.在本学科无学位授权点的,可填写相关学位点或本科专业在校生成果。 26 Ⅳ 科学研究 Ⅳ-1 科研项目数及经费情况 2012 年 计数 类别 项目数 (个) 2013 年 经费数 项目数 (万元) (个) 2014 年 经费数 项目数 (万元) (个) 2015 年 经费数 项目数 (万元) (个) 2016 年 经费数 项目数 (万元) (个) 经费数 (万元) 国家级项目 4 94 3 112 1 5 4 125.6 6 164.386 其他政府 项目 3 68 7 140 6 133 8 122 12 205 非政府项目 (横向项目) 3 14 3 32 7 48 9 163.78 8 8 61 合计 10 176 13 284 14 186 21 411.388 26 430.386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近五年纵向科研项目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48 851.788 51 1072.986 近五年国家级科研项目 近五年省部级科研项目数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18 500.986 35 672 年师均科研项目数 (项) 0.73 年师均科研经费总数 (万元) 年师均纵向科研经费数 (万元) 10.20 4 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获奖数 出版专著数 12.94 12 师均出版专著数 近五年公开发表 师均公开发表 142 学术论文总篇数 学术论文篇数 对照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简要补充说明科学研究情况(限 400 字) 0.375 5.625 本学科近 5 年(2012-2016)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的总数达 84 项,总经费 1487.774 万元,师均科研项目 达 57.37 万,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有 53 项,总经费达 1172.986 万元。各类项目中基础性研究项目为 31 项, 经费达 708.2 万元,应用和推广类项目有 53 项,经费为 779.574 万元。近 5 年发表论文 142 篇,其中 SCI 收 录 20 余篇,出版专著 12 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4 项。获发明专利 8 项,专利成果转化或应用 8 项。近五 年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人数为 257 人,硕士生 67 人。本学科各方向近 5 年参加过大型国际会议如国际植 物病理学大会达 20 人次,参加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如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植物病理学会学术年会,昆虫 学会年会、农药学会议等,每年参会教师达 10 人次以上,参会研究生 5-10 人次。近五年分别承办了北京植 物病理学会和北京昆虫学会会员日活动共 3 次,每次与会人员达 600 人以上。 注:本表仅统计本单位是“项目主持单位”或“科研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课题主持单位”的科研项目。 27 Ⅳ-2 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的代表性科研奖励(限填 5 项) 序号 奖励类别 获奖 等级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人 获奖 年度 1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在北京地区试验推广 王进忠 任争光 2016 2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京津冀农林废弃物无害化生产园艺基质研 究与应用 段碧华 2016 3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二等奖 北京有机板栗生产关键技术推广 魏艳敏 王进忠 2014 4 河北省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 杀虫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发掘及其作用靶标 的研究 郭巍 2016 5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柴达木盆地白刺害虫的发生规律及控制方 法研究与示范 杜艳丽 2013 注:同一项目获得多项奖励的,不重复填写。 28 Ⅳ-3 近五年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限填 20 项) 序 号 1 2 3 名 称 Identification of a naturally occurring 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recombinant isolate infecting azuki bean. Antennal transcriptome an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olfactory genes in the yellow peach moth,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Lepidoptera: Crambidae) Host preferenc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yellow peach moth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on chestnut cultivars. 4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and the study of their antifungal effects 5 First report of Colletotrichum boninense causing anthracnose of strawberry in China 6 The first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iris severe mosaic virus 作者 李永强 杜艳丽 杜艳丽 陈艳 毕扬 李永强 时 间 201608 201607 201606 201605 201603 201602 29 发表刊物/出版 社 备注(限 100 字)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SCI 收录,影响因子为 1.038, 明确引起红小豆病毒病的菜豆 普通花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证实该分离物是一个重组体。 Scientific Reports SCI 收录,影响因子 3.057。通 过触角转录组测序,共发掘桃 蛀螟嗅觉基因 68 个, 分析了这 些嗅觉基因在雌雄触角与其他 组织的表达谱差异,及其与鳞 翅目其他昆虫嗅觉基因的谱系 关系,为阐明桃蛀螟定位寄主 植物的分子响应机制奠定了基 础。 PLoS One SCI 收录,影响因子 5.228。从 理论上阐明了桃蛀螟选择和定 位寄主植物的化学导向机制, 从田间应用上找到了对桃蛀螟 具有引诱和趋避作用的化学物 质,为田间采取 push-pull 策略 防治桃蛀螟提供了理论依据。 PLoS One SCI 收录,影响因子 5.228。本 文从传统中药北五味子的藤茎 中提取出具有抗菌活性的物 质,实验证明对苹果轮纹病菌、 桃褐腐病菌和草莓枯萎病病原 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液相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证明提取 物中存在大量五味子木质素类 物质。 Plant Disease SCI 收录,影响因子为 3.192。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由博文炭疽 引起草莓炭疽病,该病原可侵 染除草莓外的多种寄主,为草 莓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支撑。 Archives of Virology SCI 收录,影响因子 2.25,他 引 2 次。首次克隆鸢尾重花叶 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明确其 基因组特征。 7 Multiplex-PCR for Identification of Two Species inGenus Hishimonus(Hemiptera: Cicadellidae) inJujube Orchards 8 Study on the behaviour of dormancy-breaking in Cathaica fasciola (Draparnaud 1801) (Gastropoda: Stylommatophora) 9 Effects of different host plant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yellow peach moth,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 1854) (Lepidoptera: Crambidae) 10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Peritrophic Membrane Protein from Larval Holotrichia parallela (Coleoptera: Motschulsky) 11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Antifungal Protein from a Rhizobacterium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F3 12 Description of five new species of Rhopobota Lederer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in China, along with a checklist of all the described Chinese species 13 First report of Pilidium concavum causing tan-brown leaf spot on strawberry in China 王进忠 张民照 杜艳丽 郭巍 赵晓燕 张爱环 魏艳敏 201510 201510 201504 201411 201301 201209 201209 30 Journal of Economical Entomology 提出了鉴定枣园菱纹叶蝉形态 学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用于监测北京地区枣园两种菱 纹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其寄主研 究,其中分子鉴定是基于两种 菱纹叶蝉线粒体 COI 基因特异 性引物设计的 PCR 技术。 Molluscan Reseach SCI 收录,影响因子为 0.702。 首次对条华蜗牛破厣习性进行 研究。破厣时间随体重、浸水 深度和水温增加有降低趋势, 破厣率随浸水时间增加有增加 趋势。研究结果为条华蜗牛预 测预报奠定基础。 Austral Entomology SCI 收录,影响因子为 1.013。 研究了 6 种寄主植物对桃蛀螟 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找到 了室内繁殖种群最适宜的寄主 植物种类,为桃蛀螟实验种群 建立和人工饲料研发奠定了基 础。他引 4 次。 Molecules SCI 收录,影响因子 2.465,暗 黑鳃金龟严重危害花生、草坪 等,难于防治,本研究首次分 离鉴定了该昆虫生物防治的中 肠靶标蛋白,即几丁质结合蛋 白 HpCBP45,为进一步生物防 治提供了基础。他引 3 次。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SCI 收录,影响因子为 0.945。 本文从生防芽胞杆菌 F3 菌株 的培养液中分离到一种抑菌蛋 白,经纯化鉴定为鞭毛蛋白, 为进一步明确芽胞杆菌的抑菌 物质的功能与机理提供了基 础。他引 10 次。 Zootaxa SCI 收录,影响因子 0.927。黑 痣小卷蛾属 Rhopobota 为卷蛾 科新小卷蛾亚科花小卷蛾族较 原始的类群。本研究以中国标 本为材料报道了该属的 5 个新 种,为世界卷蛾科名录的补充 和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Plant Disease SCI 收录,影响因子 3.192,报 道了中国草莓上的一种新病害 -草莓褐色叶斑病,并明确了其 病原菌的种类。他引 5 次。 14 Rapid 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ree cucurbit-infecting poleroviruses by multiplex RT–PCR 15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RT-LAMP 检测方法的建 立 16 草莓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的 病原菌 17 多重PCR法区分枣园两 种菱纹叶蝉及检测其体内 枣疯病植原体 18 噻虫嗪在苹果上残留消解 动态及膳食风的险评估 19 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 Sf9 细胞膜完整性和膜电位 的影响 20 草莓根腐病菌 C16-4 的分 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尚巧霞 尚巧霞 魏艳敏 王进忠 张志勇 张志勇 刘正坪 201202 201508 201505 201503 201502 201310 201207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在瓜类 作物体内含量极低且仅分布于 韧皮部,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 技术,对于该属病毒的相关研 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国农业科学 论文建立了利用反转录等温扩 增技术检测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的方法,快速、简便、特异性 强,可供种苗繁育、田间调查 和海关检疫的过程中进行快速 检测。他引 2 次。 菌物学报 CA 收录,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引 起草莓叶片坏死和果实腐烂的 一种病原菌-棒孢拟盘多毛孢 (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 昆虫学报 建立一种包含 3 对引物的多重 PCR 体系,可以准确区分凹缘 菱纹叶蝉和片突菱纹叶蝉,并 对虫体内枣疯病植原体实现检 测,其对昆虫总 DNA 的灵敏度 达到 0.012 ng,对枣疯病植原体 灵敏度达到 900 拷贝。 农药 建立了噻虫嗪在苹果上残留分 析方法,研究了该农药在北京 地区苹果生产中的消解动态, 首次对其在苹果上膳食风险进 行了评估。他引 1 次。 昆虫学报 首次证明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 Sf9 细胞膜完整性具有非破坏 性穿透力,对膜电位离子传到 有诱导作用。他引 4 次。 果树学报 明确了北京地区引起设施草莓 根腐病的主要致病真菌的种 类。通过培养性状、形态特征、 致病性测定结果和 ITS 序列 分析,将 C16-4 鉴定为尖孢镰 刀菌,为草莓根腐病的防治奠 定基础。 注:限填署名为本单位且作者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单位的论文、专著。在“备注”栏中,可对相关成果的水平、 影响力等进行简要补充说明。 31 Ⅳ-4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转化或应用(限填 10 项) 序 号 主要 完成人 转化或应用情况(限 100 字) 王进忠,任争 光 枣疯病是北京地区的毁灭性病害,通过研究明 确枣疯病媒介昆虫传播规律和枣疯病植原体生 物学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清除辗转寄主、剪除病 枝病树,树体输液治疗和防虫治病等综合防治措 施,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推广应用。 郭巍 河北省大名县应用此地方标准,并结合国家花 生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009-2014 年累计应用 93 万亩,平均亩增花生 (果)30 公斤(增产 10%),累计增产 2790 万 公斤,按平均 5 元/公斤计算,共新增经济效益 13950 万元。 发明专利 魏艳敏,赵晓 燕,刘正坪 该专利转让给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 公司,为公司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支 撑。同时,公司以购入的专利技术为依托,开发 了生物农药等高科技产品,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 治提供了支持。 发明专利 该专利转让给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 魏艳敏,赵晓 公司,为公司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支 燕,尚巧霞, 撑。同时,公司以购入的专利技术为依托,开发 刘正坪 了生物农药等高科技产品,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 治提供了支持。 原创性研究成 果 草莓抗重茬剂是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研 刘正坪,魏艳 发的生防菌剂,该产品在昌平区兴寿镇草莓生产 敏,赵晓燕, 基地发挥了生物防治的优势,减少了化学药剂的 尚巧霞 使用,对京郊设施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原创性研究成 果 西瓜抗重茬剂是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研 刘正坪,魏艳 发的生防菌剂,该产品在延庆、大兴等西瓜生产 敏,赵晓燕, 基地发挥了生物防治的优势,减少了化学药剂的 尚巧霞,任争 使用,对京郊设施西瓜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具 光,李永强 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草莓种苗病毒 快速检测技术 示范推广 原创性研究成 果 尚巧霞,刘正 坪,李永强 培训技术人员 65 人次,为北京地区草莓健康 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每年在 100 万株草莓种苗生 产中,应用病毒检测技术剔除病毒苗,能提高日 光温室收益至少 0.5 万元/栋,昌平地区每年可以 增收 1000 万元。 斑蝥素微乳剂 应用示范 原创性研究成 果 张志勇,王进 忠,董兆克 斑蝥素为昆虫天然产物,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 专利 5%微胶囊,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和环境兼 容特点,在京郊顺义、延庆等区蔬菜鳞翅目害虫 防治中进行了试验示范,效果显著。 成果名称 1 枣疯病综合防 治技术在北京 地区试验推广 2 花生地下害虫 综合防治技术 规程,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13/T15282012 3 4 5 6 7 8 一种八角茴香 杀线虫提取物 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何首乌杀 线虫提取物及 其制备方法 草莓抗重茬剂 西瓜抗重茬剂 成果类型 北京市农业技 术推广二等奖 地方标准 注:限填近五年完成并转化/应用的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咨询报告、智库报告、标准制定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等。 32 Ⅳ-5 近五年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限填 10 项) 序号 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类别 起讫时间 负责人 本单位 到账经费 (万元) 1 甜菜夜蛾几丁质脱乙 酰酶抵御病毒侵染的 分子机制研究 (314717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 项目 201501-201812 郭巍 82 2 去甲斑蝥素诱导鳞翅 目昆虫细胞凋亡的线 粒体途径研究 (312720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 项目 201301-201612 王进忠 80 3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对 双苯菌胺的抗药性风 险评估和抗性机制研 究(315016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 基金 201601-201812 毕扬 25.2 4 枯草芽孢杆菌鞭毛蛋 白抗真菌活性及其功 能结构域的鉴定 (312015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 基金 201301-201512 赵晓燕 22 5 花小卷蛾族分类修订 及取食松科植物的幼 虫形态学研究 (311016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 基金 201201-201412 张爱环 23 6 我国 3 种侵染瓜类作 物 Poleroviruses 的分 子变异和致病性研究 (310008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 基金 201101-201312 尚巧霞 20 7 栗苞中诱引板栗桃蛀 螟的挥发性活性化合 物的发掘与利用 (KZ20121002001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 项目 201201-201412 杜艳丽 50 8 北京地区葡萄酸腐病 发生及其病原菌种类 鉴定(613200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 项目 201301-201512 魏艳敏 14 9 北京市现代农业技术 体系建设 (BAIC09-13) 北京市政府 农业科 技项目 201301-201712 张志勇 190 10 设施草莓、瓜菜白粉 病生物制剂及其防治 技术试验示范 (20140128) 北京市农委 农业科 技项目 201406-201506 郭巍 50 注:仅统计本单位是“项目主持单位”或“科研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课题主持单位”的科研项目。 33 Ⅳ-6 近五年代表性艺术创作与展演 Ⅳ-6-1 创作设计获奖(限填 5 项) 序号 获奖作品/ 节目名称 获奖 时间 所获奖项与等级 相关说明(限 100 字) (如:本单位主要获奖人及其贡献等) 1 2 3 4 5 Ⅳ-6-2 策划、举办或参加重要展演活动(限填 5 项) 序号 展演作品/ 节目名称 展演名称 展演时间与 地点 相关说明(限 100 字) (如:本单位主要参与人及其贡献等) 1 2 3 4 5 Ⅳ-6-3 其他方面(反映本学科创作、设计与展演水平的其他方面,限 300 字) 注:本表仅限申请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学位授权点的单位填写。 34 Ⅴ 培养环境与条件 Ⅴ-1 近五年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项目 主办、承办国际或全国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 计数 性学术年会(次) 议上报告(次) 邀请境外专家讲座报 资助师生参加国际国内学 告(次) 术交流专项经费(万元) 累计 3 8 5 8 年均 0.6 1.6 1.0 1.6 Ⅴ-1-1 近五年举办的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限填 5 项) 主办或承办 时间 会议名称 北京昆虫学会 2016 年学术讨论会 北京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第二十届会员日活动 北京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第十八届会员日活动 参会人员 总人数 境外人员数 201604 500 0 201410 600 0 201210 600 0 Ⅴ-1-2 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情况(限填 10 项) 序 号 报告名称 1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 会议名称及地点 报告人 报告类型 报告时间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2016 年学术年 李元盛 分会报告 (研究生) 会,成都 201612 2 桃蛀螟生物学与化学生态学 研究 全国第十一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 会,武汉 杜艳丽 分会报告 201607 3 Evidence of Cantharidin induce cell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 Noctuidae) to go into early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ecticide Toxicology (ISIT),广州 张志勇 大会报告 201408 4 枣疯病植原体介体昆虫研究 京津冀地区 2014 年植物保护学术交 进展 流会,天津 王进忠 大会报告 201411 5 草莓根腐病生物防治研究 京津冀地区 2014 年植物保护学术交 流会,天津 赵晓燕 大会报告 201411 6 Effects of chestnut volatiles on host-selection behavior of yellow peach moth,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sect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iogy (IPMB),南京 杜艳丽 分会报告 201306 35 7 栗苞挥发物对桃蛀螟的引诱 作用 中国昆虫学会 2013 年学术年会, 贵阳 杜艳丽 分会报告 201310 8 斑蝥素对鳞翅目昆虫的细胞 毒理研究 中国昆虫学会 2013 年学术年会, 贵阳 张志勇 分会报告 201310 9 10 注:“报告类型”填“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 Ⅴ-2 可用于本一级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科研支撑 Ⅴ-2-1 图书资料情况 中文藏书 (万册) 外文藏书 (万册) 73 2.5 订阅国内专 订阅国外专 中文数据 库 业期刊(种) 业期刊(种) 数(个) 8000 2000 外文数据 库 数(个) 电子期刊读 物(种) 7 0 49 Ⅴ-2-2 代表性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重点学科、卓越计划等平台(限填 5 项) 序 号 类别 名称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07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 实验室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 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3 培养基地 公司 2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101 201505 4 植物保护研究生工作站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北京农学院 201405 5 植物保护领域校外研究生联 合培养实践基地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北京农学院 201512 最大实验室面积 (M2) 197 Ⅴ-2-3 仪器设备情况 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Ⅴ-2-4 3032 实验室总面积 (M2) 3458 其他支撑条件简况(按各学科申请基本条件填写,限 200 字) 学科所在单位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奖助学金政策,每年每生可获得奖助学金 19600-23600 元,包括学业 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助研津贴等。 学科所在单位有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规范与实施办法,并设有教育和处理学风与学术道德的督导委员 会;依据《北京农学院研究生管理规定》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和管理。强调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学业的平衡 发展。 注:1.同一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有多种冠名的,不重复填写。 2.“批准部门”应与批文公章一致。 36 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 主席: (学位评定委员会章) 年 月 日 学位授予单位承诺: 本单位申报表中提供的材料和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可靠,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 同意上报。本单位愿意承担由此材料真实性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 特此承诺。 法人代表: (单位公章) 年 37 月 日 3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