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2期工作简报.pdf
2018 年第 2 期(总第 10 期) 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018 年 12 月 30 日 一、张安东教授应邀参加参加“抗战与安徽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二、张安东主任应邀参加 2018 年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研讨会 三、巢湖学院隆重举办“第七届巢湖• 中华有巢氏文化”学术研讨会 四、张安东主任参加巢湖学院服务地方及文化塑校育人工作专题会议 五、中心研究员课题获 2018 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六、张安东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学部第十七届史学理论研讨会 七、巢湖学院张安东教授应邀为合肥滨湖新区万年埠街道办事处作 《巢湖民俗文化》专题报告 八、环巢湖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应邀参加第六届安徽文化论坛 九、中心研究员喜获多项三项课题优秀成果奖 十、张安东主任应邀赴滁州特色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调研指导 1 十一、环巢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王雷副教授应邀作《环巢湖区域家 风文化》专题讲座 一、张安东教授应邀参加参加“抗战与安徽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2018 年 7 月 21 日-22 日,“抗战与安徽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在黄山学院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 2 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安徽大学、南 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 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 30 余所高等院校以及 科研院所、学术团体、新闻媒体的抗战文史研究方面的近百名专家学 者与会。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教授应邀参 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21 日上午,在黄山学院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开 幕式。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汪枫,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 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昌凤,安徽省本科高校戏剧影视类专 业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黄兴帅,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 昊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后,在黄山学院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了学术报告会。学 术报告会共分五场,分别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昌凤教授的《新 闻史研究 100 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润泽教授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体系重构的 历史思考》;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生导师陆地教授的《中国视频二十年》;安徽省评论家协会主席、省 社科院研究员、省政府参事钱念孙研究员的《抗战史研究的昨天今天 明天》;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文史馆馆员、省社科联翁飞 研究员的《从安徽名人馆里的抗战名人看安徽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 贡献》。 21 日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参加了“抗战与文化〃传播”、 3 “抗战与新四军文化建设”、“抗战与政治〃教育”三个分论坛的研 讨交流,大家围绕“抗战与安徽文化传播”的主题,展开充分的交流。 张安东参加了第三分论坛的主题发言,并对 10 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作 了点评。他提交的会议论文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学校教育述 论》。结合论文,他指出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的教育,是我国教育史 上极其璀璨瑰丽的一页,它曾发挥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提高文化、 促进生产的巨大作用。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学校教育作为根据地建 设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输送 了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更为后来的干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旨在纪念新四军进驻安徽徽州岩寺和新 四军首份报纸《抗敌报》创刊 80 周年,充分展示我党领导下的安徽 抗战文化的历史贡献,缅怀抗战文化工作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弘扬老一辈文化工作者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为民族鼓与呼的革命精神。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 学术追求和学术探讨,彰显了各位专家学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责 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二、张安东主任应邀参加 2018 年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研讨会 由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2018 年地方志与地 方史理论研讨会”,8 月 23 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召开。本次研讨会 由《上海地方志》杂志编辑部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具体承办。环巢湖 研究中心张安东主任应邀参加会议 4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地方志》主编邱新立,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 任、研究员潘捷军,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依群、生键红,复 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黄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方志 学会方志学研究会副会长巴兆祥等出席。 以“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的重构与发展”为主题的本次研讨会, 不仅是来自全国地方志系统、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地方志和地方史 专家学者的一次学术盛会,更是上海市地方志系统贯彻落实《全国地 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和《上海市地方志事业 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要求,大力推进地方志科研和理 论研究工作发展的一次盛会。 40 多名专家学者就地方志研究最新动态、学科建设、史志关系、 方志发展史、方志文献、事件志编纂、方志文本对地方历史书写、地 方历史专题、年鉴编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讨论,围绕“地 方志专题”和“地方史与年鉴专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集思广 益、互相切磋,总结地方志编修实践规律,进一步深化地方志与地方 史理论认知,期望更好地提升地方志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更好地 发挥地方志功能,在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守中实现更大的担当。 本次研讨会,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继 2016 年、2017 年之后成 功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性地方志理论研讨会。2016 年、2017 年的研讨 会也都各具特色。与之相较,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应征论文 80 余篇, 经专家审评, 37 篇论文入选,其中包括张安东教授的《方志理论演 5 变及方志学科建设之要点》,方志学方向的文章明显增多;入选论文 作者的专业水准明显增高,教授、博士后、博士众多;入选论文作者 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各地方志办、高校、研究单位、文化机构的中青年 专家学者,这也说明方志学研究后继有人,方志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三、巢湖学院隆重举办“第七届巢湖• 中华有巢氏文化”学术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精 神,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战略部署,着力发 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内在支撑与推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有巢 氏文化研究向纵深拓展, 9 月 1 日——2 日,由巢湖学院与巢湖市人 大联合主办,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巢 湖• 中华有巢氏文化”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文史研究馆、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巢湖学院、合肥职业技 术学院、合肥学院、巢湖市人大、巢湖市政协、巢湖市委宣传部、巢 湖市文广新局、巢湖市地方志办公室、合肥巢湖文化研究会、和县文 化研究会、含山县文化研究会等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有巢氏文 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文化产业实体及相关巢氏宗亲代表 80 余人参加 会议。 巢湖学院副校长朱定秀、巢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恩平、合肥职 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其云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环巢湖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教授主持。朱定秀发表 热情洋溢的致辞,她首先代表巢湖学院,热烈欢迎省内外的专家学者 6 来到中华人文始祖有巢氏的故里,在美丽的巢湖之滨畅所欲言、发表 真知灼见,共同推进有巢氏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朱定秀在发言中指 出,巢湖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秉承为区域文化与经济社会 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大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坚持 立足环巢湖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安徽省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高 起点、多学科、全方位地加强对环巢湖文化的研究和传承。目前,环 巢湖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要的决策咨询服 务平台。朱定秀希望省内外专家学者通过交流、研讨,深入探究,共 同为有巢氏文化建设出谋献策,推进有巢氏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其云、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翁飞先后致辞,对此次会议的举办 表示热烈祝贺,翁飞教授介绍了有巢氏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传承发 展。 开幕式后,进行会议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有巢氏文化探源、 有巢氏文化的媒体传播现状及其提升策略、有巢氏婚姻文化重大变 革、巢氏祭拜大典与环巢湖地域文化、巢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等领域做专题学术报告,巢湖学院方习文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 会议闭幕式上,巢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恩平作总结发言。他对 主办方巢湖学院的热情接待和精心组织表示感谢。周恩平在总结中从 打开切入点、找准着力点、把握结合点、坐实落脚点等几方面回顾有 巢氏文化研讨会的举办历程,希望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合 7 作,共同推进有巢氏文化传承发展。 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校领导和与会代表的肯定和好 评。会议共收集相关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二十余万字,对有巢氏文化 研究产生积极作用。环巢湖研究中心将借此契机,不断发展创新,推 进环巢湖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继续打造巢湖学院的亮点和特色,迎 接即将到来本科审核评估。 四、张安东主任参加巢湖学院服务地方及文化塑校育人工作专题会 议 9 月 19 日上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朱定秀在第四会议室主持 召开服务地方及文化塑校育人工作专题会议,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 作部、学生工作部以及教务处、科技处、后勤管理与基建处、图书馆、 团委、旅游管理学院(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艺术 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科技处处长万新军介绍了《巢湖学院服务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中 10 项重点工程具体实施方案的制 定情况。他希望各有关牵头单位进一步完善各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提高可操作性,同时依据方案,加快落实各项具体项目。 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介绍了《环巢 湖文化塑校育人实施方案》主要工作任务。他希望各有关单位按照责 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共同推动文化塑校育 人工作的开展。 8 朱定秀作总结讲话。她表示,制定实施服务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行动计划和环巢湖文化塑校育人工程,是学校依托地域文化优 势、立足地方特色办学、提高服务地方能力、铸造文化塑校育人品牌 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加快建设“特色 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进一步推进和落 实服务行动计划和文化塑校育人工程,朱定秀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 加大调研、主动融入。各有关单位要加大调研、主动融入、全面对接 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新形势、研判新政策、抢抓新机 遇、取得新突破。二是要细化方案、协同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责 任分工,进一步理清思路、细化方案,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 协同推进,形成各负其责、全校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三是要凝练 特色、打造亮点。各有关单位要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凝练特色亮点的 突破点;要以区域文化为依托,寻求特色亮点的可发掘点;要以项目 建设为抓手,探索特色亮点的增长点,努力将服务环巢湖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打造环巢湖文化塑校育人品牌塑造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亮 点。 五、中心研究员课题获 2018 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近日,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 2018 年度安徽省哲 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通知,经专家评审和公示,立项结果业已公 布,巢湖学院 9 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环巢湖研究中心研究员徐礼 节《张籍年谱》、齐先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整合性乡村旅游发 9 展研究》获得立项。 六、张安东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学部第十七届史学理论研讨会 2018 年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为期两天的第八届中国地方志 学术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第十七届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浙江 绍兴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 办)、中国地方志学会主办,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浙江省地方志学 会协办。环巢湖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教授应邀参加会议。 第八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国 方志界同仁和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经过评审专家盲审,84 篇论文 入选本届学术年会。会议大会学术交流阶段共有 11 人作大会主旨发 言。张安东教授在上午的大会上作了主旨发言。他发言的论文是《方 志理论演变及方志学科建设之要点》。结合论文,他指出自秦汉以来 方志理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并逐步深化。尤其是首轮新方志编纂以 来,方志学界更加强了方志学学科建设研究。在方志学学科地位、属 性,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包括方志学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及方志 学史),以及方志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等方面研究均取得一定的成果。 尤其是关于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多种设想。这些研究成果的 出现,既说明了方志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发展繁荣,也反映出学界关于 方志学学科建设研究仍存在较大分歧。所以建立一个被学界认同的方 志学学科体系,是方志学界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0 会议还安排了分组交流,供与会学者相互点评交流。此次学术年 会入选论文选题广泛、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元,代表了当今方志理 论研究整体发展水平。会议学术气氛浓厚,达到预期目的,是一次成 功的全国性地方志学术会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 中指办)副主任、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邱新立作大会总结,浙江省 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潘捷军主持闭幕式。上海 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郭德成、绍兴 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赵玲华出席闭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 部各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全国地方志工 作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150 余人参加会议。 七、巢湖学院张安东教授应邀为合肥滨湖新区万年埠街道办事处作 《巢湖民俗文化》专题报告 2018 年 11 月 10 日,巢湖学院教授张安东应邀做客 合肥滨湖新 区万年埠街道办事处,作《巢湖民俗文化》专题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以巢湖水文化环境为依托,从民俗与民俗文化涵义、巢 湖民俗文化形成、巢湖民俗文化特点、巢湖民俗文化资源类型、巢湖 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入手,全面展示巢湖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与历史价值。张安东指出,巢湖民俗文化生成于山水兼备气候适中的 丘陵地带,以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为中心腹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扩 展绵延,周边既有叠嶂山峦,也有纵横河沟,既有平沃田畴,也有起 伏丘冈。在如此环境中孕育生成的民俗事象,它显然不同于其他单一 11 地理环境下生成的民俗事象。巢湖民俗文化是巢湖文化中最具特色的 部分之一。巢湖区域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不能只局限于巢湖区域的人 民,而更应走出去,向世人展示。这些文化资源是巢湖区域最具吸引 力和生命力的资源。巢湖区域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主要立足于 这些文化资源,深挖内涵,创造出高质量的民俗文化精品,从而不断 抬升其品位,与当前现代化滨湖城市——大合肥的建设相得益彰。 学术报告持续两小时,反响热烈。聆听讲座的市民纷纷表示,认 识巢湖民俗文化价值,挖掘巢湖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能够增强该地域 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产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自我 认知的幸福感,更有利于实现巢湖区域文化、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全 面可持续发展。 八、环巢湖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应邀参加第六届安徽文化论坛 11 月 3 日——11 月 4 日,第六届安徽文化论坛在淮北市举行。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省政协副主席、省社科联主席李修松出 席论坛并讲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操龙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院长曾凡银,省文联党组书记何颖等出席论坛。本次会议有 160 余人 参加,28 位专家进行了交流发言,论坛共收到论文 81 篇,并入选论 文集。 环巢湖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教授、杨帆副教授分别提交论文《安 徽地方志所见人物廉政资料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巢湖流域廉政文 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并积极参加会议。会上,认真听取了 12 来自于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安徽省社科院、安 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关于安徽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 等相关主题报告,并与专家学者积极交流。此次论坛由安徽省社会科 学院、中共淮北市委主办,由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 研究所以及中共淮北市委党校承办。 九、中心研究员喜获多项三项课题优秀成果奖 近日,省社科联下发《关于奖励 2018 年度全省高校社科联“三 项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和先进单位的决定》,表彰奖励 2018 年度“三 项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和先进单位。环巢湖研究中心研究员喜获多项 成果奖。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方习文教授撰写的《文学阅读与细 读》、经济与法学学院江海副教授撰写的《环巢湖湿地保护法治问题 检视和对策——以回应型法为视角》获得二等奖,旅游管理学院张安 东教授撰写的《环巢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之思考》、艺术学院褚春元 副教授撰写的《从写实到象征——论史前艺术到“三代”艺术的流变》 和体育学院兰顺领副教授撰写的《全域旅游视角下体育旅游空间结构 优化及路径选择——以安徽省为例》获得三等奖。 十、张安东主任应邀赴滁州特色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调研指导 11 月 15 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特色旅游文化研究中心” (智库)首次工作研讨会召开。环巢湖研究中心主任张安东教授应邀 调研指导,会议由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陈立武主持。 13 会上,滁州特色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杜裕民汇报了本阶段智 库工作开展情况。张安东就中心工作筹划提出了意见,他指出,为了 提高研究水平,研究中心需要成立学术委员会,应组建专职研究员和 兼职研究员,同时要明确研究员的权利和义务,此外要结合地方文化 内涵和旅游规划确定研究方向,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取得他们的 支持,推动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与会人员围绕地方文化研究进行了热烈研讨。认为要促进智库工 作的有效开展,真正发挥其“外脑”和“参谋”的作用,切实让高校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落在实处。本次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发展 方向,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会后,张安东教授为滁州城市 职业学院广大师生作《滁州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专题学术报告。 十一、环巢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王雷副教授应邀作《环巢湖区域家 风文化》专题讲座 应环巢湖研究中心邀请,12 月 1 日,环巢湖研究中心王雷副教 授为相关人文院系师生作《环巢湖区域家风文化》专题学术讲座。 中华家风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 理想,展示了人们向往和谐美满生活的愿望。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 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 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讲座以环巢湖区域名人家风家 训为视角,选取包拯、冯玉祥、张治中等古今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 生动地解析这些先贤言传身教对子孙后世的积极影响。 14 通过此次讲座,在座师生对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遗产有了进一步 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