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本科教学一览.pdf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一、学校概况.............................................................................................................................. 1 二、上海海关学院关于制定 2021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3 三、上海海关学院教学部门与专业设置一览表.................................................................... 17 四、学生班号、学号使用说明................................................................................................ 19 五、2021 级班级名称一览表................................................................................................... 20 六、课程编码使用说明............................................................................................................ 21 第二部分 各专业培养方案 七、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培养方案.........................................................................................25 海关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5 1.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25 2.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34 3.海关管理专业(海关国际事务方向)培养方案................................................. 43 4.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培养方案......................................................... 52 5.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61 6.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培养方案......................................................... 70 7.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培养方案......................................................... 78 8.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86 9.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培养方案......................................................... 95 10.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培养方案............................ 103 11.海关管理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培养方案................................................... 112 I 八、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培养方案..................................................................................... 121 税收学专业培养方案..................................................................................................... 121 九、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培养方案...................................................................................... 129 (一)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培养方案.......................................................... 129 (二)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137 十、海关法律系培养方案...................................................................................................... 145 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培养方案.......................................................................... 145 十一、海关外语系培养方案.................................................................................................. 154 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培养方案.......................................................................... 154 十二、检验检疫技术交流部培养方案.................................................................................. 162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162 十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一览..................................................................................... 171 II 第一部分 总说明 学校概况 上海海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 学校,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上海海关学院前身为创建于 1953 年的上海海关 学校;1980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96 年 4 月,原国家教 委批准学院更名为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2007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上海海关 学院,成为新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1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 年 12 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 位开展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试点工作单位;2013 年 9 月起,开展税务专业硕士研 究生培养;2014 年 11 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 年 4 月,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公共管理、税务 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点,海关管理专业成为世界海关组织 PICARD 标准认证专业;2018 年学校入选上海高校 一流本科建设引领项目和上海高校一流研究生引领项目;2019 年 4 月海关总署与上海市 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上海海关学院发展,新时代海关高等教育事业再谱新篇 章! 建校以来,学校在传承海关行业办学传统、借鉴国内外名校办学经验基础上,逐步 形成了“开放办学、内外兼修、专业合作、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应 用型、复合型、涉外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凸显爱党爱国的忠诚教育, 把对党忠诚、政治立场坚定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遵规守纪的养成教育,把准军事化管 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放融合的专业教育,把“大海关”育人理念渗透于人才 培养的各环节;关校合作的实践教育,把海关行业办学的优势充分体现于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各阶段。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务,扎根中国大地、对标海关行业需求,围绕人才强校、关校融合、国际化三大发展战 略,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学校坚持立地顶天,依特做特,以特促强,走特色办学的 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熟悉海关和外经贸物流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精通 1 业务规程,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掌握学科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有独立处理海关和以关务为核心进出口贸易事务专门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晓和 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涉外型人才,为中国海 关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建设海关特色鲜明、服务国家战略、具有国际 影响力的一流高等学府而努力奋斗。 学校现设有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海 关法律系、海关外语系、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检验检疫技术交流部等 8 个教 学部门;设置了海关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审计学、国际商务、税收学、经济统 计学、法学、英语、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等 10 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法学、 文学等 4 个学科门类。其中,海关管理专业和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特 设专业;海关管理专业是世界海关组织 PICARD 标准认证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点;法学、税收学专业分别是教育部第二、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税收学 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全日制在校生 2701 人,其中本科生 2531 人、 研究生 170 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56 人,其中教授 17 人,副教授 50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师的比例为 4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86 人、硕士学位教师 48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 师的比例为 86%。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 学校通过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和加强教师教学绩效 考核,使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教师坐班答疑及自习辅导成 为校园常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得到了有效巩固,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学校 推进“境外研修”规划,加强教师赴外交流的支持力度,实现我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上 与国际最新前沿接轨,逐步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对话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教师队伍。 2 上海海关学院关于制定 2021 版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培养方案是实现学校“立地顶天、依特做特、以特促强”内涵式发展,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 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就制定 2021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 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 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要求,以《中 国教育现代化 203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 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高〔2020〕3 号)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 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 号)、《教育部等 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 号) 、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 〔2016〕2 号)及《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 机制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8 号)等重要文件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 和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贯彻产出导向 教育(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思想,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充分吸收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认真审视各专业 培养方案与海关行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成才的契合度,按照培养应用型、复 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人才的总体目标,优化、重构具有上海海关学院特色 3 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标准,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检视学校各项 工作的根本标准,聚焦教育工作的“两个根本”和“以本为本、四个回归” , 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 径,特别是专业课要借助科学方法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具有的德育内涵,在 专业教学中注重传授蕴含的德育内容,促进德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引导 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精神素养。处理好本科教育教学中“成人和成 才”、 “教书与育人” 、“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 、 “教学设计与学习评价” 等方面的关系,做到有机衔接,推进一流本科教学建设。 (二)坚持强化素质原则,优化通识教育体系 进一步理顺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 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以文化素质教 育为切入点,把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结合 起来,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素质教育与专 业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融合,创造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及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三)坚持学生中心原则,实施人才多元培养 对标海关行业需求和业务发展对专业人才新要求,推进学校新文科建设 工作,深入推进专业特色化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理顺 通识教育平台,构建“基础宽广、专业精深、多元发展”的专业教育平台, 处理好专业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整体设计,模块实施,夯实学生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优化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实践教学 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统一于人才培养全 过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培养形式和成才途径创造条件,满足学生成才和 4 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四)坚持质量标准原则,实现方案整体优化 各专业在遵循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介绍 (2012 年) 》 (下称《专业目录》)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 标准(2018 年) 》 (下称《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国内外专业认证、 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行业准入等重要规范、标准和要求。坚持通识教育与 专业教育并行、人文社科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交融,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课程结构的严谨性和各类学科知识体系内在逻辑性的基础上,精简学时学 分,处理好课程与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 三、修订重点 (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海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以海关管理专业为基础, 积极探索和推动“专业招生、特色分流、分段培养”的海关专业与涉关类专 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改革。新模式将按照海关类专业进行大类 招生,明确各阶段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公共课和部分 海关类基础课;二年级学习海关类相关专业基础课,学生到第三学期末根据 海关岗位需求、学校培养计划、个人专业兴趣进行“特色分流”,进入二级 院系的相关专业进行专业学习;在三、四年级根据不同海关业务的专业人才 素质要求,进行海关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已有 综合素质训练基础上,不断强化适应不同业务岗位的海关专业素质培养。使 学生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学科视野,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在体现 学校总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多 元需要。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重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识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培养创 新型人才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务,遵循人的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着重从思想政治素养、基本知识素养、 5 职业素养、能力发展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二是优化专业 教育课程平台。夯实学生学科基础,按照学科门类、海关基础和专业核心设 置专业教育课程;各专业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现 专业基本培养要求;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逐步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根 据学校“三型一高”总体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个性化成才需求,结合专业优 势和培养特色,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学生搭建等多样化发展路径。三 是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既要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又要充分拓展校 内外实践教学形式与内涵,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和创新创造、创业就业发展 需求;同时进一步明确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育人 地位。 (三)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更新课程质量观,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引导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 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明确课程教学方式,基础类课在侧重传授式教学方 式的同时,应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出发,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专业类 课应积极采用采用“内化式教学” 、 “对分课堂”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推行研讨式、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和 课程学习中的教学互动,着力强化学生质疑、批判、思辨和知识应用能力的 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 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 (四)深化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建立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方式。根 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特点,采用闭卷考试、开卷 考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面试、实际操作、论文、作品等多样化的考核 方式。强化过程考核,过程考核要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学习的 每一个阶段,都应安排适当的考核方式,如分组讨论、随堂测试、专题论文、 读书报告、案例分析等,并在其学业成绩中有所体现。改变学业评价方式, 实行分段评价,并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明确平时作业、平时考核、阶段性 考核、实验考核等在学业最终成绩中所占比例,促进记忆性考核向综合评价 6 转变。 四、基本框架与内容 (一)基本情况 应包括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修业年限(学制)、授予学位等内容。 (二)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对标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 认证标准及高校审核评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本专业“三基 要求”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或能力) 、明确服务(就业)面向和 界定所培养的人才类型,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基本规格要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总体表述该专业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需要具备的专业实践工作方法与技能,以及需要掌握的专业基本技能;需要 养成的综合素质要求包括思想政治、军事体育、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及人文 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分项表述毕业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 我校各本科专业的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的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以及相关领域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了解本专业以及相关领域学科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 (3)具备使用普通话和至少一门外语(英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 查阅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 (4)具备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5)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领导能力; (6)具备较强的适应发展的能力和开展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7)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素质要求 7 (8)具备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合格公民的民族精神、 国家意识、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9)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意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0)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较高的从事专业工作的职业素质。 各专业应根据以上规格要求,细化本专业的规格要求。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明确本科专业所属的主干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修读该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应参照教育部《专业目录》 中关于主要课程设置的要求,兼顾教育部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 的“指导性专业规范” ,以及相关专业标准要求,优化、凝练专业核心课程。 规划设计本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明确本专业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专毕业实习环节以及科研(课 程论文、毕业论文)训练等环节。规划设计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七)毕业学分 明确获得本专业毕业资格及授予学位的具体学分要求。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1. 本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2. 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3. 本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五、课程体系设置与要求 整个课程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实践教育平台课程(详见图 1)。 8 图 1. 本科课程体系框架图 (一)通识教育平台 该部分由通识公共课(必修)与通识教育课(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 部分设置了思想政治和文化基础 2 个模块;选修部分设置了通识教育核心课 程(含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等 5 个板块)与通识教育选修课 程(含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等 4 个板块)2 个模块。学校统一组织各相关教学单位 设置和建设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公共课(必修) 通识公共课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培养 目标要求和学生文化基础情况设置(表 1)。 9 表 1. 通识教育平台 > 通识公共课各模块课程设置一览 课程 模块 思想 政治 文化 基础 学分 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 开设 学期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32 *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 4 形势与政策Ⅰ~IV 2 32 军事理论 1 1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 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 6 大学英语 I 4 56 * 1 大学英语 II 4 64 * 2 大学英语 III 3 48 * 3 大学英语Ⅳ 3 48 * 4 公文写作 2 32 * 6 大学语文 2 28 * 1 高等数学 B(I) 3 42 * 1 高等数学 B(II) 3 48 * 2 线性代数 2 32 *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 4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 1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 2 体育Ⅰ、Ⅱ 2 60 * 1-2 体育Ⅲ、Ⅳ(专项) 2 64 *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 1 课程名称 考试 考查 * * 1-4 1 (1)思想政治模块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含“形势与政策” 、 “军事理论”、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为各专业必修课,严格按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设置,并划出 2 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 列入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计算。 (2)文化基础模块课程 《大学英语》 (含《海关学术英语》 )为非英语专业必修课,按照“分级 教学、听说领先”原则,在第 1~4 学期内开设。 10 《大学语文》为各专业必修课; 《公文写作》为海关类专业必修课。 《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级教学。法学专业设《高等数学 C》 ;海关管理 专业和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设《高等数学 B(Ⅰ、Ⅱ)》,在第 1、2 学期 开设;其他经管类专业设《高等数学 A(Ⅰ、Ⅱ)》,在第 1、2 学期开设。 同时各经管类专业设《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计算机类课程(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 为各专业必修课,在第 1、2 学期开设,建议按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 开展教学,列入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计算。同时各专业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 第 3 学期选择开设计算机类的其他课程。 《体育Ⅰ~Ⅳ》为各专业必修课,在第 1~4 学期内开设,其中第 1、2 学期为公共体育,第 3、4 学期为专项体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各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 1 学期开设。 2.通识教育课(选修) 包括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 个模块。其中,通识教育 核心课程,设置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艺术鉴赏与审 美体验、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等 5 个板块;通识教育 选修课程,设置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身心健康与生 命关怀、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等 4 个板块。 表 2. 通识教育平台 > 通识教育课模块设置一览 类别 通识教 育核心 课程 通识教 育选修 课程 模块 学分 学时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11 考试 考查 * 96 * * * 开设学期 2-6 校内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原则上安排在第 2~6 学期进行,实行春秋 两季排课,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允许跨学期选修,考核不及格者重修或重 选。 学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通识教育学分。教育部认定的部分国家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符合我校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总 学分内认定,可认定学分不超过 4 学分,纳入课程的目录和认定办法另行公 布。上海市东北片区高校跨校辅修课程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总学分内认定, 可认定学分不超过 2 学分,认定办法另行公布。 (二)专业教育平台 该部分由学科基础课、关务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构成。 1.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程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学科基础, 包括按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开设的基础课,原则上 《国家标准》中同一专业类(如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中的各专业设置 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基础课程。《国家标准》对选修课学分比例有明确要求的 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学科基础课选修课,学分设置应在 5~21 之间。 2.关务基础课。关务基础课是体现海关院校行业属性和办学特色的海 关实务基础课程,根据海关类专业设置不同的关务基础课。其中,海关管理 专业的各方向设置了 14 门 29 学分的海关基础课;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管理专 业设置了 8 门 16 学分的海关检验检疫基础课。 3.专业核心课(必修)。专业核心课是按照专业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需 求进行设置,保证该专业学生习得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体现主修专 业特征的课程。各专业应精炼设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所设置课程门数、学 分数应符合《专业目录》和《国家标准》要求。 4.专业方向课(选修)。专业方向课是实现学校“应用型、复合型、涉 外型、高素质”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职业发展为导 向,体现个性化培养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学生搭建等多样化发展路 径,每个方向课程模块设置不少于 10 学分。 (三)实践教学平台 12 实践教学环节要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各专业要充分重视培养方案中的 课内外、校内外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合理安排各类实践教 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各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占 于总学分比例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对于《专业目录》 、 《国家标准》中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不得随意减少。 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以集中实验(训)为目的,凡是设 16 课时 及以上的且全部课时为实验(训)环节的或设 32 课时及以上的且≥50%课时 数为实验(训)环节的课程,可作为独设课的实验(训)课程。 各专业应至少开设一门独立设课(2 学分及以上)的综合性专业实验(训) 课程。 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综合素质实践、专业实践等环节(表 3)。 1.综合素质实践 (1)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设《军事训练》,时间为 2~3 周, 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 14 天。 (2)学生在校期间的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社会调查》时间 为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 ,学生需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3)创新创业拓展。包括各类语言能力社会考试(普通话、大学英语、 专业英语等)、职业资格考试和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 生科技创新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的实践性活动,纳入《创新创业拓展》学分 管理,具体按照学校双创教育学分认定相关办法实施学分认定与抵换。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包括以下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周(各专业统一安排在大一暑期) ; (2)专业实习Ⅰ,4 周(海关管理专业安排在大三暑期,其他专业安排 在第七学期) ,各专业可在第八学期安排专业实习Ⅱ(毕业实习) ,专业实习 Ⅰ、Ⅱ的总周数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 13 意见》,要求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本科阶段不 少于 32 学时,培养方案统一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特 点制定劳动教育教学大纲。 (4)毕业论文(设计) ,12 周,选题应与实习环节有效衔接、结合。 表 3. 实践教学与课外学习平台课程设置一览 课程 学分 学时 考试 考查 开设学期 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 16 学时) 2 80 * 1 社会调查(大一暑期) 1 40 * 2 创新创业素质拓展 2 专业认知教育(大一暑期) 1 40 专业实习Ⅰ 4 160 * 6-7 专业实习Ⅱ(毕业实习) 4-6 160-240 * 7-8 劳动教育 0 32 * 7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2 8 六、时间分配与学时要求 (一)时间分配 本科专业学制 4 年,实行一学年春、秋两学期制,每学期 18 周(表 4)。 各学期的具体教学安排以当期校历为准。 表 4. 各学期时间(周数)分配一览 学期 一 课程教 学周数 14 课程考 核周数 2 实践教学内容及建议周数 军事训练 社会调查(大一暑期) 二 16 2 专业认知教育(大一暑期) 三 16 2 / 四 16 2 / 五 16 2 / 六 16 2 专业实习(海关管理专业,大三暑期) 专业实习(涉关类) 七 16 2 劳动教育(各专业) 专业实习Ⅱ(毕业实习)(海关管理专业) 专业实习Ⅱ(毕业实习) (涉关类专业) 八 0 0 毕业论文 毕业教育 *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实习时间、灵活设置 2 1 1 4 4 1 4 4-6 12 2 合计 周数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二)课内总学时及课程模块学时分配 各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应≤170 学分,且应符合《国家标准》所规定 总学分要求,其中课堂教学(包括实验训)环节应<150 学分,集中实践教 14 学环节海关管理专业 20 学分,其他专业 22 学分。 课堂教学总学时应<2400 学时,各学期学时数应科学合理分布,通识公 共课、学科基础课应尽可能在第 1~4 学期完成(表 5) 。 表 5. 课内总学时及课程模块学分、学时分配一览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修习方式 学分 学时 通识公共课 必修 60±5 960±80 通识教育课 选修 =16 =256 学科基础课 必修 25±5 400±80 学科基础课 选修 10±5 160±80 关务基础课 必修 10~25 160~400 专业核心课 必修 20±10 320±160 专业方向课 选修 =10 =160 <150 <2400 小计 (三)学分计算与学分要求 学时学分折算方法原则上按以下办法执行: 计算学分的最小单位为 0.5。理论课程每 14~16 学时计 1 学分;不够 14 学时但达 8 学时及以上计 0.5 学分,不足 8 学时的不计学分。体育课每 28~32 学时计 1 学分。 集中进行的军训、实习、社会调查、专业认知教育等,每周计 1 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每周计 0.5 学分。每周按 5 天计,8 学时/天。 15 16 上海海关学院教学部门与专业设置一览表 教学部门 专业编号 教育部代码 专业名称 学位类别 海关管理(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 海关管理(海关风险与应急方向) 海关管理(海关国际事务方向) 海关与公共管理 0511 120406TK 学院 海关管理(海关监管方向) 海关管理(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 海关管理(海关税收方向) 海关管理(海关统计方向) 海关管理(跨境贸易管理方向) 海关管理(海关稽查方向) 管理学 海关管理(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 海关管理(海关法学方向) 海关与公共经济 学院 0611 020202 税收学 经济学 工商管理与关务 学院 0711 0721 120207 120205 审计学 国际商务 管理学 管理学 海关法律系 0811 030101K 法学(海关法学方向) 法学 海关外语系 0911 050201 英语(商务应用方向) 文学 检验检疫技术交 流部 1011 120416TK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管理学 公共教学部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7 说明 一、校内专业编号是由四位数字组成的代码。 二、左起第一位数是预留占位数 0、第二位数是专业设置的教学部门。 三、第三位数是各教学部门所设置专业的自然排序号。 四、第四位数是办学层次识别码,具体分配如下:0,研究生;1,本科。 例如: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关管理专业编号 0511 第 1-2 位 第 3 位 第 4 位 05 1 1 预留号、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编号 海关管理专业的自然排序号 本科办学层次识别码 18 学生班号、学号使用说明 一、学校学生所在班级编号是由八位数字组成的代码。 (一)左起前四位数是校内专业编号; (二)第五、六位数是学生入学年份数的后二位数; (三)第七、八位数是该专业所属班级的自然排序号。 (四)学生班级名称是由专业名称和班级编号的后四位数组成,学生班级简称是由 专业简称和班级编号的后四位数组成。 二、学生学号是由十位数字组成的代码。 (一)左起前八位是学生的班级编号; (二)第九、十位数是该班级所属学生的自然排序号; 例如:海关管理专业某学生的学号是 0511210101 第 1-4 位 第 5-6 位 第 7-8 位 第 9-10 位 0511 21 01 01 海关管理专业校内编号 2021 年入学年份的后二位数 海关管理专业班级的自然序号 该班级某学生的自然排序号 19 2021 级班级名称一览表 院系 专业 班级名称 班级简称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2101 海管 2101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2102 海关管理 2103 海管 2102 海管 2103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2104 海关管理 2105 海管 2104 海管 2105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2106 海管 2106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2107 海关管理 2108 海关管理 2109 海管 2107 海管 2108 海管 2109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2110 海管 2110 海关管理 海关管理 2111 海管 2111 海关与公共经济 学院 税收学 税收学 2101 税收 2101 工商管理与关务 审计学 审计学 2101 审计 2101 学院 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 2101 国商 2101 海关法律系 法学 法学 2101 法学 2101 海关外语系 英语 英语 2101 英语 2101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2101 海检 2101 海关与公共管理 学院 检验检疫技术交 流部 20 课程编码使用说明 一、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编码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七位代码。 二、左起第一位字母是各教学部门编号,第二位数是各教学部门所属教研室的自然 排序号,具体编号如下表: 教学部门编号 教研室编号 A 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 1 2 3 海关管理教研室 行政管理教研室 海关技术教研室 B 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 1 2 税收学教研室 经济统计学教研室 C 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 1 2 3 审计学教研室 国际商务教研室 物流管理教研室 D 海关法律系 1 2 海关法教研室 海关缉私教研室 E 海关外语系 1 2 海关英语教研室 大学英语教研室 F 公共教学部 1 2 3 4 人文艺术教研室 数学教研室 计算机教研室 体育教研室 G 马克思主义学院 1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H 检验检疫技术交流部 1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教研室 法律 教研室 21 三、第三位数是办学层次识别码,具体分配如下:0,研究生;1,本科。 四、第四位数是课程类别码,具体为:1,通识教育;2,专业教育;3,实践教学。 五、第五、六、七位数是各教研室所开设课程的自然排序号。 六、说明:课程名称相同学分不同的课程和分学期授课课程按不同课程编码。 例如:大学英语 I 第 1-2 位 第 3 位 E2 1 课程代码是 E211001 第4位 1 第 5-7 位 001 海关外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编号 本科办学层次识别码 通识教育课程类别识别码 大学英语教研室开课的自然排序号 22 第二部分 各专业培养方案 23 24 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视野开阔,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学专 业基础扎实,系统掌握海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 与计算机能力优良,能适应海关与外经贸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 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管理学及 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能力培 养为特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业务知识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 有分析和解决现代海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 强的语言表达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 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公共管 理的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科和国家安全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 态。 2.掌握国际经贸运作和企业进出口及其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 25 具备相关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3.掌握海关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熟悉海关税收征管、 监管、统计、缉私、检验检疫等主要职能领域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海关国际公约和惯例,以及海关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的能力。 3.具有必需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具有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适应海关等涉外 工作的要求。 5.熟练掌握适应海关各类岗位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 的口岸管理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理 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事业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工作的专 业素质。 4.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及管理学其他学科,交叉学科是法 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统 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 26 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 理概论、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 品学与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 区域管理、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 检疫技术前沿。 (二)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 要包括海关国门安全管理、海关信息化管理、海关企业管理、国际海 关制度(双语)、海关管理综合实训、应急管理、贸易安全与便利、 海关查验、海关缉私、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国际货物运输、公共部 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管理、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社会科学研 究方法、领导科学与艺术、国际关系导论、海关大数据分析。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管理综合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专业实习 II(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 ,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二暑期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 ,安排在第二到第七学 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27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主要课程逻辑 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实践教学体系 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 时分配表。 28 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29 30 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实践教学 体系逻辑图 31 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1%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16 4 6 96 96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32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2 3 11% 2-6 45 172 21.5 15.5 13.5 10.5 3 51% 海关管理专业(国门安全与口岸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6 A112043 海关信息化管理A 2 32 26 A112035 海关企业管理A 2 32 32 A212048 应急管理A 2 32 22 A112039 贸易安全与便利A 2 32 A112037 海关国门安全管理A 2 32 A112008 海关管理综合实训 2 32 A112041 国际海关制度(双语)A 2 32 32 14 224 160 58 4 2 5 10 10 2 考试 4 2 2 考试 5 10 2 2 考试 5 24 8 2 2 考试 5 24 8 2 2 考试 6 32 2 2 考试 6 4 考试 7 2 6 4 海关缉私 2 32 28 2 考查 5 C312044 国际货物运输B 2 32 32 2 考查 5 A212040 公共组织管理 2 32 32 2 考查 5 C312048 供应链管理B 2 32 28 2 考查 5 A112013 运筹学 3 48 42 3 考查 5 A112046 海关查验B 2 32 28 2 考查 6 C312055 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B 2 32 30 2 考查 6 A21204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B 2 32 20 2 考查 6 A21205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B 2 32 26 2 考查 6 A212051 领导科学与艺术B 2 32 32 2 考查 6 A212015 国际关系导论 2 32 32 2 考查 6 B212021 海关大数据分析B 2 32 24 2 考查 6 10 160 / / / / 4 6 4 2 12 6 8 9 7% 74 1174 / / / / 12 18 6 2 49%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 / / 26.5 23.5 22.5 22.5 18 9 2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8 9% 2 D212001 5 19% 2 2 6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 33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视野开阔,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学专 业基础扎实,系统掌握海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海关对业务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 与计算机能力优良,能适应海关与外经贸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 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管理学及 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海关数据分析能力和风险素 养培养为特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相关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业务知识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训 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现代海关管理和海关风险业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毕业生 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 系统掌握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公共管 理的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科和国家安全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 态。 2. 掌握国际经贸运作和企业进出口及其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 34 具备相关管理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法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基础知 识。 3. 掌握海关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熟悉海关税收征管、 监管、统计、缉私、检验检疫等主要职能领域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海关国际公约和惯例,以及海关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 (二)能力要求 1.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的能力。 2. 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的能力。 3. 具有必需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 具有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适应海关等涉外 工作的要求。 5. 熟练掌握适应海关各类岗位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 的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开展海关业务风险分析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理 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 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事业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工作的专 业素质。 4.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及管理学其他学科,交叉学科是法 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统 35 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 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 理概论、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 品学与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 区域管理、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 检疫技术前沿。 (二)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 要包括海关信息化管理、海关企业管理、海关管理综合实训、海关国 门安全管理、国际海关制度(双语)、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与方法、海关查验、海关缉私、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运筹学、公共 组织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贸易安全与便利、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领导科学与艺术、海关大数据分析。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管理综合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 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 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 专业实习Ⅱ(4 学分) ,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 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 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 ,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 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 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二暑假完成。 3. 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 ,安排在第二到第七学 期完成。 36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主要课程逻辑 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实践教学体系 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 时分配表。 37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38 39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实践教学 体系逻辑图 40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1%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4 6 96 96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41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2 3 11% 2-6 45 172 21.5 15.5 13.5 10.5 3 51%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风险与应急管理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6 2 5 10 10 海关信息化管理 A 2 32 26 2 考试 4 A112009 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 2 32 32 4 2 2 考试 5 A112035 海关企业管理A 2 32 32 2 2 考试 5 A212048 应急管理A 2 32 22 10 2 2 考试 5 A112034 海关管理综合实训 2 32 0 32 2 2 考试 6 A112037 海关国门安全管理 A 2 32 24 8 2 2 考试 6 A112041 国际海关制度(双语)A 2 32 32 4 考试 7 14 224 168 A112013 运筹学 3 48 42 3 考查 5 A112040 贸易安全与便利 B 2 32 24 2 考查 5 A212040 公共组织管理 2 32 32 2 考查 5 D212001 海关缉私 2 32 28 4 2 考查 5 A112046 海关查验B 2 32 28 4 2 考查 6 A21204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B 2 32 20 12 2 考查 6 A212051 领导科学与艺术 B 2 32 32 2 考查 6 A21205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B 2 32 26 2 考查 6 B212021 海关大数据分析 B 2 32 24 2 考查 6 C312055 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 B 2 32 30 2 考查 6 10 160 / / / / 2 6 6 4 8 6 8 2 9 7% 74 1174 / / / / 12 18 6 2 49%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 / / 26.5 23.5 22.5 22.5 18 9 2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8 9% 2 6 5 19% 2 A112043 50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42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国际事务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海关国际事务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视野开阔,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学专 业基础扎实,系统掌握海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能力, 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优良,能适应海关与外经贸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 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管理学及 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海关国际事务和外语交流能 力培养为特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法学、国际关系等跨学科 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现代海关国 际事务/业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多学科知识综 合运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公共管 理的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科和国家安全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 态。 2.掌握国际经贸运作和企业进出口及其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 具备相关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等领域的基础 知识。 43 3.掌握海关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熟悉海关税收征管、 监管、统计、缉私、检验检疫等主要职能领域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 4.了解当今国际局势的发展脉络及中国外交外事的理念政策, 了解中国海关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情况,熟悉世界海关制度及主要经 济体的国别海关组织架构,进而把握海关国际业务发展的新趋势。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的能力。 3.具有必需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查阅本专业 的外文文献,适应海关涉外工作对于国际经贸事务及英语语言能力的 要求。 5.熟练掌握适应海关各类岗位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具有海关 国际事务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理 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事业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工作的专 业素质。 4.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及管理学其他学科,交叉学科是法 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统 44 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 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 理概论、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 品学与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 区域管理、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 检疫技术前沿。 (二)海关国际事务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 英语口语、翻译实践、供应链管理(全英) 、贸易安全与便利(全英) 、 海关管理综合实训、国际海关制度(双语)、海关信息化管理、海关 国门安全管理、海关企业管理、全球治理、国际海关法、国际关系导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领 导科学与艺术、应急管理、社会学、海关大数据分析。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管理综合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专业实习Ⅱ(4 学分) ,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 ,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二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45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海关国际事务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海关国际事务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海关国际事务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 表。 46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国际事务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47 48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国际事务方向)实践教学 体系逻辑图 49 海关管理专业 (海关国际事务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考试 1 4 考试 2 3 考试 3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12 海关学术英语A级I 4 56 42 14 E211013 海关学术英语A级II 4 64 48 16 E211014 海关学术英语A级III 3 48 48 E211015 海关学术英语A级IV 3 48 48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0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0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通 识 选 课 教 修 通 育 识 课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6 96 96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50 4 4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41% 2 3 11% 2-6 45 172 21.5 15.5 13.5 10.5 3 51% 海关管理专业 (海关国际事务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3 考试 1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考试 3 2 考试 4 2 2 考试 5 2 2 考试 5 2 考试 6 2 考试 6 4 考试 7 2 考查 5 2 考查 5 2 5 10 10 英语口语Ⅰ 2 32 0 32 E112085 英语口语Ⅱ 2 32 0 32 2 C312003 供应链管理(全英) 2 32 32 E112010 翻译实践 2 32 16 16 A112016 贸易安全与便利(全英) 2 32 24 8 2 A112034 海关管理综合实训 2 32 0 32 2 A112041 国际海关制度(双语)A 2 32 32 14 224 104 2 2 0 4 4 海关企业管理B 2 32 32 A112044 海关信息化管理B 2 32 26 A212039 社会学 2 32 32 2 考查 5 A212040 公共组织管理 2 32 32 2 考查 5 A112038 海关国门安全管理 B 2 32 24 2 考查 6 A212015 国际关系导论 2 32 32 2 考查 6 A21204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B 2 32 20 12 2 考查 6 A212049 应急管理B 2 32 22 10 2 考查 6 A212051 领导科学与艺术B 2 32 32 2 考查 6 A21205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B 2 32 26 2 考查 6 B212021 海关大数据分析B 2 32 24 2 考查 6 A212022 全球治理 2 32 32 2 考查 6 D112050 国际海关法 2 32 32 2 考查 6 10 160 / / / / 6 8 6 8 9 7% 74 1174 / / / / 12 16 6 2 49%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 / / 26.5 23.5 22.5 22.5 16 9 2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40 8 9% 2 A112036 5 19% 2 E112084 120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1 1周 2 2-7 16 104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51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海关监管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视野开阔,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学专 业基础扎实,系统掌握海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从事海关监管和通关管理必需的基础理论知 识、相应法规,掌握通关各环节的监控方法、技术等专业技能,外语 与计算机能力优良,能适应海关与外经贸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 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管理学及 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海关监管和通关管理专业技 能培养为特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相关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业务知识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训 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现代海关管理和海关监管业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毕业生 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 系统掌握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公共管 理的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科和国家安全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 态。 52 2. 掌握国际经贸运作和企业进出口及其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 具备相关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等领域的基础 知识。 3. 掌握海关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熟悉海关税收征管、 监管、统计、缉私、检验检疫等主要职能领域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海关国际公约和惯例,以及海关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 (二)能力要求 1.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的能力。 2. 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的能力。 3. 具有必需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 具有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适应海关等涉外 工作的要求。 5. 熟练掌握适应海关各类岗位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掌握进出 境运输工具、货物等涉及运输、储存、保税加工等通关各环节的监控 重点、方法、技术和操作流程。 (三)素质要求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理 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 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事业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工作的专 业素质。 4.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及管理学其他学科,交叉学科是法 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 53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统 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 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 理概论、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 品学与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 区域管理、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 检疫技术前沿。 (二)海关监管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海关 国门安全管理、海关信息化管理、海关管理综合实训、海关企业管理、 国际海关制度(双语)、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海关查验、贸易安全 与便利、海关缉私、海关缉毒、供应链管理、应急管理、公共组织管 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货物运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领 导科学与艺术、国际关系导论、海关大数据分析。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管理综合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 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 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 专业实习Ⅱ(4 学分) ,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 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 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 ,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 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 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二暑假完成。 54 3. 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55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56 57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58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1%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16 4 6 96 96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59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2 3 11% 2-6 45 172 21.5 15.5 13.5 10.5 3 51%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监管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6 2 考试 4 2 考试 5 2 5 10 10 海关信息化管理A 2 32 26 A112035 海关企业管理A 2 32 32 2 A112037 海关国门安全管理A 2 32 24 8 2 2 考试 6 A112008 海关管理综合实训 2 32 0 32 2 2 考试 6 A112045 海关查验A 2 32 28 4 2 2 考试 6 C312054 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A 2 32 30 2 考试 6 A112041 国际海关制度(双语)A 2 32 32 4 考试 7 14 224 172 44 2 2 2 2 2 8 海关缉私 2 32 28 4 2 考查 5 A112040 贸易安全与便利B 2 32 24 8 2 考查 5 C312044 国际货物运输B 2 32 32 2 考查 5 A212040 公共组织管理 2 32 32 2 考查 5 C312048 供应链管理B 2 32 28 2 考查 5 D212003 海关缉毒 1 16 16 2 考查 6 A21204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B 2 32 20 12 2 考查 6 A212049 应急管理B 2 32 22 10 2 考查 6 A21205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B 2 32 26 2 考查 6 A212051 领导科学与艺术B 2 32 32 2 考查 6 A212015 国际关系导论 2 32 32 2 考查 6 B212021 海关大数据分析B 2 32 24 2 考查 6 10 160 / / / / 4 6 8 74 1174 / / / / 12 14 10 2 49% 150 2418 / / / / 26.5 23.5 22.5 22.5 14 13 2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9 7%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40 8 9% 2 D212001 5 19% 2 A112043 8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1 1周 2 2-7 16 104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 60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具有开阔视野与现代公共精神素养,系统掌握行政管理、 公共经济、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方 法和基本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行政管理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优良,能适应海关管理工作发 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管理学及 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海关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为特 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相关基础知 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业务知识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分析与解决海关行政管理问题的基本能 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毕 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公共管 理的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科和国家安全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 态。 2.掌握国际经贸运作和企业进出口及其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 61 具备相关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3.掌握海关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熟悉海关税收征管、 监管、统计、缉私、检验检疫等主要职能领域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海关国际公约和惯例,以及海关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 4.掌握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基 本能力,了解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的能力。 3.能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必需的 定量分析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具有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适应海关各类岗 位工作要求的要求。 (三)素质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基本原理,能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 观。 2.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事业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工作的专 业素质。 4.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及管理学其他学科,交叉学科是法 学、经济学、国家安全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62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统 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 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 理概论、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 品学与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 区域管理、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 检疫技术前沿。 (二)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 括海关国门安全管理、海关信息化管理、海关管理综合实训、应急管 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海关查验、海关企业管理、贸易安全与便利、国际海关制度(双语)、 全球治理、海关缉私、社会学、公共组织管理、组织行为学、行政管 理专业综合实训、国际关系导论、海关大数据分析。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管理综合实训(2 学分)、行政管理专 业综合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专业实习Ⅰ(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专业实 习Ⅱ(毕业实习)(6 学分) ,6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3.劳动教育,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4.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 ,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 ,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二暑假完成。 63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 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 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 配表。 64 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65 66 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实践教学 体系逻辑图 67 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1%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16 4 6 96 96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68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2 3 11% 2-6 45 172 21.5 15.5 13.5 10.5 3 51% 海关管理专业(通关与行政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5 6 10 10 海关信息化管理A 2 32 26 2 考试 4 A21204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A 2 32 20 12 2 2 2 考试 5 A212048 应急管理A 2 32 22 10 2 2 考试 5 A212050 领导科学与艺术A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34 海关管理综合实训 2 32 0 32 2 2 考试 6 A112037 海关国门安全管理A 2 32 24 8 2 2 考试 6 A21205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A 2 32 26 6 2 2 考试 6 14 224 150 68 4 2 考查 5 2 考查 5 2 考查 5 6 6 海关缉私 2 32 28 A112036 海关企业管理B 2 32 32 A112040 贸易安全与便利B 2 32 24 A212040 公共组织管理 2 32 32 2 考查 5 A212039 社会学 2 32 32 2 考查 5 A211003 组织行为学 2 32 32 2 考查 5 A112046 海关查验B 2 32 28 2 考查 6 A212022 全球治理 2 32 32 2 考查 6 A212015 国际关系导论 2 32 32 2 考查 6 B212021 海关大数据分析B 2 32 24 2 考查 6 A112042 国际海关制度(双语)B 2 32 32 2 考查 7 A212018 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训 2 32 0 32 4 考查 7 10 160 / / / / 8 4 8 74 1174 / / / / 12 18 8 0 49% 150 2418 / / / / 26.5 23.5 22.5 22.5 18 11 0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9 7%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40 8 9% 0 D212001 5 19% 2 A112043 6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1 1周 2 2-7 16 104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 69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海关税收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基础扎实, 知识面广,能力强,具备扎实的海关税收、海关关务等方面的理论知 识和专业技能,熟悉海关税收制度、政策与实务,能够在海关、税务、 财政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进出口企事业单位从事税务、关务等相关 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高素质税务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关税收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科 学研究的方法和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 基本经济理论;掌握海关税收及其相关业务的基本理论、制度、政策 及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涉关税收相关业 务的基本技巧和能力;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 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具有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 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 科学基础知识。 2.具备财政税收特别是海关税收的理论、制度与征收管理等方 面的专业性基础知识。 70 3.具备工具性知识,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 文献检索、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 (二)能力要求 1.具备独立获取和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2.具备将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海关税收学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与管理学、政治学、法学 等相关学科交叉。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计划开设政治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 公共经济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 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危机管理、电子治理、公共伦理、社会组织 管理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口岸管理、海关管理概论、海关监管、 海关法、海关税收、海关统计、海关风险管理、海关管理专业综合实 训等海关基础课程;开设国际贸、中国税制、税收管理、财务与会计、 国际税收、税收筹划、进出口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税 务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税专业英语等主要专业核心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税收实务综合实训》(2 学分)、《海关管 理综合实训》(2 学分)、进出口商品归类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 71 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 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 专业实习Ⅱ(4 学分) ,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 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 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 ,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 ,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 ,安排在第二到第七学 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72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主要课程 逻辑关系图 73 74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课 程 实 验 (训) 公共基础课实验(训) 专业核心课实验(训) 思政类课程(其他 52 学时) 中国税制(实训 16 学时) 语言类课程(实验训 30 学时) 税收学(其他 4 学时) 计算机类课程(实验训 15 学时) 税收管理(实训 16 学时) 税收筹划(实训 16 学时) 国际税收(其他 4 学时) 学科基础课实验(训) 课程外实践 军事训练(64 学时) 专业方向实验训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实训 16 学时) 海关税收实务(实训 16 学时) 他 16 学时) 财税改革前沿专题(其他 统计学(实验训 6 学时) 16 学时) 海关基础课实验(训) 海关监管(其他 8 学时) 本专业综合实验(训) 海关风险管理(其他 8 学时)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其他 8 学时) 海关估价管理(其他 4 学时) 税务实务综合实训(实训 32 学时) 海关原产地管理(其他 4 学时) 75 专业认知教育(40 学时) 税收风险与战略思维(其 公共政策分析(实验训 8 学时) 社会调查(40 学时) 专业实习(320 学 时) 劳动教育(32 学时) 毕业论文(设计) (480 学时)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60 988 771 45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96 96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1%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6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4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76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2 3 11% 2-6 45 172 21.5 15.5 13.5 10.5 3 51%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税收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5 10 10 中国税制 2 32 16 16 2 2 考试 4 B112023 税收学 2 32 28 4 2 2 考试 4 C112003 会计学 2 32 32 2 2 考试 4 B112006 税收管理 2 32 16 16 2 考试 5 B112007 税收筹划 2 32 16 16 2 2 考试 6 B112009 国际税收 2 32 28 4 2 2 考试 6 B112026 税务实务综合实训 2 32 32 2 2 考查 6 14 224 136 2 0 2 6 税务会计 2 32 16 16 2 考查 5 D112037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2 32 16 16 2 考查 6 B112017 财税专业英语 2 32 32 2 考查 6 B112027 财税改革前沿专题 2 32 32 2 考查 6 B112040 外国税制(全英) 1 16 16 1 考查 5 B112039 国际税收协定(全英) 1 16 16 1 考查 6 B112025 税收英文文献选读与论文写作 1 16 16 1 考查 6 B112018 海关税收实务专题 2 32 16 2 考查 6 B112042 税收风险与战略思维 2 32 32 2 考查 6 10 160 / / / / 74 1174 / / / / / / 16 12 14 8 0 / 26.5 23.5 22.5 22.5 14 11 0 64 2周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8 9 9% 0 B112008 5 19% 2 B112010 0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7% 49% 100%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77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海关统计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经济统 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良好经济学、数学和 统计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熟悉海关统计制度、能够 熟练地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海关等政府部 门、事业单位以及对外经贸企业从事数据采集、统计调查、数据分析 与预测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 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立志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本专业要求学生品学兼优,知识面宽,研 究分析能力强,统计基础知识扎实。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 法和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 2.能熟练地分析数据并解释结果,能在海关等政府、企业等从 事调查问卷设计、数据采集、数量测度与数据分析等工作。 3.了解与经济统计学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包括经 济学、数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 78 (二)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统计分析应用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掌握 基本的数据挖掘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2.熟悉统计在海关、企业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分析、解决相应 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较强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 3.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 实作风。 4.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有更新知识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海关统计学本科专业属于管理学学科,与经济学、数学、计算机 科学等相关学科交叉。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微 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行 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理概论、 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品学与归 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 (二)海关统计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统计 学、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理论与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海关统计、海 关大数据分析等。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79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开设《海关大数据分析》(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 专业实习 I(4 学分),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 专业实习Ⅱ(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 劳动教育(0 学分),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 毕业论文(设计)(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80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主要课程 逻辑关系图 81 82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实践教学 体系逻辑图 83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60 988 771 45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3 3 96 96 3 3 3 3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1%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6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4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84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2 3 11% 45 172 21.5 18.5 16.5 10.5 2-6 3 51%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统计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综 合 素 质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模 块 构 成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5 8 4 2 2 A112005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5 10 8 10 应用多元统计 3 48 40 3 3 考试 5 B212005 指数理论与方法 2 32 32 2 2 考试 5 D212014 国际收支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5 B212009 国民经济统计学 2 32 26 6 2 2 考试 5 B212011 时间序列分析 3 48 40 8 3 考试 6 B212007 海关大数据分析 14 2 考试 6 3 2 32 18 14 224 188 2 8 24 2 考查 4 0 9 5 统计软件R语言 2 32 B212002 SAS系统原理与应用 2 32 8 24 2 考查 4 B212010 市场调查与预测 2 32 26 6 2 考查 5 B212018 企业经营统计学 2 32 26 6 2 考查 5 B212004 统计数据分析与 SPSS应用 2 32 26 6 2 考查 5 B212015 应用随机过程 2 32 24 8 2 考查 6 B212017 属性数据分析 2 32 24 8 2 考查 6 B212013 应用回归分析 2 32 24 8 2 考查 6 B212008 统计理论与应用前沿专题 2 32 32 2 考查 6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10 160 / / / / 9 7% 74 1174 / / / / 12 21 7 0 49%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 / / 26.5 26.5 25.5 22.5 21 10 0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8 9% 0 B212016 5 19% 2 B212012 0 13%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85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跨境贸易管理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视野开阔, 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学专业基础扎实,系统掌握 海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 跨境贸易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优良,能适应海 关与外经贸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 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管理学理 论为基础,以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海关跨境贸易 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为特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 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业务知识和 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跨境贸易业务问题的基本能 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公共管 理的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掌握国际经贸运作和企业进出口及其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 具备相关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86 3.掌握海关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熟悉海关税收征管、 监管、统计、缉私、检验检疫等主要职能领域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海关国际公约和惯例以及海关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的能力。 3.具有必需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具有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适应海关等涉外 工作的要求。 5.熟练掌握适应海关各类岗位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掌握进出 口货物在跨境贸易中等涉及各环节的监控重点、方法和操作流程。 (三)素质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理 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事业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工作的专 业素质。 4.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学科,交叉学科是经济学、法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主要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公 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 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海关管理概论☆、海关法☆、海关税 收制度☆、海关商品学与商品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 87 产地管理☆、海关口岸管理☆、海关商品检验监管概论☆及专业方向 课等。(★☆均为海关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其中★为教育部公共管理 类专业规定课程,☆为海关管理类主要支撑课程。 ) (二)跨境贸易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跨境金融管理、 跨境数字贸易管理、跨国公司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管理专业综合实训(2 学分)、进出口 贸易综合实训(2 学分) 、进出口通关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专业实习Ⅱ(4 学分) ,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 ,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二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88 (二)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 表。 89 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主要课程 逻辑关系图 90 91 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实践教学 体系逻辑图 92 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2 海关学术英语A级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3 海关学术英语A级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4 海关学术英语A级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5 海关学术英语A级IV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F111001 0 ① G111007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0 1 4 41% 48 48 3 48 48 公文写作 2 32 32 大学语文 2 28 28 2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39 662 497 45 3 45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172 21.5 15.5 13.5 10.5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3 3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2.5 4 3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通 识 选 课 教 修 通 育 识 课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0 考试 3 3 考试 4 2 考试 6 2 考试 1 3 考试 1 3 考试 2 2 考试 3 2 考试 4 2 考试 1 2 考试 2 2 考试 1 2 考试 2 2 考试 3 2 考试 4 2 考试 1 2 3 11% 6 96 96 3 3 16 256 256 3 3 76 1244 1027 93 8 3 45 172 21.5 18.5 16.5 10.5 2-6 3 51% 海关管理专业(跨境贸易管理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5 10 10 国际贸易理论 2 32 28 4 2 2 考试 4 C212048 跨境金融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4 C212045 跨境电子商务 2 32 28 4 2 2 考试 5 C212016 跨国公司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C212047 跨境数字贸易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6 C212010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 2 32 2 2 考试 6 C212044 商业数据分析 2 32 26 2 2 考试 6 14 224 166 C212024 进出口通关概论 (限选) 2 32 32 2 考查 5 C212025 进出口通关实训 (限选) 2 32 2 考查 6 C212029 进出口贸易合规 (任选) 2 32 20 2 考查 6 C212049 国际经贸规则前沿专题 (任选) 2 32 32 2 考查 7 C212021 国际商务谈判(任选) 2 32 28 4 2 考查 6 C212018 国际市场营销(任选) 2 32 28 4 2 考查 6 C312046 物流管理(任选) 2 32 28 4 2 考查 5 C312048 供应链管理(任选) 2 32 24 8 2 考查 6 D112044 国际商法(任选) 2 32 29 3 2 考查 7 10 160 / / / / 74 1174 / / / / / / 32 6 26 4 6 12 12 16 8 0 / 26.5 26.5 25.5 22.5 16 11 0 64 2周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8 9 9% 0 32 5 19% 2 C212050 32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7% 49% 100%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94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海关稽查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海关管理专业稽查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审 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海关业务知识和稽查专业技能, 成为通晓海关业务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海关稽查 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海关管理专业稽查方向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掌握管理学、 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 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 质。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培养要求: 知识要求: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系统掌握会 计、审计专业知识;熟悉会计、审计法规和准则以及掌握工商企业管 理运行模式;掌握海关稽查等业务知识及相关海关政策法规。 能力要求:具备熟练运用会计、审计理论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 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 的能力。 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情操和会计、审计职业道 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具有良 95 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 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及管理学其他学科,交叉学科是法 学、经济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微 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行 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理概论、 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品学与归 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 (二)海关稽查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会计 学、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海关稽查、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 审计、财务管理、海关稽查实务专题、审计数据分析、公司战略与风 险管理、内部控制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管理专业综合实训(2 学分)、会计信 息化实验(2 学分)、计算机审计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 专业实习 I(4 学分),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 专业实习Ⅱ(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 劳动教育(0 学分),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 毕业论文(设计)(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96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 (二)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97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主要课程 逻辑关系图 98 99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100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60 988 771 45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3 3 96 96 3 3 3 3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1%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6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4 16 256 256 76 1244 1027 101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8 172 21.5 15.5 13.5 10.5 0 2 3 11% 45 172 21.5 18.5 16.5 10.5 2-6 3 51%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稽查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5 10 10 会计学 2 32 32 2 考试 4 C112011 中级财务会计 4 64 64 2 4 4 考试 5 3710101 审计学原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3710121 海关稽查 2 32 32 2 2 考试 6 C112016 会计信息系统 2 32 32 2 2 考试 6 3710111 计算机审计 2 32 32 2 考试 7 14 224 160 2 0 6 4 财务管理 2 32 32 2 考查 4 C112013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 32 32 2 考查 4 C112026 海关稽查实务专题 1 16 16 2 考查 5 C112032 财务报表分析 2 32 24 2 考查 5 C112024 成本会计 2 32 32 2 考查 5 3710361 审计数据分析 2 32 32 2 考查 5 C212025 进出口通关实训 2 32 2 考查 6 C112033 内部控制学 2 32 32 2 考查 6 10 160 / / / / 74 1174 / / / / / / 8 32 12 18 6 2 / 26.5 26.5 25.5 22.5 18 9 2 64 2周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8 9 9% 2 C112004 5 19% 2 C112003 0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7% 49% 100%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02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有比较丰 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学专业知识扎实,系统掌握海关管理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从事海关口 岸物流监管和国际供应链安全防控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管理技术、 监控方法、相应法规,外语及计算机能力优良,能适应海关与外经贸 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管理学及 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海关口岸物流监管及国际供 应链安全监管能力培养为特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法学等跨 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业务知识和管 理方法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海关口岸物流监管方法、国际供应链风 险防控、国际运输及口岸物流运营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 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 知识、能力与素养: (一)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公共管 理的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掌握国际物流及国际供应链运营的一般规律,熟悉口岸物流 流程,具备扎实的国际物流海关监管及供应链风险防控的专业知识, 103 了解国际物流供应链发展前沿。 3.掌握海关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了解口岸管理制 度和相关业务。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的能力。 3.具有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具有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适应海关等涉外 工作要求。 5.熟练掌握适应海关口岸物流监管和国际供应链安全防控的专 业技能,掌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等涉及运输、储存、保税监管等 口岸物流各环节监管的方法、技能和业务流程。 (三)素质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熟悉 习近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涵,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具有坚定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事业心,以及“忠诚公正”为“兴关强国”而奋斗的理想。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口岸物流 监管和供应链安全防控工作的专业素质。 4.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5.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及管理学其他学科,交叉学科是经济 学、法学、国际安全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统 104 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 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 理概论、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 品学与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 区域管理、海关统计、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 检疫技术前沿。 (二)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 主要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货物运输、国际供应链安全、 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口岸物流管理前沿、 物流系统仿真、物流技术经济、集装箱多式联运、口岸物流综合实训、 国际物流与通关实训、跨境电子商务前沿问题、海关查检。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国际物流与通关实训》(2 学分)、《物流 系统仿真》 (2 学分)、 《口岸物流综合实训》 (3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专业实习 II(4 学分) ,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 ,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二暑期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105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主要课程逻 辑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实践教学体 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课程设置和 学时分配表。 106 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 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107 108 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 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109 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通 识 选 课 教 修 通 育 识 课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 41%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172 21.5 15.5 13.5 10.5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3 3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0 2 3 11% 6 96 96 3 3 16 256 256 3 3 76 1244 1027 110 8 45 172 21.5 18.5 16.5 10.5 2-6 3 51% 海关管理专业(口岸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考试 4 2 考试 5 2 2 考试 6 2 2 考试 6 2 2 考试 6 2 考试 6 2 考试 7 2 2 5 2 10 10 物流管理A 2 32 28 C312047 供应链管理A 2 32 32 2 C312043 国际货物运输A 2 32 32 C312017 物流信息系统 2 32 26 C312051 国际供应链安全 2 32 32 C312024 运输管理 2 32 29 3 C312054 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 A 2 32 30 2 14 224 209 C312010 物流技术经济 2 32 32 2 考查 5 C312028 跨境电子商务前沿问题 2 32 32 2 考查 5 C312050 海关查检B 2 32 28 2 考查 5 C312052 口岸物流管理前沿 2 32 32 2 考查 6 C312021 集装箱多式联运 1 16 16 2 考查 6 C312018 国际物流与通关实训 2 32 32 2 考查 6 C312053 口岸物流综合实训 3 3 48 2 考查 6 C312027 物流系统仿真 2 32 6 26 2 考查 6 10 160 / / / / 74 1174 / / / / / / 2 6 2 2 7 2 8 12 14 10 2 / 26.5 26.5 25.5 22.5 14 13 2 64 2周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8 9 9% 2 4 5 19% 2 C312045 8 13% 2 A112005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7% 49% 100%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11 注 ②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06TK (二)专业名称:海关管理(海关法学方向)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海关,按照“依特办特,以特促强”的行业特色办学 要求,培养政治素养高,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海关法治工作 发展急需,具有广泛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较高人文科学素养、良好法 律职业道德和行政法治理念,政治坚定、令行禁止、担当奉献,具有 国际化宽广视野、系统掌握管理学和法学基本理论、熟练运用海关专 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海关管理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为综合性交叉性学科,交叉融合管理学和法学知识与能 力,培养的海关管理人才应当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扎实的海关管理 和法学专业功底,掌握管理学与法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系 统构建海关业务知识体系和掌握良好的管理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 现代海关监管与海关法治实践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强 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能服务于海关事业发展急 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着重掌握公共管理理 论; 2.掌握与海关管理有交叉融合的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国家 安全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112 3.系统掌握海关专业知识,具备完整的海关监管、征税、统计、 缉私、进出境检验检疫等业务和执法知识储备,熟悉国际海关公约 和条约; 4.牢固掌握海关法律制度、执法规则和程序要求,熟练掌握海 关执法风险防范和争议解决知识; 5.关注管理学、法学、国家安全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并 能把握海关业务发展动态和最新趋势。 (二)能力要求 1.掌握海关管理方法和技能,能融会贯通理解和运用管理学基础 理论和知识,具备发现、提出、判断、分析研究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 力; 2.具有海关法律事务风险防范和纠纷解决能力,能够运用多元纠 纷解决思维方法,熟练运用海关实务技能,在海关管理和海关法务领 域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3.具备良好的中文和英文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行政 公文和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视野开阔,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具有 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4.掌握自主进行管理学和法学文献检索和阅读的专业能力,具备 获取、加工和有效利用相关信息的技能与方法,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 能力和发展能力; 5.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具有批判性 思维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素质要求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牢固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 展海关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13 2. 政治坚定,具有良好的海关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职业人格以及 为“忠诚公正” 、 “兴关强国”进行奋斗的理想; 3. 具有强健体魄,心理素质好,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 法,具有一定的军事体育素质; 4.尊重海关职业精神、恪守海关职业情操,具有高度责任感、服 务意识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管理学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是法学、经济学 和国家安全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海关基础课包括管理学、微 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行 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管理概论、 海关监管、海关法、海关税收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海关商品学与归 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海关统计和国际贸易实务。 (二)海关法学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法 理学、刑事法律、民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法、海关缉私 A、海关 法律综合实训、财税法、国际税法、海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海 关法、进出境检验检疫法律、海关大数据分析、海关法律文献检索、 贸易合规法制与案例研习、海关法律英语(全英) 、跨境电子商务法 (双语) 、走私犯罪研究和反走私综合治理和案例研习。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贸易合规法治和案例研习(2 学分),海关 法律综合实训(2 学分) ,反走私综合治理与案例研习(1 学分),海 关法律文献检索(1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114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2.专业实习 I(4 学分) ,4 周,安排在大三暑期完成。 3.专业实习Ⅱ(4 学分) ,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4.劳动教育(0 学分) ,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5.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 ,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调查(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二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 ,安排在第二到第七学 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7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50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管理专业(海关法学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海关管理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管理专业(海关法学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115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法学方向)主要课程 逻辑关系图 116 117 海关管理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实践教学 体系逻辑图 课 程 实 验 (训) 课程外实践 公共基础课实验(训) 专业核心课实验(训) 专业方向实验训 思政类课程(其他 52 学时) 刑事法律(实训 6 学时) 进出境检验检疫法律(实训 语言类课程(实验训 30 学时) 民商法(实训 4 学时) 计算机类课程(实验训 15 学时) 国际经济法(实训 4 学时) 4 学时) 海关缉私 A(实训 4 学时) 海关法律文献检索(实训 16 学时) 贸易合规法制与案例研习 (实训 16 学时) 学科基础课实验(训) 跨境电子商务法(双语) (实 训 2 学时) 公共政策分析(实验训 8 学时) 反走私综合治理和案例研 习(实训 8 学时) 海关基础课实验(训) 海关监管(其他 8 学时) 海关风险管理(其他 8 学时) 本专业综合实验(训)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其他 8 海关法律综合实训(实训 学时) 32 学时) 海关估价管理(其他 4 学时) 海关原产地管理(其他 4 学时) 118 军事训练(64 学时) 社会调查(40 学时) 专业认知教育(40 学时) 专业实习(320 学 时) 劳动教育(32 学时) 毕业论文(设计) (480 学时) 海关管理专业 (海关法学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56 42 14 4 考试 1 4 64 48 16 4 考试 2 3 48 48 3 考试 3 3 48 48 3 考试 4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20 海关学术英语C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21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22 海关学术英语C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IV E211023 海关学术英语C级IV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2 考试 6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3 考试 1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3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2 497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选 课 修 通 识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 41% 3 3 2 3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5 11 7 172 21.5 15.5 13.5 10.5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3 3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0 2 3 11% 6 96 96 3 3 16 256 256 3 3 76 1244 1027 119 8 45 172 21.5 18.5 16.5 10.5 2-6 3 51% 海关管理专业 (海关法学方向 )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综 合 素 质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模 块 构 成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3 3 考试 1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3 3 考试 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2 2 考试 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6 2 考试 3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3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2 考试 4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8 2 考试 5 21 326 312 14 6 2 2 2 2 5 8 4 2 2 A112005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2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2 1 2 考试 3 D112005 海关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03 海关监管 2 32 24 8 2 2 考试 4 A312034 海关商品学与归类管理 4 64 56 8 4 4 考试 4 B212001 海关统计 2 32 32 2 2 考试 4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4 A312026 海关估价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312024 海关原产地管理 2 32 28 4 2 2 考试 5 A111006 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32 2 2 考试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试 5 A112004 海关风险管理 2 32 24 8 2 考试 6 29 464 432 32 2 5 10 10 法理学 2 32 32 2 考试 4 D212008 刑事法律 2 32 26 6 2 2 3 考试 5 D112034 民商法 2 32 28 4 2 2 考试 5 D212011 海关缉私A 2 32 28 4 2 考查 4 D112040 国际经济法 2 32 28 4 2 2 考试 6 D112039 国际法 2 32 32 2 2 考查 6 D112026 海关法律综合实训 2 32 2 考查 7 14 224 174 2 32 0 4 4 财税法 2 32 32 2 考查 5 D112052 国际税法 2 32 32 2 考查 6 D112051 海商法 2 32 32 2 考查 5 D112046 知识产权法 2 32 32 2 考查 5 B212007 海关大数据分析 2 32 32 2 考查 4 D112060 海关法律英语(全英) 2 32 32 2 考查 4 D112030 跨境电子商务法(双语) 1 16 14 2 1 考查 5 D212009 进出境检验检疫法律 2 32 28 4 2 考查 5 D112050 国际海关法 2 32 32 D112059 海关法律文献检索 1 16 D112047 贸易合规法制与案例研习 2 32 16 D212004 走私犯罪研究 1 16 16 D211004 反走私综合治理和案例研习 1 16 8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10 160 / / / / 2 考查 6 16 1 考查 6 16 2 考查 6 1 考查 6 1 考查 5 8 9 7% 74 1174 / / / / 12 16 6 0 49%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50 2418 / / / / 26.5 26.5 25.5 22.5 16 9 0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A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40 8 9% 0 D112021 5 19% 2 D112003 50 13% 1 1周 2 2-7 16 104 A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A113008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A113009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A113007 劳动教育 0 32 A113003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1周 2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7 4周 8 32 1周 7 480 12周 8 872 16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20 注 ② 税收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020202 (二)专业名称:税收学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基础扎 实,知识面广,能力强,具备财政、税务、关税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和专业技能,熟悉税收制度、政策与实务,能够在海关、税务、财 政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税务、关务等相关工作的 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高素质税务专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税收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科学 研究的方法和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掌握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 等基本经济理论;掌握税收及其相关业务的基本理论、制度、政策 及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相关业务的基 本技巧和能力;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 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 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 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 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 科学基础知识。 121 2. 具备财政税收理论、制度与征收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基础知 识。 3. 具备工具性知识,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 用、文献检索、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基础。 (二)能力要求 1. 具备独立获取和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2. 具备将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三)素质要求 1.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具有良好的的人文素养、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税收学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与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 相关学科交叉。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计划开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 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等学 科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税收学、中国税制、国际税收、外国税制、税 收管理、税务会计、税务筹划、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主要专业课程。 同时开设海关税收制度、进出口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 进出口通关实务、进出境检验检疫基础等海关与关税特色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税收实务综合实训》(2 学分)等实验 训课程。 122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 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 专业实习Ⅰ(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专业实习Ⅱ(毕业实习)(6 学分),6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 完成。 3.劳动教育(0 学分),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4. 毕业论文(设计)(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 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 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 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60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38 学分,实践教学 22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税收学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税收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123 税收学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124 125 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课程外实践 课 程 实 验 (训) 公共基础课实验(训) 思政类课程(其他 32 学时) 语言类课程(实验训 30 学时)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实验训 基础会计(实验 2 学时) 国际经济学(实训 2 学时) 金融学(实训 2 学时) 专业认知教育(40 学时)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论文)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720 学 时) 专业基础课实验(训) 本专业综合实训 计量经济学(实验 8 学时) 社会调查(40 学时) (160 学时) 8 学时) 税收实务综合实训(32 学时) 税收风险与战略思维(16 学时) 涉税实务案例专题(16 学时) 外国税制(全英)(8 学时) 跨专业综合实训 ERP 沙盘模拟实训(32 学时) 数 据 分 析 与 可 视 化 实 践 (7 学 时) 专业课实验(训) 相关专业实验(训) 海关税收制度(实训 4 学时) 税务会计(实验 8 学时) 进出口通关实训(32 学时) 国际税收(实训 4 学时) 会计信息系统(32 学时) 税收管理(实验 8 学时) 税收筹划(实验 8 学时) 126 军事训练(80 学时) 劳动教育(32 学时) 税收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思 想 政 治 ① 课程名称 必 修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0 0 2 0.5 0.5 0.5 0.5 0 0 1 1 1 16 326 274 E211001 大学英语I 4 56 42 14 E211002 大学英语II 4 64 48 16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3 48 48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3 48 48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F211001 高等数学A(I) 4 56 56 F211002 高等数学A(II) 4 64 64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F21100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0 16 0 52 1 6.5 4.5 6.5 2.5 4 3 3 0 0 2 2 0 0 4 2 2 30 1 32 2 30 32 2 30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2 2 2 2 28 28 0 0 2 41 692 495 45 120 18 45 62 1018 769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6 96 96 16 256 256 78 1274 1025 127 2 3 2 1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课 程 3 4 2 0 12 7 2 考试 4 0.5 考查 1 0.5 考查 2 0.5 考查 3 0.5 考查 4 1 考试 1 1 考查 2 1 考查 6 4 考试 1 4 考试 2 3 考试 3 3 考试 4 2 考试 1 2 考查 6 4 考试 1 4 考试 2 2 考试 3 3 考试 4 2 考试 1 2 考试 2 2 考试 1 2 考试 2 2 考试 3 2 考试 4 2 考试 1 1 4 体育Ⅲ(专项)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3 6 0 21 G211027 大学生心理健康 选 修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学时 F411002 体育Ⅱ 通 识 教 育 课 周学 考核 1 2 3 4 5 6 7 8 实践教学 理论 时 方式 教学 实验 实训 其他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学分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通 识 公 共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模 块 课程代码 构 成 11 4 172 24.5 16.5 13.5 13.5 5 46% 12% 2-6 0 45 0 0 0 0 172 24.5 16.5 13.5 13.5 0 0 0 0 0 5 0 0 57% 税收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学 科 基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核 心 课 专 业 方 向 课 修 习 方 式 必 修 必 修 选 修 ① 课程名称 学时 B112002 计量经济学 3 48 40 B112005 财政学 2 32 32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B112021 政治经济学 2 28 28 B212003 统计学 2 32 30 2 C112003 会计学 2 28 26 2 C112011 中级财务会计 4 64 64 C212001 金融学 2 32 30 2 C212027 国际经济学 2 32 30 2 24 376 360 A312001 海关估价 2 32 24 8 A312003 原产地规则 1 16 14 2 1 A312009 进出口商品归类 4 64 56 8 4 B112006 税收管理 2 32 24 8 2 B112007 税收筹划 2 32 24 8 B112008 税务会计 2 32 24 8 B112009 国际税收 2 32 28 4 B112010 中国税制 3 48 48 B112015 海关税收制度 2 32 28 B112017 财税专业英语(全英) 2 32 32 B112023 税收学 2 32 32 B112025 税收英文文献选读与论文写作 (双语) 1 16 16 B112026 税收实务综合实训 2 32 B112027 财税改革前沿专题 2 32 16 29 464 366 B112031 涉税实务案例专题 2 32 16 B112039 国际税收协定(全英) 1 16 B112040 外国税制(全英) 1 16 B112042 税收风险与战略思维 2 32 16 C112004 财务管理 2 32 32 C212006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2 32 16 D112037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2 32 32 7 112 / / / / 60 952 726 68 8 40 / /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实 践 教 学 平 台 周学 考核 1 2 3 4 5 6 7 8 实践教学 理论 时 方式 教学 实验 实训 其他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学分 该模块选修学分 ≥7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模 块 课程代码 构 成 8 3 3 考试 6 2 考试 3 3 考试 2 2 考试 3 2 考查 2 2 考查 5 2 考试 1 4 考试 2 2 考查 3 2 考查 4 2 考查 4 2 考查 5 4 考查 5 2 考试 6 2 2 考试 6 2 2 考试 6 2 2 考试 5 3 3 考试 5 2 2 考试 5 2 2 考试 4 2 2 考试 4 1 1 考查 7 2 2 考查 7 2 2 考查 7 2 2 考查 6 2 2 考查 6 2 2 考查 6 2 2 考查 6 2 考查 5 2 考查 4 2 考查 5 2 3 2 0 0 2 2 2 4 8 8 2 2 2 2 5 6 2 6 3 32 16 0 38 0 0 0 6 12 16 16 6 5 16 0 2 2 2 5 6 8 138 2226 / / 26.5 21.5 19.5 21.5 2 80 16 64 2周 B113007 社会调查 1 40 0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17% 0 2 G21100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 16 0 2 4 60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8 9 5 0 18 14 5 0 43% 100% 考查 1周 1 考查 4 考查 2-7 考查 2 考查 7 考查 8 考查 7 考查 8 104 B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B113002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B111003 专业实习II 6 240 240 B113008 劳动教育 0 32 32 1周 34% 专 业 实 践 B113004 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6 480 480 17 952 952 22 1152 16 105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 ,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28 4周 6周 1周 12周 注 ② 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207 (二)专业名称:审计学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理论基础 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审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 一定的海关业务知识和稽查专业技能的审计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 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审计中介机构等从事审计、会 计工作,特别是能在中介机构辅助海关稽查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为通晓海关业务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审计专 门人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掌握 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 本能力与素质。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 通识教育知识:哲学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科 学与创新、数学思维等。 2.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 学、管理学、法学。 3. 相关专业知识:金融学、中国税制、海关管理。 129 4.专业知识:会计规范与实务、审计规范与实务、内部审计与 审计数据分析、财务管理、估价与归类、检验检疫等。 (二)能力要求 1. 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审 计、会计的基本理论,熟悉会计审计法规和审计工作的各项业 务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专业能力。 2. 熟悉常用的会计、审计专业软件,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 会计、审计业务的操作能力;具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 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备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和利 用信息的能力,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有较为开 阔的学术视野,理解本学科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 的科学研究能力。 4. 具有较强中英文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 神和合作意识;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素质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情操和会计、审计职业道德,具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积极进取。 2. 具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健康 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为工商管理,交叉学科信息管理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计划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 经济法、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 审计实务、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数据分析、财务管理、 130 审计案例专题以及海关稽查、进出口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 规则和检验检疫概论等海关等主要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会计信息系统(2 学分)、计算机审计(2 学分)、ERP 沙盘模拟实训(2)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专业实习Ⅰ(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专业实 习Ⅱ(毕业实习)(6 学分),6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3.劳动教育,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4.毕业论文(设计)(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 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 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学 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62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40 学分,实践教学 22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131 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132 133 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134 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考试 1 4 考试 2 3 考试 3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4 56 42 14 E211002 大学英语II 4 64 48 16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3 48 48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3 48 48 3 考试 4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1 高等数学A(I) 4 56 56 4 4 考试 1 F211002 高等数学A(II) 4 64 64 4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0 495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通 识 选 课 教 修 通 育 识 课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4 4 3 3 4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6 12 7 172 22.5 16.5 13.5 10.5 60 986 769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96 96 3 3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0 0 1 11% 6 96 96 3 3 16 256 256 3 3 76 1242 1025 135 8 44% 45 172 22.5 19.5 16.5 10.5 2-6 1 55% 审计学专业(海关稽查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专 平 业 必 台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模 块 构 成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A312001 海关估价 2 32 24 8 A312003 原产地规则 1 16 14 2 A312009 进出口商品归类 4 64 56 8 A312012 进出境检验检疫概论 1 16 16 B112003 计量经济学 2 32 26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4 C112001 基础会计 3 48 C112025 财务管理 3 48 48 C212024 进出口通关概论 2 32 32 C212043 管理学原理 3 42 D112017 经济法 2 32 32 30 474 352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考核 方式 2 考查 6 1 考查 5 4 考查 4 1 1 考查 6 2 2 考查 6 3 考试 2 2 考试 3 2 考试 5 3 考试 2 3 考查 3 2 考查 5 3 考试 1 2 考查 5 2 考试 4 2 考查 6 4 考试 3 4 考试 4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2 1 4 6 3 2 8 2 3 3 2 3 2 32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周课 时 0 53 5 4 审计学原理 2 32 32 C112008 海关稽查 2 32 32 2 C112011 中级财务会计 4 64 64 C112012 高级财务会计 4 64 64 C112013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注会) 2 32 32 2 2 考查 5 C112014 审计实务 4 64 64 2 4 考试 5 C112015 内部审计 2 32 32 2 2 考试 5 C112016 会计信息系统 2 32 2 考查 4 C112021 审计数据分析 2 考查 6 2 考查 5 2 考查 6 2 4 32 2 32 32 24 384 352 26 2 2 32 0 0 0 0 4 4 6 4 管理会计 2 32 C112007 计算机审计 2 32 6 C112010 会计英文文献选读 (全英) 2 32 32 2 考查 5 C112017 审计英语 2 32 32 2 考查 5 C112022 国际税收政策研究 (全英) 2 32 32 2 考查 6 C112023 审计案例专题 1 16 16 1 考查 7 C112024 成本会计 2 32 32 2 考试 4 C112029 税法(注会) 2 32 32 2 考查 5 10 160 / / / / 64 1018 / / / / / / 32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40 2260 /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C113007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C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C113002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C113003 专业实习II 6 240 240 C113008 劳动教育 0 32 32 C113004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53 9 8 / 22.5 72.5 25.5 18.5 64 2周 40 17% 0 C112005 0 21% 7 C112006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13 4 0 13 5 0 7% 45% 100% 1 1周 2 2-7 16 104 1周 2 34%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7 952 22 1152 4周 7 6周 1周 8 7 12周 8 952 16 105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36 注 ②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205 (二)专业名称:国际商务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系统掌握 管理学与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际商务通行法规和惯例、 掌握国际商务运作模式和操作技能,能在跨国公司、进出口企业及 其他经济贸易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化经营管 理活动,特别是关务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高素质国际商 务专门人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国际商 务管理能力;熟悉国际商务相关业务操作及法规惯例,具有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从事国际商务具体业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了解本学科 理论前沿的发展动态,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数理统计与计量 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 力;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 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 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国际商务 专业基本知识; 2. 熟悉通行的国际商务法规和惯例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及海关政 策法规,掌握各种国际商务运行模式; 137 3、了解国际商务专业以及相关领域学科的理论前沿、发展动 态。 (二)能力要求 1、具备使用普通话和英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查阅相关专 业文献的能力; 2、具备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领导能 力; 4、具备较强的适应发展的能力和开展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 力; 5、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备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合格公民的民族精 神、国家意识、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意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 3、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较高的从事专业工作的职业素 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为基础,主干学科为工商管理、经济 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计划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 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 138 判、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进出口通关概论、进出口通 关实训等主要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国际贸易模拟实训(2 学分)、进出口通 关实训(2 学分)等实验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专业实习Ⅰ(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专业实 习Ⅱ(毕业实习)(6 学分),6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3.劳动教育,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4.毕业论文(设计)(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 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 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学 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62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40 学分,实践教学 22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国际商务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139 国际商务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140 141 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142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 化 基 础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0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1 考查 6 21 326 274 0 4 考试 1 4 考试 2 3 考试 3 0 0 3 2 0.5 0.5 0.5 0.5 0 0 1 1 16 0 52 1 6.5 4.5 6.5 2.5 0 1 E211001 大学英语I 4 56 42 14 E211002 大学英语II 4 64 48 16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3 48 48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3 48 48 3 考试 4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2 考试 1 F211001 高等数学A(I) 4 56 56 4 4 考试 1 F211002 高等数学A(II) 4 64 64 4 考试 2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2 考试 3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2 考试 4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2 考试 1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2 考试 2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2 考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2 考试 1 39 660 495 45 45 G211027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通 识 选 课 教 修 通 育 识 课 教 育 拓 展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60 986 769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6 96 96 16 256 256 76 1242 1025 143 4 4 3 3 4 2 3 2 2 2 2 2 2 2 0 120 16 12 7 8 172 22.5 16.5 13.5 10.5 0 44% 0 1 11% 2-6 45 172 55%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模 块 构 成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必 专 核 修 业 心 教 课 育 平 台 国 际 关 务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商 务 英 语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C212043 管理学原理 3 42 42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C112003 会计学 2 32 30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C212028 战略管理 2 32 28 C112004 财务管理 2 32 29 C212001 金融学 2 32 29 3 C212002 市场营销学 2 32 22 10 B212003 统计学 2 32 24 8 C212044 商业数据分析 2 32 26 6 22 346 310 0 0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3 考试 1 3 3 考试 2 2 2 考试 2 2 2 考试 3 4 2 2 考试 3 3 2 2 考试 3 2 2 考试 4 2 2 考试 4 2 考试 5 2 考试 6 2 考试 1 3 考试 3 3 考试 4 4 4 考查 5 2 2 考试 5 2 2 考查 5 2 2 2 0 3 5 6 4 国际商务概论 2 28 25 C212004 国际贸易 3 48 45 3 2 C212007 国际贸易实务 C212008 国际贸易实务(全英) 3 48 42 6 A312009 进出口商品归类 4 64 56 8 C212024 进出口通关概论 2 32 32 C212010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 2 32 C212011 国际金融 3 48 45 3 3 3 考试 5 C212018 国际市场营销 C212020 国际市场营销(全英) 2 32 22 10 2 2 考试 5 C212021 国际商务谈判 C212022 国际商务谈判(全英) 2 32 29 3 2 2 考试 6 C212045 跨境电子商务 2 32 32 2 2 考试 6 C212025 进出口通关实训 2 32 2 2 考查 6 C212016 跨国公司管理 3 48 42 6 3 3 考试 6 D112044 国际商法 2 32 29 3 2 2 考试 6 32 508 399 3 3 32 32 0 64 55 2 0 3 3 15% 2 C212017 13 11 物流管理 2 32 32 2 考查 5 A312012 进出境检验检疫概论 1 16 16 2 1 1 考查 6 C312002 供应链管理 2 32 32 2 2 考查 6 C212029 进出口贸易合规 2 32 32 2 2 考查 6 A312003 原产地规则 1 16 14 2 1 1 考查 6 A312001 海关估价 2 32 24 8 2 考查 7 C212036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 (全英) 2 32 29 3 2 考查 4 E112060 商务英语 2 32 32 2 2 考查 5 E112013 跨文化商务交际 (全英) 2 32 32 2 E112068 国际商务写作 2 32 32 E112066 商务英语口语口译综合实训 2 32 E112018 商务应用文翻译 2 32 32 10 160 / / / / 2 2 32 23% 0 C312001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2 考查 5 2 2 考查 6 6 2 考查 6 2 考查 7 7 7% 64 1014 / / / / 4 5 12 10 28 22 0 0 45%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40 2256 / / / / 26.5 5 12 10 28 22 0 0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C113007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40 1 1周 2 2-7 16 104 C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C113002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C113003 专业实习II 6 240 240 C113008 劳动教育 0 32 32 C113004 毕业论文(设计) 1周 2 34%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6 480 480 17 952 952 22 1152 16 105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44 4周 7 4周 1周 8 7 12周 8 注 ② 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030101K (二)专业名称:法学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依特办特,以特促强”的行业特色办学要求,培 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具有社会科学 知识基础和人文科学素养,德法兼修,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海关法 学知识,熟知海关与对外贸易实务,具备以海关法律英语为主的外 语应用能力、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法律社 会服务部门、经贸类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相关政府或非政府性 组织中,提供与海关法相关经贸实务和法律事务服务的应用型、复 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秉承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本专业学生应当具有 较高政治素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有 法律职业道德、健全的法律职业人格和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以及 服务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法学功底扎实, 掌握法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牢固掌握法学与海关 法学方向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构建起本专业下合理的整体性 知识结构;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能融 会贯通,灵活综合运用本专业实务技能;具有法学思维指导下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具有宽阔国际视野和能 145 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健康的体 魄、良好的军事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 (一)知识要求 1.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2.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专 业知识,具备完整合理的法学知识结构; 3. 精通海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海关法律规范和相关法学课 程,例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海关法、进出境检验检疫法律、电 子商务法、国际经济法、国门安全法案例研习等等。 4.关注法学前沿,掌握海关法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前 沿、国际国内发展趋势。 (二)能力要求 1.掌握法学分析方法和技能,融会贯通理解法学基础理论、知 识框架和实际运用,具备发现、提出、判断、分析研究和解决专业 问题的能力; 2.具有海关法律事务和关务合规领域的风险防范和纠纷解决能 力,能够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解决争议,掌握海关实务技能,在海关 法务领域中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3.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中英文 法律文书写作能力,视野开阔,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 作; 4.掌握法学文献检索和阅读的专业能力,具备获取、加工和有 效利用相关信息的技能与方法,具备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力和发展能 力; 5. 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洞察力和决策 力等各项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146 (三)素质要求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牢固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服务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2.政治坚定,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职业人格; 3.健康体魄,心理素质好,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 具有一定的军事体育素质; 4.恪守海关相关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操,理解海关职业核心价 值,具有高度责任感、服务意识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属于法学学科,与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学科、管 理学(海关管理)具有一定的交叉性。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计划开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商法、 财税法、知识产权法、法律职业伦理、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 济法(全英)、海关法、比较海关法、国际海关法、海关法律综合 实训、海关法律英语(全英)等主要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法律综合实训(2 学分)、海关法律 文献检索(1 学分)、关贸律师实务(1 学分)、国门安全法案例研 习(1 学分)、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双语)(1 学分)等实验训课 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期完成。 147 2.专业实习Ⅰ(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专业实 习Ⅱ(毕业实习)(6 学分),6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3.劳动教育,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4.毕业论文(设计)(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社会实践(2 学分),4 周,包括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与教育 活动等。社会实践安排在大二暑期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63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40 学分,实践教学 23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148 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149 150 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151 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实践教学 理论 教学 实验 0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 思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 想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政 治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3 24 4 2 42 6 48 42 6 3 3 48 40 8 3 2 32 26 6 0.5 8 8 0 5 6 7 8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3 考查 1 2 考查 1 3 考查 2 3 考试 3 3 考试 3 2 考试 4 0.5 考查 1 0.5 考查 2 0.5 考查 3 0.5 考查 4 1 考查 2 1 考查 6 1 考试 1 4 考试 1 4 考试 2 3 考试 3 3 考试 4 2 考试 1 2 考查 2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6 0 4 3 2 0.5 0.5 8 8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 1 16 16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I 1 16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0 E211001 大学英语I 4 56 42 14 E211002 大学英语II 4 64 48 16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3 48 48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3 48 48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F111003 逻辑学 2 32 32 文 化 F311003 大学信息技术 基 F311014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 础 F211005 高等数学C 4 56 56 0 0 4 4 考查 1 2 28 21 7 0 2 2 考试 1 2 32 24 8 2 考试 2 F311015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3 48 24 24 3 考查 3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2 考试 1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2 考试 2 体育III 1 32 2 30 2 考试 3 体育IV 1 32 2 30 2 考试 4 2 考试 1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模 块 课程代码 构 成 G211027 大学生心理健康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课 通 程 识 选 教 修 通 育 识 课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0.5 0.5 0.5 1 16 4 4 3 3 0 0 2 3 2 28 28 0 0 922 681 69 172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2 32 32 10 160 160 2 2 56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1 0 2 2 2 2 2 21.5 14.5 14.5 7.5 0 1 0 41% 0 11%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16 6 96 96 16 256 256 72 1178 937 152 / / 0 0 0 0 0 21.5 14.5 14.5 7.5 0 0 0 0 1 0 0 52% 法学专业(海关法学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课程名称 专 选 业 修 方 ② 模 向 块 课 二 海 关 经 贸 合 规 方 向 学时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① 1 其他 2 3 4 5 6 7 8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2 考试 1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D112003 法理学 2 28 28 2 D112007 宪法 2 28 28 2 2 考试 1 B112001 经济学 3 48 48 3 3 考查 2 D112013 中国法律史 2 32 32 2 2 考查 2 D112058 民法 4 64 56 8 4 4 考试 2 D212005 刑法 4 64 60 4 4 4 考试 2 C112003 会计学 2 32 32 2 2 考查 3 D112023 民事诉讼法 2 32 24 8 2 2 考试 3 D212006 刑事诉讼法 2 32 24 8 2 2 考试 3 D11201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4 64 54 10 4 考试 4 27 424 386 D212010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2 28 28 2 考查 1 D112015 商法 2 32 32 2 2 考试 3 D112016 经济法 3 48 48 2 3 考试 3 D112021 财税法 2 32 28 2 2 考试 4 D112039 国际法 2 32 32 2 2 考查 4 D112046 知识产权法 2 32 32 2 2 考试 4 D112060 海关法律英语(全英) 2 32 32 D112005 海关法 2 32 28 D112045 国际私法 2 32 32 D112061 国际经济法(全英) 4 64 48 D212009 进出境检验检疫法律 2 32 D112001 比较海关法 2 32 D112026 海关法律综合实训 2 32 D112059 海关法律文献检索 1 16 D212007 法律职业伦理 1 16 16 31 492 388 A312009 进出口商品归类 4 64 56 D212004 走私犯罪研究 2 32 32 D112062 国门安全法案例研习 1 16 D212002 海关缉私 1 16 16 D112052 国际税法(双语) 2 32 32 C112008 海关稽查 2 32 32 D112036 关贸律师实务 2 32 16 D112030 跨境电子商务制度(双语) 1 16 16 D112051 海商法 2 32 32 A312003 原产地规则 1 16 14 D112050 国际海关法 2 32 28 A312001 海关估价 2 32 24 D112002 国际贸易合规(双语) 2 32 32 D112029 电子商务法(双语) 1 16 16 0 28 4 0 4 13 6 4 0 0 0 0 2 4 2 4 19% 2 考试 4 3 3 考试 5 2 2 考试 5 16 4 4 考试 5 2 考试 5 2 考查 6 2 考试 7 1 1 考查 6 1 1 考查 6 4 4 考查 4 2 2 考查 5 1 1 考查 6 1 1 考查 6 2 2 考查 6 2 考查 5 2 考查 7 1 1 考查 5 2 2 考查 5 1 1 考查 5 2 2 考查 6 2 2 考查 6 2 2 考查 6 2 考查 5 2 考查 7 2 32 2 32 7 16 0 72 0 2 0 4 10 8 9 16 4 7 0 2 16 2 7% D112053 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双语)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实践教学 22% 模 块 一 海 关 法 治 实 务 方 向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模 块 课程代码 构 成 4 8 2 2 32 16 10 160 / / / / 68 1076 774 0 100 0 0 100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140 2254 1711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D213003 社会实践(大二暑期)③ 2 8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2 80 6 240 16 2 6 13 0 48% 0 27.5 27.5 24.5 7.5 64 2周 80 16 10 0 1 0 0 4周 100% 考查 1 考查 4 考查 7 考查 2 考查 7 考查 8 考查 7 考查 8 144 D213005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D213002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D213006 专业实习II 6 240 240 D213001 劳动教育 0 32 32 D213004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17 952 480 0 472 23 1192 496 0 616 1周 35%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4周 6周 1周 12周 注 ④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其中实验和实训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以检验、验证原理、假设和训练技能为目 的,以实验、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实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②法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两个模块的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模块一为公法为基础的“海关法治实务类”特色系列课程;模块二是以经贸类双语课程为主的“海关经贸合规类”(双语)特色系列课 程。 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工作标准》法学专业的社会实践(大二暑假)的时长为4周。 ④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 153 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050201 (二)专业名称:英语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 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初步掌 握第二外语,掌握语言学、文学知识以及工商管理、 法学等基本知 识,了解基本的海关业务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国际物流及通关业 务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全面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 际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基本的海关通关和 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必要的思辨与创新能力,能适应政府部门、经贸 等涉外行业工作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涉外型高素质英语专门人才 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规格要求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通过本专业学习,应获得以下几方面 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1.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2. 掌握语言学、文学以及工商管理、 法学相关基础知识。 3. 了解基本的海关业务知识,掌握通关业务基础知识;熟悉进 出口业务和国际物流基本业务知识。 (二)能力要求 154 1. 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2. 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具有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 力。 3. 具有较强的商务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商务翻译能力、逻辑 思维能力、获取整合评判信息的能力和相关的实际涉外工作能力。 (三)素质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3.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观念。 4. 具有良好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本专业属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计划开设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 写作、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史、口笔译、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商务 英语阅读、海关英语阅读、国际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视听说、 跨 文化商务交际、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国际商法等主 要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训课程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英语听力(6 学分)、英语口语(4 学分)、 英语演讲与辩论(2 学分)、商务英语视听说(2 学分)、商务英语口 译(2 学分)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 (2 学分)等实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 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 专业实习Ⅰ(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专业实 155 习Ⅱ(毕业实习) (6 学分),6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3.劳动教育(0 学分),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4.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 ,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 军事训练(2 学分) ,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 社会调查(1 学分) ,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学 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64 学分,其中课程 模块内 142 学分,实践教学平台 22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 156 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157 158 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英语专业课程 英语听力 I、Ⅱ 听 商务英语视听说 英语口语 I、Ⅱ 说 英语演讲与辩论 英语阅读 I、Ⅱ 读 跨学科专业课程 课外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 专业认知教育 会计学 国际商法 跨国公司管理 跨境电子商务 国际商务谈判(全英) 国际市场营销(全英) 社会调查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 国际物流与通关实训 商务英语阅读 海关英语阅读 专业实习 劳动教育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英语写作 I、Ⅱ 写 国际商务写作 笔译 I、Ⅱ 译 商务英语口译 159 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思 想 政 治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通 识 教 育 核 心 课 选 程 修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① 课程名称 周学 考试 考查 1 2 3 4 5 6 7 8 实践教学 理论 时 学期 学期 教学 实验 实训 其他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学分 学时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1 16 3 3 1 2 1 3 2 0.5 0.5 0.5 0.5 1 2 3 3 3 3 2 4 0.5 1 0.5 2 0.5 3 0.5 4 1 1 1 2 1 6 2 2 1 2 2 1 2 2 2 1 2 2 2 3 2 4 2 1 1 占总学时比 例 25% 文 化 基 础 通 识 教 育 课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模 块 课程代码 构 成 16 21 326 274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F311003 大学信息技术 2 28 21 7 F311014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 2 32 24 8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G211027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12 244 109 15 0 120 33 570 383 15 0 172 14.5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3 3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0 0 52 1 6.5 4.5 6.5 0 1 0 0 2 2 2 2 2 2 8 4 2 2 0 0 0 0 8.5 8.5 4.5 0 1 0 0 11% 6 96 96 3 3 16 256 256 3 3 49 826 639 E112079 英语语法 2 32 32 E112088 综合英语Ⅰ 6 84 84 E112089 综合英语Ⅱ 6 96 96 E112090 综合英语Ⅲ 6 96 96 E112091 综合英语Ⅳ 6 96 96 E112081 英语听力Ⅰ 2 28 28 E112082 英语听力Ⅱ 2 32 32 E112083 英语听力Ⅲ 2 32 32 E112084 英语口语Ⅰ 2 28 28 E112085 英语口语Ⅱ 2 32 32 E112056 英语演讲与辩论 2 32 32 E112086 英语阅读Ⅰ 2 28 28 E112087 英语阅读Ⅱ 2 32 32 E112077 英语写作Ⅰ 2 32 29 3 E112078 英语写作Ⅱ 2 32 29 3 46 712 522 该模块选修学分 ≥16 2.5 15 0 172 14.5 11.5 11.5 2-6 4.5 0 1 0 0 2 6 6 6 6 2 2 2 2 2 2 2 2 0 160 190 2 2 0 12 14 12 8 0 0 0 0 36% 2 2 6 1 6 2 6 3 6 4 2 1 2 2 2 3 2 1 2 2 2 3 2 1 2 2 2 3 2 4 31% 英语专业(商务应用方向)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修 习 方 式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① 课程名称 学时 C212037 国际贸易实务 2 32 C212010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 2 32 D112044 国际商法 2 32 29 E112012 跨文化商务交际 2 32 32 E112051 商务英语视听说 2 32 E112068 国际商务写作 2 32 32 E112063 商务英语阅读 2 32 32 E112005 海关英语阅读 2 32 32 E112054 商务英语口译 2 32 E112075 高级英语Ⅰ 3 48 48 E112076 高级英语Ⅱ 3 48 48 E112022 笔译Ⅰ(英译汉) 2 32 29 3 E112023 笔译Ⅱ(汉译英) 2 32 29 3 E112016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2 32 32 E112114 英美文学史 2 32 32 E112021 语言学导论 2 32 32 E112019 英语专业论文写作 1 16 16 E112120 初级德语 4 64 64 39 624 511 C112003 会计学 2 32 30 2 C212020 国际市场营销(全英) 2 32 22 10 C212022 国际商务谈判(全英) 2 32 32 C212045 跨境电子商务 2 32 32 C212031 跨国公司管理 2 32 26 C312018 国际物流与通关实训 2 32 E112006 外报外刊选读 2 32 32 E112018 商务应用文翻译 2 32 32 E112020 英语修辞学 2 32 32 E112044 英语词汇学 2 32 32 E112045 英语文体学 2 32 32 E112046 英语散文赏析 2 32 32 E112048 英语诗歌赏析 2 32 32 E112080 英语语音与沟通 2 32 16 E112119 专题口译 2 32 32 E112117 中级德语 4 64 64 8 128 / 93 1464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周学 考试 考查 1 2 3 4 5 6 7 8 实践教学 理论 时 学期 学期 教学 实验 实训 其他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学分 该模块选修学分 ≥8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模 块 课程代码 构 成 24 8 2 32 3 2 2 2 2 5 2 6 2 4 2 5 2 4 2 5 2 7 3 5 3 6 2 4 2 5 2 4 2 5 2 2 6 1 1 6 4 5 2 2 2 2 32 2 3 3 2 2 2 2 4 0 102 11 0 0 0 10 19 8 2 5 2 7 2 6 2 5 2 4 2 7 2 4 2 2 5 2 2 5 2 4 2 5 2 4 2 5 2 2 2 2 6 4 4 6 2 2 2 32 2 2 2 2 2 2 / / 2 / 2 27% 2 2 16 5 0 2 6 4 2 2 32 2 占总学时比 例 6% 4 64% 142 2290 / / 14.5 11.5 11.5 G21100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 / 64 2周 E113007 社会调查 1 40 0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4.5 0 1 0 0 100% 1 1周 2 2-7 5 200 E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16 104 40 E113002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E113003 专业实习II 6 240 240 E113008 劳动教育 0 32 32 1周 2 28% E113004 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6 480 480 17 952 952 22 1152 16 4周 105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61 5 6周 1周 8 7 12周 8 注 ②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2021 级)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代码:120415TK (二)专业名称: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三)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爱国情怀,系 统掌握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海关检验 检疫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以及应对口岸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熟 悉国内外主要的海关检验检疫技术标准与法规,具备检验检疫专业 技能,了解海关检验检疫的国际规则和新海关发展的前沿知识,具 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海关等政府部门及其他 各类组织中从事检验检疫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涉 外型的高素质海关专业人才。 三、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以海关检验检疫管 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线,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管理学、法学、 国家安全学等跨学科基础知识、核心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检 验检疫安全业务知识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动植物检疫、卫 生检疫、商品检验、商品安全、食品安全等专业基本知识,具备海 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的技术能力,了解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的前沿动 态,能够分析和解决海关检验检疫安全风险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 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 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62 (一)知识要求 1.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公共管理、 法学和国家安全学等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掌握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的理论、政策和法律制度,熟悉卫生 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商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业务 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国际规则,以及海关检验 检疫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 3.熟悉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进出口 食品检验检疫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掌握 海关检验检疫规范、标准和基本程序。 (二)能力要求 1.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开拓进取能力,掌握基本 的管理沟通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 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掌握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商品检验、商品安全、食品安 全等专业基本知识,培育检验检疫的基础技术能力、公共管理能力 和法律思维,具备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态的 敏锐洞察力,具有海关检验检疫安全必需的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应 用和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 3. 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能力,具有基本的外语听、 说、读、写、译能力,适应海关等涉外工作的要求,通过国家规定 的相关考试,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 4. 掌握基本的创新知识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 造性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基本能力。 (三)素质要求 163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 理,能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 具有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令行禁止、担当奉献的海关准军 事化纪律部队的基本素质。 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海关检验检疫 安全工作的专业素质。 四、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 主干学科:管理学 支撑学科:法学、农学、医学、国家安全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一)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 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行政法与 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海关管理概论、大学化学、公共卫生导 论、普通生物学、国家安全学、海关口岸管理、海关检验检疫标准与 技术法规、海关大数据分析、卫生检疫学、动物检疫学、植物检疫 学、进出口商品检验与管理、进出口食品安全、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管 理、海关检验检疫统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检疫风险分析 与评估、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公约与规则概论(全英)、海关检验检 疫综合实训等。 (二)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公共组织管理、公共 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导论、公共卫生安全、口 岸生物安全、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供应链管理、领导科 学与艺术、入侵生物学、检疫处理原理与方法、海关检验检疫专业英 语、海关检验检疫安全前沿(专题)、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等。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一)独立设课的实验训课程及学分数 164 本专业主要独立开设海关检验检疫综合实训(3 学分)等实验 训课程。 (二)专业实践及学分数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专业实践环节: 1.专业认知教育(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2.专业实习Ⅰ(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专业实 习Ⅱ(4 学分),4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3.劳动教育,1 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 4.毕业论文(设计)(6 学分),12 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三)其他实践性环节及学分数 1. 军事训练(2 学分),2 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初完成。 2. 社会调查(1 学分),1 周,安排在大一暑假完成。 3.创新创业拓展 (双创学分认定 2 学分),安排在第二到第七 学期完成。 七、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 169 学分,其中课 程模块内 149 学分,实践教学 20 学分。 八、专业教学培养计划附件 附: (一)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二)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三)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165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主要课程逻辑关系图 166 167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逻辑图 168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思想 政治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修 习 模块 课程代码 方 构成 式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 教学 实践教学 ① 1 2 3 4 5 6 7 8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实验 实训 其他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G11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3 3 考查 1 G11100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28 24 4 2 2 考查 1 G1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2 6 3 考查 2 G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3 3 考试 3 G111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48 40 8 3 3 考试 3 G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2 26 6 2 考试 4 G211001 形势与政策I 0.5 8 8 0.5 考查 1 G211002 形势与政策II 0.5 8 8 0.5 考查 2 G211003 形势与政策III 0.5 8 8 0.5 考查 3 G211004 形势与政策IV 0.5 8 8 0.5 考查 4 G211026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试 1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 1 16 16 1 考查 2 1 考查 6 4 考试 1 4 考试 2 3 考试 3 3 考试 4 2 考试 6 2 考试 1 3 考试 1 3 考试 2 2 考试 3 3 考试 3 2 考试 1 2 考试 2 1 考试 1 1 考试 2 1 考试 3 1 考试 4 2 考查 1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I 3 2 0.5 0.5 0.5 0.5 1 1 1 16 21 326 274 0 16 4 56 42 14 4 64 48 16 3 48 48 3 48 48 F111002 公文写作 2 32 32 F111001 大学语文 2 28 28 2 F211003 高等数学B(I) 3 42 42 3 F211004 高等数学B(II) 3 48 48 F211006 线性代数 2 32 32 F21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F311021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践 2 28 21 7 F311022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2 32 24 8 F411001 体育Ⅰ 1 32 2 30 F411002 体育Ⅱ 1 32 2 30 体育Ⅲ(专项) 1 32 2 30 体育Ⅳ(专项) 1 32 2 30 G211027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28 39 662 497 45 0 120 15 45 0 172 21.5 15.5 13.5 10.5 0 52 1 6.5 4.5 6.5 2.5 0 1 0 0 E211001 大学英语I 4 E211016 海关学术英语B级I E211002 大学英语II 通 识 必 公 修 共 课 4 E211017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 E211003 大学英语III 41% 3 E211018 海关学术英语B级III E211004 大学英语Ⅳ 3 E211019 海关学术英语B级Ⅳ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文化 基础 通识 教育 核心 课程 通 识 选 教 修 育 课 通识 教育 拓展 课程 通识公共课学时学分小计 60 988 771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2 32 32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2 32 32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2 32 32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2 32 32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2 32 32 10 160 160 96 96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任选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任选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任选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任选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分学时合计 2 3 2 3 2 2 2 2 2 2 11 7 8 0 2 0 0 0 3 0 0 2-6 0 0 0 6 96 96 16 256 256 0 0 0 76 1244 1027 45 0 172 169 2 0 0 0 0 3 3 3 3 3 3 0 0 0 0 0 11% 2-6 0 21.5 18.5 16.5 10.5 0 0 0 0 0 3 0 0 52%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表 (2021级) 课程 平台 学 科 必 基 修 础 课 海 关 检 验 必 检 修 疫 基 础 课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专 业 必 核 修 心 课 专 业 选 方 修 向 课 课程名称 实 践 教 学 专 平 业 台 实 践 学分 学时 理论 教学 实践教学 ① 1 2 3 4 5 6 7 8 开课 占总学 学期 时比例 周课 时 考核 方式 3 考试 1 3 考试 2 2 考试 3 2 考试 1 3 考试 2 2 考试 4 2 考试 2 2 考试 5 实验 实训 其他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A212001 管理学 3 42 42 B112019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B112020 宏观经济学 2 32 32 A212005 政治学原理 2 28 28 A212006 公共管理学 3 48 48 A212007 公共经济学 2 32 32 D1120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 32 32 A212009 公共政策分析 2 32 24 19 294 286 A112005 海关管理概论 2 32 32 2 考试 6 H112013 大学化学 2 32 32 2 2 考试 2 H112002 公共卫生导论 2 32 32 2 2 考试 2 H112001 普通生物学 3 48 36 3 3 考试 3 H112003 国家安全学 2 32 32 2 2 考试 3 A112027 海关口岸管理 1 16 16 1 考试 6 H112015 海关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 2 32 32 2 考查 5 B212007 海关大数据分析 2 32 24 2 考查 4 16 256 236 H112005 卫生检疫学 3 48 32 16 3 考试 3 H112017 动物检疫学 3 48 32 16 3 3 考试 4 H112016 植物检疫学 3 48 32 16 3 3 考试 4 H112007 进出口商品检验与管理 3 48 48 3 3 考试 4 H112008 进出口食品安全 3 48 48 3 H112009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管理 2 32 32 3 H112018 海关检验检疫统计 2 32 28 H112010 海关检验检疫实务 2 32 24 H112019 海关检验检疫风险分析与评估 2 32 32 2 H112020 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公约与规则概论 (全英) 2 32 32 2 H112011 海关检验检疫综合实训 3 48 0 28 448 340 A212040 公共组织管理 2 32 32 A21202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2 32 20 H112021 非传统安全导论 2 32 A212022 全球治理 2 H112022 公共卫生安全 3 2 2 3 2 2 8 0 8 2 0 5 8 2 2 2 0 0 2 12 1 2 8 12 8 2 0 0 4 5 2 2 3 0 3 考试 4 2 考试 5 4 2 2 考试 5 8 2 2 考查 5 2 考试 6 2 考查 6 3 考查 7 2 2 考查 4 2 2 考查 4 32 2 2 考查 4 32 32 2 2 考查 4 2 32 32 2 2 考查 4 H112023 口岸生物安全 2 32 32 2 考查 5 H112024 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2 32 24 8 2 考查 6 C312002 供应链管理 2 32 28 4 2 2 考查 5 A212037 领导科学与艺术 2 32 32 2 2 考查 5 H112014 入侵生物学 2 32 32 2 2 考查 5 H112025 检疫处理原理与方法 2 32 32 2 考查 6 H112026 海关检验检疫专业英语 2 32 32 2 2 考查 5 H112012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前沿 (专题) 2 32 32 2 2 考查 5 H112027 海关检验检疫技术前沿 2 32 32 2 2 考查 5 该模块选修学分 ≥10 10 160 / / / / 0 48 3 60 0 0 3 12 12 6 4 3 2 2 10 7% 73 1158 862 12 64 60 16 10 7 3 0 48% 149 2402 / / / / 26.5 30.5 26.5 26.5 10 10 3 0 100% G211013 军事训练(含16学时军事理论) 2 80 16 64 2周 H113006 社会调查 1 40 I011001 创新创业拓展 2 80 5 200 H113001 专业认知教育 1 40 40 H113002 专业实习I 4 160 160 H113003 专业实习II 4 160 160 H113004 劳动教育 0 32 32 H113005 毕业论文(设计) 6 480 480 40 12 19% 0 2 5 11% 0 3 48 12% 0 2 课内学分学时小计 综 合 素 质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必修课理论与实践学时 修 习 模块 课程代码 方 构成 式 1周 考查 1 考查 2 考查 2-7 16 104 1周 考查 2 考查 7 考查 8 考查 7 考查 8 31%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小计 15 872 20 1072 4周 4周 1周 12周 872 16 0 976 注:①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各门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分配区分为实验 、实训和其他三个部分 。 其中实验学时是指在课程内开出的 ,依托实验室开展的以检验 、验证原理、假设为目的,以实验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 实训学时是指以训练技能为目的 、以实训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本课程内所有实训项目的学时总和 ; 其他学时是指除实验 (训)学时外的其他本课程课内实践环节所用的学时总和 ,如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等 。 ②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外总学时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集中实践教学学时 )的比例。 170 注 ②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一览 通识教育课一览表(通识教育核心课) 模 块 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试 考查 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 2 32 春、秋 考查 课程代码 拟校内新开 课程名称 人文素养与经典阅读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交叉学科与思维创新 E111015 西方文化入门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中国文学史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中国哲学史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西方哲学史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中国思想史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西方思想史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科学技术史 2 32 春、秋 考查 逻辑学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文学经典阅读(茅盾文学奖作品选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选读)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史学经典阅读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哲学经典阅读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经济学原著选读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管理学原著选读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法学原著选读 2 32 春、秋 考查 F111005 艺术导论及名作鉴赏 1 16 春、秋 考查 F111015 中国经典音乐赏析 1 16 春、秋 考查 F111014 西方经典音乐赏析 1 16 春、秋 考查 F111020 艺术鉴赏 0.5 8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文物鉴赏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中国审美文化史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艺术史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人工智能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经济学导论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法学导论 2 32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管理学导论 2 32 春、秋 考查 海关史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检验检疫史 1 16 春、秋 考查 G211041 国门中国 1 16 春、秋 考查 G211020 全球化与海关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世界海关组织 1 16 春、秋 考查 F111019 海关与文学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信息技术与智慧海关 1 16 春、秋 考查 B111029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 16 春、秋 考查 国门安全 1 16 春、秋 考查 F111003 G211007 国门安全与全球治理 拟校内新开 171 课程 门数 8 7 7 5 9 备 注 通识教育课一览表(通识教育拓展课) 模 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试考查 课程资源类别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F111009 《论语》导读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22 《老子》导读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10 《庄子》导读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08 《论犯罪与刑罚》导读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18 《论法的精神》导读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13 诗词曲比较欣赏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06 中外名著鉴赏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16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17 中国民俗文化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21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学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10 翻译实践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11 跨文化交际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14 英语文学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26 公共二外法语基础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31 公共二外德语基础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37 公共二外日语基础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43 公共二外俄语语基础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47 英语散文赏析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49 英语诗歌赏析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53 商务英语阅读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55 英语演讲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57 国际货代英语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A211010 当代中国行政制度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A211028 城市发展问题漫谈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B211020 职场人际关系处理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08 公共关系学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11 哲学导论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12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14 税收与民生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15 生活中的管理学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24 “案”说领导艺术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31 大学生与治安管理处罚法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A211003 组织行为学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B111030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思想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67 英美法律文化(全英)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F111012 社交礼仪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32 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思想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33 法律与生活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37 生活中的经济学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I011010 《论语》导读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I011007 中国茶文化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172 课程 门数 40 8 备 注 I011011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I011002 《理想国》导读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I011006 演讲学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I011004 微电影与微时代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I011007 珠宝鉴赏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I011012 玉器与玉文化鉴赏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比较文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方言与中国文化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古文字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科举与唐诗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老子的人生智慧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魅力汉语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唐诗经典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外国文学史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文学欣赏与批评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中国诗歌艺术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楚辞研究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写作与交流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读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城市总体规划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环境变迁与人类生育力改变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计量地理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理解马克思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粹九讲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中华名相之管仲管理思想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走进地理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社区管理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新闻伦理与法规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走进性科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走近马克思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世界优秀影片赏析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音乐导聆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2 智慧树 时尚流行文化解读 2 智慧树 173 47 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西方社会思想两千年 2 智慧树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2 智慧树 走进歌剧世界 2 智慧树 中国历史地理 2 智慧树 庄子哲学导读 2 学堂在线 昆曲艺术欣赏 2 学堂在线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 学堂在线 法与社会 2 好大学在线 F211009 数学实验基础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211010 数学文化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211012 高等数学选讲(上)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211013 高等数学选讲(下)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03 大学信息技术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08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基础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09 动态网页设计与编程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10 Excel 与数据处理(上)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11 Excel 与数据处理(下)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12 Flash 动画设计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14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F311016 office 高级应用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B211006 数据分析与 SPSS 应用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H111004 我们身边的生物入侵者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拟校内新开 转基因与人类未来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自然科学概论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C#程序设计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程序设计入门——C 语言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经济生活与数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数据结构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数据库系统概论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数学建模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线性代数启蒙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用 Python 玩转数据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Python 网络爬虫与数据分析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计算概论与程序设计基础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零基础学 Java 语言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数学竞赛选讲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现代科技与人类未来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信息安全概论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C++语言程序设计 2 学堂在线 大数据系统基础 2 学堂在线 信息素养——学术研究的必修课 2 学堂在线 数学之旅 2 好大学在线 174 16 21 身心健康与生命关怀 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 G211027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8 1 考查 校内 G211016 大学生交往心理学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17 大学生情感心理解读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06 社会心理学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22 积极心理学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23 家庭关系心理学 0.5 8 春、秋 考查 校内 体适能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I011005 环境污染与健康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I011009 运动急救学 2 春 考查 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 大学生安全文化 2 G21100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Ⅰ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Ⅱ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B211019 中国出口战略研究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C111009 ERP 沙盘模拟实训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C211002 创业融资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C211030 金融理财学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C211032 创业营销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C311023 供应链金融创新案例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C311028 跨境电子商务前沿问题 2 32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28 创业基础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39 创新与创业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21 海关与媒介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E111070 海关专业英语阅读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19 海关职业文化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38 禁毒基础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G211036 当代中国与大国外交 1 16 春、秋 考查 校内 拟校内新开 海关信息安全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公共卫生安全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生物安全导论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频危动植物保护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全球化时代下的知识产权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一带一路与全球化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国际组织文件阅读与写作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地区国别政治经济与外交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拟校内新开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1 16 春、秋 考查 拟校内新开 博弈论基础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财务报表编制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从大学生到经理人的 36 项修炼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大学生职业能力拓展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广告创意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创新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人人爱设计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设计的力量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市场营销学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拟校内新开 智慧树 175 7 2 1 26 16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信息检索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职业与创业胜任力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走进创业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脑洞大开背后的创新思维 2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创新思维训练 2 超星尔雅 创新中国 2 超星尔雅 注: 1.通识教育课的学分要求详见各专业; 2.上海东北片跨校选修课,经申请审批后可认定本校通识教育选修课 2 学分。 176 通识公共课一览表(体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单位 F411001 体育Ⅰ 1 32 体育教研室 F411002 体育Ⅱ 1 32 体育教研室 F411047 体育养生与保健Ⅰ 1 32 体育教研室 F411051 体育养生与保健Ⅱ 1 32 体育教研室 F411020 篮球Ⅰ(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经医院诊断证明不易剧 烈运动的慢性伤病学生 经医院诊断证明不易剧 烈运动的慢性伤病学生 体育Ⅲ专项 F411021 篮球Ⅰ(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2 自由泳Ⅰ(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3 自由泳Ⅰ(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4 健美操Ⅰ(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5 太极拳Ⅰ(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6 太极拳Ⅰ(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7 瑜伽Ⅰ(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8 体育舞蹈Ⅰ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29 器械与健身Ⅰ(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40 仰泳Ⅰ(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41 仰泳Ⅰ(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44 活力健身跑Ⅰ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45 力与美的融合:基本体操Ⅰ(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46 力与美的融合:基本体操Ⅰ(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Ⅲ专项 F411030 篮球Ⅱ(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1 篮球Ⅱ(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2 自由泳Ⅱ(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3 自由泳Ⅱ(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4 健美操Ⅱ(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5 太极拳Ⅱ(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6 太极拳Ⅱ(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7 体育舞蹈Ⅱ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8 器械与健身Ⅱ(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39 瑜伽Ⅱ(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42 仰泳Ⅱ(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43 仰泳Ⅱ(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48 活力健身跑Ⅱ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49 力与美的融合:基本体操Ⅱ(男)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F411050 力与美的融合:基本体操Ⅱ(女) 1 32 体育教研室 体育IV专项 177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