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点简介 同济大学政治学学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之中茁壮成长。1986 年,同济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系,积极探索政治学学科发展,同步开展 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获准设立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 设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外交学、区域国别学五 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8年1月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 予权,设有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区域国别 研究五个研究方向。2018年7月获批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 治理研究基地,成为同济大学文科第一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019年9 月,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同济大学政治学学科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 眼光和战略思维,通晓国家治理和国际事务的精英人才,拥有一支 由16名教授、17名副教授、12名助理教授和讲师共45名专职教师组 成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聘请2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 教授,聘请多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组建聚焦战略-治理 -思想史-方法论的核心教学科研团队,形成由19名博士生导师、40 名硕士生导师构成的优质研究生导师队伍。 同济大学政治学学科依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 创办中国战略论坛、中国青年战略论坛、全球青年学者峰会、上海-釜 山合作论坛、中日战略经济对话等制度化学术交流平台。常年开设 “ 同 济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前 沿 讲 座”“ 同 济 大 学 中 国 与 世 界 名 家 讲 座”“同济大学治理与战略青年工作坊”“对话主编·论文写作系 列讲座”“对话大师:写作与人生专题讲座”等高端学术交流渠道, 融汇中外名家的智慧,呈现课堂之外的学术盛宴。 同济大学政治学学科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与意大利都灵大学、 1 佛罗伦萨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建立双学位项目,与美国、英国、 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的高校密 切合作,派出或接收校际交换交流学生。常年邀请来自北美、欧洲和 亚洲的知名学者开展课题合作、学术讲座和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科点 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国际化支撑。 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点是同济大学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的二级学科,属于上海市人才紧缺学科。本学科点1999年设立,现拥 有一支专职教师12名、兼职教师2名的队伍,专任教师中长聘教授1人、 教授6人、副教授3人、预聘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1人,所有教师均拥 有博士学位,其中6人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8人具有硕士生指导 教师资格。政治学理论多名专任教师入选上海“浦江人才”等省部级 人才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政治学理论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国家治理 为焦点,以政治哲学、中外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政党理论研究为特 色的学科格局。政治学理论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等全部规划项目,承 担教育部和上海市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 本学科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二、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点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引领未来的社 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遵纪 守法,品德高尚。 2. 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 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组织与领导能力。 2 3. 本学科点旨在培养能熟悉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政 治哲学、中外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国家治理、政党理论、制度 与政策分析等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技能、宽阔 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能胜任在政府部门、企事业 单位、教学与研究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01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02 政治哲学 03 政治思想史 04 政党理论 05 中国政治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2.5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五.学分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 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10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跨 学院或跨学科课程至少1门,2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论文选题1 学分、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2学分、同济高等讲堂2学分、中期考核 0学分)。此外,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如有硕士研究生系跨政治学 一级学科或由国(境)外本科院校毕业,需要补修专业课程,学分 不少于4学分。 课程类别 公共学位课 专业学位课 学位课 非学位课 必修环节 补修课 总计 3 学分 6 12 10 5 0 33 百分比 18.18% 36.36% 30.3% 15.15% 0.0% 100% 六.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1. 论文选题: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由国际关系学科组根据学校要 求的时间集中组织,一般不迟于第三学期完成。第一次选题报告 未通过者,可在 3 个月后重新选题。若仍未通过,视为自动终止 学业,予以退学处理。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若论文课题有重大 变动,应重新召开选题报告会。 2. 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由国际关系学科组根据学校要 求的时间集中组织,学制为 2.5 年的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不 迟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第一次未通过者,可在 6 个月后重新考核一次。再次考核不通过者,予以退学处理。 3. 盲审: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4. 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撰写格式、评阅程序、答辩 组织和答辩程序按照《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同济大学 学位论文选题评阅答辩工作规范》执行。 5. 涉密论文: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 大学涉密研究生与涉密学位论文管理规定》 (同济研【2018】65 号)执行。 七.学术成果 参照《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标准及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 成果的规定》,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可为第二 作者)身份,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 文一篇(5000字以上)。 八.退出机制(Dismissal Policy) 1.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累计多于 3 门(含 3 门)课程考核不 合格者,予以退学处理。 2. 论文选题或中期考核两次不通过者,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 4 学处理。 3. 学制内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予以退学处理。 九.备注 1. 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第 1-1.5 学年,必修环节中论文写作与学 术规范、论文选题、同济高等讲堂必须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2. 学位论文选题和中期考核相距时间不少于 2 个月,中期考核和 学位论文答辩相距时间不少于 6 个月。 3. 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应在中期考核前听取不少于 16 次的纳 入同济高等讲堂管理的学术讲座,并将心得体会录入研究生管理 信息系统。 十.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必修环 节、补修课五个模块,积极落实战略-治理-思想史-方法论的教学科 研主线。 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点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学位 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是否 必修 2090268 第一外国语(德语) 3.0 72 春秋季 否 2090270 第一外国语(日语) 3.0 72 春秋季 否 2090272 第一外国语(俄语) 3.0 72 春秋季 否 公共学 2090273 第一外国语(法语) 3.0 72 春秋季 否 位课(6 2090305 英语学术文献阅读与翻译 1.5 36 春秋季 否 学分) 2090306 学术英语写作II 1.5 36 春秋季 否 2090307 中国文化英语概论II 1.5 36 春秋季 否 2090308 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 II 1.5 36 春秋季 否 2300001 第一外国语(汉语) 3.0 72 春秋季 否 5 备注 第一外国语 (英语)4选2 20002950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 理论与实践 36 春秋季 是 226001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1.0 法论 18 春秋季 是 中国概况 3.0 54 春秋季 否 20003250001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 2.0 36 春秋季 是 专业学 2250109 政治学理论研究 2.0 36 春季 是 位课 20003250021 多层治理研究 2.0 36 秋季 是 (12学 20003250034 中国政治思想研究 2.0 36 春季 是 分) 20003250026 西方政治思想研究 2.0 36 秋季 是 2000325002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0 36 春秋季 是 20003250005 政治哲学研究 2.0 36 春季 否 20003250022 政治文化研究 2.0 36 春季 否 20003250029 Theories of Justice 2.0 36 秋季 否 20003250011 政治学经典选读 2.0 36 春季 否 2.0 36 春秋季 否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 36 秋季 否 非学位课(18 20003250016 选4,另需修 2250057 读跨学院或跨 学科课程至少 2003250008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2.0 36 春秋季 否 中国社会政治分析 2.0 36 春季 否 基层政权与乡村治理研 究 2.0 36 春秋季 否 1门2学分,共 20003250031 比较政策与治理研究 2.0 36 春秋季 否 10学分) 2250101 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 2.0 36 春秋季 否 1250018 比较政治分析 2.0 36 春秋季 否 2250028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 2.0 36 春秋季 否 2250077 国际安全研究 2.0 36 春秋季 否 2003250004 环境政治理论与方法 2.0 36 秋季 否 20003250020 政党政治研究 2.0 36 春秋季 否 20003250042 发展政治学研究 2.0 36 春秋季 否 2250115 量化研究方法 2.0 36 春季 否 2900006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 20003250012 20003250027 究 6 仅限留学生、 港澳台学生修 读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0 36 春秋季 是 2900002 论文选题 1.0 0 春秋季 是 2900012 同济高等讲堂 2.0 36 春秋季 是 2900013 中期考核 0.0 0 春秋季 是 530166 政治学导论 0.0 0 春秋季 否 530079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0.0 0 春秋季 否 20002020001 必修环节 补修课 7 本科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