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

CALL ME BABY-叫我宝贝8 页 785.747 KB下载文档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
当前文档共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2023秋.pdf

基础物理实验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 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旦大学) 欢迎大家修读本课程,请注意以下事项: 1. 课程有班级群,请注意加群,以便跟老师联系; 2. 本课程为必修课,若没通过,没有补考,只有重修; 3. 课程评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请出席每一次实验课并提交报告,如 特殊原因无法出席,请务必请假并联系老师申请补做; 4. 实验前认真预习并完成预习报告,没有预习报告,不允许做实验; 5. 诚实守信,不允许篡改、伪造或抄袭别人的数据,不允许带着别人的实验报 告来实验室做实验,一经发现,该实验为 0 分。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C.Oersted)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以后,人们改变了把 电与磁截然分开的看法,开始了探索电、磁内在联系的新时期。与电相互作用一 样,磁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场来传递的,这种场就是磁场。20 世纪末随着半导体工 业的发展,集成霍尔传感器因其测量灵敏度高,体积小,易于在磁场中移动和定 位的特性,在科研和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磁场测量。 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集成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场的方法。 2. 了解圆线圈的磁场和亥姆霍兹线圈产生均匀磁场的特性,验证磁场叠加原理。 实验原理 1. 圆线圈 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载流线圈在轴线(通过圆心并与线圈平面垂直的直 线)上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𝐵𝐵 = 𝜇𝜇0 𝑅𝑅̄ 2 3 2(𝑅𝑅̄ 2 +𝑥𝑥 2 )2 𝑁𝑁𝑁𝑁 (1) 式中 N 为线圈的匝数,I 为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 R 为线圈平均半径,x 为 圆心到该点的距离,μ0 为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而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 B0 为 𝜇𝜇 𝐵𝐵0 = 2𝑅𝑅0̄ 𝑁𝑁𝑁𝑁 (2) 轴线外的磁场分布计算公式较复杂,这里简略。 2. 亥姆霍兹线圈 亥姆霍兹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且连通的共轴圆形线圈,每一线圈 N 匝。两线 圈内的电流方向一致,大小相同。线圈之间距离 d 正好等于圆形线圈的半径 R。 这种线圈的特点是能在其公共轴线中点附近产生较广的均匀磁场区(一般定义磁 场变化小于 1%的范围为均匀区),故在生产和科研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也常 用于弱磁场的计量标准。 设 z 为亥姆霍兹线圈中轴线上某点离中心点 O 处的距离,则亥姆霍兹线圈轴 线上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 1 2 2 𝑅𝑅 3 2 −2 𝐵𝐵 = 2 𝜇𝜇0 𝑁𝑁𝑁𝑁𝑅𝑅 ��𝑅𝑅 + � 2 + 𝑧𝑧� � 2 𝑅𝑅 + �𝑅𝑅 + � 2 − 𝑧𝑧� � � 而在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中心 O 处磁感应强度 B0 为 𝜇𝜇 𝑁𝑁𝑁𝑁 8 𝐵𝐵 ′ 0 = 0𝑅𝑅 3 52 3 2 −2 (3) (4) 实验前应回答的问题 1. 写出载流圆线圈在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1)。若 N=500, R=10.00cm,I=100mA,计算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理论值。 2. 什么是亥姆霍兹线圈?它有什么特点? 3. 为什么每测一点,毫特计必须事先调零? 实验仪器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实验平台(包括两个圆线圈、固定夹、不锈钢直尺等), 亥姆霍兹线圈磁场测定仪(主要包含高灵敏度毫特计和数字式直流稳流电源), 闸刀式开关 1 个,导线若干。 1. 实验平台 两个圆线圈各 500 匝,圆线圈的平均半径 R=10.00cm。实验平台的台面应在 两个对称圆线圈轴线上,台面上有相间 1.00cm 的均匀刻线。 2. 高灵敏度毫特计 它采用两个参数相同的 95A 型集成霍尔传感器(关于霍尔传感器请阅《基础 物理实验》实验 5-10),配对组成探测器,经信号放大后,用三位半数字电压表 - 测量探测器输出信号。该仪器量程 0-2.000mT,分辨率为 1×10 6T。 3. 数字式直流稳流电源 它由直流稳流电源、三位半数字式电流表组成。当两线圈串接时,电源输出 电流为 50-200mA 连续可调。数字式电流表显示输出电流的数值。 实验内容 一、 必做部分: 1. 将线圈 a 和线圈 b 之间间距调节到与线圈半径相等,即 d=R。检查双线圈的 位置,确保满足亥姆霍兹线圈的条件。 2. 在轴线上某点转动毫特计探头,观察一下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转动探测 器观测毫特计的读数值,读数值最大时传感器法线方向,即是该点磁感应强 度方向。 3. 用导线和开关将线圈 a 和线圈 b 与磁场测定仪分别连接,测量当电流 I=100mA 时,线圈 a 和线圈 b 单独通电时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值 B(a) 和 B(b) ,每隔 1.00cm 测 1 个数据。实验中,应注意毫特计探头沿线圈轴线 移动。每测量一个数据,必须先在直流电源输出电路断开时(I=0)调零,再 闭合电路并记录磁感应强度值。 4. 将测得的圆线圈中心点的磁感应强度与理论公式(2)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5. 测亥姆霍兹线圈在通同样电流 I=100mA 时,在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值 B(a+b)。 6. 改变双线圈间距,测量轴线上各点磁感应强度:分别把双线圈间距调整为 dR,测量在电流为 I=100mA 时,轴线上各点磁感应强度值。 二、 选做部分: 1. 作 B(a)~Z、B(b)~Z、B(a)+B(b)~Z、B(a+b)~Z 四条曲线(可 自带坐标纸),考察 B(a)+B(b)~Z 与 B(a+b)~Z 曲线,验证磁场叠加 原理,即载流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任一点磁感应强度 B(a+b)是两个载流单 线圈在该点上产生磁感应强度之和 B(a)+ B(b) 。 2. 作间距 d < R 和 d > R 时,双线圈轴线上磁感应强度 B 与位置 z 之间关系图 即 B~z 图(可自带坐标纸),并与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 进行比较。 参考文献 1. 沈元华,陆申龙,基础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1-204。 2. 贾起民,郑永令,陈暨耀,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2-136 3. 贾玉润等,大学物理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262-266。 4. 鲁绍曾主编.现代计量学概论,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492-495。 5. 复旦天欣科技仪器公司.FD-HM-1 型圆线圈和亥姆霍次线圈磁场测定仪产 品说明书,2000.7。 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操作指南 实验平台: 两个圆线圈各 500 匝、圆线圈的平均半径 R=10.00cm ,实验平台的台面应 在两个对称圆线圈轴线上,台面上有相间 1.00cm 的均匀刻线。 线圈位置调节: 每一个线圈由一对金属固定架固定在实验平台上,拧松固定架上方的旋 钮,将两线圈分别移动到±5.00cm 位置,并确保线圈关于平台中轴线前后对 称,拧紧固定架上的旋钮。 注意:固定架侧面的旋钮请勿随意调节,若发现两线圈高低不齐,请在老 师的指导下调节。 接线和预热: 先将仪器电流输出调节旋钮左旋至最小,然后接线,单刀双向开关应接入 线圈通电回路中用于电流通断,检查无误后才能开机进行预热,建议 10 分钟后 进行实验。 调零: 每次测量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值,先确保传感器置于测量点,使用单刀双 向开关断开线圈电路,在电流为零时调节毫特计读数为零,然后接通线圈电 路,记录磁感应强度值。每一点都必须调零。 调零的作用是抵消地磁场的影响及对其他不稳定因素的补偿(例如外界磁 场的影响) 。 数据记录参考表格 线圈位置: (Z 为实验平台标尺刻度值) d=R时 Z a= cm,Zb= dR时 Z a= cm,Zb=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a)/mT B(b)/mT mA dR cm cm cm d = R (10.00cm) Z/cm 电流 I = B(a)+B(b)/mT B(a+b)/mT B(a+b)/mT B(a+b)/mT 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旦大学) http://phylab.fudan.edu.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