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报300期.pdf
总第 300 期 2014 年 6 月 15 日 Zhejiang 中共浙江外国语学院委员会主办 International Studies 浙江外国语学院报编辑部出版 明德弘毅 浙内准字(GX)第 001 号 博雅通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 当代大学生培育 建设文化长廊和文化礼堂,打造毕 本报讯 6 月 5 日,学校举办校 求。胡坚特别指出, 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报告会,邀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业典礼文化等;要注重在实践教育 请到了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 中,要正确面对缺乏远大的理想和 中培育学生的价值观;要占领网络 开展网络思想教育。 坚作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坚定的信念,缺乏深入灵魂深处的 阵地, 姚成荣在主持报告会时说,胡 缺乏坚定的政治定力, 缺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 大众情怀, 乏持久的恒心和团队精神等问题。 坚同志的报告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报告。 围绕我们应坚守什么样的核心 和问题意识。在理性认识方面,报 胡坚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 根本的思想是引导如何做人, 当下精 价值观,胡坚详细阐释了个人层面 告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视野开 敬业、 诚信、 友善, 认为 阔,又融会贯通。报告以胡坚的亲 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精神家园的缺失, 意义的爱国、 道德的滑坡, 人文关怀的淡漠和行为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 身经历为素材,结合浙江省践行社 方式的失范等方面的问题。围绕社会 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最根本的问题。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情况,非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教育中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 常接地气,紧密贴近高校实际。 姚成荣指出,从理论学习与认 胡坚强调,高 的重大意义, 我们应坚守什么样的价 德、明辨、笃实的要求, 值观和高校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识角度,报告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 观,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 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的 义核心价值观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从 胡坚认为,价值观是指一个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丰富内涵、 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实践角度,报告有利于我们贯彻落 总评价、 总看法, 包括价值追求和价 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 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重要讲 值标准两部分,具有导向、 规范和动 到所有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 话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力三大功能,呈现出继承性、时代 师考评方法,提倡专业课老师当好 在我校的培育和践行,做好融入这 性、 先进性和根本性四个特点。青年 班主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篇大文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价值观代表着中国未来的价值 入教师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最美师 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大学 培养 生评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报告对于我 观,青年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 正确的价值观对其成长成才极为重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提炼和 们精心设计、谋划推进社会主义核 要,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传承校训和学校精神,奏唱校歌, 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抓手,具有很强 (宣传部) 观教育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要 开展校史教育,展示优秀校友事迹, 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种植梦想 University 收获希望 学校举行 2014’首届毕业林种植仪式 本报讯 “Today we will plant the trees together with our gratitude to this school and our beloved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 6 月 13 日上午,在各部门、学 院的精诚合作、共同协作下,学校在 小和山校区如期举行了“种植梦想 收获希望”2014’首届毕业林种植仪 式。校党委书记姚成荣、党委副书 副院长曹仁 记赵伐、 副院长赵庆荣、 清,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沈 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环宙, 各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以及 2014 届毕业生代表参加了仪式。院 长洪岗主持了仪式。 陈妍 摄 仪式现场,师生情绪高涨。姚成 荣说, “十年树木, 百年育人”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植树和育人之间有着 生,承载着浙外人共同的光荣与梦 让这些树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现 天然的异质同构关系。这是学校成 想。再过几天,你们就要走出校门、 在,我们一起种植梦想,将来,我们 立以来,第一次组织毕业生进行校 走入社会,踏上新的征途, 开始寻求 一起收获希望,回报母校。 友林的种植,在办学历史上,具有深 别样的人生。在此, 我代表学校,衷 在种植过程中,师生们争先恐 远的意义。校友林种植活动是《 “美 心祝愿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愿你们 后、 团结合作、 共同种植, 有的挥动铁 丽浙外”建设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们能够弘 锹, 进行填土, 有的拿起水桶, 给树浇 这也表明,以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扬“明德弘毅、博雅通达”的校训精 水……种植完成后, 师生共同为校友 都会根据顶层设计来实施,校园内 神, “校友林是我们 并合影留念。 一心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同时, 树挂牌, 的每一处景观都要具有育人功能。 希望你们能经常回母校看看,这里 青春的记忆, 是维系我们和母校深厚 希望这片校友林从 5 棵发展到几十 曾经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这里 感情的根” 一位毕业生如是说。 棵、几百棵、 上千棵, 以后, 成为浙江 有我们共同种植的校友林! 据悉,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 外国语学院,乃至浙江外国语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陈亚萍代表 平,打造具有浙外特色的典礼文化,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毕业生用纯正的英语谈了自己的体 营造良好的毕业氛围, 学校将统筹 姚成荣寄语毕业生,2014 年毕 会和感想,我们把对母校和老师的 开展“美丽浙外”2014 届毕业季系 业生是学校改制更名后的首届学 感谢、 祝福和这些桂花树种在一起, 列活动。 (宣传部) 我校辩论队勇夺浙江省大学生辩论赛冠军 (详见二版) 本报讯 6 月 6 日上午,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 心组专门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 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委理 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姚成 荣主持会议。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赵伐作了题为“关于 我校推行书院制的若干思考—— —基于对复旦 大学等高校调研分析”的中心发言,介绍了香 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 大学等学校推行书院制的情况;分析了当下高 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普遍面临的重专业教育、 轻全人教育,重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重形式 教育,轻非形式教育;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和学 生第二课堂;高校学生住校制度没有充分发挥 寄宿制管理的功能等问题。 赵伐提出,我校推行书院制管理的初步设 想, 以小和山校区学生公寓为基础, 按专业相近 和学业学生寝室相对集中的原则, 建立 3—4 个 书院;整合人财物资源,建立书院管理实体;同 时与现有学生管理体系做好相关衔接。 副院长赵庆荣在中心 发言时 说,社会 主 义核心价值观包涵价值取向、价值 目标和价 值 准 则 ,突 显 社会 主 义 制 度 的优 越 性、先 进 性,反映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民道德的基本规 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是理论建设的创新, 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 基础。 赵庆荣认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呈现 出政治思想上的两极性,积极进取和政治淡化 并存;价值观上的双重性,社会本位和个人本 位并存;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服务社会和自 我实现并存;道德选择的矛盾性,道德认知和 道德选择偏离等特点。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环宙在中心发言 中谈了三点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 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对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重在落细、 落小、 落实。张环宙就学校宣传思想 文化工作缺乏系统性、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校宣传思想文化 工作水平等问题谈了四点思考: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浙外精神为主线,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抓好《美丽浙外建设行动计 划》的实施和推进,做好融入和融合;围绕“品牌化、国际 化、集群化”,系统谋划、协同推进,虚功实做,做到计划顶 层化、工作项目化、效果成果化;为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 怀”浙外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的教育引导、宣传舆论、文化 熏陶、实践养成;适应新形势,出台落实“双十”举措实施意 见,着力提升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水平。 姚成荣在总结发言时说,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题,中心发言人都做了精 心准备,呈现出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特点。赵伐副书记结 合校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就如何建设协同育人大平台,进 行了体制机制的建构和创新;赵庆荣副院长以哲学专业为 背景,对大学生价值观作了理性分析思考;张环宙围绕学 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视角,对如何落实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了深入思考。 姚 成荣 认为 ,把握社 会主 义核 心价 值 观 的 实 质是 “德” ,德分为大德、公德和私德,养大德者,方能成大业。 姚成荣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 校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用讲话精神指导学校工作;要扎扎 实实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 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努力提 高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引领能力。 姚成荣指出,近期学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 要着眼于精心谋划、整体设计,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保障, 强化问题导向意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应用人 修炼高尚品格。 才,涵养优雅气质, 姚成荣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 力做好“三德” “五行动”。所谓 “三德” 是指,强责任教育、 守 是指, 在第一课堂开 诚信之德、 明礼仪之德。所谓“五行动” 国学辅修课;抓实践养成教育;涵养校园人文环境;铸造师 德师风;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引领能力,做到融入促深化,浸 润促内化,载体促转化, 机制促固化。 (宣传部) 践 行 核 心 价 值 观 落 实 立 德 树 人 根 本 任 务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 2014 年 6 月 15 日 贺秀蓉 一版编辑:樊朝刚 二版编辑: 学在浙外 教在浙外 家在浙外 本 报 讯 6 月 10 日 , 学 校 举 行 到非常高兴。洪岗祝贺国际学院足球队获 2013-2014 学年留学生结业仪式暨外教年 得我校第一届八人制足球联赛冠军,希望 度总结会。总结会以“家” 为主题,以“感动、 他们珍惜这份难能可贵的异国情谊。 洪岗简要回顾了本学年学校在教育国 感谢、 感激” 为主线,回顾了 2013 年 9 月以 际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向留学生和外教一一 来留学生和外教的在校经历。 “特别荣誉 院长洪岗出席并讲话。洪岗向顺利完 授予了证书。日语外教漥田薰接过 是我人 时动情地说: “在浙外工作的四年, 成学业的留学生表示祝贺,向辛勤工作的 奖” 我的中国梦已经圆满” 。 外教表示感谢。他说, 看到留学生和外教认 生最快乐的时光, “我和你,心连心, 相约在浙外。”一张 真完成学习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抓住一 切机会融入校园生活,体验中国文化,他感 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记录了留学生、外教在 浙外的点点滴滴。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欧亚 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及结对 学生代表,通过视频向所有留学生和外教 表达了衷心感谢和美好祝福。 正在学校访学的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 大学高级教师金娜说,这次活动让她深切 感受到浙外是一个温暖的国际大家庭,回 国后, 她要告诉俄罗斯的大学生,鼓励他们 也到浙外,体验“家”的温暖。 (国际学院 冯烁) 学校开展“美丽浙外”2014 届毕业季系列活动 本报讯 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打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在活动中凝心聚 造具有浙外特色的典礼文化,营造良好的 力,为毕业生营造了幸福的浙外之家。毕业 毕业氛围,学校统筹开展“美丽浙外”2014 生们也将对母校的留念和祝福寄情于活动 届毕业季系列活动。 今年是学校自主招生的第一届本科毕 业生,早在去年 12 月,学校就开始筹备 “美 丽浙外”毕业季系列活动,策划活动共 57 项,全校性活动 12 项,包括“种植希望,收 获梦想” 2014 届毕业生校友林种植、毕业 典礼、书记校长与 2014 届省级优秀毕业生 合影、 “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 毕业季微摄 影微摄像比赛等。各二级学院围绕主题开 展活动共计 45 项:如英文学院“十大考研 中文学院 人物面对面” —毕业生求学沙龙; “师恩铭记、祝福母校”—— —感恩学校、教师 活动;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党员诚信、 廉洁教育;科技学院“母校味道”振思源情 怀系列活动;艺术学院音乐展演和美术作 品展…… 的每一个细节,纷纷表达对母校深厚的情 感,表示将铭记浙外精神,以好的成绩回馈 母校。 (宣传部) 图为学校 造型图 本报讯 6 月 5 日,校第四届职业生 涯规划大赛暨首届 大学生创业大赛精 彩落幕。 比赛中,职业组 和创业组的 17 名选 手分别经过主题陈 述、职业(创业)人物 生涯访谈、职业角色 模 拟 (创 业 角 色 展 示)和评委提问等环 节展示青春梦想。最 终,来自英文学院的 俞 悦 凭 借“ 花 样 年 华,云端绽放”的空姐梦获职业组特等 奖;沈忱以“Kick Fun 儿童英语乐园” 获创业组特等奖。另有 5 名同学分别 获职业组和创业族一等奖。 该项比赛自 4 月下旬启动,共收 到学院推荐参赛作品 104 篇,其中职 业组 77 篇,创业组 27 篇。 (学生处 刘文杰) 放规 飞划 创美 业好 梦人 想生 我校学子主演 省环保公益微电影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语言文化 学院 2012 级学生付莉主演,省环保 厅组织拍摄的环保公益微电影《绿动 青春》 在浙江省暨杭州市纪念“六· 五”世界环境日大会和浙江省环保联 合会成立大会上,作为会议开场环节 进行首映。该作品从创作到拍摄筹备 了大约半年时间,拍摄历时三天,下 一步将报送国家环保部,进行更大范 围的宣传推广。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学子风采 显大气风范 展人文素养 —我校辩论队勇夺浙江省大学生辩论赛冠军 —— 用手机搜索信息;没有固定训练场地,队员 6 月 8 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 的林嘉豪做起了幕后工作。赛前 24 小时的 在内的任何场所的致胜法宝。” 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环保厅、省学联主办 准备,没有队员因为不上场而偷懒休息, 甘 们就找教室,或者干脆在教学楼的过道上 战绩解读: 十年磨一剑, 的浙江省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在杭举行。 当绿叶的他们和比赛队员一起坚持着。困 席地而坐。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头脑风 成功不打无准备之仗 决赛中, 我校辩论队对阵浙江理工大学,引 了,喝罐咖啡提神;饿了,啃几口面包解饥; 暴” ,经常讨论到闭楼被赶出教学楼。辩论 经据典、旁征博引,凭着过硬的辩论素养、 思维短路时,眯眼休息几分钟……凌晨 2: “辩论的魅力不只是赛场上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成功绝非偶然, 队成员高迪说, 扎实的专业知识,严密的思辨能力和“博 30,队员们进行第一次模拟辩论,然后讨论 每一次风采背后都凝聚着辛勤的努力和坚 的‘唇枪舌战’ ,更多的是场下每一次学习 雅”气质征服现场观众和评委,夺得冠军, 问题、 修改完善、 再讨论、 再修改……凌晨 6: 持。为了辩论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讨论的思维碰撞和集思广益。” 校团委 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00, 忙碌了一宿的队员们倒头就睡。仅仅休 统筹安排、多方协调, 辩论队在每一次的备战中同舟共济、 在组织训练中充分发 浙江省大学生辩论赛是浙江省大中学 息了一个小时, 6 月 8 日上午 7:00,队员们 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打造了团队凝心聚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训练打造了团队强 去迎接夺魁之战。 生校园文化节的重要赛事, 每年举行一届, 准时出发, 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个参赛过程 力、 奋力拼搏的战斗精神。 今年共计 33 支本科高校队伍参赛。在校团 —它带 自 2011 年组建辩论队以来,校团委非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赛场直播: 委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 由田义勇副教授、 给学生的不只是一次或多次赛场上的成 常重视辩论队人才的储备,每年都会挑选 舌战群儒 胸有成竹胜在握 周明宝老师、吴宗笋老师组成的导师团从 更多的是能言善辩、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批新人作为候选苗子。热情、求实、 坚持 功, 专业素养、辩论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指 校团委书记毛振华说, “辩论队取得优秀成 有了扎实积累和充足准备,辩论队员 是辩论队选拔人才的要素,不同专业的学 导学生全方位提升辩论素质, 发挥文科型、 们信心满满, 绩,正是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外化表 将对方 生汇集在一起, 在辩论队这个平台交流、学 现场比赛中沉着应对, 学术型特点, 使浙外学子一路过关斩将、突 步步紧逼。 促 比赛一开始,我方就在开场环节 习、攻辩,提高自己,在辩论素养和知识储 现。我们希望多通过这样的活动和平台, 出重围, 历经五个阶段最终勇夺冠军。 提升专业素质和 “谁来打造 备方面迅速成长。 “我们会组织队员围绕校 进学生静心思考,多读书, 以巧妙的方式阐述了主要观点。 ”吴宗笋老师说, “一起 综合能力。” 人居环境” “公众参与其实有限” “公众参与 园热点寻找可辩点, 赛前准备: 一起辩论的日子,队员们收获了知识 需要规范” “制度建设才最关键”短短 4 句 讨论可以开阔他们的思路,提高思维的逻 彻夜奋战 知己知彼备周全 和友谊,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美丽浙 话,高度概括我方“打造美丽人居环境,重 辑性。” “以老带新”在辩论队是一个很好的传 外”的人文精神,其大气的风范、广博的知 6 月 7 日,我校辩论队决战温州大学 在制度建设”的观点,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老辩手” 们的培训、 识也正是“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浙外精神 会历经 辩论队取得胜利,接下来将面临更加紧张 为整场辩论赛定下胜利的基调。赛场上, 承。新人进来, 辩手的自我 “角色定 的最好体现。 (本报记者 郑励 梁周倩) 的时刻—— —网上辩题抽签之后的 24 小时 队员们幽默的言辞、灵敏的思维和默契的 定期组织的话题讨论、 位”和内部的模拟辩论等。此 备战总决赛。 配合征服了全场。 作为反方在抽到辩题“打造美丽人居 当然,取得胜利最重要的还是丰富的 外,邀请赛、观摩赛、学校组织 环境,重在公众参与还是制度建设”之后, 知识储备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比赛现场,队 的辩论赛也为 队员 们提供 了 指导老师在第一时间帮助队员们理清思 员们紧紧抓住“打造美丽人居环境的主体 实战经验。 “人居 是政府、企业、公众,最主要的是政府”和 为提高综合素质,丰富知 路,推荐参考书目、 剖析辩题,通过对 环境” “ 公众参与” “制度建设” 3 个基本概 “公众参与需要制度规范”两条主线展开辩 识结构,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 在陈述和 带领下,常常泡图书馆,通过 念做严密界定,从立论、攻辩、总结等环节 论,对辩题本身的理解非常透切, 精心设计。 攻辩的环节游刃有余。这些与学校的指导 学术期刊网、浙江省图书馆等 另一边, 辩论队的准备工作也争分夺秒 思想是分不开的, “学术型、科学性和知识 寻找丰富的资源,每周两次的 群策群 性才是辩论的根本,技巧很重要, 但仅靠耍 例会是队员们的学习时间,不 地进行着, 33 个辩论队员分工合作、 指导老师田 仅有指导老师 细致 周到的 讲 “备战的 嘴皮子的投机是站不住脚的。” 力, 研读参考资料、 准备辩论陈词。 大部分同学都是不上场的, 大家一起整理资 义勇说, “大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读优秀的 解,还有“老中青”三代队员的 ,辩论队 论著和学术论文, 料,及时找出漏洞、 补充完善资料” 吸取精华,是包括辩论赛 共同讨论。没有无线信号,就 【 2014 年 6 月 15 日 本版编辑:贺秀蓉 】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考研吗?创业吗?大学四年, 你曾为自己预设怎样的目标?又以怎样的行动 去践行那些梦想?毕业季, 浙外学子用自己四年的坚持和努力换来如今满满的 收获。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探寻他们的求职之路, 体悟他们青春梦想的奋斗 精神,一同去分享那份执着、 那种坚持, 和那些努力背后所取得的成绩。 积累与沉淀,成就了这位他人 眼中的“幸 运 儿 ”, “把学到的东西储存着肯定有用 处,实实在在地走好人生道路的每一步, 谈及未来,英文学院的张一帆一脸憧 是收获成功的不二法则。” 憬,走完这段大学生活,她将奔赴美国,攻 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考 为人师表:实践积累出自信 研不是临时兴起的念头,大一起她便定下 目标并付诸实际的努力。了解申请程序、认 被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下 属学 校录 真储备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很庆幸大 取可能只取决于一次入职测试,但为了这 一大二时的努力,那个时候的积累为我后 个结果,我校艺术学院的朱安琪同学努力 来考研打下了基础。”张一帆坦言,兴趣和 坚持是她备考过程中最好的伙伴,对教育 学有浓厚兴趣,哥伦比亚大学又有世界顶 尖的教育研究生院,这些都是她前进的动 力。每天早起晨读,晚上到自习室学习,面 对厚重的参考书和繁复的申请程序,耳边 不时传来同学找好工作的消息,她硬是咬 牙撑着,因为她深知:再坚定,不坚持也是 白搭。回忆起备考经历,张一帆觉得最终的 成功主要还是在于自己一贯的坚持和准 备。考研是一种很好的历练,这段经历教会 她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如何为自己的选 择负责。相比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她的未 来还是个未知数,但她说既然选择读研,就 会尽力做到最好, “未来的重点肯定是努力 进修。能在自己热爱的学科专业上倾注青 了四年。一直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 春,是件无比惬意的事情。” 人,看书练琴已经成为她四年大学生活的 “ 我的大学生活也许并不别样 公务员: 一切学习都是未来发展 一种习惯, 多彩, 但我很享受每天充实的感觉。 ”一日 的储备粮 日积累,时间给了朱安琪丰厚的回馈,相 成功成为宁波市国税局一员的科技学 较于别人紧张的考前准备,朱安琪轻松过 “ 因为平时有积累,准备充足,也更能 院学子林金武在备考那段时间,每天一套 关, 行测必不可少,阅读大量有关书籍也是家 轻松应考。”如今朱安琪即将以一名音乐 “ 当音乐老师 常便饭,实地考察、请教前辈更是频频不 老师的身份步 入教学生涯, 断, “我很早就开始准备行测和申论,辛苦 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职业,未来我希望能 是辛苦, 但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花了大 和孩子们好好相处,引领更多孩子喜欢上 力气准备,但考不考得上尚在未知,林金 音乐。” 中文学院的王璐能在杭州天杭实验学 “ 其实考试也 武在备考时便放宽了心态, 校的招考中脱颖而出,与扎实的基础和充 是考心态,考前我就想着哪怕考不上,备 “我事先了解过面试环节 考过程中也能拓展知识面,学会坚韧—— — 分的准备分不开, 这些对于未来发展都很有帮助。”事实上, 和程序,在实习时就提前练习过。其实面试 林金武这种“准备不只为考试”的心态并 官主要还是考察面试者如何运用专业基础 不是只在备考公务员时才有的,在浙外的 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些恰恰是我的长 学习生涯中,他勤于思考,带着问题去专 处。”课余时间里,王璐很注重在实践中提 研学习, “ 任何知识都是我们前进的储备 高自己,除了学院安排的见习活动,她还积 粮,即便不从事相关专业,但学习方法和 极参与家教、利用家乡便利寻找实习教学 思维方式却是相通的,学到的知识永远有 的机会。“多实践,你在学校中学到的专业 用,更重要的是,积极的学习状态帮助我 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知识也就内化 找到未来的求职方向。”大学四年的努力 成了能力。”作为一名准教师,除了专业学 习与实践,在大学她最爱 做的便是泡在图书馆, “我是学院文学社的成 员,我们社的人都爱泡图 书馆,常去图书馆让我积 累了许多知识,也养成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路 走来,王璐脚踏实地前 行, “ 我想对学弟学妹说, 不必太急着去想未来,一 步一个脚印去走,肚里有 货,才会有用人单位对你 抛下橄榄枝。” 考研:成功源于长久的准备与坚持 我将来工作的推助力。” 创业:小事件中发现大商机 冲上云霄:每一次尝试都 是给自己的机会 考取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 司浙江分公司安全员兼乘务员的白 “意料之外 云天,其就职经历可以用 但又在情理之中” 来概括。起初他只 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投了一份简历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招聘网站,却 惊喜地收到面试回执。安全员兼乘 务员不仅在形象和语言表达上有很 高的要求,还有严格的体能素质选 拔。一直坚持锻炼的白云天为了能 以更好的状态参与面试,在一个月 的准备时间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 跑步四五公里,回到寝室再做俯卧 撑和哑铃等力量训练。除了体能锻 炼,他坚持学习,苦练英语,认真准 备求职的每一个环节。“多亏一直 的学习和锻炼,仅靠一个月的时间 去突击和准备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 空乘专业出生的竞争对手,在 500: 30 的激烈竞争中,白云天凭借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顺利过关。 对于这段跨专业求职的经历,白云 天觉得最重要的是勇于尝试, “我喜 欢这个工作,所以去投了简历,去尝 试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他建议学 弟学 妹们在 未来 的 求职 路 上 要 大 胆, “找工作时,不要没有自信,没有 尝试和努力过你是不知道的。” 对于 未来,工作并不会让他放弃大学所 修的音乐专业, “我同样热爱我的专 业,不抛弃,专业的积累肯定会成为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学生蒋永标的 创业点子来源于新生入学,路途的不 方便让大部分同学选择不带棉被,敏 感的他由此嗅到商机,从日用品入 手,把目标锁定在学生群体中。万事 开头难,找厂家、找合伙人,一路艰辛 走来,最打击他的还是最初同学们对 因此,一开始销路并 他产品的不信任, 没有打开。听意见、做调查、 收集信息 分析……蒋永标在实战中悟出售后是 打开销路的很好方式,于是他在小和 山校区的后街租了一块小地方,专门 负责售后。有了售后保障和良好的口 碑,上门购货的人便多了,销路也就 跟着慢慢打开, “ 刚开始创业肯定很 辛苦,但辛苦是人生的宝贵经历,比 如被拒绝你就会学着怎么去沟通,怎 么去琢磨顾客的心理,每一次经历都 是宝贵的财富。”作为创业人,蒋永 标的“好动”是早现苗头的。在大学 期间他忙于学生会工作、兼职揽活、 实 践 磨 练 ,正 是 不断 的“ 折 腾 ”让 他 找到创业的方向,现阶段他已在杭州 部分高校建立销售站点,并积极和学 校合作, 创业无关乎大小,从小事件中 我的目 发现大商机,一步一步来, 标是以后挤进浙商人物前一 百!” 本报记者:曾文慧 陈 洁茹 陈莹莹 祝子安 陈 倩倩 严瑶 施怡 摄影:汤琪 蒋一涵 【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2014 年 6 月 15 日 贺秀蓉 本版编辑: 几年前, 你带着对大学的憧憬和期待走进浙外,度过那 些青春岁月。这里的每一幢建筑、 每一个角落、 每一丝空气, 都记录着我们的情谊,也见证了我们曾经的迷茫、快乐和成 —这里, 浙外, 永远 长。毕业不是终点,青春永远不会散场—— 是你们的家。 睹物忆青春 —只因情缘故 —— 一枚戒指、一个书包、一张不起眼 友般亲密。学习遇到挫折时,她主动到 承载着 办公室与辅导员谈心,听老师耐心的 的随手画……一定有一样物品, 你的青葱岁月,记录了那些年我们一同 开导和鼓励;生活上有了大大小小的 经历的美好。 要离开了, 心中满满的全是不舍。站在 我们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毕业的第一届 大学的尾巴,回望那些一起疯狂的岁月,有 学生,我们将是第一批代表浙外的人出去 太多的话想要说。 就业,我骄傲! —10 涉外文秘 任巧儿 —— 浙外,你是我一生的情结。再过二十 年,我还会再来看你,相信到时的你依然 母校浙外: 感谢您栽培我,让我能在你 年轻。 的怀抱中健康成长,我希望以后能做一个 —— 大写的人, 不枉费您的谆谆教导。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练文静 —— —10 音乐学 黄菁菁 时间的手,推着我,走过美好的四年, 推着我走向生活。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所有关心我的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牟珊珊 人和我关心的人说声谢谢, 谢谢你们,有你 们给我力量, 我才更有动力,变得更好。 —— —11 会计 胡燕莉 大学的校园生活让我无比怀念和感 动。感谢母校给予我宝贵的点滴,我 一定将它作为最美好的回忆沉淀 在心底。 —— 装潢艺术设计 黄玲艳 —11 —— —题记 友情:一张票根 一段回忆 这张五月天演唱会的 票根已经躺在课桌抽屉 里两年了,如今,大四的 张茜茹即 将挥手 告别 大学的校园。 清楚地记得那天 晚上,她们举着海报 挤在人海里去看演 唱会的场景。偌大的 场馆,她们拉着手随 着韵律一同挥舞着 荧光棒,欢快的音乐 在场馆回荡, 她们扯着 嗓子一起高呼,一起呐 喊,一起欢笑。现在,即 将离开校园的张茜茹心 中满是不舍,她会好好保 存着这张票根,因为这是她 们一起追星一起疯狂的共同 经历, 也是她们一起成长一起奋 斗的友谊见证。 也许以后还有机会 去看演唱会, 但这段疯狂的经历永远 是她青春时光里最美好的回忆。 遗憾宿舍集体去爬小 和山时没有拍下照片留作 纪念,也遗憾这些年没有 那么拼命地学习,没有多 去几次图书馆。但是也有 很多难忘的人,有很多值 得怀念的故事。 —— 商务英语 叶素芬 —10 爱情: 一个约定 一生承诺 周文栋永远也不会忘记初次见面 时她明亮的眼睛和灿烂的笑容。第一次 相识是在一次登山的活动中,她小小的 身躯背着大大的包, 虽然落在最后, 却仍 坚定地一步一步往下走, 偶尔讲个笑话, 麻烦,她也会去办公室找辅导员 打趣几句, 惹得大家哈哈笑。本是枯燥无 倾诉,听取辅导员的意见,和辅导员商 量解决办法。 趣的下山路, 因为她而变得活泼生动。 如今的她即将踏出浙外,开始她新 在一起没有浮夸的场景,唯有两颗 的旅程, 她与辅导员之间的情谊将永远 相互吸引的真心。大学的时光, 两个人 相互支持鼓励,一起约定努力方向,一 保存,大学的成长,离不开那个一直陪 起结伴图书馆,一起奋斗拼搏……在周 伴着的朋友般亲密的老师。 文栋的心里, 我爱你不是花前月下的青 驴友情: 一个相机 一场旅行 春消磨, 而是结伴复习的相互鼓励和前 进路上的携手相伴。 相机是施贤峰大学生活不可缺少 不知不觉就过了两年, 两人并没有 的陪伴。带着它,施贤峰走过祖国的大 周文栋相信, 陪伴, 江南北, 放开互相握住的手, 记录下青春路上的每一丝回忆 是最长情的告白。毕业季不再是分手 与柔情。旅行带给他的意义,不仅仅是 季,他想对她说: “未来的路也许不好 饱览山水、体验人情,更是不断的成长 走,但我会好好努力,我们携手一起 与收获。召集各方伙伴培养了他的组织 走。” 毕业季, 请你们坚定一直走下去, 能力,应对旅途中各种突发的状况塑造 祝福长久。 了他处变不惊、沉稳冷静的性格。 “那时候,我组织了很多朋友一起 师生情:一次争吵 一份信任 去厦门,他们之前互不认识,通过旅行 与辅导员的结缘是从那一次争吵 大家熟络起来。我用相机记录痕迹,记 开始的。身为学生会干部,她主要负责 录大家一起欢笑、一起玩耍的时光。我 寝室的各项事务, 工作认真负责的她让 们一路随性而游,毫无拘束。海边的确 辅导员很是放心, 常常把各项事务交予 很美,但我相机里记录更多的是属于我 她处理。许是学习的压力逐渐变大,许 和伙伴们美好的旅行时光。”旅行的风 是生活琐事影响了心情,在有一天辅导 景,其实是在路上的,叫上志同道合的 员找她的时候她忍不住脱口而出: “ 这 朋友,一起行走,一起说话,一起看路旁 些事别找我!”原以为身为学生的她对 的街景。那些一起远行的时光,是施贤 辅导员这样无礼,辅导员会很生气,可 峰大学生活最美好的回忆。 本报记者:梁周倩 方雅莹 王丽君 没想到辅导员并没有,而是在事后找到 她并耐心地询问了原由,关心她的情 王洁莹 方雨晴 项玲霞 摄影:陈倩倩 戴恬恬 陈妍 吴艳焰 绪,曹米娜心中满满的全是感动。也是 从那时起,她与辅导员的关系变得如朋 王珏杰 丁敏 本报编委会主任:赵 伐 副主任:张环宙 主编:董红亚 编辑:贺秀蓉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English is learned by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China at an early age. Generally speaking, English education comes in various forms with the aim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towards learning English and thus improve their English mastery as a whole. Without a single shred of doubt, English teaching stands conspicuously significant among others. If an English class is solely about the drab facts of grammar, students will surely lose interest and might even harbor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To crown it all, the long-standing monotonous,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mode as well as the exam-oriented social environment place students in an inactive position, causing them to los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depriving them of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rendering them poor creatures with a barren field of mind. In an attempt to better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real situation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I did an internship in Liuxia Primary School, starting from the early September to the late November. Having spent about 10 weeks in this primary school as an intern teacher, I am now able to learn much from the new role of a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 and draw 樊朝刚 some beneficial lessons from my experience of internship. First and foremost, a thorough exposure to English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if the students are to master the language through and through. Nevertheless, this also begs the question as to how one can obtain a large amount of exposure. Exposure is also known as immersion, which means to let the students immerse in an authentic English environment. Such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consists of several dimensions. To start with, a select of highly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ff with immaculate pronunciation are needed for the students to get the hang of the right pronunciation of the English words. Moreover, learning materials should be suited to interest, or at least relate to them. Teachers should create certain situations for teaching, be flexible about their teaching contents, and give students the initiative to voice their thoughts. Furthermore, teachers are supposed to give timely feedbacks to students, encourage communication from both sides, producing a virtuous circl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both parties. As I reckon, education i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one that not only requires teachers’ active involvement and commitment, but also students’full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process is as pleasant as it is painstaking. Be that as it may, I shall strive unremittingly to make a passionate imparter of English knowledge. (2014 届毕业生 陈余) E-mail:ybbjb@z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