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

Hopeless(绝望)17 页 805.313 KB下载文档
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
当前文档共1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3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示材料.pdf

提名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内容 一、 项目名称: “双碳”电力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转型决策技术及应用 二、 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一)提名者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二)提名意见 项目围绕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短期优化调度促消纳,长期 投资规划促转型,市场博弈分析防风险”的研究主线,解决我国电力 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与安全供应矛盾突出、长期规划与微观运行脱节严 重的问题,主要揭示电-热-交通系统多时空尺度互动运行规律,突破 多能系统全局优化方法,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承载能力;构建内嵌多 能系统逐省逐时运行的投资规划模型及高效求解算法,提出国-网-省 联动电力能源系统转型高精度路线图;针对碳中和转型与电力市场化 改革同步推进,能源安全供应受气候波动、市场价格与能源供需复杂 关联影响的难题,揭示可再生能源基地发电量年际变化与海洋气候系 统年际涛动的关联规律、现货市场各类机组盈利能力随可再生能源比 例上升而下降的“Missing Money”现象,提出 “长效容量机制、 年度指数合约、现货市场力监控”的电力市场风险防控体系设计。 依托项目理论研究成果开展信息集成和应用,构建了“规划运行 一体、国-网-省三级协调、系统-政策耦合”的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 型规划模型,提出可嵌入规划模型的省级逐时运行优化建模,解决巨 系统运行规划一体求解混合整数规划“组合爆炸”的难题,通过不少 于 60 个情景分析优化,构建江西省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高精度 路线图,显著提升了江西省电力能源系统规划和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成果应用于江西等 9 个省级电力市场、华中电网等 2 个区域电 力市场设计。团队担任江西等 3 个省级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委员(唯 一高校代表),获批我国目前唯一电力市场三方监管的政府授权,影 响市场交易额超过 2000 亿人民币,有效提升了我国电力市场风险防 控能力。 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 15 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40 篇。项 目的成功实施,为江西乃至全国可再生能源消纳、碳中和转型路径设 计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做出重要贡献。 提名该项目 2023 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 项目简介: 项目紧密围绕国家电力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碳中和转型路径顶层 设计、电力市场及政策机制改革重大需求与核心挑战,通过“数据驱 动-数字孪生-集成优化-实证分析”的贯穿式研究范式、针对“优化调 度促消纳,投资规划促转型,风险防范保安全”等一系列核心基础问 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面对我国风电并网消纳的难题,项目提出“大能源”系统综合运 行优化的模型框架,建立理论模型与优化方法,首次揭示了电动汽车 不同车辆类型/充电方式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环境影响的巨大差异, 并且显著提升了热电机组运行灵活性。项目成果发挥电力-热力-电气 交通系统互动关系,能够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项目融合高维真实数据,构建了国家级电力能源系统转型数字孪 生平台,首次提出了国-网-省联动、投资运行耦合的电力能源系统转 型规划模型,突破了巨系统加速优化算法,形成了我国首个电力能源 系统碳中和转型高精度路线图,将为百万亿规模投资规划提供量化支 撑。 项目考虑碳中和转型进程中气候波动、市场价格与能源供需多维 风险因素相互作用,重构了我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基地过去四十年小时 级出力波动,首次揭示了可再生能源年际出力变化与气候系统长周期 波动的关联关系,项目构建了“长效容量机制、年度指数合约、现货 市场力监控”的电力市场风险防控体系,将有效保障碳中和转型中电 力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政府及国网公司系列科技项目资助下,团队历时 7 年,以“双 碳”电力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转型决策技术及应用重大需求为导向,开 展了多元主体多时间尺度平衡优化技术研究、国-网-省联动的低碳转 型规划技术研究、气候-市场双重风险预警技术研究,主要创新如下: 1)建立基于扩展凸组合方法的热电机组统一化调度模型,详细 刻画电热出力耦合、启停与爬坡约束;建立考虑动态热耗散速率的线 性化热网储热控制模型;进而系统地建立各供能主体、区域供热平衡 以及室内温度响应模型,实现电、热系统的集成调度与规划,提出电 锅炉、热网储热与热电机组协调运行的风电消纳解决方案,可降低弃 风率 15%以上。 2)融合多维真实数据,构建首个全国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 数字孪生平台。提出全国年度投资规划与逐省 8760 小时运行模拟耦 合的巨系统优化模型,实现各省电源结构、储能配置、跨省区输电拓 扑,与分省发电调度的协同优化,首次在投资规划模型中引入小时级 波动平衡、备用与火电全灵活性约束,保障碳中和转型规划的可行性、 经济性与安全性。 3)数据驱动的气候-能源风险分析:重构了中国、印度等国家主 要风电富集区域在过去四十年的小时级出力波动,提取不同时间尺度、 不同区域的出力波动特征,首次揭示了我国风电供电潜力随气候变化 减弱的特性;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气候系统模拟,建立了风电出力波动 和主要海洋波动先导指标的关联关系,形成了基于气候系统波动的风 电波动预警指数,该指数对风电年际波动的解释效果高达 94%,可 有效预警气候能源供应与市场风险。 项目开发的大规模电力系统低碳规划与运行平台,通过了第三方 机构检测,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近三年,仅在江西省成果转 化及销售总额超 1 亿元,节支总额 8 亿元,全国累计成果转化及销售 总额超 7.5 亿元。 四、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 权(标 准)类 别 知识产权 国家 授权号 (标准) (地 (标准 具体名称 区) 编号) 发明专 利 房屋电热 负荷需求 响应模型 的建模方 法及装置 发明专 利 一种大型 海上风电 集群风机 排布优化 方法及系 统 发明专 利 一种风电 光伏系统 运行模型 的建立方 法和装置 发明专 利 一种海上 风电场风 机优化排 布方法及 系统 发明专 利 一种火电 储能联合 调频磨损 的量化方 法 发明专 利 一种基于 自适应模 型控制预 测的抽水 蓄 发明专 利 一种面向 调频市场 的热电机 授权 (标准 发布) 日期 证书编 号(标 权利人(标 准批准 准起草单 发布部 位) 发明专 发明人(标准 利(标 起草人) 准)有 效状态 门) 中国 ZL2022 107777 65.0 202209-30 549189 5 华中科技大 学;国网内蒙 古东部电力 有限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 院 中国 ZL2021 115765 48.7 202203-08 498274 2 华中科技大 学 陈新宇;韩京 佐;郭昕扬;文 劲宇 有效 中国 ZL2021 102869 29.5 202201-07 488403 1 华中科技大 学 陈新宇; 金天昱;陈霞; 文劲宇;聂志 聪 有效 中国 ZL2022 115915 24.3 202305-23 497185 2 中广核风电 有限公司;华 中科技大学 马驰;刘 震卿 有效 中国 ZL2021 103068 11.4 202209-20 546142 4 华中科技大 学 陈新宇; 徐昕;杨祺宇; 文劲宇 有效 陈新宇;潘弘 宇;金天昱;文 劲宇;陈璐;张 星宇;曹阳 有效 陈新宇; 金天昱;文劲 宇;尚国政;郑 有效 中国 ZL2022 107777 14.8 202209-30 548948 0 华中科技大 学;国网内蒙 古东部电力 有限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 院 中国 ZL2022 107884 01.2 202209-27 548005 4 华中科技大 学;国网内蒙 古东部电力 华中科技大 学;国网内蒙 古东部电力有 限公司电力科 学研究院 有效 组电力输 出控制方 法及系统 发明专 利 一种热电 联产机组 模型的建 模方法及 装置 发明专 利 一种实时 电力市场 出清模型 的建立方 法和装置 发明专 利 一种实时 电力市场 下线路动 态定容的 方法、装 置和系统 发明专 利 一种水电 站机组扩 机的容量 选取方法 发明专 利 基于逆变 器熄弧角 附加控制 策略的直 流控制方 法及装置 发明专 利 直流输电 系统的换 流母线临 界故障位 置计算方 法及装置 发明专 利 一种基于 多源数据 选取典型 负荷特性 变电站的 方法 有限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 院 中国 中国 ZL2021 103009 79.4 ZL2022 107776 39.5 202203-18 202209-27 婷婷;曹阳 500312 9 华中科技大 学 陈新宇; 金天昱;陈霞; 文劲宇;潘弘 宇 548144 5 华中科技大 学;国网内蒙 古东部电力 有限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 院 陈新宇;潘弘 宇;金天昱;文 劲宇;尚国政; 安义岩;曹阳 有效 陈新宇;潘弘 宇;金天昱;文 劲宇;聂元弘 有效 有效 中国 ZL2022 105688 35.1 202207-29 534469 7 华中科技大 学;国网安徽 省电力有限 公司经济技 术研究院 中国 ZL2022 103167 53.8 202207-22 532772 8 华中科技大 学 陈新宇;杨祺 宇;郭昕扬;文 劲宇 有效 487636 3 国网江西省 电力有限公 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国家 电网有限公 司 舒展;谌艳红; 康兵;陈波;段 志远;程思萌; 陶翔;汪硕承; 闵泽莺 有效 487636 4 国网江西省 电力有限公 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国家 电网有限公 司 舒展;谌艳红; 康兵;陈波;段 志远;程思萌; 陶翔;汪硕承; 闵泽莺 有效 427688 3 国网江西省 电力有限公 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国家 电网有限公 司;南昌工程 学院 舒展;谌艳红; 丁贵立;陈波; 段志远;康兵; 程思萌;陶翔; 汪硕承;闵泽 莺 有效 中国 中国 中国 ZL2021 110024 37.5 ZL2021 110025 30.6 ZL2020 108225 59.8 202112-31 202112-31 202103-02 发明专 利 一种配电 网负荷建 模中感应 电机模型 参数确定 方法 软件著 作 智慧能效 大数据平 台 中国 ZL2020 111185 58.1 中国 软著登 字第 116187 50号 202107-02 452468 2 国网江西省 电力有限公 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国家 电网有限公 司;南昌工程 学院 202303-18 2023SR 103157 7 北京东方金 信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舒展;谌艳红; 丁贵立;陈波; 段志远;康兵; 程思萌;陶翔; 汪硕承;闵泽 莺 有效 王伟哲;陈新 宇;吴添;舒 展;舒元超;李 升健;熊剑亮 有效 五、 论文专著目录 序 论文(专著) 年卷页码 号 名称/刊名/作者 (年卷页) 1 Charging station layout plann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power system flexibility requirements 2 3 A rural heat load direct control model for wind power integration in China Analysis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 Central China under the "double carbon" strategy 2023,9 2012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卷:8 页:361-373 增刊:8 发表 时间 (年 月 日) 通讯作者 (含共 同) 2023 Chen Xinyu, Han Jingzuo, Peng Tianduo 2012 2022 Chen Xinyu Guo Xinyang; Han Jingzuo 第一 作者 (含 共 同) 国内作者 Ziyue Jiang Yetong Li, Jianliang Xiong, Zhan Shu Chen Xinyu Chen Xinyu, Xia Qing, Kang Chongqing ,Teng Xiaobi 1 EI Yu, Xiao wei Yu Xiaowei, Wang Bin, Wang Wei, Guo Xinyang, Han Jingzuo, Chen Xinyu 4 SCI 他引 总次 数 检索 数据 库 SCI 4 5 Balance of Power: Toward a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nergy Systems in China Changing carbon content of Chinese coal and implications for emissions of CO2 6 Committed CO2 emissions of China's coal-fired power generators from 1993 to 2013 7 Contribution of China's online car-hailing services to its 2050 carbon target: Energy consumption vol. 11, no. 5, pp. 56-64, 卷:194 页:150-157 卷:104 页:295-302 卷:160 2013 2018 2017 2022 Yang Qing Wang Haikun Tang Xiao Kang Chon gqi Kang Chongqing, Chen Xinyu, Xu Qianyao, Ren Dongming, Huang Yuehui, Xia Qing, Wang Weisheng, Jiang Changmin, Liang Ji, Xin Jianbo, Chen Xu, Peng Bo, Men Kun, Chen Zheng, Jin Xiaoming, Li Hui, Huang Junhui 58 SCI Chen Xinyu Chen Xinyu, Huang Junling, Yang Qing, Shi Dongbo, 8 SCI Jiang Suqin Jiang Suqin, Chen Zun, Shan Li, Chen Xinyu, Wang Haikun 17 SCI Wu Tian Wu Tian, Wang Shouyang, Wang Lining, 7 SCI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GCAM-SE model 8 Deep decarbonization of the Indian economy: 2050 prospects for wind, solar, and green hydrogen 9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 energy use and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evaluation model for China's online car hailing services 10 11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feasibility of using power-to-hydrogen technology under higher wind penetration in China Evaluating low-carbon effects of demand response from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Tang Xiao 卷:25 期:6 卷:154 页:298-307 卷:173 页:569-580 2012 3RD IEEE PES INNOVATIV E SMART GRID TECHNOLO GIES EUROPE (ISGT EUROPE) 2022 2018 2021 2012 Lin Haiyang Wu Tian Chen Xinyu Zhou Tianrui Song Shaoji e Song Shaojie, Lin Haiyang, Yang Xi, Chen Shi, Lu Xi, Lu Tianguang, Chen Xinyu, 3 SCI Xu Ming Wu Tian, Shen Qu, Xu Ming, Peng Tianduo, Ou Xunmin 50 SCI Lin Haiya ng Lin Haiyang, Wu Qiuwei, Chen Xinyu, Yang Xi, Guo Xinyang, Lv Jiajun, Lu, Tianguang, Song Shaojie, 29 SCI Zhou Tianr ui Zhou Tianrui, Kang Chongqing, Chen Xinyu, Wu Yue, Xin Jianbo 0 EI 12 13 Impacts of fleet types and charging mod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on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penetrations of wind power Improved Ramping and Reserve Modeling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i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for Better Renewable Integration 卷:3 期:5 页:413-421 vol. 13, no. 2, pp. 683692 14 Increasing the Flexibility of Combined Heat , Power for Wind Power Integration in China: Modeling , Implications vol. 30, no. 4, pp. 18481857 15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for Higher Wind Penetration in China: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Impacts vol. 33, no. 2, pp. 13091319 16 Life cycl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 bike sharing in China: Production, operation, and recycling 卷:162 2018 2022 2015 Chen Xinyu Chen Xinyu Kang Chongqin g 2018 2020 Wu Tian Chen Xinyu Chen Xinyu, Zhang Hongcai, Xu Zhiwei, Lv Jiajun 70 SCI Jin Tiany u Jin Tianyu, Chen Xinyu, Wen Jinyu, Wu Qiuwei, Bai Linquan, Liu Yifeng, Cao Yang 4 SCI Chen Xinyu Chen Xinyu, Kang Chongqing, Xia Qing, Bai Jianhua, Liu Chun, Sun Rongfu, Wang Weizhou, Li Hui 437 SCI Chen Xinyu Chen Xinyu, Kang Chongqing 41 SCI Chen Jingru i Chen Jingrui, Zhou Dan, Zhao Yue, Wu Bohong, Wu Tian 44 SCI 17 Modeling formulation and validation for accelerated simulation and flexibility assessment on large scale power systems under higher renewable penetrations 18 Offshore wind:An opportunity for costcompetitive decarbonization of China's energy economy 19 Opportunity for Offshore Wind to Reduce Future Demand for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with Consequent Savings in Emissions of CO2 20 Optimal policy design for photovoltaic power industry with positive externality in China 21 Pathway toward carbon-neutral electrical systems in China by mid-century with negative CO2 abatement costs informed by highresolution modeling 22 Real-Time Power Market Clearing Model with Improved Network Constraints Considering PTDF Correction and FastCalculated Dynamic Line Rating 卷:237 页:145-154 卷:6 期:8 卷:48 期:24 页:1476414771 卷:115 页:22-30 卷:5 期:10 页:27152741 卷:59 期:2 页:21302139 Han Xingning, Chen Xinyu, Liao Shiwu, Wen Jinyu 21 SCI 2020 Chen Xinyu, 38 SCI 2015 Lu Xi Lu Xi, Chen Xinyu, Kang Chongqing 14 SCI Wu Tian Wu Tian, Zhou Wei, Yan Xiaoyu, Ou Xunmin 6 SCI Chen Xinyu Chen Xinyu, Liu Yaxing, Wang Qin, Lv Jiajun, Wen Jinyu, Chen Xia, Kang Chongqing, Cheng Shijie, 58 SCI Pan Hong yu Pan Hongyu, Chen Xinyu, Jin Tianyu, Bai Yang, Chen Zhongfei, Wen Jinyu, 1 SCI 2019 2016 2021 2023 Chen Xinyu, Wen Jinyu McElroy, Michael B Ou Xunmin Chen Xinyu, Wen Jinyu Chen Xinyu Han Xingn ing Wu Qiuwei 23 Setting up charging electric stations within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in current China_ Gaming of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ies 24 Wind-generated Electricity in China: Decreasing Potential,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Association with Changing Climate 25 关于能源转型分析的 评述__(二)不确定性 及其应对 26 关于能源转型分析的 评述__(一)转型要素 及研究范式 2018,42(09): 1-15. 27 极值负荷及其出现时 刻的概率化预测 2011,31(22): 64-72. 28 考虑热网约束的电热 能源集成系统运行优 化及其风电消纳效益 分析 29 适应中国电力现货市 场发展的容量补偿机 制初探 30 Estimation of realworld fuel consumption rate of light-duty vehicles 卷:77 页:216-226 卷:7 2018,42(10): 1-12. 2015,35(14): 3596-3604. 2021,45(06): 52-61. 2021; 14(23):7915. Wu Tian, Ma Lin, Mao Zhonggen, Ou Xunmin 25 SCI Chen Xinyu 32 SCI 舒印 彪 舒印彪,薛 禹胜,蔡斌, 凌文,韩建 国,陈新宇 46 EI 2018 舒印 彪 舒印彪,薛 禹胜,蔡斌, 凌文,韩建 国,陈新宇 121 EI 2011 陈新 宇 陈新宇, 康 重庆, 陈敏 杰 27 EI 顾泽 鹏 顾泽鹏, 康 重庆, 陈新 宇, 白建 华, 程路 295 EI 2021 王一 王一, 朱 涛, 张玉 欣,卢恩, 陈新宇,文 劲宇 26 EI 2021 Isabel la Yunfe Isabella Yunfei Zeng, Tan Shiqi, 7 SCI 2015 Ou Xunmin 2017 McElroy, Michael B 2018 2015 Xiong Jianliang Wu Tian i Zeng based on the records reported by vehicle owners 31 Life-cycle private cost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in the current Chinese market 32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for business computing 33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network externality in pricing mechanism of online car hailing platform 2013, 55: 501-510. 2018, 275: 1150-1159. 2020, 219: 275-283. 34 Impact factors of the real-world fuel consumption rate of light duty vehicles in China 2020, 190: 116388. 35 Multilayer perceptron method to estimate real-world fuel consumption rate of light duty vehicles 卷:7 页:6339563402 36 Effect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improving firm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hinese new energy vehicle firms 卷:215 页:600-610 2013 2018 2020 2020 2019 2019 Xiong Jianliang, Ding Xuesong, Li Yawen, Tian Wu Ou Xunmin Lin Chen gtao Lin Chengtao, Wu Tian, Ou Xunmin, Zhang Qian, Zhang Xu, Zhang Xiliang Tian Wu Li Yawe n Li Yawen, Jiang Weifeng, Wu Tian 77 SCI Wu Tian Wu Tian, Tian Xin, Wang Shouyang, Hua Guowei 81 SCI Wu Tian Wu Tian, Han Xiao, Ou Xunmin, Sun Hongbo, Zhang Xiong 28 SCI Wu Tian Li Yawen, Zhou Nan, Zhao Yue, Wu Tian 37 SCI Wu Tian Li Yawen, Zeng Bohan, Wu Tian, Hao Han 41 SCI Hua Guowei Ou Xunmin Li Yawen Li Yawen 81 SCI 37 Interprovincial trad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n air quality in China 38 How vehicle market is segmented and influenced by subsidy policy: A theoretical study 39 Taxi-hailing platforms: Inform or Assign drivers? 40 How hyperbolic discounting preference affects Chinese consumers’ consumption choice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electric vehicles 卷:142 页:204-214 卷:118 页:776-782 卷:142 页:197-212 卷:97 页:400-413 2019 2018 2020 2016 Zeng Bohan Wu Tian Zeng Bohan, Wu Tian, Guo Xiaoxian Chen Xiao Wu Tian, Zheng Rui Chen Xiao, Wu Tian, Zheng Rui, Guo Xiaoxian 17 SCI Sun Luoyi Hua Guow ei Sun Luoyi, Hua Guowei, Wu Tian 12 SCI Tian Xin Wu Tian, Shang Zhe, Tian Xin, Wang Shouyang 11 SCI Wu Tian 20 SCI 六、 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陈新宇 排名 1 行政职务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 程学院电力工程系副主任 工作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技术职称 教授 完成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负责人,组织产学研用攻关团队进行“双碳”电力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转型决策新技 术及平台研发、试点验证和推广应用。负责制定总体技术路线,提出了“短期优化调度促消 纳,长期投资规划促转型,市场博弈分析防风险”的研究主线,系统解决我国电力能源系统 低碳转型与安全供应矛盾突出、长期规划与微观运行脱节严重的问题,对主要创新点 1、2、 3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吴添 排名 2 行政职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 研究生工作组副组长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完成单位 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总体技术方案设计。承担可再生能源基地发电量年际变化与 海洋气候系统年际涛动的关联规律研究,提出“长效容量机制、年度指数合约、现货市场力 监控”的电力市场风险防控体系设计。对主要创新点 2、3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舒展 排名 3 行政职务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中心五级 职员 工作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技术职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完成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大能源”系统综合运行优化的模型框架,建立理论模型与 优化方法,共同开发全国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各省电源结构、储能 配置、跨省区输电拓扑,与分省发电调度的协同优化。对主要创新点 1、2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李升健 排名 4 行政职务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中心主任 工作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技术职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完成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考虑动态热耗散速率的线性化热网储热控制模型,参与了提出电 锅炉、热网储热与热电机组协调运行的风电消纳解决方案制定,主导了基于扩展凸组合方法 的热电机组统一化调度模型构建。对主要创新点 1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卢志学 排名 5 行政职务 党委书记、副院长 工作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完成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成员,承担了全国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数字孪生平台开发,共同设计了巨 系统加速优化算法,负责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高精度路线图制定。对主要创新点 2 作出 实质性贡献。 姓名 熊剑亮 排名 6 行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技术职称 博士研究生 完成单位 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成员,提出电动汽车不同车辆类型/充电方式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环境影响机 制,参与了基于自学习优化模型的定制化居民需求响应预测,参与了能源系统综合运行优化 的模型框架构建,推动电力能源系统转型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对主要创新点 1 作出实质性贡 献。 姓名 叶钟海 排名 7 行政职务 调控中心副总工程师 工作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完成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考虑碳中和转型进程中气候波动、市场价格与能源供需多维风险 因素相互作用机理,主要负责电力市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对主要创新点 3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丁贵立 排名 8 行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南昌工程学院 技术职称 讲师 完成单位 南昌工程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成员,参与“大能源”系统综合运行优化的模型框架构建,理论模型与优化方 法研究。对主要创新点 1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何振远 排名 9 行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技术职称 硕士研究生 完成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级电力能源系统转型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参与电力能源系统 碳中和转型高精度路线图研究。对主要创新点 2、3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杨峰 排名 10 行政职务 调控中心调控处处长 工作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完成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可嵌入规划模型的省级逐时运行优化建模方法,参与江西省电力 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高精度路线图制定。对主要创新点 2 作出贡献。 姓名 韩京佐 排名 11 行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技术职称 博士研究生 完成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成员,参与提出了国-网-省联动、投资运行耦合的电力能源系统转型规划模型,共 同突破了巨系统加速优化算法,共同参与电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高精度路线图,对主要创 新点 2 作出贡献。 姓名 舒元超 排名 12 行政职务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 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浙江大学 技术职称 教授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成员,参与考虑碳中和转型进程中气候波动、市场价格与能源供需多维风险因素相 互作用机理研究,参与构建了构建了“长效容量机制、年度指数合约、现货市场力监控”的 电力市场风险防控体系,对主要创新点 3 作出实质性贡献。 姓名 刘畅 排名 13 行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技术职称 硕士研究生 完成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成员,参与了国-网-省联动、投资运行耦合的电力能源系统转型规划模型构建,并 参与巨系统加速优化算法设计,对主要创新点 2 作出贡献。 姓名 余侃胜 排名 14 行政职务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中心副主 任 工作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完成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成员,参与了国家级电力能源系统转型数字孪生平台开发,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电 力能源系统碳中和转型高精度路线图,对主要创新点 2 作出贡献。 姓名 赵伟哲 排名 15 行政职务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中心新能 源室主管 工作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完成单位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性创造贡献: 项目成员,参与重构了我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基地过去四十年小时级出力波动情境,共同 揭示了可再生能源年际出力变化与气候系统长周期波动的关联关系,对主要创新点 3 作出贡 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