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2022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部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活动指南.pdf
2022 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部分)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 指 南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编 2022 年 3 月 目 录 一、参与条件 .................................................................... 1 二、课例制作要求 ............................................................ 1 (一)教学设计 ......................................................... 1 1.教学基本信息 .................................................. 1 2.学习目标 .......................................................... 1 3.学习重点与难点............................................... 1 4.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 2 5.学习评价 .......................................................... 2 6.教学反思 .......................................................... 2 (二)课堂实录 ......................................................... 2 (三)教学课件 ......................................................... 3 (四)相关资源(可选) .......................................... 3 三、课例上传要求 ............................................................ 3 (一)课例上传时间 ................................................. 3 (二)课例上传渠道与步骤 ...................................... 3 1.国家/地方平台账号注册 ................................. 4 2.进入项目平台 .................................................. 8 3.选择上传节点 ................................................ 13 4.上传课例资源 ................................................ 14 5.提交上传课例 ................................................ 20 四、课例遴选与交流展示............................................... 23 五、咨询与服务 .............................................................. 24 一、参与条件 所有“央馆人工智能课程” (小学版、初中版或高中版) 应用学校,使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授课的教师,均可自 愿参加。 二、课例制作要求 授课教师按要求制作教学课例,每堂课例包含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教学课件和相关资源(可选) ,具体要求如下: (一)教学设计 以 word 文本形式提交。教学设计的撰写包括教学基本 信息、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学习评价、教学反思六个部分。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基本信息从教材、课题与课型三方面描述。教材仅 限于中央电化教育馆编写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教材 (小学版、初中版或高中版)。课题指本课的课名,以“节标 题+课时序号”命名,如“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第 1 课时)” 。 课型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课的分类基点,划分为:新 知学习课、原理探究课、综合应用课、其他。 2.学习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综合描述,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 格和关键能力。文字表述应以学生为主语,可落实、可检测, 层次上不用再分小标题,逐条表述即可。 3.学习重点与难点 描述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并作简要分析。 1 4.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和详细过程。首先描述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后提供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 最后再依据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具体描述每个环节的活动 步骤以及设计意图。本学科应渗透“体验式学习为主”理念, 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避免过多 讲授。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 顺序,可使用框图和箭头的形式进行表述。 5.学习评价 描述课堂学习评价的方法与评价工具。学习评价应紧密 围绕学习目标。 6.教学反思 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经验,分析亮点和创新之 处。可通过专家评语、学生反馈、教师个人反思等体现。 (二)课堂实录 以 mpg-4 视频文件形式提交。课堂实录要展现案例中教 师完整的教学过程,同时要在适当的时候插入学生的课堂活 动。建议教师做好课堂实录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 在适当环节插入使用到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含教材、配套 资源、支持服务系统),展示所用的软硬件或实验室环境, 并保证画面清晰可见。具体要求如下: 1.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 5 秒。内容 包括:教材、课题、年级、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 2. 课堂实录原片分辨率至少为标清,鼓励采用高清格式, 视频数据小于 1G,时长不少于 30 分钟。 2 (三)教学课件 以演示文稿形式(.ppt 或.pptx 格式)提交,数据量小 于 100M。 (四)相关资源(可选) 以压缩文件形式(.zip 或.rar 格式)提交。压缩文件内 含支持课堂教学活动和解决教学问题所用的学习任务单、音 视频素材等其他资源(或资源链接) 。 三、课例上传要求 (一)课例上传时间 授课教师于 2022 年 4 月 1 日 0:00—10 月 15 日 24:00 间,将课例上传至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部 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以下简称“课 例征集项目”)平台。 (二)课例上传渠道与步骤 在“课例征集项目”平台上传课例,您可先通过下面的 步骤流程图了解操作步骤,以做到心中有数。下图为您呈现 了上传课例的所有环节,供您参考。 3 接下来的篇幅将结合“课例征集项目”平台的功能和结 构为您介绍教师上传课例的详细步骤。 1.国家/地方平台账号注册 参加 2022 年课例征集项目的教师,如已有国家教育资 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或已联通国家数字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国家体系” )的地方服务 平台(以下简称“地方平台” )账号,可直接使用账号登录。 如没有账号,需首先进入国家平台(www.eduyun.cn)进行注 册。 4 注:如需了解地方平台是否已接入国家体系,您可在国 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system.eduyun.cn)进行查 询,如显示“已上线”,说明地方平台已联通国家体系。 国家平台注册流程如下: ①点击导航栏左上角的“注册”按钮,进入注册流程, 在教育类型中选择“基础教育”点击进入。 ②在用户注册界面下选择“教师”身份,根据各输入框 后面的提示,在相应的位置如实填写您的个人注册信息,勾 5 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条款后,点击“立即注册” 按钮,完成第一步账户信息填写,即可进入激活账号界面。 为了确保您正常使用国家平台并参加“课例征集项目”, 要求提供个人的真实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并完善个人信息。 ③界面出现您已成功申请账号提示,您可直接登录或者 点击“立即去邮箱激活账号”按钮,跳转至申请邮箱,点击 链接即可完成账号激活。 6 ④账号激活后,出现如下界面,显示您已经完成了在国 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注册步骤。 ⑤完成注册后,登录账号,平台会要求用户对账号进行 实名认证,完成实名认证后可继续使用平台服务。 7 2.进入项目平台 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成功的或者已经拥 有已联通的地方服务平台账号的教师,即可通过以下流程进 入“课例征集项目”平台。 (1)国家平台账号进入 ①教师进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首页 (www.eduyun.cn)或者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 育服务平台首页(ai.eduyun.cn) ,进行登录操作。 8 ②进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个人空间,在“全部 应用”中找到“央馆 AI 教育” ,第一次进入需要“确认授权”, 确认后即跳转到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 平台首页。 9 ③在首页点击“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 部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图片进入项 目平台。 ④在欢迎页选择“我要上传”即可进入课例上传页面。 10 (2)通过地方平台进入 ①已有地方平台账号的教师(地方平台需已联通国家体 系),可以在地方平台上登录,进入“个人空间”或“互联互 通” ,找到“央馆 AI 教育”或“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 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应用图标,点击跳转到中央电化教育馆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首页。 应用图标: 例:以某平台为例,可在“互联互通”下找到人工智能 应用。 注:地方平台与国家平台连通后无需在国家平台再次注 册。 11 ②在首页点击“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 部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图片进入项 目平台。 ③在欢迎页选择“我要上传”即可进入课例上传页面。 12 3.选择上传节点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如何在“课例征集项目”平台上通 过学科目录体系选择您要上传的课例节点。 (1)选择学科版本 在项目平台“课例上传”页面选择您预上传课例对应的 学科和版本,例如:小学人工智能、 中央电化教育馆 2021 版。 (2)选择册次和课 点选左侧预上传课例的册次,在右侧呈现的该册次教材 目录里查找预上传的课节点,或者在搜索栏里输入相应的课 节点名称,点击相应课节点右侧“我要上传”按钮,随后在 确认弹窗中点击“确定”,即成功创建了一节您要上传的课例, 完成选课操作。 13 4.上传课例资源 (1)上传课堂实录 进入“上传资源”页面,点击“课堂实录”右侧“上传” 按钮,在上传弹窗中输入标题,选择上传文件,等待上传完 成保存成功,即完成课堂实录的上传。 14 注:课堂实录为上传课例必传项。 课堂实录以 MP4 视频文件形式提交。课堂实录要展现案 例中教师完整的教学过程,同时要在适当的时候插入学生的 课堂活动。建议教师做好课堂实录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后期剪 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使用到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含教 材、配套资源、支持服务系统),展示所用的软硬件或实验室 环境,并保证画面清晰可见。具体要求如下: 15 1.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 5 秒。内容 包括:教材、课题、年级、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 2.课堂实录原片分辨率至少为标清,鼓励采用高清格式, 视频数据小于 1G,时长不少于 30 分钟。 课堂实录上传成功后,会在相应区域显示已传文件名称, 如需修改文件标题、更换资源等,可点击“删除”按钮删除 资源后重新编辑上传。 (2)上传教学设计 进入“上传资源”界面,点击“教学设计”右侧“上传” 按钮,在上传弹窗中输入标题,选择上传文件,等待上传完 成后保存,即完成教学设计的上传。教学设计要求以 word 文 本形式(.doc 或.docx 格式)提交,大小不超过 100M,内容 包括教学基本信息、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活动 设计与实施、学习评价、教学反思六个部分。 注:教学设计为上传课例必传项。 16 教学设计文档上传成功后,会在相应区域显示已传文件 名称,如需修改文件标题、更换资源等,可点击“删除”按 钮删除资源后重新编辑上传。 (3)上传教学课件 进入“上传资源”界面,点击“教学课件”右侧“上传” 按钮,在上传弹窗中输入标题,选择上传文件,等待上传完 成后保存,即完成教学课件的上传。教学设计要求以演示文 稿形式(.ppt 或.pptx 格式)提交,大小不超过 100M。尽量 不要在课件中插入视频、动画等,容易导致转码失败或影响 转码后在线预览效果,可将视频、动画等素材压缩后一并上 传到相关资源下。 注:教学课件为上传课例必传项。 17 教学课件文档上传成功后,会在相应区域显示已传文件 名称,如需修改文件标题、更换资源等,可点击“删除”按 钮删除资源后重新编辑上传。 (4)上传相关资源(可选) 进入“上传资源”界面,点击“相关资源”右侧“上传” 按钮,在上传弹窗中输入标题,选择上传文件,等待上传完 成后保存,即完成相关资源的上传。相关资源要求以压缩文 件形式(.zip 或.rar 格式)提交。压缩文件内含支持课堂教 学活动和解决教学问题所用的学习任务单、音视频素材等其 他资源(或资源链接)。 18 相关资源上传成功后,会在相应区域显示已传文件名称, 如需修改文件标题、更换资源等,可点击“删除”按钮删除 资源后重新编辑上传。 (5)完成上传 如果该节点下您需上传多个课时资源,可点击“增加课 时”按钮继续上传资源。完成全部资源上传后,点击“预览” 按钮,进入“预览提交”界面。 19 5.提交上传课例 (1)预览提交 进入预览提交界面,可以看到您本次活动上传课例的全 部内容,在此界面,您可以查看每个课时的课堂实录、教学 设计、教学课件和相关资源,需要提醒您的是:您仍可返回 上一步对您上传的资源进行修改。 20 请您仔细确认上传课例的全部内容,确认无误后,阅读 并同意《上传保证与承诺》 ,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上传保 证与承诺》 ”选项后点击“提交”按钮。 点击“OK”按钮确认提交后,即成功上传一节课例。 (2)我的课例 21 完成了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相关资源的上 传并提交后,可来到“我的课例”界面。 ①查看课例 点击“我的课例” ,在此界面下点击“全部”按钮,您可 在此板块下查看您所上传课例列表及对应状态,如: “待提交” “已提交” 。 “已提交”状态下,您可在此类别下查看您已提交的课 例。点击课例图标或课例名称即可对列表中的课例进行浏览。 “待提交”状态下,您可在此类别下查看您待提交的课 例。点击课例图标或课例名称即可对列表中的课例进行编辑。 22 ②修改课例 点击课例名称右侧的“修改”按钮跳转至“上传资源” 界面,您可修改已上传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其他资源等。 注: “已提交”和“待提交”状态下的课例均可进行修改 操作,“已提交”的课例修改后需重新提交。 ③删除课例 如果您传错或者认为您所上传的课例不能完全展现您 的实际水平,想重新上传其他课例,可点击“删除”按钮, 即可对已上传课例进行完全删除,此操作需谨慎。 四、课例遴选与交流展示 我中心将于 2022 年底前组织专家遴选确定项目入围课 例(分为创新课例、典型课例、特色课例三个层次) ,由全国 23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部分)组委会统一公布入 围课例名单并发放电子证书(查询与下载方式另行通知) 。 项目入围课例将在“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 育服务平台” (ai.eduyun.cn)上公开展示。我中心将择机召开 全国交流展示活动,活动举办时间、方式、地点视具体情况 确定(相关通知文件另发) 。 五、咨询与服务 如果您在工作中有问题需要咨询,请您通过以下方式联 系我们: 1.咨询电话:400-8980-910 咨询 QQ:40089809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2.咨询邮箱:4008980910@b.qq.com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CN1s1k,获取更多活 动资讯。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