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宁市任城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关于济宁市任城区 2022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 年 1 月 1 日在济宁市任城区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济宁市任城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济宁市任城区 2022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 2023 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 年,全区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 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 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攻坚克难,守正创新, 主动作为应对挑战,抢抓经济恢复先机,统筹推进保收节支,防 范化解重大风险,较好地保障了全区安全和发展需要。 (一)全区预算调整情况。根据《预算法》和省、市有关规 定,结合全区财政经济形势、市下达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等情况, 经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和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2022 年全区 — 1 —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增 8554 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调减 207326 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分别调增 464 万元、 679 万元,结余调减 215 万元。 (二)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14946 万元,完成预算的 100.7%,自然口径下降 5.2%,同口径 与去年持平;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46086 万元,完成预算的 100.1%,下降 2.4%。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各项税收返还、 转移支付补助、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及上年结转收入等 297882 万元,收入共计 1012828 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加上解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及结转下年支出等 366742 万元,支出共计 1012828 万元。收支平衡。 具体收入项目为:增值税 122484 万元,占预算的 102.3%; 企业所得税 80959 万元,占预算的 96.8%;个人所得税 20961 万 元,占预算的 100.9%;资源税 35445 万元,占预算的 101%;城 市维护建设税 22731 万元,占预算的 99.5%;房产税 18360 万元, 占预算的 99.5%;印花税 7917 万元,占预算的 99%;城镇土地 使用税 20170 万元,占预算的 99.8%;土地增值税 46916 万元, 占预算的 100.3%;车船税 10183 万元,占预算的 101.2%;耕地 占用税 13929 万元,占预算的 91.7%;契税 61827 万元,占预算 的 110%;环境保护税 1189 万元,占预算的 100.1%;其他税收 收入 2211 万元(清收往年欠缴的营业税) ;专项收入 18467 万元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 ,占预算的 106.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8308 万元,占预算的 101.3%; — 2 — 罚没收入 5676 万元,占预算的 108.8%;国有资源(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 196825 万元,占预算的 99.2%;捐赠收入 388 万元,占 预算的 100%。 具体支出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 72598 万元,占预算的 117.7%;国防 102 万元;公共安全 21072 万元,占预算的 97.3%; 教育 205330 万元,占预算的 100%;科学技术 869 万元,占预算 的 98.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 5034 万元,占预算的 99.8%;社 会保障和就业 104566 万元,占预算的 103.1%;卫生健康 65655 万元, 占预算的 100.3%; 节能环保 17513 万元, 占预算的 126.9%; 城乡社区 54329 万元,占预算的 126.2%;农林水 56046 万元,占 预算的 105.7%;交通运输 5570 万元,占预算的 98.5%;资源勘 探工业信息等 795 万元,占预算的 99.1%;商业服务业等 808 万 元,占预算的 138.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 3348 万元,占预算 的 99.2%;住房保障 18384 万元,占预算的 116.3%;粮油物资储 备 1143 万元,占预算的 85.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 2308 万元, 占预算的 100%; 债务付息 6934 万元, 占预算的 30.6%;其他 3682 万元,占预算的 99.9%。 (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入 33824 万元(不含土地出让收入缴入市级国库 816327 万元, 其中内环高架上解市级 67074 万元) ,占预算的 102.4%;全区政 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868372 万元,占预算的 110.6%。当年政府性 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收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 转贷收入等 973455 万元,收入共计 1007279 万元;当年政府性基 — 3 — 金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调出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 出等 127155 万元,支出共计 995527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 支出 11752 万元(含结转下年专项债券) 。 (四)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 预算收入 610 万元,占预算的 100%。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 入,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收入 757 万元,收入共计 1367 万元; 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 816 万元,支出共计 816 万元。 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551 万元。 (五)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 预算收入 98230 万元,占预算的 99.9%;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支出 88040 万元,占预算的 102%。本年收支结余 10190 万元, 年末滚存结余 126237 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2022 年财政决算编制正在进行,有些数据还会 略有变化,待正式决算编审完成后再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区委、区政 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人大有关决议,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阶 段性完成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目标。 一是统筹安全与发展,着力稳定经济运行。全面落实落细税 费支持政策,全年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 17.3 亿元。强化“助企 攀登”等惠企扶持政策保障,兑付企业发展扶持资金 4667.7 万元, 全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广泛推广“鲁担惠农 贷”,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稳健发展,本年新增 396 户,金额 3.4 亿 元,累保 1108 户,金额 8.4 亿元。完善就业援助机制,拨付各类 — 4 — 就业再就业政策资金 4803 万元。加强创业激励,为 2655 户创业 者贴息 499.2 万元,为 1195 家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 保贷款 3.3 亿元。充分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拉动作用,2022 年新增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1.5 亿元,主要用于鲁南高铁济宁北站片区综 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运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助力我区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总投资 9.7 亿元的 区教育设施提升 PPP 项目已入选财政部 PPP 项目库。 二是统筹固本与开源,着力增加地方财力。扎实做好税费保 障,印发《济宁市任城区税费保障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为我 区税费保障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 提高不动产相关税费征缴效率, 新增南苑便民服务大厅, 开展缴契税返券惠民活动,已返券 4105.5 万元,入库税收 6.1 亿元,其中契税 3.5 亿元。开展城镇土地使用 税和水资源税专项检查,深入推进房地产、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 量检查,入库税款 2.3 亿元。积极对上争取,全区共争取到位各 类资金 26.4 亿元。提前谋划 2023 年债券新增项目 89 个,项目总 投资 815.5 亿元,申报债券额度 366.1 亿元,项目数量、申报金额 均居全市前列。积极探索国有资源盘活途径,已完成国有资产确 权划转项目 39 个,形成税收 3 亿元、非税收入 17 亿元、土地出 让金收入 7 亿元。严格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重新整理发布我区 5 种收费目录清单, 对全区现有 95 户征缴行为单位开展非税收入专 项检查,大力挖潜非税收入增收潜力。 三是统筹节支与提效,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坚持节用裕民, 全面强化“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 — 5 — 经费”。强化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支出需 要,全年民生支出 53.3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2.5%,比 去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三保”支出 44.1 亿元。支持教育优质均 衡发展,全年教育支出 20.5 亿元,加快校改攻坚,提高普惠性幼 儿园覆盖率。促进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 支出 10.5 亿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8 连涨”,城乡低保和 特困人员救助等补助标准继续提高。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全年卫生健康支出 6.6 亿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 支持千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解 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年农 林水支出 5.6 亿元,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是统筹守正与创新,着力深化财政改革。搭建财税智慧大数 据平台,促进大数据与税费保障工作深度融合,发现涉税疑点 29 个,涉税金额 8129.6 万元。投入 398 万元推进水资源税远程在线监 控改革,为全区 303 户取水企业安装用水监控设备,全面规范水资 源税征收管理。利用“公务之家”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系统平台, 开展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试点,实现出差全流程电子化闭环 管理、全过程留痕管控。扎实推动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 系已基本建立,实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事 前绩效评估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已全面覆盖“四本预算”。加强财 政投资评审,全区累计完成评审项目 76 个,送审额 26.9 亿元,审 定额 20.2 亿元,审减额 6.7 亿元,综合审减率 24.9%,有效节约了 财政资金;积极探索财政投资再评审,制定财政投资年度再评审工 — 6 — 作实施方案,选取 3 个项目进行试点。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稳妥有 序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全年累计化解隐性债务 13.6 亿元。 2022 年,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财政发展中仍然存在不 少问题和困难。收入方面,受疫情、减税降费、房地产业遇冷等 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金融、建筑等主要产业税收大幅减收, 土地出让收入锐减。支出方面,全区刚性支出需求持续增加,财 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管理方面,融资难度不断增大,债务化解 压力仍未缓解,部门“过紧日子”的思想还不牢固,绩效意识还需 进一步增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23 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按照《预算法》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市区经济、财政工作会 议精神,2023 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 重精准、可持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运用 财税政策工具,有效支持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财政资源统 筹,集中财力办大事,不断增强财政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树牢“过 紧日子”思想,持续改善民生,切实兜牢“三保”底线;更好统筹发 展和安全,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抓实防 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监督,强化财经 纪律约束,加快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为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 — 7 — 强区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综合考虑主要经济指标预期水平和各项收支增减因素,本着积 极稳妥、统筹兼顾、收支平衡原则,编制了 2023 年预算收支草案。 (一)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意见。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安排 764996 万元,增长 7%。具体收入项目为:增值税 139305 万 元;企业所得税 89280 万元;个人所得税 22971 万元;资源税 37883 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 24674 万元;房产税 19934 万元;印花税 8632 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 21832 万元;土地增值税 51018 万元; 车船税 10864 万元;耕地占用税 15210 万元;契税 66598 万元; 环境保护税 1283 万元;专项收入 19428 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 入 26774 万元;罚没收入 4875 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 收入 204035 万元;捐赠收入 400 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691277 万元,增长 7%。具体支 出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 66911 万元;公共安全 14541 万元;教 育 225886 万元;科学技术 2125 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 5420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 138018 万元;卫生健康 60195 万元;节能 环保 13146 万元;城乡社区 35620 万元;农林水 56580 万元;交 通运输 6110 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 2089 万元;商业服务业 等 444 万元;金融 302 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 4570 万元;住 房保障 10278 万元;粮油物资储备 1441 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 理 3897 万元;债务付息 22226 万元;其他 1478 万元(援疆援藏 等) ;预备费 20000 万元。 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各项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 — 8 — 上年结转收入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等 240435 万元,收入 共计 1005431 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结转 下年支出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 314154 万元,支出共计 1005431 万元。收支预算安排是平衡的。 (二)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意见。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入安排 16482 万元,主要是工业用途土地出让收入、彩票公益 金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和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 800129 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 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 (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上年结转收入及地方政府专 项债务转贷收入等 937669 万元,收入共计 954151 万元;当年政 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调出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 还本支出等 154022 万元,支出共计 954151 万元。收支预算安排 是平衡的。 (三)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意见。全区国有资本经营 预算收入安排 1161 万元(含上级补助结转 551 万元) ,全区国有 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 1161 万元。收支预算安排是平衡的。 (四)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意见。全区社会保险基金 预算收入安排 106658 万元;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 95821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 10837 万元,年末滚存结余 137074 万元。 三、完成 2023 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 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必须坚持稳字 — 9 — 当头、稳中求进,把握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政策导向, 凝心聚力深化财税改革攻坚,真抓实干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为全 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聚焦稳定全区大盘,多管齐下促进经济发展。继续做 好助企纾困发展,在巩固前期减税降费成效基础上,严格落实现 行减税降费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灵活运用产 业奖补、政府性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引导撬动民间投资。 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协作配合,积极向 上对接争取扶持政策和转移支付、财政奖补等政策资金,在确保 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债券资金。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 改革,持续优化财政领域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政府性基金和行政 性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坚决做到“涉企收费进清单,清单之外 不收费”。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功能,在政府采购 预算编制中单独列示创新、中小企业等相关领域的预留份额。 (二)聚焦财政资源统筹,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全面加 强税费保障,充分发挥区财税智慧大数据平台作用,重点做好城 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水资源税和环保税等税种的排查清 收。主动做好行业政策动向分析,提前部署筹划项目,将区级重 点支出更多地纳入上级部门相关项目库, 争取更多资金政策支持。 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征缴,对拟出让地块加快 拆迁清表,尽快完成手续办理。完善存量资金和国有资产常态化 清理盘活机制,分类处置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产出租、处置收 入及时入库,促进国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充分利用扩大 — 10 — 专项债券支持领域的政策红利,积极拓展专项债券使用空间,围 绕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项目储备。 (三)聚焦推进共享发展,全力以赴改善民生福祉。将政府“过 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理财方针,严控一般性非刚性支出、新增 支出和新增资产配置。突出支出重点,优先保障“三保”、债务还 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支 持做好稳就业促创业,严格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支持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 动。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 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支持社会 保障体系建设,围绕老弱病残等重点困难群体,落实好养老、医 疗、低保、优抚等补助政策,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着力推进 乡村振兴,加强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以及合作银行配合,加大 对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扶持力度。 (四)聚焦财政管理增效,点面共进规范财政运行。强化财 政监督,压实部门资金管理使用主体责任和财政监管责任,提高 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严肃支出纪律,加快 构建覆盖各类预算支出的标准体系,加大预算执行动态分析监控 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监管。严格预算管理,全面推进项目立 项、部门资金、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统筹管理,推动各预算主体 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各 环节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构建全闭环系统,推动预算与绩 效管理一体化运行。深入开展全成本绩效管理试点、部门整体支 — 11 — 出绩效管理和镇街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全周期跟踪 问效,进一步强化绩效结果应用。积极提升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等成效,增强财政服务能力。 (五)聚焦财政平稳运行,多措并举加强风险防范。加强财 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全面梳理各项支出政策,确保新增民生政策 扩面提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协调。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减少 或改变无偿补助、直接补助,从严从紧控制一般竞争性领域财政 直接投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各类资 源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强政府债券还本付息管理。统筹调 度各类资金,加强与银行、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协调对 接,支持平台公司全力筹集资金,不断完善债务“借、用、管、还” 一体化方案,确保到期债务按时偿还,坚决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各位代表,2023 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 府工作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着力在增收节支、惠 企利民、重点保障、提质增效、防范风险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见实绩,踔厉奋发、实干担当,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大盘,为促进 全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有力的财政支撑! 济宁市任城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 12 — 2023 年 1 月 1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