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214746015566.pdf&filename=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2020版).pdf
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 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2020 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2020 年 1 月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1 3.2 缩略语..................................................................................................................................................... 2 4 总体架构............................................................................................................................................................. 2 4.1 系统组成................................................................................................................................................. 2 4.2 系统性能................................................................................................................................................. 3 4.3 系统联网................................................................................................................................................. 3 5 平台建设要求..................................................................................................................................................... 4 5.1 中心管理服务......................................................................................................................................... 4 5.2 音视频流并发处理服务......................................................................................................................... 4 5.3 平台级联服务......................................................................................................................................... 4 5.4 设备接入服务......................................................................................................................................... 4 5.5 视频服务功能......................................................................................................................................... 5 5.6 时钟同步服务......................................................................................................................................... 5 5.7 数据接口服务......................................................................................................................................... 5 5.8 其他服务................................................................................................................................................. 5 6 采集设备要求..................................................................................................................................................... 5 6.1 采集设备建档要求................................................................................................................................. 5 6.2 采集设备布设要求................................................................................................................................. 6 7 承载网络要求..................................................................................................................................................... 6 7.1 数据传输延迟......................................................................................................................................... 6 7.2 网络传输带宽......................................................................................................................................... 6 7.3 网络传输质量......................................................................................................................................... 7 7.4 视频帧率................................................................................................................................................. 7 7.5 网络 IP 规划........................................................................................................................................... 7 8 安全防护要求.....................................................................................................................................................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设备 ID 编码规则.................................................................................................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采集设备属性..................................................................................................... 11 I 前 言 本规范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国家信息中心、华信咨询设计研 究院、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于英威、葛亮、修阳、杨晓华、赵文博、闵小屏、刘东河、张文池、李燕明、 贺小龙、廖双龙、郎志丰、聂凯等。 II 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国家与省级单位粮食和物资储备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的总体架构、平台建设要求、 采集设备要求、承载网络要求和安全防护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与省级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 有限公司及相关央企等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的设计、建设和运维等。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a)采集设备 安装在前端监控现场的信息采集、编码、处理等音视频设备,如监控摄像头、手持终端等。 b)采集设备属性 采集设备的设备 ID 编码、设备名称(设备鸟瞰图标号)、设备类型、库区名称、安装位置等信息。 c)采集设备建档 统一建设采集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分级管理维护采集设备属性信息。 d)接入网关、视频接入服务器 负责采集设备、编码设备等接入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e)级联网关 1 负责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间音视频流、控制信息等的传输和交换。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VR:中心级视频存储(Central Video Recorder)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 Video Recorder) DVR:数字硬盘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 DVS:数字视频服务器(Digital Video Server) RTSP:实时流协议(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RTMP:实时消息传输协议(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 HLS:基于 HTTP 的流媒体网络传输协议(HTTP Live Streaming)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4 总体架构 4.1 系统组成 国家与省级单位粮食和物资储备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采用“国家-省-库”三级架构。国家局建 立一级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省级单位建立二级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 “省级平台”),各仓储企业建立基层视频监控系统。 国家平台分别在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等网络环境搭建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国家平台在互联网区建 立 VPN 通道并统一分配 VPN 账号,搭建在互联网区的省级平台通过互联网 VPN 接入国家平台。搭建 在电子政务外网区的省级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国家平台。基层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直连、接入网关、 视频接入服务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等方式接入省级平台。国家平台横向实现与其它系统对接。 2 图 1 总体架构图 4.2 系统性能 a)图像质量 应符合 GB 50198-2011 中 5.4 规定。参照五级损伤制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实时图像质量不低于 5 级, 回放图像质量不低于 4 级。 b)视频分辨率 实时录像、回放图像分辨率应达到 1280×720 像素以上,宜支持 1920×1080 像素。 c)采集设备在线率 推送至国家平台的采集设备在线率不低于 90%。 d)存储周期 库区视频存储周期应不少于 1 个月。 e)时钟同步 上下级系统间宜支持逐级时钟同步。 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应小于 1s。 4.3 系统联网 a)联网协议及兼容性 国家平台按照 GB/T 28181-2016 标准提供联网兼容性,实现上下级平台之间级联。 3 音视频流应符合 H.264 或 H.265 编解码协议。 b)设备 ID 编码 设备 ID 是系统中平台设备、采集设备等的唯一识别码(20 位十进制数字字符编码),详见附录 A。 c)采集设备建档 详见本规范 7.1。 d)平台资源目录 应包含行政区、仓储企业、库区、设备分组、采集设备等。 应按照 GB/T 28181-2016 标准 9.5 和附录 P,实现上下级平台间的资源目录同步。 5 平台建设要求 5.1 中心管理服务 应提供统一的用户认证、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日志管理、采集设备查询、报表统计等 服务。 5.2 音视频流并发处理服务 应实现对音视频流的请求、接收、分发及转发功能,应支持 RTSP、RTMP、HLS、RTP 等协议。 5.3 平台级联服务 省级平台应遵循 GB/T 28181-2016 标准接入国家平台。 应提供资源目录同步、设备控制和音视频流转发等功能。 非标平台改造应按照GB/T 28181-2016标准进行改造,包括: a)信令协议转换:将非标前端或平台的控制协议与标准规定的会话初始协议(SIP)、会话描述协议 (SDP)、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和媒体回放控制协议(MANSRTSP)进行双向协议转换; b)设备ID转换:将非标平台的设备ID与本规范附录A中规定的设备ID进行双向转换; c)媒体传输协议转换:将非标平台的媒体传输协议和数据封装格式与标准规定的媒体传输协议和 数据封装格式进行协议转换。 5.4 设备接入服务 宜遵循 GB/T 28181-2016 标准或 ONVIF 等国际标准实现设备接入省级平台。 应统一管理视频编解码设备,对设备控制信令进行适配和传递,实现媒体流的标准化及转发。 应支持云台抢占、主动发现设备、设备告警处理等。 4 5.5 视频服务功能 应支持实时视频点播、云镜控制、录像检索回放及下载、视频轮巡、视频上墙、实时视频及录像 OSD 显示等。 应支持主流浏览器(Chrome、IE9.0 以上等)的视频实时预览。 应支持云镜控制等级权限配置。 5.6 时钟同步服务 国家平台提供基础时钟同步服务,省级平台应支持通过 GB/T 28181-2016 NTP 协议与国家平台进行 时钟同步,基层视频监控系统与省级平台保持时钟同步,时钟同步周期应不少于 1 次/周,时钟同步精 度应小于 1s。 5.7 数据接口服务 平台应对外提供符合REST或SOAP标准的数据服务接口。 应提供由第三方系统调用的SDK程序包,支持视频浏览、录像检索回放和下载、云镜控制、告警信 息处理等功能。 宜提供跨系统的应用集成能力,支持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等功能。 5.8 其他服务 应提供支持国家平台与库区语音对讲与广播功能的服务。 宜支持执法记录仪、单兵、手持终端等设备接入。 6 采集设备要求 6.1 采集设备建档要求 采用“统一建设,分级管理”原则,国家平台统一建设采集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各省级平台应对推 送至国家平台的采集设备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维护。 a)采集设备属性 采集设备档案信息应具备唯一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应符合附录B规定。 b)库区信息属性 各省级平台应上报库区经纬度、库区鸟瞰图。 鸟瞰图清晰度应不低于1920×1080像素。 鸟瞰图上应标注采集设备档案信息中的采集设备标号。 5 图2 鸟瞰图标号示例图 6.2 采集设备布设要求 应覆盖粮库关键业务环节及核心区域。宜包括: a)扦样、检化验、称重、结算等业务环节。 b)库区大门、周界、主干道、全景、仓间、仓内、药品库内外、器材库内外等安防部位。 c) 清理中心、烘干中心、制氮车间、加工中心等作业区域。 采集设备安装布设应符合GB 50395-2007的要求。 7 承载网络要求 各省级平台应通过互联网 VPN 或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国家平台。 7.1 数据传输延迟 采集设备与用户终端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应不大于 4s。 7.2 网络传输带宽 a)采集设备接入带宽 单路高清应不低于2Mbps(H.265)/4Mbps(H.264)。 b)平台级联带宽 库级上行带宽宜不低于2路视频并发上传,H.265编码时不低于4Mbps,H.264编码时不低于8Mbps。 省级上行带宽宜不低于40路视频并发上传,H.265编码时不低于100Mbps,H.264编码时不低于 200Mbps。 6 7.3 网络传输质量 a)网络时延应小于400ms; b)时延抖动应小于50ms; c)丢包率应小于1×10-3; d)包误差率应小于1×10-4。 7.4 视频帧率 本地录像视频帧率应不低于25帧/s。 图像格式为720P时,网络传输的视频帧率应不低于25帧/s。 图像格式为1080P时,网络传输的视频帧率应不低于15帧/s。 7.5 网络 IP 规划 各省级平台的IP地址应与国家平台协同规划。 8 安全防护要求 宜满足GB/T 22239-2019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视频监控信息的使用、管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保密安全规定等。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设备 ID 编码规则 采集设备属性中设备ID应参照GB/T 28181-2016 附录D1编码规则A进行编码。设备ID编码,由中心 编码(8位)、行业编码(2位)、类型编码(3位)和序号(7位)四个码段,共20位十进制数字字符构成。 1-8位中心编码,1-6位采用GB/T 2260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7-8位取值00。 9-10位行业编码,规定用户或设备所属行业。粮食行业取值40。 11-13位类型编码,规定资源目录类型。网络摄像机取值132,级联网关取值200。 第14位,规定网络标识。电子政务外网取值6,互联网取值7。 15-20位,由省级平台自行编码。 附表 A.1 设备 ID 编码规则的参考示例 中心编码 码段 基层接 行业编 入单位 码 类型编码 省级 市级 区级 编号 编号 编号 码位 1、2 3、4 5、6 7、8 9、10 示例 1-摄像机 34 00 00 00 40 132 粮食行 网络摄像 业 机 40 200 说明 34 00 说明 00 序号 14 15-20 7 000001 编号 安徽省平台 示例 2-级联网关 网络标识 00 安徽省平台 粮食行 业 11、12、 13 级联网关 互联网 省级平台自 行编码 6 000001 电子政务 省级平台自 外网 行编码 附表 A.2 设备 ID 编码规则的详细编码规则 码段 中心编码 行业编码 类型编码 8 码位 含义 1、2 省级 3、4 市级 5、6 区县级 7、8 取值 00 9、10 行业编码 11、12、13 111-130 前端主设备类型 取值说明 由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确定,符合 GB/T 2260 的要求 参照 GB/T 28181-2016 附录 D3,粮食行业取值 40 111 DVR 112 视频服务器 113 编码器 114 解码器 附表 A.2 设备 ID 编码规则的详细编码规则(续) 码段 码位 含义 111-130 前端主设备类 取值说明 115 视频切换矩阵 116 音频切换矩阵 117 报警控制器 118 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119-130 扩展的前端主设备类型 131 摄像机 132 网络摄像机(IPC) 133 显示器 134 报警输入设备(如红外、烟感、门禁等) 135 报警输出设备(如警灯、警铃等) 136 语音输入设备 137 语音输出设备 138 移动传输设备 139 其他外围设备 140-199 扩展的前端外围设备类型 200 中心信令控制服务器 201 Web 应用服务器 202 媒体分发服务器 203 代理服务器 204 安全服务器 205 报警服务器 206 数据库服务器 207 GIS 服务器 208 管理服务器 209 接入网关 210 媒体存储服务器 型 131-199 前端外围设备 类型 类型编码 11、12、13 200-299 平台设备 9 附表 A.2 设备 ID 编码规则的详细编码规则(续) 码段 码位 含义 200-299 平台设备 300-399 中心用户 400-499 终端用户 类型编码 11、12、13 取值说明 211 信令安全路由网关 212-299 扩展的平台设备类型 300 中心用户 301-343 行业角色用户 344-399 扩展的中心用户类型 400 终端用户 401-443 行业角色用户 444-499 扩展的终端用户类型 500 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信令服务器 501 视频图像信息运维管理平台信令服务器 500-599 平台外接服务器 网络标识编 码 序号 10 500-599 平台外接服务器 502-599 扩展的平台外界服务器类型 600-999 扩展类型 扩展类型 600-999 电子政务外 14 网络标识 网取值 6, 互 联网取值 7 15-20 设备、用户序号 省级平台自行编码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采集设备属性 省级平台应依据附表 B 对推送至国家平台的采集设备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 附表 B 采集设备属性表 序号 名称 标识符 类型 XML/JSON 长度 备注 参照 GB/T 28181-2016 附录 D1 编码 1 设备 ID DeviceID DeviceIDType 20 规则 A 20 位十进制数字字符组成,详 见附录 A。 2 3 4 组织机构名称 OrganizationNa me 企业统一社会 UniformSocial 信用代码 CreditCode 库区名称 DepotName String 64 库区的上级管理单位组织机构名称, 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一致。 参照 GB 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 String 18 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18 位数据或英文字符组成。 String 64 具体到粮库,由 (省市县乡镇街道)+ 5 库区地址 Place String 256 (街路巷)+ (门楼牌号)+ (门楼详细地 址)构成。 6 7 库区类型 设备鸟瞰图标 号 DepotType Integer 1 DeviceNumber String 3 取值范围从 1-9,示范库(1),储备 库(2),收纳库(3),其它(9)等。 各省需在设备鸟瞰图上标注采集设备 序号,取值范围从 001-999。 该点位所在的安装位置信息,取值范 围从 01-99,应具有唯一性、独立性: 粮库大门(01),扦样机(02),化 8 安装位置类型 PositionType String 2 验室(03),结算室(04),地磅房 (05),库区主干道(06),仓间监 控(07),仓内(08),药品库(09), 器材库(10),制高点(11),周界 (12),其它(99)等。 根据采集设备的类型进行区分,取值 范围从 01-99:固定枪机(01),球机 9 设备功能类型 FunctionType String 8 (02),车辆卡口(03),人脸抓拍 机(04),高空(05),AR(06), 其它(99)等。多选各参数以“/”分 隔。 10 监视区域说明 11 是否在线 MonitorAreaDe sc IsOnline String 256 设备用途描述,如“库区出入监控”。 String 1 0:在线;1:离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