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交流小结.pdf
2018年秋季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交流小结 2019-11-26 16:53:03 一、 签证与机票 办理爱尔兰签证的难度总体而言并不大,也不需要面签。办理地点在四川中路上的久事商务大厦。或许是由于办理爱 尔兰签证的人比较少,爱尔兰签证和英国签证是在同一个区域办理的,叫号也是一起叫的,因此需要非常留意听,否则过号之后很久都 不会叫到下一个办理爱签的号,很可能无法发现自己过号了。 爱尔兰的学生签属于“Long Stay Visa”,只能单次入境。注意不要办 成“Re-entry Visa”或者“Multi Visa”。必须要在网站(http://www.inis.gov.ie/en/INIS/Pages/Study)上先进行在线申请,获得 大使馆申请表,而后预约提交材料的日期,获得大使馆预约表,然后才能去签证中心交签证材料。签证需要的材料如下: 护照原件+护照首页复印件*2 大使馆申请表 大使馆预约表 Application Letter 照片*2(白底护照版本) 学习计划 医疗保险 雅思/托 福成绩单原件+复印件 UCD的offer(UCD的offer是电子版的,打印出来即可) 户口本中英件 银行流水 资助人工作证明 国家学信网 学籍证明 英语版简历 其中,Application Letter自己写就可以了,写明自己的名字、年龄、联系方式、地址、目前所在学校及专业和将要去的学校及专业、 计划在爱尔兰逗留的时间、在爱期间的费用由谁承担即可。 医疗保险可以直接购买UCD校方在联系我们的邮件中附的链接,一学期的 交换在时长上很难买到合适的国内保险公司的保险(主要还是因为贵),而UCD推的链接里覆盖的时间正好是一学期,价格也不算 贵,能覆盖基础的医疗项目,也能用于申请。个人建议在白天的时候进行在线付款,因为我自己在买保险的时候曾经两次在夜里11点左 右试图付款,都失败了,最后在一天中午付款时成功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时间原因,但建议大家万一付款遇到问题,除了换一 张卡试试以外,也可以换一个时间试试。付款成功以后,保险合同的pdf会发到申请保险时留的邮箱里,打印出来即可。 户口本和银行 流水的英语翻译件可以自己进行翻译,百度“户口本翻译模板”“银行流水翻译模板”,根据跳出来的搜索结果自己对应翻译即可,不需要 找专业的翻译公司。 在线申请的环节可能需要填写在爱尔兰的住址,但是宿舍申请要到6月才开始,申请后再办签证的话在时间上可能 有些赶,又不愿意自行找房子的话可以直接在住址栏填offer上的学校地址。 另外,UCD的offer上写明了“免除学费”,但是TCD(圣 三一大学)的offer没有提到学费的问题,因此去TCD交换的同学记得在上述签证材料之外,要再多一份学费缴清证明。如果忘记交了 也不要紧,爱尔兰的签证真的不严,签证中心在发现材料有缺少之后,会给你留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要求你补交材料。 如果选择在签证 中心缴费,请记得只收现金,现金尽可能多带一些,保险起见最好带1000元。在交掉签证材料之后,对方会给收据。签证中心必须靠 护照才能进入,护照交掉之后,等签证办下来了想要去拿就必须靠那张收据才能进去,请务必将收据收好,如果丢失的话会有很多麻 烦。当然,也可以办理邮寄服务,等到签证办完让对方直接寄到自己的住处就好。 学生签是单次入境的,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因此在 抵达爱尔兰之后,需要办理居留证(gnib)。UCD可能会在七月就给我们发邮件,提醒我们提前预约gnib的办理,因为这个真的很 难!很难!很难约上!!基本上,大家可以放弃抢“study”的预约名额,直接集火“others”的名额,反正我知道的靠自己约上的同学, 抢到的都是“others”,没有抢到“study”的。所以真情实感地建议大家,在到达爱尔兰之前就可以开始蹲点抢gnib的预约!如果到了爱 尔兰实在还是约不上,可以下载专门抢gnib预约的黄牛app,这个成功率还是有保证的…… 如果大家是想在爱尔兰上学,而后在十二 月中旬考完试后去欧洲各国玩一圈的话,gnib一定要尽早办理。因为爱尔兰不是申根国,爱尔兰的签证除了爱尔兰以外,不能去任何欧 洲国家,我就是这样和我在法国交流的小伙伴硬生生没能完成在欧洲会师的美好梦想,只能天天看着她到处玩耍的朋友圈眼馋。而要在 爱尔兰办理去其他国家的旅游签证,必须要在办理gnib之后(不用等gnib办下来,只要去办了、在护照上留下了办gnib的章即可)才 行。再加上办理签证所需要的时间,约4个月的交流时间里要办下gnib+其他国家签证是比较紧凑的。 机票可以买转机的机票,也可以 买从北京直飞都柏林的海南航空。如果购买海南航空的机票的话,建议去海南航空的线下网点直接购买,不要在网上买!线下办理留学 生票非常方便,带好offer和护照就可以直接免费办理普通票升留学生票,多一个行李的份额。而且线下办理的话对方很可能会直接把 从上海飞北京的那一程送给你,只要付税费就行了,比在线上买还要划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基本上机票越早买越便宜,但是如果在 出发前就买好了返程的票,返程的航班有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相隔时间太久了)被取消。而且由于在爱尔兰时大家基本都会用当 地的号码,所以在购票前留的联系方式会打不通。比如我就是在十一月中旬时主动去问(购票时对方有提醒我出发前几周对返程航班再 次确认)才发现自己在八月初购买的十二月末的机票,那个航班被取消了。航空公司在十月时就已经多次试图联系我,但是电话都没打 通(毕竟那张电话卡一直躺在我的钱包里,打通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等到我十一月主动确认航班时才通过微信客服与航 空公司取得了联系,此时因为航班取消而提供的其他时间的航班已经基本上都被十月就联系上的客人们选走了,留给我的选择空间非常 有限。幸好我的专业在复习周就能结束所有考试,否则很可能会要到元旦过后才能回国,而我的住宿直到十二月末……所以,大家一定 要记得时刻关注航空公司的消息、主动询问航班情况! 二、 住宿: 理论上,UCD会给所有非欧盟且第一年来UCD的同学提供校内住宿。在offer下来之后,各位一定要定时查看自己留的邮 箱,尤其是垃圾邮件那个分类,里面很可能躺着关于宿舍申请的指导邮件。我当时留的是学邮,所有和住宿有关的邮件全进垃圾邮件里 了,等我左等右等觉得“不可能啊?怎么还没有申请宿舍的通知呢?”并终于想起垃圾邮件这件事儿的时候,一切都凉了……于是我作为 一个Non-EU的新生,硬生生没申上宿舍。如果跟着邮件的指导走,在ddl前完成申请,理论上是一定能申请上宿舍的。如果万一没有 申请上,一定不要接受学校推的off-campus accommodation!学校推的off-campus的住宿,不仅贵,而且离学校非常非常非常 远!贵也就算了(不!不能算了!我的心到现在都还在滴血TAT学校的宿舍每个月大约在700欧,根据不同的房型具体价格不同,而我 申的off-campus每个月要1150欧,真的哭了),离学校有近10公里远,而且宿舍在靠北的市中心,学校在市中心南面的郊区,从宿 舍到学校的公交车会在市中心绕很久才会驶上通往郊区的高速公路。 我住的宿舍在宣传时说距离UCD公交车30分钟车程,但实际上这 个30分钟是指从宿舍出门走到公交车站,不用等车,立马就能上车,路上一点不堵,开到UCD站算完,不包括从车站走到教室的时 间。而事实上是,早上9点的课,会和早高峰完美重合,晚上5点下课回家,会和晚高峰完美重合。早高峰时公交车可能会等4辆都挤不 上去(都柏林的公交车不是只要能挤上去就行的,司机会估算车载人数是否已经到达额载人数,如果差不多到了,司机就会拒绝乘客上 车,哪怕车上还能挤挤);高峰时在市中心的5公里路程可能会堵四五十分钟,而郊区的5公里只要10分钟。我每周二晚上5点下课后在 回家的公交车上都能安稳地睡一觉——实在需要太久了,根本不担心会睡过——我也确实从来没有睡过站过。 而且我那宿舍虽然硬件设 施很不错,内装看起来也很好,但是是个新的宿舍,各种系统时常出错。比如在十月中旬时断了近一个月暖气,当时夜间温度基本已经 降到5摄氏度一下,但暖风机、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用具还没有到上市的时候,我每天都只能窝在自己为有暖气的房间准备的小被子 里瑟瑟发抖(因为生活成本有限,不舍得再买一床被子,每一天都在对“明天暖气能修好”的憧憬中度过),并且做出了为了提高室内温 度而把卫生间里的淋浴开到最烫,打开卫生间的门让水雾漫到整个房间里以取暖。但是到后来,因为系统故障,浴室的热水也断了…… 每天都报修,每天白天都能修好,每天一到夜里九点十点热水都会消失……好不容易一咬牙一跺脚上亚马逊买了一个电热毯,结果送着 送着送丢了,等一周多以后家楼下的超市货架上都出现了电热毯,亚马逊上买的那个还没到,商家显示找不到地址被退了回去(但我之 前买拉丁语课的教材也是用的同一个地址,很顺利就送到了),申请退款手续费还被收走好几欧…… 所以真的……如果没申上oncampus accommodation,自己找去交流过的学长学姐问、找UCD新生群里的学长学姐问、实在不行先住几周airbnb,自己在爱尔 兰找房子都比住学校推的off-campus要靠谱,希望大家谨慎考虑。当然,能申上on-campus是最好的! 第一天到爱尔兰的时候,虽 然在国内提前办好了漫游,但是下了飞机以后一点点、一点点点信号都!没!有!但是机场大巴上有免费wifi,所以我和我的小伙伴在 机场大巴上查路线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下了车以后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最终我是靠着宿舍方提前发给我的邮件里附的图和google map里的地形做相似图形对比才找到的,对于我一个文科生而言这实在是太难了…… 三、 食物与生活: 爱尔兰的生活成本(食材价格)总体还算可以(除了我住的巨贵无比的宿舍之外),由于我的宿舍吃掉了我家给我 的交流预算里的大头,我只能压缩我的生活成本。我只带了2000欧的现金去爱尔兰,没有在那里办银行卡,最后十二月初在机场准备 回国时,口袋里只剩下几枚硬币……我妈给了我一张visa卡以防我真的把钱用完饿死自己,这张卡被我用来进行了在爱尔兰最大的两笔 单笔交易——在亚马逊上买了拉丁语课的教材和那最终都没有送到的电热毯。 爱尔兰最便宜的超市是lidl,类似于大卖场,里面的食物 和生活用品都很物美价廉,自己做饭的话非常便宜。centra是24小时营业的,类似便利店,东西的价格比lidl略贵,但是如果是在宿舍 熬夜赶due的话,centra是一个很好的深夜零食铺。Ikea也是一个很便宜的卖场,但是Ikea只在市郊有两家,坐车过去费时间也费车 钱,不适合日常的采购,除非买一大波冻在冰箱里…… 在我的宿舍楼下有一家lidl,平时我做饭的食材都是在这里买的,唯一的缺点是 超市里的信号不好,如果忘记截图的话,我就不能即时地对着app里的菜谱进行采购,得四处寻找有信号的位置。lidl里有一个“3 for 9”的打折柜台,9欧能买3块牛排,一块能吃1顿,这成为了我最主要的晚餐食物来源,一周至少有四天是拿牛排当晚饭的,因为我吃不 出3欧一块的打折牛排和6欧一块的正价牛排有什么区别。但我吃牛排不只是因为它便宜,还因为煎牛排非常快捷方便。宿舍的公共厨房 里有烤箱,大部分用烤箱做的食物都需要预热+20-40分钟的烤制(比如薯条),加起来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吃上饭,但是上完课回到 宿舍经常是又累又饿,实在是难以等待半个小时才能吃上饭,于是8分钟速熟的牛排就成了最佳选择!而且确实也挺好吃。我曾经买过 400g一块的牛排,最后吃了一半就实在吃不下了,把剩下的一半留到了下一顿。所以我一度以为我吃牛排的上限是200g,直到回国后 有一次吃了顿人均300的牛排,狂塞了近500g牛肉进肚子(本来人均没有300的,我吃得让同行男生都不够吃了于是加菜加得人均 就“蹭蹭”上去了),引发同行男生们的巨大瞩目,有一人甚至笑出了声(捂脸),我才发现原来我能吃那么多? 所以200g就能让我放 下叉子的都柏林牛排真的很神奇了!(所以在都柏林我轻了8斤?) 在8人公用的厨房里,并不经常能见到室友们。只有一位来自加拿 大的男生会和我一样每天做饭,此外最常见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女生,但她每次来厨房几乎都是做同一件事——烤面包,并在烤好的面 包上涂上花生酱。她是真的很喜欢吃烤面包夹花生酱,有一天晚上八点多我在厨房里洗碗的时候遇到她,她正在烤面包,拿回房间吃完 之后她又回到厨房,又拿起了两片面包,对我说:“太好吃了,我忍不住还要再来两片。”我有一段时间非常好奇她的面包+花生酱为什 么需要在厨房里操作,直接在房间里不就能完成了吗?后来我想到了:啊,她需要用面包机呀!又一个周末我在厨房里遇到她,看见她 双眼放光地看着烤箱,向我介绍她期待了很久终于付诸实施的创意料理——把牛油果切成两半,去核,在核的位置打一个鸡蛋,挤一些 千岛酱,然后一起放入烤箱烤熟。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这样的食物和饮食文化,但是她面对食物时那种闪闪发亮的眼神、那种热切的神 情,真的很能打动我,让我感受到全世界的吃货都是一样的,面对食物时能迸发出非常闪亮的生命力。 在期中季和期末季结束之后,我 跑去中国超市逛了两次,买了一些熟悉的食材做了家乡的味道。最让我震惊的是,中超里最贵得离谱的食物居然是——香菇!7欧只有 一小盒,大概5个,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小的香菇。作为一个非常喜欢吃香菇的人,我犹豫了很久最后想了想还是没买…… 有一回为了做 炸猪排而买了最小包装的面粉——1kg装,回去以后炸猪排是顺利做出来了,可是剩下的面粉实在太多了,当时又正好因为好奇买了杏 仁露,家里又有香蕉,于是脑洞一开决定做一个小圆子水果杏仁露,就是把香蕉切开放进杏仁露里,再在里面煮小圆子。唯一的问题在 于,当时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小圆子是用糯米粉做的。虽然在做之前我也隐约意识到了拿面粉做似乎有些不对劲,但当我去超市货架上 再三比对其他的谷物粉类之后,觉得和玉米面粉比起来,面粉听起来更像是正确答案(因为在家时每年过年都会包汤团,所以我以为只 要看到正确的粉就能想起是它,万万没想到选项里不包含正确答案),于是兴致勃勃地搓了圆子、切了香蕉、煮了杏仁露……这真的是 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难吃的东西了。不仅是圆子的问题,香蕉和杏仁露搭配在一起就已经很毁灭了。再加上面粉做的圆子,我的朋友评 论我说:“那不就是包子皮味的圆子吗?” 在最初开始做饭的几周里,当我还没有开始无脑吃牛排的生活时,我第一个试水的料理是烤鸡 腿,提前用盐腌好鸡腿,撒上糖再刷上酱油,放进烤箱里等皮变得金黄就好啦~ 每周二我都要在早上八点不到的时候出门,晚上六点多 才能坐着公交车晃回住处。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我会在周日就做好一个有排面的菜,比如红烧肉、咖喱牛肉之类的,放在冰箱里吃 两天,在周一的晚上炒一个番茄炒蛋之类的小菜,和周日做的才一起装进便当盒里,下一把意大利面,就等周二中午在校内超市(SU Shop)的微波炉里热一下就能引来周围人羡慕的眼神^_^事实上我经常能见到有同学坐在SU Shop门口将苹果+薯片作为午饭,莫名 能感到一种朋克养生的气息。 市中心有一家山寨海底捞,总的来说除了名字叫“海底捞”并且卖火锅以外,和国内的海底捞没有任何的联 系。火锅是自助式的,18.65欧可以畅吃,但是这家的沙爹味的汤底是个雷,大家务必要避开,那个锅底充满了……油漆的味道?既难 吃又刺鼻。不过清汤锅还是很正常的味道,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四、 学习与校园生活: 都柏林大学的教学设置和复旦不太一样,大多数课都是5学分的,一部分课是10学分的,每学期选课的学分下 限是20分,上限是30分。在History的学科分类下,只有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史的课。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研究属于古典学的范畴,独立于 历史属于另一个学院,欧洲以外的国家的相关研究都算在语言与社会研究里。我选了Beginners’ Latin、Ireland’s English Centuries、The French Revolution、Encountering China四门课。期中拉丁语课一周上四节tutorial,每节50分钟,其余三门 都是每周一节50分钟的lecture+一节50分钟的讨论课。讨论课的有许多不同的时间可以自行选择。老师对每周的阅读材料都有很详细 的规划,和这一周的lecture上讲到的内容联系紧密又能加深学习深度,每周的阅读量都非常固定,各门课之间的阅读量也不会有太大 差异。因为UCD的课程,其学分与该课程每周占用学生的时间是挂钩的,而“占用学生的时间”指的不仅是上lecture和tutorial的时 间,也包括学生课后阅读材料、准备讨论课的时间,所以5学分的课,其课后阅读材料的量也是极其稳定的,不存在法国大革命的课每 周要同学读一本书而爱尔兰史只需要读一章,也不存在第三周要同学们读一本书而第四周只需要读一章的情况。这使得每周上课的节奏 都很一致,学习生活也很有规律,让人感觉很安心。 此外,讨论课的助教都是相关专业的在读博士,对讨论的主题非常熟悉,并且会提 出思路很清晰的问题来引导大家。不过讨论课的课堂效果可能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活跃的同学不多,大家都安静如鸡,假装没有看到助 教问询的眼神,直到助教点名才开口说话…… 交流的经历让我真实理解了学习最大的障碍不是语言,而是知识的储备。如果相关知识的 储备不足,听得懂的单词灌进脑子也会变成一摞天书。我是我抱着“难得都来了爱尔兰,总要上爱尔兰史的课,在别的国家想学都学不 到吧”的心态选了Ireland’s English Centuries,完全忽略了自己世界中世纪史和世界近代史学得一团浆糊的事实,偏偏又碰到了一 个喜欢在PPT上只放一张英国女王/国王的画像(一个字母都不会有,只有一张画),然后开始对着画像滔滔不绝的老师。于是每节课我 都盯着大屏幕上的先生女士,小小的眼睛里写满大大的问号,脑中不断反复“他/她是谁?什么年代在位的?老师在说什么?”这门课的课 后阅读也非常难,全是14-16世纪的英语,花体的s和f相似度高达99%,很多词的拼写和现代英语不同,但是读出来的发音是一样的; 换言之,如果这个词我读出来发现自己不认识,我也没办法在字典里找到它。不过我发现班上的同学,虽然好多都是欧洲人,甚至是爱 尔兰人,但是也都不怎么看得懂这些阅读材料,大家第一周上讨论课时,在自由讨论的时间里互相问: “你看得懂吗?” “我看不懂,你 呢?” “我也看不懂。” “有人能看懂吗?” 大家都摇摇头。 根据我的观察,都柏林大学的校园设计理念是能让同学在雨天也可以不用撑 伞地行走在校园里,主教学楼、食堂(虽然和复旦的食堂挺不一样的,但里面有东西吃,姑且也算是食堂了)、科技楼、图书馆之间都 有连廊。上课、自习、吃饭都可以在这一片连廊连接的区域中完成。 UCD的借书制度既严格又贴心。书根据借期被分为四大类,借期 从几个小时到两天、两周、两个月不等,借期少于48小时的书不能续借。同一本书很可能有几本是在借期两天的区域中,另有几本是在 借期两周的区域中。这样就可以兼顾为了讨论课而借书的学生(从短期书架上借)和为了写论文、报告而借书的学生(从长期书架上 借)。例如我上的Encountering China这门课,大约有十个学生选修。所有讨论课阅读书目都能在短期书架上找到,老师在发布 reading list的时候不仅会发书名,还会发索书号和所在书架号及书架所在位置的地图,让我们不用再特意上图书馆网站搜索,可以直 接按图索骥地找到书。并且,他给的书架号一定是短期书架的编号。由于每本书的借期只有两天,所以即使书的数量少于选课学生的人 数,大家也会因为借期的限制而让书能在不同的同学之间实现循环(只要不是每个人都在讨论前一天才想着去借就好),使每个人都能 读到书。并且,这些书在长期书架也有,需要利用这些书写论文的同学一般都会去长期书架借书,不会发生某几位同学为了写论文借走 了图书馆里某本书的所有复本,借期长达两个月(包括续借在内),使只需要在某一周读其中几章节以参与讨论课的同学们无书可借的 情况。 为了能够维持如此良好的借书循环,在UCD的图书馆如果借书逾期不还的话,是真的要罚款的!并且短期书架(借期48小时以 内)上的书,其逾期罚款是以小时计的!我第一次借书时没有留意,借了两本短期书架上的书,等收到逾期通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二十 几个小时,并且我住的地方离学校又有1小时的车程,最后两本书被罚了近30欧,比直接买这两本书都贵……但是周末是不算在借期里 的,所以我研究出能最长久持有借期为48小时的书的方案是在周四去借书,这样48小时的due会在周六来临,而周末是不算在借期中 的,所以还书时间会被定到周一的上午十点,也就是说能在周末悠闲地把书看完后在周一上学时将其还回去。 我在UCD还遇到过一个 非常有意思的调研。有一天中午在SU Shop前快乐热饭的时候,有一个小姐姐来找我做一个关于学校canteen的小调查,问了我几个 问题,我都认真答了。过了几分钟以后,又有一个小姐姐来找我,问我对刚才找我做canteen小调查的小姐姐还有什么印象,从眼珠的 颜色、头发的颜色一路问到有没有戴耳环、戴项链、穿了什么衣服/裤子/鞋,我当时的心情大概只能用“猝不及防”四个字来形容了,深 深感到自己被“钓鱼执法”了。 五、 “在爱尔兰最快乐的一天” 有一天的经历实在是过于快乐而珍贵,让我觉得一定要将其写下来。 UCD留给我最好的回忆是在图书 馆里发生的。UCD的图书馆临湖而建,巨大的落地玻璃能让图书馆里的学生将窗外的景色尽收眼底,从视觉上延伸了图书馆的空间。 爱尔兰的冬天日照时间很短,早上八点天才蒙蒙亮,晚上四点半太阳就落山了。我因为年少无知而买的游戏本非常笨重,加之每天都有 的拉丁语课(唯一不上拉丁语的那天我也没有别的课,所以不去学校)的课本也不轻,如果要再背上电脑充电器去挤公交车实在有些力 不从心。所以期末季的时候,我就将电脑的续航时间当作一个天然的计时器,坐在图书馆里写论文,感受日光从亮变暗,天空渐渐被夕 阳染成暗橘色,映在湖水中,也影影绰绰地落在我的余光里,仿佛我并不是坐在图书馆里写着论文,而是置身于大自然中。等到最后一 丝天光从遥远的空中消失,暮色四合,校园里亮起了路灯,电脑也因为电量耗尽而自动关机,于是收拾书包走上回家的路。写论文的一 天就这样完美地与自然的运行合二为一。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样的一种平静,更别说是在写论文的时候了。世界上仿佛只有我一人, 没有其他人、没有手机,只有我、论文和大自然。这一天虽然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情发生,但我能很坚定地说出:“这是我在爱尔兰最快 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