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4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小结(2).pdf

非常perfect2 页 214.831 KB下载文档
2014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小结(2).pdf2014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小结(2).pdf
当前文档共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4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小结(2).pdf

多伦多大学交流有感 2015-03-12 16:04:55 四个月的时光,不是很短也不是很长,可以说恰到好处。对比起那些只能利用几天时间焦急地涌向城市名胜景点的观光客来讲,交流生 算是半个在他们身处的城市中拥有生活积淀的人,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生活节奏。之所以是半个,是因为比起那些永远生活在那里 的人们,交换生不得不在四个月之后离开,他们也还有机会作出更多的选择。 多伦多和加拿大很多城市一样,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 生活也因这样的文化多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新鲜感:中国城、韩国城、小希腊、小意大利、犹太人聚集地、加勒比黑哥聚集 地……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概念,因为大家都无法区分彼此。和这所城市分享了四个月的呼吸,当我的生活中也在无意之间注入了加 拿大生活方式的简约和质朴,我感到多伦多是我生活的第三故乡,而多伦多大学也是我大学生活里的第二校园。 l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UT) n 整体介绍 UT建于近两个世纪之前,主 校区——圣乔治小区(St.Gorge Campus)位于多伦多中心城区。现在本科生、研究生 和教职工总人数约五万人,规模相当之大。和很多北美大学类似,UT本科生入校时被分 配在七个学院(college)之中,这些学院都有各自的历史渊源,比如有些宗教传统的 Trinity College和St.Michael College,光从名字就可以感觉出来它们的特点。学院 管理学生们的生活,课外活动一般也是学院为单位组织的,不同的院系则管理学生的课程 学习(比如物理系、数学系)。UT有什么专长呢?UT的整体排名是加拿大当之无愧的 第一!UT的图书馆系统是北美第三大,仅次于哈佛和耶鲁,校内大大小小的图书管数不 胜数,最大的当属Robarts Library——一个十几层楼的巨型图书馆,尽管大多数是人 文社科书籍。UT和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Mcgill University是唯一两所美国高校联盟 当中非美国本土的高校,这两所学校一直互相掐。UT的学术考核风格和印象中北美名校的风格不同,考试的比重占的很大,学校还专 门修了一个考试中心(Exam Center)专门用来考试。UT强势的专业有商科(Rotman Commerce)、生命科学(Life Science) 还有工程(Engineering)、计算机(CS)等,这从学校里各个系拥有的建筑是否高大上就可以粗略看出。 n 物理系 还是先说说物 理系吧。如果你专心想要做学术,比起北美的其它名校,UT并没 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好在由于极强的地域 优势和较高的影响力,UT物理系和位于滑铁卢的Perimeter Theoretical Physics Institute以及 Theoretical Astrophysics Center有较强的联系。这里的老师上课内容相比起国内简单许多,不需要深奥 的数学和复杂计算,更注重同学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这说起来可能有点空洞,以量子力学举例:UT的老师 开始在没有引入薛定谔方程的情况下用自旋实验阐明本征态、测量等概念,花了两节多课的时间阐释 Quantum Entanglement的概念并详细解释了EPR佯谬的始终,而在此之前同学们连怎么用升降算符或者 用级数展开来求解谐振子势都不知道。这样可能对同学们把握物理图像更有启发作用,使他们不必纠结于 technical的东西。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广义相对论的课程。上这门课的老师是Prof. Dyer Charles, UT物理系终身教授,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他每次讲课都很风趣生动,课前和前排同学聊天时都时不时向后排的人抛媚眼,站上讲台 后总会看眼墙上的挂钟、看看他的手表,然后问道:“那个钟上的时间是什么时间?”当然这是只能引起学相对论学生发笑的笑话。总 之,我很感激Prof. Dyer Charles让我接触到广义相对论的insight并且让我对体会到这个理论的奇妙,因为我本以为这套理论需呀爱 因斯坦的大脑对于一般人如何遥不可及。老教授也向我谈起过他对现行物理教学内容设置的不满,本科生学习的电磁理论和量子力学理 论都是近一两个世纪的产物,但是引力理论却停留在三四百年前的平方反比。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教相对论的老师都这样抱怨过,但我 认为能够教好的人不多。 n 校园生活 如我前面所讲,校园里大多数活动都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的,很少有学校整体的活动, 诸如我们 这里的十大、运动会等。学校里的社团很多,在九月初新生周的时候有一个Club Fair,几乎所有的社团和学生组织都会在那里展开招 新大战。这里社团和学生组织的种类很丰富,有关于学术的(如天体物理学生会、政治科学学生会等)、关于运动的(日本剑道、跆拳 道、中国功夫等)、具有地域特征的(中国学生会、印度会、台湾人学生会)还有无数的fellowship拉人入伙读圣经分享心得。 我位 于七个学院当中的Innis College,是一个比较新的学院。Innis College组织过的活动比如说有:号召几百人到多伦多海岸线上去捡垃 圾,称为Coastline Cleanup,为城市环保尽一份力;秋天到来的时候到一个多伦多郊区的农场去摘南瓜,尽管后来发现这些南瓜是要 买的。。。 UT还有因多伦多文化多元带来的语 言多元优势。多伦多大学外事处—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是接待交流生的办 公室,定期会组织一些交流生出游、聚会的活 动。当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活动是Language Exchange,前期需要报名的同学填写自己能说 的语言、希望学习的语言,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为同学们安排见面聊 天的时间,大家能够每周多出大概一个小时锻炼 语言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其它语言总是供不 应求而中文总是供远大于求。 n 课程设置 UT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完 善,这也是将学生的生活管理(学院)和学习管理(院系)分离开的结果。UT 本科生也需要上很多所谓的“通识课程”,但同复旦不一样的是,UT并不区分通 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举个例子,一个文科生的通识课程是理科生们的专业课 程。因为专业课程也会有难度等级划分,最低等级的课程都是导论课,没有基 础的学生也可以学习,上其它专业课也就没那么可怕。为了保证学生有更大的 自主性,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的program,其实就是不同专业课程的组合。举个 例子,物理系同学可以选择一个Physics Specialist,如果觉得数学功底十分 重要那么也许Physics Major + Math Major更合适(Specialist的课程量是Major的两倍)。UT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rogram和 自己选择的“培养计划”,独立性和个体性很强。如此,“班级”的概念是不存在的而院系在学术之外的凝聚力也要弱很多。 UT的课程规 模和形式也千差万别。有的导论课诸如心理学导论或者人类学导论,选课人数是1400,这样的超大规模课程只能在Convocation Hall 进行,这是一个只有一个教室的圆顶建筑(位于文中第一张配图的右边)。当然,也有小到只有20个人的Seminar课程,上课的教授 会带领同学们针对某个题目阅读相关书籍并且展开课堂讨论,当然这个时候发言的质量就很重要了,不是次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