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慈善生态系统.pdf
感谢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海南省残疾人基金会 资助本刊物 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徐永光 合作创新,再造公益慈善生态系统 徐永光 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基金会中心网 3 周年时在云南开会,我 很荣幸地请何道峰接任理事长。今天应该是 道峰的主场,因为他陪夫人在美国治病,今 天不能到来,委托我来站台。 16 年前,道峰受邀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 (以下简称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当时正好 召开希望工程 10 周年国际研讨会,道峰拉着 扶贫基金会王郁昭会长来整整听了 3 天会。 之后,他在王会长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 启动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去行政化改革。正 是因为改革、治理和在社会创新领域的成功, 扶贫基金会很快在中国基金会行业中异军突 起,后来居上,今天已经成为中国公募基金 会的第一品牌。 2012 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 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 社会组织体制。”到今天为止,政社分开的 改革依然步履维艰,而 16 年前的扶贫基金会 就已经成功走出了这一步。最近,习近平总 书记提出“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 的宏大目标,据我对扶贫基金会的中和农信 小额贷款项目和“美丽乡村计划”以及众多 扶贫创新项目的了解,他们又大步走在了中 国基金会和 NGO 的前面。这些项目的开发和 推进,难度非常大,他们是怀着崇高的理想 和责任感,努力创新,扎实工作,一批优秀 的员工在农村一呆就是两三年,取得了非常 重大的成功。无论是去行政化改革,还是贯 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 5 年脱贫的号召,扶贫 基金会都是中国社会组织、特别是基金会学 习的榜样。 今天的主题演讲,是关于合作、创新与 公益慈善生态的再造。这是老生常谈,今天, 我想从几个案例和现象谈谈对公益生态系统 2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再造的看法。 一个是腾讯“99 公益日”。腾讯公益慈 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在“99 公益日”主题 致辞里提到, “社会的痛点就是公益的起点”, “99 公益日”旨在创造一种新的互信机制, 让公益生态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 连接。 “99 公益日”的确展现了中国公益生态 链的变革。在这个生态链中,一个最大的变 革是,过去捐款人、基金会、NGO 和企业、 明星的参与主要在线下,现在实现了线上线 下、以在线链接为主的模式;过去公众参与 度低的一个很大障碍是选择性小与捐款不方 便。这次“99 公益日”,参加基金会数百家, 募捐项目 2200 多个,这些项目大多不是基金 会自己的项目,而是草根 NGO 的项目,公众 参与几乎有无限可能的选择性。连广州市青 基会为“公益慈善论坛”微信号创办人张以 勋众筹 10 万元年薪和传播岗位补贴 20 万元, 截至今天的数据,也得到了 1000 多人支持, 捐款达 17 万多元。放在两三年之前,关于做 公益要不要发工资还争议不休,向公众众筹 工资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几天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募 捐报告显示,2014 年各类网络捐赠第三方平 台募集的善款总额超过 4.37 亿元人民币,捐 赠人次超过 11.17 亿。而“99 公益日”之前, 从 2015 年 1 月到 8 月,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募 集的善款就已达到 5 亿元,网民捐款 3654 万 人次。 我在 16 年前讲的互联网公益“透明性、 选择性和便捷性”对中国公益的影响已经得 到印证。互联网公益最伟大的贡献是,没 3 有政府发文,无需出台法律,中国公益依照 市场化的规则,自然回归民间,回归理性, 走向公众用脚投票的正确轨道。原来通过体 制赋予的公募基金会一统天下的特权正被消 解。“99 公益日”中,中华儿慈会、中国社 会福利基金会和扶贫基金会的表现,又一次 证明与草根组织共享公募权,实现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将成为公募基金会深耕基层社区、 实现转型发展的不二法门。 第二个案例是由 16 家基金会与社会企 业共同发起的首届“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 资论坛暨联盟”(以下简称社企联盟)大会 今年 6 月在深圳召开。我从这个案例引发的 观点,不是社会企业如何发展,而是公益行 业及跨界联合的平台型机构和各类联盟迅猛 发展,是公益生态改变的一个重要现象。 这种发展态势,较早时可以追朔到 10 年前以何道峰为主席的基金会自律联盟,以 及后来的 NGO 自律吧;2009 年开始的非公 募基金会论坛则带有非公募基金会联盟的性 质,再过几天,第七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 展论坛就要在深圳召开了;2010 年诞生的基 金会中心网,是贯彻“十一五”规划关于建 立公益组织自律机制的要求、由 35 家基金会 自愿发起设立的基金会透明平台;雅安地震 之后,由 41 家基金会成立了中国基金会 4.20 救灾行动自律联盟;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与 多家社会投资机构联合组建的社会投资平台 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今年,在中国公益行业出现了平台、联 盟热,除了社企联盟,相继出现了资助者圆 桌论坛、公益筹款人联盟、中国教育公益联 盟、公益组织服务联盟、支持二三线城市公 益组织发展的“和平台”, 以及“促进支持类 社会组织学习交流会”,还有社创硅谷投资 平台也在筹建之中。 各种领域性、区域性公 益慈善联盟更是门类繁多,层出不穷。 公益行业平台和联盟的大量涌现,体现 了公益界平等、合作、民主、自治、互律和 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这对于构建良好的公 4 益生态环境和健康公益文化,意义不可小觑。 第三个案例是第四届中国慈展会高调亮 相的公益组织服务联盟。这是由十几家专门 为公益组织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组成,代表 公益行业通过市场细分、第三方外包服务来 提升公益专业效能的重要趋势。公益专业外 包服务在美国非常发达,在台湾叫公益中介 服务。术有专攻,没有哪一个组织是无所不 能的,哪怕是最大的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洛 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也是一家非营利组织, 他们有多少工作人员?我们可以猜想有几千 人、上万人。有人告诉我,国际奥委会总部 只有 40 名专职人员,奥委会几乎所有的业务 都是通过外包服务实现的。我不敢相信,最 后在网上查到,一次奥委会总部水管破裂发 大水,150 名工作人员被迫回家办公。看来 员工不超过 150 名是比较可靠的。 公益市场细分的专业服务门类很广,包 括:法律、财务、金融、信托、保险、投资、 理财、筹款、咨询、评估、研究、战略规划、 能力建设、品牌推广、公关传播、信息披露、 人力资源和 IT 技术服务,乃至于项目执行和 机构整体外包。美国 90% 以上的基金会没有 专职员工,许多家族基金会的业务是通过外 包实现的。中国的公益组织服务联盟一成立 就推出了机构外包服务,他们预见到了未来 有大量的家族基金会、私人基金会和企业基 金会有外包服务的需求。段德峰创办的瑞森 德公司是专门为公益组织做服务的,现在有 五六十工作人员了,业务忙不过来,经济效 益也不错,正考虑在新三板上市。 公益市场细分和专业服务有助于提升公 益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在整个行业整体能力 不足、人才缺乏且社会组织数量快速增长的 当下,这类专业服务机构作为公益生态链中 的第三方支持力量,需要得到优先发展。他 们在发展初期,也需要得到包括资金、资源、 志愿者和文化环境在内的支持。公益筹款人 联盟希望推动中国的独立筹款人制度,这需 要公益行业挣脱道德绑架才有可能实现。 美国的国际职业筹款人协会就有逾 3 万 名会员,法国则有为非营利组织筹款的上市 公司。我接触过美国一家专门为大学基金会 筹款的公司,收取服务费大约是筹资额的 8%, 而大学基金会自己的筹款成本在 12% 左右。 乐施会行为指南规定,凡是为筹款付出 1 元, 需要筹得 6 元,筹款成本在 16% 是允许的。 创造绿色 GDP。这既属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领 域,也是社会创新的活跃地带。在各个国家, 公益基金会都负有社会创新发动机的职能, “风险慈善”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中 国的基金会数量在过去的 10 年中已从 883 家 增加到 4683 家,增量为 5.3 倍,而在推动社 会创新方面的表现和贡献差强人意。 大家可能还记得金华施乐会,他们曾经 推出由志愿者去了解求助项目,先垫资完成 救助,再自己通过施乐会网站负责筹款,筹 款完成后可以提取 15% 的筹资成本,这相当 于垫资的利息收入。虽然这个安排帮助了许 多真正需要急难救助的人,但这个冒险的探 索,最终在道德谴责声中狼狈退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公益生态系 统是存在于包括政府、市场的一切社会生态 关系之中的,其生态系统的再造并非公益部 门的闭门造车。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 环境问题,公益慈善部门在保持自己独立性 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 的跨界合作,进行社会创新,才能在有效解 决社会问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以前给官办慈善和草根组织分别画过 像。今天,公益慈善行业虽然有不少进步, 但相比于科技创新、市场创新和企业的社会 创新,相比于政府努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开放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 社会经济发展的务实精神,公益行业整体上 还非常落伍,具体表现为:道德优越强,封 闭不开放;创新意识弱,风险少担当;竞争 压力小,缺乏效率观;混得好不好,基本不 关张。总之,公益部门在开放、改革、创新、 跨界合作和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上,既落后 于市场部门,也赶不上政府的步伐。公益慈 善生态系统的再造,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需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适应变化,在反思中求 大的突破。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加快简 政放权,政府努力做到办事不设机构、不养 人,加大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建立“惠而 不费”的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我最近查到, “惠而不费”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在一些 重要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积极鼓励社会投资。 据财政部估算,今年地方政府公布的政府与 民间合作的 PPP 项目总投资超过 2 万亿元人 民币。政府鼓励的社会投资以及 PPP 项目, 大量涉及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文化、 扶贫、农业、环境治理、残疾人就业、社区 服务等领域。一个项目往往需要的三个部门 一起合作共事;还有一些事情,则是政府该 做自己做不好,NGO 想做能力不济做不了, 企业趋利不愿做,这正是社会企业大显身手 的地方。 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三个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社会 投资和社会企业的发展,将扩大公共服务的 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就业机会,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5 主题演讲 Keynote Speech 6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7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模仿欧美的经验,大家可以从欧美犯过的错 误中反省、学习。正如徐永光理事长提到的 中国的社会投资非常火爆,其实在美国的新 型投资慈善家也非常关心社会投资,他们正 在模仿中国的慈善家。 Jeffrey Falkenstein: 中美慈善数据合作的 前景和意义 Jeffrey Falkenstein 美国基金会中心副总裁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美基金会慈善 之间的关系。所以先现场说声抱歉,如果总 统候选人先生说了不对的话,我为他说声抱 歉,如果他要成为美国总统,我一定会到中 国来。我简单介绍一下中美之间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我是白皮肤、带胡子,还梳了一个 小辫,像女孩儿一样,我就不谈政治了。我 们再往深看,其实我们有更多的相同点。中 美之间都关心食物、水、居住条件、工作和 未来我们的孩子。同样我们谈谈中美慈善也 是一样,在美国如果提到慈善这个单词,我 们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句子都是做资助这种狭 隘的介绍。但其实我们这个行业非常大,而 8 当中国的基金会谈到公益和慈善的也有类似 的想法,中美之间有更多相同点,比不同点 要多。正如刚才徐永光理事长所言中国基金 会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涉及到一些新的领 域,关于社会投资等等,中国可以向美国学 习很多的经验,美国也可以向中国学习经验。 当我第一次在美国基金会中心网见到程刚先 生和陶泽先生的时候,他们说也希望在中国 正在建立基金会中心,仿照美国的历史,我 说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美国的基金会中心 已经有 60 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今天开始做这 个基金会中心的话我们不会这样去做。所以 我觉得对于中国公益行业的建议是不要简单 再 谈 谈 更 多 的 共 同 点, 听 到 汶 川 地 震 时我们也想到美国的飓风,在这之中我看到 了更多的中美之间的相同点,我们可以看到 当灾难发生在中美的时候大量的社会反响, 大家行动起来救助社会灾害,尤其是企业基 金会反应迅速,帮助灾后重建。而且我们看 到联合国刚刚制定了新的未来的发展目标, 里面包含不仅强调政府,同时也关心美国和 中国的慈善如何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 去。这样我们跟中国基金会中心共同合作, 通过一些数据看到中国慈善行业如何参与到 联合国的千年目标的实现的。从美国基金会 中心的数据可以看到他们支持非洲项目的排 名第 14 大的机构是一家中国的公益机构, 意味着美国的公益组织通过支持中国的公益 组织在非洲开展资助工作。这张图介绍当中 美基金会中心之间有更多的数据交流的时 候,能够看到彼此的联系,中国 NGO、美国 NGO、中国基金会和美国基金会是什么样的 关系,通过这样的数据图表清楚地看到彼此 之间关系,蓝色表示资助者、红色代表公益 组织,可以看到他们彼此之间联系在一起。 通过这张图表可以清楚地看到之间的合作关 系,任何一家公益组织通过浏览这样的图表 可以清楚地看到谁是资助者、谁是提供资助 的机构,他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应该怎 样开展工作。 另外一点,中国慈善行业对于人才的专 业化提升非常看中,正如在中国有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已经加入了慈善 专业的教育,像美国的哈佛大学、杜克大学 一样,这些教育帮助我们培养未来慈善界的 领袖。这样可以更好地继承现代的公益慈善 领袖,例如徐永光先生、何道峰先生。同样 我们也看到了在中国有基金会中心网这样的 公益组织不断推动行业自律和透明,推动行 业的发展。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我知道中国有国家战略 " 一带一路 ", 我觉得中国应该开展慈善行业的 " 一带一路 ",不仅是亚洲之间的交流,应该把美国也纳 入进来,让我们在未来的一代人当中看到美 国人,欧洲人,全球的人有更多的交流,一 同走在这条大路上,谢谢。 美国基金会中心成立于1956年,目前 由近550家基金会为其提供财政支持,是全 球领先的慈善信息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及分 析,基金会中心将那些至于促进全球发展的 人与资源进行对接。中心有美国乃至全球最 为全面的关于慈善资助的数据库,并力争为 公益行业提供一个稳定易懂的知识平台。同 时,基金会中心还不断在数据的基础上为专 业慈善发展提供深度的研究及其他智力支 持。每天都有数千人访问和使用基金会中心 网站,并通过分布在美国五个城市的基金会 中心图书馆和学习中心,以及遍及全球的 450多个信息中心,公共图书馆,学习网络 合作伙伴,研究机构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员提 供服务。 9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们的使命是建设中国基金会行业的信息披露 平台,首先就是一个数据平台。数据是个好 东西,我们能感觉到我们处在一个社会领域、 慈善领域高速发展的阶段,大家通过这个图 深刻感受到这一点。我们能看到中国基金会 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从 800 多家迅速增 长到将近 4700 家,非公募基金会远远超过公 募基金会,大概占 2/3。从数字来看一下我 们确实处于一个快速发展,而且成为保持这 个趋势。10 万家基金会庞大的规模在美国, 中国还有发展的空间。 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情况:初具数据中 心形态的规模,目前基金会中心网经过五年 的专业化工作,采集到了近 10 年的基金会数 据,新的基金会条例出现以后,对基金会的 信息公开、披露的要求特别严格,我们收集 到从 2005-2014 年基本上所有的数据,实现 了十年数据全覆盖。包括所有基金会的数据 有观测系统,我们的登记权限一直在下沉, 采集各类各式的信息。整个的数据量公益项 目 6 万多个,8 万多条基金会动态,还有 7 万多个基金会相关人员以及大量的基金会的 数据。基金会的相关人员可能大家说是不是 有点多了?因为这里包括理事的信息和专职 人员的信息,全部都采集到了。 程刚 : 基金会中心网五年成长之路 程刚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是一个工作汇报,五年前基金会中心网 成立,到现在给大家讲讲这五年基金会中心 网都做了什么,是否达到了当年发起人徐永 光、道峰、晓光一行人的想法。接下来我用 短暂的时间做一个概括性的汇报。 首先再次感谢永光、Jeffrey Falkenstein、 永光今天是抱病来的。前两天就得感冒了, 又被我用了三天。刚才介绍嘉宾的时候,在 座的还有很多的外方嘉宾,是因为前两天 我们在这里举办了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慈善论 坛,这是第二届,第一届在两年前圣彼得堡 开的。中间第二排的嘉宾有来自巴西、非洲、 10 美国,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今天留下来参加 今天的活动,主要是下午还有一个走出去的 对话活动,谢谢你们。 由于今天场地的限制,中间的嘉宾看两 边的 PPT 有点不舒服。 今天的演讲是基金会中心网的五年之 路。 第一方面汇报基金会中心网现在初步具 备中国基金会领域的数据中心的形态。当年 在设立基金会中心网的时候有一个要求,我 把 数 据 分 成 30 多 类, 细 致 的 分 有 500 多类,在分类学上的确做了很大的贡献。中 国的情况有特殊性,我们想使我们的数据采 集、分类进入一个专业化的水平。 从几个技术指标来看,现在基本上形成 了 4 个独立系统,数据全部纳入到系统里面, 数据量大概有百万条,数据容量接近 2T。 五年来的一个变化推动这个数表看到, 年报采集完整报、财务信息、项目信息的 完整度都有了特别大的提升,增长率都在 70%-90%,力求做到数据采集进入完整的全 覆盖的状态。这个工作是比较困难的,一个 是采集、一个是正确、一个是发布,与政府 发布的数据相差两周,基本同步。数据采集 的信息也在不断完善,第一个图上面部分讲 的是新增的信息,在过程当中各类信息都需 要采集到,包括我们的管理制度、银行信息、 税收优惠、关联方、合作项目等等。第二部 分是每年的变化情况,涉及到人员调整、动 态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记录的都是最新的 信息。 采 集 数 据 除 了 做 公 开 还 是 为 了 实 用,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最重要的工作是做数据架构,我们第一年说 这些数据不行,是的,第一年的数据不够, 1500 家的基金会,也比较粗糙、原始的数据。 现在做数据架构就是把基金会中心打造得更 加专业化的一项工作,我们团体也年轻也是 边学边干。活动领域进行了分类,大类有 3 级两百多类、受益群体、资金用途等等都有 分类,有 500 多个分类。把这些数据进行详 细的分类、架构可能对之后的研究分析起到 作用,会有一个良好的效果。现在近百万条 数据已经看到一个坎儿了,这是我讲的 500 万套数据,现在人工没法做了,他现在做了 人工智能系统,自己识别自己去分类,我估 计未来我们也会走到那一步。 这是一个数据关系系统,各种数据的关 联关系架构起来,数据之间的关系,包括基 金会、公益项目、公益活动、项目实施组织 之间的关系要建立起来,我们当年做的时候 还没有想多,数据多了以后,大家在用的过 程中提出了这一点,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数据管理的思维。永光、道峰、晓光带 领我们做信息公开,当年出发点主要是做机 构信息,1500 多家基金会我们采集了两三百 家基金会的信息,出发点是获取更多的机构 的信息,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完善我们发现最 重要的是项目信息,我们想了各种思路,在 数据管理、思维机构的时候进行了很大的自 我提升和调整。包括社会群体、活动领域、 支付对象,就是你的钱给谁了,这个项目超 过 5% 的支出钱给了谁一定要做信息披露和 公开。执行地点、用途以及基金会关联关系, 数据也在调整和改变。 同时扩大了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覆盖范 围。2010 年 7 月 8 日成立的时候理事会要求 我做的是基金会行业的信息,到了去年的时 候又提了新的要求,要扩展到其他的公益领 域的部门,我们现在也在做,包括采集慈善 会、大学、NGO、国际组织在华的信息。未 来可能我们要不断地拓展。 五年前我做了一个表,主要是讲我们的 功能,让同行一看差不多,现在已经有了一 个非常大的飞跃和变化,希望大家多去基金 会中心网去看,功能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 我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做了很多 的调整工作。我们也做了更多的数据开放, 这种架构模式是慢数据,是很好的一个商业 模式,我们没走到这一步,我们要更多开放 11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数据,一步走到这一步,基本获取自己想要 的信息。对于未来基金会发展,下次做战略 调整还得再去想,不可能走原来的路。 第二说一下中基透明指数,是旨在推动 数据透明的一个办法,这两年看基本上是被 基金会接受了,一开始还是不太接受的。现 在大家把它作为一个基本的标准,大家都觉 得是认同的。政府部门也觉得这个办法挺好, 挺有效。从上线的时候有 17 家,到现在已经 有 128 家,我们用了非常好的策略让大家接 受。 下面还有官网的介绍、年报的公开。 下面的表是排名 FTI 前 500 名的基金会 的透明度分数变化,比较活跃的基金会都是 在积极的变化之中。倡导行业自治的组织想 把排名靠后的组织让他有改变,我们试了很 多办法都不奏效,要活得更好的基金会要更 好,后面就干脆让他待着吧,因为确实没有 办法。这样我把想变好的组织进行倡导,有 好多企业已经达到 80 多分了。 工作重点 数据见证基金会发展趋势 前走、学着干,形成 4·20 救灾行动自律联盟, 有一系列的跟进。也参与其他行业的工作, 包括刚才讲到的人才的培养,跟各种学校参 与公益慈善人才的教育培养,现在效果还是 不错的,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正在把它 纳入到学科体系中来,我们也积极加入发出 声音去推动,我们基金会做了这样的工作, 现在还在做,也是我们自我的实现和推动。 这是基金会中心网成立的时候对我的要 求,当年办的时候说这个基金会要办成国际 化的机构,我们努力做这样的工作,几年来 和世界各国大概二三十个国家的公益组织建 立了合作的关系,也参加了一些国际慈善协 会的活动,积极参与治理。在昨天和前天的 时候我们在这里承办的是第二届新兴市场公 益论坛的活动,有 30 多个国家 60 多个代表 参加,今天也有一些代表留下了,因为昨天 的会议是封闭会议,所以中方代表不太多, 主要是探讨新兴市场国家慈善的发展和工 作,也吸取一些国家的经验。 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在行业的大力支持 下,我们努力做一些工作,可能离要求还有 一段距离,接下来的五年制定更好更有效的 战略规划以后,我相信基金会中心网的工作 会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当年基金会总数 公募总数 非公募总数 2013 年十八大后,国务院发 布通知:公益慈善等四类社会 组织年底直接登记。 基金会数量(家) 然后做了一些为基础研究和分析做了 准备,做了 130 多个跟数据相关的报告,康 教授做研究和分析,我们给他提供更多的数 据以便进行分析。蓝皮书以及我们内部的一 些报告都是基于数据做的分析,现在已经基 本形成了一套思维和思路。我们倡导用数据 说话、用数据分析的慈善理念。基金会中心 网的网站、微信、官方微博基本上都是用数 据来说话,加上年轻人可以用现在时尚的语 言方式写报告,年轻人都喜欢脑洞,现在的 社会发展形态不能用太老的语言,但基本上 就是用数据来说话,来拉近之间的关系。我 们还专门请了一家专业化的公司给我们做培 训,非常有效果,希望其他的公益组织也这 样去做。 媒体报道 4823 4211 3610 3273 3040 2004 年,《基金会管理 条例》出台 2596 2207 5 12 24 34 46 65 73 103 147 168 194 278 495 342 420 539 561574 586593 610 630 657 738 1817 1530 1275 1050 883 1550 年份 数据来源:基金会中心网,截止时间:2015 年 12 月 31 日。 采集数据的内容不断增加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以 前 的 透 明 指 数 主 要 是 针 对 机 构, 现 在更多的业界和相关方反映不好,我们就把 相关事件、重要活动、自我披露的都纳入到 FTI 里面来,这样就丰满了一些,也是一个 很好的策略。我们跟央视的活动、雅安地震 等等都当做重大的事件纳入进来。 FTI 的影响力今年有了变化,有很多机 构在做项目的时候也参考 FTI,这也是一个 拓展影响力的思路和办法。基金会中心网还 是延用发起人商玉生、道峰、永光先生倡导 的行业自律,我也在这条路上跟着这几位往 12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13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公益生态系统战略数据采集 中国基金会 4.20 救灾行动自律联盟 新增基金会项目大额支付对象,实现基金会和慈善会、高校、NGO、政 府等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关联,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 慈善会 境外组织 高校 红十字会 NGO 倡导用数据说话的基本理念 14 参与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15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与世界 6 大洲的 22 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WINGS 是一个独立的全球性非营利组织 网络,把全球 35 个国家的 86 个慈善行业 支持性组织联合在了一起。 俄��������罗��������斯 加拿大 私有化过程中的慈善事业论坛 德国 Philanthropy through 比利时 Privatization Forum 法国 瑞士 西班牙 美国 埃及 尼日利亚 坦桑尼亚 墨西哥 印度 肯尼亚 亚洲公益创投协会 2013 年会 AVPN Annual Conf 2013 中国基金会访美团 哈佛大学豪泽中心 Chinese Foundation Visiting Group in Harvard 哥伦比亚 印尼 新加坡 起草全球慈善数据宪章 Global Philanthropy Data Charter 巴西 纳米比亚 南非 16 澳大利亚 阿根廷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17 对话沙龙 Dialogue Salon 18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19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主题论坛】基金会与公益组织: 公益慈善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与合作 康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 所所长 刘洲鸿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彭艳妮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20 康晓光:6 年前永光倡导建立中国基金 会中心,包括南都公益基金会讨论发起建立 的事情,现在基金会中心已经五周岁了,当 时的一些想法变成了现实,基金会中心网发 展的非常稳健,每年都有创新,不断上新台 阶,祝贺永光、程刚、陶泽、还有现任的理 事长道峰先生。有的人善于思考、有的人善 于行动,永光善于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这是我崇拜 的地方,希望我们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这样的 能力。 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今天陶泽告诉我 主题是换位思考,基金会和基金会的合作伙 伴们怎么样能够换位思考,他可能想通过这 样的方式更好地探讨基金会如何和合作伙伴 相处,如何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今天的几 位嘉宾是这个行业中非常精彩的人物,都非 常有思考,非常有代表性,换位思考的话, 我们先请洲鸿,以前在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任 职,然后在南都公益基金会做秘书长,现在 在敦和做秘书长,敦和是特别正宗的一个资 助型的基金会,南都是打折扣的资助型的基 金会,洲鸿一直在基金会待着,总是资助别 人,我们想第一个让他来说说假如你是申请 得到资助的受助者,你对南都、敦和、福特 是什么样的? 刘洲鸿:我看到这个题目构建良好公益 生态,如果把生态系统中的基金会看作奶牛, 资金就是牛奶,政策环境就是草场,从草根 组织的角度讲当然希望有更多的奶牛,敦和 基金会也是想做一头好的奶牛,同时也在帮 助其他的基金会更加健康,产出更多好奶, 比如我们的种子基金,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2011 年我在南都基金会就关注这个问题,我 们看到境外的资金在流失,境内的资源绝大 部分进入了公募基金会、包括慈善会、红会 系统,真正进入草根的只有 1%,所以我们 当时发起一个宏观的项目,重点要突破草根 的资源困境,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一 个老话题了,但是我现在看这个环境还是有 好转,比如说 9 月份中民慈善中心在慈展会 公布的 2014 年捐赠数据报告看到进入官办基 金会的资金减少比重比较大,特别是进入红 会系统的下降得很明显,具体的数字大家可 以查一下。还有前几天民政部发布的《全国 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提 出官员不能当这些机构的负责人,我想对于 草根组织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第二点,中国基金会评价也显示本土资 助草根的基金会越来越多,2013 年 1.5%, 今年是 2%,虽然很是很低,基金会数量增 加很快。我以前工作过的地方中国青基会已 经资助草根组织了。不好的消息是基金会评 价网发现 2013 年有我 90 多家接待基金会在 支持草根组织,但是这次比较差,只有 60 多 家了,这一次调查的范围其实更大,上一次 调查的是 90 多家草根组织,这次调查的是 600 多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境外资金的流 失还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也希望包括高倩 倩女士所在的福特基金会,还有其他的国际 在华的公益机构能够留下来继续支持草根组 织的发展。 彭艳妮:今后基金会和 NGO 双方能做 一下这个工作特别有利于大家的交流。我想 从 NGO 的角度来说,NGO 和基金会是平等 的关系,但事实上是不平等的,一方掌握资 源,NGO 向资金会要资源,在这里面 NGO 是希望得到基金会的尊重,首先 NGO 申请项 目的时候,NGO 有自己的想法,基金会愿意 挑毛病,你这个项目解决模式有没有问题, NGO 是希望得到基金会的尊重,因为他是非 常接近社会问题的人。 我们这次看到评价的维度 NGO 希望基 金会给了 NGO 项目后,能够对 NGO 有特别 大的信任。因为在执行项目中会遇到非常大 的变化,项目的时间、实现方式很多方面需 要变化,很多基金会灵活度比较低,你有一 点变化都不允许,或者有繁琐程序,对 NGO 的沟通成本会比较高。 高 倩 倩: 我 们 谈 基 金 会 和 公 益 组 织 生 态系统的定位和合作,我觉得生态系统一直 在演变过程中,基金会和公益组织的关系也 是在演变的过程中,比如说十年前基金会和 公益组织的关系是一方面的,现在已经慢慢 有一些变化了,最近福特基金会的会长也发 布了一个新的战略方向,包括福特基金会应 该怎么帮助我们的伙伴继续有一个健康的发 展,我们也比较关注某一个组织基本的需求、 费用的要求,因为我们分析如果光是赞助比 较漂亮的、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项目的话, 不关注某一个机构基本的需求、工资、房租 费的话,这个组织没有办法发展出来。从另 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是一个申请福特基 金会的机构,首先某一个伙伴他要了解福特 基金会的战略方向是什么,他自己的战略是 不是跟我们一致,然后开始有一个讨论,我 们双方福特应该听伙伴们怎么分析目标,是 怎么解决社会性的问题,怎么面对某一个要 做的事情,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因为了解了 问题的根本因素,他也知道怎么去处理,因 为比基金会更了解一些,所以基金会必须好 好的听,进行一些讨论,一起决定我们基金 会怎么能够帮助伙伴们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我们基金会必须比较谦虚,要跟着我们的伙 伴们去走,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郝南:挑战还是非常多的,首先得知道 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自 己想做的,然后考虑出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 还要考虑理事会希望我们发展什么路线,理 事会的人也没时间,有时间也想担任决策者, 也要协调几千人的想法。做经费的实施,他 们不能和这些想法协调在一起,怎么样的使 命能把大家的想法统和在一起,然后找到符 合这个想法的人去执行,然后我对他的控制 力还是比较弱的,怎么样保证他不会半途而 废,别出财务的问题、别出社会负面新闻, 要不然我们还要给他处理善后的事情。然后 还要证明项目的价值,证明他做的事情是对 的,证明我资助的 NGO 和项目可以保持相对 比较好的位置而不是说我跟理事会交代时说 为什么你不支持那个机构而是支持现在的机 构。最后会不会对我们的现金流有促进的作 用,对我的资金有没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有没有让我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个领域我 是比较陌生,但是这些问题可能会和项目执 行者、NGO 想的非常不一样。 吴卉:我希望我是一个资助型基金会, 因为我们这些年在做社区英雄节目的时候, 我们的确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 基层公益组织登上我们的舞台,各家基金会, 公募的、资助型的基金会在我们的舞台上看 到了这些草根公益组织对他们提供了资助, 我们尽我们媒体的责任,有直接在我们的节 目中资助给在基层发挥作用的公益组织。 欢迎换位思考,我是一个资助型基金会 是比较合适的。在行业各个层面其实大家都 有难处,我觉得要思考我们自己的资助型基 金会,我一想就开心,我感觉还是要看到现 在大的公益行业在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中是 一部分,还要看到大的行业中普遍的分类来 条件我们自己的定位。另外,在第二个层面 上,特别开心看到基金会中心网作为一个强 大的数据中心已经核算出整个中国公益资源 的版图,在这个版图上作为资助型基金会可 以考虑到对自己做更精细化的分工和地位。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高倩倩 福特基金会北京首席代表 吴卉 中央电视台公益节目《社区英 雄》总导演、制片人 郝南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 21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主题论坛】公益与商业:跨界整 合资源促进公益慈善生态系统建设 窦瑞刚:尊敬的各位来宾,非常抱歉我 今天来的时候没有西装,第二个抱歉是我第 一次当主持人,大家请原谅。 窦瑞刚 腾讯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张强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 政策学院副院长 苗强 智善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22 今天基金会五周年的论坛主要是围绕公 益慈善生态系统建设的主题进行,这一场谈 论的是公益和商业,我自己的理解是我们从 事公益慈善事业的同事基本上都认同一个理 论,就是三个部门的假设和三四分工的理论, 从三个部门和财富的三次分配来看,我们是 由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组成三个部门, 财富通过第一次分配有市场竞争,第二次分 配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第三次分配公益组 织的公益捐赠,我自己的体会是所有的公益 慈善组织或者社会组织是在政府和市场或者 商业失效的领域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我们提 供的公共产品服务有一个特点,是第三方付 费,也就是说公共产品的服务是通过第三方 购买和第三方付费,谁付费呢?往往是先富 起来的个人、企业,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 配的政府购买,商业一直是公益慈善资金的 源泉。基金会在西方主要靠财富的的保值和 增值资助来进行运作的,所以我说中国基本 上没有基金会,如果有也就两个半到三个的 样子。 张强:刚才我的学生提醒我千万不要讲 学术。我就换一个身份,我假定过去曾经在 清华当过一个不是很成功的联合执行官,我 们也筹了点钱,我们做了点 IT 的事,虽然 很短暂,请问你们要跟结婚,跟我谈恋爱, 我就跟你敢讲,请问你你了解我吗?第一个 问题就是,请问你知道我们中国企业家钱多 还是钱少?第二个问题是我的钱捐给你,请 问你知道我的动机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跟你 结婚谈恋爱?第三如果你要吸引我,我是个 企业家,你要让我一见钟情,我会告诉你我 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我们讲一半是海水一 半是火焰,大家都知道,世界经济恢复很缓 慢,我们 10 月份经济数字是什么? CPI 上 涨 1.3%,稳定于预期,我们的 KPI 现在是什 么,趋于下降,意味着什么,对不起,市场 需求很疲软、产能过剩,企业家日子不好过, 你要我捐钱?我为什么要捐钱给你?你想过 没有,我也是个社会企业,你跟我说你创造 目的,请问你代表谁?这是第一个问题。当 然我想一半火焰一半海水是说还有一半是火 焰,你看看 2015 年福布斯排行榜,中国的排 行榜和世界是倒着来的,世界的资产下降, 但是中国的福布斯上涨 20%,我讲的是中国 福布斯富人榜前 100 名。也就是说什么?对 不起,这个世界,有很多企业家是真的有钱, 这和全世界趋势是一样的。你可以看 8% 的 人是拥有了 50% 的收入,1% 最富有的人用 了 48% 的资产,这就是现状,最富的人越来 越富,可是我另外提醒你中国企业家在变, 中国企业家团队在变,我们讲创业创新,现 在每天新增中小微企业各地大致一万个,也 就是说我们有几千万个中小企业,还有很多 创业团队缺钱,你还要入市,你还告诉我必 须要保本,老板挣的钱是一样的,我老板现 在投资,我们要求是什么?金融是个好东西, 可是金融是社会化、民主化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原则。请问我为什么要捐钱,第一个问题, 很多人都讲 CSR,对于企业规范的 CSR,不 是捐给你 NGO 就是好的 CSR 公司,最重要 一个是股东、社会、环境这些都需要,不是 讲我捐给你就是一个 CSR,企业是可持续发 展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我第一个要讲的。 苗强:我们基金会成立于 2012 年 12 月, 现在已经三年了,是由 8 位企业家每人捐款 1 千万,还有一家企业捐了 1 亿人民币设立的, 我们基金会的捐款人之一,我们基金会的理 事长袁恩泽先生也来到了现场,我现在有点 紧张,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我 把我们智善公益基金会关于商业和公益的整 合问题跟大家汇报和分享一下。 我们从三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第一个 角度钱从哪里来。我们智善基金会的钱一部 分原始注册资金 1 亿,第二部分要考虑长久 的持续的发展,必须考虑投资的运作,否则 的话我们很难持续下去,非公募基金会每年 捐 8%,操作费用、管理费用每年不能超过 总数 1%,也就是说我们的投资回报如果达 不到,我们基金会很难长久的办下去,这一 块现在看我们是研究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第 28 条关于基金会可以通过安全合法有效的原 则来实现保值增值。 符 永: 首 先 让 我 感 谢 基 金 会 中 心 网 给 我的平台,因为海南省残疾人基金会成立还 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也是在我们政府的支 持下,他们没有给我们资金,我们第一笔资 金的捐助是我们的省委书记罗保铭带头捐的 2000 块钱,开始我们不到两年时间共募集了 8000 多万元的资金,同时帮助了我们 3 万多 名的残疾人朋友的家庭,脊柱耳蜗白内障做 了两千例,耳蜗做了 100 例,还有脑瘫儿童 以及重度三天卧床不起的那些生活的补助, 所以我们这个群体募集资金和帮助他们和在 座的各位商业界的是不太相同的,但是我们 特别和今天的主题呼应,公益、商业跨界整 合资源,来构建我们的慈善公益生态系统, 作为公募基金怎么募集资金要更新理念,确 定主题是大家每天为我们残疾人朋友捐 1 元 钱,让每个人都当慈善家,一元钱 365 天就 是 365 元钱,也就等于 365 个祝福。 石伟松: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跨界整合资 源,我是在金融行业工作,我们金融机构也 特别愿意跟公益整合一下。金融手段可以运 用到公益很多方面,比如说 " 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 " 牵扯到人民币的善款怎么制定, 海外的善款怎么进国内,可不可以通过金融 产品来实现,我知道肯定是存在问题的。很 多基金会都在搞年底的慈善晚宴,我们两年 前搞过一次,针对企业家,只针对 50 个人, 规定某一个公益项目。一年之后,我们的收 益是 8.5,一年之后还给那些能购买门票的 50 个企业家,103 万五千,另外 50 人是 250 万, 捐给公益慈善项目,他来参加我的晚宴拿了 100 万,一年之后他拿回 103 万五千,等于 我把钱存在了银行里面,我募集到的 250 万 资金也募集到了,我们如何对具体目标进行 细分。基金会要进行保值增值,基金会说我 自己有规定,必须安全,不能赔,要承担责 任。第二,周期不能太长,一个理事长任期 4 年,我退的时候金融产品还没结束,一般 达到 12% 是非常好的,必须做股权投资,但 是做股权投资一般是 7 到 10 年,这就牵扯到 金融机构怎么通过一些手段能够开放一次, 另外要保证安全,要整合公益机构中愿意为 基金会做贡献的公益机构,我整合了长安信 托,我整合了中信证券,通过优先劣后的方 式来保证至少有 6% 的收益,高的时候可能 到 12,我们现在在跟陕西省财政局和陕西省 农村农行针对一些困难户的补助发放做了一 个信托产品,针对一些具体的公益项目在做。 另外针对一些有钱的企业家我们也可以针对 企业家来设计他们的需求做金融产品,当然 也在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在做一些工具, 社会企业的投资,投资社会企业做一个真正 股权投资,社会创投型的基金,专门投资于 社会金融,其实金融的手段用在很多很多方 面,我们也特别希望被真正的资源整合进来。 赵坤宁:我们明善道在这个话题里是有 一定的发言权的,因为我们致力于让中国的 私人领域的资方更有机会做社会贡献,我们 刚跟基金会中心网一起做了第二本的企业基 金会发展研究报告,通过一组数据跟大家描 绘一下企业基金会长什么样。在中国截止到 2014 年底一共了注册了 552 家企业基金会, 过去的四年里面平均年增长率 35.3%,今天 我们绝对可以预计 2015 年底企业基金会超过 了 600 家,他们都在哪呢? 80% 是省级注册 的,增长率最快的是在市一级。在地域上又 在哪?他们集中在广东省、北京、江苏、浙江、 福建这样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另外 一个 80% 是什么?这些基金会当中 80% 这 样的发起方式来自中国民营企业。这样的力 量一共拥有多少注册资金呢?大概拥有 54.4 亿的注册基金,他们的企业基金会本身的体 量是在 50 多亿,上一年度平均的收入是多少 呢?平均是 625 万。平均花多少钱呢?花了 506 万。这是整个我们企业基金会通过这样 的数据也给大家大概有一个印象。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符永 海南省残疾人基金会理事长 石伟松 长安信托财富中心市场部总经 理 赵坤宁 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公司 总裁、首席咨询顾问 23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高端对话】如何促进良好的公益 慈善生态系统建设 杨平:感谢基金会中心网召开这个论坛, 给我们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和交流。我叫杨 平,是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的理 事长,我们这个基金会宗旨是文化重建,做 研究型的文化事务。主要做三件事:第一是 办了一本《文化纵横》杂志;第二是围绕文 化建设搞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第三是在现代 高等院校中尝试进行通识教育。今天很荣幸 由我主持这个环节。 杨平 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 会理事长 在座的都是资深专家和公益事业从业 者,我们的题目是“如何营造公益生态系统”, 这个题目非常好。我曾经在阿拉善 SEE 生态 协会做过秘书长,感觉到初创期的公益环保 生态系统非常的不完整,也很不健全,比如 说我们想找人,但是既懂得农村发展又懂得 环保的人才非常少,大部分都是 80 年代末期 90 年代初,由国际组织在中国培育出的一批 人,但是数量非常少。放眼全国,只有中国 农业大学开设了农村发展专业,每年大概有 60 个学生。我们去找这个专业,发现 60 个 里面有 59 个都流出了这个领域。所以找不到 人,这个生态系统完全是断裂的。第二是我 们在农村做环保,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经过 了实践,有一些效果需要进行评估,但是专 家来评估说的在企业家看来都是比较虚的评 价,比如社会影响很好、带来了幸福感,这 些东西都没法量化,企业家们希望量化。评 估的专业人员在哪里?找不到。这是我在阿 拉善的体会。 现在我做的是研究的工作,研究领域我 们的生态系统也是很不完整的,首先还是人 的问题。现在人才培养可以跟大专院校接轨, 但是现在中国的民间智库和民间研究机构给 这些学生、教授、研究人员职称,使得他们 很难留在我这儿。围绕民间的研究系统和公 益系统的支撑体系是不是也是属于公益生态 系统建设呢?这个我也感到很痛苦。 王名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 24 王名: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公益生态, 我的理解是生态是生命存续的状态,外在是 一种表现,内在是一种机理。我的外在表现 不是很好,但是内在机理很好。我刚才不是 低头,是统计了一下我今天走的步数,已经 走了 1 万步。我今天非常忙,早上在南京, 8 点 40 的飞机到了北京,在机场停了将近 1 个小时才下来。我本来想坐快轨走过来,但 是时间不够,我只好坐出租,但是我还是争 取走了一段。我一天坐两次飞机,保证 3 万步, 过去 13 个月我天天走 3 万步,这是我的健康 状态。 回到公益生态,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社 会组织生命状态怎么样?我们的社会组织讲 公益的时候讲的是公益慈善类的生命状态怎 么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命状态的表现。 我的外在表现不是很好,因为时间太紧张, 其实早上脸也没洗,但是没关系,我内在的 机理很好,我过去这段时间的调整,各个方 面的生命指标都不错。我们看社会组织也要 看两方面,外在表现怎么样、内在机理怎么 样,纵向和横向看。 过 去 十 年, 或 者 再 往 前 延 伸, 我 们 是 1998 年开始研究社会组织,到今年 17 年的 时间了,社会组织的生命状态是很不错的, 我的评价是正面的。它的能力建设方面、内 在资源结构方面,开展活动的领域,其实在 过去十多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 化发生在 2006 年到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 过去十年间社会组织无论在资源、治理结构、 能力建设方面,还是在人才方面都有很大改 变,我经常讲我刚开始做 NGO 研究,放眼望 去一片白发,但是现在我看到很多的社会组 织是一批批年轻人,我觉得我跟不上了。所 以我觉得跟过去相比,生态的生命状态有很 大的改变,有的外在的形象也不错,有些社 会组织开始走出去了,我们的项目不仅做到 了贫困地区、做到了西部,有的也做到了非 洲、做到了周边国家,这是一个纵向的维度。 李劲:我一会儿还会做总结发言,所以 现在我想了一些其他的公益生态系统建设的 问题,如果我们在这儿如果有一些讨论的话 是为了相互的激发,产生新的想法。 我 谈 两 点 想 法, 第 一 个 是 关 于 生 态。 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的观点和王名老 师不太一样的是王名老师讲到生命状态,我 认为生命状态是讲个体。我跟杨老师有相同 的地方是杨老师在阿拉善生态协会做过秘书 长,我在万通基金会做过秘书长,万通基金 会的主要业务是生态社区,所以我们都对生 态有一些了解和理解,所以生态是一个特别 复杂的过程,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元素。对 照着我们公益行业内部的元素,我认为公益 生态圈内部有哪些因素,外部有哪些因素在 里面,这两部分都值得探讨。刚才王老师说 1998 年开始做这件事情,当时形态单一,谈 不上生态。当然还谈不上草根这个词,只有 特别少量的官办基金会,所以这个生态是无 从构建的,从提供资源到消耗资源、分解资 源都无从谈起。 在复杂的系统里我们可能往往忽略一些 重要的角色和重要的生态位,特别是那些我 们在生物界看见的,我们看见老虎、大象、 长颈鹿、大树,但是我们很少看见细菌,这 些都是有连接的组织。这些连接的组织在公 益界对应谁呢?比如像藤曼这样的组织,它 在连接不同的树。在我看来我们忽略的就是 那些中介组织,就是提供能力建设和支持的 组织。我们忘掉了他们,而只看到了那些大 树、大的基金会、大的公益组织,而忽略了 提供标准的人。救灾现在在国内非常热闹, 还要走出去救灾,但是我们很少谈到标准。 我们以前在国际机构的时候,每个机构都有 原则,在国内的组织其实还差得很远。那么 谁来提供标准、原则?原则的来源是什么? 这样的来源可能是很多中介机构,包括评估 机构,我们往往可能会忘掉这些组织起的作 用,其实这些机构对生态是具有重要的连接 作用。 程刚:李劲的观点挺有意思,他老被攻 击,所以他看到了生态系统另一面的存在。 今天的主题是“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 这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社会进步过程 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估计要讲很长时间。刚 才二位从定义上做了解释,公益生态系统在 我的工作中我的理解是公益组织相关方之间 的角色和关系的定位问题,不仅是一个生存 状态,而且还有生存环境,要营造这个生存 环境的氛围。 可是能看见的就是组织机构的角色和定 位。因为公益慈善的角色非常丰富,我们可 以谈很长时间,比如说我们谈在国内有基金 会,有其他的公益机构、NGO、非盈利组织, 还有捐款人、自然人、企业,以及大量的志 愿者。我们也需要第三方的支持机构,各种 各样功能的支持机构都需要。我们最应该考 虑的是受益群体的改变。不能忽略的是政府。 除了许可和监管,另外我们还要有行业自律。 当然也包括媒体、公众。这样构成一个大的 生态系统。 李劲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近五年我们的确处于快车道的状态,我 们没有准备好,就是角色定位和相互间的关 系没有考虑得很好,相互间传递出来的信息、 价值、合作不是特别有效,包括政策法规的 环境、包括行业自律和自己的监督,都没有 达到相关各方都比较满意的境界。这种情况 下我理解构建大的生态系统尤为重要。这当 中可能在技术操作上有很多的做法和想法, 比如说公益机构、公益组织,无论是基金会 还是其他服务类的组织,价值、使命、专业 化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可能都是不同的。上 午跟一些朋友交流,我也说可能我们同时处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但是不同的机构发展 的背景、阶段、从业人员、领导人、能力背 景等等不同,会造成大家对很多事理解的不 同。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以后也会存在下去。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用时间 换回来的改变,我们一同促进构建生态系统 的工作,想想在未来的时间里,三年、五年 能不能让它得到一个有效的变化。如果能, 我觉得良好生态系统可能就会往前推进了。 这是我比较狭隘的对公益生态系统的理解。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程刚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25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中外对话】民间组织走出去:国 际资助发展趋势 黄 浩 明: 尊 敬 的 各 位 朋 友 下 午 好, 我 们现在的环节是从不同国家对中国的社会组 织、民间组织、基金会走出去提出他们的感 受。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 100 多家基金会 在参与重大的国际事务,有四五十家基金会 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黄浩明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Helena Monteiro 全球资助者协会(WINGS) 秘书长 Marcos Kisil 巴西慈善发展中心理事长 26 Helena Monteiro:首先我要表达对这 次主办方的感谢,非常感谢有机会来到这里 跟大家见面。用三分钟时间来介绍中国基金 会、社会组织如何走出去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事情。我对所有希望走出国门的公益组织的 建议是首先要明确国际上的规范,使自己在 做公益项目时更专业和有效。第二是有公信 力。同时,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努力 了解当地实际的民间情况,按照实际的情况 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和项目。当我们谈到了解 本土情况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当地的利益相 关方有哪些人,然后根据这些人的背景信息 选择更好的合作伙伴,跟他们一起解决相应 的问题,选择合作伙伴是想走向国际的公益 组织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另外我想强调两点,第一是当我们走出 国门时要学会“尊重”两个字,尊重当地的 文化、社会和国情。第二是要明白自己到底 为谁服务、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 受益人群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Marcos Kisil:我来自巴西,非常荣幸 来到这样的会议了解中国慈善行业的发展状 况。首先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地球另外一端的 国家,我是来自巴西,我们国家跟中国比历 史非常短,是 1922 年的时候成立的。在这个 过程中 NGO 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直到 60 年代。在 60 年代之后我们巴西也进入了 军事独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NGO 扮演的角 色不是解决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反对军事独 裁,一直到 1975 年。当巴西重新回到民主国 家之后,NGO 的角色又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开始回到解决社会问题,推广慈善在巴西的 发展这样的角色中。慈善对于巴西来说就是 一对夫妻的孩子,妈妈是民主,父亲是资本 主义,对于巴西来说,慈善就是资本主义和 民主结合的产物。在 2003 年之前非营利组织 在社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2003 年之后 我们新上任的政府做出一个决定,是要自己 提供所有的社会服务,希望把社会组织慈善 行业变得越小越好。现在对于巴西的慈善组 织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推动自己 的影响力,推动自己透明度的提升,让社会 更加认可社会组织。 Hendrina Doroba:我是来自于非洲女 性政治领袖发起的慈善联盟,我们机构是由 几个女性教育部部长发起的,专门解决女性 教育问题和孩子教育问题。如果在非洲解决 教育问题的话,这一定是政府的责任,但是 我们欢迎大家去跟我们非洲的非盈利机构合 作,让我们共同保证政府承担他应该承担的 责任,去把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提升。 政府一方面不断推动教育,让孩子能够 入学,同时政府也建立一个平台,让我们的 非营利组织参与进来确保孩子的入学率。我 们的联盟在非洲的 33 个国家有分支机构,确 保当地政府实现他们在当地教育方面所设定 的目标。我们共同确定所有的女孩子和女性 都得到社会服务和教育。我相信大家明白, 在世界上没有女性的支持什么事都是干不成 的,我们要确保女性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所 以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在座的想在非洲 大陆开展项目或者希望在不同的国家、社区 开展项目的话,都可以跟我们合作。 Jack Sim Juek Wah:中国公益走向外 国要有自己新的方向,在现在的制度下,社 会发展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低效率的事业,在 全球不可以找到更低效率的事业。为什么我 这样讲呢?就是说每年公益捐出去的钱,包 括国家捐的、人民捐的、慈善机构和宗教机 构捐的钱,每年大概有 1 万亿—1.5 万亿美金, 可是效果不好,现在还有 40 亿的穷人。每年 在捐,为什么效果这么差呢?就是里面的效 率里非常低的。为什么这么低呢?因为它里 面是分裂性的,没有组合,没有团结,没有 公益生态系统,里面的做法是我捐钱,就好 像我在江湖放一个宝刀,你们自相残杀,谁 赢谁就获得我的宝刀。这种做法是很浪费的, 只有一个胜者,其他的都是败者,然后你就 浪费了这些人才、这些集团,这样的做法没 有好处,所以变成低效率。另外一种做法就 是中国不像西方那样捐款,中国去非洲捐钱 是修路、开发电厂。以前美国捐钱是给他们 买武器打仗,把钱运去瑞士私人银行,所以 捐钱都没有用。我建议我们要做生态环境公 益事业,我们就要先想想怎样把全部的人利 用起来。 计洪波:我想从介绍一本书开始,叫《中 国民间组织走出去操作手册》,这个手册跟 在座的很多专家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包括 扶贫基金会的陈老师、清华大学的邓老师, 还有在座的每一位业界同仁。因为这个手册 是由亚洲公益基金会资助的项目,跟很多机 构一起进行了长期的探讨。这里列出来了中 国民间组织走出去的使命、愿景、怎么做、 如何落地,以及落地之后进行怎么样的管理, 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所以我非常推荐 这本书,如果大家对这个民间组织走出去有 兴趣的话可以跟扶贫基金会联系,中文版的 我们很快也会放在亚洲基金会的网站上。 手册里第一部分提到了民间组织国际化 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说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 我也想对照亚洲基金会自己来讲一下。第一, 它是对外援助的一个补充。亚洲基金会是 1954 年成立的,成立在美国旧金山。美国对 亚洲有非常多的关注,也有大量的援助项目, 在他们的援助项目里有一定的比例,通过竞 争性的方式。 最开始的时候面临着现在中国 NGO 走 出去一样的问题,就是对当地情况的不了解, 对法律的不了解,对文化的不了解,以及没 有当地的雇员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有政府 的援助作为大的资金来源,NGO 进行竞争性 投标,拿到标之后才有资金走出去做项目。 现在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方面数额非常大,在 很多国家我们是第一大的对外援助国,就是 到了那个国家以后我们做最大的援助方,但 是几乎没有任何部分是由民间组织来执行 的。 另外一个就是企业走出去。亚洲基金会 除了有美国政府援助的项目,以及现在有很 多其他国家的援助项目之外,另外一块的资 金项目来源就是企业,比如说中国办公室有 很多国际的大企业到中国进行投资,希望做 一些发展援助型的项目配合他的投资,中国 组织在这里面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Hendrina Doroba 非洲女性教育领袖协会秘书长 现在中国的企业也在走出去,NGO 在提 高企业形象、跟当地社区进行很好的沟通方 面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陈红涛:先分享一点感觉,今天这个话 题应该是比较新的,虽然刚才说是比较热门 的,但我觉得现在不是肯定不是热的,只能 说是一个比较新话题。所以非常感谢基金会 中心网能够在今天把这个话题拿出来分享, 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通过我们这么 多嘉宾的讨论就把氛围搞热了。 对于刚才嘉宾们说到美国的资助,美国 的公益组织走出去的比较多,我们中国缺少 走出去的经验,我们做这个手册是很重要的 一个方面。扶贫基金会走国际化到目前为止 走了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05 年—2009 年,2007 年的时候国际化正 式定为战略。这个阶段是不出国门的国际化, 那时候我们做国际项目主要是针对灾害的救 援,外面有些国家遭灾以后我们通过驻华大 使馆实施对外救助。第二个阶段是 2009— 2012 年、2013 年,这个阶段我们正式成立国 际部,开始采取出差式,国际部的员工能够 走出国门针对灾害救援做一些工作。从 2013 年开始我们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是一个真正 国际化的标志性阶段,我们有常设的机构、 常驻的工作人员和常做的项目。现在我们在 五个国家落地了,非洲有两个国家,埃塞和 苏丹。在东南亚“一带一路”上有尼泊尔、 柬埔寨和缅甸。在这个过程中像福特、亚 洲基金会、美慈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包 括敦和,敦和说我们给你资助钱,你们最需 要什么,我们说最需要国际化人才,他说那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Jack Sim Juek Wah 世界厕所组织 WTO 创始人 计洪波 亚洲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 表 27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这些钱就资助你做国际化人才。希望大家更 多的关注这个话题,更多的资源支持中国的 NGO 走出去。 陈红涛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 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 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这就是经验缺乏的一个表现,大家都觉 得要走出去,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除 了资源还要有经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 旦走出去发生安全事件,整个计划就失败了。 国际部主任吴鹏(音)有亲身经历,他在非 洲的时候遭遇到持枪抢劫。但是在中国接受 的教育是勇斗歹徒,当持枪的歹徒向他抢劫 的时候,国际上 NGO 的人都迅速地趴下了, 只有他和另外一个中国的同行没有,还跟人 家拉拉扯扯抢自己的包。最后是另外一个国 家的同行说赶快趴下,他们才趴下。另外一 个机构的同行是因为拿了一本联合国的护 照,他很舍不得给,所以一直坚持不给,所 以最后被抢劫者用枪托打了一下,造成他的 耳膜 25% 的损伤,心理造成严重创伤,当时 就要求赶快回国。在中国不以为然的事,走 出国门的时候就成了一个问题。 邓国胜:刚才说到现在中国民间组织走 出去还不热只是新,其实我觉得正在变热, 几年前关于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几乎没有人 讨论,现在书都出了很多本了,当然大背景 就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越来越多的企 业走出去,政府的对外援助也越来越多,也 涉及到一个效率的问题,怎么让这种援助变 得更有效。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中国的民间 组织越来越多的开始走出去,这个问题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这次尼泊尔地震, 大量中国的民间组织、蓝天救援队、很多 NGO 就开始走出国门,这是中国的民间组织 第一次在海外救灾中集体亮相。这个问题正 在开始变热,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包括非洲、包括很多国家,也希望中国 的民间组织能够走出去,原因主要在于几个 方面: 一个是中国有很好的扶贫经验。大家都 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减贫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效,很多国家不仅需要资金的资助, 28 工作重点 其实更需要扶贫的方式、方法。中国的很多 的扶贫模式跟美国的基金会相比,我们的成 本还是低,中国人便宜。另外我们和一些亚 洲国家离得更近。这是我们走出去的一个原 因。 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到底是什么现状? 我们做了一个研究,有一个发现,这个研究 得到了基金会中心网的帮助,也感谢他们。 我们根据这个调研发现第一是中国的基金会 走出去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的基金 会开始对海外有捐赠,捐款数量急剧增长。 第 二 个 发 现, 我 们 发 现 中 国 的 基 金 会 在海外的捐赠领域和地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以前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海外出现大的 灾害,中国的基金会才去捐款,但现在开始 在日常的教育项目、卫生项目等项目上开始 有资助。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地域,原来主要是对 中南亚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有捐助,但这两 年情况变了,很多基金会开始资助美国哈佛 大学的学生等等,包括对欧洲、拉美国家都 有资助,不局限在传统国家。 另外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四无”开 始变成“四有”。以前基金会在海外的援助 没有常设机构、没有固定办公室、没有常设 人员和项目,现在都发生了变化,以爱德基 金会、福特基金会为代表,已经开始在海外 设机构、常设人员在海外做项目,这些都是 积极的变化。 Maria Chertok:我是俄罗斯慈善基金 会的主席,同时全球资助者协会从明年开始 我就是主席了。非常荣幸拿到这张椅子,让 我看到中国人学习的速度非常快,一个论坛 空出一个椅子的方法是我星期一刚用过的, 星期三你们就用上了。对俄罗斯来说有非常 多的海外援助,我可以分享一些我们的观察 和见解。 我们提供对外援助时一定要考虑一个元 素,就是不要形成对外部援助的依赖,非洲 一些国家出现了对这些援助的严重依赖。我 相信当各个国家提供海外援助时一定有各种 各样的原因,我想说我们参与国际慈善时如 何帮助当地公益组织进行能力建设,让他们 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如何让他们整个的慈 善行业、公益社会更好地发展起来。其实从 我们俄罗斯的经验来说,我们作为受援国接 受了很多海外援助,最成功的就是美国的福 特基金会,美国的福特基金会进入俄罗斯之 后,把工作投入在建设俄罗斯公民社会上、 建设俄罗斯的慈善行业上,所以当现在国际 的援助越来越少的时候,因为福特基金会的 支持,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民间社会、拥 有了自己的公益行业,我们整个国家可以更 好得发展了。另外我想给大家一个提醒,就 是做国际援助时一定要透明,任何一笔国际 援助都会引起对方的怀疑,所以透明非常重 要。 领导的角色,领导当地的合作伙伴。另外是 支持当地合作伙伴让他的工作做得更好。在 判断不同定位的时候要考虑我自己的目的是 什么、资源是什么、能力是什么,以及合作 伙伴对应的信息是什么,做一个良好的合作 伙伴的定位非常重要。 我想再次强调一点,希望大家记住在做 国际事务时透明非常重要,透明是建立信任 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透明了才能彼此了解, 才能明白我们真的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 共同把一个事情做好。 Maria Chertok 俄罗斯慈善基金会主席 Atallah Kuttab:特别荣幸来到中国, 我第一次来是 1988 年,那时候我来当老师。 我是来自约旦,我的机构是做慈善咨询的, 我们为西方的阿拉伯国家提供咨询和服务, 我的建议是这些国际机构如果想在阿拉伯地 区开展工作,最好不要在那儿开办公室,而 是在那儿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这是一个最 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具体开展工作时, 例如建一所学校,我建议在投钱建学校之前, 先要确保国家有另外的一大笔钱来支持学校 未来的运营,例如教师的培训、学生的招募、 日常的运营,有了运营费用再捐钱来建这所 学校。 另外我想强调一点,现在全球公益和商 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我鼓励非盈利 组织和企业更多合作,例如致力于环保的机 构可以从一开始就教育企业不要污染环境, 而不是等他污染了环境以后我再去解决环境 问题。谢谢。 Atallah Kuttab 资助者协会理事长 Helena Monteiro:刚才阿坦给了一个 很好的例子是寻找合作伙伴,我想寻找本土 合作伙伴需要考虑的因素、找到合作伙伴的 定位非常重要,其中一种是我过去以后扮演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29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闪电发言】我对公益慈善生态系 统的期待与贡献 陈一梅 中国发展简报总干事 陈一梅:谢谢大家,谢谢基金会中心网 把今天最有挑战的任务交给我,我觉得基金 会中心网在讨论中加入让生态系统里的各个 角色都可以发言的机会非常好,所以我把这 个任务承担下来了。特别是因为中国发展简 报是致力于让中国生态圈四通八达的机构, 所以非常荣幸。在进入这个环节之前,我特 意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对生态系统的解释,在 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 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 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就是生态系统。 现在请各位发言人用最精炼的语言提出您对 生态系统所做的贡献以及所持有的期待。 庄爱玲: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下午好, 其实我在这个行业做了 25 年,做了十多年的 基金会,也做十多年的公益支持机构。这里 也包括了基金会中心网,在 2010 年有一年的 时间我参与到整个的创办中,今天看到基金 会中心网已经五年了,非常健康,我个人非 常开心,也祝贺我们的团队。 庄爱玲 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 事长兼总干事 李玉生 青云学子计划秘书长 30 我 想 跟 大 家 分 享 的 是 公 益 支 持 机 构。 因为从早晨一开始永光提到了第三方专业组 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就是公益支持机构,我 跟大家分享的是公益支持机构在公益生态建 设中的作用。 中国进入转型社会,社会需求急剧增长,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有长者的、残疾人 的、流动人口的、儿童的、教育的等等,我 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公益、更加需 要公益组织。我做了一个图,在这个图里面 大家看到公益生态里面其实既有资源方,也 有组织方,同时还有服务方,资源和需求其 实是分隔在两边的。那么如何能够让有需求 的人和有资源的人匹配,以公益支持机构来 讲,他在中间扮演什么角色呢?通常会有合 作方起动这样的公益生态建设,通过公益组 织的培育、支持等等,但是公益支持机构自 己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人力、能力也是有限 的,因此除了自己机构的资源以外,还可能 是与基金会、可能是与政府,通过资助和购 买进行合作。与此同时也会调动其他的基金 会,整合企业的资源和公益组织的专业支持, 可以帮助提升能力,或者是提供资金、法律、 IT 支持,或者是支持在社区里一大批的助老、 助残、儿童发展的公益组织来提升他们的资 源整合能力。与此同时要提升他们对外提供 专业服务的能力。第二,对内是提升他的治 理、合作、组织创新能力,来服务到各种各 样的人群。最终提升公益服务人群的满意度, 提升社会对公益的认同度,促进公益发展和 社会政策的改善。 李玉生: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 能跟大家分享。我是基金会中心网筹备组成 员之一,今天有回到家的感觉。今天来分享 一个特别的地方,我原来在南都基金会工作, 南都基金会是一个资助机构,现在我的身份 是民间草根组织的负责人,对于这两种身份 的转化我有一些特别的体会。目前我们的“青 云学子计划”是面向打工子弟资优儿童来提 供小学到高中的免费优质教育,将来我们想 把他们送到世界 100 强大学去读书。在这个 过程中我们跟今天生态系统中的各方面打交 道,包括政府,政府给我们提供免费的校舍。 包括有企业,我们主要经费来源于一家企业 的捐赠。也有学界的支持,中科院心理所是 我们的一个发起方。同时跟公益界也少不了 联系,我们得到了老年基金会的资助,包括 另外两家发起方,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和宋 庆龄基金会。同时我们一些专业的服务机构 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 提一些期待,作为一个行业组织我们能 做更多的努力,包括政策上的改变,有没有 可能民间机构也能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可以 光明正大拿到发票。另外是让我们能够有能 力、有资源去提高自己。另外一方面是希望 资助型机构从 2% 到 12%,这样我们会有更 多的能力去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胡小军: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仁,虽然 只有三分钟,我还是代表千和基金会对基金 会中心网五周年表示祝贺。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就是研究有机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的一 个科学,对公益生态系统的关注也要从关系 和机理两方面谈。当前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 时代,在公益角度讲就是从传统慈善向现代 公益的转型。我们有很多理解,最终指向一 个东西,就是新的公益生态格局,也可以称 之为良好的公益系统。我自己对这个系统的 理解是必须从它的特征和属性出发,它本身 具备一些属性:第一是竞争性和协作性,竞 争性与协作性背后蕴含着有效性。我们说传 统慈善的格局是政府直接做慈善,企业之间 进行捐赠,个人之间不通过公益组织进行捐 赠,基金会是运作型的基金会,而不是资助 型的基金会。我们希望构建新的公益生态格 局,是说政府不要再做慈善机构了,慈善回 归民间,企业更多的捐赠给公益组织,公众 捐赠给公益组织,基金会成为资助型基金会 而不是操作型的基金会。但是我们必须证明 一个假设,就是公益组织配制这些公益资源 比政府、企业、个人、基金会自己配制更有效, 背后就是竞争与协作。当前我们整个生态公 益的发展是不成熟的,所以我觉得协作的性 质大于竞争,当它充分发育成熟以后,可能 竞争与协作并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 非公募基金会从 2012 年开始联合起来做资 助,就是资源更有效配制的非常有效的举措。 第二是多样性。公益的本质是个人或者组织 具有某种价格和理念所开展的职业行动,职 业行动是多样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到了 有效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那么什么样的社 会组织是有活力的?一定是多样的。我们讲 一个生态系统只有一种元素,只能说它非常 整齐,不能说它非常有活力。所以我觉得必 须兼顾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就意 味着在政策层面更多的包容,除了社会服务 型机构,对于环境保护的、对于权利维护的 机构,应该给予足够的政策空间,因为只有 多样才能实现我们有效的目标。第三是不确 定性。 汪永晨:我刚才听的时候特别想问一下 是不是找钱加救助就等于慈善?这个等号如 果要是成立的话,我们这个绿家园就是非常 不成功的例子。我们虽然不做慈善,但是我 们做环保,我们已经成立了 19 年,只有 1 个 半工作人员,因为找不到钱。但是不是只有 靠钱才能做慈善?只有靠钱才能做环保?我 觉得不成立,因为我们没有钱,我们已经成 长了 19 年。我看到一个数据,在一个慈善 排行榜上,布隆迪是倒数第一,也门是倒数 第二,立陶宛是倒数第三,我们中国是倒数 第四。就是说在生态环境下我们想发展我们 的慈善要靠钱吗?我不知道在座的人是不是 关注环境,我注意到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 时候所有的大媒体上都有一个环保的频道或 者环保的专栏,但是到了 2005 年以后基本上 全都没有了。2005 年—2011 年,新浪、搜狐 都有绿色频道,但是现在都被公益频道取代 了。是因为找不到钱?是问题解决了?还是 大家关注不够?公众媒体上环保的东西越来 越少,环保的专栏越来越少。 胡小军 广东千禾社区发展基金会秘书 长 所以找钱加救助等于慈善吗?我回答说 也许不是。谢谢大家。 李涛:尊敬谢谢中心网的邀请。我知道 在公益领域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有一个小 孩把海水冲上来的海星捡回去,海星不断被 冲上来他就不断地捡。有人问这有什么用? 他说总比不捡要好,救一个是一个。这个故 事常常被用来说明草根组织的局限以及在这 种局限下的努力。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是和这个故事相似 的,我们最容易忽视下游,忽视底层人的声 音和需要。这几年我们看到公益领域对创新 达到了非常焦虑的程度,我们对现状不满, 我们希望获得更大的效率,希望拿出 10 万 块钱就能带来几十倍的成本增值。问题是我 们把创新以及 PPT 上的演示这种假设当成了 现实,我们的演示往往是针对于上游的资金 链,我们忽略了创新本身需要基层的承认以 及参与。协作者希望的是把中上游的需求和 资源与下游的需求和资源有机对接起来,提 升底层社会表达和社会参与的能力,只有下 游有力量了,整个系统才能避免夸大效应。 这些年我们除了给流动儿童提供服务之外,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汪永晨 绿家园创始人召集人 李涛 北京市协作者创始人 31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从 2011 年开始我们开始转型,希望把我们十 几年积累的经验和做法让更多的青年社会工 作者、草根组织一起学习到,大家一块共享, 让底层更加有思想、更加有力量,这是我们 可以带来的贡献,谢谢大家。 郑晓洁 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 创办人 高松婴 北京聚力体育经纪促进中心理 事长 刘欣 善远咨询首席顾问 郑晓洁:非常感谢基金会中心网给我发 了邮件,我看到是要做五周年的活动特别激 动,因为还有这么多基金会在这儿,这么多 NGO 组织在这儿,我们也在这儿,我们还 活着,因为目前没有人给我们房租、人员工 资。那么这些资金怎么办?在这个生态系统 里到底谁能给我们支持?政府购买服务里面 没有,基金会也说我不支持视障组织,他们 都有自己的选择。大家能告诉我们在中国有 支持视障儿的基金会吗?没有。今天我看到 有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终于有残联的 基金会在这里了,但是他不会支持我,因为 都有各自的选择。所以 NGO 组织到底怎么活 下去?我们怎么在这个系统中保持自己的原 则、保持自己的使命做下去?这个对我来说 是非常大的挑战。 刚才非常高兴李劲说到生态的问题,我 们这么多年来一直面对很大的挑战,就是对 你的价值观的挑战。因为 2005 年我遇到了一 个非常大的合作方,因为价值观不同,很多 资金我不能要,20 万现金是不能拿出来操作 的,我要按照我的方式做。这个生态系统怎 么做?怎么能良性保持下去?我在这个小院 里待了 11 年,怎么活下来的?有的时候自己 都想流泪,但那是兴奋的眼泪,因为我们活 下来了。 高松婴:各位社会组织、同仁大家好, 我是北京聚力体育经纪促进中心的理事长, 在嘉宾名录第 30 页第 14 位就是我,我的微 信号是 GSY1962。今天我想讲生态环境的两 根草:一个是体育、一个是运动。在上午李 劲发言之后,我在我所能涉及的 28 个超过 200 人的微信群里征求意见,大家都同意我 这三分钟的演讲。 体育事关身体教育,体育是教育不可分 32 工作重点 的重要组成,体育贯穿着从出生前到死亡后 的全过程,体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健康。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把体育误当做运动和比 赛,运动是实现体育终极目标的手段与方式, 运动是人人有权享有的生活形态,运动是应 该科学参与的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运 动被精英化了,我们的公众只有观赏和加油 的份。“无体育非教育、没运动不生活”, 我代表我们聚力经纪促进中心和大部分运动 界的朋友在这里呼吁:让体育繁荣教育,让 运动走进生活。“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格局 业已确定,一生一世的体育观和健康生活方 式亟待推动。我愿意与各位社会组织、社团、 基金会、民非共同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谢 谢大家。 刘欣: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 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的活动。在这里我想谈 谈我的两个梦想,这两个梦想跟我的两个身 份有关系。我的第一个身份是善远咨询的首 席顾问。我们是中国公益慈善行业里第一家 专注于非盈利机构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我 们能进到这个行业里,跟基金会中心网有非 常大的渊源,我们最早进行业的时候是程刚 和陶泽两位领导把我们引进来的,支持我们 一步步走到现在,所以对两位表示感谢。 我第一个梦想跟人力资源有关系。我们 进入这个行业后发现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人 才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一个是人才缺乏, 一个是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我记得当时程刚 提出三个步骤,一个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在 各大学举办教育的本科。另外是进一步提高 行业内人员的素质;第三是引进猎头,那就 是我们,我们希望从各商业机构挖人才进到 行业里来。两年多时间我们做得还不错,已 经引入了很多人才。提到人才,我看到大部 分的行业里的同事们都在提怎么样提高人才 的能力,怎么样做培训,我想说的是人才能 力的提高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实践,让大家更 多实践对于能力提高可能会更好。 第二个梦想跟我的第二个身份有关系, 我的第二个身份是中国公益组织服务联盟的 秘书长,也就是今天上午徐永光老师提到的 专门做服务外包的联盟机构。我们是今年 9 月份在慈展会成立的,目前已经发展了 20 多 个专业服务于公益慈善行业的会员单位。我 的第二个梦想就是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节省 大家的资金,提高效率,增加大家的价值。 谢谢大家。 钱林涌:我们北京憨福儿公益基金会已 经成立两年了,致力于智障和自闭症成年群 体的工作扶持。我们刚刚起步,帮助 4 个人 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我们指的是给他们 正式的劳动合同,给他们上五险,给他们发 北京最低的保障工资 1720 元。昨天晚上我参 加了北京电视台一个节目,叫《真情手递手》, 对我们基金会进行了采访。 提到基金会和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无 论客观还是主观都会存在竞争。给大家举个 例子,志愿北京是团系统办的网站,我们在 志愿团体里一度排在第一位,现在排第一的 是宋庆龄基金会,这么大的基金会来上面跟 我们草根组织争夺资源。当我们排第一位的 时候,每天有很多人点击我们,但是当我们 排第二的时候就明显减少了,这种竞争无论 承认和不承认是必然存在的。我想问一下在 座的各位朋友,大家对台湾喜憨儿福利基金 会熟悉吗?我们基金会是以喜憨儿基金会为 对照,进行模式的复制或者借鉴,我们致力 于成年智障和自闭症群体的就业,我们认为 他们只有真正工作了才能有更好的康复,经 过一年的时间,有的人自信心增加了。有一 次在北京慈善大集义卖上,我们资助了两个 社会企业,一个是食品科技公司,另外一个 是工艺品公司。在这个义卖上一个爱心人士 购买了我们憨厚儿手绘的杯子,当时那个爱 心人士说请他签个名,我们的憨厚儿签了名 之后还做了一个“V”的手势。所以我们认 为好的工作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Michael Hermann: 我 想 鼓 励 大 家 用 三个成语:第一个是饮水思源。为什么?下 月在巴黎有 4 万干部去讨论全球变暖的情况, 到现在他们专家组组长的发言说现在排放的 减少量不够,所以他们现在的结果是全球变 暖 3 度,3 度是非常危险的,2 度是最能接受 的,3 度给你们、给我们、给 1 亿多全球全 暖的难民。所以我们都饮水思源,我们可以 说用电思源、开车思源,我们必须把我们的 态度改变,这是第一个。 钱林涌 第 二 个, 我 想 说“ 三 岁 看 人, 七 岁 看 老”。我们都说百年树人,但是百年树人从 哪开始?你重视一些大学生?还是你应该重 视全中国的小孩子?因为从哈佛大学神经学 的研究来看,3 岁的时候,我们 1000 亿脑细 胞是最有活性的,以后我们的一些能力越来 越失败,所以 0—7 岁是最能影响下一代的, 所以请大家重视这个。 北京憨福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第三个成语我想说愚公移山。我希望把 我们的梦想做到位,因为“中国梦”是由 14 亿人的梦想组成的。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构 建良好的生态,第一个要想定义是什么,我 们每一个人希望看到生态有什么变化。谢谢。 林 岳: 大 家 好, 我 们 常 青 藤 可 持 续 发 展研究所在公益组织中的定位是高新技术民 非,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是一边做行动一 边进行研究,然后把这个研究的成果再进行 推广。比如我们现在社区里面做儿童生活馆 去推广可持续社区的模式,我们为儿童进行 生态自然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社 区公益,这几个方面可以在社区里进行非常 好的社区营造。我们还整合了 30 多家其他社 会组织和企业也加入到帮助社区流动儿童的 领域,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可以在 生态系统里面可以做的一些努力。经过几年 的工作,我们给自己的评价是常青藤是三好 学生社会组织,因为我们已经搭建了一个生 机盎然的公益团队,在这个团队里面的人有 敏感的洞察力、有冷静的分析力、有果断的 执行力,还有大胆的创新家、有高能的活动 家,还有全面的经理人,还有高效的协作者、 有激情的倡导者、有开放的外交家,还有缜 密的研究员、深刻的思想家,以及有担当的 政治家。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Michael Hermann 互满爱人与人中国首席代表 林岳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创始 人 33 媒体报道 Media Report 34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35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京华时报)北京基金会透明度跃居全国第二 (中华工商时报)基金会年度投入 4 亿保卫蓝天 在自然保护基金会的项目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自 然保护与地区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其中以“金秀模式” 为代表的幸福家园项目,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据报 告显示,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项目以替代保护的方 式,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家庭种植生态经济林,以此达 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金秀模式”开展的 3 年来, 为当地农户年均增收 3000 元,解决了 5 万人口的贫困问 题,同时发展茶企业和旅游业,拉动超过 5 亿元的投资, 实现项目投入产出 1:30 的良好效果。 老牛基金会发挥组织枢纽作用,与大自然保护协会 (TNC)等多方机构合作,共同设计并启动了“内蒙古 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自然保护 理念及方法,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生态修 复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效地防止 了北部草原荒漠化,其高效规范和国际化的运作让老牛 基金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人民日报)各基金会 19 亿元款物 震后已支出 73% 2015 年 1 月 13 日,基金会中心网在京举办“中基透 明指数(FTI)2014 排行榜”发布会。清华大学廉政与治 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教授解读称,2014 年基金会行业 在信息披露方面有了较大进步,满分基金会数量从 2012 年的 17 家增长到目前的 96 家。北京市基金会透明度进 步最大,全国排名由第六上升为第二。 FTI 自 2012 年上线以来,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成 为国内基金会行业透明度衡量的主要专业性指标。基金 会中心网副总裁陶泽告诉记者,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基金 会关注 FTI 排名,主动了解排名情况,愿意公开信息。 此次 2014 年度报告包含 41 个评价参数,比如基金 会基本信息、财务信息、项目信息、捐赠信息。据基金 会中心网统计,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中国基金会数 量已超过 4200 家,捐赠收入约 380 亿,公益支出约 310 亿。 报告显示,基金会整体透明度大幅提升,满分基金会数 量也从 2012 年同期 17 家增长到目前的 96 家,其中中国 扶贫基金会、南都基金会等 15 家基金会连续三年保持满 分并且排名全国第一。 36 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只要基金会在公开渠道披 露年度全国报告全文,其中项目支出合计占公益支出的 90%,即达到合规要求。报告显示,基金会整体合规率 达到 77%,较 2012 年同期 37% 的合规率翻了一番。程 文浩认为,2014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 要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基金会的 透明工作离不开地方民政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各地基金会 的努力。“浙江省基金会信息公开平台上线后,政府、 基金会行业和社会组织三方合作,其项目信息的披露率 大幅提升,其透明度蝉联第一。北京市基金会透明度进 步最大,全国排名由第六上升为第二。” 陶泽介绍,FTI 设计之初就倡导基金会通过官方网 站进行信息披露。目前,全国共 1637 家基金会拥有官 方网站,官网覆盖率从 2012 年的 32% 增加到 2014 年的 45%。其中信息披露栏目、项目查询栏目、捐赠查询模 块等都是衡量的重要指标。 日前,基金会行业平台—基金会中心网发布《自然 基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中心网今天发布 保护领域基金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下文简称报告), 《基金会雅安地震两周年善款流向总结》报告。报告显示, 该报告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资助。据基金会中心网数 截至 4 月 20 日,全国共 339 家基金会参与芦山地震紧急 据显示,截至 2015 年 3 月 12 日,基金会总数达 4292 家。 救援和灾后重建,累计募集款物 18.92 亿元,震后两年累 其中,专注于自然保护领域的基金会超过 51 家,占全国 计支出款物 13.81 亿元,占总募集额的 73%。 基金会总数的 1.2%。尽管数量不多,但是自然保护领域 基金会近 10 年来发展势头却十分良好:自 2004 年《基 基金会中心网最新数据统计,已经披露详细用途的 金会管理条例》颁布以来,自然保护领域基金会从最初 11.81 亿元款物中,6.38 亿元用于学校、医院、敬老院和 12 家增加到目前 51 家,年均增幅 16%。 过渡安置板房等建设,3.5 亿元用于大米、食用油、煮食 工具、防雨布、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发放,9255 万 报告显示,目前在自然领域开展项目的基金会资产 元用于开展小额信贷、生态农业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 总额已达 25 亿元,其中资产规模 TOP5 的基金会在自然 活动,等等。 保护领域的支出占比达 69%,成为公益行业自然保护领 域的领军机构。中海油、亿利资源集团、华侨城集团和 基金会中心网计划连续三年跟踪基金会芦山地震的 阿里巴巴等大型央企和民企相继成立基金会,共同开展 善款使用情况,本次发布的报告是三年透明行动中的第 自然保护领域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 二本,未来基金会中心网将持续披露基金会相关善款去 大型企业意识到自然保护的意义,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 向信息,并定期向公众公开,回应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 的公益事业中来。 的关注。 在基金会的自然保护项目中,植树造林是其关注的 主要方向。2013 年度共有 19 家基金会开展了 65 个与林 地建设与维护相关的项目,支出总额达 1.96 亿元,占全 部自然保护项目支出的 54%。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37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新华网)基金会中心网:我国慈善基金会行业净资产已超千亿元 11 月 25 日,“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 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在北京举办。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统计,截止 2015 年 11 月 25 日,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 60 万家,其中慈善基金会 数量已达 4696 家。截至 2014 年底,我国慈善基金会行 业净资产已超过 1000 亿元,当年公益支出超过 300 亿元。 在此背景下,基金会中心网邀请来自政府、基金会、 国际机构、民间公益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媒体等 三百余嘉宾汇聚北京,在“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 慈善生态系统”主题下,就公益慈善生态系统建设需要 关注的重要问题,公益慈善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角色的定 位与合作,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环球慈善等话题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讨论。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 徐永光在“合作创新,再造公益慈善生态系统”的主题 发言,提出“公益生态系统是存在于包括政府、市场的 一切社会生态关系之中的,其生态系统的再造并非公益 部门的闭门造车。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公益慈善部门在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与 政府部门、市场部门的跨界合作,进行社会创新,才能 在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美国基金会中心成立于上世纪 50 年代,其数据库覆 盖全美十万家基金会的信息,本届大会美国基金会中心 数据架构副总裁 Jeff Falkenstein 也莅临现场发表主题演 讲,分享“中美慈善数据合作的前景和意义”。他指出, 中美有很多共同点,中美公益慈善行业也有很多相似的 地方。中国基金会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涉及到一些新 的领域,关于社会投资等等,中美间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38 (人民政协报)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 中美基金会中心的数据合作清楚的展示出中美慈善组织 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为未来双方加深合作,共同解决 社会问题提供了基础。 11 月 25 日,北京。由 35 家知名基金会共同发起的 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中心网在此间举办 成立五周年大会。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在“基金会中心网五年成长 之路”的工作汇报说,几年来,基金会中心网秉承使命, 已经基本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披露平台,在倡导 慈善数据的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推出了基金会透 明标准中基透明指数 FTI,有效地推动了基金会行业整体 的透明度发展;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体系,推动社会文 明进步;建立国内国际慈善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国际化 视野;充分发挥倡导性平台作用,推进基金会组织专业 化发展。 2014 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 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确保公开透明”为基本原则, 设定慈善事业到 2020 年“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 力量”的发展目标。 大会亮点不断,其中“中外对话”环节就是其中一处。 2015 年 11 月 23-24 日,由基金会中心网联合主办的“第 二届新兴市场国家慈善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全球三十 余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位慈善领袖齐聚一堂。 国际嘉宾建议“伴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全球影响力的提 升,中国慈善组织也应该更多的走出国门,促进世界更 好的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在开展全球慈善项目时,透 明度和合作伙伴的寻找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另外,中国 的慈善组织应该不仅关注目的地国家社会具体需要的满 足,同时要帮助建设当地的慈善行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这样才能确保当地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未来可持续发 展的问题。” 公益慈善生态系统的再造,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需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适应变化,在反思中求大的突破, 基金会中心网也用客观数据记录和推动中国慈善行业的 发展。 作为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中心网已经 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披露平台之一,在倡导慈善 数据的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基金会中心网推出的 基金会透明标准中基透明指数,也有效地推动了基金会 行业整体的透明度发展。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统计,截至 2015 年 11 月 25 日,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 60 万家,其中慈善基金会 数量已达 4696 家。截至 2014 年底,我国慈善基金会的 净资产已超过 1000 亿元,当年公益支出超过 300 亿元。 公益慈善行业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凸显, 推动良好的公益慈善生态系统建设成为一个急需关注的 问题。 大会上,来自政府、基金会、国际机构、研究机构 以及民间公益组织和企业的代表汇聚一堂,在公益生态 系统的视角下探讨了基金会和民间草根公益组织的关系。 “我们的公益生态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全国政 协委员、清华大学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表示,这些问题 的存在,既有社会转型的因素,也有公益慈善领域自身 发展太快的原因。 “公益生态系统的再造不能是公益部门的闭门造 车。”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 员徐永光提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公益慈善部 门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与政府部门、市场 部门的跨界合作。“进行社会创新,才能在有效解决社 会问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看来,如果把 公益生态系统中的基金会看作奶牛,资金就是牛奶,政 策环境就是草场。“从草根公益组织的角度讲当然希望 有更多的奶牛,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基金会评价榜也显示, 本土资助草根公益组织的基金会越来越多。”刘洲鸿说。 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从另外 一个角度提醒草根公益组织:“不能仅仅要求基金会自 觉地、自律地提高修养,更重要的是我们公益组织不能 忘记自己的使命,不要忘记你为什么存在,不要忘记凭 什么社会要给你捐款、给你税收优惠。” “我国公益慈善生态系统的再造,还有很远的路要 走,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适应变化,在反思中求大的 突破,基金会中心网也用客观数据记录和推动中国慈善 行业的发展。”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说。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构建一 个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快 速的发展。公益慈善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与合作也成为了 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39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China Daily)More Chinese NGOs respond to calls for foreign aid About 50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foundations have gone abroad, as more Chinese NGOs are interested in responding to foreign aid,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said. Huang Haoming,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NGO Cooperation, said these foundations have already established either teams, offices, stable projects or fixed funds abroad. The number of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foundations to have overseas projects has increased to nearly 100, Huang added. Nearly 300 professionals in philanthropy gathered in Beijing to attend a forum on Wednesday to discuss China's NGO's global engagement. The forum was held by the China Foundation Center, which also celebrated its 5th anniversary. "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houldered increasing responsibility in responding to global needs in recent years, policy and strategy such as the 'Going Abroad' policy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ve encouraged more enterprises to go abroad. Consequently, more NGOs would also go abroad," said Deng Guosheng, vice-dean of Tsinghua University's Institute for Philanthropy.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China's philanthropy business has boomed. As of November, China has more than 4,600 foundations and 600,000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Deng,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said China's experience could provide assistance to some foreign countries. "For many countries, money is not the only burden, they also lack experience or effective models," Deng said. Deng also noticed that the number of foundations going abroad has increased, overseas donations rise and the model shifts. "The fields and geographic regions that China concentrates to have shifted," Deng said. "Before, Chinese philanthropy organizations go abroad responding to major disasters. But now, they are also engaged in regular programs such as in education and health fields," Deng said, adding that Chinese foundations mainly contributed to southeast Asian and African regions before, but now have 40 also extended to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and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he 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CFPA) is one of the first groups to go abroad and establish overseas offices. Since collaborat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since 2005, CFPA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o go abroad, said Chen Hongtao, deputy executive director of CFPA. The foundation has programs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Ethiopia, Nepal and Cambodia. He sees the milestone of the foundation's globalization as being establishing overseas offices. In July, CFPA established its first overseas office in Myanmar. Although CFPA has worked in globalization for 10 years, going abroad is a new topic in Chinese philanthropy, Chen said, adding that many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foundations lack experience and resources. "For example, one of our employees encountered a robbery on the street overseas. International peers handed over purses and faced down on the street immediately. But our employee attempted to fight. Obviously, he had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social environment," Chen said, giving an example of safety issues. Chen said that now they have a guidebook to practice overseas, thanks to international peer the Asia Foundation. The Asia Foundation, a nonprofi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with headquarters in California, published a guidebook to support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go abroad. "When we first launched, we faced similar problems, such as lacking local staff and understanding," said Ji Hongbo, acting country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hoping the guidebook would provide experience to Chinese peers. "Having local understanding is essential to conduct philanthropic work overseas," said Helena Monteiro,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Worldwide Initiatives for Grantmaker Support, adding that being honest and effective, respectful to partners and local culture are also important. (公益时报)程刚:2015 年基金会 行业的七大关键词 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5 年,基金会领域可谓是蓬勃发 展。对于基金会来说可以用 7 个关键词来概括:规制、 互联网 +、人才、资助型、家族型、国际化和中小型基金会。 规制 慈善法草案已于去年 12 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二次审议,并且已通过议案,决定提交今年的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 去年 10 月份民政部出台的《关于鼓 励实施慈善款物募用分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慈善组织积 极作用的指导意见》,实质上是在鼓励和倡导基金会向 资助型发展,公益组织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 在去年的最后 一天,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会专项基金 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基金会应对专项基金的社 会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管,要求专项基金公开透明,坚守 公益宗旨,不得背离捐赠人和受助人的需求,更不能为 个人或企业牟取私利。 互联网 + “互联网 + 慈善”是基金会行业去年的热 词,这几乎实现了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步发展。基金会 无论是公募的还是非公募的,都十分积极地在与互联网 相联系,尤其是与移动互联网建立联系,寻求跨越式发展。 腾讯发起“9·9 公益日”活动,参与人次超过了 205 万, 捐赠总额达 1.28 亿元,一起捐发起人次超过 86 万人 ; 中 华儿慈会 2015 年互联网捐赠收入超过 1 亿元,占年度捐 赠总收入的 60%。 人才 2015 年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及深圳国际 公益学院的成立是中国公益慈善发展里程碑事件。清华 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依托全日制机制实施公益慈善人才 培养,并以其特有优势推进慈善学科建设 ; 深圳国际公益 学院致力于建设培养榜样型慈善家和高级公益慈善管理 人才的教育系统,具有极强的国内外资源整合力量。二 者相得益彰,令人期待。 资助型 如果要说 2015 年最具人气的基金会,当浙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莫属。这家由一些 成功企业家个人出资设立的基金会成 立只有 3 年多时间,基金会秉承社会 投资理念,积极回报社会,关注慈善 行业发展。2014 年的公益支出已达 9500 多万元,2015 年的公益支出预计在 1 亿元左右 ! 资助的项目超过 100 个, 涉及到扶贫、教育、医疗、救灾等领域 ; 基金会与数百个 基金会及公益组织形成了合作关系,是中国第一个名副 其实的资助型基金会。 家族型 在中国讲家族背景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当属 典范。老牛基金会是中国第一个真正以慈善信托来实现 其运营发展的基金会组织。近 5 年来基金会年度的公益 支出连续超过 1 亿元,且连年增长,2014 年和 2015 年的 公益支出都在 1.8 亿元以上,项目聚焦在自然保护、儿童 关爱、行业发展等方面,社会投资效果显著,成为现代 公益慈善的典范。今后,牛氏家族的下一代将有自己的 基金会,并逐步走向独立。 国际化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慈 善的国际化也是必然。去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强烈 地震,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 基金会等中国基金会组织反应迅速,组成救援队前往尼 泊尔参与抗震救灾,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许。而随着 中国基金会在海外设立的办公室逐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预示着中国基金会及慈善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 中小型基金会 这里讲的中小型基金会是指那些净资 产不到 3 千万元的非公募基金会组织。在非公募基金会 中,我们发现中小型基金会数量接近 2000 家,占非公募 基金会总数的 60%。有一些中小型基金会十分活跃,相 对其他基金会组织,它们更加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刻意 品牌影响力提升,更加重视创新能力培养,也更加坦然 面对和接受竞争,已经成为当前国内非公募基金会发展 的一种新的驱动力量。它们发展规范,可圈可点,为中 国基金会行业增添了活力,使得现代公益慈善生态系统 变得更加良好。 2015 年是中国基金会行业激情发展的一年,也是令 人振奋的一年。期待 2016 年中国的基金会能够成为社会 建设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更加重要的力 量。 41 工作重点 Areas of Interest 42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43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工作重点 媒体报道 夯实核心数据业务,确保数据安全 坚守基金会数据平台使命,拓展数据采集范围。 不断提升数据管理工作专业化水平,注重和加强数据分类学系统建设。 2005-2014 基金会 4696 家 近 8 万条 基金会新闻 接近 30 类 500 余项小类 7 万条 基金会人员 十年 基金会数据 6万 余条 公益项目 每家基金会 400 多个 字段 建设基金会中心网自有的网络服务器系统及工作系统。 4 台服务器提供技术支持 覆盖基金会 2005——2014 十年数据 数据库存储数据容量接近 数据条目超过 44 2T 1,000,000 条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45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推进数据开发和应用,发挥数据的作用 网站后台重新调整数据架构,提升数据管理专业度,努力实现数据唯一性和关联性。 网站前台根据最新网站设计理念,围绕基金会数据,开发较全面的服务体验。 基金会 基金会项目 46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47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全面升级中基透明指数 FTI,打造推动透明的公关利器 联合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推动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工作,出版书籍 3 本, 编写 7 本数据分析报告。 升级后的中基透明指数 FTI 系统,不仅包含了机构的透明度,还包括了项目的透明,推 动重大项目动态信息披露和年度信息披露相结合。中基透明指数 FTI 正在成为基金会中 心网推动行业透明的重要抓手,在建立行业自律和透明标准的路上又前进一步。 《中国基金会际化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基金会发展趋势分析》 《自然保护领域基金会发展趋势分析》 项目信息披露 《国际社区基金会发展趋势分析》 《基金会地震救灾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研究报告》 《浙江省基金会发展趋势分析》 48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49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中基透明指数 FTI 也受到了政府、基金会、企业、国际组织的关注,对相关 决策的影响力不断加强。 50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51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建设现代良性发展的公益生态系统,推动合作共赢 推动构建现代公益慈善生态系统,倡导基金会更多地开展资助,其他公益组织不断提升 自身专业服务水平,促进基金会和其他公益组织开展更多的合作。 52 2015 年 8 月 26 日,“国太金牛模范奖”推介会暨公益生态系统建设研 讨会活动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成功举办。 2015 年 9 月 1 日,“国太金牛模范奖”推介会暨公益生态系统建设研 讨会活动在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成功举办。 2015 年 8 月 28 日,“国太金牛模范奖”推介会暨公益生态系统建设研 讨会活动在深圳市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基地成功举办。 国太控股集团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主办、基金会中心网承办的首届国 太金牛模范奖颁奖大会于 2015 年 12 月 8 日在上海举行。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53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发起设立了“慈善 + 金融”的倡导下活动,倡导基金会关注资产管理, 迈向现代基金会成功之路。 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徐永光发言。 2015 年 9 月 18 日,基金会中心网 “慈善 + 金融:现代基金会的成功之路”圆桌会(下称“圆 桌会”) 在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顺利举办。圆桌会由基金会中心网副总裁陶泽主持,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永光,浙江敦和慈 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赢众通首席执行官黄聪,长安财富市场部总经理石伟松,中国工商银行资 产管理部高级经理赵柏功作为发言嘉宾,共同探讨基金会资产管理、保值增值话题。出席圆桌会的 还有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杨春生、老牛基金会行政总监王永红、中国儿基会副秘书长乌振英、洛克 菲勒慈善咨询机构副总裁 Heather Grady、福特基金会首席代表高倩倩、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理 事长牛奔等嘉宾。 圆桌会上,徐永光理事长作为主旨嘉宾介绍了他对基金会资产管理领域的深入观察和多年实践。 他还特别强调了公益信托,建议用私益信托制度结合公益信托精神,在现有条件下利用私益信托模 式进行突破,一定会带动中国慈善事业和公益慈善生态环境的大发展。 洛克菲勒慈善咨询机构副总裁 Heather Grady 发言。 54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55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加强伙伴关系管理,巩固和提升机构影响力 加强政府部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广大市民踊跃参观展出和亲身体验各类互动活动。 由北京市民政局支持,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基金会中心网)主办的首届“慈善 北京”展示会 2015 年 11 月 5 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 等领导和其他市民一起来到展示会现场了解和体验首都慈善的丰富多彩,并同慈善组织的员工和志 愿者们亲切交谈。 本届展示会集结了近 50 家慈善组织以及 10 余家爱心企业,通过呈现丰富多彩的慈善项目、开 展有趣有益的公益体验和慈善义卖活动以及图文并茂的慈善成果展,为首都市民了解慈善、体验慈 善、参与慈善提供一个生动的舞台。 主办方工作人员与市民政局领导合影。 56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57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加强同国际组织的关系,搭建国际关系网络。 全球资助者协会(Worldwide Initiative for Grantmaker Support,简称 WINGS)是一个独立的全球 性非营利组织网络,把全球 36 个国家的 88 个支持型机构联合在一起为超过 15000 家资助型基金会 和社会投资机构提供服务。基金会中心网作为该协会理事,代表亚太区慈善圈。 2015 年 3 月 24 日,全球资助者协会(WINGS)理事会成员一行来访基金会中心网。 2015 年 3 月 24 日,全球资助者协会(WINGS)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58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59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致欢迎词 “新兴社会、新兴慈善 ---- 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全球慈善”国际论坛是一次独特的,只限特 别被邀请人参加的活动。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乌克 兰以及东南亚、亚洲、阿拉伯地区引领慈善基金会发展的行业人。 一年一度新兴市场国家慈善论坛的想法是从 2012 年 1 月慈善桥基金会(PBF)的受托人会议衍 变出来的。PBF 有一项远大的工作计划并且由于创始人 Olga Alexeeva 的突然离世,那些直接参与者 或是作为合作伙伴或是作为利益关系者而被召集于伦敦以确保这项重要的工作得以继续。PBF 的建 立是为了促进新兴市场下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及更好的紧密配合,在新兴世界中,在全球范围内的, 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领导力的思想贯穿于慈善从业者。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2015 年 11 月 23 日、24 日,“第二届新兴市场国家慈善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 30 个国 家的 60 余位各国的慈善领导人出席。 60 主题演讲 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徐永光做主题演讲: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61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议程 1 议程 2.2 【开幕式演讲】新兴市场国家慈善的今天和未来:我们现在何处又将往何处去? 议程 2.1 【小组讨论】慈善行业领导力的发展 62 【小组讨论】资产、能力和信任 :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下, 社区慈善是慈善蓝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议程 2.3 【小组讨论】有效管理:利用责任制和透明度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63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议程 3 议程 5.1 【颁奖典礼】新兴市场国家慈善领袖奖(暨 Olga 纪念奖)颁奖典礼 【小组讨论】慈善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议程 4 【全体会议】本国慈善文化:能够推动和促进全球慈善事业 64 议程 5.2 【小组讨论】慈善事业公共建设 :”正在构建中”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65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工作重点 媒体报道 议程 5.3 议程 6.2 【小组讨论】慈善事业也需技术 : 整合互联网使其作用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小组讨论】慈善机构和政府之间合作的案例和实践 议程 6.1 【小组讨论】社会投资:商业贸易在传递社会价值中的角色 66 议程 6.3 【小组讨论】在新兴市场下家族慈善的发展机遇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67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议程 7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黄浩明做闭幕会演讲。 议程 8 全球资助者协会秘书长 Helena Monteiro 做最后的深思和反馈。 68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69 主题演讲 对话沙龙 媒体报道 工作重点 继续推进培训中心业务,实践人才培养策略 全年共开设秘书长必修课三期。通过举办学员年会、秘书长加油站、留守儿童项目深度 研讨会、参与责任中国传播年会等多种形式,拓展培训业务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拓 展了基金会行业人才培养的渠道,逐渐形成了新的培训模式。 秘书长必修课课堂上同学们热烈的分组讨论。 紧张的八天课程结束,同学们高高举起结业证书来张大合影。 关于如何管好基金会,秘书长之间观点的激烈碰撞和分享。 70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71 基金会中心网原始发起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 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增爱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心平公益基金会 浙江正泰公益基金会 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 凯风公益基金会 天津市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 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 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华民慈善基金会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 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基金会中心网资助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总策划: 程 刚 主编: 陶 泽 基金会联络: 路淑卿 数据支持: 刘东启 司汉秋 美术编辑: 曹 佳 72 宋玉洁 郭长艳 孙文卿 田晓欢 韩红雨 路 昆 陈黎明 邓竹君 李 燕 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 福特基金会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 赠与亚洲基金会 亚洲基金会 LGT公益创投基金会 粮惠世界基金会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 德国墨卡托基金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 华民慈善基金会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 浙江正泰公益基金会 陈香梅公益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亿方公益基金会 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 BMW宝马匡特基金会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 广东省环球公益基金会 中国绿化基金会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智善公益基金会 英国救助儿童会 老牛基金会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 海南省残疾人基金会 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A座216室 电话:010-65691826 传真:010-65691926 电邮:cfc@foundationcenter.org.cn www.FoundationCenter.org.cn 73 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暨基金会中心网五周年大会 FCBN C110001201602290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