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关于开展 2 2022 年度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及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pdf
中国地质学会文件 地会字〔2022〕56 号 关于开展 2022 年度地学科普研学基地 (营地)及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分支机构、省级地质学会(会员服务中心)、理事单位, 各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 为推动公众素质教育和学会地学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 展,进一步提升地学研学实践教育服务质量,现决定在全行 业范围内开展中国地质学会 2022 年度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 地)及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申报及评选工作,现将有关 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和申报要求 (一)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 托,能独立开展地学科普研学工作及其相关活动的机构。 1 2、有意愿与学会共建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致力于推动地 学科普研学事业发展的单位或机构。 3、申报单位有明确的专职人员负责基地建设,以及开展 相关教学活动的经费。 4、具备开展地学科普研学活动的基础和能力,包括具有 地学特色的教学实习路线、课程,以及人才培训工作经验等。 5、申报单位应满足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管理办法 规定的相关必要条件。 (二)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申报要求 1、针对特色的地学科普资源,路线、课程主题设计做到 挖掘深、提炼精、定位准、特色明。 2、路线、课程应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学段建立分级、分类 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适应每个学段的研学路线不少于 1 个 主题,课程不少于 2 个主题。满足不同教学目标需要,实际 开设的各种路线不少于 2 条,课程不少于 8 门。 3、申报单位应满足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规定的 相关必要条件。 二、推荐渠道及推荐指标 (一)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 1、推荐渠道。中国地质学会各省级地质学会(会员服务 中心)、理事单位。 2、推荐指标。每个推荐单位应≤3 个指标名额推荐。 2 (二)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 1、推荐渠道。中国地质学会各分支机构、省级地质学会 (会员服务中心)、理事单位,各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 2、推荐指标。每个推荐单位应≤3 个指标名额推荐。 三、申报材料 (一)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申报材料 1、《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申报表》 (附件 1);《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合 作共建协议书》(附件 2);《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 基地(营地)汇总表》(附件 3,推荐单位填写),纸质版 一式各 1 份(原件);word 版和 pdf 版(盖章扫描版)各 1 份,内容须与纸质版一致。 2、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单独装订成册,纸质版 1 份;pdf 版 1 份,内容须与纸质版一致。 (二)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申报材料 1、《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申报表》(附件 4);《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汇总表》(附件 5, 推荐单位填写);《中国地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原创承诺 书》(附件 6),纸质版一式各 1 份(原件);word 版和 pdf 版(盖章扫描版)各 1 份,内容须与纸质版一致。 2、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单独装订成册,纸质版 1 份;pdf 版 1 份,内容须与纸质版一致。 3 (三)精品地学研学课程申报材料 1、《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申报表》(附件 7);《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汇总表》(附件 8, 推荐单位填写);《中国地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原创承诺 书》(附件 9),纸质版一式各 1 份(原件);word 版和 pdf 版(盖章扫描版)各 1 份,内容须与纸质版一致。 2、课程(课件)原件等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单独装订成 册,纸质版 1 份;pdf 版 1 份,内容须与纸质版一致。 四、评选 (一)中国地质学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通 过形式审查的将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必要的将进行实地 检查。 (二)中国地质学会将对获评的基地(营地)命名为 “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并进行授 牌、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三)中国地质学会将对获评的路线、课程正式授予“中 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或课程”,并颁发相应证书。 五、其他要求 (一)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统一报送,材料接收截止时 间为 2022 年 6 月 30 日,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概不退 回,请各单位根据需要自行留底。 4 (二)各推荐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沟通协 调推荐社会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单位申报。 (三)申报材料要客观真实、要素齐全、目标合理、形 式规范,不得弄虚作假。 (四)为了与研学基地(营地)达到合作共建的目的, 申报单位在提交申报材料时一并提交“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研 学科普基地(营地)合作共建协议书”,一式 2 份并加盖公 章。对通过评审的基地(营地)将在协议书中加盖中国地质 学会公章,并返回申报单位 1 份。未通过评审的,协议书将 不予退回。 (五)请各推荐单位将申报材料通过顺丰快递邮寄到至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局。发送邮件时,邮件主题请注明“科普 研学基地(营地)+推荐单位”、“研学路线或研学课程+推 荐单位”。 (六)各项附件请到中国地质学会官方网站“通知与公 告”栏下载,下载地址:http://www.geosociety.org.cn/。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莉莉 电 话:010-68990110 邮 箱:chengxntixi@yeah.net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 26 号 5 附件:1.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申报表 2.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汇总表 3.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研学科普基地(营地)合作 共建协议书 4.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申报表 5.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汇总表 6.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原创承诺书 7.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申报表 8.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汇总表 9.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原创承诺书 中国地质学会 2022 年 5 月 23 日 6 附件 1 中国地质学会 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盖章):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地质学会印制 7 一、本申报表由拟申报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单位填 写,内容须与电子文档的内容完全一致。 二、本申报表统一用 A4 纸打印,一式 2 份。 三、申报单位、推荐单位一律加盖法人单位公章。 四、提交申报表时应提供反映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开展科普工作的图片或视 频等。 五、填写申报表应注意以下内容: 1.表中所有填报项,有则填报,无则填“/”;选择类项目请在选项后的“□”内 打“√”。 2.“基本科普信息”中“专职科普人数”指单位内专门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数 量;“兼职科普人数”指单位内兼职或能够临时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数量;“科普志 愿者人数”指经常到单位从事科普工作且相对稳定的外单位人员数量。 3.“单位简介”:指面向社会公众对象,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简要介绍本单位。 4.“科普工作简介”:指申报单位开展科普工作的情况,包括面向公众开展科 普活动的主要形式、内容、规模、效果及开放制度等基本情况。 5.“科普工作保障条件”:指申报单位为开展科普活动所提供的场所、设施、 人员、经费、制度等保障条件和措施。 6.“已获命名情况”:指申报单位已获得省级及市级以上的称号、命名单位和 命名时间,并附相关证明材料(证书复印件、图片等)。 7.“科普发展规划”:指从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基础 设施发展规划》的角度,简要说明申报单位未来三年的科普工作发展规划及相应 的保障条件或措施。 8.“其他相关材料目录”:指拟提交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目录清单,并以附 件形式提供科普工作制度、单位标识、单位宣传片、场地展示图、特色活动照 片、视频、数字化虚拟参观等材料,便于更好了解基地。 8 申报单位基本信息 基地(营 地)名称 申报类别 基地性质 □A.科技场馆类 £B.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 £D.企业类 £E.自然资源类 □C.“三农”类 £F.其他类(文博、艺术等公共场所) □E.自然资源类 £ F.其他类 □国有 □民营 □外资或合资 □企业 □事业 □社会组织 □自办 □其他 上级主管单 基地建立时间 位 基地 手机 负责人 联系人 手机 通信地址及 邮编 邮箱 是否曾被命名过国家或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是□ 否□ 基地网址/微博/微信公众号 申报单位基本科普信息 人员结构 在职人员 人 其中科普专职人员 人 科普兼职人员 专职人员 人 其中专职讲解员(辅导员) 本科学历 人 研究生学历 中级职称 人 高级职称 兼职人员 人 其中兼职讲解员(辅导员) 本科学历 人 研究生学历 中级职称 人 高级职称 人 人 人 人 研究生以上学历 高级职称以上 人 人 科普队伍 人 人 人 研究生以上学历 高级职称以上 人 人 9 年度科普经费总额 科普经费 万元,占单位年度经费比例 年度科普经费来源: 主管单位年度拨款经费 年度盈利经费: 年开放天数: 开放接待 % 可接待访客人次 万元 其他单位年度拨款经费 万元 其他经费: 天 万元 万元 年参观人数: 人 (人次/年) 2021 年实际接待访客人次 (人次/年) M ,其中建筑面积 2 总面积 2 M ,展教面积 M 2 规模 场地设施 科普开放面积 有无科普教育内容:有□ 2 M ,其中场馆面积 2 2 M ,室外面积 M 无□ 是否每年参加或组织大型科普教育宣传活动:是□ 否□ 科普活动 主题科普活动或课程合计: 科普培训以 及交流 ………… 单位简介(1000 字以内) 10 主题 项/年 科普宣传报道合计: 时间 项/年 参加人数 可加行 科普工作简介(1500 字以内) 科普工作保障条件(不超过 3000 字) 获得市级以上奖励情况/已获命名情况 11 科普发展规划(2000 字以内) 其他相关材料目录(相关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提交) 1 2 3 4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12 月 日 中国地质学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13 附件 2 编号: 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研学科普基地(营地) 合作共建协议书 中国地质学会 14 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研学科普基地(营地) 合作共建协议书 中国地质学会为倡导开展地学旅游和研学活动,发挥自 身平台优势,调动地质公园、地学博物场馆、地质遗迹等资 源优势,更好的服务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引导地勘行业向社 会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双方 甲方:中国地质学会 乙方: 二、协议内容 1、甲方为乙方免费提供地学研学网络平台服务; 2、甲方可接受乙方委托开展研学讲师培训,培训通过后 由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研学讲师证书; 3、甲方协助乙方开发和认定研学课程、研学路线; 4、甲方为乙方申报国家级研学科普基地(营地)提供咨 询与技术支持; 5、甲方协助乙方开展科普宣传、研学推广、新媒体运营 等工作; 15 6、乙方积极参与并支持协助甲方在开展全国青少年地学 夏令营、地学研学旅行及地学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时免费开放 其场馆; 7、乙方向甲方理事单位、个人会员开放(1) (2) (3) (可加行。请 填写具体开发场馆名称及费用减免额度。开放原则为:博物 馆、实验室类场馆免费开放,经营类场馆减免不少于 50%的 门票,研学营地只收取食宿成本费用); 8、乙方应严格遵守《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 (营地)评选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地会字 〔2022〕52 号); 9、乙方在未征得甲方书面同意时,不得以甲方名义开展 相关活动。 三、协议期限 协议为期限 3 年。自 2022 年 月 月 日至 2025 年 日止。 四、违约责任及解除 1、如甲方发现乙方违反本协议的有关规定,甲方有权单 方解除本协议,造成甲方损失的,有权要求乙方赔偿。 2、经甲乙双方同意,可解除本协议,乙方不得单方解除 协议。 16 3、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由各方 协商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双方均有权向甲方住所地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其它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签订补充协 议。 2、甲方委托乙方所在地的省地质学会协调联系有关事 宜,履行有关义务。 3、本协议一式 2 份,甲方乙方各执 1 份,具有同等法律 效力,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4、本协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地质学会所有。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负责人(代表)签字: 负责人(代表)签字: 2022 年 月 日 2022 年 月 日 17 附件 3 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申报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序号 申报单位名称 联系人及电话: 基地简介 (150 字以内) 总面积 M2 基地特色 基地类 型 地址及邮编 联系人及手机 1 2 3 注:基地类型一栏请填写各类别对应的字母编号:A.科技场馆类,B.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C.“三农”类,D.企业类, E.自然资源类,F.其他类。 18 邮箱 附件 4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 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盖章):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地质学会印制 19 一、本申报表由拟申报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研学路线的单位填写,内容须与电 子文档的内容完全一致。 二、本申报表统一用 A4 纸打印,一式 1 份。 三、申报单位、推荐单位一律加盖法人单位公章。 四、提交申报表时应提供反映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开展科普工作的图片或视 频等。 五、填写申报表应注意以下内容: 1.表中所有填报项,有则填报,无则填“/”;选择类项目请在选项后的 “□”内打“√”。 2.“单位基本情况简介”:指面向社会公众对象,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简要 介绍本单位。 3.每条路线的相关教材、研学手册、讲义等需单独装订成册。 4.所有图片须彩色打印。 20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申报表 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 申报单位 单位性质 路线类型 □事业单位 □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社会组织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或合资 □其他 □教育 □自然资源保护 面向对象 □小学生 负责人 联系人 □科研 □初中学生 □科普宣传 □工业生产 □旅游 □野外拓展 □体能训练 □其他 □高中学生 手机号 码 手机号 码 邮箱 邮箱 申报单位邮 箱 申报单位地 址 邮编 二、单位基本情况简介(1000 字以内) 21 三、研学路线情况(每家基地可以申报多条研学路线,根据需要复制表 格) 路线名称 1: 路线简介:(1000 字以内) (描述研学路线组成、路线主题、导师队伍、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研学路线时长 (天)等信息) 研学路线设计方案可作为附件(3500 以内) (研学课程应包括研学路线主题、研学路线课程,研学路线教学环节设计、研学手 册、研学学具、教学大纲、教学教案、研学讲师教具等文件,应凸显课程教学目标以 及评价方法,可以以福建的形式提供路线的介绍视频。) 路线名称 2: 路线简介:(1000 字以内) (描述研学路线组成、路线主题、导师队伍、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研学路线时长 (天)等信息) 22 研学路线设计方案可作为附件(3500 以内) (课程应包括研学路线主题、研学路线课程,研学路线教学环节设计、研学手册、研 学学具、教学大纲、教学教案、研学讲师教具等文件,应凸显 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方法,可以以福建的形式提供路线的介绍视频。) 四、研学导师队伍 在职人员___ 人 其中:专职人员___人 本科学历___ 人 研究生学历 ___人 研究生以上学历 初级职称 ___人 中级职称__ _ 人 高级职称__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兼职人员_ 职称 专业 人 ___人 _人 其他 其他 工作单位 人 人 手机号码 1 2 3 …… 可加行 五、近三年开展研学活动取得的成绩、荣誉 23 五、相关材料目录(相关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提交) 六、申报单位意见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七、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八、中国地质学会意见 中国地质学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24 月 日 附件 5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序号 1 研学路线名称 路线类型 路线简介(200 字以内) 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手机号码 邮箱 地址及邮编 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手机号码 邮箱 地址及邮编 2 3 注:路线类型一栏请填写各类别对应的字母编号:A.教育,B.科研,C.科普宣传 D.工业生产,E.旅游 ,F.自然资源保护,G.野外拓 展,H.体能训练,I.其他 25 附件 6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 原创承诺书 本单位提交的精品地学研学路线 全部根据本单位研学实践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完成,由本单 位团队独立撰写,系原创内容。如发现与上述承诺不符,本 单位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承诺单位(盖章) 年 26 月 日 附件 7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 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盖章):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地质学会印制 27 一、本申报表由拟申报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研学课程的单位填写,内容须与电 子文档的内容完全一致。 二、本申报表统一用 A4 纸打印,一式 2 份。 三、申报单位、推荐单位一律加盖法人单位公章。 四、提交申报表时应提供反映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开展科普工作的图片或视 频等。 五、填写申报表应注意以下内容: 1.表中所有填报项,有则填报,无则填“/”;选择类项目请在选项后的 “□”内打“√”。 2.“单位基本情况简介”:指面向社会公众对象,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简要 介绍本单位。 3.每门课程的相关教材、研学手册、讲义等需单独装订成册。 4.所有图片须彩色打印。 28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申报表 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 申报单位 单位性质 课程类型 □事业单位 □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社会组织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或合资 □其他 □教育 □自然资源保护 面向对象 □小学生 负责人 联系人 □科研 □科普宣传 □工业生产 □旅游 □野外拓展 □体能训练 □其他 □初中学生 手机号 码 手机号 码 □高中学生 邮箱 邮箱 申报单位邮 箱 申报单位地 址 邮编 二、单位基本情况简介(1000 字以内) 29 三、研学课程情况(每家基地可以申报多条研学课程,根据需要复制表格) 课程名称 1: 课程简介:(1000 字以内) (描述课程主题、课程组成、课程目标、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研学课程设计方案(可作为附件,3500 字以内) (研学课程应包括课程主题、课程教学环节设计、研学手册、研学学具、教学大纲、 教学教案、研学讲师教具等文件,应凸显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方法,可以以福建的 形式提供课程的介绍视频。) 课程名称 2: 课程简介:(1000 字以内) (描述课程主题、课程组成、课程目标、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研学课程设计方案(可作为附件,3500 字以内) (研学课程应包括课程主题、课程教学环节设计、研学手册、研学学具、教学大纲、 教学教案、研学讲师教具等文件,应凸显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方法,可以以福建的 形式提供课程的介绍视频。) 30 四、研学师资队伍 在职人员___ 人 其中:专职人员___人 本科学历___ 人 研究生学历 ___人 研究生以上学历 初级职称 ___人 中级职称__ _ 人 高级职称__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兼职人员_ 职称 专业 人 ___人 _人 其他 其他 工作单位 人 人 手机号码 1 2 3 …… 可加行 五、近三年开展研学活动取得的成绩、荣誉、案例 六、相关材料目录(相关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提交) 31 七、申报单位意见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八、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九、中国地质学会意见 中国地质学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32 月 日 附件 8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序号 1 研学课程名称 路线类型 课程简介(200 字以内) 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手机号码 邮箱 地址及邮编 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手机号码 邮箱 地址及邮编 2 3 注:路线类型一栏请填写各类别对应的字母编号:A.教育,B.科研,C.科普宣传 D.工业生产,E.旅游 ,F.自然资源保护,G.野外拓 展,H.体能训练,I.其他 33 附件 9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课程 原创承诺书 本单位提交的精品地学研学课程 全部根据本单位研学实践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完成,由本 单位团队独立撰写,系原创内容。如发现与上述承诺不 符,本单位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承诺单位(盖章) 年 34 月 日 抄报: 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协 钟自然理事长、李金发常务副理事长 学会各位理事,正、副秘书长,监事会成员 中国地质学会 2022 年 5 月 23 日印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