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德国图宾根大学交流小结(4).pdf
19秋图宾根大学交流小结 2020-12-08 10:31:56 从初来乍到的紧张不安到离开时的恋恋不舍,虽然遇到许多挫折也留下过遗憾,在图宾根交流的五个月依然是珍贵的回忆。 图宾根第一步:语言班 抱着提高语言的目的报名了非强制要求的语言班,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尽管名叫语言班,但课程内容远不止学习语法知识。一天 的课程分为上午的语言课和下午的Tutorium,语言课的形式类似基础德语,借助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语法知识,学习准确的表达。 下午Tutorium的场地从教室搬到了室外,在九月的午后熟悉校园,漫步图宾根,泛舟内卡河。为期三周的语言班还包括了丰富的活 动,博登湖一日游和International dinner也帮助我更快地适应了新生活。 除此之外,语言班还会带我们办理包括注册、银行、公交 月票和保险在内的手续,熟悉学校设施的位置、使用方法以及借书还书预约教室之类的日常事务,省去了被繁复的手续炸得晕头转向得 烦恼。 第二步:住宿舍 宿舍需要提前在网上申请,可以自己选择位置,交换生一般都能顺利申请到自己选的宿舍。我住在山上的WHO 宿舍区,去注册的那天 被树林和农田惊到,但尽管和自然融为一体,周边还是比较安全,各种设施和交通也很方便,尤其是一周开七天的咖啡店,在冷清的周 日显得格外温暖。 宿舍是10平方的单间,自带家具和洗手池,厨房和洗手间需要和邻居共用,与复旦宿舍不同的是,虽然也有保洁人 员,楼层的卫生主要还是依靠住户自己打扫。订值日表、购买清洁用品、分摊费用都提供了相互认识的机会,自闭如我也能在宿舍结识 世界各地各个专业的同学;共用生活空间也带来了大量交流,烟火气冲淡了陌生感,我和邻居的交流可能一半以上都发生在厨房。 第三步:学习 选课:在复旦,选课=打开教务系统,选课,等待结果。在图宾根,选课=打开Campus,发现想上的课不在Campus上选,要在Ilias 上选;打开Ilias发现想上的课不在Ilias上选,要发邮件给任课老师选;发邮件给任课老师,发现这门课要去现场填表选。 千言万语汇 成一句,一定要提前留意选课途径和截止日期(以及谢谢复旦教务处)。 课程:这学期我选了四门Seminar,课程量比前几学期少了很多,但这几门课的容量让我深切体会到学习不止在课堂上。 以一门六个 ECT-Punkte的Einführung in die NDL(Drama)为例,除了90分钟的课堂时间,这门课还包含了附带的一节Vorlesung,两节 Tutorium,大约半本书的材料和剧本阅读,若干Essay,若干Lektüreprotokoll,若干引用格式练习和期中期末考。课上的大部分时 间围绕上周的文本展开,高强度的讨论下条理有思考的阅读变得格外重要。 考试:这学期我的期末是三门闭卷考+一门Referat,尽管考核结果不影响绩点但面对期末看着图书馆里坐满的位置难免产生危机感。 课程量减少加之闭卷考的形式之下,期末季最让人焦头烂额的不再是考试本身,而是复习的过程。以讨论为主的Seminar其实很考验自 学以及把知识整理成系统的能力,面对成堆的资料和笔记,我的期末疑惑第一次从“为什么我不好好上课”变成“为什么我好好上课还是 不知道怎么复习”。 „Einführung in ...“:我选的课中有三门是Einführung,除去具体的学科知识外,作为导论性质的课程,这三门 课中我得到最多的是阅读和学习方法上的体验(或者说冲击),比如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又比如从细节中发现时代的印迹。 (Germanistik很好,我不配) 第四步:散步 交流生活除了学习社交和宿舍躺尸之外还有无数其他选项,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看见新立面的窗户。在小而丰富的图宾根散步,途中的 发现虽然可能无关紧要,但也包含诸多惊喜。 无障碍设施:记得去年十月的时候一起上海地铁工作人员与几名残疾人起争执的事件在网上受到热议,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无障碍设施的 讨论。观察图宾根教学楼的设计,也能看见对特殊群体需求的考虑。公交车有轮椅和婴儿车专用的区域,可以下沉放下踏板的设计也考 虑到了行动不便的乘客。几乎每幢新建的教学楼内都设有电梯,宽度保证轮椅可以进入,即使是楼层不高的UB也有单独的电梯,而一 些比较老旧、无法安装电梯的教学楼则采用了安装在楼梯边的轮椅升降机。不过在图宾根很少见到国内常见的盲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 的区分也不甚明显,对于视障人士的出行我仍然有很多疑问。 老城区:老城区大概是图宾根除学校外最热闹的地方,Rathaus,城市博物馆都隐藏在老城的街道之间。不知什么原因,在老城区手机 信号很差,上不了网打不开地图,到图宾根的第一周在老城疯狂迷路。但迷路也不是一无所获,比如无意间走进博物馆看了有关城市历 史的展览,走出博物馆后便在下一个拐角遇到先前在展览中提及的书店。 其它的事:比如在某个没有课的周五出门乱逛,正巧遇到Friday for future的游行,近距离接触到了这场颇受争议的环保活动;比如 几次三番因为等不到公交穿树林回宿舍,渐渐认识了当地各种常见鸟类;又比如Tutorium临时换地点,找教学楼的过程中无意间走到 了荷尔德林的墓地。 最后:这一程实在有诸多偶遇,回忆过去的每一天,都觉得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