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

ZeRo、禁灭13 页 614.852 KB下载文档
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
当前文档共1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浙大研院(2017)10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的通知.pdf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文件 浙大研院〔2017〕10 号 关于立项建设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 培养型课程的通知 各学部、学院(系),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建设 的实施意见》(浙大研院〔2016〕31 号)精神,经学院(系)推 荐、专家评审与申报教师互评、项目公示,学校立项建设首批浙 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 98 门,具体建设名单详见 附件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签订合同与制订预算 请各学院(系)通知有关课程建设负责人及时签订《浙江大 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合同书》(附件二),并制 订经费预算(附件三)。经费预算需经学院(系)审核后报研究 生院备案。 请各学院(系)研究生科将汇总后的合同书纸质版(一式三 份)、预算表纸质版(一份)及电子版于 6 月 12 日前统一递交 至研究生培养处(联系人:倪加旎;联系电话:88981406;Email:njn@zju.edu.cn)。 二、建设周期与资助经费 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周期为 3 年。立项建设的 课程资助经费为:公共素质类课程 10 万元/门,研究方法和工具 类、专业学位实践类、学科前沿或交叉类课程各 15 万元/门。建 设过程中安排中期考核、终期验收二个环节。 课程建设经费分三期下拨。首期下拨总经费的 30%;学校将 在课程立项后的第二年对课程进行中期评估与验收,评估与验收 合格的,继续下拨 40%的资助经费;课程建设满三年后,进行终 期评估与验收,评估与验收合格的,下拨剩余 30%的资助经费。 具体考核及激励约束措施详见《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 培养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希望各学院(系)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对立项建设的课程 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积极把 关,对立项建设的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观 摩、研讨,充分发挥立项建设课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高质量地 完成课程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附件一: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名 单 附件二: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合同书 附件三: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经费预 算表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2017 年 6 月 6 日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 2017 年 6 月 6 日印发 附件一: 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名单 序 号 课程名称 所属学院(系) 负责人 1 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 经济学院 方 红 生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2 案例研究方法 经济学院 马 述 忠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3 法律定量研究方法 光华法学院 范 良 聪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4 法律诊所 光华法学院 胡 5 教育学名著导读 教育学院 刘 正 伟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6 教育学学术前沿 教育学院 阚 7 教育研究方法论 教育学院 屠 莉 娅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8 体育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学院 胡 亮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9 科技活动设计与开发 教育学院 李 艳 专业学位实践类 10 工程伦理 人文学院 丛 杭 青 公共素质类 11 中国审美哲学专题 人文学院 潘 立 勇 公共素质类 12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争议与 方法论 人文学院 陈 红 民 公共素质类 13 逻辑与交际 人文学院 金 14 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研究 人文学院 王 彦 君 公共素质类 15 道教文化专题 人文学院 孔 令 宏 公共素质类 16 古典学与诗学 人文学院 李 咏 吟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17 美学理论基础和前沿问题 人文学院 苏 宏 斌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18 语言学学术前沿 人文学院 池 昌 海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19 俄罗斯文学名篇鉴赏 20 全球科技前沿科学诚信意识与规 范发展 21 英汉结构比较 22 英美文学经典研究 23 20 世纪文学批评理论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院 周 课程类型 铭 专业学位实践类 阅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立 公共素质类 露 公共素质类 赵 宏 琴 公共素质类 程 工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高 奋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赵 佳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院 24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刘 悦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25 计算机辅助翻译 26 系统与分子进化 生命科学学院 邱 英 雄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27 电气工程实践 电气工程学院 杨 家 强 专业学位实践类 28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 许 29 计算结构力学 建筑工程学院 陈 水 福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30 建筑环境模型 建筑工程学院 何 国 青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31 工程弹塑性力学 建筑工程学院 洪 32 生物系统工程分析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 学院 岑 海 燕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33 现代昆虫学前沿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陈 学 新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34 菌物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张 敬 泽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35 化学品动植物代谢与技术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叶 庆 富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36 昆虫组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李 37 农业生物安全科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叶 恭 银 专业学位实践类 38 农业有害生物治理实践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祝 增 荣 专业学位实践类 39 动物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动物科学学院 张 才 乔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40 现代神经生物学 医学院 沈 41 高级免疫学 医学院 王 建 莉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42 信息学概论 医学院 童 若 锋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43 医学概论 医学院 徐 芳 英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44 研究生科研技能训练 医学院 胡 虎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45 临床科研设计 医学院 陈 坤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46 药物科学前沿 药学院 高 建 青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47 现代药理学实验技术 药学院 朱 48 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技术 药学院 翁 勤 洁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49 紫金创享(创业大讲堂) 管理学院 郑 刚 公共素质类 50 系统化创新 管理学院 姚 威 公共素质类 51 创业团队与领导力 管理学院 王 颂 公共素质类 何 文 忠 专业学位实践类 力 专业学位实践类 义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飞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颖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虹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52 精益创业 管理学院 郑 刚 公共素质类 53 管理科学方法论 管理学院 汪 蕾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5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 兰 芬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55 高级数据库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高 云 君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5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 57 服务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罗 仕 鉴 专业学位实践类 58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公共管理学院 余 逊 达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59 应用经济学实证方法 公共管理学院 金 松 青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60 中级保险学 公共管理学院 张 跃 华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61 审美人类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王 62 剧本创作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范 志 忠 专业学位实践类 63 公共关系策略与案例研究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何 春 晖 专业学位实践类 64 高等空气动力学实验技术 航空航天学院 陈 伟 芳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65 推进系统测试技术 航空航天学院 王 高 峰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66 先进制造工程学导论 机械工程学院 梅 德 庆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67 工业工程前沿 机械工程学院 唐 任 仲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68 生物制造导论 机械工程学院 傅 建 中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69 海洋装备集成 机械工程学院 杨 灿 军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70 工程数值分析 机械工程学院 梅 仁 伟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71 有限元原理与工程应用 机械工程学院 李 德 骏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72 现代测试技术 机械工程学院 刘 伟 庭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73 现代控制理论 机械工程学院 雷 74 创新设计方法与工程实践 机械工程学院 顾 大 强 专业学位实践类 75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 MATLAB 实践 机械工程学院 方 水 良 专业学位实践类 76 制造过程先进试验和无损检测 机械工程学院 杨 辰 龙 专业学位实践类 7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韩 高 荣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78 材料湿化学合成与制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翁 文 剑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79 材料工程产业及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 立 新 专业学位实践类 80 动力工程专业设计与实践 能源工程学院 徐 象 国 专业学位实践类 为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杰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勇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8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前沿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张 朝 阳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82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方法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虞 83 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应用设计与 实践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金 心 宇 专业学位实践类 84 高级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徐 新 民 专业学位实践类 85 自动化前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邵 之 江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86 微流控检测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87 过程分析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 建 光 专业学位实践类 88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 建 青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89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学院 叶 90 海洋工程研究进展 海洋学院 王 赤 忠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91 海洋工程研究方法 海洋学院 徐 志 伟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9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绿色制造技术 海洋学院 冷 建 兴 专业学位实践类 93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数学科学学院 武 俊 德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94 高级心理学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马 剑 虹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95 企业应用高级测试技术 软件学院 张 96 Android 应用开发技术 软件学院 梁 秀 波 专业学位实践类 97 项目实训 软件学院 黄 启 春 专业学位实践类 98 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沿 生命科学研究院 赵 露 研究方法和工具类 涛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瑛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亶 专业学位实践类 斌 学科前沿或交叉类 附件二: 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 建设合同书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开课学院(系): 课程建设负责人: 经费资助额度(总): 课程建设周期:2017.06——2020.06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制 二О一七年 一、课程建设内容及经费使用 第 一 年 度 第 二 年 度 第 三 年 度 10 二、课程建设具体考核指标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教学大纲 必须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 教材出版 鼓励课程主讲教师结合课程建设编写教材。 网络课程建设 完整的课程教学过程必须全程录像一次;要求立项 建 设 的 课 程 必 须 在 研 究 生 课 程 中 心 (http//:kczx.zju.edu.cn)建立课程网站,将相 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参考文献、课外 资料、授课录像等上网,发挥建设课程的示范作 用,并扩大受益面。 教学改革配套措施 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 式创新等方面采取针对性配套措施。 检验教学目标达成 度的定性或定量评 估指标体系 构建明确的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定性或定量评估 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课程 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 检验配套措施有效 性的定性或定量评 估指标体系 构建明确的检验配套措施有效性的定性或定量评估 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评价配套措施有效性。课程 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 学生参与度 《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申报 表》中“课程建设规划”有关内容在每次开课时告 知选课学生,选课学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度高。 课程建设效果及教 学质量调查 立足于具体课程建设,针对性补充、完善《浙江大学研 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 卷》,课程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系统收集、整理 选课学生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总结经 验,提出课程建设下一步微调方案,形成总结报告。 11 三、课程建设意见 课程建设负责人意见: 我将严格遵守浙江大学及中央教育教学专项财务管理制度,根据 本课程建设合同书组织课程建设,完成课程建设计划和考核指标,实 现预期目标。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开课学院(系)意见: 我学院(系)将积极为该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对课程建 设进行监督,督促课程建设负责组按计划完成课程建设任务。 主管院长(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意见: 课程建设负责人务必根据本课程建设合同书及申报表组织课程建 设,完成课程建设计划和考核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同时应按相关财 务规定及学校经费使用进度要求用好课程建设经费。开课学院(系) 应做好课程建设督导及把关工作,充分发挥立项建设课程在本院系的 示范和引领作用。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课程建设负责人、开课学院(系)、研究生院 各一份。 12 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经费预算表 课程名称: 学院(系): 预算数 序号 预算项名称 支出说明 1 材料费 材料费(仅针对实验实践类课 程)、办公用品等 2 印刷费 复印、印刷、图书购买、教材出版 等费用 3 邮电费 邮寄费等 4 差旅费 国内差旅费、市内交通费 5 劳务费 外聘专家讲课教学酬金、课程助教 津贴等 (不超过总经费的 20%) 6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外专来华相关费用、课程视频拍摄 费用等其他费用 (万元) 备注 合计 课程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盖章 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