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建筑工程技术专 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21 级 高 职 ) 2021 年 06 月(修订) 目 录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1 (一)专业名称 ...................................................... 1 (二)专业代码 ...................................................... 1 二、入学要求 ............................................................1 三、修业年限 ............................................................1 四、职业面向 ............................................................1 五、培养目标 ............................................................3 六、培养规格 ............................................................3 (一)素质 .......................................................... 3 (二)知识 .......................................................... 3 (三)能力 .......................................................... 4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4 (一)公共基础课程 .................................................. 4 (二)专业(技能)课程 .............................................. 7 (三)综合素质课程 ................................................. 15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7 (一)课程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 ................................... 17 (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 17 九、实施保障 ...........................................................20 (一)师资队伍 ..................................................... 20 (二)教学设施 ..................................................... 22 (三)教学资源 ..................................................... 26 (四)教学方法 ..................................................... 27 (五)学习评价 ..................................................... 27 十、质量管理 ...........................................................27 十一、毕业要求 .........................................................28 十二、附录 .............................................................28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二)专业代码:4403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三年,学分制。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 1 所示。 表 1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所属 主要职业 对应行业 大类 专业类 类别 (代码) (代码) (代码) (代码) 主要岗位类 别(或技术 领域)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 或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举例 施工员 质量员 安全员 资料员 施工员 材料员 房屋建筑业 建筑工程技术人 质量员 建筑信息模型 土木建筑 (47) 员(2-02-18); 安全员 土建施工 技术员 大类 土木工程建 建筑信息模型 资料员 “1+X”建筑信息 类(4403) (44) 筑业(48) 技术员 材料员 模型(BIM)、建筑 (4-04-05-04) 建筑信息模 工 程识图 、建 型技术员 筑 工程施 工工 艺 实施与 管理 职 业技能 等级 证书 本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如表 2 所示。 表 2 本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 1 工作岗位 岗位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施工员 在土木工程施工 现场,从事施工 组织策划、施工 技术与管理,以 及施工进度、成 本、质量和安全 控制等工作。 ①能够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② 能够准确识读施工图纸能够认真熟悉施工图 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编制 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及人、材、机计划;③能 够编制、组织职工按期开会学习,完成工程的 各项施工任务;④能够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合 理规划布局现场平面图,安排、实施、创建文 明工地;⑤能够督促施工材料、设备按时进场, 1 序号 工作岗位 2 质量员 3 安全员 4 5 资料员 材料员 岗位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并处于合格状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⑥能够 合理调配生产要素,严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进 度和质量;⑦能够协同项目经理,保证施工顺 利进行,维护企业的信誉和经济利益;⑧能够 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和月进度计划表及各 施工班组的月进度计划表并能够向各班组下 达施工任务书及材料限额领料单;⑨能够组织 隐蔽工程验收,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 并能够参加图纸会审和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 ⑩能够参加工程竣工交验,负责工程成品保 护。 ①能够制订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案,并具 体组织实施;②能够督促班组搞好自检、互检 在土木工程施工 工作,负责满足项目部检测器具使用要求,进 现场,从事施工 行项目质量管理,参加项目工程质量评定工 质量策划、过程 作;③能够负责主要原材料、设备进场检验, 控制、检查、监 检查成品质量和使用情况,及时检查试验结 督、验收等工作。 果,记录重要处置情况;④能够做好工程质量 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工作,指导项目工程 资料记录与整理,负责收集工程资料;⑤能够 负责监督不合格产品的整改及复查工作。 ①能够参与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和能 够参与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②能够参 与对施工机械、临时用电、消防设施进行安全 检查,对防护用品与劳保用品进行符合性判 在土木工程施工 断,并能够组织实施项目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现场,从事施工 培训;③能够参与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参 安全策划、检查、 与编制安全技术交底文件,并实施安全技术交 监督等工作。 底;④能够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并对安全隐 患和违章作业进行处置;⑤能够参与项目文明 工地、绿色施工管理;⑥能够参与安全事故的 救援处理、调查分析;⑦能够编制、收集、整 理施工安全资料。 在土木工程施工 ①能够负责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 现场,从事施工 集、管理;②能够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 信息资料收集、 作;③能够负责计划、统计的管理工作;④能 整理、保管、归 够负责工程项目的内业管理工作;⑤能够完成 档、移交等工作。 工程部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在土木工程施工 ①熟悉现场所用的各种材料;②能够进行材料 现场,从事施工 计划编制、材料选购、组织材料进场,保证材 2 序号 6 工作岗位 建筑信息 模型技术 员 岗位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材料的计划、采 料供应;③能够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 购、检查、统计、 合理的存放;④能够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损 核算等工作。 耗材料统计,及时进行分析与反馈;⑤能够随 时进行市场信息调查、收集、整理、反馈;⑥ 能够参加项目部及公司工作会议,认真完成会 议决议。 ①具备负责项目中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 从事利用计算机 电气专业等 BIM 模型的搭建、复核、维护管理 软件进行工程实 工作的能力;②能够协同其它专业建模,并做 践过程中的模拟 碰撞检查;③能够通过室内外渲染、虚拟漫游、 建造,以改进其 建筑动画、虚拟施工周期等,进行建筑信息模 全过程中工程工 型可视化设计;④能够进行施工管理及后期运 序等工作。 维。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建筑 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 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 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等行业的建筑工程技术 人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职业群,能够从事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 料员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 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履行道德 准则和行为规范。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 备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素质。 3.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具有艰苦奋斗、志在四方铁道兵精神,具有工程质量意 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 创新思维,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 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5.劳动精神: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劳动精神,具有良好的劳动 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崇高劳动的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3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建筑制图与识图、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 4.掌握建筑材料与检测、房屋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5.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 。 6.掌握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级计量计价的相关知识。 7.掌握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以及相应软件操作的相关知识。 8.了解土建专业主要工种的工艺和操作知识。 9.了解建筑设备及智能建筑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10.了解建筑行业发展的动态,熟悉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等方面的知识。 (三)能力 1.具备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具备本专业需要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具备识读施工图纸的能力,能够理解施工图纸设计意图,按图组织施工,也能 绘制竣工图纸和施工洽商图纸,也能识读设备专业的主要施工图; 5.具备建筑工程材料选购、取样、组织材料进场和材料的试验检测的能力。 6.能够使用施工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变形观测。 7.具备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能科学地组织施工。 8.具备编制建筑工程量清单和施工成本控制的能力,能够进行施工预、决算,能 参与工程投标。 9.具备对施工中的构造和结构问题的判断和定性分析的能力,能处理施工中的建 筑构造问题和一般的结构问题。 10.具备建筑工程资料录入、收集、整理、归档和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能 力,能够应用 BIM 等建筑信息化技术。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三部分。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学院与专业实际,将思想道 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军事理论课、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铁道概论、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理 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国家安全教育、创 新创业教育、语文、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如表 3 所示。 表 3 本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序号 1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从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 新要求切入,以人生选择-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价值理 念-道德觉悟-法治素养为基本线索,针对大学生成长过 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 4 序号 2 3 4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 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 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道 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学习法治思想、养成法治思维, 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人。 本课程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为主线,通过系统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 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领 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深刻领会马克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系概论 通过课程学习,全面拓展和丰富学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 的意识与能力,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 化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使 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培 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本课程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 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着重进行党的基 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 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 大改革措施教育。 形势与政策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理想、道德理 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 意识,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知识,开拓 视野;帮助学生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逐步形成 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本课程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 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 军事理论课 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遵循,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 军目标根本要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 5 序号 课程名称 5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6 铁道概论 7 体育 8 英语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点,依据课程大纲从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 信息化装备、现代战争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为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 本课程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 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 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 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 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促 进大学生心理成长、潜能开发,增进其自我认知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铁路史、铁路线路构造、铁路站场、 铁路信号及通信、铁路运输设备以及铁路运输工作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运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 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吃苦精神、创新思维;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铁路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掌握铁路的 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培 养学生在铁道交通运输类认知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 和团队协作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以 及职业操守,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团队素质拓展;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体育 各专项项目。 课程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的综合素质; 掌握各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运动知识; 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 1~2 项运动技能;提高身体 素质,增强心肺功能,具有自觉参与健康锻炼和终身体 育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与“问候介绍、问路指路、天气气候、节日 庆祝、保健就医、购物、住宿、饮食、旅行、邀请、约 见、求职”等话题相关的职场通用英语。包括语篇(应 用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融媒体材料)、语言 知识(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知识)、文化知识(中 外优秀文化)、职业英语技能(理解、表达、互动)和 语言学习策略。 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 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 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 能够达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四项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6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目标,即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 和自主学习完善目标。 本课程包括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不定积分、 定积分和微分方程的概念;函数的极限、导数、积分及 微分方程的计算及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高中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必 9 高等数学 需、够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抽象概括、运算求解 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数学 的良好习惯;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 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包括多元函数微积分的概念及计算;矩阵、行列 式及线性方程组等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概率论。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掌握“必需、够用”的 10 工程数学 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空间想象、 推理论证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 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由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技术在交通、建筑、测绘、 经管、机电等行业的应用及信息技术时代的创新创业等 内容组成。 11 信息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 展、信息技术产业现状、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计算机 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等内容。 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马克 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 信息技术、语文、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方 面的公共基础选修课。 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 12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养,能够形成 1~2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 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 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 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旨在培养学 生具有广泛兴趣和综合素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专业(技能)课程 本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制图基础、建筑 CAD 制图、 BIM 建模。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与识图、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7 3.专业拓展课程:包括砌体结构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高层建筑施工、建 筑工程计量软件应用、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创新创业-BIM 技术应用。 4.集中实践课程:开设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混凝土结构识图实践、砌体结构识图 实践、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 实习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21〕4 号)和《高等 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标准》。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见表 4。 表 4 本专业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序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号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投影 点、直线和平面投 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投影;直线与 影;直线与平面及 平面及两平面的位置关系;建筑形体的表达 两 平 面 的 位 置 关 方法,以及 1+X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 系;三视图和轴测 证书内容。 图绘制。 1 制图基础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标准化意识、质量 意识、审美素养及精益求精、严谨工作的态 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方面的点线面的 各种投影和图解方法、几何体的表示及组合 体(画图、读图、标注)等知识;具备空间 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本 课 程为专 业 基础 必 修 课 程 ,主 要讲 授 利用 CAD 进行直线 AutoCAD 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命令与使用 绘制;曲线绘制; 方法,应用 CAD 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图,以及 图层设置;文字注 1+X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 写;尺寸标注;打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认真负责的工 印图纸。 2 建筑 CAD 制图 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要求学生掌 握 CAD 制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常用 操作命令及绘图技巧;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 具;能够较熟练的绘制符合制图标准有关规 定的图纸;能够识读简单的工程图纸。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讲授静力 学基本知识;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工 受力分析与受力 程中常见结构的支座反力计算;轴向拉伸和 图;结构的支座反 压缩;剪切和圆轴扭转;梁的弯曲计算;组 力计算;轴向拉伸 合变形;压杆稳定;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 和压缩计算;剪切 3 建筑力学 算等内容。 和圆轴扭转计算;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力学素养,科学 梁的弯曲计算;组 严谨的思维方法,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要 合变形验算;结构 求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 的内力计算。 握各种构件的受力、变形、内部应力、工作 强度、破坏等力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将工程 8 序 号 课程名称 4 土力学 5 建筑材料 6 BIM 建模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能够研究解决实际工 程问题。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地基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指标的测定方 法;地基应力计算、地基沉降量计算、土的 强度理论、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 土工试验、现场测试以及等项目的试验操作 地基土的物理、力 和数据处理、地基处理。 学性质指标以及指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吃苦精 标的测定;地基应 神和质量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 力计算、地基沉降 新和实践的工匠精神;要求学生掌握地基土 量计算、土的强度 的物理、力学性质,了解土的分类依据,掌 理论、地基承载力 握各类土的准确定名;掌握地基中应力及沉 计算;土压力计算; 降量的计算;掌握土的强度理论,掌握土压 土工试验;地基处 力的理论和计算;了解地基固结理论;了解 理。 地基处理方法和基础形式;能够进行破坏判 别,能够确定地基土体的承载力,能够进行 室内土工试验及现场测试,并对地基土进行 工程评价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材料 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材料各性质间的相 互关系,材料组成与结构(内因)、外界因素 (外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结合材料的特 性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与调整、现场质量控制方法,常用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组成、 检测的取样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 结构、性质;对材 及实验结果分析,建筑材料在生产、储存、 料 性 质 的 影 响 因 素;选用材料;混 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性。 通过该课程学习具备崇尚规范、遵法守纪, 凝土配合比设计与 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 调整;常用建筑材 和社会参与意识,具备勇于奋斗、乐观向上, 料检测;实验数据 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 处理及实验结果分 作精神;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建筑材料(包含 析;建筑材料生产、 新型建筑材料)的基本组成、构造、特性、 储存、使用。 技术要求,掌握材料的质量检测评定方法, 材料的应用、储存与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具 有利用测试仪器设备,对建筑用的原材料、 半成品和构件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能进行 检验和测试,鉴定的能力。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以实际项 标高轴网的创建; 9 序 号 7 8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目为教学载体讲授标高轴网的创建,墙体的 墙体的创建;门窗 创建,门窗的创建,楼板、屋顶、天花板的 的创建;楼板、屋 创建,楼梯坡道的创建,族的创建以及零星 顶、天花板的创建; 构件的创建,BIM 模型形成平、立、剖三维 楼梯坡道的创建; 视图以及 BIM 成果输出方法。以及 1+X 建筑 族的创建以及零星 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 构件的创建;BIM 模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能力 型形应用;BIM 成果 和团队协作精神、逐步形成科学严谨的工作 输出。 态度。掌握 Revit 软件的基本操作知识、利 用 Revit 软件进行二维建筑模型到三维转 换;具有操作 Revit 软件能力,并具备对实 际工程的 BIM 建筑模型建模的能力。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建 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关于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图线、比例、构造及配件图例的一般规定; 中关于图线、比例、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读图 构造及配件图例的 方法;基础、墙体、楼地层、门窗、屋顶等 一般规定;平面图 建筑构件的构造并指导识读建筑施工图纸 绘制;立面图绘制; 的相关内容。 房屋构造与 剖面图绘制;基础、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崇尚规范、遵法 识图 墙体、楼地层、门 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 窗、屋顶等建筑构 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 件的构造;建筑平 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 面图识读;立面图 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 识读;剖面图识读; 吃苦精神、创新思维,具备勇于奋斗、乐观 详图识读。 向上,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 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测量 测 量 学 的 基 础 概 的基础知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 念;测量坐标系; 操作方法,高程、水平角度、距离测量和测 高程和高差;水准 设方法,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内容,以及工程 测量;角度测量; 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地形图测绘的方 距离测量;水准仪 法。 基本构造、经纬仪 建筑工程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质量意识、环 的 基 本 构 造 及 使 测量 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 用;控制测量;建 吃苦精神、创新思维,具备勇于奋斗、乐观 筑工程施工测量内 向上,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 容;工程施工测量 团队合作精神;掌握高程测量、角度测量、 实施步骤及方法; 距离测量、导线测量及工程测量仪器操作的 地形图测绘。 知识;具备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 10 序 号 9 10 11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仪等测绘仪器的能力,具备平面测量、高程 测量的基本能力,具备外业观测、内业数据 处理的能力,具有文字、表格的计算机处理 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 通能力,初步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混凝 混 凝 土 结 构 优 缺 土结构的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的设计方 点;钢筋混凝土材 法,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变形验算。 料的力学性能;钢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崇尚规范、遵 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 正 截 面 承 载 力 计 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 算;钢筋混凝土受 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 弯构件斜截面承载 混凝土结构 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 力计算;钢筋混凝 精神、吃苦精神、创新思维,具备勇于奋斗、 土受压构件承载力 乐观向上,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强的集体意 计算;钢筋混凝土 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 基本理论和构造、框架结构涉及的构件的设 算;钢筋混凝土受 计及构造,具备简单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 扭 构 件 承 载 力 计 能力,并具备处理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 算;钢筋混凝土变 力。 形验算。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授钢筋 钢筋混凝土梁的平 混凝土梁、板、柱、基础的平法制图规则和 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构造要求,运用 CAD 软件绘制构件构造结构 详图;钢筋混凝土 详图、以及 1+X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 柱的平法制图规则 证书内容。 和构造详图;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崇尚测量规 钢筋混凝土板的平 范、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履行 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混凝土结构 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 详图;钢筋混凝土 平法识图 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 楼梯的平法制图规 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吃苦精神、 则和构造详图;钢 创新思维,具备勇于奋斗、乐观向上,自我 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管理能力、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 的平法制图规则和 神;掌握多层框架结构的施工图识读的基本 构造详图;运用 CAD 知识,具备多层框架结构的图纸识读能力、 软件绘制构件构造 并具备识读实际工程图纸的能力。 结构详图。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混凝 混凝土基础施工; 混 凝 土 结 构 土基础施工;模板工程施工的组合钢模板施 模板工程施工;钢 工程施工 工,胶合板模板施工,模板结构设计;钢筋 筋工程施工的钢筋 工程施工的钢筋品种与检验,钢筋配料与代 品种与检验,钢筋 11 序 号 课程名称 12 建筑工程 计量计价 13 建筑施工 组织与管理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换,钢筋加工与检验,钢筋焊接、机械连接 加工与检验,钢筋 与检验,常见构件钢筋绑扎与检验;混凝土 焊接、机械连接与 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原材料与检验,混凝土现 检验,常见构件钢 场搅拌,混凝土浇筑与检验,混凝土冬期施 筋绑扎与检验;混 工;结构实体检验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与 凝土工程施工的混 回弹法;防水工程施工与装饰工程施工等。 凝 土 原 材 料 与 检 以及 1+X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职 验,混凝土现场搅 拌,混凝土浇筑与 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严格遵守各项 检验,混凝土冬期 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工作, 施工;结构实体检 遵循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培养学生科学、 验的混凝土结构实 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 体检验与回弹法; 神,通过分组实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防水工程施工与装 神和沟通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与钢筋混凝土 饰工程施工等。 结构设计与构造原理,识图基本知识,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 策方法以及有关的标准、规范、图集。熟练 识读框架结构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纸,正确运 用相关的规范、标准、图集;能够进行施工 信息的收集,编制工程施工方案,编写施工 技术交底,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收集 相关质量记录,进行施工组织等处理实际工 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建筑 工程预算定额的应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定额计价模式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招标工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 的应用;建筑面积 清单计价模式下合同价款管理。 计算;定额计价模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 式下施工图预算的 苟的工程造价职业道德;掌握建筑工程预算 编制;招标工程量 定额的应用,清单规范的应用,建筑工程各 清单的编制;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的计算,定额计价与 量清单计价的编 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图预算文件的编制; 制;清;合同价款 具有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清单工 管理。 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利用现行综合计价 定额及企业定额计算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 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能力。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建筑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概论的基本建设程序 与管理的基本建设 与建筑施工程序,项目管理概论;施工准备 程序与建筑施工程 12 序 号 14 课程名称 专业拓展 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工作;建筑工程流水施工的流水施工;网络 序;项目管理概念; 计划技术的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编 施工准备;建筑工 制,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程流水施工;网络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务的施工项目管 计划;施工组织设 理组织,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 计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现场管理,施工项目风 的选择;施工平面 险管理,施工项目信息管理。 布置图设计;建筑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质量意识、环保意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勇于奋斗、吃苦 实务的施工项目管 耐劳的工作作风,勇于奉献的爱国情怀;学 理组织;施工进度、 生通过熟悉工程建设程序,熟悉施工项目及 质量、成本、安全 生产特点,了解工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控制;施工项目技 掌握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施工管理组织 术管理、现场管理; 的原理。掌握工程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技术 施 工 项 目 风 险 管 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和计算方法,掌握网 理;施工项目信息 络计划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熟练运 管理。 用。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编制内容和 设计步骤,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评价指标。掌握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和施工平面布 置图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成本、安全、工 期等目标的保证措施的编制依据、方法和步 骤,掌握施工项目管理实务中施工技术管 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现场 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具 备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能力、施工组织的设 计能力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讲授材料及砌体的力学 砌体材料的力学性 性能,压构件承载力验算方法,局部受压承 能,砌体结构受压 载力验算方法,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承载 构件承载力验算方 力验算方法,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方 法;砌体结构局部 法,梁的设计方法,识读结构施工图纸的相 受压承载力验算方 关内容;钢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结构设计基 法;砌体结构轴心 本理论,钢结构构件等验算的方法,钢构件 受拉、受弯、受剪 加工制作工艺及验收;钢构件安装施工工艺 承载力验算方法; 及质量检查和控制;高层建筑节能、防火知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 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平法图集筏板基础 体设计方法;砌体 和剪力墙相关知识,高层建筑各分部工程施 结构施工图纸的识 工工艺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建筑设 读;砌体结构施工; 备安装及设备识图;BIM 技术应用。 钢结构施工图识 13 序 号 15 课程名称 集中实践 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培养学生 读;钢结构设计基 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 本理论;钢结构构 勇于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勇于奉献 件等验算的方法; 的爱国情怀;掌握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 钢构件加工制作工 能,受压构件承载力验算方法,局部受压承 艺及验收;钢构件 载力验算方法,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承载 安装施工工艺及质 力验算方法,掌握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 量检查和控制;高 方法,梁的设计方法,掌握钢结构工程施工 层建筑节能、防火; 图识读、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体 钢结构基本设计理论,掌握高层建筑结构图 系;平法图集筏板 纸的识读、高层建筑施工工艺,掌握设备施 基础和剪力墙相关 工图识读和 bim 技术应用知识;具有建筑工 知识;高层建筑各 程识图的能综合能力,能够识读砌体结构施 分部工程施工工艺 工图,进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 和工程质量验收规 工,砌筑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具有识 范和标准;建筑设 读钢结构施工图能力、钢结构工程施工、验 备安装;建筑设备 收能力、钢结构工程基本构件的基本验算能 专业识图;BIM 技术 力,能对一般钢结构工程施工能整体把握、 应用。 进行施工,具有比较并选择高层建筑施工方 法的能力,初步把握各个施工过程中的要点 并进行控制的能力,具有初步根据施工技术 规范对每道工序的成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控 制能力,具有进行常用的施工计算以确定施 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数据能力和编制项目 的施工方案能力,具有设备施工图识读和 bim 技术应用的能力。 集中实践课程主要实训项目:在校外兼职协 助教师引导下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混凝 土结构识图实践,砌体结构识图实践,建筑 工程综合实训和专业岗位实习。 通过开设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得学生通过参 校园平面图测绘; 加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培养学生适应岗位 混凝土结构识图实 的就业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爱岗 践;砌体结构识图 敬业,不畏困难的敬业、创新精神,敬业、 实践;建筑工程综 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勇于奉献的爱国情 合实训;专业岗位 怀。为毕业后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 实习。 的思想和能力基础;引导学生投入全部精 力,认真做好毕业实习,为就业提供机会; 掌握和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把 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再从实践中归纳 14 序 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要求 总结而达到升华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课程 综合素质课程总学分构成见表 5。主要由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项目)组成。其 中,素质拓展选修课为全院任选课,以教务处具体安排为准。 表 5 本专业综合素质课程构成 课程 必修 课程 取得学分数 认定部门 学生处(团委) 各系(院) 学生处(团委) 各系(院) 1 入学教育、军训 2 学分 2 安全教育与实践 3 学分 3 计算机文化基础 1 学分 教务处 4 劳动教育 1 学分 学生处(团委) 各系(院) 在《艺术导论》《音乐 鉴赏》《美术鉴赏》《舞 素质拓展选修课 蹈鉴赏》《戏剧鉴赏》 学生处 1 (任选 3 门课程, 《电影鉴赏》《戏曲鉴 教务处 不少于 3.0 学分) 赏》《书法鉴赏》等网 络课程中选修 选修 课程 技能大赛 (项目) 创新创业 党委组织宣传部、教务 社会实践 处、学生处(团委)、 2 志愿服务 不得少于 10 学分 招生就业处、科技与产 义务劳动 教融合中心、各系(院) 社团活动 铁路工匠精神养涵活动 说明:综合素质课程总学分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项目)学分构成,入学教育 计 1 学分,军训计 1 学分,选修课程(项目)6 的学分认定见学院《学生综合技能学 分认定办法(试行)》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素质必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见表 6。 表 6 本专业综合素质必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序号 1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综合素质必修课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 长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 入学教育、军训 为重点,通过一系列入学主题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学生军事技能实际 训练时间不少于 14 天,112 学时。 15 2 3 4 通过该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 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掌握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 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让学生了 解掌握基本军事技能;旨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开启大学阶段新生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 对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认识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 本课程为综合素质必修课程,从国家安全、突发公共事 件、心理健康、消防、交通、运动、实习实训规范操作 等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着手,详细阐述了如何 应对此类安全事件及急救常识,以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 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消除各种 安全教育与实践 安全隐患,确保大学生身心安全。 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形 成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 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故 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 少安全事故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本课程为综合素质必修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 7 操作系统,字符处理软件 word 2010,电子表 格软件 excel 2010,演示文稿软件 powerpoint 2010, 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与安全和数 据库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质量意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吃苦精神、创新思维等素质; 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处 理过程;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 Internet 的基本应用;具有熟练运用 Windows 操作系统和 Office 等应用软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 习奠定基础,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技 能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综合素质必修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学院人才 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 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 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 不少于 16 学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以集体劳动为主。 劳动教育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 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 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 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有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 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16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 2510 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为 648 学时,占总学时 25.82%;选修课总学时为 400 学时,占总学时 15.94%;实践教学学时(含课内实践) 占总学时的比例为 52.03%,岗位实习时间为 6 个月,专业核心课程数为 6 门,课程 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见表 7。 表 7 本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期(学时) 学时 学分 1 2 3 4 5 6 课程类别 小计 小计 公共基 础课程 专业 (技 能)课 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 276 244 36 公共基础选修课 36 8 8 40 专业基础课程 40 160 120 专业核心课程 72 56 96 176 96 128 88 30 30 180 专业拓展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 30 480 小计 综合素 质课程 16 608 33 40 2.5 320 20 400 25 312 19.5 750 25 2430 125 32 2 必修课程 16 必修项目 入学教育、军训、安全教育与实践 -- 5 选修课程 48 48 3 选修项目 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项目 -- 10 2510 145 合计 (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表 8。 表 8 本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一、公共基础课程(必修 33 学分,选修 2.5 学分) 课 考 课程 序 程 核 开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号 类 方 学期 型 式 1 Z2090010 思想道德与法治 A 类 1 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 公共 2 基础 2 Z2090012 国特色社会主义 A 类 查 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课程 3 Z2090026 英语 I A类 考 1 4 Z1060004 英语应用 I B类 试 1 17 学时 起止 周 学 分 04-15 理 论 实 践 3.0 42 6 01-16 4.0 54 10 04-15 3.0 48 04-15 1.0 8 8 5 Z2090027 英语 II A类 2 01-12 3.0 48 6 Z1060005 英语应用 II B类 2 01-12 1.0 8 7 Z2090013 形势与政策 I A类 1 04-16 0.0 8 8 Z2090014 形势与政策 II A类 2 01-16 0.0 8 9 Z2090015 形势与政策 III A类 3 01-16 0.0 8 10 Z2090016 形势与政策 IV A类 4 01-16 0.0 8 11 Z2110001 形势与政策 V A类 5 01-16 0.0 8 12 Z2090017 形势与政策 A类 6 01-16 1.0 8 13 Z1080001 A类 1 04-12 2.0 36 1 04-14 2.0 4 15 Z2010024 军事理论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铁道概论 A类 1 04-16 1.0 16 16 Z1060003 信息技术 A类 2 01-16 2.0 32 17 Z2100001 体育 I C类 1 04-15 1.0 24 18 Z2100002 体育 II C类 2 01-14 1.0 28 19 Z2100003 体育 III C类 3 01-14 1.0 28 20 Z2100004 体育 IV C类 4 01-14 1.0 28 21 Z2090028 高等数学 A类 1 04-15 3.0 48 01-12 3.0 48 04-16 2.5 40 14 Z1080005 B类 22 Z2090029 考 查 考 试 工程数学 A类 2 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概论等马克 思主义理论类课 程、党史国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 公共 选修课程 化、大学生职业 基础 考 任选 1 不少于 生涯规划、大学 A 类 选修 查 4门 2.5 学分 生就业指导、国 课程 家安全教育、创 新创业教育、信 息技术、语文、 健康教育、美育 课程、职业素养 等 二、专业(技能)课程(必修 70 学分,选修 19.5 学分) 课 考 课程 序 程 核 开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号 类 方 学期 型 式 18 8 28 学时 起止 周 学 分 理 论 实 践 专业 基础 课程 专业 核心 课程 专业 拓展 课程 集中 实践 课程 1 Z2010067 工程力学 A类 2 01-12 4.5 72 2 Z2020108 建筑材料 B类 3 01-14 3.5 42 14 3 Z2020028 土力学 B类 3 01-16 4.0 46 18 4 Z2020285 制图基础 B类 1 04-13 2.5 30 10 5 Z2020109 建筑 CAD 制图 B类 2 01-08 2.0 16 16 6 Z2020288 BIM 建模 B类 2 09-15 3.5 28 28 1 Z2020289 房屋构造与识图 B类 1 09-17 4.5 36 36 2 Z2020208 B类 2 01-14 3.5 28 28 3 Z2020118 B类 3 01-12 6.0 60 36 4 Z2020291 4 01-08 3.5 28 28 5 Z2020292 B类 4 01-12 4.5 48 24 6 Z2020074 B类 4 09-16 3.0 40 8 1 Z2020293 B类 4 01-16 4.0 32 32 2 Z2020151 建筑工程测量 混凝土结构与识 图 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 建筑工程计量计 价 建筑施工组织与 管理 砌体结构工程施 工 钢结构工程施工 B类 4 01-16 4.0 48 16 3 Z2020150 B类 5 01-10 3.5 42 14 4 Z2020294 高层建筑施工 建筑工程计量软 件应用 建筑设备安装与 识图 创新创业-BIM 技 术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实 践 混凝土结构与识 图实践 砌体结构识图实 践 建筑工程综合实 训 B类 3 01-12 3.0 24 24 5 01-08 2.0 16 16 B类 3 01-12 3.0 24 24 C类 2 17-17 1.0 30 C类 3 17-17 1.0 30 4 17-17 1.0 30 C类 5 11-16 6.0 180 岗位实习 C类 6 01-16 16. 0 480 开课 学期 起止 周 学 分 学时 理 实 论 践 5 Z2020295 6 Z2020371 1 Z2020209 2 Z2020296 3 Z2020297 4 Z2020286 5 Z2020092 B类 B类 C类 考 试 考 试 考 查 考 查 三、综合素质课程(必修 7 学分,选修 13 学分) 课程 类别 序 课程代码 号 课程名称 课 程 类 19 考 核 方 型 必修 课程 1 Z1080012 入学教育、军训 C类 2 Z1080013 安全教育与实践 C类 3 Z2040183 计算机文化基础 C类 4 Z1080014 1 选修 课程 (项 目) 2 劳动教育 C类 在《艺术导论》 素质拓展 《音乐鉴赏》 《美 选修课 术鉴赏》《舞蹈 (任选 3 鉴赏》《戏剧鉴 A类 门课程, 赏》《电影鉴赏》 不少于 《戏曲鉴赏》 《书 3.0 学分) 法鉴赏》等网络 课程中选修 技能大赛 创新创业 社会实践 不得少于 志愿服务 C类 10 学分 义务劳动 社团活动 铁路工匠精神养 涵活动 合计 式 1 2-3 2.0 -- 1—6 1-18 3.0 -- 1 4-16 1.0 16 1—6 1-18 1.0 16 考 查 1—6 1-16 3.0 考 查 1—6 1-18 10. 0 考 查 145 48 -- 120 4 130 6 说明: (1)课程类别 A 类为理论课,B 类为理实一体课程,C 类为实践课程。 (2)课程体系总学分为 145 学分。学分计算的原则是:理论课(含课内实训)16 学时计 1 学分;单列实训课、体育课 32 学时计 1 学分;实训周、毕业设计、岗位实习 等集中实践课程 1 周计 1 学分。 (3)实训周、毕业设计、岗位实习等集中实践课程按 30 学时/周计算。 九、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比例为 20: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为 70%,专任 教师中职称比例为高级职称 83.3%。50 岁以上教师占 16.7%,35-50 教师占 66.6%,35 以下教师占 16.7%,梯队结构合理。外聘兼职教师 18 人,其中长期授课 12 人,建立 了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高技能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双师 素质高、教学能力突出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 20 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建筑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 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 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及相关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 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 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专业课程师资条件配置表见表 9。 表 9 本专业专业课程师资条件配置表 专任教师配置 兼职教师配置 课程名称 数量 房屋构造与识 图 建筑工程测量 混凝土结构与 识图 混凝土结构工 程施工 1 1 1 1 基本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及 以上学历,拥有高校教 师资格证书,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具有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具 备近 5 年累计大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及 以上学历,拥有高校教 师资格证书,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具有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具 备近 5 年累计大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及 以上学历,拥有高校教 师资格证书,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具有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具 备近 5 年累计大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及 以上学历,拥有高校教 师资格证书,有理想信 21 数量 2 2 2 2 基本要求 就职于建筑设计和施工 相关企业,具有中级及 以上相关专业职称,具 有建筑施工领域丰富实 践经验。 就职于建筑设计和施工 相关企业,具有中级及 以上相关专业职称,具 有建筑施工领域丰富实 践经验。 就职于建筑设计和施工 相关企业,具有中级及 以上相关专业职称,具 有建筑施工领域丰富实 践经验。 具就职于建筑设计和施 工相关企业,具有中级 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 建筑工程计量 计价 建筑施工组织 与管理 1 1 念、有道德情操、具有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具 备近 5 年累计大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及 以上学历,拥有高校教 师资格证书,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具有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具 备近 5 年累计大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及 以上学历,拥有高校教 师资格证书,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具有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具 备近 5 年累计大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具有建筑施工领域丰富 实践经验。 2 2 就职于建筑设计和施工 相关企业,具有中级及 以上相关专业职称,具 有建筑施工领域丰富实 践经验。 就职于建筑设计和施工 相关企业,具有中级及 以上相关专业职称,具 有建筑施工领域丰富实 践经验。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条件 普通专业教室应配备黑(白)板、多媒体教学用计算机及投影设备、互联网接入 和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 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条件 满足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为主,校内实训室主要包括: (1)混凝土实训室 配备混凝土搅拌机、振动台、拌和用铁板、坍落度仪、维勃稠度仪、含气量测定 仪、压力泌水测定仪、凝结时间测定仪设备,能进行混凝土和易性、含气量、凝结时 间、试件成型、配合比设计与调整等试验。 (2)力学实训室 配备水泥抗折试验机、水泥抗压恒应力试验机、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 验机、钢筋标距仪等设备,能进行建筑材料常规力学性能试验。 (3)土工实训室 土工实训室现有桩基小应变仪、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渗透仪、无侧限压力仪、静 载试验仪等设备。 (4)建筑模型与识图实训室 配备典型工程的建筑模型和房屋关键节点的构造模型,制作建筑模型工具及耗 材,绘图仪,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 (5)测量基本技能实训中心 22 配备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钢尺、水准尺、棱镜。 (6)CAD 与 BIM 实训室 配备台式计算机、中望 cad 绘图软件及识图软件,Revit 建模软件、广联达三维 场布软件、斑马进度计划软件、广联达 BIM5D 软件等。 (7)工程造价实训室 配备台式计算机、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软件。 (8)工程仿真实训室 配备台式计算机、配备万霆仿真教学软件。 (9)建筑工程施工综合实训室 配备钢筋下料弯曲设备及木工加工设备及工具,砌筑砌块工具、钢结构构件模型 各种类型的模板、门窗模型等设备、工具、耗材。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见表 10。 表 10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对应课程或项目 1 混凝土实训室 建筑材料 2 力学实训室 建筑材料 混凝土结构与识图 3 土工实训室 土力学 4 建筑模型与识 图实训室 房屋构造与识图 建筑结构与识图 5 测量基本技能 实训中心 建筑工程测量 6 7 8 建筑 CAD 制图 BIM 建模 CAD 与 BIM 实训 BIM 技术应用 室 施工组织与管理 混凝土结构与识图 建筑建筑工程计量计 工程造价实训 价软件应用 室 工程仿真实训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 23 实训项目 混凝土拌合物制备、和易性测定、 表观密度、含气量、凝结时间、压 力泌水率等。 水泥的抗折、抗压强度;混凝土的 抗压、抗折强度;钢筋的拉伸试验 等。 土工基本物理指标实验、直剪实 验、高压固结实验、低压固结实验、 三轴实验、击实实验、载荷实验、 桩小应变实验等。 建筑物的认识、建筑各部位的构造 模型展示,建筑模型制作、建筑节 点构造模型制作,建筑工程施工图 纸识图。 水准仪认识使用;普通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经纬仪、全站仪 认识;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 距离测量、普通导线测量;精密导 线测量;建筑物定位放线;变形测 量。 CAD 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命令与 使用方法、建筑施工图绘制、结构 施工图绘制、revit 软件的基本功 能、操作命令与使用方法、建筑模 型建立、BIM 技术应用等。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软件操作、平法 识图、创新创业-建筑工程综合识 图。 施工工艺仿真 室 9 建筑工程施工 综合实训室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钢结构工程施工 高层建筑施工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钢结构工程施工 高层建筑施工 砌筑砌块、钢筋下料弯曲加工和绑 扎、各类模板的构造及安装、室内 外装修、门窗安装、钢结构构件制 作安装。 3.校外实训基地条件 专业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各门专业课程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教学环节 顺利进行,见表 11。学生岗位实习基地能提供建筑工程施工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 前主要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见表 12。能够配备相应数 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 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表 11 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与课程对应表 序号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数量 1 河北大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 2 3 4 石家庄冀铁混凝土制品中心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1 1 5 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2 6 7 8 9 10 11 12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分公 司 中铁十八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 限公司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 司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 司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众诚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 司 石家庄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表 12 对应课程 土力学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混凝土结构与识图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土力学 建筑材料 1 钢结构工程施工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1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 1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1 建筑工程测量 本专业学生校外岗位实习基地要求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对应岗位 实习工位(个) 1 河北大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2 石家庄冀铁混凝土制品中心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3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24 4 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5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6 中铁十八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司 50 7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8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9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0 北京中铁大都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1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2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3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4 中铁京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5 河北科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6 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7 河北永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18 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分公司 50 19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20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0 4.支持信息化教学条件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教师 能够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 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见表 13。 表 13 本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 序号 1 信息化教学资源名称 简介 高速铁道技术专业国 家级教学资源库 我院主持,联合全国 8 家铁路类院校、14 家行业优 秀企业、2 个出版社和 1 个行业协会共同建设;本项 目 2011 年立项,2013 年顺利通过验收,2019 年 11 月成功立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升级改造项目。截止目 前,高铁资源库建设团队开发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 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在内的 15 门标准化课程。资 源包括专业相关的教案、课件、习题、教学视频、微 25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 级教学资源库 3 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 平台 4 超星泛雅学习平台 5 《工程材料》MOOC 6 7 课及相关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团队开发了包括专业 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在内的标准化课程。 资源包括专业相关的教案、课件、习题、教学视频、 微课及相关标准规范。 包括本专业相关课程(如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 测量、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等)的教 案、课件、习题库、教学视频,可进行线上互动、答 疑、考试等活动。 包括本专业相关课程(如建筑工程测量、钢结构工程 施工、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建筑施 工组织与管理等)的教案、课件、习题库、教学视频, 可进行线上互动、答疑、考试等活动。 包括 PPT、视频、音频、作业、测验、总结小测内容, 学生可按学习进度完成每章节的学习内容。 可进行线上教学、答疑、考试。 可进行线上教学、答疑。 超星学习通 腾讯课堂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要求 在学院指导下,选择符合专业教学要求的优质教材,开发专业课教学用活页教材, 教材应涵盖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 2.图书文献配备要求 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技术行业政策法规;本专业涉及的国家及行 业标准;相关的工程技术手册;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相关图书;《建筑工人》《建 筑技术》《建筑学报》《施工技术》《岩土工程学报》《工业建筑》等专业学术期刊 及知网电子期刊。 3.数字资源配置要求 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虚拟仿真软件、教学资源库等数字 资源,形式多样、动态更新,以满足教学要求。本专业数字资源配置见表 14。 本专业数字教学资源见表 14。 表 14 本专业数字教学资源一览表 资源 序号 名称 内容 数量 1 教学课件库 19 门结构化课程完整的教学课件 19(套) 课程和培训所需生产场景、生产对象、校内教学 条件、教学挂图、流程图等,以及各种建筑标准、 2 图片资源库 9000(张) 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构造 节点等图片 包含材料选择、砂浆制作、砌体墙砌筑工艺、表 面抹灰工艺、相应的质量检验的视频;各类型模 教学视频资源 3 板施工、钢筋品种与检验、钢筋加工与检验、钢 600(个) 库 筋焊接、机械连接与检验、钢筋绑扎与检验、混 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与检验的视频;包含 26 4 动画资源库 5 钢结构构件制作,运输、吊装、焊接、螺栓连接、 防火防腐层的施工工艺、相应的质量检验的视频; 剪力墙高层住宅的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全过程的视 频;包含土工材料常规检验项目、路基试验项目 的视频 课程知识点、技能点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 150(个) 部结构等资源 模拟现场施工,施工工艺虚拟仿真模块 20(个) 虚拟仿真库 (四)教学方法 通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专业品牌,实现专业同企 业岗位之间的对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教”与“学”的互动、职业情景的设计等,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 学方法和策略,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情境演示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坚持 学中做、做中学。积极推进职教云在线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课前自主学习、 课中探讨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融 入,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勇于奉献的爱国情 怀。 (五)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体现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并运用增值评价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 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等;评价、评定方式包括观察、口试、笔 试、试验操作、大作业、项目报告、小论文等;评价过程包括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 本专业注重过程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过程评价以学习态度、操作能力、方法运用、 合作精神为考核要素,以学习阶段、学习项目或典型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考核。增值 评价融合了对学习起点、过程、结果的多重考查,重点放在学生的教育经历和学习成 长过程中是否带来增值。 十、质量管理 1.依据学院《关于 2021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人才 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及动态微调的规范流程,确保市场调研、任务分析、体系构建 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2.依据学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开展督导评价、 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听课、评教、评学工作,明确校内评价指标包括:教学任务完 成情况、教学(含考核)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依据学院建立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 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明确校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社会声誉和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自身发展评估等。 4.专业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 5.专业诊改层面,依托学院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专业质量 8 字螺旋,根据 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制定专业建设计划、专业教 学计划等,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智能化信息平台监测、预警专业建设的各项指标, 27 实时纠正改进;同时专业还要开展阶段性自我诊断,针对发现的问题,创新改革,不 断改进完善,形成常态化的专业诊改机制,持续提高专业的建设质量。 十一、毕业要求 1.学生综合测评合格; 2.学生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程 总学分达到 125 学分; 3.学生综合素质总学分数不低于 20 学分,且分项目学分达到规定要求。 十二、附录 1.本专业教学进程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如表 15 所示。 表 15 本专业教学进程表 教学周 学 学年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入学教 理论教学+理实一体教学 系考 院考 育、军训 1 一 理论教学+理实一体教学 集中实践 系考 院考 2 1 二 2 1 三 2 理论教学+理实一体教学 集中实践 系考 院考 理实一体教学 集中实践 系考 院考 理实一体教学 毕业设计/综合实训、答辩、提交成绩 岗位实习、答辩、提交成绩 离校 2.本方案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及区域内相关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于 2021 年 6 月修订完成,并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