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pdf

Jason in my hater°5 页 192.921 KB下载文档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pdf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pdf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pdf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pdf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pdf
当前文档共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pdf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年 8 月第 34 卷第 3 期 Chin J Psychiatry , August 2001 , Vol 34 , No. 3 ·184 · ·方案和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 精神障碍分类)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器质性精神障碍 0 00 03 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 病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1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03.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IV) 所致精神障碍 00. 1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前期型 03. 2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0. 2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型 03. 3 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0. 3 阿尔茨海默病 ,非典型或混合型 03. 4 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0. 9 其他或待分类的阿尔茨海默病 03. 5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51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03. 6 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障碍 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1. 1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7 物理因素所致精神障碍 01. 2 皮层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9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1. 3 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91 围生期精神障碍 01. 4 皮层和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1. 9 其他或待分类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2 09 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编码表示 : 02. 1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 0x. xx1 器质性智能损害 ( 痴呆) 02. 11 匹克 ( Pick) 病所致精神障碍 0x. xx2 器质性遗忘 02. 12 亨廷顿 ( Huntington) 病所致精神障碍 0x. xx3 器质性人格改变 、 习惯与冲动控制改变 、 性心 02. 13 巴金森 ( Parkinson) 病所致精神障碍 02. 14 肝豆状核变性 ( Wilson 病) 所致精神障碍 0x. xx4 器质性意识障碍 ( 如谵妄) 02. 2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0x. xx5 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 02. 21 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器质性情感障碍 克2雅 ( Creutzfeldt2Jacob) 病所致精神障碍 0x. xx6 02. 22 0x. xx7 器质性癔症样综合征 02. 23 脑炎后综合征 0x. xx8 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 02. 3 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 02. 31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所 理改变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 致精神障碍 02. 32 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 02. 4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02. 41 脑震荡后综合征 02. 42 脑挫裂伤后综合征 02. 5 脑瘤所致精神障碍 02. 6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02. 9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 1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10. 2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 3 大麻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 4 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精神障碍 10. 5 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10. 6 致幻剂所致精神障碍 10. 7 烟草所致精神障碍 基金项目 :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982121140) 10. 8 挥发性溶剂所致精神障碍 通信作者 :250014 济南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 陈彦方) 10. 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年 8 月第 34 卷第 3 期 Chin J Psychiatry , August 2001 , Vol 34 , No. 3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第 4 位编码表示 : 22. 1 分裂样精神病 10. x1 急性中毒 22. 2 10. x2 有害使用 22. 3 旅途性精神病 妄想阵发 ( 急性妄想发作) 10. x3 依赖综合征 ( 成瘾综合征) 22. 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10. x4 戒断综合征 10. x5 精神病性障碍 10. x6 遗忘综合征 10. x7 10. x8 23 感应性精神病 智能损害 ( 痴呆)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 24. 1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躁狂型 24. 2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抑郁型 24. 3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混合型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第 5 位编码表示 : 10. xx1 意识障碍 ( 如谵妄 、 昏迷) 10. xx2 幻觉症 29 10. xx3 妄想症 29. 1 10. xx4 抑郁综合征 10. xx5 躁狂综合征 10. xx6 病理性中毒 10. xx7 病理性重现 ( 闪回)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85 ·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周期性精神病 心境障碍 ( 情感性精神障碍) 3 30 躁狂发作 30. 1 轻性躁狂症 ( 轻躁狂) 30. 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11. 1 非成瘾药物所致精神障碍 30. 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11. 2 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 30. 4 复发性躁狂症 11. 3 有机化合物所致精神障碍 30. 41 复发性躁狂症 ,目前为轻躁狂 11. 4 重金属所致精神障碍 30. 42 复发性躁狂症 ,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11. 5 食物所致精神障碍 30. 43 复发性躁狂症 ,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其他或待分类的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0. 9 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 11. 9 精神分裂症 ( 分裂症) 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 20 精神分裂症 ( 分裂症) 20. 1 偏执型分裂症 20. 2 青春型分裂症 20. 3 紧张型分裂症 20. 4 单纯型分裂症 20. 5 未定型分裂症 20. 9 其他型或待分类的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第 4 位编码表示 : 31 双相障碍 31. 1 双相障碍 ,目前为轻躁狂 31. 2 双相障碍 ,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31. 3 双相障碍 ,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31. 4 双相障碍 ,目前为轻抑郁 31. 5 双相障碍 ,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1. 6 双相障碍 ,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1. 7 双相障碍 ,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31. 9 其他或待分类的双相障碍 31. 91 双相障碍 ,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32 抑郁发作 20. x1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32. 1 轻性抑郁症 ( 轻抑郁) 20. x2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 32. 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20. x3 精神分裂症残留期 32. 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20. x4 慢性精神分裂症 32. 4 复发性抑郁症 20. x5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 32. 41 复发性抑郁症 ,目前为轻抑郁 32. 42 复发性抑郁症 ,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2. 43 复发性抑郁症 ,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2. 9 其他或待分类的抑郁症 21 22 偏执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年 8 月第 34 卷第 3 期 Chin J Psychiatry , August 2001 , Vol 34 , No. 3 ·186 · 33 持续性心境障碍 42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33. 1 环性心境障碍 42. 1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33. 2 恶劣心境 42. 2 巫术所致精神障碍 33. 9 其他或待分类的持续性心境障碍 42. 3 恐缩症 42. 9 其他或待分类的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3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43 心境障碍的第 5 位编码表示 : 3x. xx1 意识障碍 ( 如谵妄) 神经症 43. 1 恐惧症 ( 恐怖症) 43. 11 场所恐惧症 3x. xx2 伴躯体症状 43. 12 社交恐惧症 3x. xx3 慢性 43. 13 特定的恐惧症 3x. xx4 缓解期 43. 2 焦虑症 43. 21 惊恐障碍 43. 22 广泛性焦虑 43. 3 强迫症 43. 4 躯体形式障碍 43. 41 躯体化障碍 43. 42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43. 43 疑病症 43. 44 躯体形式植物神经紊乱 癔症 、 应激相关障碍 、 神经症 4 40 癔症 40. 1 癔症性精神障碍 40. 11 癔症性遗忘 40. 12 癔症性漫游 40. 13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40. 14 癔症性精神病 40. 141 癔症性附体障碍 40. 142 癔症性木僵 40. 2 癔症性躯体障碍 40. 21 癔症性运动障碍 40. 22 癔症性抽搐发作 40. 23 癔症性感觉障碍 40. 3 被患者视为症状起源的器官或系统用第 5 位编码表示 : 43. 441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43. 442 高位胃肠道功能紊乱 43. 443 低位胃肠道功能紊乱 43. 444 呼吸系统功能紊乱 混合性癔症躯体2精神障碍 43. 445 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40. 9 其他或待分类癔症 43. 45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40. 91 Ganser 综合征 43. 49 其他或待分类躯体形式障碍 40. 92 见于童年和青少年的短暂的癔症性障碍 43. 5 神经衰弱 43. 9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41 应激相关障碍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5 41. 1 急性应激障碍 41. 11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 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41. 2 创伤后应激障碍 50 41. 3 适应障碍 50. 1 神经性厌食 50. 2 神经性贪食 50. 3 神经性呕吐 50. 9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进食障碍 适应障碍突出症状用第 4 位编码表示 : 进食障碍 41. 31 短期抑郁反应 41. 32 中期抑郁反应 41. 33 长期抑郁反应 51 41. 34 其他恶劣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 51. 1 失眠症 41. 35 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 51. 2 嗜睡症 41. 36 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51. 3 睡眠2觉醒节律障碍 41. 37 心境和品行混合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51. 4 睡行症 41. 9 其他或待分类的应激相关障碍 51. 5 夜惊 51. 6 梦魇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年 8 月第 34 卷第 3 期 51. 9 52 Chin J Psychiatry , August 2001 , Vol 34 , No. 3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62. 32 双性恋 62. 3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性指向障碍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52. 1 性欲减退 52. 2 阳痿 52. 3 冷阴 70 52. 4 性乐高潮障碍 70. 1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52. 5 早泄 70. 2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52. 6 阴道痉挛 70. 3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52. 7 性交疼痛 70. 4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52. 9 其他或待分类性功能障碍 70. 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发育迟滞 60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7 人格障碍 、 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 、 性心理障碍 6 ·187 · 精神发育迟滞 第 4 位编码用来指明相关行为障碍的程度 : 人格障碍 70. x1 无或轻微的行为障碍 70. x2 显著的行为障碍 ,需要加以关注或治疗 70. x9 其他或待分类的行为障碍 60. 1 偏执性人格障碍 60. 2 分裂样人格障碍 60. 3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71 60. 4 冲动性人格障碍 ( 攻击性人格障碍) 71. 1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 60. 5 表演性 ( 癔症性) 人格障碍 71. 2 表达性语言障碍 60. 6 强迫性人格障碍 71. 3 感受性语言障碍 60. 7 焦虑性人格障碍 71. 4 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 (Landau2Kleffner 综合征) 60. 8 依赖性人格障碍 71. 9 其他或待分类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60. 9 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72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72. 1 特定阅读障碍 61. 1 病理性赌博 72. 2 特定拼写障碍 61. 2 病理性纵火 72. 3 特定计算技能障碍 61. 3 病理性偷窃 72. 4 混合性学习技能障碍 61. 4 拔毛症 ( 病理性拔毛发) 72. 9 其他或待分类的特定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61. 9 其他或未特定的习惯和冲动障碍 61 62 73 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74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75 广泛性发育障碍 性心理障碍 ( 性变态) 62. 1 性身份障碍 62. 11 易性症 62. 1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性身份障碍 62. 2 性偏好障碍 62. 21 恋物症 75. 1 儿童孤独症 62. 211 异装症 75. 2 不典型孤独症 62. 22 露阴症 75. 3 Rett 综合征 62. 23 窥阴症 75. 4 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 Heller 综合征) 62. 24 摩擦症 75. 5 Asperger 综合征 62. 25 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75. 9 其他或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62. 26 混合型性偏好障碍 62. 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性偏好障碍 62. 3 性指向障碍 62. 31 同性恋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 、 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80 多动障碍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年 8 月第 34 卷第 3 期 Chin J Psychiatry , August 2001 , Vol 34 , No. 3 ·188 · 80. 1 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 ( 儿童多动症) 86. 1 非器质性遗尿症 80. 2 多动症合并品行障碍 86. 2 非器质性遗粪症 80. 9 其他或待分类的多动障碍 86. 3 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 86. 4 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 86. 5 刻板性运动障碍 86. 6 口吃 81 品行障碍 81. 1 反社会性品行障碍 81. 2 对立违抗性障碍 81. 9 其他或待分类的品行障碍 8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8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8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9 90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91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其他心理卫生情况 83. 1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83. 2 儿童恐惧症 83. 3 儿童社交恐惧症 83. 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情绪障碍 92 83. 91 儿童广泛焦虑症 92. 1 无精神病 92. 2 诈病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92. 3 自杀 84. 1 选择性缄默症 92. 31 自杀死亡 84. 2 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92. 32 自杀未遂 84. 9 其他或待分类的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92. 33 准自杀 92. 34 自杀观念 92. 4 自伤 84 85 抽动障碍 85. 1 短暂性抽动障碍 ( 抽动症) 92. 5 病理性激情 85. 2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92. 6 病理性半醒状态 85. 3 Tourette 综合征 (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92. 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理卫生情况 85. 9 其他或待分类的抽动障碍 86 99 待分类的其他精神障碍 ( 收稿日期 :2001202221) 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 ( 本文编辑 : 杨小昕) · 病例报告·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发作诱发躁狂一例 杨连昌 燕利娟 患者 男 ,35 岁 。一年前因生气而出现情绪低落 、 失 而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治疗前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 、 硫 眠、 自感工作不胜任 ,曾跳楼但被制止 ,诊断为单次发作抑郁 贲妥钠 、 司可林等药物 ,应用美国鹰赛公司制造的醒脉通治 症而住本院 。予氯米帕明及佳乐定 , 治疗 15 天病情缓解出 疗仪 ,刺激能量百分比设定 25 % ,每日 1 次 , 共治疗 3 次 , 后 院 。出院后改服帕罗西汀治疗 。近一个月出现失眠 、 悲观失 改隔日 1 次又治疗 3 次 。抽搐指数 ( SEI) 分别为 1 315 ,1386 , 望、 总想死 ,每日下午病情加重而再次住本院 。入院体检及 940 ,678 , 855 , 751 ; 抑制指数 ( SPI) 分别为 90 % , 89 % , 90 % , 实验室等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 : 患者愁眉苦脸 , 接触被 94 % ,94 % ,89 % 。患者在第 5 次治疗后病情无大的变化 , 在 动 ,言语少 ,对任何事无兴趣 ,有自杀想法 , 无幻觉及感知综 第 6 次治疗 20 h 后出现兴奋 、 言语增多 、 自负 、 易急躁 、 管闲 合障碍 ,入院诊断 : 反复发作抑郁症 。入院后未用任何药物 事等躁狂表现 。停止治疗 1 周后 ,病情逐渐缓解 。 ( 收稿日期 :2001203219) 作者单位 :130052 长春市凯旋医院 ,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 ( 本文编辑 : 刘宏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