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理论学习参考资料2022年第3期.pdf
教师理论学习 参考资料 2022 年第 3 期(总第 10 期)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编 2022 年 5 月 目录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 1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 2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 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 一流大学新路.................................................................... 4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 (来源:新华网 4 月 22 日) 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们: 你们好,来信收悉。北京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 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值此建校 70 周年之际,谨 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 的问候! 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希 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 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 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 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2022 年 4 月 21 日 1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强调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 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来源:新华网 4 月 23 日) 新华社北京 4 月 23 日电首届全民阅读大会 23 日在京开 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 贺信,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 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 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 信自强的品格。 习近平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 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 书的浓厚氛围。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宣 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讲话。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 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阅读引领, 涵育阅读风尚,构建覆盖城乡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全 民阅读扩大覆盖、提升品质、增强实效,以书香中国建设促 2 进文化强国建设,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 力量。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 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指导,中宣部出版局、北京市委宣传 部主办,主题为“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包括系列论 坛、展览展示、发布和主题活动等环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出版发行单位和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和作家读者代表等 参加大会。 习近平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 值此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 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希望 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 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 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习近平 2022 年 4 月 23 日 3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来源:新华网 4 月 25 日) 新华社北京 4 月 25 日电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5 日上 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 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 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 平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 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 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近平强调,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 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 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 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 勇毅前进。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 4 学,前身是 1937 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 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在长期的办 学实践中,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 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上午 9 时 20 分许,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 东刚、校长刘伟陪同下,首先来到立德楼,观摩思政课智慧 教室现场教学。习近平同青年学生一起就座,认真倾听并参 与讨论,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 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思想 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 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 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 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 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希望人民大学绵绵 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 供更多“金课”。也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 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习近平勉励同 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 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展设立于学校博物馆内。习近平来到 这里,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建设发展和近年来教学科研 5 成果等情况。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 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 这块重要阵地。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 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在博物馆门前广场上,习近平看望了老教授、老专家和 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看到老教授、老 专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习近平非常高兴。他指出,中国 人民大学历来是人才荟萃、名家云集的地方。老教授、老专 家们为党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希 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 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习近平强调,建设世 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 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文献馆藏 为主,有藏书 410 余万册。习近平来到这里,考察馆藏红色 文献、古籍集中展示,察看现代化检索平台和复印报刊资料 等数字化学术资源,听取学校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促进 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介绍。习近平强调,人民大学 6 馆藏红色文献,鉴证了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艰辛历程, 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要精心保护好,逐步推进数字化, 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 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 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更 好发挥学术文献信息传播、搜集、整合、编辑、拓展、共享 功能,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提升 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后,习近平来到世纪馆北大厅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 表座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人民教育家”国 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铭暄、经济学院教授赵峰、新闻学院博 士生周晓辉、哲学院本科生王海蓉先后发言,现场气氛轻松 热烈。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 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 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 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 学成立之初就鲜明提出要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 成立之初提出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 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复 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7 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 神品格。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 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 的重要力量。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 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 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 怎么了”、 “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 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 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 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 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 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 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 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 取得好成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 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 8 贡献。 习近平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 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 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 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 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育是一门 “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 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 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 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 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 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 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习近平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 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 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 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 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 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习近平离开学校时,道路两旁站满了师生,大家激动地 向总书记问好,齐声高呼“青春向党、不负人民”、 “复兴栋 梁、强国先锋”,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掌声、欢呼声在 9 校园内久久回荡。 王沪宁、丁薛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 加有关活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