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13).pdf
2017秋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 2018-03-16 10:35:08 在NUS的这段留学时光,就像一阵夏日舒爽宜人的风,漾起心中的层层涟漪,将思绪送向充满期许的远方。从开始的陌生甚至畏怯到 能够游刃有余地生活学习,结识世界各地的小伙伴,笔者在国大留下了一段充实的游学经历,获益匪浅。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岛屿 国家,有着花园城市的美誉,开放、包容是狮城的标签,而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井然的社会秩序之上又有着严格完备的法治保障,国大 的校园也践行着不容打破的规章。来到新加坡就发现当地的政府组屋(一种经济房)一楼都是没有围墙的幼儿园,校园更是不设门禁, 宛如开放式“公园”。生活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下,人人自律而能受益其中,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安全系数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 家,其执行效率高的法治经验值得东方社会借鉴和学习。 新加坡给人留下的这种第一印象贯穿始终,自由与自律并行,内化为社会的内 在秩序,文化上兼收并蓄,包容发展,这种充满张力的社会氛围令新加坡独具魅力,也与相互交流,不抱偏见学习的精神相符合。下面 具体谈谈在国大学习的感受。 在NUS science学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讲课方式和老师的教学风格。本学期选了四门课,每门课4学 分,交流生限选的学分为12-20分。授课的老师来自不同国家,意大利籍的教授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开始自己因为这门课的内容 艰深,且老师的口音较难适应而感到很困扰,但经过和同学的交流,发现大家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通过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并和几个复旦同学协作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小project,还认识了来自欧洲的课友,逐渐融入了国大的环境。这里的教育方式更偏向于英 式教育(也许是英国殖民时期的影响),学制和规章制度较为严谨,而国大的建筑风格则十分自由,如museum整体像一个带有空中花 园的多层次盒子,学生生活园区u-town的education resource center为流线型的水泥建筑,中间种有高大的雨树,光线通透可在室 外自习。这种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的建筑,在新加坡街头也比比皆是,例如Bugis的购物中心等。 在新加坡和从复旦一起来 的同学进行了海外社会实践项目的研究,对新加坡节日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究。下半年的节日较多,如8.9的新加坡国庆节,哈芝节 (伊斯兰教节日)以及10月末到11月初的屠妖节(Deepavali,印度教节日)等。由于新加坡是一个有多民族移民的国家,不同种族和宗 教信仰的人聚居的区域就鲜明体现了其文化特色,例如小印度是印度族群的聚居地,拥有名胜马里安曼兴都庙;甘榜格南是穆斯林的聚 居区,苏丹回教堂就坐落于哈芝巷附近。通过亲身实践与所见所闻,感受到了新加坡缤纷多彩的文化之间碰撞与交融的张力,小印度的 建筑就像上帝打翻了调色盘,而哈芝巷的精致小巧和浓厚的文艺气息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国大学习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不仅领 略到异国文化与风光,能够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张弛有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一个更加明晰的思考,也是最大的收 获之一。感谢复旦外事处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给我们提供如此有意义的交流平台,感谢新加坡国立大学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与帮 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