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细则.pdf

Naive (天真)4 页 256.364 KB下载文档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细则.pdf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细则.pdf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细则.pdf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细则.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细则.pdf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 细则 一、竞赛主题 绿色能源助力“双碳” 二、竞赛内容 紧扣竞赛主题,体现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或新技术。竞赛内 容分为科技作品类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类。科技作品类包括实物制作 (含模型)、实验、软件、设计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类包括社会实 践调研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等。 三、竞赛规则 1. 参赛对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 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参赛者必须组队参赛,每组成 员不超过 7 名,参赛队伍按照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分别进行比赛,参 赛队伍中有研究生参加的将归类为研究生组。每个参赛队伍聘请指导 教师不超过 3 名。 2. 作品申报:参赛队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按要求 准时提交参赛作品,未按时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比赛。本届竞赛作品 申报采用无纸化形式,可通过大赛网站 https://creac.org.cn/jingsai 报名, 下载申报书和作品报告模板、提交参赛作品等。 3. 作品评审:竞赛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 行性和经济性等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提出获奖名单。 四、竞赛日程与安排 1. 竞赛报名:参赛团队须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 16:00 前在竞赛 官方网站的“参赛报名”系统中提交报名。报名成功后,将自动生成 报名号,并由系统发送至报名手机。报名号作为后续参赛作品提交时 的必填内容,请务必妥善保存。 2. 作品申报:参赛团队将竞赛作品申报书以及说明书应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 16:00 前在竞赛官方网站的“上传作品”系统中完成上 传提交,过时系统将自动关闭。竞赛作品申报书以及说明书须生成 PDF 格式,并使用“学校+团队负责人姓名+申报书/或说明书”方式 命名,例如:“北京化工大学+刘强+申报书”、“北京化工大学+刘 强+说明书”。 特别提醒: 1)作品申报书中有两处需要加盖学校相关部门公章(第一处是 表 1 中的学籍管理部门意见,第二处是表 2 中的学校管理部门意见)。 有两处需要签字(第一处是表 1 中的指导教师申明,第二处是表 2 中 的申请者签名)。作品申报书需要在加盖公章与签字后,生成 PDF 版本,然后再行上传。 2)申报材料中,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及其排序以网络系统提交 截止时间的版本为准,获奖证书上排序将以此为据,不得随意更改。 如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姓名与排序需要调整,应通过其所在单位主管 学生竞赛的部门出具修改申请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发送邮件至竞赛指 定邮箱 kzsnyjs@buct.edu.cn。经组委会秘书处审定后,方可更改。作 品名称如需调整,需经竞赛评审委员会审定。 3.初赛:初定于 2022 年 12 月—2023 年 1 月,竞赛评审委员会组 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进入三等奖及其以上推荐名单。 4.决赛:初定于 2023 年 3 月举办全国总决赛,即作品终审。决 赛采用线下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最终形式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确定 后再另行通知。 五、奖励 1. 竞赛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 级的获奖比例由竞赛组委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2. 科技作品类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类作品分类评选。 3. 指导学生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教师颁发优秀作品指导教师 奖。 4. 由竞赛组委会根据参赛高校的组织与报名等情况,选出若干 优秀组织单位奖。 六、联系方式 大赛官网:https://creac.org.cn/jingsai 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刘老师,北京化工大学,13693280587, 董老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010-82547261,13021928125 竞赛官方指定专用邮箱:kzsnyjs@buct.edu.cn 参加竞赛的学生可以加入竞赛 QQ 群(群号:822340707),以 便咨询及联络。加入 QQ 群后请修改备注为:高校名称+本人姓名。 QQ 群二维码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