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

-Emotiona°凉心10 页 361.929 KB下载文档
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
当前文档共1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点击查看: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pdf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 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 周 棉 提要:民国建立后,开始了以 学 制 改 革 和 教 育 行 政 改 革 为 主 要 内 容 的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 其 中 学制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为“壬戌学制”,不仅具有鲜明的 现 代 性,而 且 结 合 我 国 的 实 际 情 况 ,成 为 民国学制的典范;教育行政改革 则 建 立 了 不 同 于 清 代 的 新 的 中 央 ― 省—县 三 级 教 育 行 政 体 系, 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根本上讲,民国学制和教育行政 体 系 的 架 构 及 其 设 立 取 决 于 民 国 时 期 的 政治体制,但在具体过程中,以蔡 元 培 为 代 表 的 执 掌 教 育 部 的 留 学 生 官 员 和 全 国 各 地 留 学 生 出 身的教育家,起到了领导、主导、起草和宣传等多种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 留学生 民国时期 教育体制 建立 作者周棉,男,江苏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徐州 221009) 民国建立后 ,政体革新 ,众多留学生归国后纷纷涌进教育界 ,加速了 中 国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进 程 ,教 育 宗旨 、教育体制 、教学内容 、教学规模等 方 面 都 发 生 了 明 显 的 变 化 。 其 中 学 制 改 革 和 教 育 行 政 改 革 相 辅相成 ,成为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主要标 志 ,推 动 了 中 国 教 育 由 传 统 向 现 代 的 转 型 ,使 民 国 初 步 实 现 了教育体制 ① 的现代化 。 一 、留学生与学制改革 鸦片战争以后 ,传统的封建教育已无法应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 ,一些 仁 人 志 士 开 始 批 判 以 科 举 制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 ,洪仁玕 、容闳以及郑观应等都提出了提出要 借 鉴 、学 习 西 方 教 育 制 度 ,建 立 现代教育体制的主张 ② 。1901 年 5 月 罗 振 玉 、王 国 维 在 上 海 创 办 了 《教 育 世 界 》,介 绍 日 本 学 制 ,也 刊 006 年 度 重 大 项 目 “中 国 留 学 生 与 民 国 社 会 发 展 ”(编 号 * [基金项目]本文为笔者主持 的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2 06J JD770014)、 2010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留学生视角: 20 世纪初中国传 统 社 会 的 转 型 与 文 学 的 变 革 ”( 10BZM081)、 2011 年 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编号 11&ZD101)成果之一部分。 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 规 范 体 系 所 组 成 ,与“教 育 制 度”的 含 义 相 ① 教育体制: 近,其主体是“学制”。 容闳《西学东渐记》和郑观应《盛世危言》等。 ② 详见洪仁玕《资政新篇》中《谕天下读书士子》、 — 59 — 浙江学刊 2012 年第 5 期 载了英 、法 、德等国的教育情况 。 随着维新运动的开展 ,旧的封建教育体 制 逐 渐 瓦 解 ,现 代 教 育 体 制 开 始酝酿产生 。1902 年清政府公布了由 管 学 大 臣 张 百 熙 主 持 制 定 的 《钦 定 学 堂 章 程 》,即 “壬 寅 学 制 ”。 该学制虽未曾实施 ,但也不失为中国第一个新型 学 制 。1903 年 张 百 熙 、荣 庆 、张 之 洞 等 又 主 持 制 定 了 《奏定学堂章程 》,即 “癸卯学制 ”,并在全国施行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 由 官 方 颁 布 并 在 全 国 施 行 的 新型学制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 近 代 中 国 学 校 教 育 的 发 展 。1905 年 秋 清 廷 下 令 废 除 科 举 制 度 , 1906 年 12 月 ,设立学部 ,并将国子监事务归并学部 。 随后 ,各省设立提学 使 司 ,各 州 县 设 立 劝 学 所 ,初 步 建 立了一套具有西方现代 色 彩 的 教 育 行 政 体 系 。 但 残 留 封 建 教 育 太 多 的 痕 迹 ,对 女 子 教 育 也 不 重 视 。 而且 ,在借鉴国外学制时 ,几乎单纯照搬日本学制的模式 ,所建立的各级 教 育 行 政 机 关 ,均 以 日 本 文 部 省为建制模式 ,缺乏创造性 ,新旧杂糅 ,带有明显的过渡痕迹 。 民国的建 立 ,为 学 制 的 改 革 提 供 了 历 史 的机遇 。 (一 )留学生与 《壬子癸丑学制 》 民国初建 ,百废待举 。 在教育总长蔡元培的规划下 ,进行了一系列为 建 立 资 产 阶 级 教 育 制 度 而 需 要的改革 ,其中学制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 其 最 重 要 的 成 果 就 是 “壬 子 癸 丑 学 制 ”的 拟 定 和 出 台 。 在 此 过程中 ,孙中山 、蔡元培等留学生出身的政治家 、教育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当时 ,局势未定 ,政事繁杂 ,但 孙 中 山 对 教 育 事 业 仍 很 关 心 。 他 认 为 国 家 兴 旺 的 根 本 在 于 教 育 :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 …… 所谓人能尽其才者 ,在教养有道 ,鼓励以方 ,任使得法也 。”① 因此 ,普 及 教 育就尤为必要 。 要 “多设学校 ,使天下无不学之人 ,无 不 学 之 地 ”② ,“令 普 通 的 人 都 可 以 受 到 教 育 …… 先办幼稚园 ,次办小学 ,再办 中 学 ,然 后 才 可 以 办 大 学 。 …… 让 人 人 能 够 读 书 ,才 可 说 是 普 及 教 育 制 度 ”③ 。 鉴于 “中国女子虽有二万万 ,唯有教育一道向 来 多 不 注 意 ”的 现 状 ,他 强 调 “提 倡 女 子 教 育 为 最 要之事 ”④ 。 孙中山的这些见解 ,影响了民初资产阶级教育体制的发展路径 。 蔡元培受命为民国教育总长后 ,即开始主持构建新的现代教育体制 。1 月 25 日 ,他主持教育部发 布 《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 14 条 )和 《普通教育暂 行 课 程 标 准 》( 11 条 ),规 定 :“初 等 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清学部颁行之教科 书 ,一 律 禁 用 ”;“大 学 读 经 科 ,一 律 废 止 ”;“中 学 校 为 普 通 教 育 ,文实不必分科 ”;“废止旧前奖励出身 ”⑤ ,废除了晚清教育制度中的封建残余 。2 月 8 日 ,他发表 《对 于新教育的意见 》一文 ,认为 “忠 君 与 共 和 政 体 不 合 ,尊 孔 与 信 仰 自 由 相 违 ”⑥ 。9 月 2 日 ,教 育 部 公 布 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教育 、军国民教 育 辅 之 ,更 以 美 感 教 育 完 成 其 道 德 。”⑦ 强 调 教 育 “应 分为二 :一普通 ,一专门 。 在普通教 育 ,务 顺 应 时 势 ,养 成 共 和 国 民 健 全 之 人 格 。 在 专 门 教 育 ,务 养 成 学问神圣之风习 ”⑧ 。 这些举措为民初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扫除了障碍 ,奠定了理论基础 。 当时蔡 元 培 延 揽 了 很 多 归 国 留 学 生 到 教 育 部 任 职 。 他 说 过 ,教 育 部 的 职 员 “一 半 是 我 所 提 的 ,大 约留学欧美或日本的多一点 ;一半是范君静生所 提 出 的 ”⑨ 。 其 实 范 源 濂 提 出 的 那 批 人 仍 以 有 留 学 经 瑠, 瑏 历者为主  因范本身也有出国留学的背景 。 范源 濂 ( 1875-1927),湖 南 湘 阴 人 。 早 年 就 学 于 长 沙 时 务学堂 。 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 ,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905 回国任学部主事 ,时任教育部次 长 ,后来还曾任教育总长 。1912 年 5 月 ,教育部共 70 人 ,其中 60 余人有留日背景 ,如周树人 、樊 炳 清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 1982 年,第 8、 2 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 1982 年,第 74-75 页。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第 1006 页。 ④ 舒新城: 《民立报》 1912 年 1 月 25 日。 ⑤ 《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蔡元培全集》第 2 卷,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第 11、 64 页。 ⑥ ⑧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 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第 29 页。 ⑦ 王炳照、 《蔡元培全集》第 17 卷,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第 462 页。 ⑨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 《教育制度的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 2002 年第 1 期。 瑠 田正平: 瑏  ①② ③ — 60 —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路孝植 、马邻翼 、毛邦伟等人 。 当时 政 局 不 稳 ,在 到 1913 年 春 的 一 年 中 ,教 育 总 长 、次 长 先 后 有 6 人 : 蔡元培 、景耀月 、范源濂 、董鸿祎 、刘冠雄 、陈振先 ,但都有留学经历 ,比较了解国外的情况 。 在蔡元培的领导下 ,教育部这些职员参加了 《壬子癸丑学制 》的起 草 、议 决 和 颁 布 工 作 。 如 当 事 人 蒋维乔后来回忆 :“当时教育部之重 要 工 作 ,即 在 草 拟 新 学 制 。 召 集 东 西 留 学 生 ,各 就 所 长 ,分 别 撰 拟 小学 、中学 、大 学 规 程 ,每 日 办 公 六 小 时 ,绝 似 书 局 之 编 辑 所 …… 计 临 时 政 府 三 个 月 ,而 教 育 部 之 学 制 草案 ,亦于是时告成 。”① 1912 年 7 月 10 日 ,教育部召开全国临时教育 会 议 ,审 定 新 学 制 草 案 。 出 席 会 议 82 人 ,其 中 留 日 生就有 13 人 ,他们是 :林葆恒 、洪熔 、萧 友 梅 、陈 毅 、蔡 漱 芳 、杨 保 恒 、顾 琅 、贾 丰 臻 、夏 锡 祺 、何 燏 时 、彭 清鹏 、陈宝泉 、钱家治 。 会议由蔡元培主持 ,他强调 :“此次教育会议 ,即 是 全 国 教 育 改 革 的 起 点 ”,并 重 申 “五育 ”教育的宗旨 。 在肯定日本学制 “取 西 洋 各 国 之 制 而 折 中 之 ,取 法 于 彼 ,尤 为 相 宜 ”的 同 时 ,他 呼吁 “兼采欧美相宜之法 ”,并建议结合中 国 的 实 际 ,还 可 大 胆 采 用 “即 使 日 本 及 欧 美 各 国 尚 未 实 行 而 教育家正在鼓吹者 ”② 。 但是 ,“须 从 原 理 上 观 察 ,可 行 则 行 ,不 必 有 先 我 而 为 之 者 ”③ 。 他 的 发 言 显 示 了一个教育大家博大的胸怀和宏阔的 视 野 ,也 为 此 次 会 议 奠 定 了 基 调 。 而 后 选 举 出 的 会 议 主 席 王 邵 廉 (留英 )、副主席张伯苓 (留美 )两人也都是留学生出身 ,在他们的主 持 下 ,会 议 对 学 校 系 统 、各 级 各 类 学校令等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正并最终通 过 ,即 《壬 子 学 制 》,并 附 有 9 条 说 明 ,于 同 年 9 月 公 布 。 此 后 到 1913 年 8 月的一年间 ,教 育 部 又 相 继 颁 布 了 《小 学 校 令 》、《中 学 校 令 》、《师 范 学 校 令 》、《专 门 学 校 令 》、《大学校令 》、《实业学校令 》等各种学校令 ,并将 《壬子学制 》与这 些 法 令 的 内 容 综 合 ,“与 前 项 系 统 各有出入 ,综合起来又成一个系统 ,谓之壬子癸丑学制 ”④ 。 《壬子癸丑学制 》是中国第一个真正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 它的颁布 标 志 着 近 代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教 育体制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为当时全国的教育提供了法规指导 ,为以后的教 育 改 革 和 教 育 体 制 的 现 代 化奠定了基础 。 以孙中山 、蔡元培 、范源濂 为 代 表 的 留 学 生 群 体 是 “壬 子 癸 丑 学 制 ”的 起 草 者 、推 动 者 和实践者 。 虽然 “教育部中所招 致 之 留 学 生 ,英 、美 、德 、法 、俄 、日 皆 备 ,原 拟 将 各 国 之 学 制 译 出 ,舍 短 取长 ,以造成适合于我国之学制 。 结果所译出之条文 ,与我国多枘凿不相容 ”⑤ 。 而在参与拟定 该 学 制 的留学生中 ,专门研究教育的仍以归国的 留 日 学 生 为 主 ,而 “由 欧 美 回 国 之 人 ,专 习 教 育 者 绝 少 ,不 能 窥见欧美立法精神 ,译出文件 ,泰 半 不 适 用 ”⑥ 。 所 以 ,“屡 经 讨 论 ,仍 趋 重 于 采 取 日 制 ”⑦ ,模 仿 日 本 的 痕迹依然很重 。 但是 ,“拟遍采欧美各 国 之 长 ,衡 以 本 国 情 形 ,成 一 最 完 全 之 学 制 ”⑧ 的 努 力 也 没 有 白 费 :主要表现为蔡元培所倡导的指导思想 “民 主 共 和 思 想 ”,主 要 受 欧 美 教 育 的 影 响 ,这 明 显 区 别 于 日 本学制的 “君主立宪 ”宗旨 ;高 等 教 育 要 设 置 大 学 预 科 、研 究 院 、评 议 会 等 措 施 ,其 渊 源 主 要 来 自 德 国 学制 。 (二 )留学生与 “壬戌学制 ” 《壬子癸丑学制 》学制施行到 1922 年 ,逐 渐 显 露 出 诸 多 问 题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 众 多 留 学 生 敏 锐 地 意识到这一点 ,积极参与酝酿新学制 ,主持拟订新学制草案 ,成为学制改革的中流砥柱 。 1915 年 10 月 ,在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届年会上 ,湖南教育会提出改革学制系统案 ,年会决定各省 教育会用三个月时间对此进行讨论 ,就中 学 改 革 、师 范 教 育 改 革 、如 何 借 鉴 国 外 学 制 等 问 题 提 出 了 建 议 ,开改革学制之先河 。 此后讨论逐渐深入 ,并 在 第 五 、六 届 年 会 上 取 得 显 著 成 果 。1919 年 10 月 ,在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第 165 页。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第 647-651、 649、 624 页。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第 27 页。 ④ 朱有瓛: 《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四册),中华书局, 1928 年,第 195-198 页。 ⑤ 舒新城: 《清末民初教育史料》,《光华》第 5 卷第 1 期。 ⑥ ⑧ 蒋维乔: ① ② ③⑦ — 61 — 浙江学刊 2012 年第 5 期 第五届年会上 ,邓萃英 、经亨颐 、郭秉文 、胡 适 等 留 学 生 出 身 的 教 育 家 和 热 心 教 育 事 业 人 士 ,积 极 参 与 讨论学制改革问题 ,并邀请美国教育家 杜 威 到 太 原 演 讲 。 在 他 们 的 共 同 努 力 下 ,年 会 最 后 通 过 《改 革 女学制度案 》、《改革学校系统案 》、《推广义务教育案 》等议案 。1920 年 10 月 ,在第六届年会上 ,郭 秉 文 在开幕致词时鼓励与会者自由地讨论学 制 问 题 。 会 间 ,邓 萃 英 代 表 教 育 部 发 言 ,建 议 “各 省 斟 酌 本 省 情形 ,有必须改革之处 ,可各就适当施行 ,教部不加限制 ”,“对于本届 议 案 ,自 必 本 民 治 主 义 ,格 外 竭 诚 采纳 ”① 。 在他们的促进下 ,年会在最后议决案中提 出 了 改 革 学 制 系 统 问 题 :“请 各 省 区 教 育 会 …… 先 组织学制系统研究会 ,以研究之结果 ,制成议案 。”② 1921 年 ,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 开 ,由 广 东 省 教 育 会 主 办 。 当 时 广 东 省 教 育 行 政 委 员 会 委 员 长 是 陈独秀 ,广东省教育会会长是汪精卫 。 汪 还 与 金 曾 澄 、钟 荣 光 三 人 作 为 广 东 的 代 表 参 加 会 议 ,并 出 任 年会主席 。 根据第六届年会决定 ,本届年会先议学制案再议其他 。 因为 各 省 区 提 案 太 多 ,各 省 区 教 育 会代表认真审查后 ,确定以广东省教育会的 《学 制 系 统 案 》作 为 审 查 基 础 ,再 参 考 其 他 省 区 的 提 案 ,拟 订学校系统草案 。 广东省教育会的 《学 制 系 统 案 》之 所 以 能 成 为 蓝 本 ,是 因 为 其 博 采 广 纳 ,优 于 它 案 , 且有明显的美国色彩 。 原来第六届会后 结 束 后 ,广 东 省 教 育 会 率 先 召 集 了 由 地 方 教 育 界 名 流 和 专 家 学者 71 人组成的学校系统研究会来专门讨论改革 学 制 ③ ,其 中 归 国 留 学 生 14 人 ,由 此 可 见 留 学 生 是 广东学校系统研究会的 主 导 力 量 。 在 会 上 ,留 学 美 国 的 黄 希 声 和 韦 愨 先 后 提 出 了 《分 组 研 究 之 办 法 案 》和 《各级学制拟先由委办分别研究案 》,并 成 为 讨 论 学 制 问 题 的 依 据 ;汪 精 卫 指 派 金 曾 澄 、韦 愨 、黄 希声等人为起草员 ,搜集德 、英 、美 、法 、日 五 国 学 制 ,编 写 学 制 报 告 ,作 为 制 订 新 学 制 的 参 考 资 料 。 在 此基础上 ,会员们经过 两 个 多 月 的 反 复 修 改 ,终 于 在 1920 年 8 月 初 通 过 了 以 “六 三 三 制 ”学 制 系 统 草案 。 根据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年会的决议 ,此学制系统草案被邮寄到各 地 教 育 会 和 教 育 机 关 ,并 在 《民国日报 》、《申报 》、《新教育 》等各 种 报 刊 公 开 发 表 ,全 国 范 围 内 掀 起 了 一 个 学 制 改 革 运 动 。 教 育 界 人士纷纷涌进讨论新学制的行列里来 ,其 中 那 些 在 国 内 很 有 影 响 的 专 家 学 者 大 都 是 留 学 生 出 身 。 如 陶行知在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有之态度 》一 文 中 指 出 :“此 次 所 提 草 案 ,确 是 适 应 时 事 之 需 要 而 来 的 ”,呼吁大家 “虚心讨论 、研究 、实验 ,以构成面面俱到之学制 ”④ 。 陶孟和在 《论学制系统 》中 肯 定 此 次 学制制订的进步性 ,并就学制和学 科 、补 习 教 育 、高 等 教 育 等 三 个 方 面 阐 述 了 看 法 ⑤ 。 廖 世 承 先 后 发 表 《新学制和中等教育 》和 《关于新学制一个紧急的问题 》等文章 ,就中学 学 制 方 面 提 出 了 建 议 ,极 力 推 崇 “六三三制 ”。 同年 ,余家菊在 《时事新报 》上 发 表 《评 教 育 联 合 会 之 学 制 改 造 案 》,指 出 要 “顾 虑 各 方 情形而采弹性方案 ”⑥ 。 其时 ,美国教 育 家 孟 禄 也 专 门 撰 文 肯 定 新 学 制 的 优 点 ,并 提 出 建 议 。 他 们 的 这些意见 ,促进了学制草案的进一步完善 。 学制草案发布后 ,留学生主持 的 广 州 执 信 学 校 和 天 津 南 开 中学率先实践新学制草案 ,成为学制实验 的 主 要 试 点 ,其 实 践 为 大 家 进 一 步 认 识 新 学 制 ,完 善 新 学 制 提供了经验 。 1922 年 9 月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学制会议 ,通过了 一 个 新 的 重 要 学 制 草 案 — 学 制 会 议 案 ,但 在 随 后的会议上引起了争议并被否决 。10 月 ,全 国 教 育 联 合 会 第 八 届 年 会 在 济 南 召 开 ,讨 论 并 审 定 学 制 系统案 。 留学生出身的蔡元培 、蒋梦麟 、胡适 、汤尔和等参加会议 ,其中胡适起到了关键作用 。 会议之初 ,教育部试图 “抹煞第七届联合会的学制草案 ”,“希望联合会 ‘悉心讨论'学 制 会 议 的 议 决 ① 《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二次大会记》,《申报》 1920 年 10 月 26 日。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第 880、 903-907、 893 页。 详见 1922 年《新教育》杂志第 4 卷第 2 期《广东省提出学制系统之经过及其成立》之介绍。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 年,第 198-191 页。 ② ⑤⑥ ③ ④ — 62 —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案 ”。 这引起了很多与会代表的不满 ,会议一时进入困境 。 最后大部分 代 表 接 受 了 胡 适 的 建 议 :“给 中 华民国制定一个最合适的学制 ”,“老老 实 实 的 根 据 广 州 的 议 案 ,用 学 制 会 议 的 议 决 案 来 参 考 比 较 ,择 善而从 ,定出一个第三方案 ,把学制问题作为一个 总 结 束 ,呈 请 教 育 部 颁 布 施 行 ”① 。 时 任 教 育 部 特 派 员的陈容等也主动找胡适谈论学制问题 ,“承 认 学 制 会 议 的 原 案 是 不 能 不 改 动 的 了 ”,希 望 他 “提 出 一 个折中的修正案 ”。 于是 ,胡适等人起草了一个审查方案 ,确立了七个标 准 :( 1)适 应 社 会 进 化 之 需 要 ; ( 2)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 ;( 3)谋个性之发展 ;( 4)注 意 国 民 经 济 力 ;( 5)注 意 生 活 教 育 ;( 6)使 教 育 易 于 普及 ;( 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② 。 由此可见国外 平 民 教 育 思 潮 、实 用 主 义 教 育 思 潮 的 影 响 。 据 此 ,对 于学制草案又作了修正 ,并最终使 “全案修正通过 ”。 会后 ,胡适 、黄炎培等人又与教育部接洽 。 在他 们 的 推 动 下 , 1922 年 11 月 1 日 ,由 留 学 生 出 身 的 国务总理王宠惠和教育总长汤尔和副署 ,以 《大总统颁布之学校系统改革案 》的 形 式 向 全 国 颁 布 了 《学 校系统改革案 》,即 “壬戌学制 ”。 代表民 间 教 育 改 革 力 量 的 全 国 教 育 联 合 会 居 然 战 胜 了 教 育 部 ,取 得 了完全的胜利 。 这不仅反映 了 当 时 的 民 主 气 氛 ,也 表 明 了 美 国 教 育 思 想 和 教 育 体 制 在 中 国 的 影 响 。 具体而言 ,该学制能顺利通过 ,反映了胡 适 审 时 度 势 、折 冲 樽 俎 的 才 干 ,也 与 他 当 时 在 文 化 界 、学 术 界 和教育界的影响和地位分不开 。 “壬戌学制 ”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性 ,而且考虑到我国当时的实际 情 况 ,成 为 民 国 学 制 的 典 范 。 壬 戌学制基本上采用了当时美国已普遍实行 的 “六 三 三 制 ”,规 定 全 部 学 校 教 育 时 间 为 16~18 年 ,分 三 段五级 :初等教育阶段6 年 ,按照中国国情 ,又分两级 :初小4 年 、高小2 年 ;中等教育阶段6 年 ,分初中 3 年和高中 3 年 2 级 ;高等教育阶段 4~6 年 ,不分级 。 学生 自 6 岁 入 小 学 , 22~24 岁 大 学 毕 业 。 中 国 的学制至此基本定型 ,后来国民政府教育陆续订立的各项学校组织法令及 抗 战 期 间 颁 布 的 学 制 系 统 , 也只是在 “壬戌学制 ”大框架不动的前提下 ,作一些临时变通或局部调 整 。 可 以 说 ,“壬 戌 学 制 ”的 出 台 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基本建立的标志 。 (三 )留学生与 “戊辰学制 ” 1927 年 4 月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蔡元培以大学院院长身份 ,主导了一次教育改革 ,开始了一次 争取教育独立的尝试 。1928 年 5 月 15 日 ,国民政府于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 。 会前聘任 朱 经农 (留日 )、高君珊 (留美 )、金曾澄 (留日 )、许寿裳 (留日 )、过探先 (留 美 )等 5 人 为 全 国 教 育 会 议 筹 备 委员会常委从事筹备工作 。 会议 代 表 85 人 ,出 席 者 81 人 (宋 子 文 、丁 惟 汾 、白 云 梯 、朱 霁 青 未 出 席 ), 其中归国留学生 51 人 ③ 。 针对当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代表们提出了很多提案并获得通过 ,如 姜 琦 、陈 礼 江 、黄 统 等 提 出 的 关于确立 “三民主义教育 ”为全国教育宗旨 ,取 消 “党 化 教 育 ”的 提 案 ,一 致 通 过 了 以 下 实 施 原 则 :“( 1) 发扬民族的精神 ;( 2)提高国民道德 ;( 3)注重国民体魄的锻炼 ;( 4)提 倡 科 学 的 精 神 ,推 广 科 学 的 应 用 ; ( 5)励行普及教育 ;( 6)男女教育机会均等 ;( 7)注 重 满 蒙 回 藏 苗 瑶 …… 等 教 育 的 发 展 ;( 8)注 重 华 侨 教 育的发展 ;( 9)推广职业教育 ;( 10)注重农业教育 ;( 11)阐明自由 界 限 ,养 成 服 从 纪 律 的 习 惯 ;( 12)灌 输 政治知识 ,养成使用政权的能力 ;( 13)培育组织能力 ,养成团体协作的 精 神 ;( 14)注 重 生 产 合 作 消 费 及 其他合作的训练 ;( 15)提倡合 于 人 生 正 轨 的 生 活 ,培 植 努 力 公 共 生 产 的 精 神 。”④ 此 外 ,还 通 过 了 程 时 煃 、孟宪承等提出的 《整理学校系统案 》;陈礼江提出的 《厘订学校系统提 案 》;姜 琦 提 出 的 《整 理 学 制 系 《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之经过》,《新教育》第 5 卷第 5 期。 又 见 于 欧 阳 哲 生 主 编:《胡 适 文 集》,北 京 ① 胡适: 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学制》,商务印书馆, 1933 年,第 58-60 页。 ② 邱椿: 《全国教育会议报告》(甲编),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8 年,第 18-29 页。 ③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 《中国学制史》,世界书局, 1933 年,第 224-225 页。 ④ 蔡芹香: — 63 — 浙江学刊 2012 年第 5 期 统案 》;据孟宪承 、黄婉 、程时 煃 、陶 行 知 、欧 元 怀 等 个 人 提 案 综 合 修 订 而 成 的 《整 顿 师 范 教 育 制 度 案 》 等 。 最后 ,会议议决通 过 了 《整 顿 中 华 民 国 学 校 系 统 案 》,即 “戊 辰 学 制 ”。 其 基 本 框 架 沿 袭 “壬 戌 学 制 ”,分为原则与组织系 统 两 大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提 出 了 六 项 原 则 :( 1)根 据 本 国 实 情 ;( 2)适 应 民 生 需 要 ;( 3)增高教育效率 ;( 4)谋个性之发展 ;( 5)使教育易于普及 ;( 6)留 地 方 伸 缩 可 能 。 第 二 部 分 为 学 校 系统 ,较 “壬戌学制 ”在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改动 。 但会后不 久 ,因 蔡 元 培 辞 职 ,大 学 院 也 被 取 消 ,这 次 改 革 也 随 之 告 终 ,“戊 辰 学 制 ”也 未 施 行 ,但 是 它影响了 20 世纪 30 年代战前的教育改革 。 在抗战前的学制变革中 ,中学教育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相关的讨论在 1934 年达到了高 潮 ① 。 这 次 讨论并没有对中学学制作出大的变革 ,但它为 《中学规程 》、《中学课程标准 》的修订提供了指导 。 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到此基本 结 束 。 但 尚 需 提 及 的 是 ,抗 战 爆 发 后 ,全 国 进 入 战 时 状 态 ,教 育 也 随之进入战时状态 。 根据战时教育的指导原则 ② ,在陈 立 夫 的 领 导 下 ,教 育 部 在 不 改 变 原 有 学 校 系 统 框架的基础上 ,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局部改革和适当调整 。 主要内容 有 :在 招 生 、考 试 方 面 ,实 行 统 一 招生 ,在大后方的 19 个省市分区举行大 学 统 一 考 试 ,使 中 国 大 学 的 入 学 考 试 与 毕 业 考 试 有 了 统 一 的 标准 ;训育教育 ,将三民主义等内容作 为 课 堂 的 教 学 内 容 ;贷 金 制 度 ,主 要 用 于 对 青 年 的 救 济 和 训 练 , 资助那些来自战区 、没有经济来源的 学 生 。 陈 立 夫 历 来 以 反 共 著 称 ,但 对 战 时 中 国 的 教 育 确 有 贡 献 , 他也为此为沾沾自喜 :“我献身党国数 十 年 ,于 党 政 工 作 ,多 所 参 与 ,成 败 得 失 ,有 待 公 平 ,唯 有 战 时 这 一段教育行政工作 ,虽然未必能达到理想 ,总算对于国家 ,竭尽绵薄 。”③ 概言之 ,民国成立后 ,学校系 统 一 直 是 教 育 改 革 的 重 要 内 容 ,在 归 国 留 学 生 的 参 与 、主 导 和 推 动 下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仅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也为当代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 二 、留学生与民国教育行政体系的改革 在制订新学制的同时 ,蔡元培及其后任者也开始构建民国教育行政体 系 ,在 十 年 左 右 的 时 间 里 逐 步确立了不同于清代的新的中央―省 — 县三级教育行政体系 ,并一直 延 续 到 现 在 。 从 根 本 上 讲 ,民 国 教育行政体系的架构及其设立取决于民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但在具体过程 中 ,执 掌 教 育 部 的 留 学 生 官 员和全国各地留学生出身的教育家实在功不可没 。 (一 )蔡元培主持制定中央教育部官制 1912 年 1 月 3 日 ,蔡元培就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 据 当 时 已 被 蔡 元 培 邀 请 任 教 育 部 秘 书 长 的 蒋 维乔回忆 :他们于 1 月 12 日由上海赴南京 ,蔡元培先晋谒临时大总统 孙 中 山 后 ,又 拜 访 江 苏 督 府 内 务 司长马相伯 ,在碑亭巷内务司楼上借了三大间房子 ,作为教育部办公室 。“教 育 部 既 成 立 ,是 时 各 部 皆 依照官制草案 ,呈荐人员 。 孑民先生谓余曰 :‘我之主张 ,办理部务 ,当 与 办 社 会 事 业 一 例 :在 正 式 政 府 未成立 ,官制未通参议院以前 ,不必呈荐人员 ,除总次长已由大总统任 命 外 ,其 余 各 人 ,概 称 部 员 ,不 授 官职 ,为事择人 ,亦不必多设冗员 。’余极赞成之 。”④ 由此不难看出 ,蔡元培办事讲究程序 、规范 和 效 率 。 《教育杂志》等报刊接连发表了蒋梦麟、胡 适、陶 孟 和、郑 宗 海、姜 琦、林 砺 儒、张 安 国 等 人 关 于 中 小 学 教 育 制 ① 如《大公报》、 度的建议,转载了教育部有关人员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的观点 ,特别是《教育杂志》第 25 卷第 1 号,集中刊登了 30 多位专家关于学制 改革的观点,周鲠生、范寿康、廖世承、郭一岑、金曾澄等留学生出身的教育家参与了讨论。 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 1938 年 4 月 国 民 党 政 府 临 时 全 ② 有关内容主要见 1 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所规定的抗战期间教育的“九大方针”、“十七 项 实 施 要 点”和 1939 年 3 月 蒋 介 石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关于《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的讲演。 《陈立夫回忆录:成败之鉴》,台湾正中书局, 1994 年,第 321 页。 ③ 陈立夫: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第 165 页。 ④ 陈学恂: — 64 —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他关注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主持制 定 教 育 部 官 制 ,并 据 此 组 建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教 育 部 ,实 现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现代化转变 。 事实上 ,几乎在南京临时政府成 立 的 同 时 ,蔡 元 培 就 迅 速 实 现 了 “中央教育行政根本改革 ,正其 名 曰 教 育 部 ”① ,并 委 托 蒋 维 乔 草 拟 教 育 部 官 制 。3 月 他 又 建 议 南 京 参议院专门召开会议 ,确定教育部官制 。 后 来 在 他 的 主 持 下 ,教 育 部 出 台 了 《民 国 教 育 部 官 制 草 案 》。 4 月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蔡元培派王 家 驹 等 接 收 晚 清 学 部 ,与 范 源 濂 一 道 依 照 南 京 参 议 院 所 议 定 教 育部官制 ,“正式改组教育部 。 总长以下设参事三人 。 承政厅设秘 书 长 一 人 ,分 文 书 、会 计 、统 计 、建 筑 四科 ,编纂 、审查二处 。 设普通 、专门 、社会三司 ”② 。 与晚清学部相比 ,民初教育部在机构 设 置 方 面 精 简 合 理 ,职 能 分 工 明 确 ,显 示 了 教 育 部 在 蔡 元 培 的领导下 ,努力改革管理机关的新气象 ③ 。 当时 “新教 育 部 组 织 之 最 大 特 色 ,厥 为 社 会 教 育 司 之 设 置 。 …… 首任 教 育 总 长 蔡 元 培 先 生 ,留 欧 多 年 ,感 于 各 国 社 会 教 育 之 发 达 ,而 悲 我 国 之 落 后 ,因 竭 力 提 倡 , 终使社会教育适应时代需要而成立 ”④ 。 多年的留学经历 ,让蔡元培看到各国社会教育的发达现 状 ,意 识到教育的责任不仅在于教育青年 ,更要 兼 顾 多 数 长 年 失 学 的 成 人 ,所 以 坚 持 设 立 社 会 教 育 司 ,掌 管 宗教礼俗 、科学 、美术和通俗教育等事 项 ,使 教 育 部 机 构 适 应 社 会 的 发 展 。 鲁 迅 就 是 在 此 情 况 下 应 邀 为社会教育司佥事 。 在他的规划下 , 1912 年 5 月 ,教育部的建制为一厅三司 ,至此 ,民国中央最高教 育 行政机关建制组织基本完备 ,而后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建制依据时势变化 有 所 增 减 ,但 主 体 机 构 仍 然 是民初教育部官制的框架 。 需要指出的是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作 为 教 育 家 的 蔡 元 培 ,为 了 使 教 育 摆 脱 国 民 党 政 治 体 制 的 束缚而达到教育独立的目的 ,以其威望使 南 京 政 府 设 立 了 大 学 院 而 不 设 教 育 部 ,并 任 大 学 院 院 长 ,舍 弃了他倾注心血建立的教育部体制 。 但 事 实 证 明 ,这 只 不 过 表 现 了 他 的 书 生 之 见 。 一 个 体 制 的 建 立 和废弃都非一日之功 ,教育部的建立和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 ,而教育 独 立 在 当 时 的 中 国 只 能 是 美好的幻想 。 (二 )汤化龙 、范源濂促成省级教育厅制的出台 民初几年 ,省级教育行政机关先后经历提学使司 、教育司 、学务司等 阶 段 ,变 动 频 繁 ,更 因 “位 卑 职 小 ,只能办循例公文 ,而于本省教育之应兴应革 ,不 敢 有 所 主 持 ”,以 “致 行 政 效 率 大 减 ”⑤ ,成 为 当 时 教 育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 留学生出身的教育部负责人汤化龙 、范源濂等 先 后 意 识 到 这 个 问 题 ,并 切 实 采取行动 ,最终促成了省级教育厅的设立 。 1914 年 12 月 ,时任教育总长的汤化龙上书大总统袁世凯 :“请以各省政务厅中之教科及视学官等 组织教育厅 ”,“使各省有督促之人 ,以任提倡之专责 ”。 并单独拜谒袁 世 凯 ,“反 复 陈 述 ”,强 调 这 是 “当 今不可不行之事 ”⑥ 。 教育部还专门订立 《教育部设 立 各 省 教 育 厅 之 计 划 》,以 解 决 当 时 政 府 所 虑 的 经 费问题 。 虽然他的建议没有被袁采纳 ,但在教育界引起极大反响 ,设立教 育 厅 作 为 省 级 行 政 机 构 的 呼 声日益强劲 。 随后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 、二 两 届 年 会 也 均 专 门 讨 论 此 事 ,并 通 过 《请 速 设 各 省 区 教 育厅案 》,从 “事务性质 ”、“责任专属 ”、“中国历史 ”、“各国通例 ”四个 方 面 来 阐 述 设 立 教 育 厅 的 必 要 ,指 出 “近鉴教育之消沉 ,上循历史之习惯 ,因以维系人心 ,推行学务 ,更不能 不 设 教 育 厅 也 ”,并 强 调 “各 教 育厅之设 ,实有不能再缓者 ”⑦ 。 1917 年 ,范源濂重任教育总长 ,更积极主张各省 设 立 教 育 厅 。 由 于 他 的 推 动 ,同 年 9 月 6 日 ,“大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汇 编 · 教 育 行 政 机 构 及 教 育 团 体 》,上 海 教 育 出 版 社, 2007 年,第 163、 164、 165、 ① ② ⑤ ⑥ ⑦ 陈元晖: 129、 130-131 页。 《中华民国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第 408 页。 ③ 李华兴: 《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自序》,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1983 年,第 2 页。 ④ 雷国鼎: — 65 — 浙江学刊 2012 年第 5 期 总统命令 ,公布教育厅暂行条例 ,直隶于教育部 ,设厅长一人 ,由大总统 简 任 ,秉 承 省 长 ,执 行 全 省 教 育 行政事务 ,监督所属职员 ,暨办理各地教育之各县知事 ”。 而后教育部又 颁 布 了 《教 育 厅 署 组 织 大 纲 》、 《教育厅长职权 》等相关法规 ,正式确定教育厅作为省级教育行政机 构 。“于 是 ,各 省 教 育 厅 次 第 成 立 , 省级教育行政始有独立机关 ”① ,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 (三 )留学生教育家催生县级教育局制度 民初县级教育机构变化不大 ,先后颁布过 《劝 学 地 方 学 事 通 例 》、《学 务 委 员 会 规 程 》等 法 规 ,但 基 本上沿用了清朝的 “劝学所制 ”。 这种制度独立性差 ,结构与人员构成也 十 分 简 单 ,不 利 于 管 理 庞 大 落 后的农村教育 ,阻碍了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 。 1921 年 10 月 ,全国教育联合会在广州召开第七 届 年 会 ,如 前 所 说 ,汪 精 卫 、金 曾 澄 、钟 荣 光 、雷 沛 鸿 、陈独秀等留学生出身的名流参加会议 ,其中汪 、金出任会议的正副主 席 ,美 国 教 育 行 政 专 家 孟 禄 也 应邀来广州指导 。 在他们的努力下 ,浙江省代表提出的 《改革地方教 育 案 》受 到 重 视 。 与 会 者 认 为 :劝 学所的名称已不适应教育的发展 ,它是一个官办机关 ,其地位与职权均有 变 更 的 必 要 ,要 “通 过 改 革 地 方教育行政制度案 ,主张代以教育局制 ”② 。 1922 年 9 月 ,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 ,改革地方教育 行 政 制 度 为 重 要 议 题 之 一 。 当 时 ,由 于 王 宠 惠 已辞教育总长职 ,汤尔和尚未就任 ,蔡元培代表教育部主持会议开幕 ,并 当 选 会 议 主 席 ,与 会 议 副 主 席 王家驹 、教育部次长邓萃英等留学生出 身 的 教 育 家 共 同 主 持 了 会 议 。 留 日 出 身 的 陈 宝 泉 代 表 教 育 部 提出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组织大纲 》,表示赞同 “县市教育之独立 ”,并提 出 应 该 重 点 讨 论 的 问 题 :“教 育 局长由县知事推荐 ,则应 详 加 讨 论 ,其 资 格 亦 似 太 高 ”;“教 育 局 长 是 否 可 以 参 加 董 事 会 ,亦 应 讨 论 ”。 对此 ,陶行知发言说 :“对于地方教育 ,乡镇与都会应该分别办理 ”;“教 育 局 长 之 资 格 ,亦 应 地 方 大 小 相 适应 ”;“教育局之人员 ,应以活动为宜 ”,主张以灵活的方式探索解决 问 题 的 途 径 ,奠 定 了 讨 论 的 基 调 。 而后陶行知 、张伯苓 、章慰高 、陈宝泉等 5 名 留 学 生 出 身 的 教 育 家 进 入 审 查 委 员 会 ,把 原 案 修 正 为 《县 教育行政机关组织大纲 》和 《特 别 市 教 育 行 政 组 织 大 纲 》两 案 ,于 第 六 次 会 议 通 过 ③ 。1923 年 4 月 ,根 据北京学制会议的决议 ,北京政府公布了 《特 别 市 教 育 局 规 程 》 11 条 和 《县 教 育 局 规 程 》 15 条 。 自 此 , 各县劝学所一律改为教育局 ,“地方教育始有完备机关 ”④ ,民国的基层教育事业开始出现转机 。 由上可见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 ,民国时期终于形成了中央教育部 — 省 (市 )教 育 厅 — 县 教 育 局 (科 ) 为主体的三级教育行政管 理 体 系 ,初 步 实 现 了 教 育 管 理 的 现 代 化 ,基 本 确 立 了 中 国 现 代 教 育 管 理 体 制 。 应该说 ,蔡元培 、汤化龙 、范源濂 、陶行知等众多留学生出身的人士对此卓有贡献 。 三 、民国新教育体制变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 ,民国时期的教育变化巨大 ,特 别 是 经 过 民 初 十 余 年 的 不 断 变 革 ,中 国 初 步 建 立 了 以 新 式学制和现代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为主 要 内 容 的 现 代 教 育 体 制 。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深 深 地 烙 上 了 以 留 学 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变革求索乃至中国留学教育的痕迹 : (一 )由师法日本转向学习美国 ,强化了科学 、民主和现代性 留日教育为晚清留学教育的主流 ,而且留日学生多学习法政和师范专 业 ,归 国 后 多 进 政 界 和 教 育 界 ,对当时教育改革影响很大 ,这一现状基本上决定了清末民初教育制度 走 师 法 日 本 的 道 路 。“钦 定 ” ①④ ② ③ 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第 165、 166 页。 《清末民初史料》,《光华半月刊》 1936 年 5 月下旬刊。 《学制会议第六幕》,《申报》 1922 年 9 月 29 日。 — 66 —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和 “奏定 ”两个学堂章程 ,乃清末新政教 育 界 的 标 志 性 成 果 ,虽 为 张 百 熙 和 张 之 洞 所 主 持 拟 定 ,但 因 为 幕僚身份的留日学生的影响 ,“在具体上的草创过程中 ,留日归国学生实出力不小 ”① ,清末学制改 革 也 就自然地走上了师法日本的道路 。 民国建立后 ,教育部的官员留学生居 多 ,且 以 留 日 生 为 主 ,对 民 初 教 育 制 度 改 革 的 影 响 是 不 言 而 喻的 。 这是因为蔡元培虽为部长 ,为教育大家 ,其指导思想和地位之影 响 ,在 教 育 界 无 人 望 其 项 背 ,但 是他留欧时学的是美学而不是教育 ,故 具 体 做 法 多 嘱 托 他 人 。 留 学 欧 美 的 刘 冠 雄 、陈 振 先 、王 邵 廉 等 虽为副部长等 ,但刘 、王都是 19 世纪留 学 欧 洲 的 学 习 军 事 出 身 ,陈 也 非 教 育 专 业 出 身 ,他 们 对 教 育 改 革难以拿出具体方案 ,且刘只是短期兼代 ,更不会有所作为 。 所以范源 濂 、景 耀 月 、董 鸿 祎 等 众 多 留 日 出身的人员 ,对民初教育体制改革的具 体 走 向 产 生 了 决 定 性 的 影 响 。 所 以 ,拟 订 的 学 制 草 案 虽 “拟 遍 采欧美各国之长 ”,但结果 “仍是采用日本制 ”② 。 1908 年 ,美国决定退回部分 “庚款 ”以资助中国青 年 赴 美 留 学 ,加 上 众 多 的 自 费 留 美 生 和 各 省 、各 部以及企业 、学校派出的留美青 年 ,留 美 生 数 量 不 断 增 长 。 他 们 归 国 后 ,相 当 一 部 分 进 入 教 育 界 。 如 在 1909 年到 1922 年 544 名归国的清华留学生中 ,从事教育者 204 人 ,占总数 40% 以上 ③ ,居所有职业 之首 。 这些归国留美生推崇美国的教育 制 度 ,先 后 请 美 国 著 名 教 育 家 杜 威 和 孟 禄 来 华 指 导 新 学 制 的 修订和推行 。 故 “壬戌学制 ”摒弃了原教育体制中日本学制的影响 ,从指 导 思 想 到 具 体 措 施 ,处 处 可 见 美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其中反映美国中学教育模式 “六三三 ”制的影响最 为 显 著 ,以 致 后 来 曾 任 教 育 部 长的陈立夫说过 :“中国现代的教 育 制 度 ,大 体 上 是 仿 照 美 国 教 育 制 度 。”④ “壬 戌 学 制 ”采 用 美 国 单 轨 制 ,在形式上 ,任何儿童 、少年和青年都 可 以 由 小 学 而 中 学 直 到 大 学 ,具 有 浓 重 的 民 主 意 识 。 其 “发 挥 平民教育精神 ”、“使教育易于普及 ”则是中国教育制度民主化的深层表 现 。 这 个 学 制 还 尊 重 教 育 发 展 的客观规律 ,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注 重 适 应 学 龄 儿 童 身 心 发 展 的 阶 段 及 其 特 点 ,具 有 科 学 精 神 。 这与民国以后特别是五四时期崇尚科学 民 主 的 潮 流 是 一 致 的 ,这 也 是 “壬 戌 学 制 ”之 所 以 成 为 中 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关键因素 。 (二 )由最初基本模仿国外学制发展到结合中国国情 ,开始走上本土化道路 清末民初的教育体制受到日本 很 多 影 响 ,有 其 先 进 性 。 但 因 为 20 世 纪 初 的 留 日 教 育 规 模 庞 大 , 人员参差不齐 ,管理不严 ,速成居多 ,教育质量低 ⑤ ,学 有 专 长 的 毕 业 生 比 例 不 高 。 其 中 虽 然 也 出 现 了 范源濂这样的著名教育家 ,但毕竟太少 。 他们回国后 ,大都只能照搬其 所 学 ,模 仿 有 余 而 创 新 不 足 ,清 末 “对于日本学制 ,更加抄得完备 ”;民初 “也是依旧随意抄袭 ”⑥ 。 相比较而言 ,民初的留美教育规模虽然不如清末留日教育大 ,但 质 量 高 ,以 胡 适 、蒋 梦 麟 、陈 鹤 琴 、 陶行知 、廖世承等为代表的留美学生 ,大多数就读于美国著名高等学府 ,基 本 上 都 获 得 了 硕 士 、博 士 学 位 ,是高层次教育人才 ,拥有一般留日 学 生 难 以 企 及 的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 因 此 ,留 美 生 迅 速 成 长 为 各 地 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 他们不再随意抄 袭 国 外 学 制 法 令 ,而 注 意 在 结 合 本 国 国 情 的 基 础 上 学 习 、借 鉴 , 力求制订出适合中国的教育制 度 。 如 1921 年 陶 行 知 强 调 :“对 于 外 国 的 经 验 ,应 明 辨 择 善 ,决 不 可 舍 王奇生:《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东南文化》 1989 年第 1 期。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第 165 页。 《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9 年,第 256-257 页。 ③ 舒新城: 《美国教育对中国的影响》,《中央日报》 1941 年 1 月 6 日。 ④ 陈立夫: 907 年清朝学部奏折称:“详查在日游学人数已逾万人,而习速成者居 百 分 之 六 十,习 普 通 者 百 分 之 三 十,中 途 退 学 辗 ⑤ 如1 转无成者百分之五六,入高等专门者百分之三四,入大学者仅百分之一而已。”石棉:《中国现代化运 动 与 清 末 留 日 学 生 》,台 湾 嘉 新 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 1968 年,第 155 页。 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第 1075 页。 ⑥ 璩鑫圭、 ① ② — 67 — 浙江学刊 2012 年第 5 期 己从人 ,轻于吸取 ”,要注意中国 的 “特 别 情 形 ”① 。 有 鉴 于 此 ,“壬 戌 学 制 ”明 确 提 出 要 “注 意 国 民 经 济 力 ”,“多留地方伸缩余地 ”,并据此在学制的各个阶段作了比较灵活 的 规 定 。 在 县 级 教 育 局 制 度 方 面 , 根据中国当时的行政建制情况 ,把原教育部拟定的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组织 大 纲 》修 正 为 《县 教 育 行 政 机关组织大纲 》和 《特别市教育行政组织大纲 》两个方案 。 这表明 ,中国教 育 体 制 在 实 现 初 步 现 代 化 的 同时 ,也开始走上与本土化结合的道路 。 因 此 ,《壬 戌 学 制 》在 我 国 表 现 出 较 强 的 生 命 力 ,而 这 背 后 则 隐含着中国留学教育发展的影子和留学生群体的功劳 。 (三 )学制变革受制于政治体制 、政局变化诸多因素 如前所述 ,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并非一帆风顺 。 就实质而言 ,教育 的 发 展 终 究 要 受 到 政 治 、经 济 、 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教育体制的 变 革 是 政 治 体 制 变 革 的 一 部 分 ;就 现 实 而 言 ,中 国 特 殊 的 历 史传统和复杂的现实 ,对教育的影响就更为明显 。 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 除 了 留 学 生 教 育 家 、政 治 家 的 推动 、主导外 ,还受制于当时政治 、政局变化的大环境 ,受到当权者等个体的影响 。 民初现代教育体制之所以能够建立并 不 断 完 善 ,首 先 取 决 于 辛 亥 革 命 后 新 的 政 治 导 向 和 政 治 体 制 ,也得益于政治家在关键时刻 提 供 的 政 治 保 障 。1912 年 ,以 孙 中 山 为 首 的 留 学 生 出 身 的 政 治 家 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中华民国 ,宣告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的 终 结 ,民 主 共 和 成 为 不 可 逆转的潮流 。 在此背景下 ,蔡元培 、范源 濂 等 留 学 生 教 育 家 顺 应 时 代 要 求 ,制 订 了 民 初 学 制 和 教 育 部 官制 。 不久 ,袁世凯当政 ,搞封建复辟 ,现代教育体 制 的 进 程 暂 时 中 断 。1914 年 教 育 总 长 汤 尔 和 力 主 设立各省教育厅而未果的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 。 其后 ,中国进入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1919 年 ,留日出 身的山西实权派阎锡山 ,为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五届年会的召开提供了氛围 ,现 代 教 育 体 制 的 讨 论 得 以 继续 。 而 1920 年 ,原定在粤召开的全国第六届年会 ,则由于广东局势不宁被迫移会上海 。1921 年 ,孙 中山 、汪精卫 、胡汉民等留学生出身的政 治 家 稳 定 了 广 东 政 局 ,陈 独 秀 、金 曾 澄 、钟 荣 光 等 留 学 生 出 身 的教育家才得以成功地主办了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年会 ,拟定了学制草 案 ,引 发 全 国 范 围 内 的 学 制 改革运动 ,推动了现代教育体制的革新 。 而 此 后 大 学 院 的 建 立 和 撤 销 、“戊 辰 学 制 ”的 通 过 和 搁 置 ,又 再次说明了个人在中国政界 、教育界的影响 。 特别是由于现实政治的黑 暗 ,包 括 留 学 生 在 内 的 知 识 分 子有时刻意逃避政治 ,试图全然不顾现实和政治 ,争取所谓教育的独立 性 。 但 这 样 的 结 果 却 使 新 的 教 育体制更难以完善 、发展 。 总而言之 ,在中国教育史上 ,民国时 期 所 建 立 的 新 的 教 育 体 制 不 仅 具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而 且 有 更 重 要的现实意义 。 因为对中国这种落后的后发国家而言 ,只有建立科学的 现 代 教 育 体 制 ,才 能 促 使 教 育 向现代方向全面发展 。 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界留学生群体 ,在民国现 代 教 育 体 制 的 建 立 过 程 中 ,自 始至终都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 由于他们 的 努 力 ,中 国 教 育 体 制 在 民 初 短 短 的 十 几 年 内 基 本 上 实 现 了 现代转变 ,并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 ,一 直 影 响 到 现 在 ,贡 献 是 前 所 未 有 的 。 当 然 民 国 时 期 新 式 教 育 所 取得的成绩是多方面的 ,但教育体制是教 育 制 度 与 中 国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核 心 ,限 于 篇 幅 ,留 学 生 与 民 国 时期教育的其他方面另论 。 责任编辑 :徐吉军 ① 陶行知:《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有之态度》,见《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 年,第 198-191 页。 — 68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