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度报告.pdf
批准立项年份 2012 通过验收年份 2015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 实验室名称: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刘志海 实验室联系人/联系电话:0451-82519850 E-mail 地址:liuzhiihai@hrbeu.edu.cn 依托单位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 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0451-82569792 2018 年 3 月 15 日填报 1 填写说明 一、年度报告中各项指标只统计当年产生的数据,起止时间为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 .........,不设附件,请做好相 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年度报告经依托高校考核通过后,于次年 3 月 31 日前在实验室网站公开。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栏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本年度 ...由实验室人 员在本实验室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重 要成果。其中: 1.“论文与专著”栏中,成果署名须有实验室。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 著作,不包括译著、论文集等。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不得统计。 2. “奖励”栏中,取奖项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按照其排名计算系 数。系数计算方式为:1/实验室最靠前人员排名。例如:在某奖项的获奖 人员中,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为第一完成人,则系数为 1;若排名最 靠前的为第二完成人,则系数为 1/2=0.5。实验室在年度内获某项奖励多 次的,系数累加计算。部委(省)级奖指部委(省)级对应国家科学技 术奖相应系列奖。一个成果若获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未正式批准 的奖励不统计。 3.“承担任务研究经费”指本年度内实验室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运行 补助费和设备更新费。 4.“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栏中,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 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新软件证书等)视同发明专利填报。 国内外同内容专利不得重复统计。 5.“标准与规范”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的数量。 三、“研究队伍建设”栏中: 1.除特别说明统计年度数据外,均统计相关类型人员总数。固定人员 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 2 年以上的全职人员;流动人员指访问学者、博士 后研究人员等。 2.“40 岁以下”是指截至当年年底,不超过 40 周岁。 3.“科技人才”和“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栏,只统计固定人员 ....。 4.“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情况。 四、“开放与运行管理”栏中: 1.“承办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国内学 术会议是指由主管部门或全国性一级学会批准的学术会议。 2.“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实验室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外专 局等部门主管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与的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工程 (如:ITER、CERN 等)项目研究,以及双方单位之间正式签订协议书 的国际合作项目。 2 一、简表 实验室名称 研究方向 (据实增删) 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 纤维集成光学 研究方向 2 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3 先进激光技术 研究方向 4 光学极限测量 姓名 苑立波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62.11.15 职称 姓名 杨军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76.4.7 职称 姓名 刘志海 研究方向 实验室 副主任 出生日期 1977.7.7 职称 (据实增删) 姓名 王鹏飞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77.7.5 职称 姓名 史金辉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79.6.14 职称 姓名 姜德生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49.3.1 职称 教授 任职时间 发表论文 SCI 132 篇 EI 98 篇 科技专著 国内出版 0部 国外出版 0部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0项 二等奖 0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0项 二等奖 0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奖 一等奖 0项 二等奖 0项 实验室 主任 学术 委员会主 任 纤维集成光学 教授 任职时间 1984 光学极限测量 教授 任职时间 1999 光纤光镊 教授 任职时间 1999 先进激光技术 教授 任职时间 2014 新型电磁材料 教授 任职时间 2001 光纤传感技术 2012.1 论文与专著 研究水平 与贡献 奖励 3 省、部级科技奖励 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0项 1123 万元 纵向经费 678.7 万 元 横向经费 433.6 万元 发明专利 申请数 62 项 授权数 45 项 成果转化 转化数 0项 转化总经费 0 万元 0项 行业/地方标准 1项 项目到账 总经费 发明专利与 成果转化 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 实验室固定人员 人 实验室流动人员 院士 人 千人计划 人 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人 青年长江 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1人 青年千人计划 1人 其他国家、省部级 人才计划 1人 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个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个 特聘 讲座 长江学者 科技人才 研究队伍 建设 长期 短期 0 人 人 国际学术 机构任职 (据实增删) 姓名 任职机构或组织 职务 苑立波 国际光纤传感器学术会议 TPC 成员 访问学者 国内 人 国外 人 博士后 本年度进站博士后 人 本年度出站博士后 人 依托学科 (据实增删) 学科发展 人 学科 1 研究生培养 光学工程 学科 2 在读博士生 49 人 光学 学科 3 在读硕士生 150 人 承担研究生课程 664 学时 与人才培 养 承担本科课程 1406 学时 大专院校教材 1部 承办学术会议 开放与 国际 0次 国内 (含港澳台) 1次 年度新增国际合作项目 1项 运行管理 实验室面积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3800M2 实验室网址 依托单位年度经费投 入 万元 4 www.chianfio.com 万元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 1、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 (1)本年度实验室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 2018 年度,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开发表论文 230 篇,其中 被 SCI 索引收录的论文 132 篇;实验室申请发明专利 62 项,授权发明专利 45 项,转化专利 6 项,转化金额 52 万元人民币。 (2)实验室对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的贡 献,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依托纤维集成光学与光纤传感技术科技创新体系,面向“防震减灾”、 “资源勘探”等国民经济与民生重大需求,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已成为我国“光学工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链条贯通的重要推动 者,为国家和行业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力求发挥智库作用。 为满足“防震减灾”等重大民生需求,重点实验室成功地发展了光学地 震观测方法,研建了国内最大尺度的外场激光地震观测站,构建了高灵敏度 三维光纤地震观测装置,在国家地震观测台站(宾县台)、北京国家强震台 网中心微分观测台站(北京燕郊)、中国地震局河北滦县强震台及大连某实 验场,帮助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省地震局 成功地实现了对地球内部微弱震动、地壳表面微小形变的观测。至此,光学 地震观测技术已发展成为我国地震监测、预警与震灾防御的有效手段,为我 国防灾减灾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为满足“资源勘探”等国民经济重大需求,重点实验室与俄罗斯国家海 洋地质研究所开展了长期合作,构建了国内灵敏度最高的光量子弱磁探测装 置,掌握了磁异常探测的国际先进技术,攻克了地质资源勘探与开发、水下 目标探测与定位等关键技术,并由哈尔滨长城水下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哈 尔滨环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地方高科技企业实现了产品转化。近年来,这 些企业在原子磁力仪、地磁目标定位、水下地磁导航、地磁能源矿藏勘测等 地磁传感和地磁应用领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重点实验室牵头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大型天文望远镜中星 像传输光纤的关键技术研究”,不仅优化了国家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 镜(LAMOST)运行过程中的 4000 根光纤对准不同观测目标的运行条件,还 与国家天文台、南京天光所、云南天文台等天文研究机构密切协作,共同完 成了 LAMOST 二期工程的论证工作。学科还召集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 南若干主题的论证工作,牵头论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器件及集 5 成”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研究专题(2017 年实施)。 2、承担科研任务 本年度科研任务总体情况 2018 年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研项目 58 项(其中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项目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1 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 1 项,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 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面上项目 1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5 项,总装预研基金 4 项,全军测试仪器型号项目 1 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2 项,省级其他基金项目 14 项),项目总经 费 3872 万人民币;新获取科研项目 24 项,项目总经费 2014 万人民币。 序 号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负责人 杨军 起止时 经费(万 间 元) 201801202010 1 光纤分析仪 2 微结构光纤制备与新型 器件集成研究 3 某种消光比标定与校准 技术 杨军 4 大功率窄带宽中红外光 2016YFE0126 纤激光器制备及性能联 500 合研究 王鹏飞 201611201912 257 5 大型积分视场单元 (IFU)关键技术研究 孙伟民 201701202012 250 61535004 U1631239 苑立波 6 201601 -202012 201801202012 500 320 300 类别 军委装备发展 部全军测试仪 器型号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项目 装备发展部信 息系统局装备 预研 科技部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政 府间专项项目 中日政府间国 际科技创新合 作 国家自然基金 联合基金项目 (重点项目) 6 精密制造中的补偿和测 量关键技术研究-自支 2016YFF0200 撑薄膜厚度计量标准装 704 置* 张建中 2017012019.012 201501201812 230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课题 100 总装预研基金 7 某水下充电技术 8 反对称艾里光束的构造 与应用研究 11474072 苑勇贵 9 全介质多芯光纤纤端集 成光场调控器件研究 91750107 关春颖 201801202012 78 11574061 杨兴华 201601201912 7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61675052 邓洪昌 201701202012 6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61675054 关春颖 201701202012 6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61575050 王鹏飞 201601201912 6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51572051 陈玉金 201601201912 6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61775047 刘志海 201801202112 6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61775044 彭峰 201801202112 6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61675053 张羽 201701202012 6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郭波 201701201812 50 装备预研领域 基金 任晶 201701201912 50 总装预研基金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基于空心双芯光纤的全 光纤集成式光流控生物 传感器 基于同轴双波导光纤马 达研究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紧 凑型多芯全光纤集成特 种光束发生器 基于中空多芯光纤的微 球谐振腔光器件的特性 研究 掺杂石墨烯/过渡族金 属化合物异质结构的构 建及电化学催化析氢特 性 基于光纤技术的牵引光 束构建方法及其特性研 究 基于复合光纤干涉仪传 感机理的高灵敏度六维 地震波测量方法研究 基于微结构光纤的自加 速类贝塞尔光束的构建 方法及其特性研究 拓扑绝缘体锁模的 3-5 微米中红外光纤拉曼激 光器研究 某系统光纤的制备及其 光学性能研究 李立 2016.06 -2020.11 95 基于液晶的多层湍流大 20 气成像过程模拟技术研 究 U1531102 刘永军 201601201812 45 高精度光纤传感器件 G115217002 张羽 201710202012 30 21 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大研究 计划培育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天文联合 基金(培育项 目)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课题(战 略性先进电子 材料) 22 23 24 25 26 27 聚合物-石英复合长周 期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 11704086 器 基于纳米钻石 NV 色心 的分布式光纤磁场传感 61705051 机理研究 基于塑料闪烁光纤阵列 的高海拔宇宙线探测器 11603008 研究 稀土纳米晶/金属纳米 粒子共掺杂的微纳光纤 61605031 激光器 强度可控的保偏光纤内 弱偏振耦合点的产生及 61605030 其应用研究 触摸科学、体验发现— KY111001800 —科普进校园 02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化 28 物纳米薄膜的制备和光 学非线性 GX17A018 基于平面超材料的电磁 KY111001800 波调控研究 01 过渡族金属化合物电化 30 学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 ZD2016012 析氢特性 基于柚子型光子晶体光 31 纤倾斜光栅的生物传感 ZD2018015 器 钛离子掺杂光敏性可控 KY111001800 32 磷石英光纤制备及增敏 05 机理研究 29 层状海底地声信号传输 33 特性研究 201801202012 27 张亚勋 201801202012 25 卢春莲 201701201912 22 李寒阳 201701201912 19 刘艳磊 201701201912 19 王鹏飞 201501202012 26 王鹏飞 201801202012 26 张建中 201801202012 23 王鹏飞 201607201907 20 黑龙江省自然 基金重点项目 关春颖 201807202107 20 黑龙江省自然 基金重点项目 刘志海 201806201812 7 黑龙江省科学 技术协会 A2015015 201507欧阳秋云 201807 6 基于自旋交互浦的超窄 34 带原子光学滤波技术研 究 A2015014 史金辉 201507201807 6 导波声场调控与多模相 互作用 E2016023 陈玉金 201607201907 6 基于七芯光纤的三通道 36 分段检测 SPR 传感器的 设计与特性研究 F2016004 李松 201607201907 6 37 科学实验合作研发协议 F2017006 任晶 201710202010 6 触摸科学、体验发现— —科普进校园 A2018004 樊亚仙 201807202107 6 35 3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 黑龙江省国家 项目省级资助 黑龙江省科技 厅(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政府 间专项项目省 级配套) 黑龙江省国家 项目省级资助 杨文蕾 8 黑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1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化 物纳米薄膜的制备和光 A2018002 学非线性 基于平面超材料的电磁 QC2018001 波调控研究 过渡族金属化合物电化 学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 LC2018026 析氢特性 FASOT 积分视场单元系 KY111001600 统设备研制合同 40 基于光纤传感的含能材 料构件残余应力表征及 G114817011 测试技术研究 水下清刷机器人关键技 KY111001700 术研究 01 KY111001700 地声传感器 17 KY111001800 设备采购(非招标) 06 尖山基地#6 塔应变监测 KY111001800 系统改造技术设计 04 有限元法外流场及头罩 KY111001700 耦合光传输模型设计与 37 仿真方法研究 光纤陀螺用 40um 保偏 KY111001700 光纤对轴方案研究 38 ZL201110118450.7 专利 KY111001600 使用及相关技术应用 29 ZL200810136819.5 专利 KY111001600 使用及相关技术应用 34 ZL201210379406.6 专利 KY111001600 使用及相关技术应用 31 ZL201210379407.0 专利 KY111001600 使用及相关技术应用 30 ZL200810136826.5 专利 KY111001600 使用及相关技术应用 33 ZL201010296919.1 专利 KY111001600 使用及相关技术应用 32 基于柚子型光子晶体光 KY111001700 纤倾斜光栅的生物传感 31 器 KY111001800 玻璃性能测评 03 KY111001600 硫系玻璃样品性能检测 38 刘双强 201807202107 6 薛九零 201807202107 5 赵恩铭 201807202107 5 耿涛 201612201812 238 张建中 201711201912 孙晶华 杨军 张建中 张建中 康崇 耿涛 杨军 苑立波 杨军 杨军 苑立波 苑立波 刘志海 任晶 王鹏飞 光纤分析仪 杨军 9 201701201901 201711201811 201809201909 201806201905 201706201803 201801201912 201701201912 201701201912 201701201912 201701201912 201701201912 201701201912 201701201810 201801201812 201703201802 201801202010 黑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 基金青年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 基金留学归国 人员基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160 100 98.5 52 27.5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12.9 12 10 10 8 8 8 8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民品横向 2.8 黑龙江省科学 技术馆 2.7 民品横向 2.35 民品横向 500 军委装备发展 部全军测试仪 器型号项目 2 微结构光纤制备与新型 器件集成研究 3 某种消光比标定与校准 技术 61535004 苑立波 杨军 201601 -202012 201801202012 320 30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项目 装备发展部信 息系统局装备 预研 三、研究队伍建设 1、各研究方向及研究队伍 研究方向 学术带头人 1 纤维集成光学 苑立波 2 光学极限测量 杨军 3 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 陈玉金 4 先进激光技术 王鹏飞 主要骨干 关春颖、刘志海、樊 亚仙、张建中、张羽 康崇、陶智勇、杨兴 华、彭峰、苑勇贵、 史金辉,欧阳秋云, 齐立红,李春燕 任晶、张涛、郭波、 方再金、杨文蕾 2.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性 别 学位 苑立波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2 王鹏飞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3 孙伟民 研究人员 男 4 康 崇 5 序号 姓名 1 类型 年龄 在实验室工作年限 授 53 2012.1-2020.12 教 授 39 2015.1-2020.12 博士 教 授 47 2012.1-2020.12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授 45 2012.1-2020.12 杨 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授 39 2012.1-2020.12 6 陈玉金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授 44 2012.1-2020.12 7 张新陆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授 44 2012.1-2020.12 8 刘志海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授 38 2012.1-2020.12 9 樊亚仙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 授 40 2012.1-2020.12 10 陶智勇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授 40 2012.1-2020.12 11 关春颖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 授 37 2012.1-2020.12 12 张建中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 授 37 2012.1-2020.12 13 吕月兰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 授 47 2012.1-2020.12 14 史金辉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36 2012.1-2020.12 15 杨兴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36 2012.1-2020.12 10 职称 性 别 学位 职称 年龄 在实验室工作年限 温 强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副教授 53 2012.1-2020.12 17 李 昆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50 2012.1-2020.12 18 刘 禄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7 2012.1-2020.12 19 崔金辉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3 2012.1-2020.12 20 欧阳秋云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9 2012.1-2020.12 21 王 雷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8 2012.1-2020.12 22 张军海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1 2012.1-2020.12 23 张 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0 2012.1-2020.12 24 李 立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5 2012.1-2020.12 25 耿 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3 2012.1-2020.12 26 姜海丽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0 2012.1-2020.12 27 赵文辉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9 2012.1-2020.12 28 王晓峰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副教授 41 2012.1-2020.12 29 姜 宇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副教授 40 2012.1-2020.12 30 刘永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8 2012.1-2020.12 31 张志林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8 2012.1-2020.12 32 佟成国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高级工程 师 42 2012.1-2020.12 33 张 扬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6 2012.1-2020.12 34 张 羽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5 2012.1-2020.12 35 郑福厚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 师 47 2012.1-2020.12 36 苏丽萍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 师 40 2012.1-2020.12 37 陈淑研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 师 40 2012.1-2020.12 38 李春燕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 师 37 2012.1-2020.12 39 程 丽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 师 38 2012.1-2020.12 40 齐立红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 师 38 2012.1-2020.12 41 戴 强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 师 43 2012.1-2020.12 42 刘艳磊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 师 37 2012.1-2020.12 43 田凤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 师 35 2012.1-2020.12 序号 姓名 16 类型 11 性 别 学位 赵家群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 45 苑勇贵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46 郭波 研究人员 男 47 方再金 48 序号 姓名 44 类型 职称 年龄 在实验室工作年限 师 39 2012.1-2020.12 讲 师 36 2012.1-2020.12 博士 讲 师 34 2012.1-2020.12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 师 34 2012.1-2020.12 彭 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 师 33 2012.1-2020.12 49 赵恩铭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讲 师 38 2012.1-2020.12 50 刘双强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 师 30 2012.1-2020.12 51 卢春莲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 师 35 2012.1-2020.12 52 丁鑫冰 管理人员 女 硕士 科研秘书 42 2012.1-2020.12 53 杜文婷 管理人员 女 硕士 专职秘书 31 2012.1-2020.12 注:(1)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种类型,应为所在高等学校 聘用的聘期 2 年以上的全职人员。(2)“在实验室工作年限”栏中填写实验室工作的聘期。 3、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 号 姓名 类型 性 年龄 职称 别 博士后研 男 究人员 博士后研 2 邓洪昌 男 究人员 博士后研 3 张亚勋 男 究人员 博士后研 4 李寒阳 男 究人员 博士后研 5 刘艳磊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6 杜艳秋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7 李松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8 柴全 男 究人员 博士后研 9 杨桂欣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10 杨文蕾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11 刘双强 男 究人员 1 刘强 国别 工作单位 在实验室工作期限 36 中国 东北石油大学 2015.1-2018.12 30 中国 无 2015.5-2018.4 29 中国 无 2015.7-2018.6 34 中国 无 2015.10-2018.9 37 讲师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38 讲师 中国 黑龙江科技大学 2015.112018.10 2015.122018.11 34 讲师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3-2019.2 33 中国 无 2016.5-2019.4 28 讲师 中国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5-2019.4 31 中国 无 31 讲师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12 2016.7-2019.6 2016.122019.11 博士后研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13 孙蓉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14 李春燕 女 究人员 博士后研 15 朱正 男 究人员 博士后研 16 姜海丽 女 究人员 Azizur 17 访问学者 男 Rahman Elfed 18 访问学者 男 Lewis Kenneth 19 TV 访问学者 男 Grattan Anna 20 Grazia 访问学者 女 Mignani 12 于雪莲 38 中国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122019.11 38 讲师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1-2018.12 38 讲师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1-2019.12 36 讲师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3-2019. 2 40 讲师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4-2019.3 英国城市大学工 2013.9-2018.9 程信息学院 爱尔兰利默里克 57 教授 英国 2013.9-2018.9 大学 63 教授 英国 63 教授 英国 英国城市大学工 2013.9-2018.9 程信息学院 意大利国家研究 意大 59 教授 委员会应用物理 2013.9-2018.9 利 院 注:(1)流动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访问学者、其他”三种类型,请按照以上三 种类型进行人员排序。(2)在“实验室工作期限”在实验室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1、学科发展 简述实验室所依托学科的年度发展情况,包括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支 撑作用,以及推动学科交叉与新兴学科建设的情况。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逐步提出了“纤维集成光学”的新概念和新思路, 发展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半导体“平面”集成的“三维”、“立体”集成光学 新途径,在国内“光学工程”学科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伫立 前沿、服务国防、厚重基础三个方面。 2018 年度, 依托我校船舶与海洋领域的研究优势与特色,瞄准国防科技 和武器装备等重大需求,发展了高精度光学仪器系统与极限光学测试关键技 术,突破了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实现了与世界前沿技术从“跟跑”、“并 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国防 事业。例如,高精度光纤陀螺在大型军用船舶、核潜艇、战略导弹的惯性导 航和姿态控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被巴统组织列入对华禁运三大技术之 一,受到发达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借助在光纤传感原理与技术 20 多年的 研究优势,重点实验室攻克了无骨架光纤敏感环、高阶温度误差补偿等关键 技术,彻底解决国内战术级、导航级光纤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差 13 和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经国防科工局组织,汪顺亭院士担任主任的鉴定委 员会鉴定,认为“该型光纤陀螺仪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基于该型 陀螺仪的高精度自主定向系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学校联合中船重工集 团研制的 DHGL-11、CPL-3 型船用光纤捷联罗经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认 证,批量装备于我国最新型的海警船、海监船、渔政船和雪龙号科学考察船 等船只,并出口到海外,累计实现经济效益 1.85 亿元。 高精度光纤陀螺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问题之一是需要掌握高精度光学 测试技术。在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精度光纤陀螺检测 与诊断仪的开发与应用”的支持下,重点实验室创造性地提出了高精度光纤 陀螺核心器件的超高灵敏度、超大动态范围、多参量、分布式测试方法,成 功突破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研制出比高精度陀螺性能更优越的光纤测试仪 器,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除满足自身测试需求外,该成果已被航天 科工、中船重工、中电、中航等军工集团应用,使陀螺器件核心技术指标和 性能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累计新增产值 2.72 亿元。 2、科教融合推动教学发展 简要介绍实验室人员承担依托单位教学任务情况,主要包括开设主讲课 程、编写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等,以及将本领域前沿研究情况、实验 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情况。 2018 年度,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员承担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 院光学工程方向博士课程 4 门共计 96 学时;光学、光学工程方向硕士课程 28 门共计 664 学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 38 门共计 1406 学时. 科技创新成果向教育教学资源转化被视为科技创新的本质规律和终极目 标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 置”。重点实验室已经形成“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教育教学资源转化和前沿科 学知识传授、科学普及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并已成为国 内光纤理论与技术实践教学创新、推广以及科普工作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重点实验室依托在纤维集成光学和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深厚的研究积淀, 将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与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在 国内率先将“光纤技术”引入高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先后 首创了包括光纤传感试验仪在内的十多种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构建了国内领 先、国际一流的光纤实践教学平台;主讲的《光纤理论与技术》被评为我国 第一门光纤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编著了我国第一本光纤实验技术教材《光纤 实验技术》,并被国防工业委员会列为重点建设计划立项教材。教学仪器及 其教学方法受到了国内高校同行的一致好评,先后有香港理工、哈工大、同 济、北理工等全国 22 个省(直辖市)、70 多所高校采用了上述仪器设备, 近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完成了光纤实践教学的培训。 14 3、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总体情况 简述实验室人才培养的代表性举措和效果,包括跨学科、跨院系的人才 交流和培养,与国内、国际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等。 本年,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在“光学工程”科学和 技术领域,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与科学探索精神,具备开阔国际视野、独立 开展科学研究和复杂工程技术研发能力的一流科学家、卓越工程师与知名企 业家,为新形式下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输送大批创 新创业型人才。 本年度,重点实验室按照学校《关于开展学科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的决 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展实施了学科建设综合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 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出系列举措,改善研究生科研条件、加大奖励制 度,提高就业层次与水平,提升学生学术能力与水平,促进高水平成果产 出。 加大奖励与激励投入力度,吸引优质资源。设立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入 学奖学金,对优秀学生一次性奖励 1 至 5 万元;设立基础学科助学金,在国 家助学金的基础上,由导师提供额外补助和资助。 制定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研究生学术产出考核指标,激励学术创新。 设立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学金,鼓励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中做出贡献的 研究生,对高水平文章发表、发明专利授权,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创新等等 成果产出,根据贡献度设置 1000 元/月至 3000 元/月金额鼓励。 开拓发展途径,加大研究生国际交流力度,增强学科竞争力。光学工程 学科团队在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 上,与澳大利亚悉尼 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英国南安普 顿大学、巴斯大学,以及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一系列学生交流协 议与计划,将对在读期间表现优异的 学生,特别是获得学术奖学金的在校 学生提供短期交流或继续深造的机会。 (2)研究生代表性成果(列举不超过 3 项) 简述研究生在实验室平台的锻炼中,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高水平论文发 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挑战杯获奖、国际竞赛获奖等。 15 博士国家奖学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子项目技术负 李创 1 ( 光 学 工 程) 责人,完成了高精度光纤光路研制与陀螺器件测试任务。发表 SCI 期刊论文 6 篇,其中第一作者 3 篇,申请发明专利 5 项,授 权并转化应用 1 项,使应用单位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校期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掺杂石墨烯 /过度金属化合物异质结构的构建及电化学催化析氢特性)和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有机玻璃 2 曲斌 的可控制备及光学非线性)。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 JCR 分区一 (光学工程) 区发表 SCI 论文 3 篇(Nanoscale 1 篇,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 篇),二区发表 SCI 论文 2 篇(Phys. Chem. Chem. Phys 1 篇,Scientific Reports 1 篇);以第二作者发 表中科院 JCR 分区一区 SCI 论文 1 篇(Chem. Eur. J.1 篇)。 硕士国家奖学金,发表 SCI 文章 3 篇;申请发明专利 2 项,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研究生二等奖学 金(3 次)、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共青团团干部、哈尔滨工程 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哈尔滨工程大学三好学生、哈尔滨工程大 3 陈云浩 (光学工程) 学优秀科创导航员,黑龙江省光电设计大赛一等奖,担任国家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副指导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共青团 团干部、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 科创导航员、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黑龙江省电 子大学生设计大赛三等奖,黑龙江省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一 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 计竞赛优胜奖,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1 项。 (3)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情况(列举 5 项以内) 序号 参加会议形式 学生姓名 硕士/博士 参加会议名称及会议主办方 导师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1 海报 田配轩 Photonics Conference 博士 (2018)/OSA、SPIE、IEEE 关春颖 光子学协会联合主办。 2 海报 王铭杰 硕士 3 研讨会 房鑫 硕士 Photonics Asia,SPIE/COS 关春颖 第 12 届动力系统与微分方程 研讨会 16 理论科学研究中心 薛玲 4 研讨会 闫湘芸 硕士 5 海报 王凯 硕士 6 分会报告 穆博鑫 硕士 7 分会报告 张洪英 硕士 第 12 届动力系统与微分方程 研讨会 理论科学研究中心 Icopen2018 国际仪器和测量技术会议 IEEE 仪器与测量协会 国际仪器和测量技术会议 IEEE 仪器与测量协会 薛玲 史金辉 刘艳磊 张建中 第 37 届中国控制会议 8 张贴报告 刘凡 硕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 张戌希 业委员会 第 37 届中国控制会议 9 张贴报告 拜澎 硕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 张戌希 业委员会 第 30 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 10 口头报告 王思琪 东北大学和中国自动化学会 硕士 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决策专 张戌希 业委员会 《The 10th International 11 现场报告 白星宇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硕士 Optics and Photonics》清华 耿涛 大学主办 注:请依次以参加会议形式为大会发言、口头报告、发表会议论文、其他为序分别填 报。所有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是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五、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交流 (1)开放课题设置情况 17 2018 年度“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围绕特种光纤、纤维集成光学 器件与应用、光子为动力学等研究方向,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培育计划项目,主要 面对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旨在提高重点实验室范畴内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 学术水平。本年度,为进一步推进青年教师深入开展研究,课题资助期限由原来 的 1 年调整为 2 年。 一、基金申请指南 青年教师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力量,但其学术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亟需解 决的诸多问题,例如:学术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炼,部分青年教师缺乏高水平 研究导师的指导;部分青年教师也受限于研究经费和研究条件,缺乏科学研究实 验平台、缺乏实验器材、研究过程中必要的材料需要补充等等问题。 为此,本年度基金的申请指南规定,符合以下条件者均可以申报: (一)纤维集成光学重点实验室的教师或者课题内容符合“特种光纤”、“纤维 集成光学器件与应用”、“光子微动力学”等研究方向的教师; (二)申请人年龄不超过 40 岁(含 40 岁); (三)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必须联系学术导师共同申报,可优先获得资助; (四)优先资助新入职教师,包括引进人才、新入职讲师、博士后等; (五)优先资助目前没有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并且具备较好研究潜力的申请者。 (六)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的资助为期两年,资助额度为 5~10 万元。 (七)承担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人,必须申报下一年度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 点冲击面上项目以上的项目。 二、基金评审方法 基金申请指南发布后,共 12 份申请。将申请人和主要项目信息汇总后,重点 实验室成立了以苑立波教授任组长,孙伟民教授、刘志海教授、杨军教授、张建 中教授、杨兴华教授、史金辉教授为成员的七人开放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实施 方法与过程如下: (一)评审标准:按照申请课题的创新性、既往承担项目的信用度、本课题承诺 学术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 10 分,具体评分比例如下:本课题 的创新性占 2 分、既往承担项目的信用占 3 分、承诺本课题学术产出的数量与质 量占 5 分。 (二)评审方式:(1)按照新入职教师、目前是否正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进 行分类,共分成三类;(2)按照评分标准,对申请项目统一评分,七个评委汇总 后,统计平均分,并按分类评比。为鼓励新入职和目前没有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的 教师,项目评价在良(平均分 8 分)以上获得资助,对于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 的教师,项目评价需要在优(平均分 9 分)以上才能获得资助。 三、基金评议结果 18 申请项目根据项目评分结果,并进行综合评审后,共确定 6 个项目拟通过重 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资助率为 37.5%,详见附件 2。对于评审未通过的项目, (1)列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库;(2)对于特别有学术潜力、评分较高的 项目,拟通过学校基础科研业务费进行资助;(3)此外,光子中心还将设立覆盖 全体教师的科研“种子基金”项目:主要对于那些没有科研经费、尚没有成熟发 展思路和科研计划的教师,在临时和一过性的科研探索与尝试过程中,“种子基 金”项目将提供 SCI 论文版面费、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或者在国内参加国际会议的 费用,以及部分实验材料的资助与帮助,旨在实现对所有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与 探索的教师提供无缝隙全覆盖的支持。 序号 经费 额度 课题名称 承担人 职称 承担人单位 课题起止时间 Post-treatment Study of Bismuth and 1 Erbium doped Co- Optical 5 Fibre with Ultra- Yanhua Luo 助 理 UNSW 研 究 新南威尔士大 员 2016-2018 学 broadband Luminescence 中空磁性纳米颗粒/ 2 石 墨 烯 基 轻 质 微 波 10 潘凯 教授 吸收材料的研究 黑龙江大学材 化学院 2016-2018 高稀土掺杂和低羟 3 基硫系玻璃制备及 其中红外发光性能 10 杨安平 讲师 江苏师范大学 2016-2018 研究 4 液晶大气湍流模拟 器 助 理 5 付玉 员 氧化锌纳米线与石 5 研 究 墨 烯 复 合 结 构 日 盲 10 陆文强 波段传感研究 研 究 院 中国科学院云 南天文台 2016-2018 中科院重庆 绿 色智能技术研 2016-2018 究院 2 微米波段正交线偏 6 振双波长激光器研 5 张新路 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 2016-2018 究 7 新型杂质增强型稀 土掺杂上转换荧光 5 刘禄 19 副 教 哈尔滨工程大 授 学 2016-2018 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研究 光纤自加速光束特 8 性研究 10 刘志海 教授 哈尔滨工程大 2016-2018 学 注:职称一栏,请在职人员填写职称,学生填写博士/硕士。 (2)主办或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召开时间 参加人数 类别 International 1 Summer School Lab- 纤维集成光学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 苑立波 2016.7.15 80 in/on-Fiber 注:请按全球性、地区性、双边性、全国性等类别排序,并在类别栏中注明。 (3)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General Assembly (GA) of the 孙伟民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分会报告 (IAU)(国际天文学会 30 届年会) SPIE Astronomical Telescopes + 孙伟民 Instrumentation Symposium(国际光学 分会报告 工程学会天文望远镜及仪器会议) 张洪英 国际仪器和测量技术会议 分会报告 穆博鑫 国际仪器和测量技术会议 分会报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tial 徐润章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ories, 大会报告 Numerics and Applications 陶智勇 全国物理声学会议 大会报告 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郭波 on Manipulation, Manufacturing and Measurement on the Nanoscale (IEEE 大会特约报告 3M-NANO 2018) 王文鑫 杨军 杨军 2018 Light Conference,Rising stars of light 2018 年全国光机电技术及系统学术会议 2018 年中国电子学会第 24 届青年学术 年会 20 大会特约报告 大会特约报告 大会特约报告 全球性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王文鑫 Advanced Optical Manufacturing and 大会特约报告 Testing Technologies 郭波 史金辉 Frontier Forum on Photonic Technology (FFPT 2018) Global Optical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Conference 2018 大会特约报告 大会特约报告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郭波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大会特约报告 Application (OTA 2018) 关春颖 智能感知与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研讨会 大会特约报告 王文鑫 DPG-Frühjahrstagungen 2018 大会邀请报告 任晶 任晶 第三届“先进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国际研 讨会 第十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 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会议 大会邀请报告 大会邀请报告 2018 Cross Strait Quad-Regional 史金辉 Radio Science and Wireless 分会报告 Technology Conference (CSQRWC2018) 关春颖 第十一届全国光子学学术会议 分会报告 张羽 第十一届全国光子学学术会议 分会报告 张建中 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 分会报告 李立 全国第 18 次光纤通信暨第 19 届集成光 学学术大会 分会报告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郭波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分会主席 Application (OTA 2018) 杨军 2018 智能感知与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研讨 会 会议执行主席 (4)科学传播 2018 年度,重点实验室教师能够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 神,贯彻“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新思路,坚持“立 足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依托重点实验室,带领理学之光科技创新中心 团队,长期举办“假日科学广场”科普活动,积极将科技成果和科学思想融 21 入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的行动中。 由重点实验室多名教授承担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组织 的“国培计划”的主讲教师工作,并且长期承担了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 科技馆组织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的培训专家工作,依托教学团队雄 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背景,形成了“物理眼光看世界”、“物理学的魅 力”、“生活中的物理学”、“餐座上的物理学”等全新系列的教学内容, 自行研制开发了多种于物理课程教学的演示实验项目,并且多数为国内首 创,满足了新形势下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的需求。该活动自开展以来举 办科普讲座 300 多次,接待大、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参观 24000 余人, 受到“哈尔滨新晚报”、“黑龙江晨报”的连续报道,并被认定为“黑龙江 省科普教育基地”。2016 年被重点实验室的刘志海教授被评为全国《科学素 质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 2、运行管理 (1)学术委员会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年龄 所在单位 是否外籍 1 姜德生 男 教授 67 武汉理工大学 否 2 靳 伟 男 教授 52 香港理工大学 否 3 谭久彬 男 教授 5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否 4 袁小聪 男 教授 53 深圳大学 否 5 孙洪波 男 教授 47 吉林大学 否 6 吕志伟 男 教授 5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否 7 刘树田 男 教授 5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否 8 王廷云 男 教授 53 上海大学 否 9 苑立波 男 教授 5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否 (2)学术委员会工作情况 22 请简要介绍本年度召开的学术委员会情况,包括召开时间、地点、出席 人员、缺席人员,以及会议纪要。 2018 年 1 月 15 日,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哈 尔滨工程大学理学楼 314 会议室召开。莅临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德生 院士、委员靳伟、谭久彬、袁小聪、孙洪波、吕志伟、刘树田、王廷云、苑 立波。参加会议的还有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军、刘志海、王鹏飞以及重点实 验室各独立课题组师生代表共计 70 余人。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德生院士主持。苑立波主任向学术委员会作了 重点实验室 2016 年度工作汇报,从科研项目和论文专利等成果统计、队伍建 设、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培养、开放运行与学术交流、大型仪 器设备共享技术平台等方面介绍了重点实验室过去一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交 流讨论阶段,与会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先后发言,针对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 方向以及如何做好验收准备工作进行讨论。 学术委员会建议,未来重点实验室面向“国防”与“民生”等国家重大 需求,聚焦“光学工程”前沿科学问题,瞄准“光子工业”技术创新的制高 点,发展纤维光子集成、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激光技术、光学测试与 仪器四个学科方向,建设我国光子信息领域的高水平、专业化科技人才创新 培养基地,打造一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学术队伍,获得一系 列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使重点实验室整体达到国内先进 水平,特色方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3)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简述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本年度为实验室提供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 费、相对集中的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的情况,在学科建设、人才 引进、团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的情 况。 2016 年度,学校前后投入建设经费 200 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 40 万元, 学科与人才培养费用 100 万元,运行费用(包含实验室开放基金)60 万元。 学校为保证实验室有效运行,对原有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在完善健 全实验室本身组织机构、功能定位的同时,成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 协调解决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校长任主任,分管校长任副主 任,科技处、发展计划处、人力资源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研 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科技处。科技处处 长任办公室主任,科技处、发展计划处、人力资源处相关人员任副主任,财 务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研究生院等相关人员任成员。通过多部门的协 调配合,保证实验室科研工作、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实验设备等各方面工 23 作顺利进行。 同时,为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保障实验室有效运行,学校和实验室不 断完善管理制度。学校作为依托单位,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暂行办法》的指导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重 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 作。 3、仪器设备 简述本年度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开放共享情况,研制新设备和升级 改造旧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序 号 金额 仪器编号 型号 (含附 购买时间 件) 1 20136699 2 20103339 3 20152083 4 20112815 5 20152081 6 20154819 7 20010849 8 20011635 9 20106680 10 仪器名称 2011258220112583 超声石英玻璃 使用总 共享 时间 时间 小时 小时 * 200,000 2013-12-19 110 15 磁力仪操作台 MMS-4/4 206,409 2010-8-26 60 15 示波器 MSOS204A 211,898 2015-7-8 200 27 低频微弱振动 JCZ-1/SY- 测量仪 2000F 216,000 2011-7-19 250 10 光谱分析仪 AQ6370D-10 218,130 2015-7-8 48 15 激光拉曼光谱 BWS465- 仪 785S 218,510 2015-12-21 136 23 35670A 219,96 2001-4-20 296 27 JW2000 220,000 2001-6-8 314 26 RLD10 220,537 2010-12-22 230 23 444,813 2011-7-7 168 16 240,000 2012-2-29 8760 0 245,553 2015-7-8 376 23 加工系统 动态信号分析 器 光纤熔融拉锥 系统 激光干涉仪 海洋铯光泵二 维梯度磁测系 统 G882 磁力 仪 11 20120477 空气净化系统 TAC1419BVQ 12 20152080 可调激光源 13 20106528 保偏光纤焊机 FSM-45PM 250,836 2010-12-20 300 45 14 20152285 频谱分析仪 FSV40 253,171 2015-7-9 124 26 FPL— 04CFFPM 24 光纤拉曼光谱 15 20112990 仪(含镀膜 6370C 257,240 2011-7-20 168 36 TAC1327BVQ 260,000 2012-2-29 8760 0 T5500 290,222 2011-7-19 200 50 机) 16 20120476 空气净化系统 17 20112818 18 20113051 光谱仪 AQ6373 301,440 2011-7-22 200 26 19 20152282 波长计 721A-IR 301,810 2015-7-9 200 30 20 20130900 有限元软件 V4.3A 330,000 2013-4-11 200 20 21 20113050 ECL2000 335,000 2011-7-22 200 20 22 20115466 OTMMCS-1 358,000 2011-11-22 198 28 23 20106541 光纤拉丝塔 TGLS-S 372,400 2010-12-20 125 20 24 20136662 磁控溅射系统 JGP-450N 400,000 2013-12-18 250 50 25 20106542 TGQS-B 427,680 2010-12-20 245 32 26 20150601 8163B 546,033 2015-4-10 200 20 27 20051229 光纤写入系统 BS200 564,560 2005-3-17 250 50 28 20143447 原子力显微镜 CSPM5500 607,000 2014-12-16 300 10 29 20106537 S14 669,768 2010-12-20 180 14 30 20136688 MS4644/A 746,631 2013-12-19 130 50 31 20140950 TTNL-100 783,500 2014-4-24 145 15 32 20140951 URS-200C 916,500 2014-4-24 310 40 多路实时信息 采集 894nm 激光光 源及驱动系统 光镊微操作控 制系统 光纤预制棒制 作设备 高精度稳频半 导体激光器 光纤折射率参 数分析仪 微波矢量网络 分析仪 窄线宽可调谐 激光器 超高分辨率光 纤应变传感器 六、审核意见 1、实验室负责人意见 25 实验室承诺所填内容属实,数据准确可靠。 数据审核人: 实验室主任: (单位公章) 2017 年 3 月 15 日 2、依托高校意见 依托单位年度考核意见: 通过本年度考核,下一年度将由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对实验室 进行的建设和管理,并负责落实建设期经费、开放基金和运行经费支持。 依托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