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字〔2023〕1号 教师自我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pdf
院字〔2023〕1 号 关于印发《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教师自我发展 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处室: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教师自我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 实施办法(试行)》经院务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 彻执行。 附件:《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教师自我发展诊断与改 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安徽绿海商务业学院 2023年 1 月 12 日 第 1 页 共 11 页 - 1 - 附件: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教师自我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 实施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结合我校“十四五”规划, 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 之心 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 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根据《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内部 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修订)》要求,特制 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教师自我发展诊改运行以教师发展标准为依据。 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实时诊断教师个人目标达成情况,分 析原因,制定教师个人改进方案,促进教师自我完善和持续 提升,旨在促进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 教师诊改运行的责任主体是教师个人。由学院人 事处牵头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二级教学单位负责指 导教师个体制定规划,为教师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章 教师发展诊改运行 第三条 教师发展诊断与改进以“个人规划目标-发展标 准- 实施-监测-预警-改进”螺旋为单元运行,主要依托“诊 改平台”展开。 第 2 页 共 11 页 第四条 教师依据《教师发展标准》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 划,开展 SWOT 分析,明确职业发展定位。教师依据个人职 业发展定位,制定年度目标,以此作为诊改起点。 第五条 教师围绕“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社 会 实践”四个一级诊断指标,“教师荣誉、处分情况、教学 事故、课程教学、教学考核、教学管理、教学类大赛、指导 青年教师、发表论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科研项目、教学 成果奖、指导学生竞赛获奖、论著与教材、企业实践、参与 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横向课题”等 22个诊断要素进行目标达 成度诊断。诊改平台实时采集各诊断质控点数据,并及时发 出预警。 第六条 教师自我诊断与改进周期为年度,年度诊改时间 为次年 1 月份进行。教师本人对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 达成率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形成诊改报告,客观分析年 度目标任务未完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计划,为调整优化 下年的规划目标提供依据。 第七条 各二级教学单位统计本部门教师年度目标任务诊 断、改进情况,对未按进度及质量要求完成项目做出预警, 并及时反馈至教师个人。 第三章 组织支持 人事处根据学院诊改平台数据,结合学院实际情 况,综合分析教师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精准培养方案,引导促 进教师全面发展,积极推动教师不断成长、不断完善。 第 3 页 共 11 页 学院和二级教学单位根据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 教 学、教研科研、社会实践等目标任务的实施结果反馈,进行 横向排名和纵向增长率排名,结果作为各级评优评先和省级 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类人才的选拔、认 定工作的重要参考。 教师自我发展诊改工作由人事处统一组织,教 师具体实施,各二级教学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支持。 第四章 附则 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教师发展标准》 2.《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 4 页 共 11 页 附件1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教师发展标准》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打造高水平“双 师型”师资队伍,根据学院“十四五”规划,结合学院星青 年人才培模式,采用分级设计,特制定各级教师发展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对全院所有教师职业发展过程进行质量监 控,也可作为教师综合能力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专业 技术职务晋升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标准最终解释权在 学院人事处。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卓越型 成熟型 发展型 适应型 遵守教学行为准则与规范; 教学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5 >=5 > =0 >=0< =0 < =0 < =0 < =0 < =0 < =0 < =0 < =0 >=1 >=1 > =2 > =2 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并掌握现代 信息教学技术。 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互 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师德师风 师生关系 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不体罚学生 ,能够宽容、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 生的长 处和特长。 校级 1 分,省级 3 分, 荣誉称号 处分情况 国家级 5 分 党纪处分-3,政绩处分-3 Ⅰ类重大教学事故-5, Ⅱ类较 大教学事故-4, 教学事故 Ⅲ类一般教学 事故-2, Ⅳ类教学差错-1 1 门 1 分, 课程教学 2 门 2 分, (数量) 3 门及以上 3 分 第 5 页 共 11 页 优秀 3 分,良好 2 分, 教学考核 合格 1 分,不合格 0 分 >=1 >=1 >=1 > =0 > =0 > =0 >=1 >=1 国家级 (一等奖 15 分、二等 奖 10 分、三等奖 5 分、优秀 奖 2.5 分) 省级 ( 一等奖 10 分、二等 奖 5 分、三等奖 2.5 分、优秀奖 1 教 学 类 分) 市级 ( 一 等奖 5 分、 二 等奖 2.5 分、 三等奖 1 分、优秀 大 赛 奖 0.5 分) 校级 (一等奖 2.5 分 (次数) 、二等奖 1.5 分、三等奖 1 分、优 秀奖 0.5 分) >=1 >=1 > =0 > =0 指 导 青 年 教师 >=1 >=1 >=1 > =0 > =10 > =8 > =8 > =4 > =20 > =10 >=5 > =0 人才项目 国家级20分,省级10分,校级 5 分 > =10 > =10 > =0 > =0 主持在研 一类20 分、二类 15 分、三类 12 科研项目 分、四类 7 分、五类 5分 > =24 > =12 > =7 >=5 > =20 > =15 1 个 1 分, 教学管理 2 个 2 分, 3 个及以上 3 分 教育教学 1 人 1 分, 2 人 2 分 (含带教 与被带教老师) 发表论文 一类 10 分、二类 6 分、 (第一作者) 4 分、四类 2 分 主 持 在 研 教 育 一类15 分、二类 10分、 教 学 研 三类 5 分、 四类 2 分 究项目 教研科研 三 类 国家级 (主持 20 分、第二人 16 分、第三人 12 分、第四 人 8 分、 第五人 4 分、第六 人 2 分) 省级特等奖 (主持 16 分、第 二人 12.8 分、第三人 9.6 分、 第四人 6.4 分、第五人 3.2 分、 第六人 1.6 分) 省级一等奖 (主持 12 分、第 二人 9.6 分、第三人 7.2 分、 第四人 4.8 分、第五人 2.4 分、 第六人 1.2 分) 教学 成果奖 省级二等奖 (主持 9 分、第 二人 7.2 分、第三人 5.4 分、 第四人 3.6 分、第五人 1.8 分、 第六人 0.9 分) 省级三等奖 (主持 6 分、第 二人 4.8 分、第三人 3.6 分、 第四人 2.4 分、第五人 1.2 分、 第六人 0.6 分) 校级(主持 4 分、第二人 3.2 分 、 第三人 2.4 分 、第四人 1.6 分、 第五人 0.8 分、第六 人 0.4 分) 第 6 页 共 11 页 > =10 >=5 国家级(一等奖 15 分、 二等奖 10 分、三等奖5分、优秀奖 2.5分) 省级(一等奖10分、二等奖 5分、三 等奖2.5分、优秀奖 1 分) 教研科研 指导学生 竞赛获奖 市级(一等奖5分、二等奖 2.5 分、 三等奖 1 分、优秀奖 0.5 分) > =2 > =2 > =1.5 >=1 8 4 1 0 > =2 > =2 > =2 > =2 > =2 >=1 > =0 > =0 > =20 > =10 >=3 > =0 > =0 >=5 >=5 > =0 >=5 >=3 > =1.5 >=1 校级(一等奖 2.5 分、二等奖1.5分 、三等奖 1 分、优秀奖0.5 分) 主编 5 分, 副主编 3 分, 论著/教材 编委 1 分, (分数) 校内自编参与 0.5分 企业实践 18 天/1 分, 时间(分数) 每年 36 天 参与行业 企业技术服 每一项 10 分 务(次数) 累计 3 万及以上 5 分, 横向课题 累计10 万及以上 8 分, 累计 20万及以上 20 分 社会实践 教师进修 国内访学 5 分, (含国内 外 访学或 学 国外访学 10 分, 历、学 位 学历提升 5 分 提升) 高级 5 分、 中级 3 分、 “双师型” 初级 1.5 分、 教师资格 其他 1 分 第 7 页 共 11 页 附件二 第 8 页 共 11 页 第 9 页 共 11 页 第 10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

院字〔2023〕1号 教师自我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