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干部、教师系列网络培训计划列表.pdf
附件 1 学习时长 学习费用 中职各级管理干部、教师 系列直播 600 元/人 项目名称 培训对象 一、专题培训 学 序号 院 2022 年中等职业学校干部、教师系列网络培训计划列表 学习《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题网络培训 2 “新目录、新内涵、新标准”学习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专题网 中职各级管理干部、教师 络培训 3 个月/25 学时 200 元/人 3 第四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专题网络培训 中职各级管理干部、教师 3 个月/25 学时 200 元/人 4 第三期职教讲坛—“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提升综合育人水平”专 中职各级管理干部、教师 题网络培训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助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 中职各级管理干部、教师 络培训 中职负责信息化和网络安 2022 年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 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 工作人员、全体教职工 3 个月/25 学时 200 元/人 3 个月/25 学时 200 元/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7 8 行 育 教 家 6 二、德育工作者培训 中职德育管理干部、德育 课教师、班主任 “做好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中职学校家校共育专题网络培 中职德育管理干部、德育 训 课教师、班主任 国 5 政 1 第二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专题网络培训 10 11 中职学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心理育人能力”专题网络培 中职德育课教师、班主任、 训 心理咨询教师 “类型教育视野下角色转变与核心工作能力提升”——第五期中 中职班主任 职学校班主任专题网络培训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题网络培训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中职教师 院 9 政 中职学校校长分层分类系列专题培训 1.校长任职资格培训 2.校长在职提高培训 3.名校长高级研修培训 4.教学、德育、后勤副校长培训 教 中职优质校建设专题培训 14 中职学校中层及后备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15 第三期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题网络培训 家 13 国 集中研修: 集中研修:5 天 网络研修:20 学时 行 中职校长、副校长 育 12 学 三、干部培训 中职校长、副校长、中层 集中研修:5 天 管理干部 网络研修:20 学时 中职中层管理干部,后备 干部及骨干教师 中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 师 550 元/人/ 天(另计 10000 元师 资费/天) 网络研修: 160 元/人 集中研修: 550 元/人/ 天(另计 10000 元师 资费/天) 网络研修: 160 元/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中职实训基地(实训室) 负责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第三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提升专题 中职“双师型”教师 网络培训 中职学校“三科”教师教材编写、使用和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 中职语文、历史、政治教 培训 师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19 第二期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中职思政课教师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20 第六期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题网络培训 中职教师 3 个月/40 学时 200 元/人 16 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室安全管理专题网络培训 学 18 政 17 院 四、教师培训 行 五、整校推进项目 遵循“政策引领、整体规划、个性定制”的原则,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学习需求,以校为单位,构建整校培训体系,分层分类分 岗对党员干部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依托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也可共建全校党员干部、教师与学生在线学习中心,实现教、学、研、 育 培、考一体化,打造全方位培训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干部、教师网络培训工作,为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治理水平和推动职业教育高 教 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六、定制化项目 家 年度选学:我院可结合各单位培训需求,每年按模块、分对象提供一定学时的课程内容供干部教师进行年度选学;也可结合“职 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 “技能大赛”“现代学徒制”“职业本科教育”等职教热点,组织专家团队提供专项 国 指导服务,助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定制培训:根据《教育部 2022 年工作要点》,我院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优势及课程资源优势,根据各院校培训工作实际,量身定制 培训计划和方案,并依托“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协作平台”和“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优质资源与技术服务平台,可共建全校干部教 师在线学习中心,实现教、学、研、培、考一体化,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共同打造网络学习共同 体,深化网络空间应用,助力学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