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

Vision々断桥9 页 270.486 KB下载文档
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
当前文档共9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皖教秘高〔2022〕78号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1).pdf

皖教秘高〔2022〕78 号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 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 各高职院校: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安 徽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和省职业教育大会要 求,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 动计划(2020-2023 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意见》文件,聚焦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 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推进技能安徽建设,推动 我省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根据工作安排,决定举办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总体思 路,引导各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积极探索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持续提升学校教育教 学管理能力;持续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高 教师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 力,持续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 人)在某门课程部分教学内容中完 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 力。 1.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积极对接职业标 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 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 式,注重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 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 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教学 内容应体现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 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 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 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 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 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实施项目教学、 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 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 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 — 2 — 理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质精品教材,专业(技能)课程应积极 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 信息化学习资源;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 实和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 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 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 合评价;鼓励依托线上平台和软件工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 5.教学反思。教学实施后应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在课 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有机统一。 三、比赛分组 本次比赛共设 4 个报名组别。 1.思政课程组: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 设的思政课程也可参赛。参赛作品应为思政课程中不少于 12 学时 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除思政课 程外)中不少于 12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 3 — 3.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 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4.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 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 6 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的 岗位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五年制高职后二年课程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也可参 加比赛。 四、参赛作品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 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 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的选用和使 用必须遵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 推荐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推进 1+X 证书制度试点、针对高职 扩招生源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效果好 的作品参赛。 五、参赛限额 1.每校参赛名额不超过 10 个,其中思政课程组、公共基础课 程组同一门课程不超过 1 件作品,专业课程组(含一组和二组) 内同一个专业大类不超过 2 件作品。 2.每校参赛作品中,专业课程二组作品数量不得低于专业课 — 4 — 程一组作品数量的 50%。 3.近两年(2020-2021 年)获得国赛奖项的学校,总数可增 加 1 个(可不受组别、专业大类数量限制);已经举办 2022 年校 级教学能力大赛的学校,总数可增加 1 个(可不受组别、专业大 类数量限制)。 4.2021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不可重 复参赛。 六、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 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比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参赛 作品资料公益性共享。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 行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2.参赛对象应为高职院校教龄 2 年以上(含)的在职教师, 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 的比赛。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 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 1 人;专业 (技能)课程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 50%以上。 3.鼓励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 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 参赛。 4.鼓励在本省高职院校范围内跨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参赛, 以团队负责教师所在学校报名。除公共基础课程组外,每个教学 — 5 — 团队可吸收 1 名学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5.获得近两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 教学团队全部成员不能报名参赛;获得二等奖的教学团队需要调 整成员方能报名参赛(原 4 人团队至少调整 2 名成员;原 3 人团 队至少调整 1 名成员,并可以再新增 1 名成员;原 2 人团队可以 保留两名成员,但至少新增一名成员)。 6.参赛团队需结合参赛课程,提交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或课堂 革命典型案例(至少提交 1 个),组委会将评选出优秀案例,在 大赛官方平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介绍。 7.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学能力大赛,原则上省内高职院校均须 派出队伍参加;各校要做好参赛教师保障工作,将教师参加比赛 及获奖情况纳入教学工作量,并作为教师考核奖励、职称职务评 聘以及各类人才项目、教学科研项目申报遴选的重要指标。 七、比赛方法 本次比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成立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 学能力大赛组委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安徽省职业院校信 息化教学指导专家组协办。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课程、专业大类、作品数量等情况综合考 虑,划分为若干评审组。各评审组均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组织决赛 的方式进行。网络初评时,评审参赛作品材料,确定入围决赛的 作品,初步拟定获得三等奖的作品。决赛时,教学团队介绍教学 实施报告、针对抽选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回 答评委提问(有关要求详见附件 1)。评审参赛作品材料和教学 — 6 — 团队现场表现,确定比赛成绩。 决赛时间暂定于 7 月中旬,如因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影响,决 赛有关安排另行通知。 八、奖项设置 1.单项奖。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各评审组分别设置一、二、 三等奖,分别占本组参赛作品总数的 10%、20%、30%,一、二等 奖根据现场决赛成绩排序确定,三等奖根据网络初评得分排序确 定。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的专业备案、课程设置、实际教学(包 括线上教学)等情况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参赛作品方可获奖。 2.团体奖。综合考虑校赛组织情况、省赛参赛情况、参赛作 品资格审核情况、参赛作品获奖情况等因素,评定最佳组织奖 5 个、最佳进步奖 5 个。 3.大赛组委会根据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 比赛最终要求,结合今年省赛和去年选拔赛情况,组织国赛资格 选拔赛,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国赛,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九、材料报送要求 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实际使用的教案、3—4 段课堂实录视频、 教学实施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和课程标准。 1.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队,比赛组委会不接受参赛教师个 人报名。 2.每所院校需确定一个校级管理员,负责大赛沟通、报名、 审核、组织等工作,并加入大赛管理员 QQ 群(群号 131497810, — 7 — 每个学校仅限 1 名管理员加入)。 3. 管 理 员 需 在 5 月 31 日 前 在 大 赛 官 网 (https://anhui.icve.com.cn)完成线上报名,提交学校盖章材料 (有关报名表格和评分标准见附件 2、3、4、5),并在 6 月 17 日前将参赛作品材料上传到大赛官网。 4.各参赛学校应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核对参赛作品的政治性、 准确性和真实性,如:所在学校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参赛 教师实际授课情况(包括线上教学),比赛遴选情况等。 5.各学校要保证报名表与实际参赛作品信息一致。除报名表、 汇总表外,参赛作品不得出现市、学校和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如出现参赛视频或者文字材料泄露相关信息的,取消该作品参赛 资格。 6.为更好服务我省教学能力比赛工作,提高办赛水平,决定 面向学校和有关单位征集专家加入到“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 能力比赛专家库”(具体事宜见附件 6),请于 6 月 17 日将专家 推荐汇总表电子版(word 格式)及盖章扫描件(PDF 格式)发送 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ahsjxnl@163.com 。 7.各校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统筹做好 2022 年教学能力比赛 各项准备工作。 8.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有关信息将及 时在官方网站公布。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大赛联系人:胡明,电话:13645538585;省教育厅高教处联 系人:陈涛、蒋正飞,电话:0551-62815925。 — 8 — 附件:1.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材料 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2.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报名表 3.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总表 4.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校级比赛 情况统计表 5.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 6. 2022 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专家库推 荐汇总表 安徽省教育厅 2022 年 5 月 7 日 (此件主动公开) — 9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