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物流标准化动态合刊.pdf
物流标准化动态 (2020 年 1、2 月合刊) 目录 【标准化工作动态】 01 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01 2020 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编委会: 【物流标准动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02 《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标准工作部 03 《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国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04 《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 秘书处 地址: 【相关标准动态】 北京丰台区双营路 9 号亿达 丽泽中心3 层311 室 05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 7 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 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05 “疫情防控”团体标准在行动 邮编:100036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李红梅 010-83775626 衣薇 010-83775625 秘书处 010-83775627 传真: 010-83775636 邮箱: bzb1311@163.com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物流标委会)成立于 2003 年,是经国家标准化 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管理、在物流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 化工作的技术组织(编号:SAC/TC269),秘书处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要负责 物流基础、物流技术、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等标准化技术工作。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李红梅 电话:010-83775626 传真:010-83775636 Email: bzb1311@163.com 物流作业分技术委员会(TC269/SC1) 托盘分技术委员会(TC269/SC2) 秘书长:李燕 电话:010-66095342 传真:010-66095342 Email: liyan568@yahoo.cn 秘书长:唐英 副秘书长(主要联系人):孙熙军 电话:010-83775778 传真:010-83775778 Email: WL-BOOK@126.com 第三方物流服务分技术委员会 物流管理分技术委员会(TC269/SC4) (TC269/SC3) 秘书长:晏绍庆 电话:021-54046869 传真:021-54045104 Email: yanshq@cnsis.info 秘书长:赵林度 副秘书长:赵绍辉 电话:13911572680 传真:010-68118877 Email: zhaosh@forlink.com 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TC269/SC5) 仓储技术与管理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秦玉鸣 电话:010-83775856 传真:010-83775858 邮箱:qinyuming@139.com (TC269/SC6) 秘书长:王锋 电话:0710-3252340 传真:0710-3223608 化工物流标准化工作组(TC269/WG1) 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组(TC269/WG2 常务副组长:刘宇航 电话:010-68391327 传真:010-68391353 Email: liuyh@clic.org.cn 常务副组长:秦玉鸣 电话:010-83775856 传真:010-83775858 Email: ycg@cpl.org.cn 钢铁物流标准化工作组(TC269/WG3) 逆向物流标准化工作组(TC269/WG4) 组长:肖邦国 主要联系人:高金 电话:010-65131945 18810807633 传真:010-65131945 Email: xiaobangguo@mpi1972.com 组长:戴定一 秘书长:郝浩 电话:021-20590651 1 传真:021-64745444 电子邮箱:haohao@sspu.edu.cn 【标准化工作动态】 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0 年 1 月 19 日,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 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鲁勇、国际电 工委员会(IEC)主席舒印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副 主任委员张纲出席会议。 田世宏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对标准化提出新要求, 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标准化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更加注重标 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注重标准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建设,更加注重标准化的全方位开放,更加注重标准化对市场监管的有效支撑。 田世宏指出,2019 年标准化工作砥砺前行,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建设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实施与监督、标准化管理、标准国际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谋篇布局之年,是提升标 准化治理效能之年。要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战略定位;要深化标准化改革,提 升标准化发展活力;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参与国际标准治 理,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要加强科学管理,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 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有关人民团体以及行业协会标准 化工作部门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市场监管部门标准化工作负责人,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 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为大力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攻坚战,加快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 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制定了《2020 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向各省市市场监管局、 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委、有关社会团体等征求意见。2020 年的标准化工作要点包括: 一是编制《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组织编制各地区、各部门“十四五”标准化发展规划, 1 加强标准化战略与国家重大战略、国际标准化的互动对接;二是深化标准化改革,提升标准 化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管理,推动城市标准创新发展,做优做强团体标准扩大先进适用团体标准供给,增强企业标 准竞争力;三是在农业农村、食品和消费品质量安全、制造业高端化、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 和生物技术、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 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四是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推动国际标准共商共 建共享及标准的互联互通;五是将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的治理效能,强化标准化制度建设、提 升标准制修订效率、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与服务,强化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加快标准 信息服务研发和平台建设等 (来源:本刊编辑) 【物流标准动态】 《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GB/T 38375-2019) 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提出并归口的《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GB/T 38375-2019)国家标准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正式发布,此项国家标准将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实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新零售的发展,配送日益向 碎片化、海量化、多样化、个性化、即时化发展,以储存为主的传统冷库难以满足食品配送 的需求。同时,一些新建的配送中心,也存在规划布局、设计、设施建设与设备选用、监控 设施配套等不足,影响配送作业的效率与质量。所以亟需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来引导冷库企业 通过设施改造,向低温配送中心转型升级,进而指导新建低温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本项 国家标准 2017 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是列入国家质检总局《支撑物流和电 子商务发展的 30 项重要标准研究》质检科研公益专项课题的重要标准,经过 10 余家起草单 位的共同努力制定完成。 《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GB/T 38375-2019)国家标准给出了食品低温配 2 送中心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并就规划设计、主体建筑、核心功能区、道路及动线、作业设 备选用、信息化管理等提出了设计和规划参考的标准和方法,标准适用于食品低温配送中心 的新建、改建或扩建。 (来源: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国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 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国家标准经起草 单位调研、起草、研讨和修改完善后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按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有关 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为 2020 年 3 月 22 日。 《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列入《2019 年消费品国家 标准专项计划》(国标委发[2019]21 号)的标准项目之一,项目编号 20191238-T-469,标准 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9)提出并归口,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 物流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了近 30 家食品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生鲜电商企业等联合 起草。 随着我国老百姓消费不断水平、国家和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的加强,对我国冷链 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仍面临多重短板亟待补 齐,其中之一便是交接环节的“断链”问题。交接是不同冷链物流作业联系的纽带,冷链食 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每一次交接货都需要清点、测温、记录,流程复杂,时间较 长,品质难以把控,因此交接环节是冷链物流温度最薄弱控制环节,稍有不慎都可以导致整 个冷链的失败,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引发食物中毒。可以说,交接环节的标准化操作和规范 化管理是冷链食品品质的基本保证。 《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 (项目编号:20191238-T-469) 国家标准规定了冷链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交接作业要求,标准适用于食品冷链物流交接 环节的作业与管理。标准的制定将有效提升和规范企业操作,对于提升我国冷链物流服务水 平,达到规范冷链市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请登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官网(http://www.chinawuliu.com.cn/)查询。 (来源:本刊编辑) 3 《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 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经起 草单位调研、起草、研讨和修改完善后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按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有 关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为 2020 年 3 月 31 日。 《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列入 2019 年国家标准制修 订计划的一项修订标准,项目编号 20190927-T-469,也是国家科技部下达的 2017 年 NQI 项 目《物流转型升级基础共性技术标准研究》的转化成果之一,标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SAC/TC 269)提出并归口。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在政策方面,明确提出了追 溯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将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 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作为重点,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基础,以 信息化追溯和互通共享为方向,建设覆盖全国、统一开放、先进适用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 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标准规范方面,随着国家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的建立,也先后发布了 《重要产品追溯 实施指南》、《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管理平 台建设规范》等系列标准。但是,目前在我国针对全产品通用的物流追溯信息标准尚处于空 白状态,虽然部分追溯标准在起草过程中涉及了物流相关的内容,但是仅提及到运输信息、 仓储信息这一宏观层面,对于具体信息的内容并未明确,因此,尚需要制定物流追溯信息管 理标准,一方面作为国家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物流追溯信息的补充,另一方面为全产品类 别的物流追溯信息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撑。 《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从物流信息追溯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及追 溯实施等几个方面对仓储、运输、装卸、中转等物流环节中涉及到的物流信息进行统一规范, 以满足物流信息追溯管理要求,打通信息孤岛,提升物流信息追溯效率。 详情请登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官网(http://www.chinawuliu.com.cn/)查询。 (来源:本刊编辑) 4 【相关标准动态】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 7 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 数据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 7 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计划编号:JT 2019-32)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 2020 年 3 月 14 日。 现行的《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 7 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是 2014 年 12 月 10 日发布,2015 年 4 月 5 日正式实施。近几年,随着国家“放管服”政策的不断推进, 交通行业“简政放权”政策的不断实施,各种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导致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内 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行业道路运输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信 息处理与交换使用要求。本部分规定了道路运输基本信息及道路运输管理业务信息等基础数 据元分类及编制原则、基础数据元及数据元值域代码集。适用于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与各级道 路运输管理机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适用于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与各级道路运 输管理机构间横向与纵向的数据采集、交换与共享。道路运输企业应用系统开发以及行业间 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等其他应用可参照本部分执行。 详情请登录交通运输部网站(http://www.mot.gov.cn/)查询。 (来源:本刊编辑) “疫情防控”团体标准在行动 疫情当下,每个人都被卷入一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全民战役中,标准化人也在积极响 应抗“疫”需求,以最强的气势、最快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来。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团体标准发挥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崭露头角,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整理了疫情防控期间团体标准发布和制定情况,目前已发布疫情 防控相关团体标准 11 项,正在制定中的相关团体标准 7 项,涉及疫情防控及管理、重点服 务行业防控、医用设备处理、消毒操作规范等多个领域。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 业委员会组织的《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该标准从平台信息服务、 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界定了平台推行“无接触配送”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来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