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 635期.pdf

Attack丶放肆1 页 16.731 MB下载文档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 635期.pdf
当前文档共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 635期.pdf

文 第4版 苑 2019 年 7 月 5 日 总第 总第581 635期 期 2019 年 7 月 5 日 中国欢迎你 预科 6 班 赵娜娜 马里 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你读了上面的句子能猜出 那个活动吗?我相信你一定猜出来了,就是去爬长城的活 动。我一直都想爬长城,但是没想到这个梦想这么快就实 现了。那是一个周五,我们是考完试以后去的。那天我非 常高兴,我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也拍了全班的照片。我一回 宿舍就跟家人聊天儿,我发给他们很多照片,我妈妈高兴地 说你终于爬长城了。这是我在中国最难忘的事儿。 我们一月份就放寒假了。寒假以前我什么旅行计划都 没有,所以寒假时我就待在学校的宿舍。那时候我每天用 五六个小时学习。我跟很多同胞见了面,我们做了我们国 家的特色菜,我们玩得很开心。 2 月 4 号正好是除夕,第二天就是春节。春节是我最难 忘的回忆,因为我是在一次春节联欢会中找到了适合我的 人,那个人就是我的丈夫。那你觉得那天我的心情怎么样? 你猜吧!除了这个,除夕那天我还跟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 去了学校的一家饭馆儿包饺子。来中国以前听说中国人过 春节时的传统是包饺子,我今年在中国过春节也包了饺子, 我觉得特别开心。 2 月 7 号是我的生日,虽然我没准备生日晚会但是过得 很愉快,那天我真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 白老师和侯老师都祝我生日快乐,我的同胞给我买了一个 生日蛋糕,我的三位同学也送给我了一件礼物。 中国人都很热情。有一天我和我的同胞迷路了。我对 他说是他的问题,他也对我说是我的问题。后来我们决定 问一个中国人。那个人很耐心地帮我们找到了回学校的 路,我们也跟他拍了一张照片,这件事让我很感动。 中国人工作都很努力,银行即使在周末也营业,老师们 天天这么忙,这么认真,服务员也是。看到他们这样我就明 白为什么中国发展得这么快。 北京非常漂亮,当然中国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例如苏 州、杭州、桂林。你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和“桂林山 水甲天下”吗?听说这些地方美极了,我打算明年去看看。 时间过得真快,两个月以后就要参加预科结业考试了。 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那个考试,让老师们、家人和自己 高兴。 你对我的故事有兴趣吗?你也想来中国对吧?相信 我,中国人真的很热情,他们会欢迎你。如果你想留下难忘 的回忆,那我邀请你来中国。你一来就不想去别的地方了。 你现在很想知道我是谁对吗?那我马上告诉你。 我是赵娜娜,我是马里留学生。 我与北京 预科 9 班 齐小东 赞比亚 师们也很热情、平易近人。在学会一些基础的汉语 之后,我终于可以四处走动了,我在大学附近找到了 一个健身房,办了一张会员卡。我还想找到商场、饭 馆儿和电影院的位置,我学会的汉语真的帮了我很 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北京的生活。在北京我 吃过不同的菜,特别是以前我觉得我一定不会吃的 菜,但是现在我用开放的心态来尝试它们。除了这 些之外,我还发现中国的文化很有趣,例如:传统节 日、武术、传统服饰和古代建筑等等。特别是长城, 我觉得长城是一个很美的古代建筑。尽管北京植根 于传统文化,但是也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城市。我 喜欢北京的现代化,交通便利甚至还有无人驾驶车。 我最关注的是中国的航天事业。有这么神奇的地 方,你怎么能不爱北京呢? 我的中国缘分 预科 2 班 幸福 莫桑比克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我在中国的留学经历。 我来中国大概半年了,这是我学习的第二个学 期,原来我觉得学习汉语很难,中国人不太热情,个 子也比较矮,但是现在对这一切的想法都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现在我觉得汉语不太难,只要自己努力 学习,就能得到好的结果;我还觉得中国人也很热 情,他们像我的家人一样,他们的个子也不矮。 慢慢地,我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学习。因为在 这里,除了学习汉语,我还有很多朋友,有机会和不 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他们 很热情,认识他们我感到很高兴,每天和他们在一 起,我很快乐,我现在也不想家了。 来中国之后,我觉得自己和中国真是有缘分,我 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我很高 主 编:张加春 兴我们的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一次长城之旅,现在 我对长城的印象很深,在中国我学到很多东西,我开 始明白中国人真的很特别,从他们对待外国人的喜 爱和热情知道他们的知识,我真佩服中国人。 我在北京学习,我已经爱上了北京。 北京真大,北京一个城市的面积比很多国家还 要大。 北京真美,春天的时候,可以去公园散步;夏天 的时候可以去游泳、爬长城;秋天的时候可以去香山 看红叶;冬天的时候可以去滑冰滑雪。 北京真好,北京有各种各样的菜,不管你想吃什 么味道的,在北京都能找到适合你的饭馆。 还有三个月,我就要离开北京去别的城市留学 了。我真舍不得离开北京。 我爱中国,我爱北京。 编辑部地址: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主楼 928 电 话:68902229 我与中国的浪漫故事 预科 7 班 方贤雯 俄罗斯 这是一个我与中国相识的浪漫故事。虽然故事很 长, 但我想从故事的开始讲起。 早在我来中国之前,我就对亚洲文化产生了兴趣,我 一直认为中国的建筑和传统文化是独特而又有趣的。历 史上传统的服装, 迷人的汉字结构, 所有的这一切已经让 我爱上了中国。 三年前的一天,我终于有了一个千载难逢去中国的 机会, 非常令人激动。二零一六年八月, 我和一个小旅游 团一起首次来到中国,那次我们参观的地方是俄罗斯附 近的小镇——吉林省珲春市,这座城市跨过了中俄边境。 我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十分有趣, 房屋、氛围、甚至树木, 一 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新奇。记得我第一次品尝中国菜,中 国菜的味道很特别,与俄罗斯的菜的样子也很不一样。 这趟旅行令我非常欣喜, 也很难忘。 这次中国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我又 一次愉快地飞去了中国。这一次旅行的目的是游览延吉 市。延吉和珲春相比,是一个较大的城市,外面的人群, 烈日下的美食街和美丽的公园,这些都是延吉市为我这 个“中国迷”留下的美好回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 中心公园里的池塘里布满了莲花,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 这么漂亮的风景。从那以后, 一想到中国的城市, 我总是 回忆起这个池塘和满池盛开的莲花。 每次旅行回来, 我都会常常想起在中国旅行的情景。 我迎来了最后一个学期的大学课程,所以我考虑毕业后 要不要到中国继续上大学的问题,于是联系到了一所离 中国很近的大学——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学继续我的学 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梦想着去中国的大学学习汉 语。 有一天我的好朋友给了我一个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 的网站,网站的说明清楚地写着:只要符合申请要求,外 国学生就可以继续在中国学习。从那时起,我认为在中 国学习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我立即申请了奖学金, 在漫长的等待大学回复的时间里,我努力完成了俄罗斯 大学的学业,几个月后的一天,我的好运气终于来了,当 投稿信箱:cnunews@126.com 看到中国的大学录取通书时, 我不能撒谎, 这真是我人生 中最快乐的一天啊。 当开始做去中国留学的准备时,我承认尽管喜欢中 国, 但一想到要一个人待在异国他乡, 我就害怕极了。不 过我认为,对许多人来说,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一头扎新 的、 未知的领域都是很可怕的。 可令人惊讶的是,在我离开家的那天,我非常平静。 飞机准备降落在北京时, 我才意识到这不是梦, 而是我要 向全新的世界迈开的第一步。在去首师大的路上心中所 有的兴奋, 无法用语言说清楚。 开学之后,日复一日,我慢慢开始学习中文,竟然没 想到汉语会这么有趣,我很快就交到了朋友。在课余时 间, 我们经常去北京著名的地方, 比如故宫、清华大学、天 安门等,顺便说一下,我以后要去的大学在上海,所以我 对这个城市也特别感兴趣。 我也很喜欢在首师大的生活,首师大的老师们已经 为我安排了几次活动, 我们已经去过了长城, 还去了奥林 匹克公园参观展览,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活动十分有意思。 到目前为止, 我在中国已经有七个月了, 我的汉语水平明 显提高了, 这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期 间,街上挂着红灯笼,红“福”字贴在门或者窗户上,还有 美丽的对联,让节日气氛非常喜庆。这次我也被邀请到 中国家吃年夜饭。这个中国家庭非常热闹,他们做了各 种各样的菜, 让我怎么也吃不完, 我很高兴能成为这个家 庭的客人。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在这个国家的人 民, 所以我很喜欢走在城市的街道上观察来来往往的人。 事实上我可以谈论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因为我喜 欢中国的一切。如果还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那我会 告诉他我的幸福就是在我喜欢的国家学习语言。 还有四个月的时间会在北京,我会尽可能多的去有 趣的地方,看更美丽的风景和风俗。 这不是我与中国故 事的结局,等预科结业考试结束以后,我可以肯定地说, 这只是一个又长又浪漫故事的开始。 邮政编码:100048 廊坊华林印务 印刷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主管主办 本报讯 6 月 29 日,在建校 65 周年前夕,学校 在主楼二层大厅隆重举行校史馆开馆仪式。杰 出校友代表、学校历届校领导、现任学校领导、离 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代表、中层正职、师生代表 参加了开馆仪式。开馆仪式由校长孟繁华主持。 出席开馆仪式的杰出校友代表有第 29 届奥 运会组委会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伟,原新华社副社长路建平,北京市委副秘书 长郑登文,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北京冬 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原北京 101 中学 校长郭涵,原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园长朱小娟。 在开馆仪式上,原纪委书记潘亮介绍了校史 馆筹建情况。他谈到,在校史馆两年多的筹建工 作中,始终坚持客观准确、精益求精两条原则,以 工匠精神做好每个细节,力求校史馆能够经得住 历史检验,能够展现出首都师大的办学历史、办 学特色、办学亮点和历史贡献。 党委书记郑萼先后向为校史馆捐赠重要实 物的校友代表蒋效愚、张雪、朴学东,老同志代表 陶凤娟、李文松、马啸风,以及欧阳中石、孙长江、 齐世荣、李燕杰的家属代表或所在院系代表颁发 了纪念证书。党委副书记缪劲翔向学生讲解员 代表颁发了聘书。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原校党委书记张 雪作为历届校领导代表向校史馆建成并正式开 馆表示祝贺,希望学校把校史馆建设成为面向师 生员工开展爱校荣校教育的基地、联系广大校友 的重要纽带。 原 101 中学校长郭涵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优秀 校友代表,深情回忆了在母校的学习与生活,表 示会一如既往的关注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并做出 自身应有的贡献。 历史学院教授郝春文作为教师代表历数了 在校学习、工作四十年期间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 以及对于学校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希望学校能 以校史馆开馆为契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团委兼职副书记、化学系本科生林兆鸿作 为学生代表谈到,参观校史馆之后深切感受到了 学校的历史带给首师学子的力量,表示要以校为 家,以史明志,以馆会友。 最后,党委书记郑萼在讲话中指出,在喜迎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校史馆的落 成,这是献给建校 65 周年的一份厚重的生日礼 物。学校将加强研究、深入挖掘校史文化内涵, 充分发挥校史馆育人功能,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积 极投身“双一流”建设,助力学校改革发展。 在合影留念后,各位嘉宾来到主楼十层,蒋 效愚、王伟、路建平、郑登文、于洸、杨学礼、许祥 源以及郑萼、孟繁华共同为校史馆揭幕,并在讲 解员同学们的引导下一起参观了校史馆。 在开馆仪式举行之前,校史馆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试运 行。部分院系、单位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在职教职工、党员参观 了校史馆,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毕业季期间,综合档案馆、研究 生工作部还联合开展了“讲校史、明校情、传校风”活动,激发了 毕业生们的爱校、荣校、兴校、强校之情。 国内统一刊号:CN11-0954/(G) 联系电话: (010)68902229 投稿邮箱:cnunews@126.com 学校举办“祖国颂 首师情”教职工七一合唱展演 本报讯 7 月 1 日下午,校工会联合 校友基金会、音乐学院、离退休干部处等 部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演播厅成功举办 了“祖国颂 首师情”教职工七一合唱展 演活动。学校党政领导郑萼、徐志宏、杨 志成、李中奇、李有增、李小娟等和 30 多 个部门工会、离退休干部处教职工共计 800 多人齐聚一堂 ,一同参加了演出活 动。 校党委书记郑萼在演出前致辞,她 代表学校党政,向全校 7357 名共产党员 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今天参演的所有教 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今天是我 们党的 98 岁生日,98 年来,党“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必 将激励我们每一位党员,牢记使命、开拓 创新,奋力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局面;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作为参与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 活动的高校之一,我们一定会不负重托, 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全力 以赴完成好各项任务;今年也是首都师 范大学建校 65 周年,我们的校史馆作为 建校 65 华诞的献礼,生动展现了学校 65 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将激励着首都师大 人团结一心建设更加辉煌的未来。她希 望教职工们把最嘹亮、最深情的歌声献 给党、献给祖国、献给学校,并祝福我们 的党永葆先进、再创辉煌,祝福我们的祖 国恒久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学校再谱 本报讯 6 月 27 日、28 日,2019 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北一区体育 馆举行。校党委书记郑萼,校长孟繁华,党委副书记缪劲翔、徐志宏,副校长杨志成、李有增、 方复全、李小娟,各院系、单位党政领导、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师代表、亲友代表和 4500 多名毕 业生参加典礼。 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召开 本报讯 7 月 2 日,首都师范大学交 叉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我校学术报告 厅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揭牌仪式和数 学学科群建设交流会两部分组成。北京 市教委副主任黄侃、北京市科委副主任 张光连,以及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 士、北京大学田刚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 长袁亚湘院士等 14 位院士和来自全国 各地三十余所高校的数学学院院长出席 了会议,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校 长孟繁华等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院 系领导、部分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共 计 120 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揭牌仪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复全院士主持。 校党委书记郑萼首先发表欢迎辞并宣读 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决定。在讲话中, 郑萼书记阐述了交叉科学研究院所肩负 的社会使命及历史责任,应发挥优势学 学校官方微博 二维码 科的龙头效应,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创新, 助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张军院士宣布首都师范大学交叉科 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在张军院士、田刚院 士、袁亚湘院士、黄侃副主任以及郑萼书 记、孟繁华校长的共同助力下,首都师范 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条幅徐徐展开,预 示着首都师范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成 立将成为学校交叉学科发展上新的里程 碑,并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 持下,在众多优秀科学家的关注和指导 下,继承光荣传统,解放思想、埋头苦干、 开拓创新,为科学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 献。 随后,孟繁华校长宣读首都师范大 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名单 并为到场 14 位院士委员颁发聘书。 作为首届交叉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 会委员之一,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 院士在致辞中对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成立 表示祝贺,阐述了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 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同时对首都师范大 学近年来在数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所取 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和赞扬,并表示出对 首都师范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推动科研 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加强人才 培养等方面的充分信心。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黄侃同志的致辞 从学科教育及人才培养角度对交叉科学 研究院的建立予以支持和肯定,并对研 究院未来的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两 点建议,强调科研工作需要加快科研管 理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服务社 会,为首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揭牌仪式结束后,市教委副主任黄 侃与各位院士以及校外领导同仁、出席 本次会议的校方领导及教师代表一同亲 切合影。 随后,数学学科群建设交流会正式 开始,由北京大学田刚院士主持。我校 交叉科学研究院唐舜副院长就交叉科学 研究院学科建设规划、科研前景展望以 及科研人才培养向在座同仁进行了汇 报,北京大学陈大岳院长、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李嘉禹院长、四川大学张伟年院长 为嘉宾介绍了本校交叉学科平台的建设 经验。针对几位院长的发言,并结合在 座各位来宾在数学学科研究领域所获心 得和体会,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 同围绕当前学术前沿,探讨了数学及其 交叉学科的热点问题,共商了数学及其 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院校之 间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以数学为核心的 学科群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本期责任编辑:张加春、哈婧琦 实习编辑:王莹、刘燕、于瑞瑞、 郭徽、张哲 绚丽华章! 初等教育学院、离退休干部处、学前 教育学院、后勤保障部、机关教职工以及 部分党政和学工干部相继进行了“五四 光芒耀神州”、 “ 抗日救国挽危亡”、 “ 伟大 祖国向前进”、 “ 改革开放再出发”、 “ 同圆 中华复兴梦”五个篇章的合唱展演。台 下近 400 余名教职工组成红、白、蓝三个 方阵,和台上进行了互动演出。五个篇 章紧贴我国现当代历史发展脉络,精选 了 1919 年至今 100 年间脍炙人口的 20 余 首革命和爱国歌曲,表现了中华儿女百 年来不畏艰辛、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 到场的教职工激情满怀、台上台下互相 呼应,整场演出形式多样、气氛欢快、场 面恢宏,生动地展现了各个时期爱国儿 女的鲜明形象和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 学校教职工的爱党、爱国热情和爱校、荣 校情怀。演出在全体教职工《歌唱祖国》 的嘹亮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报讯 6 月 14 日下午,北京市“新疆中 小学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总结会在 我校召开。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 委主任钟百利、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新 疆教育厅副厅长刘玉光出席会议。我校党 委书记郑萼致辞,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 介绍了该校相关工作情况。总结会由徐志 宏副书记主持。中央统战部八局六处处长 王勇、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双语教育处处长李 彬、北京市扶贫办一处副处长田国明、北京 市教委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处处长王力志 出席本次会议。我校相关职能部处和院系 领导,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南京师范大学 和天津师范大学的代表,海淀区和房山区中 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郑萼指出,我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我校“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学生的重要批 示精神,认真落实蔡奇书记“首都师大姓师” 和办好“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自 2015 年来承担了 4 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骨干 教师培训任务,在新疆教育厅和北京市的支 持和指导下,探索形成了援疆育人的“首都 师大模式”,并将“用心用情”升华为学校思 想政治教育生态,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 育培养工作。未来,我校将更加深刻把握教 育援疆工作的新要求,为新时代教育援疆事 业贡献力量。 刘玉光指出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 程,对于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 精准脱贫意义重大。首都师大多年来已经 向新疆输送了千余名人才,本次项目中培养 的四百余名教师,也必将成为新疆教育的中 坚力量。 李奕指出,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骨干 教师培训”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是首都师范 大学和各相关单位积极践行党的民族政策 和援疆政策,用心用情,合力而为的结果。 首都师大为新疆培养的种子教师学成返疆 后,已逐渐成为助力新疆教育水平提升的中 坚力量和传播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光荣 使者。他勉励各位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在立德树人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继 续做表率、创佳绩。 钟百利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新疆少数民 族教师培养工作中取得的各项成绩。他指 出,承接该项目以来,首都师大始终站在服 务国家战略的政治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圆满完成了新疆 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训任务。他勉励首都师范大学在新的历 史起点上继往开来,接续奋斗,架设起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 交融的桥梁,为民族团结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何劲松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前期培 训工作情况作了汇报。京疆学院授课教师代表陈薇、京疆学 院 2016 届学员帕提古力·热西提先后发言。 总结会结束后,举行了“祖国颂 首师情”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暨建校 65 周年京疆学院汇报演出。 我校召开北京市﹃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 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总结会 人们说生活充满机遇,一旦你找到一个抓住它。 对我来说,我的机遇是到中国学习。中国在我的国 家有奖学金的项目。我申请了这个项目,但是没有 期望太多。差两个星期到九月的时候,我收到我被 录取的消息,我非常兴奋。我从来没来过中国,所以 我保持开放的态度。听说中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 家,我很想来这里体验这种生活方式。 我在北京生活的第一个星期很慢,因为我对这 座城市和这里的语言知道的太少。刚开始的时候我 觉得很难,但是开始上课以后,我慢慢开始调整。我 的老师们让学习中文变得很容易并且很有趣。在北 京第一个让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的地方是首都师范 大学,在这里我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尽管我们 有不同的文化,但我们仍然有共同的爱好。我的老 学校官方微信 二维码 首都师范大学校史馆隆重开馆 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国家,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 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意思对吧? 我小时候就想来中国,现在我终于来了。你想知道我 在中国的生活吗?那读读我的故事吧。我相信你读完我的 故事,你会渴望来到中国。 我来中国快一年了,我是来学习的,我今年在首师大学 习汉语。 我刚来的时候常常感到寂寞,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离开 我的家人,但是我慢慢地习惯了。 来中国以前我听说在中国学习非常不容易。我来中国 以后就发现在中国学习真的不容易,我每天早上 5 点就起床 了。我们每天上下午都有课,有时候晚上也上课。 刚开始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我刚来的时候不习惯 这样的学习情况而且我不习惯吃中国菜,跟中国人交流也 有困难,因为那时候我的汉语说得不好,所以我常常哭。我 对自己说你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但是有一句话叫“世上无 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一听这句话就不想放弃了,我明白 只要努力坚持学下去就可以了。而且我们的老师们都非常 好,他们帮了我很多忙。 我们一听到中国就很自然地想起长城了。长城这么有 名的地方你一定想去看看对不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