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环境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 版).pdf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 版) 地理与环境学院 2022 年 目 录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5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4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Geography Science (专业代码:070501)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学地理教育需求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鲁 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与教育情怀,掌握现代教 育教学理论和技术,具备地理科学核心素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从事地理教学、研究、管理等 相关工作的中学地理骨干教师。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恪守教育法规和 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做“四有”好老师。 目标 2: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 力;具有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育人的能力。 目标 3:熟练掌握地理实践操作技能,运用地理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将学科 前沿有效融合到课堂教学中。 目标 4: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够围绕新课程标准合作开展教学 研究和教学教法改革,在各类教学团队及家校合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目标 5: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追踪国内外中学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改进课堂教学,不断 反思,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二)毕业要求 1. 践行师德(A) A1. 师德规范 A1-1:政治立场坚定: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能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具体内容; A1-2:坚持立德树人:明晰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A1-3:能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熟悉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 并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A2. 教育情怀 1 A2-1:职业认同:热爱中学地理教育事业,愿教乐教; A2-2:关心爱护中学生,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尊重中学生的独立 人格; A2-3:培养中学生爱学习、乐学习、善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 人。 2. 学会教学(B) B1. 基本素养 B1-1: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 B1-2:具备基本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B1-3: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获取、处理和运用地理及相关学科信息; B1-4:掌握 1 门外语,具有一定的阅读、交流和写作能力; B1-5:掌握地理科学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等学科知识方法分析解决本 专业相关问题。 B2.专业素养 B2-1:掌握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技能,能够跟踪了解地理学发展前沿,了解地理与社 会实践的联系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2-2:掌握开展地理实验、野外实习的技能,能胜任中学地理相关实验实训,学会组织中学生 开展活动; B2-3: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 B2-4:掌握其他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其他地理学科的发展概况。 B3.教学能力 B3-1: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教材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 术开展课堂教学; B3-2: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引导中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关注每个中学生的进步; B3-3:能够较好地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 粉笔字、毛笔字; B3-4:学会课堂管理,能够应对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3. 学会育人(C) C1.班级指导 C1-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C1-2: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实习,学会班级管理方法,体验班级常规工作; 2 C1-3:根据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活动。 C2.综合育人 C2-1:理解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地理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 展和品德养成的有机融合; C2-2:结合资源环境问题,渗透绿色思想、人地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让中学生了解资 源环境问题,培养中学生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2-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教 育和引导。 4. 学会发展(D) D1.学会反思 D1-1:具有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地理学科发展前沿, 对照自己的教学现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中学地理教育和地理最新 发展的要求; D1-2: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D2.沟通合作 D2-1: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D2-2: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D2-3: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表 1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培养目标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目标 5 毕业要求 A1.师德规范 √ A2.教育情怀 √ √ √ √ B1.基本素养 √ √ B2.专业素养 √ √ B2.教学能力 √ C1.班级指导 √ C2.综合育人 √ D1.学会反思 √ D2.沟通合作 √ √ √ √ √ √ √ √ √ √ √ √ 3 √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计划总学时为 2400 学时+44 周,总学 分为 168 学分。允许学生在 3~8 年内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 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 计量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论、现代教育技术、地理课程标 准与教材教法研究等。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 1、基础实践:劳动教育与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自然地理学实验、环境学概论实验、普通话、 三笔一画。 2、专业实践: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区域地理学认知实习、地理学综合野外实习、3S 技术辅 助地理教学、微格教学训练、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3、综合实践: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第二课堂。 五、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见表 2) 4 表 2 课程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类别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课程 性质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 分 数 课程名称 学分分配 理 论 实 践 学时分配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学 学期 方式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其他) 03011122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3 2 1 48 32 16 3 一 0301122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3 2 1 48 32 16 3 二 03011322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2 1 48 32 16 3 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01132204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 2 1 48 32 16 3 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I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3 2 1 48 32 16 3 四 思想 0301142206 政治 理论 课程 0301112205 形势与政策(一)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Ⅰ) 0.5 0.5 8 8 2 一 0301122205 形势与政策(二)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Ⅱ) 0.5 0.5 8 8 2 二 0301132205 形势与政策(三)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Ⅲ) 0.5 0.5 8 8 2 三 0301142205 形势与政策(四)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Ⅳ) 0.5 0.5 8 8 2 四 1 16 16 “四史”教育 5 1 备注 考试 考试 1.共 18 学分,其中 5 学分 为实践学分; 2. “四史”教育,在 4 门中 选修 1 门。 考试 3.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根 据《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 “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 考试 若干意见》(教社科 〔2018〕1 号)、《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考试 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 科〔2018〕2 号) 、《教育 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 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 考查 点的“四史”教育的通 知》、教育部《普通高等 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 考查 评估实施方(2021—2025 年)》 (教督〔2021〕1 号) 等文件精神开课,包括 考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 的重要论述研究”。 4.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做 考查 好校领导上思政课工作。 考查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美育 课程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课程 编号 学 分 数 课程名称 公共艺术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课程编号,依学生选修的公共艺术课 2 程在教务系统内自动生成。) 学分分配 理 论 实 践 2 学时分配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学 学期 方式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其他) 32 32 1-8 大学外语(一)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 4 2 2 64 32 32 4 一 大学外语(二)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 4 2 2 64 32 32 4 二 大学外语(三)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I) 2 2 32 32 2 三 大学外语(四)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V) 2 2 32 32 2 四 大学 外语 6 备注 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至少 选修 1 门、2 学分。学生 自主选修课程包括《音乐 鉴赏》 《中国美术史》 《东 昌府本版年画艺术》《山 考查 东民歌赏析》《艺术与审 美》《带你听懂中国传统 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作 品》 《视觉艺术设计》 《音 乐与社会》等,详细课程 名单见每学期选课通知。 1.共 12 学分,其中实践教 学共 4 学分; 考试 2.学生自主在《大学英语》 《大学俄语》 《大学日语》 《大学韩国语》《大学西 班牙语》中任意一种语言 模块课程。具体课程名 称、课程号依学生选修 考试 定; 3.选修《大学英语》的, 对未达到《大学英语教学 指南》(2020 版)基础目 标的学生继续开设《大学 考试 英语(四)》,对已达到较 高水平的学生,根据各学 院、专业发展要求和学生 多元需求开设《高级英 语》、 《专门用途英语》和 《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考试 供学生选课。 4.大学外语教育学院负责 开课。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身心 健康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3001112201 军事 2501112209 学 分 数 课程名称 学分分配 理 论 实 践 学时分配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学 学期 方式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其他) 公共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Ⅰ) 1 1 36 36 2 一 公共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Ⅱ) 1 1 36 36 2 二 公共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Ⅲ) 1 1 36 36 2 三 公共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Ⅳ) 1 1 36 36 2 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2 军事理论与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2 7 2 1 32 1 备注 16 1. 为学生开设两学年的 “公共体育”课程,每一 考试 学年学生须在篮球、排 球、足球、太极拳、网球、 健身田径、软式排球、健 考试 美操、武术、乒乓球、拳 击、散打、羽毛球、垒球 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项 目中选择一项不同运动 考试 项目作为学习内容,满足 掌握 2 项运动健身技能的 要求。 2.共 4 学分,其中 2 学分 考试 为实践教学; 3.体育学院负责开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 咨询中心负责开设 32 2 一/二 考查 16 1.共 2 学分,其中军事技 能训练 1 学分为实践教 学; 2.“军事理论与国家安全 教育”第一学期在东校区 学院授课,第二学期在西 2 一/二 考查 校区学院授课; 3.“军事技能训练”第一学 期第 1-2 周,不计入总学 时; 4.后备军官学院负责开 课。 2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 分 数 课程名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3001112202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职业规 students (I) 划与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业指导 3001162202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Ⅱ) 合计 人文科学 通识 教育 选修 课程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创新创业教育 教师教育 学分分配 理 论 实 践 学时分配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学 学期 方式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备注 其他) 1 1 16 16 1 一 考查 1 1 16 16 1 六 考查 42 30 12 736 520 1.分两学期开设,每学期 1 学分。 2.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 心负责开课。 216 主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 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模块课程,共应选修 4 学 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 分。创新创业模块中“创 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农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化工、机械、建筑、材料、信息、新基础”(3101222201) 、 电子等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 “创业基础” (3101242202)为限选课 主要涵盖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 程,两门课程各 1 学分, 计 2 学分, 学生均需修读。 主要涵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技术等的通识教育课程 学分合计:48, 其中理论学分:36、实践学分:12;学时合计:832 ,其中理论学时:616, 实践学时:216 8 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 他等) 1002112202 1002122202 1002132201 学科 基础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1002132202 1412112201 1412122201 1412112202 必修 高等数学(二级,上) Advanced Mathematics(Level 1, Volume I) 高等数学(二级,下) Advanced Mathematics(Level 1, Volume II)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自然地理学(一) 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学(二) Physical Geography 地球的奥秘 Investigating the Earth 小计 1412212201 1412222201 专业 核心 课程 1412232201 1412232202 1412242201 1412242202 环境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地图学 Carpology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计量地理学 Quantitative Geography 遥感导论 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 9 4 4 64 64 4 一 考试 4 4 64 64 4 二 考试 2 2 32 32 2 三 考试 2 2 32 32 2 三 考试 6 6 96 96 6 一 考试 6 6 96 96 6 二 考试 1 1 16 16 1 一 考查 25 25 400 400 2 2 32 32 2 一 考试 3 2 1 48 32 16 3 二 考试 3 2 1 48 32 16 3 三 考试 3 3 48 48 3 三 考试 3 3 48 48 3 四 考试 3 2 48 32 3 四 考试 1 16 备注 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 他等) 经济地理学 Economic Geography 中国地理 China Geography 世界地理 World Geography 3 3 48 48 3 四 考试 3 3 48 48 3 五 考试 3 3 48 48 3 五 考试 小计 26 23 3 416 368 48 合计 51 48 3 816 768 48 全球变化 Global Change 遥感影像分析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综合自然地理学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2 2 32 32 2 五 考试 2 2 32 32 2 五 考试 2 2 32 32 2 五 考查 2 2 32 32 2 七 1413172202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Scientific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Academic Writing 2 2 32 32 2 七 1413172203 第四纪环境 Quaternary Environment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 Science 文化地理学 Culture Geography 城市地理学 Political Geography 2 2 32 32 2 七 2 2 32 32 2 七 1. 学生需要选修专业提高 考查 方向的本方向的课程 14 学 分; 2. 学生需在专业任选课程 考查 模块选修 2 学分; 3. 第 5、6 学期开设的课 考查 程,根据学校教育实习时 间安排实调整施。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12242203 必修 专业 核心 课程 1412252201 1412252202 1413152201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1413152203 1413152202 1413172201 选修 专业 提高 课程 1413172204 1413172205 1413172206 10 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 他等) 1413172207 1413172208 1413182201 1413182202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专业 提高 课程 1413182203 1413182204 1413182205 选修 1413182206 1413182207 3S 技术应用 3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应用气候学 Practical Climatology 自然资源学 Natural Resources 湿地生态学 Wetland Ecology 灾害学 Diaster Science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乡土地理 Local Geography 古气候学 Paleoclimatology 海洋地理学 Marine Geography 小计 1413372201 专业 任选 课程 1413382201 1413382202 1413382203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区域分析与规划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环境地球化学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人口地理学 Population Geography 11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14 14 224 224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备注 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 他等) 小计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学生应修学分、学时)合计 选修 2 2 32 32 16 16 256 256 微专业课程模块,由学生 自主选修,不计入主修专 业总学分、学时。修满微 专业合格课程的,由微专 业开设高校颁发证书。 微专业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由学生自主选修的微专业在教务系统内自 修 动生成。 小计 0402232201 0402232202 0402242204 0402242207 教师 教育 课程 必修 教育 必修 课程 1602232204 0403342201 1412252203 141225220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Occupat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Mental Health and Moral Education 现代教育技术 Modern Teaching Technology 班主任工作 Class Management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extbook research 2 2 32 32 2 三 考试 2 2 32 32 2 三 考试 1 1 16 16 1 四 考试 1 1 16 16 1 2 1.5 40 24 2 2 32 32 2 2 2 32 32 地理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Geography Teaching Design and Case Analysis 2 2 32 32 14 13.5 0.5 232 216 小计 12 0.5 16 16 四 考试 2 1.师范类专业学生需在必 修课程模块修读 14 学分, 在选修课程模块选修 2 学 三/四 考试 分。 四 考试 2. 现代教育技术开课学期 按文理科学院分别设在第 三、四学期。 五 考试 2 五 考试 2 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 他等) 教师 教育 课程 选修 教育 选修 课程 040335220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1 1 16 16 1 五 0402242208 教育公共政策 Education public policy 家庭教育学 Family education 1 1 16 16 1 五/六 考试 1 1 16 16 1 五/六 考试 1413232201 教育法规与政策 Education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2 2 32 32 2 三 考试 1413282201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 Secondary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Practice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合计 16 15.5 0.5 264 248 劳动教育与实践 Labor education and practice 计算机应用基础 Basic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环境学概论(实验)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自然地理学(实验) Physical Geography Experiments 普通话 Mandarin Chinese 1 1 32 32 一 考查 1 1 32 32 一 考查 1 1 24 24 一 2 2 64 64 二 劳动教育与实践,各专业 考查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开 设,不少于 32 学时。 考查 1 1 16 16 三 考查 0402242209 小计 1414212201 实 践 教 学 1414212203 必修 基础 实践 1414112202 1414122201 1414232201 13 考试 16 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 他等) 基础 实践 实 践 教 学 必修 专业 实践 1414252203 三笔一画 Three Strokes and One Drawing 小计 1 16 16 7 7 184 184 五 考查 1414221801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 Field Practice in Physical Geography 2 2 2周 2周 1 二 考查 暑期 1414241801 区域地理学认知野外实习 Cognitive Field Practice in Regional Geography 1 1 2周 2周 0.5 四 考查 暑期 1414261801 地理学综合野外实习 Integrated Field Practice in Geography 3S 技术辅助地理教学 3S Technology Assisted Geography Teaching 2 2 2周 2周 2 六 考查 暑期 2 2 32 32 2 五 考查 1414252202 微格教学训练 Microteaching training 1 1 16 16 1 五 考查 1414262201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8 8 18 周 18 周 六 考查 1414262202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1 1 2周 2周 六 考查 17 17 48+2 6周 48+26 周 1414252201 小计 综合 实践 1 1 1414382201 毕业论文(设计)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8 8 8周 8周 八 考查 1414381803 第二课堂 Second Class 3 3 6周 6周 八 考查 11 11 14 周 14 周 小计 14 备注 学分分配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 他等) 实 践 教 学 选修 1414462201 地理研学实践 Practice of Geography Research 1 1 2周 2周 六 1414471801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of Students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1 1 2周 2周 七 1 1 2周 2周 七 1 1 2周 2周 八 2 2 4周 4周 37 37 242+ 44 周 242+4 4周 1414471802 1414482201 中学地理教育改革与实践 Educ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小计 合计 2400 512+4 168 115.5 52.5 +44 1888 4周 周 总计 注: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推行全过程学业评价,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原则上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不超过 50%。 15 备注 六、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见表 3) 表 3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权重值 思想道德与法治 0.1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5 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5 考试 0.15 考试 0.15 考试 形势与政策 0.1 考查 “四史”教育 0.1 考查 军事理论 0.1 考查 思想道德与法治 0.2 考试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0.2 考试 教育学概论 0.2 考试 第二课堂 0.2 考查 “四史”教育 0.1 考查 人文科学通识选修课 0.1 考查 思想道德与法治 0.15 考试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0.15 考试 0.2 考试 0.15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 考试 人文科学通识选修课 0.15 考试 教育学 0.4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5 考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0.1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3 考试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0.3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4 考查 A1-1:政治立场坚定:了解中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理 义思想概论 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的具体内容。 A1-2:坚持立德树人:明晰党的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以立德树 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A1-3 职业道德:依法执教,能 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掌握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熟 悉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并自觉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2-1:职业认同:热爱中学教育 事业,愿教乐教。 义理论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概论 A2-2:关心爱护中学生,重视中 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学生生命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安全,尊重学生独立人格。 16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A2-3:培养中学生爱学、乐学、 教育学 0.3 考试 善学的习惯和方法,做学生健康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0.3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4 考查 公共体育(一) 0.2 考试 B1-1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 公共体育(二) 0.2 考试 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 公共体育(三) 0.2 考试 公共体育(四) 0.2 考试 军事理论 0.2 考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5 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5 考试 0.2 考试 0.15 考试 “四史”教育 0.1 考查 艺术课程 0.1 考查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0.15 考查 计算机应用基础 0.3 考试 B1-3 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线性代数 0.2 考试 能够获取、处理和运用地理及相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2 考试 关学科信息。 3S 辅助地理教学 0.1 考查 现代教育技术 0.2 考试 大学外语(一) 0.2 考试 大学外语(二) 0.2 考试 大学外语(三) 0.2 考试 大学外语(四) 0.2 考试 专业英语 0.2 考查 高等数学(上) 0.2 考试 高等数学(下) 0.2 考试 线性代数 0.2 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2 考试 计量地理学 0.2 考试 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的心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B1-2 具备基本的人文科学、社 义思想体系概论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识。 B1-4 掌握 1 门外语,具有一定 的阅读、交流和写作能力。 B1-5 掌握地理科学相关学科基 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数 学等学科知识方法分析解决本 专业相关问题。 义理论概论 17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自然地理学(一) 0.2 考试 自然地理学(二) 0.2 考试 人文地理学 0.2 考试 世界地理 0.2 考试 中国地理 0.2 考试 自然地理学实验 0.3 考试 环境学概论实验 0.1 考试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 0.3 考查 区域地理学认知实习 0.1 考查 地理学综合野外实习 0.2 考查 地图学 0.2 考试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0.3 考试 遥感导论 0.3 考试 遥感影像分析 0.2 考试 经济地理学 0.3 考试 B2-4 掌握其他地理学科的基础 全球变化 0.3 考试 知识、技能和发展概况。 第四纪环境 0.2 考查 地理科学进展 0.2 考查 B3-1 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 地理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0.3 考试 基本技能,学会教材分析,选择 地理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0.2 考查 合适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做 现代教育技术 0.3 考试 好课堂教学。 3S 辅助地理教学 0.2 考查 教育学概论 0.5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5 考查 地理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0.3 考查 普通话 0.1 考查 微格教学训练 0.15 考查 三笔一画 0.15 考查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3 考查 教育学概论 0.5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5 考查 B2-1 掌握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 基础理论技能和发展概况。 B2-2 掌握开展地理实验、野外 实习的技能。 B2-3 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 理论、技能和发展概况。 B3-2 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 引导中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 价,关注每个中学生的进步。 B3-3 能够较好地使用口头语言、 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 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 字、毛笔字。 B3-4 学会课堂管理,能够应对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18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思想道德与法治 0.2 考试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0.2 考试 教育学概论 0.3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3 考查 教育学概论 0.3 考试 班主任工作 0.3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4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5 考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5 考查 自然地理学(一) 0.2 考试 自然地理学(二) 0.2 考试 人文地理学 0.2 考试 自然地理学实验 0.2 考试 地理科学进展 0.2 考查 环境学概论 0.2 考试 世界地理 0.2 考试 续发展观念,让中学生了解资源 中国地理 0.2 考试 环境问题,培养中学生节约资源 劳动实践 0.1 考查 地理研学实践 0.1 考查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2 考查 C2-3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3 考试 成教育规律,参与组织主题教育 第二课堂 0.2 考查 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 社会实践 0.2 考查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3 考查 D1-1 具有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教育学概论 0.2 考试 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 地理科学进展 0.2 考查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0.2 考查 地理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0.2 考查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2 考查 C1-1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 法。 C1-2 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实习, 学会班级管理方法,体验班级常 规工作。 C1-3 根据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 心理发展特点,组织开展有益身 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C2-1 理解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能够有机结合地理教学进行育 人活动,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 展和品德养成的有机融合。 C2-2 结合资源环境问题,渗透 绿色思想、人地和谐关系和可持 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 和引导。 发展动态和地理学科发展前沿, 对照自己的教学现状,不断更新 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 构。 19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教育学概论 0.3 考试 创新创业实践 0.2 考查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0.2 考查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3 考查 班主任工作 0.3 考试 地理研学实践 0.2 考查 第二课堂 0.2 考查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3 考查 教育学概论 0.3 考试 劳动实践 0.1 考查 创新创业实践 0.2 考查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4 考查 D2-3 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 班主任工作 0.4 考试 通,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0.6 考查 D1-2 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 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教育教 学研究能力。 D2-1 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 力。 D2-2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 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20 七、专业课程设置(见表 4) 表 4 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学科 基础 课程 专业 必修 课程 专业 核心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专业 选修 课程 专业 提高 课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1002112202 高等数学(二级,上) 无 1002122202 高等数学(二级,下) 无 1002132201 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 10021322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 1412112201 自然地理学(一) 无 1412122201 自然地理学(二) 无 1412112202 地球的奥秘 无 1412212201 环境学概论 无 1412222201 地图学 无 1412232201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12232202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1412242201 计量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高等数学 1412242202 遥感导论 自然地理学 1412242203 经济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1412252201 中国地理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1412252202 世界地理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1413152201 全球变化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1413152203 遥感影像分析 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1413152202 专业英语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大学英语 1413172201 综合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1413172202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1413172203 第四纪环境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 信息系统概论、遥感导论 1413172204 土地资源学 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 理 21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专业 提高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专业 选修 课程 专业 任选 方向 教 师 教 育 课 程 必修 课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1413172205 文化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 理 1413172206 城市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1413172207 3S 技术应用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 地理、世界地理 1413172208 应用气候学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1413182201 自然资源学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 1413182202 湿地生态学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 1413182203 灾害学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 1413182204 旅游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 1413182205 乡土地理 1413182206 古气候学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全球变化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全球变化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全球变化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 1413372201 地理科学进展 1413382201 区域分析与规划 1413382202 环境地球化学 1413382203 人口地理学 040223220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无 0402232202 教育学概论 无 0402242204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无 0402242207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602232204 现代教育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 0403342201 班主任工作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 论、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1412252203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 研究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1412252204 地理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 析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22 课程 类别 教 师 教 育 课 程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选修 课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040335220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2242208 教育公共政策 0402242209 家庭教育学 1413232201 教育法规与政策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413282201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与 实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 德与专业发展 23 先修课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 论、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 论、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 论、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八、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见表 5) 表 5 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通识 教育 课程 专业 教育 课程 课程性质 课程模块 学时 学分 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必修 736(其中,理论 课堂教学 520 学 时,实践教学 216 学时) 42(含实践 12) 25%(含 实践 7.1%)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选修 96 6 3.6% 学科基础课程 400 25 14.9% 专业核心课程 416(其中,理论 课堂教学 368 学 时,实践教学 48 学时) 26(含实践 3) 15.5%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选修 256 16 9.5% 必修课程 教育必修课程 232(其中,课堂 教学 216 学时,实 践教学 16 学时) 14(含实践 0.5) 8.3% 选修课程 教育选修课程 32 2 1.2% 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216) (12) 专业核心课程 (48) (3)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16) (0.5) 基础实践 184 7 专业实践 48+26 周 17 综合实践 14 周 11 4周 2 2400+44 周 168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教师 教育 课程 必修 实践 教学 选修 合计 (9.2%) 22% 100% 九、其他说明 表 6 建议修读学分学期分配表 学年 一 二 三 四 学期 1 2 3 4 5 6 7 8 建议修读学分 28.5 30.5 28.5 22.5 19 12 12 15 专业负责人: 教学院长: 教务处负责人: 分管教学校长: 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24 院长: 合计 168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GIS (专业代码:070504)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社会发展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鲁 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以及城市、区域、 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 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在其毕业五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熟知地理信息领 域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不忘初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综合能力。 目标 2: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标 3:具备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开发能力,能在科研、教学、以及 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 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 目标 4: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 神和团队意识。 (二)毕业要求 1. 综合修养(A) A1. 综合素质 A1-1:价值体系 1.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社会责任感; 2.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人文素质; 3.具有爱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以及高雅审美情趣。 A1-2:集体责任感; 具备大局为重,有社会责任感,爱校,爱院,爱专业,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A2.身心健康 A2-1:心理素质 25 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学校或学院达标测试。 A2-2:健康体魄 通过测试,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 2. 知识体系(B) B1.综合知识; B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历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形势与政策等。 B1-2:自然科学知识 数学,地理学等。 B1-3:工具性知识 外语,计算机,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方法论等。 B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 B2-1:专业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科学、数据库原理、遥感原理与技术、制图学、地理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等专业知识。 B2-2:专业前沿和趋势 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B2-3:其他专业知识 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 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 能力培养(C) C1.专业能力 C1-1: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C1-2:应用知识能力 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及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1-3:创新能力 较强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的初步能力。 C2. 综合能力 C2-1:行业能力 综合的文字表达、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在学科内及行业、国内外进行合作的初步能力,一定 26 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C2-2:团队能力 团队的组织、协调、项目组织实施和实践能力。 表1 培养目标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A1-1:爱国情怀 H L L H A1-2:集体责任感 H L L H A2-1:心理素质 M M M H A2-2:健康体魄 L M M M B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H M L H B1-2:自然科学知识 L H H M B1-3:工具性知识 L H H M B2-1:专业基础知识 M H H L B2-2:专业的前沿和趋势 M H M M B2-3:其他专业有关知识 L M M H C1-1:获取知识的能力 M H H H C1-2:应用知识能力 M M H M C1-3:创新能力 L M M M C2-1:行业能力 H H H H C2-2:团队能力 L L L M 毕业要求 注:H:高支撑度,M:中支撑度,L:低支撑度。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 3~8 年。计划总学时为 2288 学时+37 周,总学分为 162 学分。允许学生在 3~8 年内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 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概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计量地理学、 遥感概论、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测量学、Java 语言程序设计、GNSS 原理与应 用、空间数据分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27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 本专业基础实践有自然地理学实验; 专业实践有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ArcGIS 课程设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测量学实习、三维 摄影测量实习、空间分析综合实习以及 GIS 专业校外综合实习等; 综合实践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见表 2) 28 表 2 课程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类别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课程 性质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 分 数 课程名称 学分分配 理 论 实 践 学时分配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学 学期 方式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其他) 03011122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3 2 1 48 32 16 3 一 考试 0301122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3 2 1 48 32 16 3 二 考试 03011322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2 1 48 32 16 3 三 考试 1 48 32 16 3 三 考试 1 48 32 16 3 四 考试 8 8 2 一 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01142204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3 2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思想政 0301132206 Xi Jinpi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of New Era Socialism 3 2 治理论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课程 形势与政策(一) 0301112205 0.5 0.5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Ⅰ) 0301122205 形势与政策(二)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Ⅱ) 0.5 0.5 8 8 2 二 考查 0301132205 形势与政策(三)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Ⅲ) 0.5 0.5 8 8 2 三 考查 0301142205 形势与政策(四)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Ⅳ) 0.5 0.5 8 8 2 四 考查 1 16 16 “四史”教育 29 1 备注 “四史”教育,在 4 门中选 修 1 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美育 课程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大学 外语 身心 健康 课程 编号 学 分 数 课程名称 公共艺术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课程编号,依学生选修的公共艺术课 2 程在教务系统内自动生成。) 学分分配 理 论 实 践 2 学时分配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学 学期 方式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其他) 32 32 备注 学生至少选修 1 门、2 学 分。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包 括《音乐鉴赏》《中国美 术史》《东昌府本版年画 艺术》《山东民歌赏析》 《艺术与审美》《带你听 懂中国传统音乐》《中国 传统音乐作品》《视觉艺 术设计》《音乐与社会》 等。 1-8 大学外语(一)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 4 2 2 64 32 32 4 一 大学外语(二)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 4 2 2 64 32 32 4 二 大学外语(三)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I) 2 2 32 32 2 三 学生自主在《大学英语》 考试 《大学俄语》 《大学日语》 《大学韩国语》《大学西 班牙语》中任意一种语言 考试 模块课程。 大学外语(四)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V) 2 2 32 32 2 四 考试 公共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Ⅰ) 1 1 36 36 2 一 公共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Ⅱ) 1 1 36 36 2 二 公共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Ⅲ) 1 1 36 36 2 三 公共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Ⅳ) 1 1 36 36 2 四 考试 每一学年学生须在篮球、 排球、足球、太极拳、网 球、健身田径、软式排球、 考试 健美操、武术、乒乓球、 拳击、散打、羽毛球、垒 球 考试 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项 目中选择一项不同运动 考试 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30 考试 课程 类别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 分 数 课程名称 理 论 30011122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2 2 军事 2501112209 军事理论与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2 1 通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教育 3001112202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必修 职业规 students (I) 课程 划与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业指导 3001162202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Ⅱ)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创新创业教育 教师教育 实 践 学时分配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学 学期 方式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32 16 16 1 16 16 1 一 考查 1 16 16 1 六 考查 30 1 备注 其他) 32 42 合计 通识 教育 选修 课程 学分分配 12 736 520 2 一/二 考查 2周 2 一/二 考查 216 主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须在本领域选修 2 学分。 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模块课程,共应选修 4 学 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须在本领域选修 2 学分。 分。创新创业模块中“创 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农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化工、机械、建筑、材料、信息、新基础”(3101222201) 电子等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可自愿选修。 “创业基础” 主要涵盖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须在本领域选修 (3101242202)为限选课 程,两门课程各 1 学分, 2 学分。 计 2 学分, 学生均需修读。 主要涵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技术等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可自愿选修。 学分合计:48, 其中理论学分:36、实践学分:12;学时合计:832 ,其中理论学时:616, 实践学时:216 31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他 等) 学科 基础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必修 专业 核心 课程 1002112202 高等数学(二级,上) Advanced Mathematics(Level II, Volume I) 4 4 64 64 3 一 考试 1002122202 高等数学(二级,下) Advanced Mathematics(Level II, Volume II) 4 4 64 64 3 二 考试 1002132201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2 2 32 32 2 三 考试 10021322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2 2 32 32 2 三 考试 1442112201 自然地理学(一) Physical Geography 6 6 96 96 6 一 考试 1442122201 自然地理学(二) Physical Geography 6 6 96 96 6 二 考试 《数字地球初探》为新生 1442112202 数字地球初探* Study of Digital Earth 1 1 16 小计 25 25 400 400 研讨课。 16 1 一 考查 1442212201 环境学概论 Conspectus of Environment 3 3 48 48 3 一 考试 1442222201 地图学 Cartology 3 3 48 48 3 二 考试 1442232201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3 3 48 48 3 三 考试 1442232202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3 3 48 48 3 三 考试 32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他 等) 必修 专业 核心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1442232203 遥感导论 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 3 3 48 48 3 三 考试 1442232204 C 语言程序设计 C Language Programming Design 3 3 48 48 3 三 考试 1442232205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 3 3 48 48 3 三 考试 144224220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Databas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3 3 48 48 3 四 考试 1442242202 计量地理学 Quantitative Geography 3 3 48 48 3 四 考试 1442242203 测量学 Surveying Course 3 3 48 48 3 四 考试 1442252201 空间数据分析 Spatial Data Analysis 2 2 32 32 2 五 考试 小计 32 32 512 512 57 57 912 912 考查 合计 选修 专业 提高 方向 1443142201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Java Language Programming Design 3 3 48 48 3 四 1443152201 Web GIS 原理与应用* Web GI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3 3 48 48 3 五 2 2 32 32 2 五 2 2 32 32 2 五 1443152202 1443152203 GNSS 原理与应用* GNS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VB 语言程序设计 Visual Basic Language Programming Design 33 学生需在专业教育课程中 考查 的专业提高方向和专业应 用方向共选修 18 学分(打 考查 *者为必选课程,共 14 学 分)。 考查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他 等) 1443352204 1443152205 1443162201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选修 专业 提高 方向 智慧城市原理与方法 Smart Cit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前沿* Frontiers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大数据技术 Big Data technologies 1 1 16 16 1 五 考查 2 2 32 32 2 五 考查 1 1 16 16 1 六 考查 1443162202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1 1 16 16 1 六 考查 1443162203 AutoCAD 软件 Auto Computer Aided Design 2 2 32 32 2 六 考查 1443162204 摄影测量学 Photogrammetry 2 2 32 32 2 六 考查 1443162205 地球系统科学导论 Earth System Science 2 2 32 32 2 六 考查 1443162206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2 2 32 32 2 六 考试 1443172201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Literature Retriev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Writing Technique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172203 数字地图制图 Digital Mapping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172204 土地信息系统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172202 34 备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他 等) 1443172205 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Spatial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172206 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2 2 32 32 2 七 考查 39 39 624 624 小计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选修 专业 提高 方向 1443262201 MapGIS 软件 MapGIS 2 2 32 32 2 六 考查 1443262202 地理信息标准化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2 2 32 32 2 六 考查 1443262203 地图应用与分析 Map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2 2 32 32 2 六 考查 1443262204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The Basis of Computer Graphics 2 2 32 32 2 六 考查 1443272201 3S 集成应用 Application Integrated of RS, GIS, and GPS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272202 移动 GIS 开发技术 Mobile GIS Development Technology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2722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272204 国土空间规划 Spatial Planning of National Land 2 2 32 32 2 七 考查 1443272205 地籍管理 Cadastral Survey Manual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3 23 368 368 小计 35 备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他 等)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18 (学生应修学分、学时)合计 选修 微专业选修 288 288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由学生自主选修的微专业在教务系统内 自动生成。 小计 1444212201 基础 实践 1444212202 1444222201 劳动教育与实践 Labor education and practice 计算机应用基础 Basic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自然地理学(实验) Physical Geography Experiment 小计 实 践 教 学 18 必修 1 32 32 1 1 32 32 2 2 64 64 4 4 128 128 一 2 一 考试 二 考试 1444222202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Field Practice of Physical Geography 2 2 2周 2周 二 考查 暑假 1444232201 三维摄影测量实习 3D Photogrammetry measurement Practice ArcGIS 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f ArcGIS 测量学实习 Surveying Practice GIS 和 RS 综合实习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GIS and RS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空间分析综合实习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Spatial Analysis 2 2 2周 2周 三 学生需在实践教学选修模 考查 块任选 2 学分。 2 2 64 64 四 考查 2 2 2周 2周 四 考查 2 2 2周 2周 四 考查 2 2 64 64 五 考查 2 2 2周 2周 五 考查 1444242201 专业 实践 1 1444242203 1444242202 1444252201 1444252202 36 4 4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他 等) 1444262202 专业 实践 1444262201 GIS 专业校外综合实习 GIS Specialty Practice outside School 生态遥感综合实习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Remote Sensing 必修 1444282202 实 践 教 学 综合 实践 1444282201 1444282203 4 8周 8周 六 考查 2 2 2周 2周 六 考查 小计 20 20 128+ 20 周 128+20 周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第二课堂 Second Class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8 8 8周 8周 八 考查 3 3 3周 3周 八 考查 2 2 4周 4周 八 考查 小计 13 13 15 周 15 周 2 2 2周 2周 八 考查 2 2 2周 2周 八 考查 2 2 2周 2周 八 考查 2 2 2周 2周 39 39 数字测图与 GNSS 实习 Digital mapping and GNSS practice GIS 制图实训 GIS Mapping Practice GIS 公司见习 GIS Company Practice 1444282212 1444282211 选修 4 1444282213 小计 合计 162 111 总计 37 256+ 256+37 37 周 周 2288 472+ 51 +37 1816 37 周 周 备注 六、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见表 3) 表 3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思想道德与法治 0.1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5 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5 考试 0.15 考试 0.15 考试 形势与政策 0.1 考查 “四史”教育 0.1 考查 军事理论 0.1 考查 第二课堂 0.5 考查 军事理论与训练 0.3 考查 劳动教育与实践 0.2 考查 军事理论与训练 0.5 考查 劳动教育与实践 0.5 考查 公共体育(一) 0.2 考试 公共体育(二) 0.2 考试 公共体育(三) 0.2 考试 公共体育(四) 0.2 考试 劳动教育与实践 0.2 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 0.2 考试 0.2 考试 0.2 考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A1-1:价值体系 义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A1-2:集体责任感 A2-1:心理素质 A2-2:健康体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B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义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主理论体系概论 38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B1-2:自然科学知识 B1-3:工具性知识 B2-1:专业基础知识 B2-2:专业前沿和趋势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通识教育选修(人文科学) 0.2 考试 通识教育选修(社会科学) 0.2 考试 高等数学 0.2 考试 地图学 0.2 考试 遥感导论 0.2 考试 环境学概论 0.2 考试 空间数据分析 0.2 考试 大学英语 0.2 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0.2 考试 高等数学 0.1 考试 线性代数 0.1 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1 考试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0.3 考查 地图学 0.1 考试 人文地理学 0.1 考试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0.1 考试 遥感导论 0.1 考试 C 语言程序设计 0.1 考试 数据结构 0.1 考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0.1 考试 计量地理学 0.1 考试 测量学 0.1 考试 空间数据分析 0.1 考试 环境学概论 0.05 考试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前沿 0.2 考查 景观生态学 0.2 考试 智慧城市原理与方法 0.2 考查 数字地图制图 0.2 考查 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0.2 考查 39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B2-3:其他专业知识 C1-1:获取知识能力 C1-2:应用知识能力 C1-3:创新能力 C2-1:行业能力 C2-2:团队能力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GNSS 原理与应用 0.2 考试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0.3 考查 专业英语 0.2 考查 毕业论文 0.3 考查 基础实践课程 0.4 考查 专业实践课程 0.4 考查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0.2 考查 专业实践课程 0.2 考查 毕业论文 0.6 考查 空间分析综合实习 0.1 考查 生态遥感综合实习 0.1 考查 GIS 专业校外综合实习 0.2 考查 创新创业教育 0.4 考查 毕业论文 0.4 考查 毕业实习 0.5 考查 专业社会实践 0.5 考查 毕业实习 0.4 考查 GIS 专业校外综合实习 0.4 考查 军事训练 0.2 考查 40 七、专业课程设置(见表 4) 表 4 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学科 基础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专业 必修 课程 专业 核心 课程 专业 选修 课程 专业 提高 方向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1002112202 高等数学 II(一) 1002122202 高等数学 II(二) 1002132201 线性代数 10021322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442112201 自然地理学(一) 1442122201 自然地理学(二) 1442112202 数字地球初探 1442212201 环境学概论 1442232201 人文地理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 学、自然地理学 1442222201 地图学 自然地理学 1442232202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高等数学、地图学、计算 机应用基础 1442232203 遥感导论 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 基础 1442232204 C 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224220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 基础 1442242202 计量地理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 率论与数理统计、自然地 理学、人文地理学 1442242203 测量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1442252201 数据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地理信 息系统概论、遥感导论 1442252201 空间数据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遥感导论 1443142201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C 语言 程序设计 144315220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地理信 息系统概论、遥感导论 1443152202 GNSS 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地理信 息系统概论、遥感导论 41 先修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专业 提高 方向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专业 选修 课程 专业 应用 方向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1443152203 VB 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3352204 智慧城市原理与方法 1443162201 大数据技术 1443162202 云计算 1443152205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发 展前沿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 导论 1443162204 摄影测量学 测量学 1443162205 地球系统科学导论 自然地理学 1443172201 专业英语 大学英语、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1443172202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 写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3172203 数字地图制图 1443172204 土地信息系统 1443172205 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 现 1443172206 虚拟现实技术 1443162201 景观生态学 1443262201 MapGIS 软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地理信 息系统概论 1443262202 地理信息标准化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443262203 地图应用与分析 1443262204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1443272201 3S 集成应用 1443272202 移动 GIS 开发技术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14432722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C 语言 程序设计、Java 语言程序 设计 1443272204 国土空间规划 自然地理学 1443272205 地籍管理 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 统概论、遥感导论 42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ArcGIS/ 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 础、C 语言程序设计 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 础、C 语言程序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 导论、ArcGIS 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 统概论、遥感导论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 导论、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 导论、VB 程序设计 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 统概论、遥感导论 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 论、遥感导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C 语言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 导论、GPS 原理与应用 八、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见表 5) 表 5 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通识 教育 课程 课程性质 课程模块 学时 学分比例 736(其中, 理论课堂教 42(含实践 学 520 学时, 12) 实践教学 216 学时)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25.9%(含实 践 7.4%) 96 6 3.7% 学科基础课程 400 25 15.4% 专业核心课程 512 32 19.8% 288 18 11.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216) (12) (7.4%) 基础实践 128 4 专业实践 128+20 周 20 综合实践 15 周 13 2周 2 1.2% 2288+37 周 162 100%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专业 教育 课程 学分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必修 实践 教学 选修 合计 22.9% 九、其他说明 表 6 建议修读学分学期分配表 学年 一 二 三 四 学期 1 2 3 4 5 6 7 8 建议修读学分 29.5 28.5 30.5 26.5 13 12 7 15 专业负责人: 教学院长: 教务处负责人: 分管教学校长: 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43 合计 162 院长: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专业代码:082503)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鲁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崇高的爱国 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掌握环境 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在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环境监测、环 境污染防治、生态规划与环境评价等领域的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 5 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 任感,热爱环保事业,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 目标 2:掌握环境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具备一 定实验和科研能力,满足从事环境科学技术研究要求。 目标 3:具备环境科学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具备环境工程项目实践基础,满足从 事环境工程与设计相关要求。 目标 4:掌握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 有强烈的法律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满足从事环境管理与保护要求。 (二)毕业要求 1. 综合修养(A) A1. 综合素质 A1-1:爱国情怀: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增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 人文素质; A1-2:集体责任感:具备大局为重,有社会责任感,爱院,爱校,爱专业,具备团队 合作能力。 A2.身心健康 A2-1:心理素质:具备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2-2:健康体魄: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4 2. 知识体系(B) B1.综合知识 B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历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形势与政策等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 B1-2: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和环境学等知识。 B1-3:工具性知识:掌握外语、计算机、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方法论等知识。 B2. 环境科学专业知识 B2-1: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基础、环境监测、环境遥感、环境影响 评价与规划等专业知识。 B2-2:专业前沿和趋势:掌握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及环境保 护产业的发展状况。 B2-3:其他专业知识:具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 本方法,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 的能力。 3. 能力培养(C) C1.专业能力 C1-1: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C1-2:应用知识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软件操作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1-3: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的初步能力。 C2. 综合能力 C2-1:行业能力:综合的文字表达、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在学科内及行业、国内外进 行合作的初步能力,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C2-2:团队能力:团队的组织、协调、项目组织实施和实践能力。 表 1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A1-1:爱国情怀 √ √ A1-2:集体责任感 √ √ A2-1:心理素质 √ √ A2-2:健康体魄 √ 45 B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 B1-2:自然科学知识 √ √ B1-3:工具性知识 √ √ B2-1:专业基础知识 √ √ B2-2:专业前沿和趋势 √ √ √ √ B2-3:其他专业有关知识 C1-1:获取知识的能力 √ √ C1-2:应用知识能力 √ √ C1-3:创新能力 √ √ √ √ √ √ C2-1:行业能力 √ C2-2:团队能力 √ √ √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 3~8 年内修完规定 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计划总学时为 2480+25 周,总学分为 161 学分。符合学 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生态学。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数据统计分析、环境学概论、环境土壤学、环境 工程基础、环境生态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 次。 1、基础实践:军事理论与训练、公共体育、大学化学实验 I 和 II、劳动教育与实践, 旨在培养学生军事基础性技能和基本实验技能。 2、专业实践: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土壤学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环境工程仿真实验(上机)、环境数 据统计分析(上机)、环境工程 CAD(上机),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技能和 实验方法,具备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评价和环境工程方面的基础实验技能。 3、综合性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习、第二课堂等,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 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见表 2) 46 表 2 课程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分 学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课程名称 备注 其他) 03011122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3 2 1 48 32 16 3 一 考试 0301122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3 2 1 48 32 16 3 二 考试 03011322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2 1 48 32 16 3 三 考试 3 2 1 48 32 16 3 三 考试 3 2 1 48 32 16 3 四 考试 形势与政策(一)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Ⅰ) 0.5 0.5 8 8 2 一 考查 0301122205 形势与政策(二)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Ⅱ) 0.5 0.5 8 8 2 二 考查 0301132205 形势与政策(三)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Ⅲ) 0.5 0.5 8 8 2 三 考查 0301142205 形势与政策(四)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Ⅳ) 0.5 0.5 8 8 2 四 考查 “四史”教育 1 1 16 16 0301132204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思想 0301132206 政治 理论 课程 03011122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47 “四史”教育,在 4 门中 选修 1 门。 课程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分 学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课程名称 备注 其他) 美育 课程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公共艺术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课程编号,依学生选修的公共艺术 2 课程在教务系统内自动生成。) 大学外语(一)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4 2 2 大学外语(二)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 4 2 大学外语(三)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I) 2 大学外语(四)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V) 2 2 2 32 32 64 32 64 32 2 32 2 32 1-8 32 32 4 一 4 二 32 2 三 32 2 四 大学 外语 48 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包括 《音乐鉴赏》 《中国美术 史》 《东昌府本版年画艺 术》 《山东民歌赏析》 《艺 术与审美》《带你听懂中 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 音乐作品》《视觉艺术设 计》 《音乐与社会》等, 详细课程名单见每学期 选课通知。 考试 1.学生自主在《大学英语》 《大学俄语》 《大学日语》 《大学韩国语》《大学西 考试 班牙语》中任意一种语言 模块课程。具体课程名 称、课程号依学生选修 定; 2.选修《大学英语》的, 考试 对未达到《大学英语教学 指南》(2020 版)基础目 标的学生继续开设《大学 英语(四)》。 考试 课程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分 学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课程名称 备注 其他) 公共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Ⅰ) 1 1 36 36 2 一 公共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Ⅱ) 1 1 36 36 2 二 公共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Ⅲ) 1 1 36 36 2 三 公共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Ⅳ) 1 1 36 36 2 四 30011122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2 2 2 一 军事 2501112209 军事理论与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2 1 2 一 身心 健康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49 1 32 32 16 16 2周 考试 每一学年学生须在篮球、 排球、足球、太极拳、网 球、健身田径、软式排球、 考试 健美操、武术、乒乓球、 拳击、散打、羽毛球、垒 球、体育舞蹈、体育游戏 等项目中选择一项不同 考试 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满足掌握 2 项运动健身技 能的要求。 考试 考查 课程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学 分 学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含实 时 验、上机、 课程名称 备注 其他)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3001112202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职业 students (I) 规划 与就 业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导 3001162202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Ⅱ) 合计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通识 教育 选修 课程 自然科学 创新创业教育 教师教育 1 1 16 16 1 一 1 1 16 16 1 六 42 30 12 736 520 216 主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须在本领域选修 2 学分。 创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模块课程,共应选修 4 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须在本领域选修 2 学分。 学分。创新创业模块中 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农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化工、机械、建筑、材料、信息、“创新基础” (3101222201)“创业基 电子等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可自愿选修。 础” (3101242202)为限 主要涵盖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须在本领域选修 选课程,两门课程各 1 学 分,计 2 学分,学生均需 2 学分。 修读。 主要涵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技术等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专业学生可自愿选修。 学分合计:48, 其中理论学分:36、实践学分:12;学时合计:832 ,其中理论学时:616, 实践学时:216 50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他 等) 1002112202 1002122202 1002132201 学科 基础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1002132202 1202112201 1202122201 1452112201 必修 1452112202 高等数学(二级,上) Advanced Mathematics(Level II, Volume I) 高等数学(二级,下) Advanced Mathematics(Level II, Volume II)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大学化学Ⅰ(上) College Chemistry I (Volume I) 大学化学Ⅰ(下) College Chemistry I (Volume II) 环境学概论 Basic Environmental Science 走进环境科学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小计 1452222201 1452232201 专业 核心 课程 1452232202 1452232203 1452242201 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Ecology 环境微生物学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环境工程基础 The found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51 4 4 64 64 4 一 考试 4 4 64 64 4 二 考试 2 2 32 32 2 三 考试 2 2 32 32 2 三 考试 3 3 48 48 3 一 考试 3 3 48 48 3 二 考试 3 3 48 40 3 一 考试 1 1 16 16 1 一 考查 22 22 320 312 3 3 48 48 3 二 考试 3 3 48 48 3 三 考试 3 3 48 48 3 三 考试 2 2 32 32 2 三 考试 3 3 48 48 3 四 考试 8 8 备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他 等) 1452242202 1452242203 必修 专业 核心 课程 1452252201 1452352204 1452262201 1452262202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环境生物学 Environmental Biology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土壤学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Air Pollu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环境规划学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小计 1453132201 1453152201 1453152202 选修 专业 提高 课程 1453162201 1453172201 1453172202 1453172203 1453172204 生物化学 Biological Chemistry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Solid Waste Disposal 环境遥感 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水污染控制工程*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Research Paper Writing 环境法学 Environmental Law 环境经济学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52 3 3 48 48 3 四 考试 3 3 48 48 3 四 考试 3 3 48 48 3 五 考试 3 3 48 48 3 三 考试 3 3 48 48 3 六 考试 3 3 48 48 3 六 考试 32 32 512 512 3 3 48 48 3 三/四 考试 3 3 48 48 3 五 考试 2 2 32 32 2 五 3 3 48 48 3 六 2 2 32 32 2 七 2 2 32 32 2 七 考试 学生需在提高方向或 者应用方向 2 个模块 考试 中选修 22 学分(打* 者为必选课程,共 10 考查 学分,再在专业任选 课 程 模 块 任 选 12 学 考查 分)。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他 等) 1453172205 1453172206 专业 提高 课程 1453182201 1453182202 1453182203 1453182204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1453272201 选修 1453272202 1453272203 专业 应用 课程 1453272204 1453282201 1453282202 1453282203 环境管理学 Environmental Geology 环境科学进展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湿地生态学 Wetland Ecology 生态规划 Ecological Planning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Clean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环境毒理学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室内空气污染与质量评价 Cont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door Air 环境污染与健康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Artificial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生态修复工程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生态调查与观测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小计 合计 53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七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 2 32 32 2 八 考查 22 22 352 352 76 76 1216 1208 8 备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备注 机、其他 等) 劳动教育与实践 Labor Education and Practice 计算机应用基础 Basic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大学化学实验Ⅰ(上) 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 I(Volume I) 大学化学实验Ⅰ(下) 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 I(Volume II) 小计 1 1 32 32 1 1 32 32 1 1 32 1 1 4 1454222201 环境生态学(实验) Environmental Ecology Experiment 1454232201 1454112201 一 考查 1.5 一 考试 32 1.5 一 考试 32 32 1.5 三 考试 4 128 128 1 1 24 24 1.5 二 考试 环境化学(实验)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Experiment 1 1 24 24 1.5 三 考试 1454232202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1 1 24 24 1.5 三 学生需在专业选修中 选修 4 学分,学时 4 考试 周 1454242201 仪器分析(实验) 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 1 1 24 24 1.5 四 考试 1454242202 环境监测(实验)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xperiment 1 1 24 24 1.5 四 考试 1454242203 环境数据统计分析(上机)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2 2 48 48 3 四 考试 1454242204 环境土壤学(实验)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Experiment 2 2 48 48 3 四 考试 1454262202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1 1 24 24 1.5 六 考试 1454112202 基础 实践 1204112201 1204132201 实 践 教 学 必修 专业 实践 54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学分分配 总学时分配 学 总 周 开设 考核 实践 分 学 学 (含实 学期 方式 数 理论 实践 时 理论 验、上 时 课程名称 机、其他 等) 1454262203 环境工程仿真(实验)(上机)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 1 16 16 1 六 考试 1454262204 环境工程 CAD(上机)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D 2 2 48 48 3 六 考试 13 13 304 304 8 8 8周 八 考查 3 3 3周 八 考查 2 2 4周 八 考查 3 3 6周 六 考查 16 16 21 周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2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of Students 专业社会实践 I 1454252201 2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I 专业社会实践 II 1454272202 2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II 2 2周 七 考查 2 2周 五 考查 2 2周 七 考查 4 4 4周 37 37 小计 必修 专业 实践 毕业论文(设计)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第二课堂 Second Class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专业实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小计 1454282201 1454282202 1454282203 实 践 教 学 1454262201 1454272201 选修 小计 合计 161 112 总计 55 432+ 432+25 25 周 周 2480 656+25 49 +25 1824 周 周 备注 六、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见表 3) 表 3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A1-1:爱国情怀:具有坚定 的政治方向,具有崇高的爱 国主义情怀,增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能 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A1-2:集体责任感:具备大 局为重,有社会责任感,爱 院,爱校,爱专业,具备团 队合作能力。 A2-1:心理素质:具备学生 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 A2-2:健康体魄:形成良好 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 有健康的体魄。 B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思想道德、政治 学、形势与政策等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 B1-2:自然科学知识:掌握 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和环 境学等知识。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思想道德与法治 0.1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论 0.2 考试 0.2 考试 形势与政策 0.05 考查 “四史”教育 0.05 考查 军事理论 0.1 考查 第二课堂 0.5 考查 军事理论与训练 0.3 考查 劳动教育与实践 0.2 考查 军事理论与训练 0.3 考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5 考查 第二课堂 0.2 考查 公共体育 0.3 考试 军事理论与训练 0.3 考查 劳动教育与实践 0.4 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 0.2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主理论 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论 0.2 考试 0.2 考试 通识教育选修(人文科学) 0.2 通识教育选修(社会科学) 0.2 高等数学 0.3 考试 大学化学 0.3 考试 环境学概论 0.3 考试 走进环境科学 0.1 考查 56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B1-3:工具性知识:掌握外 语、计算机、文献检索与科 技论文写作、方法论等知识。 B2-1:专业基础知识:掌握 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基础、 环境监测、环境遥感、环境 影响评价与规划等专业知 识。 B2-2:专业前沿和趋势:掌 握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 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及环 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 B2-3:其他专业知识:具备 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创 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 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大学英语 0.2 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0.2 考试 大学化学 0.1 考试 高等数学 0.1 考试 线性代数 0.1 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1 考试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0.2 考查 环境学概论 0.1 考试 环境微生物学 0.1 考试 环境化学 0.1 考试 环境工程基础 0.1 考试 仪器分析 0.05 考试 环境生物学 0.05 考试 环境监测 0.1 考试 环境影响评价 0.1 考试 环境土壤学 0.1 考试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0.1 考试 环境规划学 0.1 考试 走进环境科学 0.2 考查 环境科学进展 0.3 考查 环境科学创新实践 0.4 考查 环境遥感 0.1 考试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0.3 考查 专业英语 0.2 考查 毕业论文 0.3 考查 环境数据统计分析(上机) 0.2 考试 57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C1-1:获取知识能力:自学 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 能力等。 考核方式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权重值 基础实践课程 0.4 考试/考查 专业实践课程 0.5 考试/考查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0.1 考查 专业实践课程 0.3 考试/考查 毕业论文 0.3 考查 专业实习 0.4 考查 创新创业教育 0.2 考试/考查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0.2 考查 毕业论文 0.4 考查 专业实习 0.2 考查 专业实习 0.5 考查 专业社会实践 0.5 考查 毕业实习 0.3 考查 专业实习 0.3 考查 第二课堂 0.2 考查 军事理论与训练 0.2 考查 C1-2:应用知识能力:应用 知识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 力,软件操作能力,工程实 践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 C1-3:创新能力:较强的创 新意识、进行创新的初步能 力。 C2-1:行业能力:综合的文 字表达、语言表达和交流能 力,在学科内及行业、国内 外进行合作的初步能力,一 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C2-2:团队能力:团队的组 织、协调、项目组织实施和 实践能力。 七、专业课程设置(见表 4) 表 4 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课程 性质 专业 必修 课程 课程 模块 学科 基础 课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1002112201 高等数学二级(上) 无 1002122201 高等数学二级(下) 无 1002132201 线性代数 无 10021322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无 1202112201 大学化学Ⅰ(上) 高等数学 58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专业 核心 课程 专业 选修 课程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专业 选修 课程 专业 提高 方向 专业 提高 方向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1202122201 大学化学Ⅰ(下) 高等数学 1452112201 环境学概论 无 1452112202 走进环境科学 无 1452222201 环境生态学 无 1452232201 环境微生物学 大学化学、环境学概论 1452232202 环境化学 大学化学、环境学概论 1452232203 环境工程基础 大学化学、环境学概论 1452242201 仪器分析 大学化学 1452242202 环境生物学 环境学概论 1452242203 环境监测 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 1452252201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 1452232204 环境土壤学 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 145226220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学概论 1452262202 环境规划学 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 1453132201 生物化学 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学概论 145315220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学概论 1453152202 环境遥感 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 1453162201 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 1453172201 专业英语 大学英语 1453172202 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 计算机基础 1453172203 环境法学 环境学概论 1453172204 环境经济学 环境学概论 1453172205 环境管理学 环境学概论 1453172206 环境科学进展 环境学概论、走进环境科学 1453182201 湿地生态学 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 1453182202 生态规划 环境学概论、环境规划学 59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专业 应用 方向 选修 课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1453182203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 1453182204 环境毒理学 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 1453272201 室内空气污染与质量评价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 1453272202 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 145327220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 1453272204 生态修复工程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 1453282201 生态调查与观测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 1453282202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环境学概论、水污染控制工程 1453282203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 1454272201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综合 1454252201 专业社会实践 I 综合 1454272202 专业社会实践 II 综合 60 八、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见表 5) 表 5 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通识 教育 课程 专业 教育 课程 课程性质 课程模块 学时 学分 学分比例 736(其中, 理论课堂教 42(含实践 学 520 学时, 12) 实践教学 216 学时) 26.1%(含实 践 7.5%)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必修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选修 96 6 3.7% 学科基础课程 352 22 13.6% 专业核心课程 512 32 19.9% 选修 352 22 13.7%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216) (12) (7.5%) 基础实践 128 4 专业实践 304 13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必修 实践 教学 23.0% 21 周 16 4周 4 2480+25 周 161 综合实践 选修 合计 100% 九、其他说明 表 6 建议修读学分学期分配表 学年 学期 建议修读学分 一 1 二 三 四 2 3 4 5 6 7 8 21.5 34.5 21.5 12 17 14 13 专业负责人: 教学院长: 教务处负责人: 分管教学校长: 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61 合计 161 院长: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