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高新区宝山园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pdf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宝山园 “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1 年 1 月 目 录 前言......................................................................................................................1 一、背景与形势................................................................................................. 2 二、发展基础与条件......................................................................................... 3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5 1、特色产业集群日益凸显............................................................................5 2、优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6 3、领先创新成果不断涌现............................................................................6 4、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7 (二)“十三五”发展存在的问题..................................................................... 8 三、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9 (一)指导思想................................................................................................. 9 (二)战略定位................................................................................................. 9 (三)发展目标............................................................................................... 10 四、重点产业与空间布局............................................................................... 11 (一)重点发展领域....................................................................................... 11 (二)产业空间布局....................................................................................... 17 1、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 17 2、三条高技术服务业带.............................................................................. 19 3、两个重点转型示范区.............................................................................. 21 I 五、重点任务................................................................................................... 21 (一)聚焦主导产业,加大招强引优力度...................................................21 (二)面向产业需求,强化技术创新引领...................................................22 (三)围绕转型发展,加快存量空间盘活...................................................25 (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26 (五)秉持国际视野,加强开放创新合作...................................................28 六、保障措施................................................................................................... 29 (一)加强组织领导....................................................................................... 29 (二)强化规划实施....................................................................................... 29 (三)开展监督与检查................................................................................... 29 II 前言 1991 年 3 月,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 国家级高新区。2006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张江高新区)。2011 年 1 月,国务 院批准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是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决策,也是 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 设“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大机遇。 2014 年 6 月,市政府同意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三次 扩大管理范围,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宝山园(以下简称为张 江高新区宝山园)成功创建,成为张江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张江品牌的引领和辐射下,张江高新区宝山园不断完善创新服 务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创新 能力和发展能级。2020 年 7 月,市政府批复同意张江高新区宝 山园空间调整方案,将产业定位清晰、知识经济集聚的区域纳入, 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做好国家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编制 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科火字〔2020〕43 号)和市科创办《关 于开展张江高新区分园“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沪 张江高新管委〔2020〕8 号)制定本规划。 1 一、背景与形势 国际层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摩擦、 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全球治理体系 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 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世界经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顺 应科技创新大势、抓住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成为各国取得国际竞争 优势的关键。 国家层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 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科 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带动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将继续坚持“发展 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 质量发展先行区。 上海层面,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不 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加快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创新突破,努力成为自主创新战 略高地和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张江高新区作为培育高新技术 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区域,在改革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 列,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核心载体。 宝山层面,纳入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主城区,以产业变 革和技术革新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全面 迈向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新征程。张江高新区宝山园作为区 2 域科技创新主战场和张江高新区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宝山新蓝图 和张江新使命,需要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放大产业集群效应, 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基础与条件 空间调整后,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总面积为 30.63 平方公里, 包括宝山工业园区、罗店工业园区、机器人产业园以及城市工业 园区、复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 范基地(北块)、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南块)、南大地区、北上 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南区)等地块。 地块名称 宝山工业园区 四至界线 面积/平 方公里 东至潘泾河-潘川路-潘泾路-金石路-潘泾路东侧 300 米,南至罗北路荻泾-金石路南约 90 米,西至沪太路,北至新川沙路 11.14 东至北蕴川路,南至罗北路,西至潘泾河绿化带东侧,北至潘川路 罗店工业园区 东至潘泾河西侧约 150 米-白塘河-潘泾路,南至月罗公路,西至抚远 路,北至石太路 2.04 机器人产业园 东至富长路,南至富联一路-富新路-宝安公路,西至潘泾河,北至盘 古路 2.45 城市工业园区 东至工业路,南至区界,西至区界,北至市台路 4.12 东至双庆路-同泰北路-G1501 高速公路-班溪路-淞浦路-逸仙路-军工 路,南至国权北路-国帆路北约 240 米-淞行路-国政路-长江南路,西 复旦高新技术产业 至淞塘路-淞良路-长逸路-淞南路-长逸路北约 170 米-张发路-淞发路 基地 -逸仙路-张华路-张发路-长江路-鹤岗路-薀藻浜-沈师浜-外环高速北泗塘-薀藻浜-淞滨支路-淞兴西路-同济路-水产路-泗塘河,北至宝 杨路-同济路-海江路 5.60 东至沪太路-锦秋路-西弥浦-大场机场西围墙-场中路-界华路,南至少 年村路-沪太支路-沪太路-场中路-场联路-乾溪路-沪太路-部队东北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界-桃浦-上大路-南陈路-慧华苑北界-慧华苑东界-上大路,西至上大 围墙,北至锦秋路-沪太路西侧 200 米-锦秋路北侧 300 米 2.37 东至泰联路-通河路,南至呼兰路-共和新路-南蕴藻路,西至长临路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呼兰西路-共和新路,北至共富路-共富一村小区通道东侧-S20-共富东 (北块) 路 0.72 3 地块名称 四至界线 面积/平 方公里 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东至共和新路-共江路-地块通道-一二八纪念路-高迎路,南至共康路, 0.38 (南块) 西至地块通道-一二八纪念路-三泉路,北至共泉路 东至汇丰路-南大路-汇丰路西约 250 米,南至姚湾路-山海公学路,西 至祁健路-南大路-乾盈路-大祁路南约 450 米-祁连山路,北至走马塘 路 0.64 北上海生物医药产 东至潘泾路,南至富锦路,西至荻泾河-东太东路-拾年路,北至杨南 业园(南区) 路 1.16 南大地区 4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以来,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把握国家高新区“发展 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发展方向,主动融入张江发展大局,以 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引领宝山经济转 型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张江高新区创新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提 升。2019 年,园区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378 亿元、规上企业 工业总产值 433.1 亿元、增加值 232.5 亿元、税收 81.7 亿元, 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了 115.6%、18.1%、78.2%和 61.4%,为 “十四五”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特色产业集群日益凸显 围绕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重点,结合园区优势 禀赋,在项目引进和企业培育方面同步发力,强化专项政策牵引, 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机 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集聚发那科、安川、快仓、鑫燕隆、赛赫 智能、华域汽车等行业龙头企业,伏能士、西德科东昌、霍富锁 具、金亭线束等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以及海隆、美钻等重点 企业。新材料领域,依托超碳石墨烯、国际超导、申和热磁等企 业,在石墨烯、超导电缆、超硅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加快布局;依 托英弗曼、宝钢包装、飞凯光电等企业,纳米材料、功能性高分 子材料、新型包装材料等快速发展。生物医药领域,支持朝晖、 景峰、国药、衡道、桐树、复星长征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推动 上药、宝济、国盛、正大天晴康方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平台经 5 济领域,上海钢联等钢铁行业领军电商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微 盟、爱回收等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领域,与百度、商 汤等领先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创新奇智、华科智谷、软通动 力、积成电子等创新企业。依托产业集聚优势,成功创建机器人 产业园、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和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三大市级 特色产业园区。 2、优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19 家, 总数达到 327 家,增幅为 202.7%。 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18 家,市、区两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 家。新增科勒电子、光驰科技、富驰高科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 研发中心。上市挂牌企业数量达到 47 家,占全区总数的 49%。 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获批上海市首批研发与转化功能 型平台,与上海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交通大学 等高校院所 40 余个科研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加拿大国家工 程院张久俊院士、美国德州州立大学于庆凯教授等高端人才。成 立宝山区氢能技术创新联盟和国家石墨烯创新技术战略联盟上 海产业基地。 3、领先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上海复控华龙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 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型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国家 技术发明二等奖。“超载保护和位置指示装置的核级隔膜阀在核 6 电站核岛中的试制应用”等项目填补国内空白,“‘6-60’单通 道和多通道通径检测器技术”等一批国际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支 持“高浓度高盐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应用及工程 示范”等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石墨烯涂料、导热硅脂、导 热塑料和导电剂等创新成果在华谊化工、航天能源、海隆石油等 企业进行示范应用。万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由“十二五” 末的 42 件增加到 89 件,增幅 112%。 4、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 2019 年新增注册企业 3491 家,累计注册企业 32574 家。围 绕轨道交通 1、3、7 号线打造一号创新带、三号创业带和七号创 意带,促进创新创业载体能级提升。博济智汇园、智力产业园、 格桑谷等载体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市级以上孵化 器、众创空间总数超过 20 家。科技融资服务平台服务企业 543 家次,其中成功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微企业 174 家次,新增融资 额 4 亿元。遨问新材料等符合区域产业导向的创投基金先后落户。 与浦发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广各类科 技金融产品。全面落实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 除比例等普惠新政。区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配套张 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项目,支持项目数量和金额 相比“十二五”期间实现大幅度增长。面向不同层次人才需求, 出台《新引进优秀人才安居资助办法》、《企业骨干人才专项激 励办法》等人才专项政策。落实《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籍 7 华人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办事指南》等若干出入境新政。 (二)“十三五”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张江高新区宝山园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 展效益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加速蓄积,但是与张江高新区世界一 流科技园区的定位还有一定差距,面向新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短 板: 一是地块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园区各地块之间存在发展不 平衡的问题,局部区域发展水平未达到预期,新纳入的南大、吴 淞等板块,需要按照整体转型要求,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加强优 质产业资源和功能项目导入。上海 2035 城市总体规划中涉及到 的战略留白区较多,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 二是创新要素有待进一步集聚。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不 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动效应不显著。国家级研发机构不足, 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不多,缺少有辐射力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研发总部(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项目的引进培育力度还需加强。 领军人才、优秀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 三是产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本市其他郊区分园相 比,虽在企业数量上具有优势,但规模以上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体 量不足,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高,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 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短板。低附加值的物流和仓储 企业仍占据较高比例,低效业态调整步伐需要加快。 四是创新创业生态有待进一步营造。围绕“三线”布局的众 8 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孵化能力整体偏弱,培 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作用还不明显。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的引进 和培育力度不够,包括科技金融、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在内的 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三、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庆祝 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 引领下,紧紧围绕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 强化“四大功能”、落实“三项重大任务”的要求,牢牢把握长 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全面统筹发展资源, 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环境,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的 主要承接地,切实提升张江高新区宝山园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定位 践行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结 合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部署,把张江高新区宝山园发展放在国家 高新区发展的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和产业 带动作用,为宝山打造上海科创中心的主阵地,建设新兴产业创 9 新发展、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创新型城区做出应有贡献,为上海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张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 技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张江高新区宝山园创新能力和创业活力显著增 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开放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取得突破, 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成为张江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的 重要功能区,成为宝山打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阵地的核心承载 区,打造长三角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到 2035 年, 张江高新区宝山园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科创中心主阵地 核心承载区地位不断夯实,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支撑作用进一步 凸显,建设成为创新人才向往、创新主体涌现、创新活力迸发的 一流高科技园区。 “十四五”时期,张江高新区宝山园发展的核心目标是: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 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挥高校院所和龙 头企业创新策源作用,以转型攻关项目为引领,深化协同创新, 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到 2025 年,园区企业研发经费投 入占增加值比重不低于张江高新区整体水平,万人当年新增发明 专利授权数量达到 100 件/万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 药三大先导产业和新材料、智能制造、在线经济等重点产业,依 10 托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着力增 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力,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到 2025 年, 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 到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800 家。 ——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创 新激励机制,注重人才梯度培育,推动可持续发展。到 2025 年, 园区对高端人才吸引能力进一步增强,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 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企业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 比达到 1.5%,硕士以上从业人员占比达到 6%。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2025 年目标 1 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增加值比重(%) 预期性 不低于张江高新区整体水平 2 万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 预期性 100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 业产值的比重 预期性 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4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家) 预期性 800 5 营收 10 亿以上的行业龙头企业(家) 预期性 30 6 五年累计新增科技上市企业(家) 预期性 5 7 企业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比(%) 预期性 1.5 8 硕士以上从业人员占比(%) 预期性 6 四、重点产业与空间布局 (一)重点发展领域 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为发展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 业为引领,发挥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 11 的技术优势,深化协同创新机制,推广“创新中心+产业基地” 合作模式,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节能环 保、在线经济、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形 成一批具有广泛带动性的创新成果,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和区域转 型升级。 1、智能制造产业 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趋势,依托上 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聚焦机器人、关键技术设备、 智能制造系统、高端装备等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 提升制造业水平。机器人领域,以发那科、安川等头部企业为引 领,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仓储物流等工业机器 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突破机器人 本体、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传感器等关键技术与 核心部件,推动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关键技术设备领域, 依托赛赫、克来、汉虹、伏能士、鑫燕隆等一批隐形冠军企业, 瞄准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等方向,突破多轴、多通 道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和智能加 工中心开发与应用。智能制造系统领域,围绕生产线智能化系统 更新和流程再造,加强多机协同、机器视觉、智能决策、短距无 线通信协同等控制及应用技术的研发,推动自动化生产线、数字 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打造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的智能制 造系统。高端装备领域,发挥华域、爱德夏、复控华龙等企业技 12 术优势,围绕航空、卫星、汽车、海洋、能源等行业需求,加快 驱动电机、水下钻采系统、空间信息服务等开发应用;以中船邮 轮科技为引领,突破邮轮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完善邮轮动力及 推进系统、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邮轮舱室内装等配套装备产 业链,推动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提升。 2、新材料产业 顺应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面向重大 战略需求,重点聚焦高端装备用先进材料,加快布局石墨烯、超 导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材料,加快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 沉积、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发,突破规模化应用瓶 颈。先进材料领域,依托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 重点实验室、上海光固化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粉末冶 金汽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宝武、海隆、富驰、飞凯、申 和等领军企业,加快高强度轻合金、特种合金、高品质特殊钢、 粉末冶金材料、高性能涂料、新型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开发 应用,满足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海洋、智能制造、新能源 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前沿材料领域,依托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 实验室、上海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材料复合及先进分 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际超导、超碳、英弗曼等重点 企业,强化材料分析测试与表征能力,在高温超导体、低成本石 墨烯、新型纳米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行业标准制定, 扩展光电、能源、医药、环保等应用领域,推进示范应用。 13 3、生物医药产业 以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为 基础,以医药价格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抢抓新一轮产业 发展机遇,瞄准市场重大需求,聚焦创新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 新型制药装备、精准医疗等领域,强化产学研医协同,加快新技 术的开发和应用,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 创新药物领域,加强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合 作,依托朝晖、景峰、上药、景泽、宝济、正大天晴康方等重点 企业,针对重大疾病,加快靶向药物、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 细胞治疗产品等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开展专利到期药物大品种研 发,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加速临床优势突出的创 新中药国际化。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依托上海大学生物医用材 料和医工结合学科优势,以复星长征、雄博等龙头企业以及小海 龟、优越等创新企业为主体,激发医疗机构临床创新活力,加快 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血液净化设备、高值耗材、组织器官修复 和替代材料、植介入产品、医疗机器人、医学影像设备、高通量 基因测序仪等创新产品研发、测试及应用。新型制药装备领域, 围绕药品生产全链条,结合药品生产的高质、安全、可追溯等要 求,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制药装备升级。精准医疗领域,依托 桐树、衡道等独立第三方医疗机构,探索精准化、个性化医疗服 务模式,加快新型测序、生物大数据、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突破, 推广肿瘤基因检测、远程病理诊断等场景应用。 14 4、人工智能产业 把握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的战略态势,面向交通、医疗、制 造、金融、教育等领域需求,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 础,依托快仓、佑译、宝康电子等行业领先企业,加快计算机视 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语音语义识别、智能决策控 制等前沿技术研发,扩展智能检测、智能翻译、智能分拣、智能 交通等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发挥人工智能赋能 作用,围绕华科智谷、创新奇智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行业应用 创新平台,强化共性技术供给,为传统行业在产品、服务、管理 等方面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转化落地。 5、节能环保产业 把握绿色发展要求,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加 快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 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领域,发挥宝武清洁能源、清能 合睿兹等带动作用,加大氢燃料电池、氢动力系统、氢服务体系 等关键环节资源导入,促进氢能源技术应用;利用积成能源等技 术优势,加快余热余能利用、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微能源网 等高效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污染防治领域,以晶宇环 境、安杰环保、赛奥分离、禹智天工为引领,突破工业废水、雾 霾等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及治理技术,加快检测、分离等先进成 套设备推广应用;推动石墨烯强化微生物河道水体治理等新技术 示范应用。循环经济领域,加快冶金固废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处 15 置、车辆再制造等技术开发应用,鼓励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 子产品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示范,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6、在线新经济/平台经济。 围绕产业和消费升级需求,聚焦平台经济、在线医疗、在线 金融、在线文娱等领域,开展智能交互技术创新与应用,激发新 业态、新模式。平台经济方面,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巩 固“互联网+钢铁”领域特色优势,培育“互联网+生活服务”新 兴业态,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集成共享。在线医疗方面,推 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诊断、海量数据处理等领域应用,推广基 于 5G 技术的远程医疗应用。在线金融方面,加快区块链和大数 据技术突破,扩大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移动支付、电子存 证等领域应用。在线文娱方面,加强传统内容与数字技术融合, 结合互动直播,加快 VR/AR 技术应用,推动动漫电竞等互动娱乐 产业发展。 7、文化创意产业 加强“数字创意”和“内容版权”方面的科技创新的功能支 撑,重点支持创意设计、媒体融合、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动漫 游戏、演艺娱乐、数字文化、主题体验等文化产业发展,充分运 用数字传媒、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含量。 聚焦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等重点领域,着力引进一批 重点设计企业,重点提升机械设计、汽车设计、移动终端设计等 高端制造业设计服务水平。 16 (二)产业空间布局 深化地块调整,统筹规划张江高新区宝山园 30.63 平方公里 空间、功能和产业,集聚创新要素,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 点聚焦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超能新材料科创 园等市级特色产园区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规划引领、 政策牵引、服务助力和环境建设,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 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商务载体能级提升,强化 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引进培育研发外包、检 验检测、标准化组织、技术转移、创意设计等企业及机构,形成 独具特色的高技术服务业带。立足产城融合理念,以 5G、人工 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瞄准价值链 高端环节,推动头部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地,促进城市功能提升, 打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示范区。 1、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 宝山工业园区(含罗店区块)。园区地处上海东北部,东临 长江口岸,北与江苏省太仓市接壤,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 重要节点区域。园区周边交通便利,现有 G1503 郊环、S7 沪崇 高速、S20 外环等多条高速道路,未来以中运量交通与轨道交通 7 号线相连。目前形成了以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 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新增长极的产业布局。“十 四五”期间,宝山工业园区将加快高端制造、总部研发、综合保 税等功能布局和产业链塑造,推动长三角产业链一体化分工,致 17 力于将园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地和代表先进 制造业高端水平的产业基地。围绕深化“上海北郊”品牌,对标 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力建设北上海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打 造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区。聚焦邮轮配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 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园、华域汽 车创新园、北郊未来产业园以及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其中北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由北区、中区和南区三部分组成,分别对应 宝山工业园东片、罗店工业园和富锦工业园,目前为市级特色产 业园区,重点聚焦高端生物医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生产、 高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领域,发挥空间资源、区位交通、产业 政策等优势,以国盛、宝济等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加快生物医 药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集聚,逐步实现功能提升、要素集聚、融 合示范,打造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总部运营、功能平台等为 一体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 城市工业园区(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园区紧邻 S5、S6、 S7、S20 城市快速通道,距离虹桥枢纽 15 分钟车程,周边轨道 交通 7 号线、11 号线、15 号线四通八达,周边配套齐全,是距 离市中心最近的工业园区。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在新材料、生 命健康、智能制造产业细分市场内形成一批头部企业。园区物业 形态丰富,可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的全产业链需求,已建成临 港新业坊城工科技绿洲、联东科创中心等一批产业载体总体量超 过 50 万平方米,可满足科技研发企业对高品质物业的需求。 “十 18 四五”期间,宝山城市工业园将按照高能级产业创新功能平台和 重大项目“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凸显超能新材料科创园的优 势,依托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着力构建以新材料“一业牵 引”,以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为“两翼支撑”,平台经济、总部 经济“双特加持”的雁阵式产业体系。 机器人产业园。园区周边 S20 外环线、G1503 郊环线、沪太 路主干道和轨道交通 1 号线、7 号线环绕,距离上海各主要港口、 机场均在 40 分钟车程以内。作为上海第一家以机器人命名的市 级工业园,围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了发那科、鑫燕隆、 赛赫智能、伏能士、小卫生物科技、众宏自动化等智能制造、机 器人企业 200 余家,并成功创建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十四五” 期间,机器人产业园将围绕纵向的富联路南北景观轴和横向的城 市综合发展带,融合智能创客、智能制造中心的产业生态圈,构 建集总部经济、研发转化、生产运营为一体的产业布局。通过高 标准项目准入和存量资源转型,重点发展机器人创新与研发、集 成与转化、测试与标准制定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叠加机器人 产业“龙头企业+研发与测试平台+创新创业独角兽”,打造千亿 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成为高建设强度、高创新浓度、 高经济密度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2、三条高技术服务业带 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一号线)。以轨道 1 号线为主轴,主要 由位于庙行镇的上海智力产业园,位于张庙街道的博济智汇园、 19 开伦智汇园、越界智汇园,位于顾村镇的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园、 位于高境镇的上海移动商务产业园等组成。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基地、研发中心、运营中心、服务 外包基地等为辐射核心,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车联网、 智能硬件生产性服务、服务外包等高技术服务业,打造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集群。 复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号线)。以轨道交通 3 号线沿线 为主轴,主要由淞南、高境、吴淞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组 成,包括复旦软件园、上海移动互联网创新园、上海国际工业设 计中心、同济创园、上海钢铁金融产业园、吴淞科技园等。借助 紧邻复旦、同济等知名院校的人才优势,着眼于企业培育和产业 更新,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工业设计、 建筑设计、“互联网+钢铁”、节能环保等产业,依托平台经济、 流量经济、知识付费等新经济模式,培育壮大在线经济。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七号线)。以轨道交通 7 号线沿线为主 轴,以位于大场镇的宝山科技园(包括动漫衍生产业园、国际研 发总部基地等)为主要载体,园区已引进一批以动漫衍生、影视、 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类文化科技企业。借助“国家文化创意产 业示范基地”品牌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科技等产业,着 力构建“两创两高”产业体系,形成科创和文创产业为支撑、高 端商务商业和高品质特色旅游业为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建 设上海木文化博览园、动漫衍生产业园、上海国际研发总部基地、 20 华生创谷产业园等,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发展带。 3、两个重点转型示范区 南大生态智慧城。积极引入科创金融新业态,布局一批知名 科创金融机构总部,发挥金融对科创的支撑作用。围绕人工智能 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互联网+、先进材料、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吸引社会资本,构建南大产业基金联盟,激 发产业创新活力。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为环上大科 技园高端资源导入预留空间,借助“环上大”品牌,以创新资源 带动产业资源,吸引龙头企业落地,形成以 AI 产业为标志,以 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 吴淞创新城。围绕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示范 区、国家创新创意创业功能集聚区战略定位,依托吴淞口创业园 “金属新材料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以特钢宝杨路 L 型厂房首 发项目为带动,强化央地协同创新,在新能源领域超前布局,重 点发展新材料、新硬件、新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高端商 务商业、高品质特色旅游等主导产业,打造产业耦合、环境融合、 功能复合、空间叠合、机制整合的开放式、多功能、生态化创新 城区。 五、重点任务 (一)聚焦主导产业,加大招强引优力度 1.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构建平台招商模式,充分对接进博会、 工博会、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的溢出带动效应,积极利用亚太邮 21 轮大会、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高峰论坛、产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中 欧石墨烯创新高峰论坛、3D 打印嘉年华等高规格活动,招引一 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产业项目;依托专业机构招商,打响专业招 商机构推介会品牌,支持行业协会、投资咨询机构、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私募基金、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专业机构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对接重点企业招商,主动对接宝武、 中冶、华谊、国盛、上药等部市属企业项目落地和转型发展;开 展龙头民营企业招商,推动一批领军民企落户宝山;抓住重点领 域扩大开放的机遇,加大“驻外招商”、“走出去招商”力度, 广泛开展招商推介,积极引导在地外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 中心。 2.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围绕价值链招商,聚焦产业链中高端 环节,大力招引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 集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瞄准关键技术领域,充分调动高校、科 研院所、企业等各方积极性,统筹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类 资源,组织策划一批重大技术攻关招商项目,支持开展科技研发 活动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应用场景招商,充分利用宝山区 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撬动力,用好场景吸 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发挥环上大科技园“磁场”效应,吸引上 海大学校友企业在宝山落地。 (二)面向产业需求,强化技术创新引领 3.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面 22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 按照达标即准原则,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重点 实验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现 快速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科技创新券等普惠性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4.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发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研溢 出效应,强化分园与核心区联动,实现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紧密 结合,促进张江创新成果在宝山园落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强 协同创新,联合开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推动形成优势 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积极与中国宝武等各类 部市属国资国企加强对接合作,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研发任务, 依托宝武中央研究院及其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并 加快产业化,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化与国家技术转移东 部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战略合作,对接科技传播与展览展示以 及技术交易平台等资源,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转移转化模式。发 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制定、产业规划 与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培育集 群竞争优势。 5.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发挥紧邻高校密集区的地缘优势和 区位综合优势,深化与复旦、同济、上大等高校合作,聚焦科技 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集聚辐射带动等核心 功能,打造一批有品牌度和显示度的大学科技园,形成校区、园 23 区、社区相融相伴、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推进环上大科技 园建设,围绕“一城一园一镇”核心区,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重点科创项目布局,打造上大成果转化“首站”和创 新创业“核心孵化园”,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纸”变 “钱”的能力,力争成为千亿元级产值的市级大学科技园示范园。 全力扩大高校“朋友圈”,积极吸引国内国际知名院校创新资源 落地,积极探索“多校一园”“区校合建”等新建设模式,尽快 形成集聚效应、综合效应、品牌效应。 6.打造成果转化平台。提升上海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 台成果转化服务与能力,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石墨烯分析检 测服务中心,建成具有 8 条以上应用产品实验线的中试基地,推 动 3-5 项石墨烯技术进入产业化应用。引进国家石墨烯产业技术 创新联盟、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组织、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院等 国内外科技资源,吸引全球顶尖企业及大师级专家成为平台战略 合作伙伴,努力将宝山建成跨国、跨区域创新合作与资源开放协 同的重要枢纽。强化与国内外高水平机构(团队)合作,开展一 批产学研合作,孵化成立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强与宝武集团、悦 达集团、华谊集团等大集团以及国际间合作,促进人才交流、技 术合作,打通石墨烯材料制备与石墨烯下游应用产业壁垒。结合 区域产业基础,依托国际超导、衡道病理、宝武等重点企业,打 造超导材料、智慧医疗诊断、新能源关键材料等区级应用技术功 能型平台。 24 (三)围绕转型发展,加快存量空间盘活 7.加强优质项目用地保障。加强市区联动,进一步明确战略 留白区优质项目认定标准、目录和落地实施细则,简化认定流程, 提高认定效率,为优质项目落地、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提供政策保 障。探索市区协同、指标周转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保障产用 地合理需求。加强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盘活,为新兴产业发 展腾挪空间。 8.提高存量土地容积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工业、 研发用地容积率,存量工业用地经批准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地下空 间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提高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引导科技研 发、企业总部等创新功能加快集聚。探索工业用地长期租赁、租 让结合等出让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通过节余土地转让、节 余房屋转租、“优质物业换低效用地”等市场化方式,盘活低效 存量用地。 9.加快低效存量退出。根据宝山区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办法, 对现有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各类企业的数量、 产值以及占地面积等情况。参照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结果,依法依 规分类施策,引导资源要素保障向优先支持类和鼓励提升类企业 倾斜,对调整转型类和整治淘汰类企业进行分层次、分批次、分 阶段调整,尤其是针对整治淘汰类企业,通过实施差别化政策等 调整策略,尽快倒逼整治淘汰退出。 25 (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10.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能级。支持现有园区完善服务体 系,提高创新浓度,形成技术优势,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品牌吸 引力的科技园区。盘活工业厂房和仓储用房,发挥“三线”商务 成本、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孵化器对接, 吸引社会资本共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新创 业孵化载体。深化载体和高校院所、第三方机构等各类创新创业 要素和主体合作,加快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 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大力培育和集聚创 新型企业。 1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作用,贯彻落实张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政策,积极承接行政审批权下 放等先行先试举措。在宝山区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框架下, 不断完善机器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区级专项扶持政策,精准 对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技术研发创新、创新成果产 业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打造“市 级+区级+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12.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对接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优秀青 年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上 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等人才工程,围绕邮轮经济、机器人与智能 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以重大项目、产业联盟、创业 基地等为载体,引进、集聚一批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 26 平创新团队。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联合建 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完善 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 激励制度,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就业服 务联盟,培养集聚高技能人才。做深做实“樱花服务”品牌,建 立“人才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宝山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之家”, 提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能级,在户籍、住房、医疗、子女 就学等方面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 “国际化、精准化、精细化” 服务。 13.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积极对接上海科创板,完善 上市企业储备体系,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登记托管、 债券融资、场外投行等资本市场培育服务,帮助企业登陆多层次 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发挥上海双创投资母基金的 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吸引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 业投资基金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区内科技企业。提升科技金融服 务站宝山站等服务平台能级,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门式”专业 化融资服务。深化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合作,引导金 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 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需求。 1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鼓励创新主体建立和完善知 识产权内部管理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申报上海市专利试点、示 范企业以及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支持园区建设知识 27 产权试点、示范园区。鼓励企业开展专利产业化,申报专利新产 品。鼓励银行、担保、保险机构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开发知 识产权融资服务产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联盟辐射作用,促进高 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 务体系。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 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加大知识产 权宣传普和培训力度,增强全民知识产权意识。 (五)秉持国际视野,加强开放创新合作 15.深化国内创新合作。立足滨江沿海优势,充分发挥宝山 作为长三角区域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功能,结合北沿江高铁、 S16 沿江高速等道路交通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的战 略合作,打造长三角优质科技资源供给的集散和孵化基地。落实 科技创新券长三角范围内通用通兑政策,共建共享科技创新资源, 鼓励企业参加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转移转化活动。整合长三角 区域石墨烯产业上下游“政产学研用资”创新资源,加速技术转 移转化与产业化进程。 16.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 际科技创新交流,密切“一带一路”沟通,营造开放合作良好环 境。鼓励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在宝山落户或 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科研成果、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境技术研发合作。吸引国际高水 平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来沪设立总部、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 28 促进国外科技成果在本区转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上海张江高新区宝山园管理联席会议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 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并针对实施中出 现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上海张江高新 区宝山园管理联席会议及办公室的作用,做好本规划与其他规划 在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衔接工作。 (二)强化规划实施 完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筹推进机制,加强各部门及镇、园 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专项政策落地和规划有效实施。完善 统计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数据统计及分析,综 合评估园区发展情况,为实施战略统筹和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三)开展监督与检查 上海张江高新区宝山园管理联席会议负责对本规划实施情 况的督促检查,并具体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向张江高新 区报告实施情况。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 监督,适时开展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改革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