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才校友,1993级-1996届电机学科博士毕业:治学如治水,滴水可穿石——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校友徐锦才.pdf
治学如治水,滴水可穿石——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校友徐 锦才 个人名片 徐 锦 才 , 浙 江 永 康 人 , 1996 年 于 浙 江 大 学 电 气 工 程 学 院 取 得 博 士 学 位 , 2005 年 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全国 注册咨询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委会主任。一直从事可再生能源和 农村水电的研究与应用。负责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包括:国家科 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科技部农业 转化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专项、水利部重点推广项目、浙江省重大专项等, 为水利水电和农村新能源的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曾出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塞尔维亚、越南、老挝、泰国、印 尼 、 巴 基 斯 坦 、 肯 尼 亚 、 埃 塞 俄 比 亚 、 卢 旺 达 等 国 家 , 在 50 多 期 国 际 培 训 班 上 为 100 多 个 国 家 的 学 员 授 课 。 负 责 研 究 开 发 的 水 电 和 新 能 源 技 术 与 设 备 , 获 省 部 级 科 学 技 术 一 等 奖 1 项 、 二 等 奖 2 项 、 三 等 奖 3 项 , 获 得 专 利 12 项 ( 其 中 6 项为发明专利)。编写专著 1 部,参编 4 部(其中英文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30 多 篇 ; 主 持 ( 或 参 与 ) 编 写 国 家 标 准 3 份 , 行 业 标 准 6 份 。 在 百 年 院 庆 即 将 到 来 之 际 , 浙 江 大 学 电 气 工 程 学 院 “寻 根 基 ——院 友 寻 访 ”社 会 实 践 团 于 2 月 22 日 前 往 水 利 部 农 村 电 气 化 研 究 所 , 拜 访 了 该 所 党 委 书 记 、 所 长徐锦才院友。徐学长在百忙之中接受了实践团的采访,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求 学及工作经历,并向学院百年院庆献上美好祝福。 人间岁月如江流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学长充满怀念和留恋。时光如流水一般,转眼间三十 余年过去了,但求是园中的求学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在 1986 年 高 考 后 , 徐 锦 才 学 长 第 一 志 愿 填 报 了 重 庆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 1990 年 , 徐 学 长 保 送 进 入 重 庆 大 学 自 动 化 专 业 。 1993 年 秋 天 , 徐 学 长 通 过 自 学 电 机 专 业 的相关课程,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师从许大中老师和赵荣祥老师,成为浙江 大 学 该 年 秋 季 200 多 名 博 士 新 生 中 的 一 员 。 学长说,当时的路甬祥校长在博士新生开学典礼上的一句话使他难忘: “浙 江 大 学 培 养 的 博 士 生 不 仅 要 会 科 研 , 更 要 进 行 工 程 实 践 ,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 为社会服务。” 校长的这一席话深深镌刻在学长心中。在接下来的科研学习中,徐锦才学长始 终没有忘记校长的教诲。学长不拘泥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选择性地旁听了 许多感兴趣的课程,大大拓展了知识面。谈及在浙大的时光,学长说浙大丰富 的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优秀的集体奠定了他成长的基础,也勉励学弟学妹 们要好好珍惜在浙大的每一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毕业之后,徐锦才学长进入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将自己的所学投入实 践,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名博士,学长对一线的工人师傅尊敬有加,虚心向 他们请教工作上问题。他从不以学历论人,而是将自己投身于最基层。 有一次外出工作,徐学长与同事们在一线参与设备调试与检测,一直坚持到工 作顺利完成。在调试过程中,新的变压器投入后总是出现跳闸现象,将各处都 检测之后,也难以发现问题所在,在场的老师傅们束手无策。学长根据自己所 学,指出了电磁干扰的原因,并在大家的协助下,对回路进行整改,从而顺利 解决了故障。 对徐学长来说,工作其实是个再学习的过程,将原来所学应用于实践,从而发 现新的问题,再解决问题。所有的路,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从技术人员 到 部 门 负 责 人 , 再 一 步 步 至 今 , 他 始 终 坚 持 着 “踏 实 ”二 字 。 现 在 的 他 身 为 水 利 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的一把手,除了领导工作之外,仍然带领研究团队,奋斗 在 科 研 的 第 一 线 , 参 与 众 多 项 目 和 课 题 。 他 说 道 : “工 作 、 科 研 都 要 不 断 的 提 高,人永远不能停止学习,否则便会止步不前。” 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长非常看好新时代的年轻学子,他认为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投入到行业 建设中,才能保持不断的生机和活力。他回顾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借此向 新时代的求是学子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 他向学弟学妹们说到,当我们面对自己的道路选择时,要将目光看向灿烂的远 方,而不是只会回想曾经走过的道路。每个人都要在奋斗的道路上尽最大努力 走好每一个阶段,让自己问心无愧。 此外,学长还强调了要积极主动的重要性。他提到,现在有些年轻人在工作中 可能会缺乏一些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不可取的。只有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工 作和生活,才能收获更多成长。未来的工作生活与在校的学习生活不同,年轻 一代要学会自我调整,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徐学长细细回顾过往经历,也分享了求学之道。采访 临近结束时,他还向母校电气工程学院百年院庆献上了美好祝福,祝愿学院再 创辉煌。 “不 积 跬 步 无 以 至 千 里 , 不 积 小 流 无 以 成 江 海 ”, 一 路 走 来 , 徐 学 长 一 直 以 踏 实 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直至今天走在业界前沿,取得众多的学术成 果。他与众多杰出的浙大电气人一起,为母校赢得了无上的荣誉! 笔者手记: 徐锦才学长平易近人,十分热情。上午开会结束,他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受了 我们的采访,下午又要赶往南京出差。虽然时间紧迫,他仍然详细耐心地讲述 了自己的求学与工作经历,悉心地向大家提出了许多建议,让同学们肃然起 敬。 感谢学长宝贵的经验分享,祝学长身体健康,事事顺利!欢迎学长多回母校看 看! 撰稿:殷健翔 电机电器 18 级硕士 摄影:李金城 电力经济 18 级硕士 随访:肖凯超 电力经济 18 级硕士 王海瑶 电力系统 18 级硕士 林 玲 电力系统 18 级硕士 卢 迪 电子信息 15 级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