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

╰思念得寸进尺°40 页 526.85 KB下载文档
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
当前文档共4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02.电视摄像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8.pdf

电视摄像专项技能 培养规程 撰稿 杨葆华 传媒技术学院 2013.11 8 电视摄像专项技能 培养规程 电视摄像技能训练,是在学生学习电视摄像课程之后,将电视摄像理论与 基本应用技能融合在一起的一门独立开设的专业实践课程。 通过对电视摄像技能与技巧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 的调整和使用,牢固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拍摄技术,锻炼学生的摄像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画面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独立完成电视节目摄像任务的水平。 促进学生摄像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能力,增 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 学生通过电视摄像技能训练课程的训练,参加理论、操作、作品三个方面 的考核,获得相应的成绩。 一、总体目标与要求 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理论。 2.识记摄像机的各组成部分及其附属设备。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方法。 4.熟练运用摄像机进行拍摄。 5.掌握不同类型作品的拍摄方法。 6.掌握摄像创作的思维方法。 7.培养专业的摄像师。 8.对学生的摄像水平进行评定。 二、技能培养的程序和方法 (一)参与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学生。 (二)具备条件 9 1.学习过《摄影艺术》、 《电视节目制作》和《电视摄像》等先修课程, 2.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电视节目制作基础。 (三)组织机制 由学院组织,广播电视编导系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责成专业教师进行指 导,由考核小组进行评分考核。 (四)理论课内容和方法 具体各部分对应学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下: 课程导论(2 学时) 第一章 数字电视摄像概述(1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的传播、再现与表现等特质的属性与功能。 2.了解电视技术的发展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影响。 3.了解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发展过程及现存的五种数字设备格式。 4.掌握电视时空的特点。 5.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四种基本方式。 6.掌握电视节目的基本制作流程。 【重点及难点】 1.电视画面特性及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 2.电视画面造型特点 3.电影摄影与电视摄像的异同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 一、电视的传播、再现与表现 二、电视是技术的产物 三、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 电视的时空特性 一、时空结构 二、电视时空结构 三、网络时空结构 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一、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二、电视节目制播流程 第四节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 10 第二章 数字摄像机(3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像机的发展与分类。 2.理解摄像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义。 3.理解 CCD 摄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4.掌握摄像机的调整方法。 5.掌握摄像机的正确操作步骤。 6.掌握摄像机的维护保养方法。 7.了解摄像机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功能 【重点及难点】 1.理解摄像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义。 2.理解 CCD 摄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组 3.掌握摄像机的维护保养方法。 4.了解 CCD 摄像机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摄像机概述 一、摄像机的发展 二、摄像机的分类 三、摄像机的性能指标 四、摄像机的选购与维护 第二节 摄像机的基本原理 一、光学系统 二、摄像器件 三、电路处理系统 四、数字视频压缩格式 (一)数字视频特性 (二)数字视频非压缩格式 (三)数字视频压缩格式 (四)DV 基础的视频格式 第三节 高清摄像机 一、高清摄像机的发展历程 二、高清摄像机的标准 三、HDTV 的视频格式 第四节 摄像机的构成 一、松下 AJ-D913MC 摄像机简介 11 (一)镜头 (二)机身 (三)寻像器 (四)电源 (五)话筒 (六)适配器和电缆 二、松下 AG-DVC180BMC 摄像机简介 (一)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二)寻像器 (三)对电池充电 (四)取放电池 (五)从 AC 适配器供电 (六)盒式磁带 (七)设置电子快门 (八)调节白平衡 (九)调节黑平衡 (十)ATW(自动跟踪白平衡)功能 (十一)摄像机模式时,寻像器中的显示 (十二)VCR 模式时,寻像器中的显示 (十三)播放 第五节 数字摄像机性能简介 一、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 二、数字处理、控制功能 三、灵活简便的操作性 第六节 摄像机的安装设备 一、三脚架 二、斯坦尼康(Steadicam) 三、摇臂 四、演播室台座 五、移动车 六、升降车 第三章 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4 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摄像机的基本调整 2.理解曝光控制的作用 3.掌握画面曝光的基本方法 4.掌握摄像机音频系统的使用 5.了解常见的同期声录制技巧 12 6.掌握摄像操作基本要求 7.理解各种拍摄方法、操作技巧 8.掌握用摄像机拍摄的基本要领 【重点及难点】 1.掌握画面曝光的基本方法 2.掌握摄像机音频系统的使用 3.理解各种拍摄方法、操作技巧 4.掌握用摄像机拍摄的基本要领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摄像机的调整 一、寻像器的调整 二、白平衡调整 三、黑平衡调整 四、增益调整 五、电子快门的使用 六、聚焦的调整 七、光圈的调整 八、后焦距的调整 九、景深的控制 十、音频录制调整 十一、画幅比例的调整 十二、安全区域调整 十三、三脚架的调整 第二节 控制画面曝光的方法 一、什么是控制画面曝光 二、控制画面曝光的作用 三、控制画面曝光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声音录制 一、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类型 二、影视作品中声音的功能 三、不同类型电视节目声音的设计 四、摄像机音频系统的使用 五、常见的同期声录制技巧 第四节 摄像操作基本要求 一、执机姿势 13 二、拍摄方法 三.操作技巧 四、拍摄的基本要领 五、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六、单机拍摄小结 第四章 电视画面(2 学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视画面的定义和特点 2. 理解电视画面的作用 3. 了解镜头时间长度的一般规律 4. 了解影视时间的种类及作用 5. 理解画面时间的造型问题 6. 理解单个镜头时间长度的一般规律 【重点及难点】 1. 理解画面时间的造型问题 2. 理解单个镜头时间长度的一般规律 3. 理解电视画面的作用 4. 了解镜头时间长度的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电视画面概述 一、电视画面的定义 二、电视画面的特点 三、电视画面的作用 第二节 电视画面的时间 一、影视时间的种类及作用 二、画面时间的造型问题 第三节 镜头时间长度的一般规律 一、镜头所包含的内容 二、景别 三、构图形式 四、台词和解说词 五、节奏 六、情绪长度 14 第五章 固定镜头(2 学时) 【教学目标】  了解固定镜头的概念  了解固定镜头视觉效果  掌握固定镜头的特性  掌握固定镜头的作用  掌握固定镜头的拍摄技巧  掌握固定镜头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固定镜头视觉效果 一、静中有动 二、因静更动 第二节 固定镜头的特性 一、固定镜头框架的静态性 二、固定镜头的方向性 三、固定镜头的叙事性 第三节 固定镜头的作用 一、主要作用 二、基础地位 第四节 固定镜头的拍摄 一、操作步骤 二、拍摄要领 三、拍摄技巧 第六章 运动镜头(4 学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技巧的几种方式及表现 特点 2. 理解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技巧的表现功能与运用 3. 掌握运用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技巧需要注意的问 题 4. 掌握综合运动摄像 5. 掌握运用运动摄像技巧需要注意的问题 6. 【重点及难点】 1. 掌握运用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技巧需要注意的问 题 2. 掌握综合运动摄像 3. 掌握运用运动摄像技巧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5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推镜头 一、推镜头的概念 二、推镜头的拍摄方法 四、推镜头的功能 五、推镜头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拉镜头 一、拉镜头的概念 二、拉镜头的拍摄方法 三、拉镜头的特点 四、拉镜头的功能 五、拉镜头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摇镜头 一、摇镜头的概念 二、摇镜头的拍摄方法 三、摇镜头的特点 四、摇镜头的功能 五、摇镜头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甩镜头 第四节 移镜头 一、移镜头的概念 二、移镜头的拍摄方法 三、移镜头的特点 四、移镜头的功能 五、移镜头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升降摄像 第五节 跟镜头 一、跟镜头的概念 二、跟镜头的拍摄方法 三、移镜头的特点 四、跟镜头的功能 五、跟镜头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综合运动摄像 一、综合运动摄像的概念 二、综合运动摄像的拍摄方法 三、综合运动摄像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摄像构图(2 学时) 16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像构图 2.理解摄像构图的含义 3.理解摄像画面的标准和要求 4.掌握摄像构图的对象 5.掌握摄像构图的角度 6.掌握摄像构图的总体要求 7.理解构图元素与法则 8.掌握系列景别的特性 9.掌握构图的轴线规则 10.了解摄像构图分类及表现特点 【重点及难点】 1.掌握摄像构图的对象 2.掌握摄像构图的角度 3.掌握摄像构图的总体要求 4.理解构图元素与法则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摄像构图概述 一、摄像构图的含义 二、摄像构图的特点 三、构图的总体要求 第二节 摄像构图的对象 一、主体 二、陪体 三、前景 四、背景 第三节 摄像构图的角度 一、摄像距离 二、摄像高度 第五节 构图元素 一、点、线、面与空白 二、黄金分割式构图 三、九宫格式构图 五、构图的经典法则 17 第六节 构图形式 一、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 二、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 三、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四、绘画性构图与纪实性构图 第八章 光线(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线的性质与相关概念 2.理解光线的分类及特点 3.理解画面的光线效果及特点 4.理解自然光的特点及运用 5.了解直射光、反射光及环境反射光的特点及运用 6.理解人工观光的特点及运用 7.了解灯光照明方法 8.掌握三点布光的方法 9.掌握光线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点及难点】 1.理解光线的分类及特点 2.理解画面的光线效果及特点 3.理解自然光的特点及运用 4.了解直射光、反射光及环境反射光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光线概述 第二节 光线的分类 一、从光线投射的方向分类 二、从光线的造型作用分类 三、从光线效果分类 四、从光线性质分类 五、从光线色度上分类 第三节 光线的基本造型作用 一、画面的光线效果及特点 二、画面的影调效果及特点 三、对象的立体效果表现 18 四、对象的空间效果表现 五、对象的质感效果表现 第四节 自然光的特点及运用 一、自然光的特点 二、直射光的特点及运用 三、散射光的特点及运用 四、环境反射光的特点及运用 第五节 人工观光的特点及运用 一、人工光特点 三、夜景光线处理 第六节 光线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光线特点与表现那内容的和谐统一 二、光线的均衡与对比:投影,明暗分布,对比 三、光线的衔接 第九章 色彩(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的物理特性 2.理解色彩的生理特性 3.了解色彩的感情表意特性 4.掌握色彩运用与控制 5.掌握色彩基调确立原则、表现形式及控制方式 【重点及难点】 1.了解色彩的感情表意特性 2.掌握色彩运用与控制 3.掌握色彩基调确立原则、表现形式及控制方式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色彩的物理特性 一、光线的颜色 二、物体的颜色 三、色彩的特征 第二节 色彩的生理特性 一、色觉守恒反应 二、色觉相继反应 19 三、色觉同时反应 四、色觉冷暖反应 第三节 色彩的感情特性 一、红色 二、黄色 三、绿色 四、蓝色 五、黑色 六、白色 第四节 色彩的画面表现 一、色彩基调及确立原则 二、色彩基调表现形式 三、色彩基调的控制方式 第十章 场面调度(4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场面调度 2.理解电视场面调度与电影场面调度的关系 3.理解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的关系 4.掌握轴线的概念及规律 5.掌握轴线在机位中的使用方法 6.理解三角形原理 掌握镜头设计的技巧 【重点及难点】 1.掌握轴线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轴线在机位中的使用方法 3.理解三角形原理 4.掌握镜头设计的技巧 5.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场面调度概述 一、电影场面调度 二、电视场面调度与电影场面调度的关系 三、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的关系 第二节 轴线 20 一、轴线 二、越轴 三、越轴的方法 四、越轴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三角形原理 一、三角形原理 二、机位设置 第四节 镜头设计 第十一章 电视摄像语言(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像语言的表达特点 2.理解摄像语言的表达(思维)方式 3.掌握摄像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 4.掌握摄像语言的组织结构、句式和角度 【重点及难点】 1.掌握摄像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 2.掌握摄像语言的组织结构、句式和角度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电视摄像语言概述 第二节 电视摄像语言思维 一、艺术表达思维方式 二、纪实表达思维方式 第三节 电视摄像语言运用 一、电视摄像语言构成 二、电视摄像语言的句式 三、电视摄像语言的角度 第十二章 摄像师的素质要求(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师的任务 2.理解 摄像师工作的特点 3.掌握摄像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掌握电视摄像师的编辑意识的重要性 5.掌握后期编辑对前期拍摄工作的启发 21 【重点及难点】 1.掌握摄像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掌握电视摄像师的编辑意识的重要性 3.掌握后期编辑对前期拍摄工作的启发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摄像师的任务 第二节 摄像师工作的特点 一、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性 二、拍摄时的再创作性 三、拍摄前对作品的理解 四、拍摄现场的灵性 第三节 摄像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 二、扎实的影视专业知识 三、全面的艺术修养 四、务实的现场拍摄 五、文理兼容的科学知识 六、丰富的想象力 七、后期编辑意识 第十三章 电视摄像拍摄实践(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像片摄制的体例及特点 2.掌握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 3.理解不同场景的拍摄方法 【重点及难点】 1.掌握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 2.理解不同场景的拍摄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影视作品分析法 3.讨论法 第一节 不同场景的拍摄方法 22 一、会场 二、两个人物 三、三个人物 四、多个人物 五、动态场景 六、入画与出画 第二节 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 一、电视剧的拍摄 二、MV 的创作 第三节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拍摄 一、资料片的拍摄 二、宣传片的拍摄 三、会务片的拍摄 四、展演片的拍摄 五、纪录片的拍摄 (五)实验课内容和方法 实验课程的设计按照实践与理论自然衔接、以实验促技能、循序渐进的设计 思想,培养学生电视摄像的各种技术技巧,扩展学生综合运用现代电视传媒的能 力。 详细实践项目名称、方法和内容、学时、类型和要求如下: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基本方法和内容 项目 项目 每组 教学 学时 类型 人数 要求 2 基础 2~4 必修 2 综合 2~4 必修 备注 实验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实际操 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实验内容:摄像 1 摄像机的使用 机的光圈调整、聚焦调整、白平衡调整以 及摄像机其它开关的功能及设置、开机拍 摄、录制回放。 实验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外景拍 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验内容:不 2 画面取景及构图 同景别画面的拍摄、不同角度画面的拍 摄、不同方向画面的拍摄、不同构图方式 画面的拍摄。 上交 实验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外景拍 3 固定镜头拍摄 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验内容:不 同景别、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构图 方式的画面在摄像机固定时的拍摄方法。 23 3-5 2 综合 2~4 必修 分钟 的作 品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基本方法和内容 项目 项目 每组 教学 学时 类型 人数 要求 上交 实验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外景拍 3-5 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验内容:摄 4 推拉镜头拍摄 距变化的推镜头的操作、摄距变化的拉镜 2 综合 2~4 必修 品 距变化的拉镜头的操作。 上交 实验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外景拍 5 摇移跟镜头拍摄 镜头的操作方法、移镜头的操作方法、跟 3-5 2 综合 2~4 必修 分钟 的作 镜头的操作方法 品 上交 实验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外景拍 6 分钟 的作 头的操作、焦距变化的推镜头的操作、焦 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验内容:摇 备注 摄像 机综 合 运动拍 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验内容:推、 摄训练 拉、摇、移等摄像机综合运动的操作技巧、 3-5 2 综合 2~4 必修 分钟 的作 摄像机在动作载体上的拍摄方法。 品 实验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外景拍 7 摄像机综合训练 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验内容:各 种运动拍摄方式的组合、不同持机方式的 2 设计 2~4 必修 10 技巧训练、不同景别的运动拍摄。 分钟 实验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外景拍 8 电视空间构成 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验内容:摄 像机的拍摄创造电视空间的技巧、摄像机 上交 的作 2 设计 2~4 必修 品 的拍摄创造电视时间的技巧。 实验方法:学生选题、编写分镜头稿本并 9 电视专题片拍摄 进行拍摄,教师进行指导、检查和验收。 实验内容:完整电视专题节目的拍摄和制 与实 4 设计 4~8 选修 作。 DV 作品拍摄 与实 进行拍摄,教师进行指导和检查验收。实 4 设计 4~8 选修 验内容:完整 DV 节目的拍摄和制作 电视短剧拍摄 进行拍摄,教师进行指导和检查验收。实 4 设计 4~8 选修 进行拍摄,教师进行指导和检查验收。实 验内容:室内剧、情境剧、访谈类节目的 拍摄和制作。 习实 践相 结合 实验方法:学生选题、编辑分镜头稿本并 演播室节目拍摄 践相 与实 验内容:完整电视短剧的拍摄和制作。 12 习实 结合 实验方法:学生选题、编辑分镜头稿本并 11 践相 结合 实验方法:学生选题、编辑分镜头稿本并 10 习实 与实 4 设计 4~8 选修 习实 践相 结合 实验方法如下: 24 (1)课前预习:实验前要求学生自学实验教材,或通过网络平台自学实验 内容。 (2)集体讲解:实验前先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要求、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 项等; (3)分组实验:实验课程根据实验设备数量,分组进行,由学生进行实际 操作。 (4)实验指导:实验过程中,教师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实验要求:教师给出创作的具体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撰写剧本或分 镜头稿本,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6)实验作品:实验课程结束,学生要上交 6 个作品,其中前 5 个为 1-3 分钟的作品,最后一个为 15 分钟左右的作品。 三、实训方法 1.理论知识:与《电视摄像》课程教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 2.摄像机操作:除了《电视摄像》课程实验教学的训练,可以与电视摄像 实验室联系,填写申请表,安排相应的训练。 3.作品创作: 作品创作中的选题,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可以自主选题,写出摄制提纲,经指导教师审核,报考核小组审 批,合格后,按照要求进行创作; (2)学生在《电视摄像》课程中的实验作品,写出摄制提纲,经指导教师 审核,报考核小组审批,合格后,按照要求进行创作; (3)指导教师根据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公司的影视制作业务和聊城大学传媒 技术学院分团委与电视节目相关的活动,选定合适的作为作品的选题,报考核小 组审批,合格后,由学生从中选择,按要求进行创作。 (4)学生申请的校级和院级科技创新项目中与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的选题, 由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并按照要求进行创作。 四、实训项目 电视摄像技能训练主要由 10 个项目组成,根据考核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 个方面,即理论知识、摄像机操作和作品创作。 在实际训练中,按照四大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集中在 25 项目一;第二部分是摄像机基本操作,包括项目二、项目三、项目四、项目五; 第三部分是摄像艺术,包括项目六、项目七、项目八;第四部分是作品创作,包 括项目九和项目十。 详见附后的《电视摄像技能训练实验指导书》 。 五、考核方法 每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 1 个月,开始测评。采用现场抽题的方式进行测试, 题目包括理论测试(20 分)、摄像机操作(60 分)和作品创作(30 分) 。 1.理论测试:学生按所抽题目回答,一般包含一道题目。由考核小组的教 师进行成绩评定。 2.摄像机操作:学生按所抽的题目进行操作,测试时间 5 分钟。包括指认 部件、按钮操作、拍摄操作。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考核教师现场打分。 具体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见下表。 分值 项目 20——16 15——8 7——1 0 回答问题 准确、迅速 全面,要点具备 (0-30 秒) 回答不流畅,不全 回答不流畅,不全 面,要点内容缺少 面,要点内容极少 较多 长时间思考(60-80 有思考过程(30-60 秒 秒) 错误 指认部件 准确、迅速 (0-30 秒) 有思考过程(30-60 长时间思考(60-80 秒) 秒) 错误 能找到按钮,能进 能找到按钮,能进 准确找到按钮, 行操作,并得到正 行操作,操作结果 迅速进行操作, 确结果 不确定 并得到正确结 有思考过程(30-60 长时间思考(60-80 果(0-30 秒) 秒) 秒) 错误 按钮操作 26 拍摄操作 按要求进行拍 摄,操作符合电 视拍摄的基本 要求,并获得完 美的画面效果 (0-30 秒) 能按要求进行拍 能按要求进行拍 摄,操作符合电视 摄,操作符合电视 拍摄的基本要求, 拍摄的基本要求, 并获得画面效果 并获得画面效果 有思考过程(30-60 长时间思考(60-80 秒) 秒) 错误 3.作品创作:根据学生上交的作品评分,由考核小组进行统一观看,各评 委评分,取平均分计算成绩,满分 20 分。 评分标准: 1)题材与主题要求(3 分) (1)作品的题材、体裁和风格不限。但不得涉及暴力、色情、反动言论等 违法内容, (2)立意新颖,主题思想健康、积极、进步、文明,符合当代先进的社会 潮流, (3)题材新鲜,有时代性,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有形象性,内容丰富,真 实客观,并体现人文性, (4)所有作品都必须是原创作品,严禁抄袭、盗用等。 2)摄像艺术要求(8 分) (1)画面构图精美, (2)景别处理正确到位, (3)镜头流畅, (4)现场同期声清晰; (5)摄像技巧运用合理。 3)技术指标要求(4 分) (1)结构严谨,段落分明, (2)画面流畅,有细节与高潮,节奏感强, (3)开头前 3 分钟要有抓住人的精彩内容, (4)片头、片尾以及全片的包装要有创新。 4)剪辑制作要求(3 分) 27 (1)画面清晰,曝光准确,画面不偏色,无杂波, (2)剪辑点干净,无夹帧、丢帧, (3)声音清楚,无噪波, (4)字幕无错字、别字; (5)要求作品片长约 15 分钟左右,最长不得超过 40 分钟(特殊情况例 外) 。 (6)作品格式要求为 WMV 格式(低码流)和 DVD(码流不低于 8M),将两 种格式的文件以 DVD 数据光盘的形式刻录。 (7)在数据光盘中,要上交相关的电子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剧照、工作 照片、光盘封面和光盘盒的 PSD 和 JPEG 文件、作品内容简介、导演阐述等。 5)评委印象分(2 分) 评委根据作品的整体印象,给出的评价分。 28 电视摄像技能训练实验指导书 项目一 电视摄像基本理论 一、实训目的 学习和掌握电视摄像及摄像机的基本理论。 二、实训设备 本项目属于理论学习,不需要设备。 三、实训方法 按照电视摄像技能实训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学习理论知识。 四、实训内容 1.镜头及其含义、类型,轴线及越轴。 2.电视画面及其要素(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环境) 。 3.造型元素(景别、角度、构图、光线、色彩、运动) 。 4.摄像机的分类、性能指标、光学镜头、滤镜系统、摄像器件、处理电路 等理论。 五、说明 本项目由考核小组,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指定专业教师进行辅导,时间为 2-4 小时,在教室或机房进行讲解与辅导。 29 项目二 松下 AG-DVC180BMC 摄像机的使用 一、实训目的 1.了解和学会正确使用 AG-DVC180BMC 摄像机 2.熟悉 AG-DVC180BMC 摄像机的开关及按钮 3.掌握 AG-DVC180BMC 摄像机的操作方法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自备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在操作摄像机的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与教师沟通。 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参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了解和熟悉摄像机的各个组成部件。 2.安装电池及正确开机,安装磁带。 3.摄像机的菜单及设置方法。 4.设置手动或自动操作模式。(看懂寻像器中的提示信息) 5.白平衡开关及按钮。 6.调焦开关及按钮。 7.电子快门开关及按钮。 8.光圈开关及按钮。 9.拍摄并录制。 10.回放观看。 五、注意事项 30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31 项目三 松下 AG-DVC180BMC 摄像机的调整 一、实训目的 1.熟悉 AG-DVC180BMC 摄像机用于调整的开关及按钮 2.掌握 AG-DVC180BMC 摄像机的调整方法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在操作摄像机的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与教师沟通。 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摄像机菜单的设置方法。(部分项目的调整) 2.调整白平衡的方法。 3.手动聚焦,控制景深。 4.手动变焦,实现急推急拉的效果。 5.手动调整快门速度,并设置同步扫描的速度。 6.手动调整光圈,控制画面曝光。 7.调整 ND Filter,控制画面曝光及景深。 8.进行录制及回看。 五、注意事项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32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33 项目四 摄像机变焦镜头的使用 一、实训目的 1.掌握摄像机变焦镜头在不同焦距下的使用方法。 2.掌握变焦镜头所拍摄画面的表现特点。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主要是了解掌握摄像机变焦镜头在不同焦距下的特性、不同景别的作用、 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在表现上的不同点。 3.具体拍摄过程和拍摄内容可以自定。拍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的取景与构 图。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中所拍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使用广角、标准、长焦镜头拍摄相同景别画面。 2.使用广角、标准、长焦镜头拍摄不同方向运动物体。 3.使用广角、标准、长焦镜头拍摄不同景深物体。 4.使用广角、标准、长焦镜头运用不同角度拍摄物体。 五、注意事项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34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35 实验五 不同的执机方式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徒手执机方式的拍摄方法。 2.掌握肩扛执机方式的拍摄方法。 3.掌握固定执机方式的拍摄方法。 4.三角架的调整和使用。 5.掌握“平、稳、匀、准、清”的拍摄要领。 6.掌握拍摄时的呼吸技巧。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拍摄内容可以自主决定。拍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3.在不同的执机方式下进行拍摄,练习掌握“平、稳、匀、准、清”的拍 摄要领。 4.男同学手持摄像机进行拍摄,稳定时间要保持 2 分钟左右;女同学手持 摄像机进行拍摄,稳定时间要保持 1 分钟左右。 5.在拍摄时,要结合最终上交的作品,按照分镜头稿本进行拍摄。 6.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中所拍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手持摄像机,在广角、标准、长焦时进行拍摄,用固定画面表现环境。 2.肩扛摄像机,在广角、标准、长焦时进行拍摄,用固定画面表现运动主 36 体。 3.固定摄像机,运用摄像机的变焦镜头进行不同景别画面的拍摄。 4.用不同的执机方式,从不同角度拍摄不同景别的画面。 5.手持或肩扛摄像机,练习稳定性。 6.在不同的执机方式下,体会拍摄时的呼吸方法。 五、注意事项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5.从本次实验开始,要为最终上交的作品积累素材。 37 项目六 画面取景与构图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画面构图的一般要求和规律。 2.理解不同景别的作用 3.能够恰当地安排画面内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后景、环境。 4.能利用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画面构图。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拍摄内容可以自主决定。拍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主体的位置安排,陪体 的处理方式,前景和背景的作用等在表现上的不同特点。 3.要充分利用各种造型元素进行构图,达到取景的目的。 4. 当拍摄内容发生运动或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取景与构图,达到最佳效果, 掌握动态构图的方法。 5.在拍摄时,要结合最终上交的作品,按照分镜头稿本进行拍摄。 6.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中所拍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不同的构图形式。 2.主体、陪体的不同处理。 3.前景、后景的不同处理。 4.背景、环境的不同处理。 38 5.造型元素的运用。 6.体会运动镜头在景别变化中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5.从本次实验开始,要为最终上交的作品积累素材。 39 项目七 运动拍摄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运动画面拍摄的一般要求和规律。 2.掌握推镜头的拍摄方法 3.掌握拉镜头的拍摄方法 4.掌握摇镜头的拍摄方法 5.掌握移镜头的拍摄方法 6.掌握跟镜头的拍摄方法 7.升降镜头的拍摄方法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拍摄内容可以自主决定。主要是了解掌握运动摄像的基本操作,注意不 同的运动方式在拍摄上的不同方式。 3.拍摄时,要体现 “平、稳、匀、准”的基本要求。尤其要把握好运动镜 头的起幅与落幅。拍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4.在拍摄时,要结合最终上交的作品,按照分镜头稿本进行拍摄。 5.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中所拍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结合一定内容分别拍摄推、拉、摇、移、跟等不同的运动镜头; 2.选择适合的内容运用综合运动的方式进行拍摄; 40 3.要用手持摄像机、肩扛摄像机和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角架上的方法分别进 行运动拍摄。 五、注意事项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5.从本次实验开始,要为最终上交的作品积累素材。 41 实验八 摄像综合训练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和巩固摄像机运动拍摄的方法 2.掌握摄像机综合运动拍摄的方法 3.掌握在拍摄过程中进行调整的方法。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教师给出创作的具体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拍 摄内容可以自主决定,但是要经过精心设计,要体现出一定的故事性或表现一定 的意义。 3.拍摄时,要体现 “平、稳、匀、准”的基本要求。 4.在拍摄时,要结合最终上交的作品,按照分镜头稿本进行拍摄。 5.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中所拍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选择适合的内容练习将运动拍摄的方法综合在一起进行拍摄; 2.选择适合的内容运用综合运动的方式拍摄不同景别的画面; 3.要用手持摄像机、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角架上和摄像机在运动载体上等多 种方法进行运动拍摄; 4. 拍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画面的取景、构图、白平衡、焦点、曝光 等进行适当调整; 42 五、注意事项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5.从本次实验开始,要为最终上交的作品积累素材。 43 项目九 电视空间构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用拍摄的方法创造电视时空的一般要求和规律。 2.巩固摄像机综合运动拍摄的方法。 3.掌握拍摄过程中调整画面的取景、构图、白平衡、焦点、曝光等的方法。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教师给出创作的具体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拍 摄内容可以自主决定,但是要经过精心设计,要体现出一定的故事性或表现一定 的意义。 3.拍摄时,要体现 “平、稳、匀、准”的基本要求。技术和艺术指标要达 到要求。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中所拍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训内容 1.根据拍摄稿本,用拍摄的方法创造电视的空间; 2.根据拍摄稿本,用拍摄的方法创造电视的时间; 3.选择适合的内容运用综合运动的方式拍摄,进行电视时空的创造; 4. 拍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画面的取景、构图、白平衡、焦点、曝光 等进行适当调整; 五、注意事项 44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五、注意事项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5.从本次实验开始,要为最终上交的作品积累素材。 45 实验十 DV 作品拍摄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不同作品的选题、策划方法。 2.掌握撰写分镜头稿本的方法。 3.培养表演、拍摄、后期制作等综合能力。 4.提高学生摄制完整 DV 作品的能力。 二、实训设备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数字摄录一体机 AG-DVC180BMC 1 电池 CGR-D16 2 外接话筒 AG-MC100G 1 话筒电缆 5米 1 磁带 AY-DVM63 三角架 TH650 自备 1 三、实训方法 1.按照实训指导书本次实训的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领取 机器及相应的配件。在实训结束后由组长负责检查、清点物品,并交回实验室。 2.学生进行选题、撰写分镜头稿本、拍摄、制作。 3. 教师进行指导、检查和验收。 4.在实验开始时,学生要填写项目申请表,并上交拍摄稿本,指导教师进 行审查,得到批准后独立进行摄制。 5. 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要以 DVD 数据光盘的形式上交作品,作品的长度在 15 分钟左右,分镜头稿本等相关材料也要上交,缺少相关材料者,成绩一律不 合格。 四、实训内容和步骤 1.学生自主选题或采用指导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创作。 2.学生要撰写分镜头稿本、制定拍摄计划、选择演员、场景等工作。 3. 要将拍摄的素材编辑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五、注意事项 46 1.必须爱护实验设备,开关和按钮的使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设备。 不懂的地方要向组长及教师问清楚以后再操作。 2.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按时领取和归还设备。发生故障要立即报告,不 得隐瞒。 3.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路、下楼也要注意脚下,避免人身和设备出 现意外。 六、实训要求 1.事先预习有关摄像机使用的内容和有关注意事项。 2.本次实训的拍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 3.要将本次实训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相结合。 4.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为撰写实训报告做准备。 5.从本次实验要提前开始,要与前面的内容相结合,建议在项目一开始时 进行选题、策划、撰写分镜头稿本等工作;项目五开始进行拍摄,以提高实训效 果和加快制作进度。 6.如情况特殊,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