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

ZeRo、禁灭18 页 407.904 KB下载文档
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1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重点实验室2015年年度报告.pdf

批准立项年份 2004 通过验收年份 2010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2015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 实验室名称: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姜庆五 实验室联系人/联系电话:卫国荣/54237215 E-mail 地址:grwei@fudan.edu.cn 依托单位名称:复旦大学 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86)021-65642222 2016 年 3 月 22 日填报 1 / 18 填写说明 一、年度报告中各项指标只统计当年产生的数据,起止时间为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 .........,不设附件,请做好相 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年度报告经依托高校考核通过后,于次年 3 月 31 日前在实验室网站公开。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栏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本年度 ...由实验室人员 在本实验室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 果。其中: 1.“论文与专著”栏中,成果署名须有实验室。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 著作,不包括译著、论文集等。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不得统计。 2. “奖励”栏中,取奖项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按照其排名计算系 数。系数计算方式为:1/实验室最靠前人员排名。例如:在某奖项的获奖 人员中,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为第一完成人,则系数为 1;若排名最 靠前的为第二完成人,则系数为 1/2=0.5。实验室在年度内获某项奖励多次 的,系数累加计算。部委(省)级奖指部委(省)级对应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应系列奖。一个成果若获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未正式批准的奖励 不统计。 3.“承担任务研究经费”指本年度内实验室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运行 补助费和设备更新费。 4.“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栏中,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 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新软件证书等)视同发明专利填报。 国内外同内容专利不得重复统计。 5.“标准与规范”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的数量。 三、“研究队伍建设”栏中: 1.除特别说明统计年度数据外,均统计相关类型人员总数。固定人员 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 2 年以上的全职人员;流动人员指访问学者、博士 后研究人员等。 2.“40 岁以下”是指截至当年年底,不超过 40 周岁。 3.“科技人才”和“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栏,只统计固定人员 ....。 4.“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情况。 四、“开放与运行管理”栏中: 1.“承办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国内学 术会议是指由主管部门或全国性一级学会批准的学术会议。 2.“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实验室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外专 局等部门主管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与的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工程 (如:ITER、CERN 等)项目研究,以及双方单位之间正式签订协议书的 国际合作项目。 2 / 18 3 / 18 一、简表 实验室名称 研究方向 (据实增删)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 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与控制 研究方向 2 环境健康安全研究与评估 研究方向 3 公共卫生安全政策研究 研究方向 4 研究方向 5 实验室 主任 实验室 副主任 (常务) 实验室 副主任 实验室 副主任 学术 委员会主 任 姓名 姜庆五 研究方向 传染病流行病学 出生日期 1954.4 职称 姓名 赵根明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63.8 职称 姓名 厉曙光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55.1 职称 姓名 屈卫东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68.1 职称 姓名 李立明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56.5 职称 发表论文 SCI 84 篇 EI 篇 科技专著 国内出版 3部 国外出版 部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教授 任职时间 10 年 传染病流行病学 教授 任职时间 2年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教授 任职时间 5年 环境与健康 教授 任职时间 5年 流行病学 教授 任职时间 10 年 论文与专著 研究水平 与贡献 奖励 4 / 18 项目到账 总经费 2676 万元 发明专利与 成果转化 标准与规范 纵向经费 2256 万元 横向经费 420 万元 发明专利 申请数 项 授权数 项 成果转化 转化数 项 转化总经费 万元 2项 行业/地方标准 项 国家标准 实验室固定人员 49 人 实验室流动人员 院士 0人 千人计划 1人 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人 青年长江 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人 青年千人计划 人 其他国家、省部级 人才计划 人 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个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个 特聘 讲座 长江学者 科技人才 16 人 长期 短期 1人 人 研究队伍 建设 姓名 任职机构或组织 职务 国际学术 机构任职 (据实增删) 访问学者 国内 15 人 国外 8人 博士后 本年度进站博士后 1人 本年度出站博士后 2人 依托学科 (据实增删) 学科发展 学科 1 研究生培养 学科 2 流行病学 80 人 在读博士生 环境与职业学 学科 3 在读硕士生 营养与食 品卫生学 154 人 与人才培 养 承担本科课程 3688 学时 大专院校教材 3部 承办学术会议 开放与 2次 国际 承担研究生课程 国内 (含港澳台) 2次 5项 年度新增国际合作项目 运行管理 1740 学时 实验室面积 2500 M2 实验室网址 http://healthsafety.fudan.edu.cn/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万元 依托单位年度经费投入 5 / 18 80 万元 6 / 18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 1、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 结合研究方向,简要概述本年度实验室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论 文和专著、标准和规范、发明专利、仪器研发方法创新、政策咨询、基础性工作 等。总结实验室对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的贡献, 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2015 年重点实验室获纵向科研经费约 2676 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 4 项、青年基金项目 3 项;国际合作 5 项。 屈卫东教授领衔的 “饮用水安全评价、检测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华预 防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秦国友副教授参与的“纵向数据的统计分 析研究”项目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 二完成人) 。屈卫东教授参与的“水中几种新型污染物检测、健康风险评价及控制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水体生物 污染危害、检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二 完成人)。 2015 年重点实验室共发表 SCI 收录论文 84 篇,中文核期刊论文 72 篇。实 验室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各类文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其中,郁庆福教授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撰文介绍现代卫生微生物学创建史实。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周颖和赵琦课题组 4 月 1 日在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顶端杂志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文证实我国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 生素,研究结果为我国抗生素有害效应的防治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周颖等还在权 威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针对性地报道了中 国学龄儿童群体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暴露情况以及潜在的健康风险,为明确 我国儿童邻苯二甲酸酯暴露的有害效应提供重要基础数据。重点实验室在《中华 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上海市场销售的大闸蟹中抗生素和激素残留符合我 国相关标准,检出浓度与我国南方地表水的本底浓度接近,不存在饲养过程中人 为添加上述物质的现象。阚海东教授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刊发在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 果;王锡玲讲师在顶级流行病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文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Rates of Influenz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in Hong Kong” ,探讨流感相关入院的年龄及性别差异,研究评估了流感感染人口学的风 险因素,从而为流感预防控制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 卫生意义;阚海东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顶级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 PM2.5 与人体表观遗传学领 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在我国最早报道了 PM2.5 不同组分对人 7 / 18 体表观遗传的影响,可为进一步阐明我国 PM2.5 的人体健康效应机制提供依据。 重点实验室的王娜、赵琦等青年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碘相关疾病的预防与干预研 究”课题组,对江浙沪三地七百余名学龄儿童进行近 3 年的随访研究。研究发现 三地儿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接近 14%,儿童尿中双酚 A 浓度与其甲状腺容积 呈负相关,也与儿童甲状腺多发结节呈负相关,而与儿童甲状腺单发结节无关; 并且 BPA 与甲状腺容积及结节的负关联不受性别及碘营养状况的影响,可认为 其作用与碘的相关作用机制相互独立,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以 “Influence of bisphenol A on thyroid volume and structure independent of iodine in school children" 为题,在 PLoS ONE 10(10): e0141248. doi:10.1371/journal. pone.0141248 国际杂志 上发表。 2、承担科研任务 概述实验室本年度科研任务总体情况。 2015 年重点实验室进行的各类科研项目 150 多项,主要项目来源包括: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 4. 中外(美国、瑞典)自然基金合作项目 5.国家“863”项目;卫生部行业专项;“973”分课题 6. 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 7. 教育部、国家卫计委、上海市等省部组项目 8. 美国 NIH、CDC,欧盟等国际合作项目 9. CMB、全球卫生合作项目(OP3/OP4) 请选择本年度内主要重点任务填写以下信息: 序 号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负责人 起止时间 经费 (万元) 空气颗粒物与心肺疾 KGF20100 阚海东 2015.3-2017.12 520000 7 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饮用水污染的健康风 2 KSF201017 屈卫东 2013.06-2016.6 970000 险识别技术 120000 饮用水与健康 KRF201125 屈卫东 2014.1-2017.12 0 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 核病全球流行规律、 3 KRF201127 徐飚 2015.1-2017.12. 900000 危险因素及传播机制 研究 1 8 / 18 类别 973 863 杰青项 目 国家自 然基金 (国际 合作) 环境多溴联苯醚暴露 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4 KRF201145 张蕴晖 2015.12017.12 325000 及其追赶生长影响的 出生队列研究 中国女性出生体重与 2 型糖尿病风险的代 5 KRF201155 徐望红 2015.1-2017.12. 250000 际关联模式及生物学 机制探讨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面 上项目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面 上项目 注:请依次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973)、“863”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重点和重大、创新研究群体计划、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科研计划)、国家科技 (攻关) 、国防重大、国际合作、省部重大科技计划、重大横向合作等为序填写,并在类别 栏中注明。只统计项目/课题负责人是实验室人员的任务信息。只填写所牵头负责的项目或 课题。若该项目或课题为某项目的子课题或子任务,请在名称后加*号标注。 三、研究队伍建设 1、各研究方向及研究队伍 学术带 研究方向 头人 主要骨干 1. 重大传染病研究 姜庆五 赵根明、何纳、徐飚、郑英杰、林遂恒、 2. 环境与健康 屈卫东 厉曙光、阚海东、周志俊、夏昭林、吴庆、 何更生、张蕴晖、周颖 3. 公共卫生安全政策 钱 傅华、严非、徐望红、史慧静、郑频频 序 2.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类型 性别 学位 职称 年龄 实验室工作年限 1 姜庆五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教授 62 10 年 2 徐 飚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5 10 年 3 赵根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3 10 年 4 何 纳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8 10 年 5 周志俊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2 10 年 6 夏昭林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8 10 年 7 吴 庆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5 10 年 8 宋伟民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教授 63 10 年 9 屈卫东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8 10 年 9 / 18 10 阚海东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2 10 年 11 厉曙光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61 10 年 12 钱 序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4 10 年 13 傅 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60 10 年 14 何更生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1 10 年 15 郑英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9 10 年 16 张蕴晖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9 10 年 17 郑频频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3 10 年 18 史慧静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8 10 年 19 汪 玲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8 3年 20 王伟炳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4 10 年 21 徐望红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8 8年 22 周艺彪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6 10 年 23 张志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6 10 年 24 胡 屹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6 6年 25 付朝伟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3 10 年 26 赵 琦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0 10 年 27 张 涛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0 10 年 28 张铁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2 10 年 29 常秀丽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5 10 年 30 赵卓慧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6 10 年 31 郑唯韡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3 5年 32 王 霞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8 10 年 33 陈 波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8 10 年 34 蒋 泓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1 10 年 35 陆一涵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6 10 年 36 孙 品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师 41 10 年 37 邬春华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48 10 年 38 赵金镯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9 10 年 39 薛 琨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39 10 年 10 / 18 40 王 娜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34 5年 41 丁盈盈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3 5年 42 江 峰 技术人员 男 本科 主管技师 53 10 年 43 卫国荣 技术人员 男 本科 主管技师 47 10 年 44 刘 星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30 1年 45 胡 艺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师 35 1年 46 应哲康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青年研究 员 41 2年 47 陈仁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师 29 5年 48 蔡 婧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青年副研 32 3年 49 刘雨薇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27 5年 注: (1)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种类型,应为所在高等学校聘 用的聘期 2 年以上的全职人员。(2)“在实验室工作年限”栏中填写实验室工作的聘期。 3、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类型 性别 年龄 高级访 女 问学者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在实验室 工作期限 美国哥伦比亚大 副研究 6 月 12 日 43 美国 学公共卫生学院 -9 月 6 日 员 流行病学 Yale 大学公共卫 6 月 13 日 48 副教授 美国 -7 月 4 日 生学院 Georgia 大学地理 47 副教授 美国 12 天 学院 11 月-12 57 教授 美国 美国德州大学 日-16 日 加拿大渥太华大 1 月 12 日 58 教授 美国 学 -6 月 27 日 美国纽约州立大 48 教授 美国 30 天 学 美国俄勒冈健康 61 教授 美国 15 天 与科学大学 高级研 31 美国 悉尼大学 7天 究员 1 顾弋安 2 8 高级访 问学者 高级访 屠 威 问学者 高级访 吴息凤 问学者 高级访 陈 跃 问学者 高级访 王友发 问学者 Peter 高级访 Spencer 问学者 高级访 丁 玎 问学者 9 吴晓英 博士后 女 28 - 中国 10 肖千一 博士后 女 31 - 中国 2014- 11 蔡 婧 博士后 女 32 - 中国 2014- 12 胡 艺 博士后 男 35 - 中国 2013- 13 王 洁 博士后 女 30 - 中国 2015- 3 4 5 6 7 马晓妹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11 / 18 中山大学 2015- 序号 姓名 类型 性别 年龄 14 于立博 博士后 男 15 赵 超 16 张 强 工作单位 在实验室 工作期限 职称 国别 31 - 中国 2015- 博士后 男 33 - 中国 2014- 高级访 男 问学者 46 副教授 美国 美国埃默瑞大学 10 天 注:(1)流动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访问学者、其他”三种类型,请按照以上三 种类型进行人员排序。(2)在“实验室工作期限”在实验室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1、学科发展 简述实验室所依托学科的年度发展情况,包括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 用,以及推动学科交叉与新兴学科建设的情况。 公安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支撑促 进了公共卫生学院相关学科的发展。2015 年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成功入选上 海市高峰计划I 类的建设行列,为该学科冲击全国一级学科排名第一,进入世界一流学 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建设发展中,持续形成新的学科衍生点。汇集 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和学校优秀人才,成立了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形成跨院 系、跨学科、具有崭新意义和发展前景的研究机构,有利于推进复旦大学国际一 流综合性大学的建设,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医科发展,尤其是公共卫生 学科实力的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重点关注全球健康问题,培养具有全球健康视野和 能力的新一代卫生工作者;通过学科合作与学科交叉,联合研究复杂的包括公共 卫生安全在内的全球健康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全球健康研究与培训的国际 伙伴;借鉴和发展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国际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为我国、发展 中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健康服务,打造成全球健康问题决策的多学科智库、健康相 关科学知识与技术传播和应用研究的协同平台、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和 全球健康传播、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2015 年9 月,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庆五教授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第五次全 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 12 / 18 2、科教融合推动教学发展 简要介绍实验室人员承担依托单位教学任务情况,主要包括开设主讲课程、 编写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等,以及将本领域前沿研究情况、实验室科研成 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情况。 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开设了 56 门课程,其中必修课 35 门,选修课 21 门。 所有在编教师除了出国进修或因病等原因外都参与了本科教学,其中副高以上职 称的教师开课率达 95%。实验室固定人员均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开设主讲课程。副 教授职称以上的重点实验室人员必须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各主讲一门以上的课程,并将 实验室研究的成果通过多种方式转化为教学资源。其中,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根 明教授为复旦大学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改变世界的流行病》将国内外和重点实验室最 新的研究成果转为该课程的教学资料,得到了选课学生的高度评价,2015 年被上海财 经大学纳入该校本科生的选修课程(通识模块六-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2015 年,重点实验室课程建设核心课程有“生命全程与健康”、“环境与 人群健康”、“社会发展与健康”、“改变世界的流行病”等;全英语课程有“生 殖健康进展”、“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及教育 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程有“预防医学”;上海市重点课程有“卫生统计学”、“流行 病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有“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在线课程(MOOCs) 预防医学(11 月 6 日)正式上线,全球卫生导论正在建设中,2016 年 3 月启动。 3、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总体情况 2015 年,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有上海市“千人计划” 1 名(孙庆华) 、“东方学 者”1 名(应哲康) 、青年副研究员 1 名。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每年控制研究生的 招生规模。2015 年招收博士研究生 22 名,硕士研究生 28 名,全日制公共卫生硕 士 21 名。2015 年 6 月份申请博士学位人数为 28 人,获得硕士学位人数(含单证 双证 MPH)人数为 46 人。 研究生培养是事关学科今后发展的人才发掘和储备的重要工作。研究生的培 养质量,关系着学科发展的未来。招生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培养过程的严格 管理:课程建设的高标准,一直是重点实验室所强调的。2015 年重点实验室所 依托的公共卫生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全面改选,诞生了新一届教学指导委 员。学院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调整。出版研究生教材《肿瘤流行病 学》 (徐望红) 。制定了《公共卫生学院学位论文相似度检测实施细则》 。 13 / 18 (2)研究生代表性成果(列举不超过 3 项) 1. 博士研究生陈仁杰的博士学位论文“复合型大气污染对我国 17 城市居 民健康效应研究”荣获 2014 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 2. 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2013 级研究生范恒、吕佳颖和梁小妞在“汇丰 杯”2015 年中国高校 SAS 数据分析大赛上海赛区初赛取得第三名,进入全国 50 强。 3. 硕士研究生赵昂获得复旦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称号,3 名研究生成功 入选 CSC(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联合培养。 (3)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情况(列举 5 项以内) 序号 参加会议形式 学生姓名 硕士/博士 参加会议名称及会议主办方 导师 1 大会发言 李丹戈 硕士 环亚太地区全球卫生会议 徐 飚 2 口头报告 陈铭灵 硕士 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 徐望红 3 口头报告 匡志超 博士 食品四生长三研讨会 阚海东 4 口头报告 袁立 硕士 亚太区第五届肺部疾病大会 徐 飚 5 口头报告 王莎莎 硕士 钱 序 注:请依次以参加会议形式为大会发言、口头报告、发表会议论文、其他为序分别填报。 所有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是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五、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交流 (1)开放课题设置情况 序号 1 2 3 4 课题名称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 “流行”金标准的最优化 选择研究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 长期低剂量摄入丙烯酰 胺对大鼠的毒性及槲皮 素对其毒性的影响 苯致遗传损伤的效应生 物标志研究 基于 pncA 基因突变的 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耐 药性快速诊断方法的建 立与评价研究 经费 承担人 承担人单位 起止时间 王瑞平 上海市松江 区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20157-201606 3万 赵秀娟 哈尔滨医科 大学公共卫 生学院 201507-201606 3万 张光辉 新乡医学院 201507-201606 陈 江苏省疾病 预防控制中 心 201507-201606 3万 3万 诚 14 / 18 空气净化器对防护老年 人群 PM2.5 健康危害的 干预研究 慢性锰暴露通过抑制 PKA-CREB/SIRT1 通 路 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 伤和神经元衰老 5 6 3万 周 3万 江俊康 连 江苏省疾病 预防控制中 心 201507-201606 南通大学 201507-201606 注:职称一栏,请在职人员填写职称,学生填写博士/硕士。 (2)主办或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召开时间 参加人数 类别 公共卫生安全 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 “医疗卫生部门为核 公共卫生安全 心,全社会共同参与” 教育部重点实 2 的中日老龄化应对研 验室与东京大 讨会 学 公共卫生安全 公共卫生安全与人群 3 教育部重点实 健康学术报告会 验室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前 公共卫生安全 沿和创新发展—临床 4 教育部重点实 医学、分子生物学和 验室 公共卫生的观点 中日灾害卫生应急学 1 术研讨会 姜庆五 1 月 11 日 60 双边 性 姜庆五 8 月 29 日 50 双边 性 赵根明 6 月 12 日 65 地区 性 10 月 13 120 全球 性 徐 飚 注:请按全球性、地区性、双边性、全国性等类别排序,并在类别栏中注明。 (3)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5 月 23 日-25 日在上海举行“上海论坛 2015”,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承办了“公共卫生安全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论坛,关注城市快速发展中的公共 卫生安全问题;邀请日本东京大学上昌广教授、加拿大 Ottawa 大学陈跃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处长等作主旨发言。论文向大会主办方提交了“观 点集萃”中英文版各 1 份、专家论著 2 篇、政策建议报告 1 份,并撰写一篇综述 报告。 9 月 9 日,新西兰健康研究委员会主席 Kathryn McPherson 一行访问公共卫 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 / 18 (4)科学传播 重点实验室厉曙光教授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访,就营养和食品安全 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阚海东教授在《中国科学报》发表《共同应对“呼吸之疾”》 , 纵论雾霾治理问题。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上昌广教授在日本国内深具影 响力的医疗社会刊物《医疗 times》撰文报道了重点实验室对于日本福岛核泄漏 事故的关注以及双方在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团队 发布 2015 世界无烟日研究报告。在第 28 个世界无烟日,发布“微信公众号和终 端零售点应成为烟草业营销监测的重点”、“戒烟,为何吸烟者知而不行?”研究 报告。 2、运行管理 (1)学术委员会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年龄 所在单位 是否外籍 1 李立明 男 教授 59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否 2 张作风 男 教授 60 美国加州大学 是 3 姜庆五 男 教授 62 复旦大学 否 4 吴永宁 男 研究员 5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5 郑玉新 男 研究员 5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6 陈 跃 男 教授 55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是 7 张天宝 男 教授 60 第二军医大学 否 8 凌文华 男 教授 61 中山大学 否 9 曹 佳 男 教授 54 第三军医大学 否 10 陈 坤 男 教授 56 浙江大学 否 11 金银龙 男 教授 6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12 施 榕 男 教授 55 交通大学 否 13 傅 华 男 教授 60 复旦大学 否 14 汪 华 男 教授 56 江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15 金泰廙 男 教授 73 复旦大学 否 16 / 18 (2)学术委员会工作情况 1. 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会议 时间:2016 年 1 月 4 日上午 9:00-12:00 地点:青松城大酒店 4 楼华山厅 参加人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立明、吴永宁、郑玉新、曹佳、金银龙、张 天宝、傅华、陈坤、施榕)、复旦大学医学规划与科研办公室领导、 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实验室教授、副教授、骨干老 师 2. 开放课题的立项和结题评审 学术委员会的大部分专家参加了 2015 年开放课题的立项评审,以及 2014 年 开放课题的结题评审。 (3)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简述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本年度为实验室提供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 相对集中的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的情况,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团 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的情况。 复旦大学科研和学科办非常重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有关领导经 常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进展,指导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聚 集和定位。每年保证重点实验室的基本运行费(50 万元)外,还拨专款支持重 点实验室高访学者的学术交流。 3、仪器设备 重点实验室充分整合了各学科既有研究基础和资源成为支撑重点实验室发 展的基础。重点实验室制定了大型设备向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开放,并对校内相 关研究机构开放的政策。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鼓励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 作。重点实验室立项以来,重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 了仪器设备落后的被动局面,为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17 / 18 六、审核意见 1、实验室负责人意见 实验室承诺所填内容属实,数据准确可靠。 数据审核人: 实验室主任: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2、依托高校意见 依托单位年度考核意见: (需明确是否通过本年度考核,并提及下一步对实验室的支持。 ) 依托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18 / 18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