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傅雷家书_中的伦理价值 2018-09-17.pdf

Eyes smile3 页 1.639 MB下载文档
傅雷家书_中的伦理价值 2018-09-17.pdf傅雷家书_中的伦理价值 2018-09-17.pdf傅雷家书_中的伦理价值 2018-09-17.pdf
当前文档共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傅雷家书_中的伦理价值 2018-09-17.pdf

Moral Education China 文 张 _ 丁 《傅雷家书》中的伦理价值 来源:百度图片 《傅雷家书》 《 傅雷家书》创作于半个多世纪以前,自从1981年出版面世 后,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不断再版,成为中国阅读史上的 常青树。从中国家书的发展历史来看,《傅雷家书》正处于传统家 书向新时期家书的转化时期,它赋予中国传统家书新的时代内涵, 留下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轨迹,在父 子、母子之间树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把人类最本真的情感上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伦理”的“伦”即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即道 理、规则。“伦理”就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 傅雷生于清末,在民国初年接受国学基础教育,对于传统家书的写 作规范,他是相当熟悉的,这从他写给黄宾虹先生等友人的书信中 可以看出来,其语言、格式、礼仪等都属于典型的传统家书。傅雷 成年后到西方留学,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对东西方的 伦理价值观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一、家书中的家庭伦理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按照儒家的规范,有所谓“五伦”的说法,即父子、君臣、夫妇、 兄弟、朋友五种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 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五伦”中,至少有“三伦”说的是家人之间的关系。 在家庭伦理方面,《傅雷家书》主要表现在父母与儿子的关系 78 2016-23 半月刊 文化 Culture 方面,即“父子有亲”。对待儿子的教育,傅雷 着,必招后来的无穷痛苦。”在1960年8月29日的 先生虽然是一个严父,有时候甚至有些不近人 家书中写道:“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 情,但是在家书中,我们处处能够感受到他对儿 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 子的爱,这种爱是浓烈的,超过一般人的。每 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 封信的开头几乎都是“亲爱的孩子”,尤其是在 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 1954年1月19日晚的第一封家书中,充满着对儿子 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 的忏悔:“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 再比如,傅雷1962年3月8日写给傅敏的信, 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在1954年1月30 重点谈的就是如何恋爱,如何交友:“……首先 日晚第二封家书中,则与儿子树立了一种新型的 态度和心情都要尽可能的冷静。否则观察不会准 父子关系即朋友关系:“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 确。初期交往容易感情冲动,单凭印象,只看见 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 对方的优点,看不出缺点,甚至夸大优点,美化 这种幸福相比的!” 缺点。”在1961年8月1日致傅聪的信中,傅雷 事实上,在整个家书中,傅雷都是把儿子当 说:“成功的婚姻不仅对当事人是莫大的幸福, 作朋友来对话的。试想,如果没有这种隔着时间 而且温暖的光和无穷的诗意一直照射到、渗透入 和空间的家书交流,傅雷和儿子之间这种朋友式 双方的家庭。” 的交谈还能实现吗?如果还在一个屋檐下,天天 见面,或者是像电话、视频这样的即时联络方 二、家书中的社会伦理 式,或者是像短信、微信这样的短语式通信, 他们之间还能这样从容、坦诚地深入交流吗?在 社会伦理主要就是对家庭之外人与人之间关 1965年5月27日的家书中,傅雷说起儿子两次从 系的规范,即一个人到社会上怎么与别人相处。 香港打来电话,自己在高兴之余,又不免遗憾地 傅雷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他格外重视伦理 责怪傅聪没有在电话中叫自己一声爸爸。由此可 道德对于一个人成长的作用。1961年6月27日,他 见,是传统家书时空距离的优势造就了父子之间 在写给弥拉的信中说:“一个人(尤其在西方) 朋友式的新型伦理关系。 一旦没有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就自动成为生活中 父子成为朋友,这不仅是对传统父子之间长 唯一的圭臬……我们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 幼等级伦理观念的挑战,而且是人类进步的表 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 现,更是许多人的梦想。比如,著名作家汪曾祺 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傅雷在信 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就叫《多年父子成兄弟》, 中对洋媳妇弥拉讲解东西方道德观的差异,重在 文章讲述了父亲与自己、自己与儿子之间那种亲 说明伦理道德在中国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中 近、温馨、平等的关系。父亲与儿子处成兄弟一 国人求真求善、淡泊名利的民族性格。 般的关系,确实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针对傅聪在日常生活及演出中出现的问题, 夫妻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也是家庭伦理的重要 傅雷结合中国传统伦理和西方的道德规范,明确 组成部分。傅雷夫妇写作家书的年代正值傅聪和傅 指出这不合礼貌,在1954年8月16日的家书中说明 敏恋爱、结婚的关键时期,对于儿子的婚姻大事, 应该怎样做:“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 父母责无旁贷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比如,在1959 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 年10月1日的家书中写道:“要找永久的伴侣,也 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 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结婚 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 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 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 Moral Education China 79 Moral Education China 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 外,还有一点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独有的,就是 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 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是傅雷思想上最苦 关于如何做人,家书中有许多论述,如在1955 闷的一段时间,被划为“右派”,政治上受打 年5月11日的家书中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 击,儿子出走英国,可以说内外交困。即便如 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 此,他也没有改变对祖国的信任和爱,并把这种 的。我这个提议,你觉得如何?因为我一生作事, 爱源源不断地传达给儿子。他不时地给傅聪寄去 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一些汉代的石刻画像拓片,中国古代的诗词集、画 在 1 96 1 年7 月7日的家书中更是 告诫傅聪: 集,中国作家的小说、散文等,一方面是为了提高 “做人是对整个社会,不仅仅是应付家属。但对 儿子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是让常年生活在国外的 近亲不讲礼貌的人也容易得罪一般的亲友。” 儿子熟悉祖国的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性格。 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社会关 众所周知,《傅雷家书》是一本关于艺术教 系,如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由此 育的书,可以说是学习音乐的必读书。同时,贯 必然派生出种种矛盾和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道 穿艺术教育始终的,就是它丰富的伦理内涵。首 理、规则或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相 先是家人之间如何相处,包括父子之间、母子之 互之间的关系。《傅雷家书》让年轻人知道如何 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等;其次是学生与老师 规范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 之间的关系,如在信中,傅雷教导儿子应该怎样 对待波兰钢琴家杰维茨基教授与匈牙利钢琴家安 三、家书中的爱国情感 妮·费希尔女士;最后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 相处。其实,《傅雷家书》就是一本道德实践方 我们常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从某种意义上 面的教科书。我们阅读伦理学著作,可能比较枯 说,感情也就是亲情。亲情有几个层次,包括对 燥,而阅读《傅雷家书》则是一种艺术享受,会 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其最高等级就 在默默的艺术享受中接受伦理道德的教化。 是对国家的责任和情感,即爱国。爱国主义本质 上是一个伦理范畴,是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 德实践的统一。爱国就是一种伦理价值观,所以 【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副研究馆员】 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爱国”这 两个字。在《傅雷家书》中,可以说,爱国情感 是贯穿始终的。在1959年10月1日的家书中写道: “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 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 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了身体,为了精 神,为了艺术,为了国家的荣誉,你都不能不大 大减少你的演出。” 在1962年10月20日的家书里,傅雷提到要热 爱祖国文化:“你常常梦见回来,我和你妈妈也 常常有这种梦。除了骨肉的感情,跟乡土的千丝 万缕,割不断的关系,纯粹出于人类的本能之 80 责任编辑/黄蜀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