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武术剧目教学大纲.pdf
《武术剧目 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武术剧目 I 课程代码 01220089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先修课程 武术技能 后续课程 武术剧目 2 学时数 64 学时 开课院(系)部 武术教育系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集创造 性、实践性、技巧性为一体的武术表演综合课程。它通过表演基本素质训练,以行动 为核心的武术基本技能练习,以及对表演规律的认识、创作步骤与创作方法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剧目表演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提高表演者的基本素质,训 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表演元素,组织舞台剧目行动方法,掌握剧目表演的基本技巧, 独立完成剧目编排。 (二)课程设计思路 武术剧目需要学生了解不同的武术流派的风格特点与相应的历史文化。在武术表 演和剧目创编中融合不同的武术元素。由于本专业的学生对少林武术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别的武术流派缺乏了解。因此,第一学期以积累武术表演素材为主;第二学 期由素材积累向表演,剧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过度;第三学期以实践为主, 以完成完整的成品剧目为目的。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通过对表演的理解和运用,将艺术元素融入到武术表演当中,在剧目编排 的同时提高个人动作技巧和表演能力。通过对剧目的学习可以更好的了解武术文化和 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灵感和表现力。 (二)能力目标 本课程从认识自我开始,树立良好的开端,从表情、肢体、局部、整体、思维、 语言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逐渐蜕变,进入艺术的殿堂。 -1- (三)素质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将武术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编排和表演,对艺术 表演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独立的进行创编和表演。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授课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周 次 教学项目、工 作任务或教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实训内容和要求 讲授 实践 学时 学时 小 计 学模块 1 第一章 2 第二章 3 说课 掌握跆拳道拳的运动特点 2 2 4 跆拳道一章第一节 掌握跆拳道一章第一节 4 0 4 第三章 跆拳道一章第二节 掌握跆拳道一章第二节 4 0 4 4 第四章 复习跆拳道一章 掌握跆拳道一章 4 0 4 5 第五章 跆拳道二章第一节 掌握跆拳道二章第一节 4 0 4 6 第六章 跆拳道二章 掌握跆拳道二章 4 0 4 7 第七章 复习跆拳道二章 掌握跆拳道二章 4 0 4 8 第八章 跆拳道三章第一节 掌握跆拳道三章第一节 4 0 4 9 第九章 跆拳道三章第一节 掌握跆拳道三章第一节 4 0 4 10 第十章 复习跆拳道三章 掌握太极极第三章 4 0 4 11 第十一章 跆拳道三章第一节 掌握跆拳道四章第一节 4 0 4 12 第十二章 跆拳道四章第二节 掌握跆拳道四章第二节 4 0 4 13 第十三章 跆拳道四章第三节 掌握跆拳道四章第三节 4 0 4 14 第十四章 跆拳道四章第四节 掌握跆拳道四章第四节 4 0 4 15 第十五章 跆拳道四章 跆拳道四章熟练掌握 4 0 4 16 第十六章 考试 考试 4 0 4 62 2 64 跆拳道拳基本功 合 计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1.参考教材: 《中国武术传播论》,郭玉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其它参考资料: -2- 《跆拳道教程》林洪洞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 (二)教学建议 建议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及实践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技能训练和 道德教育相结合,使之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思想作风。 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武术和艺术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 的观念,不断深入生活,牢牢打下“生活就是艺术源泉”的烙印,在舞台上谱写精彩 的人生辉煌。 坚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时间观念,万事从小事做起,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考核与评价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网络课程作业完成情况计算分数,每项 25 分,共四项作业,满分 100 分。 七、有关说明 无 执笔人:张献科 审核人:朱寒潇 教研室主任(签字):朱寒潇 院(系)部负责人(签字):姚亚行 2021 年 3 月 12 日 -3- 《武术剧目 II》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武术剧目 II 课程代码 01220089 课程类别 必修课 适用专业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先修课程 陈式太极拳 后续课程 无 学时数 64 学时 开课院(系)部 武术教育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业课。本学期教学精选陈氏十九世嫡系传人陈小 旺大师创编的《49 式陈式太极剑》的相应内容进行教学。针对我院学生的特殊性,经 过学习武术剧目,对武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提高了武术文化的底蕴,拓宽武术知 识。 (二)课程设计思路 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 学手段将结合,利用引导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多看、多练、多想,多悟,在 实践中积累经验,在音乐中熏陶灵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古人说:给一个人一条鱼,只能勉强满足他的一顿饭的需求,但是教给他一套捕 鱼的方法,那就永远都能满足他一辈子的需求了。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本课的学 法中,让学生采用“听、想、练、问、”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 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当前社会流行的视频软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剧情、设 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剧目编排,传播中华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使学生理解太极剑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掌 握组合动作名称和顺序,及特点。提高学生对太极拳、剑的兴趣,并深入挖掘太极拳 和太极剑中的养生和健康元素。 -4-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含义,做到 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初步学会太极剑合理的技术动作,使 80%学生能独 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 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授课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周 次 教学模块 1 说课 复习并提高陈式 2 精要十八式 1-6 式 复习并提高陈式 3 精要十八式 7-12 式 复习并提高陈式 4 精要十八式 13-18 式 5 6 了解课程的发展,了解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复习掌握、提高陈式精 要十八式 1-6 式 陈式精要十八式 1-6 式提高 复习掌握、提高陈式精 要十八式 7-12 式 提高陈式精要十八 式 7-12 式 复习掌握、提高陈式精 要十八式 13-18 式 提高陈式精要十八 式 13-18 式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太极剑起势、朝阳 太极剑起势、朝阳 太极剑起势、朝阳剑、 剑、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 49 式陈式太极剑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青龙出水、护膝 青龙出水、护膝剑、闭 49 式陈式太极 剑,青龙出水、翻 身下劈剑、 青龙转身、斜飞式 8 实践内容 49 式陈式太极剑 剑、闭门式 7 知识内容和要求 复习 49 式陈式太 极剑第一段 剑、仙人指路动作 讲授 实践 学时 学时 小 计 2 2 4 0 4 4 0 4 4 0 4 4 0 4 4 0 4 4 0 4 4 0 4 4 学习 门式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青龙出水、翻身下劈 剑、青龙转身、斜飞式 49 式陈式太极剑第一 段复习 -5- 青龙出水、护膝剑、 闭门式动作学习 青龙出水、翻身下 劈剑、青龙转身、 斜飞式学习 第一段 复习 49 式陈式太极 剑,展翅点头、拨 9 草寻蛇、金鸡独 立、仙人指路 10 13 人指路动作学习 盘根、饿虎扑食 虎扑食 剑,青龙摆尾、倒 卷肱、野马跳涧、 复习 49 式陈式太 极剑第二段 复习 49 式陈式太 极剑前两段 乌龙摆尾、钟魁仗 剑、罗汉降龙、黑 49 式陈式太极剑 燕子啄泥、白蛇吐 信、斜飞式、鹰熊 斗智 16 金鸡独立、仙人指路 盖拦式、古树盘根、饿 熊翻背 15 蛇、金鸡独立、仙 剑,盖拦式、古树 49 式陈式太极剑 14 展翅点头、拨草寻蛇、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白蛇吐信 12 展翅点头、拨草寻 49 式陈式太极 49 式陈式太极 11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复习 49 式陈式太 极剑第三段 盖拦式、古树盘根、 4 4 0 4 4 第二段复习 0 4 4 前两段复习 0 4 4 0 4 4 0 4 4 0 4 4 2 62 64 青龙摆尾、倒卷肱、 青龙摆尾、倒卷肱、野 野马跳涧、白蛇吐 49 式陈式太极剑第二 段复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前两 段复习 4 0 饿虎扑食动作学习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马跳涧、白蛇吐信 0 信动作学习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乌龙摆尾、钟魁仗 乌龙摆尾、钟魁仗剑、 剑、罗汉降龙、黑 罗汉降龙、黑熊翻背 熊翻背动作学习 学习 49 式陈式太极剑 燕子啄泥、白蛇吐 燕子啄泥、白蛇吐信、 信、鹰熊斗智动作 斜飞式、鹰熊斗智 49 式陈式太极剑第三 段复习 合 计 学习 第三段复习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参考教材: 《49 式陈式太极剑》,陈正雷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二)教学建议 建议采取理论加实践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自觉性、积极性和循 序渐进原则,主要采用: 1.启发式教学法: -6- 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 2.讲解示范法: 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 生模仿正确技术。 3.纠正错误法: 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的, 提高学习的信心。 4.循序渐进法: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 5.评价法: 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考核与评价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平时成绩(考勤 20﹪+课堂表现 10﹪)30﹪+专项理论 (占 10%)+实践技能成绩 60﹪。 1.平时成绩:占总分 30﹪。 2.理论考试:占总分 10﹪。 3.实践技能:占总分 60﹪。 七、有关说明 1.室内练功房,地毯,镜子。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摄影机一台,用于观看教学材料。 3.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三年制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全体学生。 执笔人:王阳阳 审核人:姚亚行 教研室主任(签字):姜丙刚 院长(系、部主任) (签字) :姚亚行 2021 年 3 月 12 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