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海洋地球科学青年学术论坛.pdf
召集人:林强研究员、魏京广博士 时间 高树基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千人计划 14:00-14:30 入选者”,主要从事海洋氮循环过程及其同位素探测 技术研究 地点:1号楼6楼会议室 报告题目 报告人 刘 峰 黄海浒苔绿潮溯源及发生机制 活性氧/氮的分子成像及其人类疾 14:30-15:00 黄乃淇 病机理中的相关性研究 王晓雪 中科院南海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 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微生物生理与代谢研究 15:00-15:30 珍珠龙胆石斑鱼营养研究进展 15:30-16:00 鱼类虹彩病毒出芽释放机制及其 限制因子研究 16:00-16:20 史大永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主要从事海洋天然产物 与药物化学研究 Mir309在aedes aegypti生殖调控中 16:20-16:40 张 扬 的作用 16:40-17:00 环境因子变化对浮游植物光生理 的影响 17:20-17:40 内容 报告人 10:50-11:00 林 间 合影及茶歇 11:30-12:00 基因的横向转移与海洋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机制 12:00-12:30 海洋卤代活性物质发现、合成与活性研究 高树基 王晓雪 史大永 专题五: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海洋生态环境与物质循环过程 晚餐 张 伟 中科院南 海所 张艳红 中科院南 海所 报告题目 报告人 Epsilon-变形菌的趋向运动调控 14:30-15:00 马尼拉俯冲带输入板块差异对板 中科院深 陈传绪 块交界面耦合程度的影响 海所 14:30-15:00 嗜压微生物研究的寻梦之旅 15:00-15:30 中科院半 张文涛 导体所 光纤地球物理传感器 15:30-16:00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构造研 中科院深 究及其对南海共轭陆缘类型的启 高金蔚 海所 示 16:00-16:20 茶歇 16:20-16:40 徐 敏 大洋核杂岩 中科院南 海所 16:40-17:00 17:00-17:20 南海西北部陆缘伸展作用下的地 中科院南 黄海波 壳结构特征 海所 17:20-17:40 中科院南 杨小秋 海所 岩石应力变化的温度响应 15:00-15:30 单位 中科院南 高贝乐 海所 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器研制 张 宇 上海交大 万 逸 中科院海 洋所 海洋微生物分离策略的思考及资源 中科院南 15:30-16:00 田新朋 开发 海所 16:00-16:20 大火成岩省的一个范例:沙茨基 中科院南 张锦昌 海隆-洋底高原 海所 茶歇 珊瑚微生境中细菌物种多样性及其 16:20-16:50 李 洁 生理生态作用 16:50-17:20 中科院南 海所 吲哚倍半萜类化合物Xiamycins的 中科院南 张庆波 发现及其组合生物合成研究 海所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中科院南 17:20-17:50 of VapC/VapB TA in Streptomyces 郭云学 海所 sp. SCSIO 02999 室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单位 晏 宏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 究所 14:00-14:30 赤潮生消过程中藻菌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王 慧 汕头大学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 所 14:30-15:00 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董红坡 暨南大学 刘 坤 中科院安徽光机 所 张 炜 中国科学院重庆 绿色智能技术研 究院 晚新近纪渤海盆地演化 易 亮 16:20-16:50 15:00-15:30 马小林 何毓新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 田新朋 刘建国 16:50-17:20 Synchronicity of Kuroshio Current and climate system variability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郑旭峰 中科院南海所 洪义国 17:20-17:50 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颗石藻钙化作用及其环境响应 苏 翔 高灵敏度吸收光谱技术及其在地球环境中的应用 同济大学 茶歇 Late Holocene biomarker-based temperaturre records in the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and their implication on current and upwelling variations 地点:2号楼1201会议室 单位 胡邦琦 中中新世以来大陆冰盖和大洋碳储库在轨道周期上 的相互关系 召集人:洪义国研究员、唐世林博士 报告人 14:30-15:00 林 强 夏少红 报告题目 专题五. 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海洋生态环境与物质循环过程 地点:1号楼3楼会议 Sr–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 Yellow Sea: Implications for provenance and monsoon 16:00-16:20 每个专题 设有6-8 个口头报 告 时间 14:00-14:30 过去千年西太平洋ITCZ变化动力学 15:30-16:00 专题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适应 专题四: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洋流演变 李 刚 单位 地点:标本楼6楼学术报告厅 14:00-14:30 14:00-14:30 15:00-15:30 下午,地点:详见专题讨论会日程 14:00-18:00 专题三:海洋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开发 时间 林 强 午餐 专题二:海洋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过程 海马的适应性进化 中科院南 海所 召集人:刘建国博士、郑旭峰博士 徐维海 氮同位素应用的两个案例:束毛藻固氮泄漏以及上层海洋 11:00-11:30 物理与氮过程耦合现象 中山大学 报告人 召集人:田新朋研究员 地壳浅部低速结构探测:从陆地 中科院武 李志伟 到海洋 汉测地所 海南大学 中科院南 海所 海洋生物高砷富集机制研究 报告题目 专题四. 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洋流演变 待 定 10:45-10:50 会议组织单位领导致辞 中科院海 洋所 深圳市第 三人民医 院肝病研 究所 时间 地点:实验楼5楼会议室 主持人 上午,地点:南海所标本楼6楼学术报告厅 10:40-10:45 院领导致辞 何 键 召集人:夏少红研究员、唐群署博士 单位 茶歇 17:00-17:20 时间 吴小易 专题三. 海洋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开发 专题二. 海洋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过程 专题一.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适应 中科院南海所 15:30-16:00 小型拉曼光谱仪器研制及应用研究 16:00-16:20 茶歇 16:20-16:50 南海西部中尺度涡生态效应 刘汾汾 中山大学 16:50-17:20 华南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吴梅林 中科院南海所 邢前国 中科院烟台海岸 带研究所 17:20-17:50 黄海绿潮对浮游植物生物影响的遥感评估

第一届海洋地球科学青年学术论坛.pdf